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意气风发,事事敢做敢为,飞扬青春的风采。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庆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好自己,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人呢?那就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只有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才能树立正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做出贡献。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它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当代大学生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必定会正确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和社会的长荣发展。

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心中有他人,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心中有集体,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心中有国家,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第四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只要做到这些,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也必定是一个高尚的人。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集体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开课时间: 学院 学科专业 学号 姓名 短号 任课教师 交稿日期 成绩

关于集体主义 摘要 集体主义是指: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以调节个人与集体关系为内容并主张集体利益优先性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原则。它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和前提,主张集体是个人自由发展的保障,集体成员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协调一致。本文主要阐述集体主义概念,以及分析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集体;集体主义;区别 一、集体与集体主义 (一)集体的含义 我国现代化集体是指工人阶级占主导地位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不断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劳动者联合体。这里所说的“集体”与“社会主义国家”是同一高度、同一层面上的概念,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侧重于人与人组成的联合,而“社会主义国家”则侧重于包括领土、主权和民族在内的权力机构;“集体”由于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而表现出更多的经济意义,“社会主义国家”则表现出更多的政治意义;在涵盖对象的范围上,“集体”与“社会主义国家”所涵盖的对象在大部分交叉重合的同时,亦有各自独立的部分。过渡性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阶级性与民众性的双重属性,而集体则主要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众性。 (二)对“集体主义”内涵的不同认识 人们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认识表现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视集体而忽视个人。这种理解主要出现在计划经济时期。在计划经济时代,

我国实行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集体主义内涵理解正是对这种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的必然反映,它宣扬集体利益的不可抗性、排他性和绝对至上性,将个人利益的获得视为洪水猛兽,认为个人是为集体无条件地服务和付出的,将个人利益进行打压和排斥,个人没有任何理由来索取获得,从而成为集体的摆设和附属物。 第二阶段:宣扬个人而漠视集体。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社会成员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也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得到解放,个人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人们在不同区域、部门之间的流动加强。这种新变化打破了个人对原有单位、企业等集体的依附关系,个体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个人从依赖走向独立,每个人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竞争,不再单纯地依赖分配。由于强调个人需求与发展,原有的单一的绝对宣扬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人们逐渐意识到自身的利益也应得到尊重和满足。加之在计划经济时代受到极端压抑的个人利益,在遇到市场经济这一巨大发展空间时便膨胀起来,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开始否定集体主义,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应提倡个人本位,集体主义只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第三阶段: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经济体制在变,社会结构也在变,“我国社会上的利益分化与重组状况表现得更为明显,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分化的特征是:从利益平均化到利益多极化、从利益依赖性到利益独立性、从利益稳定性到利益多变性。具体表现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实现途径多样化,利益观念的更新。”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社会民众逐步开始理性、公正地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何为集体主义的理解也逐渐深化,由以往偏向于集体利益或者偏向于个人利益向协调二者的利益关系转变,以适应社会转型时期恰当理顺个人、集体和国家关系的需要。 可知,人们关于集体主义内涵的认识,经历了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曲折过程。这其中既有失误也有反思,而这些经验教训不断推进着集体主义内涵理解的理性回归,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整体看来,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着深厚的土壤和长期的历史。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个人主义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生产资料不是归全体社会成员所有,而是归某个集团或阶级所有。这些集团和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为了维护他们自身的统治必然要在思想观念领域

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

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 【内容提要】马克思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论述,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学命题,同时也具有丰富的伦理学内涵。它所揭示的是所有制形式上的集体主义原则,从所有制层面涵摄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堪称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我国在改革过程中成功地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意义。 【关键词】个人所有制/公有制/集体/集体主义 【正文】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 章阐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无意中为后人设置了一道“哥德****猜想”式的经济学难题。这就是他所提出的在未来社会“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这段话的完整表述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注:《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卷,第832页。)100多年来,围绕这道难题,人们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探索求解,但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即便是“哥德****猜想”那样的难题,也仍然是可解的。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准确把握马克思所要重建的“个人所有制”的本质基础上,找到科学解答它的突破口。依笔者所见,马克思所说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双重命题,是对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与此相应,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成了解答这道难题的最佳突破口。 一、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命题吗? 马克思上述命题的提出,确实是令经济学界人士深感困惑的。不难看出,马克思阐述资本主义积累历史趋势的那段话,包含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内在逻辑结构。构成这一逻辑结构肯定性前提的是“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它主要是指前资本主义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私有制。这种形态,以中国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个体家庭小农经济最为典型。从社会视角看,一家一户式的小农经济,由于彼此缺乏内在联系,呈现出一种极度的涣散性,互不相属,各自独立,老死不相往来。这就如同马克思描述的法国农民一样,“是由一些同名数相加而形成的,好象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而造成他们这种涣散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应用任何科学,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卷,第693页。)这种“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是原始和古典意义上的私有制,其

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

1.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2.集体主义是新时用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1)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是因为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再次,它是我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力量源泉。总之,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价值取向。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重要调节作用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二、 3、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1)个人主义的含义: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 ①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在个人与社会的关心上,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集体、国家和他人只不过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②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反对集体、社会、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 ③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理论,强调个人的私有财产制度,保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私有制。 三、 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内容之一。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原则。指一切言行以合乎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本质特征。集体主义作为道德原则,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反对资本家的过程中产生的。作为与个人主义相对立的概念,它出现在20世纪初。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来的。它继承了历史上先进的伦理思想,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概括和总结了先进工人中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行为和思想,是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的内容是:一方面,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念的差异及其文化根源 每个人,每个社会团体,每个社会阶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价值观通常指人们对于一些重要事物,一些基本行为准则的主观判断的基础,并以此来获取知识,掌握技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等等。简而言之,价值观念属于主观意识形态范畴,它涉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以及对不同事物的取舍态度和标准。比如说,在中国社会,人们提倡和推崇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价值观念,而在美国,这一价值取向却几乎没有市场,美国人信奉的“先为自我,我再帮人”;在中国人心目中,国家民族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其次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集体的利益,最后才会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可是在美国人看来,占第一位的是民主、自由和国家的利益,占第二位的是对物质财富和个人幸福的追求,第三位才是热情好客以及对他人的帮助。价值观念既属于主观意识范畴,就离不开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中美两国由于在政治、历史、地理风貌和经济形态等众多领域的差别,在对许多社会问题的看法和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各自文化渊源的差别。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关于文化差异中国学习者感受最深的就是集体主义观念和个人主义观念的冲突。本文将从这两种文化价值观所体现出的语言文化现象及其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进行剖析。 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及其语言文化反映 所谓集体主义(collectivism) ,简而言之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它认为,人是集体中的一员,离开集体,个人几乎无所作为或者作用很小,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必须重视合作和集体的力量,任何事情必须多为他人考虑,要珍视友谊和家庭。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与此相反,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所以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个人主义也认为人离不开社会,它也看重人际关系,但是它强调的是一种松散的社会人际关系及结构。我们不能笼统地把集体主义看成是忽略个人作用的混合体,也不能偏执地认定西方人所推崇的个人主义就是“自私自利”。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中美文化交际中有关的一些事例。著名美国社会研究专家邓炎昌教授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曾谈到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几个中国人到一位比较富裕的美国人家里去做客,主人引他们参观自己的住所,中国客人说:“你们的房子多好啊,非常漂亮。”主妇听了十分高兴,按美国习惯笑着回答说:“谢谢”。有些中国客人对她的回答感到意外,后来,在餐桌上谈话时,主人对大学毕业不久的中国女翻译说:“你的英语很好,很流利。”女翻译谦虚地说:“不! 不! 我的英语说得很不好。”主人没想到她会这样回答,感到有些迷惑不解。[ 1 ] 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迥异,使得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常会产生误会,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问候语上,中国人如果外出路上碰到朋友,会关切地问道:“上哪儿去啊!”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 ? 或者Where have you been ? 大部分美国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心里可能在说It’ s none of your business ! (你管得着吗?) [ 1 ] 通常,美国人的问候语很简单,如果是碰到第一次见面的人,用How do you do ? 如果是熟人,会说How are you ? 或者干脆是Good morning/ af ternoon/ evening。宴客会谈习俗中,如果是两个中国人,谈话很可能是从这样的问题开始的“, 你们家的汽车真漂亮啊,在哪儿买的? 花了多少钱呢?”如果在客人家里碰到

职业道德试卷四

职业试卷四 1、()是集体主义精神的最高表现,而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要求。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是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的统一。P123(C) 职业道德信念 3、集体主义原则集中体现了()核心的要求。P70(D) 社会主义道德 4、()是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职责业务的想象、向往和希望。(C) 职业理想 5、()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A) 创造 6、人生价值在于(),只有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任、作贡献,他人和社会才会尊重和满足个人的各种正当需要。P28(A) 贡献 7、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因此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放到重要位置。(A) 保护环境 8、积极参加()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A职业实践 9、()的行为准则,能够区分善与好与坏正义与非正义的行为准则是()。(D)道德规范 10、自律是道德的本质特点,()就是发挥自律的功能。P130 (D) 自我教育 11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和义务的基础之上,并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是()。 (A)道德关系 12、所谓()教育,就是要教育从业人员勤于事业,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P126(A)勤业 13、健全(),要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延伸权力监督,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D) 民主监督 1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以()为指导的。P98(D) 马克思主义 15、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就是要树立()的人生观。P22(A) 为人民服务 16、(),国家、社会的安定祥和也就有了保证。(C) 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17、深化()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A) 社会体制(B) 文化产业(C) 文化事业(D) 文化体制 18、为人民服务是()的核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无产阶级道德观的最集中概括和共产党人人生价值的选择。(B)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9、人类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B)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所谓道德的(),是指阶级社会的各种道德体系和道德规范,都是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为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服务的。(C) 、阶级性( 21、道德意识包括(D)等。(D) 以上都包括 22、()是创造价值的潜在能力,外在价值是发挥自身创造力所创造出来的现实价值。P29(B) 内在价值 23、集体主义原则首先要求(),这是一个大前提。P108 D)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24、()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人生价值才有社会的前提。P26(C) 自我价值 25、(B)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待自己的基本态度。(A) 言传身教(B) 以身作则(C) 团结协作(D) 热爱学生 26、建设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那么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 (D) 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 27、()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 是我们党对中国...的和谐精神力量,满足人们和谐社会的精神需求,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精神动力、智力... B 和谐社会 28、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属于以下选项中哪种表征(C)人生观建设 29、()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0、()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C)新闻媒体

集体主义精神讲解学习

集体主义精神概念: 集体主义精神是一个集体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集体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集体的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集体主义精神,不仅是一个集体告别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而且是维护一个集体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集体主义简介 概念 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它的最高标准是一切言论和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这是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其科学含义在于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服从集体利益。一切行动和言论以集体为重个人为轻。集体主义原则 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公司上班,整个公司是一个大集体,相对于公司来说,我们每个部门又是一个小集体,俗话说:

“大河有水小河满”,只有当集体利益被最大化的时候,个人利益才能被最大化的保护。集体主义反映的是我们整个部门的整体利益。在我们公司的绩效考核中,是以整个部门为一个考核单位的,所以说部门的集体利益是受每个成员的影响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个人的言行都不应该对部门的集体利益产生影响,不能因为个人的言行而影响部门所有人的利益。 1.提倡集体主义是否要求放弃个人利益? (1)集体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和谐发展,充 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会个人的主观 能动性。它并不否认个人利益。 (2)集体主义价值观,争取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互为前提,互相 促进,共同发展。集体主义的发展和巩固,为个 人的正常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实现提供前提 和基础。所以集体主义不是要放弃放弃个人利益, 而恰恰是为了满足个体的正当利益和要求。(3)不能否认,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也常常会发生矛盾。按照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必须把集体利益 放在首位,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时 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来保证集体利益。集体主

公民道德与集体主义原则

这是我自己写的,以供大家借鉴。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路径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摘要:我国社会道德经历了由传统抽象集体主义的道德共识到现代道德多元化的道德分化的历程。由于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抽象集体主义以社会为本位,忽视了个人的价值和利益,抑制了社会主义活力,而产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多元化又呈现出道德下滑现象,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因其实现了对抽象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扬弃,实现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而成为构建公民道德的必然选择。 关键字: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集体主义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我国,人们的价值观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不再迷恋于抽象的集体主义,而是更加注重个人利益需求,但是随之也带来了负面因素例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一公民道德的内涵 公民道德是从个体道德的角度来谈论道德建设,公民道德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的一个重要层面。公民个体道德的养成和素质的提高,对一个国家的整体道德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研究“公民道德”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公民”,因为公民道德存在的前提是作为主体的公民的存在。公民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它是与古希腊的民主城邦同时产生的。现在的“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赋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个体之间,也就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完全平等关系,他们具有相同的身份,一个人无论出身如何,从事何种工作或担任何种职务,他们之间都是平等的。法律上也不承认任何高于其他公民之上的特殊公民。公民的概念就意味着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障,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更强调的是公民的权利,而非公民的义务,把权利看成是公民概念的基石。 一个有道德的公民能够和他人对话,在和其他公民的讨论和倾听中形成自己的判断,不能只注重自己的表达而不去倾听他人的观点,并且能从沟通中辨别是非;能够形成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共同体,和其他成员有一样的思考和行动力,并且能够接受其他成员和组织的生活样式和组织结构,不能存在“搭便车”行为;

高二政治下册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练习与解析1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练习与解析 一、选择题 1.有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办事往往为小团体的利益谋划,而缺乏国家整体观念,从而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危害。因此,要把事情办好,必须强化“国家意识”。作为公民,强化“国家意识”就应该 ①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出现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②应对国家履行义务,而不应该强调自身权利③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④主动放弃个人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强化“国家意识”,就要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因此,①③正确。个人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利在不与国家利益冲突时应当得到满足。因此,②④错误。该题选C。 答案:C 2.“神舟”飞天体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神舟精神”。我们要大力倡导这一精神,是因为 ①正确的社会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②科学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③改造好了主观世界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④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着巨大影响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神舟精神”是一种正确的社会意识,是科学的价值观,它对人们的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所以①②④正确。倡导“神舟精神”,改造主观世界,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因此③正确。所以,该题选D。 答案:D 3.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宣扬个人至上,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这种价值观 A.是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的思想体系 B.是存在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体系 C.在反封建斗争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今天仍有积极作用 D.主观上为自己谋利益,客观上也为社会、集体、他人谋利益 解析:题干所列的种种现象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因此,A项正确。个人主义虽然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相适应,但是作为一种思想不仅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所以,B项错误。C项认为在反封建斗争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是正确的,但在今天却对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因此不选。D项表述错误,不选。 答案:A 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集体主义关系的正确表述有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C.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答题向导 ←明确小团体主义实质是个人主义,注意个人利益与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区别。 ←理解“神舟精神”属于社会意识、价值观和精神状态。 ←全面理解个人主义的含义及其产生和存在的时代。 ←审题时要注意题肢与题干的一致性,看清题肢表述的内容与题干是否一致。 ←首先判明题干中观点的正误,然后再具体分析各个题肢表述是否正确。

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的异同

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的异同 一、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的概念 (一)集体主义 作为一种道德原则,集体主义的含义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一种价值观。我们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就是坚持社会本位原则,即社会与个人相比,具有更高的价值。其次,它是一种人生观。它提倡人们积极地为社会作贡献,每个人都要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通过壮大社会利益来满足自己的个人利益。这和资产阶级提倡个人主义,希望通过增加个人利益以壮大集体利益恰恰相反。再次,它是一种道德规范。一方面,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统一的:集体应该尽最大努力,提供最完善的服务,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最大的自由,应该尽最大努力为集体的完善而奋斗。 (二)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团队精神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团队成员对于所在团队有高度的认同感;二是从利益与需要为纽带;三是高度的合作意识;四是以追求集体成功为目的。它不仅表现出巨大的凝聚作用,强烈的激励作用及有效的整合作用,而且对团队成员的个人心理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团队精神的培养,首先要从文化中吸取养料,包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第二,要把干事业作为培养团队精神的基础;第三,要把提高合作能力作为培养团队精神的重点;第四,要把强化团队领导的凝聚力作为培养团队精神的关键。 二、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的异同 (一)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的相似处 1、目标的相似 集体和团队都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组成,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从本质上都是调节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群体关系的思想。它们所追求都是获取最佳的群体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 向 【重点】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难点】作为一个思想深处的认识问题,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又是本框题的难点。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理解:列举小团体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指出其危害性; 运用:根据个人与集体相互关系的原理,谈谈如何正确处理好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能力方面: 提高分析鉴别的能力,本框题对集体主义的三个要求都是在对比中论述的。这既需要从理论上作出鉴别,更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予以区分。 觉悟方面: 提高支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自觉性,在实际生活中坚持集体主义。 复习提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导入新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与集体主义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用集体主义进行调节,这一切都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呢? 本节课,我和同学们共同讨论这一问题。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6-57。 教材中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我们中学生身边的一个故事,这个中学生只身一人,在异国他乡,没有他人的指点,意识到怎么没有悬挂中国国旗,没有他人代劳,主动、急切地提出要求要挂中国国旗,经过她坚持不懈,几经周折,终于如愿以偿。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位中学生的故事说明了什么?请你对这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说明这位中学生对祖国,对母亲有深厚的感情,说明这位中学生内心深处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情感是极其深厚的。这位女中学生的这种情感,是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过程,她从小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使用祖国的语言,学习着祖国的文化、历史知识,继承着祖国的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

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摘要:霍夫斯泰德1980年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提出了文化维度理论,其中包括四项文化维度,分别是:权利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倾向与女性倾向。近年来,部分学者却对霍夫斯泰德的二元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产生了质疑。他们认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文化维度上发生了变化,个人主义价值观并非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处于对立两极,而是呈现出s维度的特征。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s维度论 价值观念与文化是密切相融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不同文化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全球化,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可能存在多种而不是唯一的价值观念,当然在多种的价值观念中,会有一种价值观是作为主流价值观存在的,并且与其他的价值观共存。 二、s维度论的内涵 霍夫斯泰德1980年出版了culture’s consequences,在这本书中总结了比较文化差异的四大维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倾向与女性倾向。其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一直受到广大学者广泛的关注和运用,很多学者一直认同霍夫斯泰德的二元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认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文化维度上的两极,非此即彼。然而1990年,当安迪斯对这两种倾向进行实证性研究时发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并没有表现出必

然的相关性。他的研究强调了文化内的多样性,即在同一文化背景的人群中一部分表现得既个人主义又集体主义,一部分既不个人主义又不集体主义,还有一部分要么个人主义要么集体主义。而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这一文化维度上发生了变化,并呈现出s维度的特征。 太极理论和太极图所表征的是事物阴阳平衡、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原理。跨文化交际体系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同样也处于一个太极之中,它们是冲突与和谐的统一体,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常说的“相生相克”。假定集体主义为阳因子,个人主义为阴因子,则二者间的相关性表现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冲突、协调,最终走向融合。在太极图中的处于“阴”、“阳”之间的“s”曲线显示:阴(个人主义)阳(集体主义)是互补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世界上价值观的基本类型,当然在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优值”,即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二者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克服各自的消极因素,吸收各自的积极因素,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或驾驭文化差异,增进彼此了解,从而促进文化的融合。这就是s维度论: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统一、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融合、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渗透。 三、s维度论的表现形式——以aa制为例 在中国,人们崇尚集体主义,很少有人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么是家庭的成员,要么是社会的成员。中国人从小就被教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高考时,对部分同学的加分政策,对另一部分的同学来说公平吗? 我们应如何看待钉子户呢? 当国家危亡时,我们是否应该挺身而出呢? 让我们一起正确的看待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渊源 历史依据:集体主义的道德精神萌生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 现实依据:一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集体主义提供了政治前提。 理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种道德观念都源于人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以及以之为基础的道德关系。 人的本质理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中生活,没有人的社会共同体就没有人本身。 (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要义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在继承无产阶级观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和个人与集体辩证关系的科学反映,既肯定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和合理性,又强调集体利益的优先型和首要性,主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结合。在二者发生矛盾的情况下,提倡顾全大局,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牺牲某些人个人利益去维护集体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反对不必要的个人利益牺牲,主张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促进个人利益的合理实现。 (三)个人利益,集体利益 集体利益,就是由全体成员所组成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总和,是组成集体的成员所追求的利益的总汇,是所有成员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集合,是融于各个成员的个人利益之中的共同利益。 个人利益,就是在集体生活中生活的每个个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一切正当利益的总和。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符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 哲学中的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整体决定部分,部分不能决定整体。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区别:①二者的内涵不同:整体是指事物的各内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发展全过程的某一阶段。②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所以,整体的利益居于主导,个人利益应服从整体的利益。 联系:第一,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也是如此。第二,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的。整体的性能状况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利益的变化会引起各人利益的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第三,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我们应该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反对完全国家主义。

中国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根源

东西方价值取向为何大异其趣? ——解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二元对立 耿嘉伟,蔡恒进,余雪松,曾一昕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79 邮箱:511454872@https://www.sodocs.net/doc/0f93790.html, 摘要:针对东西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孰轻孰重的解读,是民族精神解读中的热点话题。本文以自我肯定需求为解读方法,另辟蹊径给出了应当重视为何存在这一问题的思考结果。本文认为,东西方不同的价值取向,其实反映了自我肯定需求在历史中对于民族精神的决定性作用。而对于处于上升阶段的国家来说,适当的个人主义往往可以在满足个人自我肯定需求的同时带动整个民族的进步。 关键词:自我肯定需求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一、引言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历来是思想史界的热点问题。其实,中国历史长期的连续性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有时候可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毕竟,虽然文化的传承脉络相对比较清楚,但是长期以来的各种纠缠却因此更难以厘清。我们以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采用比较史学的方法,通过与西方传统文化进行横向比较可能能够给予更多的启发。 其实,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判断与辨析已经讨论了很久,最早甚至能上溯到航海大发现时代之前。但是我们认为,东西方文化,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共同财富,其实在本质上,是共同性大于差异性的。按照蔡恒进、田雪i提出的“认知膜”概念,东西方文化更像是因为某些客观因素和不可变因素,而导致的在人类共同文明的认知膜上不同的斑点,并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影响。但无论如何,这个大认知膜的整体,或者说核心,是人类文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并不能因此,就认为讨论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并不必要,这也是极其错误的。 二、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取向 在人类历史的初期,原生态的大自然拥有着对于人类压倒性的力量优势,自身的渺小更是让人类充满了恐惧。在这种恐惧的作用下,人类选择集体主义的行为方式就变得自然而然。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在原始社会时代,无论是山顶洞文化还是阿舍利文化,无论是亚洲还是欧洲,都经历过长期的集体主义的时代,中国一般称之为“原始共产主义”时期。 中世纪,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充当了集体的立法者和执法者,通过传授天主教义、举办宗教仪式活动、洗礼加冕、惩罚“异端”等行为来维持集体的团结和秩序。可以说,中世纪西方社会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十分强烈的。 那么,既然中国和西方都曾经有过集体主义的文化传统,为什么长期以来在公众的印象里,西方传统文化只强调个人主义,而东方传统文化只强调集体主义呢?这是因为西方民众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性地记忆其历史的结果。 中世纪的西方四分五裂,混战不休。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天主教会的领导

高二政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重点】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难点】作为一个思想深处的认识问题,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又是本框题的难点。【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理解:列举小团体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指出其危害性; 运用:根据个人与集体相互关系的原理,谈谈如何正确处理好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能力方面: 提高分析鉴别的能力,本框题对集体主义的三个要求都是在对比中论述的。这既需要从理论上作出鉴别,更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予以区分。 觉悟方面: 提高支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自觉性,在实际生活中坚持集体主义。 复习提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通过复习"为什么"来了解"如何做")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与集体主义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用集体主义进行调节,这一切都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呢? 本节课,我和同学们共同讨论这一问题。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6-57。 教材中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我们中学生身边的一个故事,这个中学生只身一人,在异国他乡,没有他人的指点,意识到怎么没有悬挂中国国旗,没有他人代劳,主动、急切地提出要求要挂中国国旗,经过她坚持不懈,几经周折,终于如愿以偿。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位中学生的故事说明了什么?请你对这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三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一框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理解:①理解集体主义原则的主 要内容;②说明集体主义为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运用:用 正确的价值标准,对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价值观进行 比较,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⑵能力方面:①通过对各种价值观的比较,进一步提高能力; ②通过学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辩证思 维能力 ⑶觉悟方面:能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取 向的主要意义的认识 【重点】集体主义为什么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难点】个人利益与集体主义关系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2.在我国现阶段,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的具体标准是什么?(设计以上两个问题的

目的在于复习旧知识,导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新知识) 【导入新课】从我国实际出发来把握正确的价值观,那就是 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三个有利于",而坚持"基本路线"和坚持"三个有利于",从思想体系上看就是坚持集体主义。这节课我和大家共同讨论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问题。 第二节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板书) 一、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板书) 1、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多种价值观(板书)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期,它包括两个转变,即:在经济体制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经营方式上由 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应当看到市场经济在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生产发展、繁荣流通领域、降低生产成本、调动人的积 极性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也存在着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和趋利性的特点,一些人对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加以曲解,把竞争理解为"不择手段",把搞合法 经营,理解为"坑蒙拐骗",把讲经济效益理解为"单纯追求 利润",把讲个人利益理解为抬头向"钱"看,低头向"我"看,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现象。看看这些图片、材料反映了一些什么样的价值观(放映): (1)多种价值观的表现(板书) 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应提倡和奉行(是正 确的价值观)

集体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

2006年第4期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 No 14,2006(总第40期) JOURNALOFHUNANADM I N I STRATI O N I N STI T UTE General No 140 文章编号:1009-3605(2006)04-0042-03 集体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 尹长云 (邵阳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收稿日期:2006-04-17 作者简介:尹长云,男,湖南邵东人,邵阳学院政法与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 摘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也是一种价值原则。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内在包含和谐、公正、民主、个人自由 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原则。 关键词:集体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原则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也是一种价值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原则。从伦理视角来看,和谐社会首要的主旨是强调在社会领域内诸要素的融洽整合与协调发展,而要使社会达到整合和发展,就必须依据一定的价值原则和价值标准,并且这一价值原则或标准能够具有充分的正当性说明,集体主义就是这样的一种价值原则。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充分体现了个人与社会和谐一致、公正、民主、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指针。 一 集体主义价值原则是一种强调个人与社会和谐一致,共同发展的价值原则。集体主义价值原则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实现个人与集体和谐共生,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同步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主体角度而言,就是要达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体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集体主义。这是因为:一是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统一。集体主义所蕴含的最基本的价值关系是集体与个人。作为价值原则的集体主义,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持个人与集体价值关系在动态过程中实现良性循环,和谐一致。在个人与集体关系上,集体主义认为社会集体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活动,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不能脱离社会集体利益的满足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应积极关心、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社会集体也应千方百计地满足个人对正当利益的要求和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集体与个人都应从各自的角度重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和协调,在协调中使双方的利益得到保护和发展。集体与个人之间这种内容上的相关性和义务上的双向性,为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提供了可靠保证。二是集体主义强调价值取向的多 样性与价值导向的一元性的统一。一般而言,价值有社会价值原则和个体价值取向两种社会表现形态,二者是一种“一元”和“多元”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在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因此,如何处理价值导向和价值取向的关系,就成了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一种一元的价值导向,是多样化的个人价值取向的总体指针,它既不取消个人选择的自主权,也不把个性归一化;它既把个人价值取向统一在自己的标准和尺度之下,又不否认个人多样化价值取向的独特意义和价值。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为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提供了必要条件。三是集体主义强调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集体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原则,最基本的要求是个人与集体互为目的和手段。一方面,如果人是目的,社会集体就是手段,因而要求集体应当尊重个人的人格尊严和个性自由,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如果人是手段,社会集体就是目的,个人要对社会集体利益的实现负责并作出贡献。总之,在个人与集体所构成的价值关系中,每一方面都具有目的和手段的双重价值意义,也就是说,双方是互为价值目标的。这就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提供了充分条件。由此可见,集体主义价值原则深刻包含着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原则。 二 集体主义是一种强调公平和正义的价值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也是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内在要求。我们知道,道德所调节的是伦理关系,伦理关系实质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 的利益有关。”[1] 恩格斯也曾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 2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