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项目概况 (11)

1.1项目概况及编制依据 (11)

1.2自然地理概况 (11)

2.项目建设必要性 (12)

2.1缓解能源、电力压力 (12)

2.2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是未来重要能源 (13)

2.3缓解环境压力 (14)

2.4符合国家和当地宏观政策 (14)

2.5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15)

2.6促进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15)

2.7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7)

3.项目规模和任务 (17)

4.光伏电站地址的选择及布置 (18)

4.1选址原则 (18)

4.2场址描述 (18)

4.3场址选择综合评价 (18)

5.太阳能资源分析 (19)

5.1我国太阳能资源条件 (19)

5.2聊城市太阳能资源条件及综合评价 (20)

6.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发电量估算 (20)

6.1发电主设备选型 (20)

6.1.1太阳能组件选型 (20)

6.1.2并网逆变器选型 (22)

6.2光伏方阵安装设计 (24)

6.2.1发电系统电气设计 (24)

6.2.2光伏农业大棚的设计 (25)

6.3系统年发电量预测 (26)

6.3.1系统发电效率分析 (27)

6.3.2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预估 (28)

7 电气部分 (28)

7.1电气一次 (28)

7.1.1接入电力系统方式 (28)

7.1.2 电气主接线 (28)

7.1.2.1 电气主接线方案 (28)

7.1.2.2 光伏电站站用电 (29)

7.1.2.3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29)

7.1.2.4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29)

7.1.2.5全所照明 (30)

7.1.2.6电气设备布置 (30)

7.2电气二次 (31)

7.2.1电站运行方式 (31)

7.2.2 调度自动系统 (32)

7.2.2.1 调度关系 (32)

7.2.2.2 远动信息内容 (32)

7.2.3电站继电保护 (32)

7.2.4二次接线 (33)

7.2.4.1电力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 (37)

7.2.4.2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 (37)

7.2.4.3 电源系统 (37)

7.2.4.4 自动化信息传输通道 (38)

7.2.4.5通信 (38)

8 电站总平面布置及土建平面设计 (39)

8.1电站总平面布置 (39)

8.2 土建工程设计 (40)

8.2.1 建筑设计 (40)

8.2.2结构设计 (40)

8.2.3 给排水设计 (42)

8.2.3.1 主要设计标准和规范 (42)

8.2.3.2 用水量 (43)

8.2.3.3 站内给排水 (45)

8.2.3.4 光伏电池面板清洗用水 (45)

8.2.3.5 生活用水 (45)

8.2.3.6 雨水排水 (46)

8.2.3.7生活污水排水 (46)

8.2.4暖通空调 (46)

8.2.5抗风沙设计 (46)

9 施工组织设计 (47)

9.1施工条件 (47)

9.2施工总布置 (48)

9.2.1施工总布置规划原则 (48)

9.2.2 施工用电 (50)

9.2.3 施工水源 (50)

9.2.4 施工通信 (50)

9.2.5 地方建筑材料 (50)

9.2.6 场地平整 (50)

9.3 主题工程施工 (50)

9.3.1 太阳能光伏支架安装 (51)

9.3.2 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 (52)

9.3.3 汇流箱安装 (54)

9.3.4 逆变器安装 (55)

9.3.5 电缆敷设 (56)

9.3.5.1 电缆设施的要求 (56)

9.3.5.2 施工准备措施 (56)

9.3.5.3 电缆敷设实施方案 (57)

9.3.5.4 电缆接线 (57)

9.3.6 电气管线工程 (58)

9.3.7 防雷接地装置安装 (60)

9.3.7.1 接地系统的安装 (60)

9.3.7.2 接地系统的检验 (60)

9.3.8 综合办公楼等建筑施工 (60)

9.3.9箱式变电站安装 (61)

9.3.10冬季雨季施工措施 (61)

9.4施工总进度 (61)

9.5施工管理组织架构 (63)

9.6附表 (65)

10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 (67)

10.1.1法律依据 (67)

10.1.2技术导则 (69)

10.2环境影响和评价 (69)

10.2.1粉尘的控制 (69)

10.2.3污水处理 (70)

10.2.3 噪声控制 (70)

10.2.4生态环境影响 (70)

10.2.5水土保持 (70)

10.2.6运行期的环境保护 (71)

10.2.7光污染控制 (71)

10.2.8温室气体 (71)

10.3结论 (72)

11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 (73)

11.1 投资估算范围 (73)

11.2 投资估算依据 (73)

11.3 投资估算办法及说明 (73)

11.5 项目总投资 (74)

12财务效益初步分析 (77)

12.1工程进度设想 (77)

12.2财务评价依据 (77)

12.3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77)

12.4所得税 (77)

12.5清偿能力分析 (77)

12.6销售收入 (78)

12.7经济评价 (78)

12.8结论 (78)

13项目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建议 (80)

13.1发挥减排效益,申请CDM (80)

13.2建议 (82)

14附件 (82)

1.项目概况

1.1项目概况及编制依据

在当今油、碳等能源短缺的现状下,各国都加紧了发展光伏的步伐。美国提出“太阳能先导计划”意在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使其2015年达到商业化竞争的水平;日本也提出了在2020年达到28GW的光伏发电总量;欧洲光伏协会提出了“setfor2020”规划,规划在2020年让光伏发电做到商业化竞争。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对光伏发电的认可度逐渐提高。

“十二五”时期我国新增太阳能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约1000万千瓦,太阳能光热发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约1000万千瓦,光伏电站投资按平均每千瓦1万元测算,分布式光伏系统按每千瓦1.5万元测算,总投资需求约2500亿元。

尽管我国是太阳能产品制造大国,不过我国太阳能产品只用于出口。在2010年时,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1600万千瓦,其中我国年产量1000万千瓦。而到2010年,全球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主要应用市场在德国、西班牙、日本、意大利,其中德国2010年新增装机容量700万千瓦。不过,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太阳能发电的国土面积和建筑物受光面积也很大,其中,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冀北高原、内蒙古高原等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占到陆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资源潜力。

1.2自然地理概况

1.2.1地理位置

xx镇与xx市接壤,版图面积9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023亩,辖7个管理区,62个行政村,人口36,901人,人均耕地2.5亩。xx镇政府驻地位于xx村东,建国后,该村一直为区、社、乡、镇驻地。浓郁的文化底蕴,便利的交通环境,使该镇成为“民营企业的摇篮,投资兴业的宝地,经济发展的重镇”。

1.2.2气候特征

xx镇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主要气侯特征是:季节季风变化显著,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量较少。春季,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降水多。降水期一般集中在7—8月份;秋季,气温急降,天气凉爽,降水量少,天多晴朗,风和光充足;冬季,低温寒冷,雨雪稀少。

1.2.3地形地貌

xx县的地貌是微波起伏、类型不同的黄泛冲积平原。总趋势是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降为1/7000-1/9000。平均海拔27米,最高点在清平镇张庄西、海拔32.1米;最低点在涸河镇三甲王村西北,海拔22.6米。

2.项目建设必要性

2.1缓解能源、电力压力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人均能源探明储量只有135t标准煤,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拥有量264t标准煤的51%。通过1999年中国一次能源资源储量和世界平均储量的对比情况看,中国的一次能源资源的储量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是一个能源产生和消费大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9.3%。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中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

高幅度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中国电力科学院预测,我国电力供应缺口在2010年约为37GW,2020年预计为102GW。

常规化石燃料资源在地球中的储量是有限的。随着大规模工业开采和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全球的化石燃料资源正在加速枯竭,全世界都面临着化石能源资源日益枯竭的巨大压力。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的资源情况,2010年和2020年的电力供应单靠传统的煤炭、水、核能是不够的。目前我国探明的煤炭资源将在81年内采光,石油资源将在未来15年左右枯竭,天然气资源也将在未来30年用尽。根据近年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情况分析,其增长速度大于2020年GDP翻两番、能源翻一番的规划速度,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非常低。说明中国的能源形势比世界能源形势要严峻得多,同时也清楚的表明,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形势比世界要严峻得多、紧迫得多。

2.2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是未来重要能源

由于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大气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耗的大幅度增加,能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越来越严重。因此,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将成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太阳能是一种可利用的非常宝贵的可再生能源,相对于人类发展历史而言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在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态环境恶化、常规能源资源短缺并造成环境污染的形势下,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普遍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迄今为止,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绿色领域的前沿技术。

在技术进步的推动和逐步完善的法规政策的强力驱动下,光伏产业自1990年代后半期起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近几年,随着光伏组件成本的不断下降,光伏市场发展迅速,光伏发电由边远地区和特殊应用向城市应用过渡。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人类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过渡。并网光伏发电在整个可再生能源技术中也是增长最快的技术,成为世界最关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并成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3缓解环境压力

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所优化。根据国家能源局初步统计显示,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65.7%,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9.1%提高到2013年的9.8%。可以看出,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比例接近2/3,而其他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气)比例较小,与世界能源结构形成鲜明对照。

“十一五”开局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煤炭消费约占商品能源消费构成的75%,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中国是世界SO2排放最为严重的国家,因而也是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国家。煤炭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占全国同类排放物的比例SO2为87%,CO2为71%,NO x为67%,烟尘为60%。2007年,除中国SO2排放持续为世界第一外,中国CO2排放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给中国节能减排、改善能源结构以及能源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例,减少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排放是中国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2.4符合国家和当地宏观政策

国家《可再生资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确定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能源总消费的15%的目标,并具体提出:到2010年,建成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总容量2万kW、太阳能热发电总容量5万kW;到2020年,全国太阳能光伏电站总容量达到20万kW,太阳能热发电总容量达到20万kW。

201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自2014年起,光伏发电实行年度指导规模管理。2014年度全年新增备案总规模14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800万千瓦,光伏电站600万千瓦。山东省2014年度全年计划新增光伏发电建设总规模12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80万千瓦,光伏电站40万千瓦。

2.5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是针对用电负荷较大地区发展大规模并网电站及分布式能源,尤其是我国中东部地区用电负荷很大,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城市对外扩张加快,用电需求将日益增加,土地需求缺口,土地使用成本快速上升,而农用地与光伏结合不仅不破坏原有的土地性质,而且还能缓解当地电网压力。聊城市是我国光照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716小时。

xx镇大气透明度好,加上这里地势平坦,无山峦遮挡。而且靠近电力线路和负荷中心,并网条件优越,是建设光伏电站、建立太阳能电力输出基地的优选区域。

2.6促进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