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案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案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案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案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

(2)了解自然对数和常用对数;

(3)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4)对数的基本性质.

(二)能力目标

(1)能用对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归纳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教具):彩色粉笔.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2.1.2节例8中我们得到一个关系式13 1.01x

y=?,其中x表示的是经过的年数,y表示的是那年的人口总数.我们可以看到利用这个关系式可以算出任意一个年头x的人口总数,反之,如果问哪一年的人口总数能达到18亿、20亿、30亿呢?

上述问题实际上就是从18

1.01

13

x

=,

20

1.01

13

x

=,

30

1.01

13

x

=,…中分别求出x,(即

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那么x的值会是多少呢?是否有那么一种运算用底数和幂值来表示指数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新内容——对数与对数运算.

(二)讲授新课 1、对数定义

一般地,如果x a N = (01a a >≠且),那么x 就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

log a x N =,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log a N 叫做对数式.

从上述定义要知道对数的记法为:log a N ; 读作:以a 为底N 的对数.

例如:4

2log 16=,读作2是以4为底16的对数(或

以4为底16的对数是2).

41

log 22

=,读作12

是以4为底2的对数(或以4为底2的对数是12

).

1.01

18log 13

x =,读作x 是以1.01为底1813

的对数(或以1.01

为底1813

的对数是x ). 12

5log a =,读作5是以

1

2为底a 的对数(或以12

为底a 的对数是5).

1

4log 81

b

=,读作4是以b 为底1

81的对数(或以b 为底

1

81

的对数是4).

2、两种特殊的对数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叫作常用对数,并把10log N 记作lg N .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2.71828e =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并把log N e 记作ln N .

3、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数就是一种记号,用底和幂表示对应的指数的记号,也就是指数式x a N =的另一种等价表示形式.即当01a

a >≠且

log x a a N x N =?=

指数式 ? 对数式

幂底数 ←a → 对数底数 指 数 ←x → 对数 幂 ←N → 真数

既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等价的,说明指数式里满足的条件,在对数式里同样成立. 比如: ○1底数的限制:01a a >≠且;

②真数的限制:0N >.

③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4、对数的基本性质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呢?

我们借助指数函数来研究,x y a =中a >0且a ≠1,那么y 是恒大于零的,所以在对数中,真数也是大于零的,那么就得出性质:

①零和负数没有对数即:N >0.

根据指数函数图像,它是恒过一个定点(0,1)的,所以根据指数与对数的关系,得出相应的对数性质:(

a

=1 ,a 1=a 如何转化为对数式学

生思考)

②a >0且a ≠1,01log 10a a =?= .(即1的对数是0) 还有一个特别的指数,根据指数与对数的关系,得: ③a >0且a ≠1,1log 1a a a a =?= .(即底数的对数是1) 根据对数的定义

,log a N

a

=? ④对数恒等式:log N

a a N

=;log

n a a

n

=

小结:在此我还要强调一下,x a N =和x =log a N 表示的是一种关系,只是它们是一种关系的不同表达式,x a N =是指数形式,x =log a N 是对数形式,本质上它们

是一回事.

(三)例题讲解

相信大家对对数有了一定的了解,是否真正掌握了呢?下面就做一下练习测试一下.

例1 求下列各式中x 的取值范围

(1)2log (10)x - (2)(1)log (2)x x -+ (3)2(1)log (1)x x +- 解:(1)由题意得100,10x x ->∴>

(2)由题意得201011x x x 且+>??->-≠?,即212x x x 且>-??>-≠?,12x x 且∴>≠

(3)由题意得2(1)0

1011

x x x 且?->?+>+≠?,解得10,1x x x 且>-≠≠

小结 在解决与对数有关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对数的真数大于零,对数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

例2(P 63例1)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

(1)54=645 (2)61264-= (3)1

() 5.733

m =

(4)12

log 164=- (5)lg 0.012=- (6)ln10 2.303=

解:(略)

课题练习:教材64页练习1、2题.

例3 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

(1)642

log 3x =- (2)log 86x = (3)lg100x = (4)2ln e x -=

(5)23x =

分析:将对数式化为指数式,再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求出x.

解:(1)因为642log 3

x =-,所以2223()3

23331(64)(4)4416x --?--=====;

(2)因为log 86x =,所以6

8,

x =又0x >,1

1136

62

(8)

(2)2x 所以====

(3)因为lg100x =,所以21010010,2x x ===于是; (4)222ln ,ln ,e x x e e -=-==-x 由得即e

所以2x =-

(5)由23x =得2log 3x = 课堂练习:教材64页练习3、4题.

(备用例题 )

例4 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

(1)()24log log 0x = (2)()3log lg 1x = (3)312log 09x -??

= ???

解 (1)()01244log log 0,log 21,44x x x =∴==∴== (2)()133log lg 1,lg 33,101000x x x =∴==∴== (3)由已知可得:

1219

x

-=,即129x -=,解得4x =- 例5 已知32log 2,log 3,x y a a x y a 则的值为+==?

解 由log 2a x =知:2x a =;由log 3a y =知3y a = 故()()3

2

3232238972x y x y a a a +=?=?=?=

(四)归纳小结

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对数的基本性质. (五)作业

1.必做P74 习题(A )第1、2题.

2.复习这节所学的新知识.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 1、2-3 =18 化为对数式为( ) A .log 182=-3 B .log 18 (-3)=2 C .log 218=-3 D .log 2(-3)=1 8 2、在b =log (a -2)(5-a)中,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5或a<2 B .2<a <3或3<a <5 C .20 C .a>0,且a≠1 D .a>0,a =b≠1 5、若log a 7 b = c ,则a 、b 、c 之间满足( ) A .b 7=a c B .b =a 7c C .b =7a c D .b =c 7a 6、如果f(e x )=x ,则f(e)=( ) A .1 B .e e C .2e D .0 7、方程2log3x =1 4 的解是( ) A .x =19 B .x =x 3 C .x = 3 D .x =9 8、若log 2(log 3x)=log 3(log 4y)=log 4(log 2z)=0,则x +y +z 的值为( ) A .9 B .8 C .7 D .6 9、已知log a x =2,log b x =1,log c x =4(a ,b ,c ,x >0且≠1),则log x (abc)=( ) A.47 B.27 C.72 D.74 10、方程log 3(2x -1)=1的解为x =________. 11、若a>0,a 2 =49,则log 23a =________. 12、若lg(lnx)=0,则x =________. 13、方程9x -6·3x -7=0的解是________. 14、将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 (1)log 216=4; (2)log 13 27=-3; (3)log 3 x =6(x >0); (4)43=64; (5)3-2=19; (6)(1 4 )-2=16. 15、计算:23+log23+35-log39. 16、已知log a b =log b a(a>0,且a≠1;b>0,且b≠1).求证:a =b 或a =1 b .

对数与对数运算(一)教学案

高一数学《基本初等函数》教学案 编号:2019SX36 编写人: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人生最快乐的,并不是别人给你带来了快乐,而是你给别人送去了快乐. 1 基本初等函数 第六节 对数与对数运算(一) 《预习案》 对数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 x =N (a >0,且a ≠1),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N x a log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1. 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在对数的概念中,要注意: (1)底数的限制a >0,且a ≠1 (2)log x a a N N x =?=2.两类对数 ① 以10为底的对数称为常用对数,10log N 常记为lg N . ② 以无理数e =2.71828…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log e N 常记为ln N . ③ 对数恒等式:log a N a =N 1、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 (1)54=625; (2)2-6=641; (3)(31)m =5.73; (4)log 2 116=-4; (5)lg0.01=-2; (6)ln10=2.303. 2、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 (1)642log 3 x =- (2)log 86x = (3)lg100x = (4)2ln e x -= 3、将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进行互化. (1)64)41 (=x (2)51 521 =- (3)327log 31-= (4)664log -=x 4、求下列各式中的x . (1)32 log 8-=x ; (2)43 27log =x ; (3)0)(log log 52=x ; 想说的话:

《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一)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知识点 1. 对数的概念; 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二) 能力训练要求 1.理解对数的概念;2.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三)德育渗透目标 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了解对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对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 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假设 20XX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a 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 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 20XX 年的 2 倍? 1 8% = 2 x=? 也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你能看得出来吗?怎样求呢? 二、新授内容: aa 0,a 1 的b 次幂等于 N ,就是a b N ,那么数 b 叫做以 a 为底 N 的对 ⑴ 负数与零没有对数(∵在指数式中 ⑵ log a 1 0 , log a a 1 ; ∵对任意 a 0且 a 1, 都有 a 0 1 ∴log a 1 0 同样易知: log a a 1 ⑶对数恒等式 如果把 a b N 中的 b 写成 log a N , 则有 a logaN N . 定义:一般地,如果 数,记作 log a N b , a 叫做对数的底数, N 叫做真数. a b log a Nb 例如: 42 16 log 4 16 2 2 102 100 log 10 100 2 ; 探究: 1。 1 42 2 log 42 12 ; 是不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 10 2 0.01 log 10 0.01 2. log a N b 中的 N 可以取哪些值? 2. 根据对数的定义以及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log a 1 ? log a a ?

对数与对数的运算练习题

对数与对数运算练习题 一. 选择题 —3 1 1. 2「=化为对数式为( ) 8 2. log 63 + log 62 等于() 3. 如果 lg x = Ig a + 2lg b — 3lg c ,贝S x 等于( ) A . a + 2b — 3c 4 .已知 a = log 32,那么 log 38 — 2log 36 用 a 表示为( ) A . a — 2 B. 5a — 2 C. 3a — (1 + a ) D. 3a — a — 1 n 1 + A . 6 D. log 65 A. log 12=- 3 8 B. Iog !( — 3) = 2 C . Iog 21= — 3 D Iog 2( — 3)= 8 2 3 B. a + b — c

5. 丄「= 的值等于() A. 2+\/5 B. 2 5

6. Logr 2的值为( ) A — 2 C. 7. 在b = log (a-2)(5 — a )中,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的值为() A . 9 C. 7 A . a > 5 或 a <2 B. 2v a v 3 或 3v a v 5 C. 2

10. 若102x= 25,则x 等于() 1 A. lg 5 B . lg5 C . 2lg5 1 D 2l g 5 11. 计算log 89 ? log 932的结果为() A . 4 12 .已知log a x= 2, log b X = 1, log c x= 4(a, b, c, x>0且工1),则log x(abc)=( ) 二.填空题 1 . 2log 510 + = 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log 3(2 x —1) = 1 的解为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lg(ln x) = 0,贝S x= . 4. 方程9x— 6 ?3x—7 = 0的解是 _____ 5 .若log 34 ? log 48 ? log 8m= log 416,贝U m= ______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log a2 =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案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 (2)了解自然对数和常用对数; (3)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4)对数的基本性质. (二)能力目标 (1)能用对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归纳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教具):彩色粉笔.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2.1.2节例8中我们得到一个关系式13 1.01x y=?,其中x表示的是经过的年数,y表示的是那年的人口总数.我们可以看到利用这个关系式可以算出任意一个年头x的人口总数,反之,如果问哪一年的人口总数能达到18亿、20亿、30亿呢? 上述问题实际上就是从18 1.01 13 x =, 20 1.01 13 x =, 30 1.01 13 x =,…中分别求出x,(即 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那么x的值会是多少呢?是否有那么一种运算用底数和幂值来表示指数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新内容——对数与对数运算.

(二)讲授新课 1、对数定义 一般地,如果x a N = (01a a >≠且),那么x 就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 log a x N =,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log a N 叫做对数式. 从上述定义要知道对数的记法为:log a N ; 读作:以a 为底N 的对数. 例如:4 2log 16=,读作2是以4为底16的对数(或 以4为底16的对数是2). 41 log 22 =,读作12 是以4为底2的对数(或以4为底2的对数是12 ). 1.01 18log 13 x =,读作x 是以1.01为底1813 的对数(或以1.01 为底1813 的对数是x ). 12 5log a =,读作5是以 1 2为底a 的对数(或以12 为底a 的对数是5). 1 4log 81 b =,读作4是以b 为底1 81的对数(或以b 为底 1 81 的对数是4). 2、两种特殊的对数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叫作常用对数,并把10log N 记作lg N .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2.71828e =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并把log N e 记作ln N . 3、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数就是一种记号,用底和幂表示对应的指数的记号,也就是指数式x a N =的另一种等价表示形式.即当01a a >≠且

对数与对数运算知识点

对数与对数运算 1. 对数:如果a x =N(a>0,且az 1),那么数 x=log a N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 2. 对数的性质:(1)1的对数等于 有对数 3. 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 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 N 叫做真数. 0 ;(2)底数的对数等于1;(3)零和负数没 ,log io N 记作 lg N . 4. 以无理数e=2.718 28…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 logeN 记作ln N 5. 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 a>0,且a 工1 , M>0;N>0,那么: (MN) . M . N N1N …Nk N1 . N2 . N3 (1) log a =log a +log a ; log a ( )=log a +log a + …log a ; (M / N) M N (2) log a =log a -log a ; (3) log a M i =nlog a M N I N 6.对数换底公式:log - =log N a ; log 7. 对数运算中的三个常用结论: a logaN N ,log a a =1,log a 1=0 8. 两个常用的推论:a , b >0且均不为1,m,n,为正整数 (1) log a b x log b a =1; log a b x log b C x log c a =1; b n n b (2) log a m m"og a ; log m a 9. 指数和对数的关系:a x =N a ‘ b lo g a N n b m log a b ; 1 =1 n log a N =x 比较指数式、根式、对数式:

教案对数的运算法则

教案 对数的运算法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 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常用对数的概念. ⑵ 掌握对数的运算法则. 能力目标: 会运用对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对数的概念和对数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 对数的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以复习指数的相关知识导入新课.(板书,提问等.5分钟) 问题1:2的多少次幂等于8? 问题2:2的多少次幂等于9? 显然,这是同一类问题.就是已知底数和幂如何求指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引进一个新数——对数. 二、新课教学 1.新概念 法则1 lg lg lg MN M N =+(M >0,N >0). 法则2 lg lg lg M M N N =-(M >0,N >0). 法则3 lg n M =n lg M (M >0,n 为整数). 上述三条运算法则,对以)1,0(≠>a a a 为底的对数,都成立. 2.概念的强化 例4 (讲授)用lg x ,lg y ,lg z 表示下列各式: (1)lg xyz ;(2)lg x yz ;(3)z .

解 (1) lg xyz =lg x +lg y +lg z ; (2) lg x yz =lg lg lg lg lg x yz x y z -=-+()=lg lg lg x y z --; (3) z 2lg x +3lg z -=2lg x +2 1lg y 3lg z -. 例5 (启发学生回答或提问)已知2ln =0.6931,3ln =1.0986.计算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0001): (1))34ln(75?; (2)18ln . 分析 关键是利用对数的运算法则,将所求的对数用2ln 与3ln 来表示. 解 (1))34ln(75?=54ln +73ln =54ln +73ln =522ln +73ln (2)18ln =2118ln =2192ln ?=2 1(2ln +9ln )=21(2ln +23ln ) =0986.16931.02 1+?=1.44515≈1.4452. 例6 求下列各式的值: (1)lg2lg5+; (2)lg600lg2lg3--. 分析 逆向使用运算法则,再利用性质lg101=进行计算. 解 (1)lg2lg5lg(25)lg101+=?==; (2)2600lg600lg2lg3lg( )lg100lg102lg10223 --=====?. 3.巩固性练习 练习3.3.3 ( 12分钟) 1.用lg x ,lg y ,lg z 表示下列各式: (1) (2)lg xy z ; (3)2lg()y x ; (4) 2.已知2ln =0.6931,3ln =1.0986,计算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0001): (1)ln 36; (2)ln 216; (3)ln12; (4)911ln(23)?. 答案:1.(1)1lg 2 x ;(2)lg lg lg x y z +-;(3)2lg 2lg y x -;(4)111lg lg lg 243x y z +-. 2.(1) 3.5834;(2)5.3751;(3)1.2424;(4)18.3225. 三、小结(讲授,5分钟) 1.本节内容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作:数应3班向世威)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所用教材:数学必修(一) 目次: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4次印刷 1教材分析 1.1内容与内容解析 《对数函数》是普通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第二章对数函数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节讲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作准备。对数概念是在指数概念的基础上定义的,是继研究指数函数之后的另一种重要基本函数,它是在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类型的拓广,同时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及科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1.2地位与作用解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对数模型的认识与理解,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同时,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已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及其基本性质,在第二章又进一步学习了指数函数及其运算、图像和性质,特别是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的学习,学生已多次体会了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并且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因此,学生已具备了探索发现研究对数定义的认识基础,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从中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和灵活运用类比、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的学习方法。 3教学目标 1.能初步判别具体函数是否为对数函数,了解对数的概念并能用语言刻画,以及对数与指数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掌握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2.(经历观察、分析、猜想、验证、证明、概括等数学活动),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通过探究理解对数的性质。领悟从()的思想方法 3.感知对数的重要性,从“发现”中体验成功,进一步提高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同时培养严谨的思维品质和探究意识;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数函数概念的形成和初步应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性质的理解 5教法学法 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结合直观教学法和讲授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思考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的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讲讲练练的教学程序,运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转化策略,通过教师的讲,数学家对对数的痴迷激发学生好奇,从实际问题导入对数概念、对数符号,理解对数的意义,通过典型例题的讲授,充分揭示对数式与指数式间的关系,掌握求对数值的方法,通过学生典型习题的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间的关系,掌握求对数的一些方法,在讲练结合中实现教学目标。 6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黑板 7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活动1 【教师】引例(3分钟) 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取5次,还有多长? (2)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

对数与对数的运算练习题及答案

对数与对数运算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3=18化为对数式为( ) A .log 182=-3 B .log 18 (-3)=2 C .log 218=-3 D .log 2(-3)=18 2.log 63+log 62等于( ) A .6 B .5 C .1 D .log 65 3.如果lg x =lg a +2lg b -3lg c ,则x 等于( ) A .a +2b -3c B .a +b 2-c 3 C.ab 2 c 3 D.2ab 3c 4.已知a =log 32,那么log 38-2log 36用a 表示为( ) A .a -2 B .5a -2 C .3a -(1+a )2 D .3a -a 2-1 5. 的值等于( ) A .2+ 5 B .2 5 C .2+5 2 D .1+5 2 6.Log 22的值为( ) A .- 2 B. 2 C .-1 2 D.1 2 7.在b =log (a -2)(5-a )中,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5或a <2 B .2<a <3或3<a <5 C .2

10.若102x =25,则x 等于( ) A .lg 15 B .lg5 C .2lg5 D .2lg 15 11.计算log 89·log 932的结果为( ) A .4 B.53 C.14 D.35 12.已知log a x =2,log b x =1,log c x =4(a ,b ,c ,x >0且≠1),则log x (abc )=( ) A.47 B.27 C.72 D.74 二.填空题 1. 2log 510+log 50.25=____. 2.方程log 3(2x -1)=1的解为x =_______. 3.若lg(ln x )=0,则x =_ ______. 4.方程9x -6·3x -7=0的解是_______ 5.若log 34·log 48·log 8m =log 416,则m =________. 6.已知log a 2=m ,log a 3=n ,则log a 18=_______.(用m ,n 表示) 7.log 6[log 4(log 381)]=_______. 8.使对数式log (x -1)(3-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三.计算题 1.计算: (1)2log 210+log 20.04 (2)lg3+2lg2-1lg1.2 (3)log 6112-2log 63+13 log 627 (4)log 2(3+2)+log 2(2-3); 2.已知log 34·log 48·log 8m =log 416,求m 的值.

《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知识点 1. 对数的概念;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二) 能力训练要求 1.理解对数的概念;2.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三)德育渗透目标 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了解对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对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 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假设20XX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a 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20XX 年的2倍? ()x %81+=2?x =? 也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你能看得出来吗?怎样求呢? 二、新授内容: 定义:一般地,如果 ()1,0≠>a a a 的b 次幂等于N ,就是N a b =,那么数 b 叫做以a 为底 N 的对 数,记作 b N a =log ,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b N N a a b =?=log 例如:1642= ? 216log 4=; 100102 =?2100log 10=; 242 1= ?2 12log 4= ; 01.0102 =-?201.0log 10-=. 探究:1。是不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b N a =log 中的N 可以取哪些值? ⑴ 负数与零没有对数(∵在指数式中 N > 0 ) 2.根据对数的定义以及对数与指数的关系,=1log a ? =a a log ? ⑵ 01log =a ,1log =a a ; ∵对任意 0>a 且 1≠a , 都有 10 =a ∴01log =a 同样易知: 1log =a a ⑶对数恒等式 如果把 N a b = 中的 b 写成 N a log , 则有 N a N a =log .

高中数学对数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数学对数与对数运算教案 《对数与对数运算》 教案 xx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xxx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换;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形成知识技能; 2、能力目标: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对数的模型,让学生有能力去解决今后有关于对数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动手,通过做练习,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分析目标:通过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分析各种思维的技巧,掌握对数运算的重要性质。 二、教学理念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从学习中体会快乐。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引发学生的思考,从中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对数的必要性。在教学重难点上,我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课堂练习、探究活动,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新课程标准之处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实例引入法、开放式探究法、启发式引导法。 2、学法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影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在学法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观察发现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四、教材分析 本节讲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对数函数做准备。这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及科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数的定义; (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相互转化及其条件。难点:(1)对数概念的理解; (2)对数运算性质的理解;(3)换底公式的应用。 六、课时安排:1个课时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我们能从关系y?13?1.01x中,算出任意一个年头x的人口总数,反之,如果问“哪一年的人口总数可达到18亿,20亿,30亿??”,该如何解决? 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就引出这节课将要学习的问题,即对数与对数运算的问题,以及指数与对数如何相互转换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1.对数的定义 x 一般地,如果a?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

2018年必修一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共三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并记忆对数的定义,对数与指数的互化,对数恒等式及对数的性质. 2.理解并掌握对数运算法则的内容及推导过程. 3.熟练运用对数的性质和对数运算法则解题. 4.对数的初步应用. 教学重点:对数定义、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对数定义中涉及较多的难以记忆的名称,以及运算法则的推导 教学方法:学导式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师: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指数的运算法则,请大家回忆一下. 生:m n m n a a a+ ?= (m,n∈Z);()m n mn a a = (m,n∈Z);()n n n ab a b =? (n∈Z), 师:下面我们利用指数的运算法则,证明对数的运算法则.(板书) (1)正因数积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各个因数的对数的和,即 log a (MN)=log a M+log a N. (请两个同学读法则(1),并给时间让学生讨论证明.) 师:我们要证明这个运算法则,用眼睛一瞪无从下手,这时我们该想到,关于对数我们只学了定义和性质,显然性质不能证明此式,所以只有用定义证明.而对数是由指数加以定义的,显然要利用指数的运算法则加以证明,因此,我们首先要把对数等式转化为指数等式. 师:(板书)设log a M=p,log a N=q,由对数的定义可以写成M=a p,N=a q.所以 M·N=a p·a q=a p+q, 所以log a (M·N)=p+q=log a M+log a N. 即log a (MN)=log a M+log a N. 师:这个法则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生:每个对数都有意义,即M>0,N>0;a>0且a≠1.

对数与对数的运算(一)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 一.【自主学习过程】 少? 知识提炼——对数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数式与对数的比较 合作探究:试探究对数式 log a N b =中各字母的取值范围。 知识提炼——常用对数、自然对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方便起见,对数10log N ,简记为__________; 以e 为底的对数称为_______,其中 2.71828 e =是一个____________,正数N 的自然对数log e N 一般简记为___________。 二.【典例分析】 (一)自主学习P63例1 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1)45625=; (2)612 64 -=; (3)327a =; (4) 1000103= 2.将下列对数式改写成指数式: 4811log )1(3-=、 2-4 1log )2(2=、 3001.0lg )3(-=、 303.210ln )4(=、

(二)自主完成例2: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 (1)32log 64- =x ; (2)68log =x (3)x 100lg = (4)x e =-2ln 变式: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 (1)32log 8- =x (2)4 327log =x (3)x =-1000lg (4)x e =4ln 三.课堂训练: 1.根据对数的定义,写出下列各对数的值 100log )1(10、 5log )2(5、 5log )3(25、 5log )4(25、 27log )5(3、 1log )6(2、 2、两个重要公式 =1log a , =a a log . 四.小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与对数运算》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A版必修1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①》中,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之后学习的,其主要内容是对数概念及指对数互化、对数运算等。教材采用欧拉提出的指对运算关系,通过实际问题直接引入对数概念,简明扼要地指出“对数”研究的必要性,揭示了对数与指数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也很好地保持了“基本初等函数”这一章节的系统性。本节学习内容蕴含转化化归数学思想,类比与对比等基本数学方法。对数与指数的互化是对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巩固,也是后面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2.1学习了指数以及指数函数的主要性质,对指数相关知识已很清晰;另外,在第一章学习了函数及其性质,对学习本课已具备前提条件。尽管如此,对学生而言,“对数”毕竟是一种新的运算,它的表示及其运算规则都是之前所不熟悉的。因此,接受起来还是比较困难,且不能很好的领悟其中的“算理”。教材在“课后阅读与思考”中特别介绍了“对数的发明”,供学生了解对数的发展史。但从实施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而教师常常因为课时的限制未能将之纳入到课堂之内。因此,对数这一在历史中近乎狂喜的发明也就被淹没了,学生体会不到其中的奥妙。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与指数的互化. 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目标 ①理解对数的概念; ②熟练地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互换; ③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并应用运算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经历对数发展历程,引出对数的定义与性质,掌握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方法. ②在得出对数运算性质的过程中通过证明强调数学的严谨同时体会转化化归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使学生感受对数式是指数式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进一步体会运用指数式探求对数的基本思路及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严谨有序的思维品质. ②让学生探索、体会、感受对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了解历史发展过程,数学家的奋斗精神;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功感体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完整版)对数与对数的运算练习题

对数与对数运算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3=1 8化为对数式为( ) A .log 18 2=-3 B .log 18 (-3)=2 C .log 21 8=-3 D .log 2(-3)=1 8 2.log 63+log 62等于( ) A .6 B .5 C .1 D .log 65 3.如果lg x =lg a +2lg b -3lg c ,则x 等于( ) A .a +2b -3c B .a +b 2-c 3 C.ab 2 c 3 D.2ab 3c 4.已知a =log 32,那么log 38-2log 36用a 表示为( ) A .a -2 B .5a -2 C .3a -(1+a )2 D .3a -a 2-1 5. 的值等于( ) A .2+ 5 B .2 5 C .2+5 2 D .1+5 2 6.Log 22的值为( ) A .- 2 B. 2 C .-1 2 D.12 7.在b =log (a -2)(5-a )中,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5或a <2 B .2<a <3或3<a <5 C .2

C.x= 3 D.x=9 9.若log2(log3x)=log3(log4y)=log4(log2z)=0,则x+y+z的值为() A.9 B.8 C.7 D.6 10.若102x=25,则x等于() A.lg 1 5B.lg5 C.2lg5 D.2lg 1 5 11.计算log89·log932的结果为() A.4 B.5 3 C.1 4 D. 3 5 12.已知log a x=2,log b x=1,log c x=4(a,b,c,x>0且≠1),则log x(abc)=() A.4 7 B. 2 7 C.7 2 D. 7 4 二.填空题 1.2log510+log50.25=____. 2.方程log3(2x-1)=1的解为x=_______. 3.若lg(ln x)=0,则x=_ ______. 4.方程9x-6·3x-7=0的解是_______ 5.若log34·log48·log8m=log416,则m=________. 6.已知log a2=m,log a3=n,则log a18=_______.(用m,n表示) 7.log6[log4(log381)]=_______. 8.使对数式log(x-1)(3-x)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三.计算题 1.计算: (1)2log210+log20.04 (2)lg3+2lg2-1 lg1.2

对数与对数运算的教案

对数与对数运算的教案

《对数与对数运算》教案 授课教师:马吉艳课时:一个课时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数学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的内容,它是研究学习后续知识对数函数与性质的必备基础知识。通过与指数式的比较得出对数的定义与性质,让学生学会指数与对数的互化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 对数式求值。通过指数运算性质,根据对数定义,采用逆向思维对对数的乘法运算进行推导,从对数的积运算的推导过程中,用类似的方法得到其他运算性质。在学生基本掌握这些性质后,通过练习与引导推导出换底公式。运用观察、操作来领悟规律,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交流中突破难点,打破传统教学的死记硬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指数与对数的关系;(2)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

(3)能灵活运用对数运算性质和换底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指数式的比较,引出对数定义与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的能力; (2)通过对数运算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严谨的思维态度;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树立探究、创新的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类型 新授课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以及对数的运算性质。 (2)难点:对数运算性质的推导与运用。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类比分析与发现。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设计说明复习引入: 1.老师带领学生复 习指数的定义。 2.复习2.1.2例题8 的解答方法,提问 “如果反过来求哪 一年的人口数可以 达到18亿,20亿, 30亿……”该怎样解 答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 老师口述:非常好, 我们要求x,其实就 是知道了底数和幂 的值,反过来求指 数。这就是我们今天 要学习的内容之一 对数。 4.老师讲解对数的 概念并板书: 一般地,如果 1.学生回答根指 数、分数指数幂、 有理数指数幂的 定义及表达式。 2.学生在草稿本 上写下计算表达 式分析,回答: 知道了某一个年 头的人口总数y, 实际就是要求x, 根据指数的定 义,可以求1.01 的几次方等于y, 即指数x。 3.学生记忆与理 解对数的定义。 4.学生回答:理 解了。 现代教育 心理学认为任 何新知识的学 习、新发现的创 造都得以现有 的认知水平和 经验为基础。因 此,设计旧知识 的复习是有必 要的,通过已学 知识,引导学生 运用所学探索 新问题的解决 方法,让学生有 一个清晰的思 路,这不仅巩固 了所学的知识, 也让学生学以 致用,更有利于 新课的开展。

《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课题: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科目:数学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课时:第一课时 提供者:赵晓云单位:阳泉一中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认识对数概念,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要通过适当的素材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引入对数的必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对数的积极性。 根据底数、指数与幂之间的关系,从已知底数和幂如何求指数入手,引导学生借助指数函数的图像,分析问题中幂指数的存在性,从而引出对数的概念。 通过对指数式与对数式中各字母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对数与指数的相互联系,利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帮助学生理解对数概念,体会转化思想在对数运算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指数式的比较,引出对数的定义和性质;由易到难。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培养学生分析、类比、归纳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了解事物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高一学生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基本上学会了自学,并能自主学习,能够从课本中学习并总节所学知识点,但有部分学生只看不动笔,所以第一课时主要以书本内容为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利用多媒体:学生喜欢自己上网,并喜欢去了解未知的东西,所以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阅读课本68页的阅读材料,并上网查找有关对数的介绍,了解对数的重要性。 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高一学生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基本上学会了自学,并能自主学习,所以学生完全可以学懂课本的有关知识,所以,以问题与练习的形式制成学案,让学生自学课本62页——63页后完成,达到进一步理解对数概念,并体会转化思想在对数运算中的目的。 小组讨论:对数恒等式的得出,即较难的对数求解问题,让学生讨论得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相转化,对数性质的推导。 教学难点:对数概念以及对数符号的理解,对数性质的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这些式子,都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而且我们不能根据熟悉的数据解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到我们这节课将要 思考问题一: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 人口约13亿,如果今后能将人口平均增长 率控制在1%,那么经过20年后我国人口数 最多为多少亿? 让学生在实际背 景中认识对数概念,通 过适当的素材创设情 境,使学生认识到引入

对数与对数的运算练习题

对数与对数运算练习题一.选择题 1.2-3=1 8 化为对数式为( ) A.log1 82=-3 B.log1 8 (-3)=2 C.log 21 8 =-3 D.log 2 (-3)= 1 8 2.log 63+log 6 2等于( ) A.6 B.5 C.1 D.log 6 5 3.如果lg x=lg a+2lg b-3lg c,则x等于( ) A.a+2b-3c B.a+b2-c3 4.已知a=log32,那么log38-2log36用a表示为( ) A.a-2 B.5a-2 C.3a-(1+a)2D.3a-a2-1 5.的值等于( ) A.2+ 5 B.25 C.2+ 5 2 D.1+ 5 2 6.Log 2 2的值为( ) A.- 2 C.-1 2 7.在b=log(a-2)(5-a)中,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5或a<2 B.2<a<3或3<a<5 C.2

A.x=1 9 B.x= x 3 C.x= 3 D.x=9 9.若log 2(log 3 x)=log 3 (log 4 y)=log 4 (log 2 z)=0,则x+y+z的值为( ) A.9 B.8 C.7 D.6 10.若102x=25,则x等于( ) A.lg 1 5 B.lg5 C.2lg5 D.2lg 1 5 11.计算log 89·log 9 32的结果为( ) A.4 12.已知log a x=2,log b x=1,log c x=4(a,b,c,x>0且≠1),则log x(abc)=( ) 二.填空题 1. 2log 5 10+=____. 2.方程log 3 (2x-1)=1的解为x=_______. 3.若lg(ln x)=0,则x=_ ______. 4.方程9x-6·3x-7=0的解是_______ 5.若log 34·log 4 8·log 8 m=log 4 16,则m=________. 6.已知log a2=m,log a3=n,则log a18=_______.(用m,n表示) 7.log 6[log 4 (log 3 81)]=_______. 8.使对数式log (x-1) (3-x)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三.计算题 1.计算: (1)2log 2 10+ (2)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