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以大理巍山彝族为例

班级:地理科学11—2班

姓名:杨胜菊

学号:2011022230

日期:2013/12/1

摘要: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都依赖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个民族只能在大自然这个天然舞台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因而决定了民族文化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生活在云南大理巍山这片热土上的彝族有着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是密切联系的。彝族人民为了更好的适应大自然,形成了独特色的服饰、建筑、饮食、宗教等文化景观以及一条独具特色经济发展路线,这使得彝族生活中贯穿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线。

关键词:民族文化自然地理环境彝族服饰建筑饮食农作物

一、大理巍山自然地理概况

大理巍山县地形略似一只平卧的古瓷花瓶,南北两端狭窄而中部宽广;地势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巍山的山脉属云岭横断山脉的南延部份,地处云南省西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北段地区,和大理点苍山遥遥相望。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境内河谷、盆地、山地相间分布。海拔高差悬殊大,其中河谷最低海拔1146米,山地最高海拔3037米。巍山水系属红河和澜沧江两大水系,以境内西部山脉为分水岭,山脉以西的漾濞江流域属澜沧江水系,山脉以东的西河流域属红河水系。由于巍山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促使生息在这里的人民用不同的生态适应方式,解决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也就出现了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生活在中部地区以回族为主体的人民,创造了以耕作为基

础的民族文化。生活在高原及高寒山区,二半山(中山地区)区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以半耕半牧及以畜牧为基础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俗,而这些五彩纷呈的风俗习惯的形成又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绝大多数居住于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养育了绝大多数彝族人民,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彝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地理环境决定彝族人民对种植农作物种类的选择

1、居住在半山区的彝族由于气候凉爽、坡度较缓,农业生产以玉米和旱稻为主,并饲养黄牛和山羊,其经济发展居于中间水平。

2、居住在高山区的彝族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冷凉、坡度较陡,农业生产以玉米、马铃薯、青稞、荞子为主,并兼营畜牧业,盛产山货药材,经济发展水平比半山地区都更为落后。

三、巍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经济的影响

由于巍山彝族地区地形大多呈高山峡谷,陡坡不平的缘故,耕地被山川河流分割为零星块状。农民为了缩短住宅与耕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节省往来于二者之间的劳力,随耕地而搬迁,造成居住依耕地分散而分散。进一步加剧了闭塞,信息不通,交通不便的状况,导致商品经济观念缺乏。资源要素难以通过市场得到有效的配置。加之巍山彝族地区的耕地大部分分布于30―70度陡坡上,属“望天地”,不存在灌溉条件。并因海拔高,气温低,只能种植一些荞麦、土豆等耐寒的低产作物,其收成好坏全凭天意。除此而外,有些地区缺水、缺电、缺路,自然灾害频繁。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巍山彝区经济基础脆弱,经济发展

严重滞后。针对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彝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方面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单从经济方面来看,他们无力改变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制约。

四、巍山地理环境与巍山彝族民居的相互关系

民居方面,人要生存都离不开栖居地,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就形成了不同的民居景观,彝族也不例外。在村寨的选点上,就体现了彝族对所住地自然环境的认识,“上面宜牧、中间宜居、下面宜耕”,他们选择向阳的半山坡作为居住地,冬暖夏凉,气候适中,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在过去优良的生态环境中,既可上山放牧采集,又可下山种田。这种民居的选择透露出当地民族与自然和谐的关系。除民居选点之外,彝族的建筑风格也充分体现出与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同”、“柱”、“势”三个观念模式是构成彝族建筑营构活动最深层的思想观念,“同”是对现实生活的把握,追求人人合一的大同理想,决定了建筑平面的配置思想;“柱”是对超现实生活层次的认识,是沟通天、地、神、人不同层面的通道,它形成了建筑的立体空间设计意向赋予建筑精神意义;“势”是阴阳、动静等生命力的强弱及位置,它是“同”和“柱”的综合与统一,它造就了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建筑环境观,使人的现实要求与精神要求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互动中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由同、柱、势组成的建筑深层心理观念系统,体现了彝族强烈的生命本源的观念。

五、巍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的影响

人们常说“衣食住行离不开自然”,彝族的服饰也是独具特色的。服

饰的产生、形成和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特别与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巍山彝民为例,他们因大多居住于高寒山区及二半山,其生产方式是半耕半牧。畜牧业在彝区生产活动中占相当的比重。所以在服饰上也体现出畜牧业的特点。比如“擦尔瓦”、“披毡”等,其制作原料皆为羊毛。彝族大凡人死,尸体必覆一件“双披毡”。双披毡如同汉区棺材一般重要。大多在生前邀请赶毡能手制作好,并加以珍藏以备临时急用。为避寒冷,女子所着裙子,采用层迭以增保暖。脖颈佩围牌,以防寒气袭入。彝区山川阻碍,形成居住分散,并因彝族支系复杂,政治经济发展不一,于是形成彝族服饰种类繁多,五彩缤纷的状况。彝族的服饰,一方面有通常着装,节日盛装之分;婚服、丧服、祭服、战服之别外,还体现出性别、年龄、生育等标志。从而折射出社会功利性。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创造和形成各自不同的服饰,“蜡罗把”盛行大裤脚,“厄尼蒲”则流行中裤脚,有些时候两个支系又都着小裤脚。女子着装更是异彩纷呈难以描述。又如大理云龙彝族属高山气候,农业生产是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它的绣花鞋多采用鞋头包裹较多的形式,鞋头微翘。适合高山气候与农业耕作环境。总而言之,随着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彝族服饰也因地制宜,体现出自然的功利性

六、自然地理环境与彝族人民饮食文化的关系

某地区,某民族食物的形成,是和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生产力方式有关。或者说受到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制约,而经济和生产方式从某种角度上说,是由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因此,饮食结

构往往带有地区和民族特色。巍山彝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只能种植荞、麦及洋芋。所以,“荞巴”、“洋芋”便成了生活在高山区彝民的主食,另外辅之以燕麦、小麦面等。半山则适应于种植玉米、豆类、洋芋、荞麦等。故,生活在这里的彝族食物结构较之高寒山区复杂。玉米饭是主食,还辅之以洋芋、荞巴、豆类等。

菜肴,是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指饮食结构中的素菜和荤菜。彝区素菜高寒地带大多为园根制品。如酸菜、园根头、园根丝菜等。春夏之际还辅之以野菜。高寒地带气候寒冷甘燥,人体需要大量的维生素。而园根是含维生素最为丰富的蔬菜之一。这是与彝区生态适应分不开的。二半山地带因其自然地理环境优于高山区。所以素菜较之高山区丰富的多。青菜、白菜、瓜类、豆类等应有尽有。

荤菜,高山区以猪、牛羊肉为主。食法最为盛行的是“坨坨肉”、“全羊汤”。这种食用方法,恰好与气候寒冷干燥和生态相适应。因抵御寒风袭击,人体热能消耗大。而牛羊肉本身属热性食物。加上“坨坨肉”的特点是鲜嫩而不腥、肥而不腻,故能多食。此食法可向人体输送大量热量。因此,一个地方的饮食结构是与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不能人为的破坏食物结构。说道的彝族饮食文化当然少不了酒文化,逢年过节、探亲访友、路遇知己,都必须准备丰盛美酒和肉食,畅饮一番。每逢婚丧节庆或宾客观临,有“无酒不成敬意”、“有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这种以酒待客的习俗在彝族人家中较为普遍,彝族人内敛,不尚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借用了“酒以壮胆”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七、自然地理环境与彝族宗教的关系

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传播、影响的结果。而彝区地理环境的险恶,首先构成阻碍人们与外界交往的天然屏障。如前所述,巍山彝区处于云岭横断山脉的南延部份,那里有纵横起伏的许许多多山脉。高山耸峙、峡谷深邃。造成内外交通的困难。生产力低下,经济基础薄弱,文化能力的弱小,无商业贸易要求。解放前夕众多家支的割据统治,凡此等等,使得人们很难打破文化隔离机制中的自然屏障。形成不了频繁往来的文化交流。一言以蔽之。巍山彝民还无法摆脱对自然的过度依赖。仍处于自然压迫之下。加上社会意识常常落后于社会存在。这样,便给原始宗教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现在一部份彝民意识形态中还保存着图腾崇拜、灵物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魂崇拜等观念。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一定社会、自然背景下孕育而成的,它体现了文化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一个民族的经济,民俗,信仰等文化反应了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同时又受制于地理环境,逐渐演化就形成了该民族独特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马军.论彝族文化习俗中的生态经济观人与自然[J]:79

[2]郭东风.彝族建筑文化探源[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03):P10

[3]颜其香,黄凤祥.中国少数民族风土漫记[M].农村读物出版社:2001.3

[4]马学良.彝族文化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钟仕民,周文林.彝族服饰[M]. 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12

[6]朱文旭. 彝族文化研究论文集[J].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3:P235--250

解读云南地理环境对于鲜花饼的增值作用——以台氏花园为例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有着“彩云之南”美称的云南幅员辽阔,景色壮丽,资源丰富,也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 云南是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4%,全省海拔高低差距很大,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从北向南按阶梯的形状逐层下降。在气候上云南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的变化异常明显在一个省区内。滇南和滇西南属于低热河谷区,滇东和滇中属于温带气候,滇西北则属于寒带气候,云南兼具寒、温、热三带气候,随着地区海拔的上升,气温也逐渐下降,故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景象别具特色。 得益于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云南的土地中蕴藏了丰富的地质宝藏,云南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被誉为植物王国。其中云南的高原玫瑰富含大量的活性物质和有机元素甚至超越了著名的保加利亚玫瑰,品质位于全球前列。鲜花饼就是云南优异环境下的产物,鲜花饼是一种以玫瑰花瓣作为原料的美味糕点,选用云南特有的高原玫瑰和野生百花蜂蜜,按比例调和成馅,配以优质小麦粉糅合成的千层酥饼皮,口感层次鲜明,细腻爽滑,唇齿余香。鲜花饼是云南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在云南人民每日的劳作和生活中诞生的,寄托着云南人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也是我国特有饮食文化的体现。时至今日,仍然有相当多的云南糕点铺传承了鲜花饼的传统制作工艺,台氏花园鲜花饼坚持纯手工的制饼工艺,制作天然美味的玫瑰花饼,这是云南人对于传统工艺的尊重与热爱。 云南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各民族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创造出无数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以其独特、奇异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流下了形态各异、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以大理巍山彝族为例 班级:地理科学11—2班 姓名:杨胜菊 学号:2011022230 日期:2013/12/1

摘要: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都依赖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个民族只能在大自然这个天然舞台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因而决定了民族文化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生活在云南大理巍山这片热土上的彝族有着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是密切联系的。彝族人民为了更好的适应大自然,形成了独特色的服饰、建筑、饮食、宗教等文化景观以及一条独具特色经济发展路线,这使得彝族生活中贯穿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线。 关键词:民族文化自然地理环境彝族服饰建筑饮食农作物 一、大理巍山自然地理概况 大理巍山县地形略似一只平卧的古瓷花瓶,南北两端狭窄而中部宽广;地势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巍山的山脉属云岭横断山脉的南延部份,地处云南省西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北段地区,和大理点苍山遥遥相望。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境内河谷、盆地、山地相间分布。海拔高差悬殊大,其中河谷最低海拔1146米,山地最高海拔3037米。巍山水系属红河和澜沧江两大水系,以境内西部山脉为分水岭,山脉以西的漾濞江流域属澜沧江水系,山脉以东的西河流域属红河水系。由于巍山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促使生息在这里的人民用不同的生态适应方式,解决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也就出现了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生活在中部地区以回族为主体的人民,创造了以耕作为基

础的民族文化。生活在高原及高寒山区,二半山(中山地区)区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以半耕半牧及以畜牧为基础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俗,而这些五彩纷呈的风俗习惯的形成又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绝大多数居住于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养育了绝大多数彝族人民,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彝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地理环境决定彝族人民对种植农作物种类的选择 1、居住在半山区的彝族由于气候凉爽、坡度较缓,农业生产以玉米和旱稻为主,并饲养黄牛和山羊,其经济发展居于中间水平。 2、居住在高山区的彝族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冷凉、坡度较陡,农业生产以玉米、马铃薯、青稞、荞子为主,并兼营畜牧业,盛产山货药材,经济发展水平比半山地区都更为落后。 三、巍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经济的影响 由于巍山彝族地区地形大多呈高山峡谷,陡坡不平的缘故,耕地被山川河流分割为零星块状。农民为了缩短住宅与耕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节省往来于二者之间的劳力,随耕地而搬迁,造成居住依耕地分散而分散。进一步加剧了闭塞,信息不通,交通不便的状况,导致商品经济观念缺乏。资源要素难以通过市场得到有效的配置。加之巍山彝族地区的耕地大部分分布于30―70度陡坡上,属“望天地”,不存在灌溉条件。并因海拔高,气温低,只能种植一些荞麦、土豆等耐寒的低产作物,其收成好坏全凭天意。除此而外,有些地区缺水、缺电、缺路,自然灾害频繁。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巍山彝区经济基础脆弱,经济发展

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下)

2、从文化角度来看(1)虎崇拜与彝族服饰(1)虎崇拜与彝族服饰彝族以虎为图腾,他们将虎的形象放到了服饰上.如武定、牟定、南华等县的虎头鞋、帽、肚兜。彝族并非凡是虎都视为图腾,而是以黑虎为图腾,于是服饰的颜色也以黑为贵。(2)鸡崇拜与彝族服饰红河、武定、禄劝以及昆明近郊的撒梅人戴鸡冠帽(3)、狗崇拜与民族服饰苗族和瑶族服饰苗族、瑶族关于狗的传说最多服饰无论男女均在领边、袖口、裤沿上和胸襟两侧绣上色彩鲜明的花纹图样,上衣则特意煎成前短后长;妇女将发结成角状,再覆以花帕,腰带故意在臀部掉下一截以似狗尾。德昂筒裙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翻滚挣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们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三种不同花色的筒裙,分别传给后代。个别地区的德昂妇女还以藤篾制的“腰箍”缠腰为饰,多者缠到二三十圈,颇为别致。德昂族男女都爱戴头帕,并以绒球为饰。二、民族建筑1、竹楼干栏式建筑,日本学者称为:高床式2、木楞房称为:井干式 3、土掌房冬暖夏凉、节约土地、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容易建造、容易维修 4、纳西族的“三房一照壁”建筑 5、白族的“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第五节云南少数民族的姓氏与命名方式人名是民族文化特点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具体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一个民族的人名总是与该民族的社会性质、历史、地理、宗教信仰、语言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姓氏特色:1 、大多数的民族无姓氏,如藏族就以其房名作为姓氏的代称。 2 、有的民族的姓氏是后来“钦赐”的,如纳西族据说原来没有姓,丽江贵族“钦赐以木姓”,从此,官姓木,民姓和。 3 、有的民族直接采用汉姓,如回族等民族就是直接采用汉姓,但仍以马、金姓居多。二、名字连名制:1 、正推顺连法:父名在前,子名在后,以父名最末的一个或两个字(或音节)冠在子名之前,子名的最末一个或两个字(或音节)又冠于孙名之前,如此世代相连,犹如链条一环扣一环。2 、逆推反连法:即子名在前,父名在后。3 、冠姓连名法。其连法与正推顺连法相同,只是要冠上一个姓。第六节云南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学一、云南民族艺术1 、原始社会的艺术:岩画、文身2、商朝至西汉时期的艺术:青铜器文化艺术3、东汉至隋朝的艺术:碑刻和书法艺术孟孝琚碑: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五月,于昭通白泥井出土。此碑书法苍劲,文辞典雅,浑朴古茂,现嵌于凤池书院(今昭通第三中学)壁。现存孟孝琚碑,上端断残,下端完整,左有龙纹,右有虎纹,下有龟纹。残碑高1.33 米,宽96 厘米,碑文共15 行,每行残存21 字,(按上下文意推测,每行上缺7字),隶书。由于碑文残缺,仅有“丙申”、“十月癸卯于茔西起攒,十一月乙卯平下”等字样,给确定建碑时间带来困难。学者们考证,各抒己见,聚讼纷纭,主要有西汉河平四年(公元前25 年),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 年)、永元八年(公元96 年)、永寿二年(公元156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全部资料汇编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云南是山的世界,河流的故乡。古人曾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不同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和蜿蜒流淌的河流,踏上云南这片红土地时,总有看不完的景,听不完的故事,探不完的谜…… 云南,秘境之旅一定会给您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彝族 云南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其中位于云南中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境内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鲜明特点。而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与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相媲美。 彝族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 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彝族“打歌”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白族 白族,主要住在于云南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白族崇尚白色。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的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一“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讲究礼仪的白族“三道茶” 白族习惯喝烤茶。烤茶讲究茶具,俗语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献客的茶盅以洁白精巧的瓷杯为上品。白族茶礼分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一道为纯烤茶,二道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三道是加蜂蜜和几粒花椒的蜂蜜花椒茶。“三道茶”是白族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汉语言文学2A班潘爱妮学号:20091202566 序号:56号 论文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既反映了 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云南民族众多,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使云南民族民居建筑显得多彩多姿。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民族民居,外有奇丽的风貌,内有智慧的技艺,引人注目,形成了云南突出的民族民居文化。云南各地都有不同的民居建筑。宁菠纳西族、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元江哈尼族的蘑菇房,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的竹楼,大理等地彝、白族的重檐瓦房以及白族由重檐瓦房发展而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彝族发展形成的“一颗印”等,在结构、布局、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典型化和规范化的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点。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竹楼、土掌房、木楞房随汉文化的不断传入而不断改变。我们对于这个变化,一般将其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很多民族在吸取汉族建筑风格和技术后,结合本地、本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逐步创建、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民居建筑。另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制约和影响,各民族的民居仍以木楞房、土掌房、竹楼作为基本的住房,历经几千年不变,只是在工艺和技术上逐步改进。 经过多年的演变,重檐式瓦房成了多元文化结合的典型民居,彝、白族人民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六合同春”等壮丽、舒适、体现工艺类的住房,并历经千年以上,成为具有悠久民族传统的住宅。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一、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构成、地理经济和信仰及意识形态。 与中原地区自先秦以来就形成比较明确、清晰的文化传统相比,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构成有明显的特点。在同一时期,有多种不同的文化共同存在,如傣文化从来都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百淮系文化也自成一家。 从地理经济上看,氏羌文化起源青藏高原的氏羌族群,是一种高原游牧游耕文化,“编百越文化源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百越族群,稻作、干栏建筑、;发左社,随畜迁徙”是其特点. 纹身为其本质;百淮文化被视为云南的本土文化,或许可称作“以采猎为务”的狩猎文化,剿牛、猎头、喜山居?显然,这种划分是极为粗略的。实际上,每一种都并非纯粹的文化类型,而是杂交各种不同的文化因子于其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现象比比皆是。 从族源出发,云南文化可分为氏羌文化、百淮文化和百越文化几种类型。从精神意识看,又有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巫鬼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之分。 这些多元的文化因素在民族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建筑中被划分得很明确。云南少数民族在建筑中众多的忌讳也充分说明了多元性,例如白族、彝族的门楼和壁照是相当重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省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图1-1-1)。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km,南北最大纵距990km。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国境线长达4060km,其中,中缅边界1997km,中老边界710km,中越边界1353km。国境线上有25个边境县。全省国土总面积39.4万k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有8个民族自治州、8个地级市,下辖13市辖区、11县级市、76个县和29个自治县,共129个县级行政单位,省会昆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玉溪、曲靖、个旧、蒙自、大理、楚雄、文山、保山、瑞丽、普洱、临沧、昭通、景洪、瑞丽等。 图1-2-1云南省区位 (1)地形地貌 云南地处中国大陆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缘与西南部云贵高原的结合部位,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山地高原为主的边疆内陆省份。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梯级状逐级下降,高差很大。从北到南,坡降为6‰,平均每公里下降6m。其中西北部最高,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山地像张开的

手指,由西北顺着地势分别向东、东南、南、西南和西等方向伸展,相对坳陷的地方,由河谷和陷落盆地组成。降至边缘地带,残余高原面或破碎的低山的海拔仍在1000m以上,河谷谷底、陷落的盆地则在1000m以下。省内最高点为德钦县怒山山脉的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为河口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m。最高点和最低点直线距离不到900km,高差达6663.6m。 云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山、中山、低山)、高原、丘陵、盆地(坝子)、平原(河谷冲积平原)等地貌类型,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分布也十分广泛。滇中、滇南和滇西南地区外力以河流作用为主,在砂页岩及岩浆岩、变质岩等分布区,分别塑造出不同形态的山地与河谷。滇东、滇东南及滇西的部分地区,石灰岩地层分布广泛,在不同的外力作用下,形成不同的喀斯特地貌形态。滇西北的高山地区,地势高耸,气温较低,山顶终年积雪不化,所以虽然在岩石性质与构造体系等方面与南部无大差别,地貌形态差异的程度则较大,滇西南、滇南是流水作用形成的山地,滇西北是冰川作用和寒冻风化造成的山地。滇东一带是喀斯特地貌为主体,分别与流水地貌、构造地貌及重力地貌向结合。滇西北以寒冻风化、冰川地貌为主,又与流水侵蚀作用、喀斯特作用相间存在。滇西德宏州附近,以河流作用的山地为主,并与构造地貌、火山地貌等共同组合成一个新的结合体。 云南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和高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4%(山地面积占84%,高原面积占10%),山地、高原间分布众多山间盆地(俗称坝子)。大致以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为界,把云南划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高原地形,属云贵高原的西部。高原内部起伏和缓,古夷平面形态特征比较典型,坝子分布广泛,面积较大,多为湖积冲积型或断陷型,坝子的四周是一些起伏和缓的丘状山地,喀斯特发育,边缘受河流切割成中山山地。西部属横断山区,高原已基本解体,主要由中高山地组成,是省内重要的山地集中地带。坝子数量少,面积不大,多为沿河谷伸展的河谷冲积坝。据研究统计,全省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m2的坝子206个,面积约15340.2k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云南高原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m2的坝子100个,西部横断山区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 m2的坝子106个(图1-1-3)。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与文化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正文 一、云南的少数民族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大杂居、个居。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也没有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总的说来,在边疆地区分布居多;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佤、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苗、栗、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民族文化是指整个民族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根据语言发展的历史和语言之间语言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的异同,可以把语言划分为语族、语支等各种类别。若把历史同出一个“基础语”(即母语)的许多语言归为一大类,则称为“语系”;同一语系的

云南民族文化特征论

云南民族文化特征论 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030911014 张颖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由中国境内不同的民族所组成的一个统一体。中国56个民族,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特征。云南民族文化,因其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成为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从历史来看,云南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的久远可以追溯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始于春秋的古滇文化、魏晋的爨文化、宋元时的南诏大理文化和元明清以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2000多年文明史的纵向脉络,使云南的历史文化资源雄浑而厚重。 从人文地理来看,云南多民族的共生共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一个世界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民俗特点,构成了云南特有的民族人文景观。

下面,结合《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书本上的知识和上课所学的内容,粗浅的谈谈我所认识的云南民族文化特点。 一、云南民族文化特征的乡土性 自古云南地处闭塞,交通不便,即便有“蜀身毒道”、“茶马古道”这样联系外界的通道,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滇道之难,又远远超过蜀道。因此造成了云南民族人口流动性小,社会开放程度低,形成了云南各民族社会发育程度的参差不齐。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人类社会发展经过的几种历史形态都有存在。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加之自然资源又较为丰富,很容易形成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比较完备的“隔离机制”。这样,其文化形态都较少发生重大变革,决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具有乡土性的特征。 但也正因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乡土性,造就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独有的魅力。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包括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歌舞、风俗、工艺品、服饰、建筑、饮食、节祭等等,构成了云南特有的山山水水各见人间千秋的人文景观,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民族歌舞资源。云南人已经在民族民间歌舞的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云南映象》就是把

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建设.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 由此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 包含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 以其独特、生动、多样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 30年来, 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步伐, 云南的民族文化建设也一步步向纵深方向发展。自 1996年云南省六届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以来, 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只有从云南民族文化的特点出发, 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 才能尽早实现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目标。 一、历史:30年来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一定的文化形态总是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形态, 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生长出一定的、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的文化形态。改革开放 30年来, 我国的文化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 —上世纪 90年代初。 1978年 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呼唤社会文化体制的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也由高度集中的、有计划发展国有文化的模式向文化市场化方向发展。通过调整艺术部门和艺术团体的布局, 以及“ 双轨制” 的改革方式, 使文化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认同, 标志是 1989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设置文化市场管理局, 全国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开始建立。[1](P23 第二阶段:上世纪 90年代—— —本世纪初。 1992年, 党的十四大召开, 促进了文化体制的改革。继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一系列方针之后, 2000年 10月,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在当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文化产业的思路。

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

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 就东西关系而言,云南作为横跨东西两大文化区而又以东部经济文化为主的地区,省内及跨省区东西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优长互补的关系就表现得非常突出了。云南被划归西部经济文化区的滇西北一隅今天居住着藏、纳西、独龙、怒、傈僳等民族,再往西北,就是西藏自治区。在古代,这些民族都属于氐羌民族集团,以游牧为生;今天,纳西、独龙、怒、傈僳等民族均早已完成游牧向农耕的转变,藏族则发展为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牧民以肉、乳为主食,要靠饮茶去油腻、净膻腥、助消化,并补充身体因缺少蔬菜而所需的各种养分。藏区不产茶,与藏区临近的西北几省也不产茶,藏族人民对茶叶的需求便只能依靠盛产茶叶的川、滇两省,特别是云南。故早在古代,就有商贾不畏山高路险将滇茶和川茶贩运至藏区,以后便逐渐形成从云南普洱经磨黑、南涧、大理、丽江、中甸、德钦,翻越梅里雪山到西藏察隅、左贡、拉萨、亚东、日喀则,再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及红海沿岸各国的“茶马古道”。由这一古道所承载的东西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商贸交往直到民国年间仍然盛行不衰。据谭方之的《滇茶藏销》统计,民国年间,滇茶入藏一年至少有一万担。他描述这一交易盛况云:“滇茶为藏所好,以积沿成习,故每年于春冬两季,藏族古宗商人,跋涉河山,露宿旷野,为滇茶不远万里而来……概藏人之对于茶也,非如内地之为一种嗜品或为逸兴物,而为日常生活上所必需,大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概。自拉萨而阿墩子(今德钦县升平镇),以至滇西北丽江转思茅,越重山,过万水,历数月络绎不断于途中者,即此故也”。[27](P2-3)在这里,他已经将茶马古道对于加强民族联系的意义阐述得很清楚了。这就是地理环境影响云南民族关系的第三个基本方面。 (四)由云南地理环境所自然形成的“边内结构”和“山坝结构”,对云南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所谓“边内结构”,指的是地理区位上边疆与内地的差别及其相互影响。就全国范围来说,云南全省都属于边疆地区,但就云南省内而言,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直接与外国接壤的边疆区和不与外国接壤的内地区。因此,这里所说的“边内结构”,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边疆地区的云南与祖国内地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如前所述,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足迹就像满天星斗一样遍布中华大地,与此同时,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a269671.html,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作者:张梦倩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何对像云南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行合理的传承和保护是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篇文章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优化措施 云南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区。因为多个民族居住在一起会使得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多样的特色。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一部分在逝去,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篇文章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1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古老的成分,也有现代的成分。其中优秀的文化可以推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接下来就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思考介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文化多层次 在云南不同的区域,文化也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交通比较落后的地区,民族的传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文化基本上完整的保留,一般都是在西双版纳、德宏傣族等。但是在科技的影响下,完整保留传统民族文化的现象是十分少的,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人们的文化是半汉化的状态,有的时候会穿着汉族的服饰,也会讲汉语。他们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保留了一部分,但是同时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中是最常见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已经与汉族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了,他们从服饰、语言、习惯等方面已经被汉化了。在对云南少数民族进行区分可以根据他们汉化的程度来进行判断。 1.2 国家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口承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热点,国家和社会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会更加深程度的进行发掘、整理等。我国在云南实行了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更多的保护,但是同时它也面临着被现代文化冲击的威胁。比如说旅游可以帮助传统文化资源保存,使得当地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进一步加深,这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同时旅游也可能会使得该区域的民族传统文化被破坏而使得该地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云南玉溪彝族的民族文化特征

大 众 文 艺 大212 摘要:彝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人民古朴淳厚,热诚豪爽,极重情谊。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积累和创造下,彝族的居住环境、服饰图案、图腾、工艺品等别具风格、极富民族特色。在云南玉溪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朴实的彝族人民,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彝族文化。 关键词:建筑;服饰;图腾;工艺品;艺术特征 云南玉溪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市级行政区域,在这些众多民族中最多的就是彝族。在玉溪地区中,峨山县、易门县、新平县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主要有彝族、苗族、回族等,其中彝族占了很大一部分。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浓厚的、有特色的彝族文化。 一、玉溪彝族的建筑形式 彝族建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无论在选址和布局,结构和形式,彝家的民居都十分精妙。以易门县十街乡马头山村的为例:第一,彝家工匠,修房前没有图纸全凭经验及主人家的要求造屋;第二,屋梁及各种穿枋、斗拱等装饰都是地面完成后,择吉日再整体上柱;第三,整个房屋构成全是穿枋、斗拱,不用铁钉,不用粘胶;第四,装饰精美,屋檐大多数是吊牛角和墙壁隔板花纹,看上去十分美观。在屋檐下的垂柱和隔板上还雕刻有多种图案,垂柱下端的牛蹄上刻有山和月牙形,蹄头上刻有河流纹样,让蹄尖朝内,以示招财进宝;垂柱的底端装饰成线团型、灯笼型,牛头和牛嘴型,以示驱邪。更精妙的是,工匠修建十家房、百家房,却找不到两间完全相同的房子,即便同一间房子,在各部位的装饰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花纹图案,这是彝家特有的建筑风格,图案和纹样都是根据木匠的想法以及木材本身的图案雕刻出来的。它是彝族传统文化艺术作用的一种反映,体现了艺术的唯一性,从其精心的装饰可以看出,彝家对美的独特见解和应用能力。 1.建筑选址与总体布局 玉溪的彝族聚居地多数在高寒地区,是传统的农牧兼营经济,生产力还很低下。因此在建筑选址时,多选择“前面有坝可种粮,后面有山可放羊”。“并且地势较险峻,水源要充足,又能看到四周,即有险可守,有路可走的河谷山城,朝向向阳的地带,同时还把万事万物都有灵魂的思想融入其中,‘观青龙向虎,查朱雀玄武’,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1] 彝族居民主要是沿山地的等高线依山设置,整个布局小而紧凑,建筑高低错落,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受,这种不规则的房屋以村寨首领的住房为中心,一般较为高大,其他村民的房屋则建在其周围,有的村寨则不分主次,都为简朴的平房。彝族的村寨,它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玉溪现在的彝族村寨逐渐打破了传统的模式,选择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能看清四周的有利位置,依山而傍。从美学上说,彝家人民已经从封建的观念中走出,而用发展的眼光用更好更结实的材料使自己的房屋装饰的更漂亮。 2.单体建筑与结构形式 玉溪传统的彝族民居按平面一般分为圆形、方形、矩形三种。圆形平面的房屋出现在早期的彝家村寨,是自然向人工的一种过渡形式。在彝家祖先看来天与地都是圆形的,他们周围的世界如太阳、月亮、果实以及先辈居住的山洞也是圆形的,所以这些客观事物被先辈们凝聚成抽象的圆形表现在最初的建筑上。方形平面是圆形的变异,是原始观念简单的模仿向理性思维的迈进。矩形平面是因建筑功能的增加而出现的,它使房屋更易营造和更易满足人的使用要求,并且它与方形平面一起成为后来建筑发展的基本组成要素。 边远山区彝族民居多为一个单一的空间,室内功能分布没有明确界限,空间具有模糊性。由于气候寒冷,进入房间的右方是火塘,兼有厨房的作用,称为“锅庄”,由三个刻有图案的石块构成,它是内部空间的主体及全家聚集的中心。左边是牲畜间,圈内牛羊的多少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因此在空间上占有一席之地。火塘右侧是家人睡觉及堆放杂物的地方。这类民居在易门铜厂乡的部分村落还能看到,它是以人为中心,农具等环绕的一个大的整体,一般空间较大,与环境协调一致,表现为简单朴实,特点是人与牲畜共存在于一个内部空间里。 玉溪部分彝族与汉族接触较多,在汉族中散乱分布,生活条件较好。主要在地势平坦或靠近城市的地方,由于受地理、经济条件以及受汉族建筑和文化的影响,建筑不论在空间划分及空间组合等方面与边远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类民居主要由三间正房和两间耳房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正房的中间为屋堂,是云南玉溪彝族的民族文化特征 吴向军 (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云南曲靖 655000) 据各地,个人的需要,可大可小,可简可繁,只需有求必应,完全根据各人需要而定,是符合散漫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生活特点。如逢到陈靖姑大仙的生日或者集体祭祀活动,既是很热闹的民俗活动又是经济交流的时机,灵经大传的传唱迎合了当下大批的商人心理。温州商人大年初一都要去拜神,以求生意兴隆。人们对神灵的信仰更多的是关注神灵是否灵验,能否解决现实中的苦难,能否满足与村民的祈求。相对来说,神灵的出身具有道德教化作用并不十分重要。 陈靖姑在温州的传奇故事流传了千百年,早已成为这一地区人们文化的一部分,并沉淀在人们的无意识内,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某些规范,以及对这些民俗行为的解释。对陈十四信仰范围中的俗民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许多方面,尤其在妇女,儿童的生活中时时都可以看到。例如陈靖姑有救产保婴的功能,所以在温州有一系列的有关生育民俗行为都用陈靖姑的相关功能来解释。小孩在未成年期间,都需要受其保护,因此在此期间常要祭祀临水夫人,在洗三旦的仪式上需要祭祀临水夫人。畲族女子都不愿意在18岁或者24岁出嫁,就与陈靖姑的“十八难”和“二十四坐化”有关。 总之,从上述的情况看,陈夫人的传说历经千百年的加工与流传,经过移民的移花接木,结合迁移后的生境造就了属于自己的女神,并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成为了温州地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它已同当地民众的生活交融在一起,成为当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整合当地的文化作用,对当地人们的民俗行为进行解释,并影响着当地人们的一些行为。温州地区的女神信仰是由移民所带来的,当移民定居下来以后,就将原有的女神结合其生境创造出新的女神,对女神进行了移花接木,从而为自己地域建构其女神信仰,为当地的民众提供信仰依据和民俗生活的约束,并对其民俗行为提供合乎民众心意的民俗解释。这也许是民间信仰历经千百年来仍存在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蔡克骄.刘通彪著.明代温州民俗文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P124. 2.林亦修著,温州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P208. 3.陈燊官, 林炳钊. 陈靖姑信仰与传说[J]. 中国道教 , 2000,(01). 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云南地理-第六章 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

第六章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 第一节云南土壤 一、云南省土壤形成的地理环境 云南省的以高原季风气候为主的多样气候类型和垂直气候显著以及降水相对充沛和干湿季分明、地势特征与地形复杂多样和地貌分区、植被类型多和植物种类多、成土母质、栽培制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了云南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造就云南的土壤类型多样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其主要形成特点是: 1、地势变化与纬度变化复合,造成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的多样性。 2、山川南北走向改变了土壤分布的基本格局。 3、古红色风化壳与现代风化壳交错出现,使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发生"倒置"现象。 4、土壤形成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地处中低纬度) 总之,地貌因子在云南的生物气候带的分异中起着主导作用,导致了云南综合自然体在以垂直变化为主,相性、水平变化为辅的各种自然因子作用下,经过一个相当长期的历史过程,形成了一个独突的“立体自然景观”,影响着土壤的形成、发育和发展。 二、云南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云南共有7个纲,14个亚纲,19个土类,34个压类组成。其中铁铝土占一半多。(图6-1) 1、铁铝土 1.1砖红壤 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和宽谷盆地边缘。分布于云南省南部的热带北部边缘,海拔西部低于750 m,东部低于400 m.包括怒江、澜沧江、李仙江、藤条江下游河谷,坝区及元江中下游地区.共分3个部分: ①由潞西东南至孟定东南; ②自勐海西经景洪北向西至国界;③从江城东经元江至河口东北止。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面积为66.95万公顷。剖面一般为砖红色,PH为4.8—5.6呈酸性、强酸性反应。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收富集过程。其有3个亚类: 1.1.1砖红壤 砖红壤亚类具有砖红壤土类的典型特征。 1.1.1黄色砖红壤 分布于云南河口,降雨量一般比砖红壤地区高500毫米左右。土壤黄化特征

云南民族文化教学大纲

云南民族文化教学大 纲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云南民族文化》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云南民族文化 【英文名称】Yunnanethn i ecu I ture 主要内容简介: 《云南民族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其研究对象是云南多元的少数民族就文化的特征、形成和规律。 课程系统地介绍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特征、形成及普遍规律。本门课程是针对旅游从事者所开设的综合性素质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掌握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云南民族文化的知识体系, 能综合运用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教材: 施惟达,段炳昌编看,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5 月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1、黄光成看,云南民族文化纵横探,科学出版社,2007年01月 2、杨志明等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12 月 3、和少英等编看,云南跨境民族文化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年05月 《云南民族文化》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云南民族文化 【英文名称】Yunnanethn i ecu I ture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课时】54学时【学分】3学分 【所属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修订日期】2011年9月30日【教学对象】大四学

生【修/制订人】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课程性质 《云南民族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其研究对象是云南多元的少数民族就文化的特征、形成和规律。 教学目标 课程系统地介绍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特征、形成及普遍规律。本门课程是针对旅游从事者所开设的综合性素质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掌握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云南民族文化的知识体系,能综合运用文化硏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教学要求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案例教学、影象资料欣赏等形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云南民族文化现象、解决云南民族文化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实地考察、项目竞赛和课程小论文写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旅游企业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点 了解云南民族文化的结构、类型、基本特征和功能;了解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和各阶段的特点;了解云南民族文化传统及其价值;认识和掌握云南民族文化、客体文化及中介体文化的概念内涵、主要特点等;认识和掌握云南民族的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的概念、类型、特点、发展历史等有关内容;了解和掌握云南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加深对中国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云南地理知识点

云南地理知识 位置: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疆(云贵高原),东边与广西、贵州为邻,北部与四川、西北部与西藏相连,西南和南面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 地形: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全省第一高峰,河口县元江出境处海拔则只有764米,是全省最低点。 河流:(自西向东)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被称为“三江并流”。(云南的南盘江是珠江的正源头) 云南五大湖:滇池(最大)、洱海、抚仙湖(我省最深,全国第二深)、程海、泸沽湖气候:除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长夏不无冬)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之称。省会昆明有“春城”的美称。 自然灾害:①旱灾,是云南的主要自然灾害。②地震(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接处)。③泥石流。④滑坡。(其中②③④也为地质灾害) 民族:共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民族文化:傣族(节日:泼水节;舞蹈:孔雀舞;民居:竹楼)、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等。 景区:昆明滇池、石林(喀斯特地貌);西双版纳;大理;丽江:玉龙雪山、古城;三江并流;腾冲火山地热等。 历史文化名城:高原明珠——昆明;南诏故国——大理;东巴源地——丽江; 文献名邦——巍山;滇南邹鲁——建水。 百强城市和宜居城市:云烟之乡——玉溪;入滇门户——曲靖 魅力名镇:极边古镇——和顺;民族风情名镇——建塘;人居环境名镇——束河; 黎明之城——景洪 云南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1)秀美的热带风光;(2)奇异的喀斯特地形;(3)浓郁的民族风情;(4)迷人的文化古迹。 西双版纳:动物(野象或叫亚洲象、长臂猿、绿孔雀)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09司法二班 柏永钧 20090140728 云南是一个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都极为复杂的地区,它是人类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又是古代几大族群迁徙流转之地。远在新石器时代,云南已是一个多民族祖先杂居的区域,至今任居住着中国半数以上的民族,有26个世居民族以及百个民族支系。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样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增强了各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培育了各民族各展所长、相互学习、相互交融、携手共建多彩家园的共同理想,这是云南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动力。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锁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民族文化是指整个民族发展历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积累和传承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包括:文化多样性、乡土性、边缘性、兼容性以及亲和性等。 封闭性对于云南而言是从古代一直持续到近代的,其封闭性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地理位置,云南位于我国西南,是边疆之地,且地形复杂地势险恶。自古就与中原交流欠缺,有些地方解放了还在过着原始的生活,从这可以看出云南在古代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封闭发展的,这就造就少数民族文化封闭性的根本原因,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的完全的属于原始文化的,如生活于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其文

化是母系氏族为主导的民族文化。当然封闭性也有民族自身原因,因为语言的不同,要使人们普遍去交流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造成改文化特征的原因为地理位置、语言不同、生产方式不同、民族自身意识的封闭性等造成。 云南以前被中原或者其他民族称为南蛮,这个意思是贬义,说明古时外界对云南的认识有一定的色彩,这一定程度上也无形划开了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也造成云南人心理的自卑感,不仅如此,云南人自身也有恪于保守的思想,这是边缘性的关键之一。其次就是文化上的边缘性,其表现在主流文化的色彩相对淡薄,同时会混杂进不同质的文化因子,总之使其文化影响相对较少。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之所以这么灿烂辉煌,一方面在于各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不间断地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它的兼容性。在继承其优秀传统的同时,也需要在与外来民族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这就是文化的兼容性。正如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所说:“文化的民族性正越来越被珍视,被推崇。学习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为的是中国文学的创新,为的是滋养我们自己的文学之根,更好地保持和发扬我们文学的中国本色。” 云南少数民族具有亲和性,各少数民族之间之所以能够团结奋进、共同繁荣,得益于中华民族“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因为各族人民从内心就有一种和谐发展的良好愿望,随着历史的前进,各民族人民通过越来越多的交流增进友谊,增强互信,这样就更容易在各少数民族同胞中产生共鸣,形成云南各民族团结齐发展的面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