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车载认证方法、系统、车载设备、移动终端及服务器的制作流程

车载认证方法、系统、车载设备、移动终端及服务器的制作流程

车载认证方法、系统、车载设备、移动终端及服务器的制作流程
车载认证方法、系统、车载设备、移动终端及服务器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认证方法,用于通过车载装置、服务器及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连接将车辆的人员及行驶状况进行认证,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户的启动指令,启动采集人脸图像,所述用户启动指令为用户车辆点火请求所触发的指令;根据认证模式确定采集所述人脸图像的人、照片及视频的数量及角度;根据所述数量及角度采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所述人脸图像;接收并存储所述人脸图像;检测所述人脸图像与设置的认证图像是否匹配,当检测到不匹配时,生成认证信息;将所述认证信息反馈至预先绑定的移动终端。还提供一种车载认证

系统、车载装置、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技术要求

1.一种车载认证方法,用于通过车载装置、服务器及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连接将车辆的人员及行驶状况进行认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的启动指令,启动采集人脸图像,所述用户启动指令为用户车辆点火请求所触发的指令;

根据认证模式确定采集所述人脸图像的人、照片及视频的数量及角度;

根据所述数量及角度采集所述人脸图像;

发送所述人脸图像;

接收并存储所述人脸图像;

检测所述人脸图像与设置的认证图像是否匹配,当检测到不匹配时,生成认证信息;

将所述认证信息反馈至预先绑定的移动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用户请求,设置所述认证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认证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户关闭指令,关闭或暂停采集人脸图像;所述用户关闭指令为用户车辆熄火请求所触发的指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信息为所述采集的人脸图像和/或匹配不成功的警示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所述反馈的认证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的认证信息发送报警信号和/或向所述车载装置发送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模式包括:实时匹配模式及非实时匹配模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人脸图像遇到网络中断可自动保存并在网络恢复后实现断点续传。

8.一种移动终端,与车载装置及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三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认证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的认证信息发送报警信号和/或向所述车载装置发送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及可穿戴式电子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车载装置,其内置或外接在所述车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装置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启动指令,启动采集人脸图像,所述用户启动指令为用户车辆点火请求所触发的指令;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认证模式确定采集人脸图像中的人、照片及视频的数量及角度;

采集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数量及角度采集所述人脸图像;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人脸图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关闭指令,关闭或暂停采集人脸图像;所述用户关闭指令为用户车熄火请求所触发的指令。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模式包括:实时匹配模式及非实时匹配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控制车辆行进状态的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控制车辆的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装置为行车记录仪,导航仪、智能车载控制器以及车载摄像头中的至少一种。

16.一种服务器,与车载装置及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车载装置发送的所述人脸图像;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接收的人脸图像。

处理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人脸图像与设置的认证图像是否匹配,当检测到不匹配时,生成认证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认证信息反馈至所述移动终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设置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请求,设置所述认证图像。

18.一种车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认证系统用于通过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装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服务器及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移动终端将车辆的人员及行驶状况进行认证。

技术说明书

车载认证方法、系统、车载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车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认证方法、系统及车载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数量在近年迅猛增加。伴随着汽车乃至汽车科技的高速发展,汽车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在数量的增加及广泛的使用场景会需要对于汽车的使用、租赁及管理进行监控,以有效的防止汽车被盗、被滥用及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工具。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在汽车防盗监管上也有一些应用。相较于其他方式,人脸识别技术直接、方便友好,因此用户也易于接受这种技术。但是现有的人脸识别技术在汽车防盗应用通常是通过在汽车另外安装摄像装置实现的,且应用的场景及系统组成还不成熟,因此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应用。

技术内容

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认证方法、系统、车载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能够利用现有普及手机及汽车导航仪、汽车记录仪等车载装置,更合理有效的进行汽车安全的认证。且系统组成模式多样化,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认证方法,用于通过车载装置、服务器及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连接将车辆的人员及行驶状况进行认证,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户的启动指令,启动采集人脸图像,所述用户启动指令为用户车辆点火请求所触发的指令;根据认证模式确定采集所述人脸图像的人、照片及视频的数量及角度;根据所述数量及角度采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所述人脸图像;接收并存储所述人脸图像;检测所述人脸图像与设置的认证图像是否匹配,当检测到不匹配时,生成认证信息;将所述认证信息反馈至预先绑定的移动终端。

可选地,所述车载认证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户关闭指令,关闭或暂停采集人脸图像,所述用户关闭指令为用户车辆熄火请求所触发的指令。

可选地,所述认证信息为所述采集的人脸图像和/或匹配不成功的警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车载认证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所述反馈的认证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的认证信息发送报警信号和/或向所述车载装置发送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认证模式包括:实时匹配模式及非实时匹配模式。

可选地,所述发送人脸图像遇到网络中断可自动保存并在网络恢复后实现断点续传。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与车载装置及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三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认证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的认证信息发送报警信号和/或向所述车载装置发送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及穿戴式电子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装置,其内置或外接在所述车辆上,所述车载装置包括:启动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启动指令,启动采集人脸图像,所述用户启动指令为用户车辆点火请求所触发的指令;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认证模式确定采集人脸图像中的人、照片及视频的数量及角度;采集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数量及角度采集所述人脸图像;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人脸图像。

可选地,所述启动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关闭指令,关闭或暂停采集人脸图像;所述用户关闭指令为用户车熄火请求所触发的指令。

可选地,所述认证模式包括:实时匹配模式及非实时匹配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控制车辆行进状态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控制车辆的状态。

可选地,所述车载装置为行车记录仪,导航仪、智能车载控制器以及车载摄像头中的至少一种。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与车载装置及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二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车载装置发送的所述人脸图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接收的人脸图像。处理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人脸图像与设置的认证图像是否匹配,当检测到不匹配时,生成认证信息;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认证信息反馈至所述移动终端。

可选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设置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请求,设置所述认证图像。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认证系统,所述车载认证系统用于通过上述的车载装置、服务器及移动终端将车辆的人员及行驶状况进行认证。

本技术实施例的能够利用现有普及手机及汽车导航仪、汽车记录仪等车载装置,更合理有效的进行汽车安全的认证。且系统组成模式多样化,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使得人脸识别技术与汽车安全监控、防盗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变得更加简单、友好且易于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车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车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载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模块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载认证的系统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车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用于通过车载装置、服务器及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连接将车辆的人员及行驶状况进行认证。所述车载装置可为汽车导航仪、汽车记录仪、车载智能控制设备及车载摄像头等。所述服务器可以是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的服务器集群。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或平板电脑)、便携式通信装置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终端,还可以为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以及嵌入于衣服、首饰等服饰配件中的穿戴式设备。图1所示的车载认证方法利用现有普及手机及汽车导航仪、汽车记录仪等车载装置,更合理有效的进行汽车安全的认证。且系统组成模式多样化,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为实现该有益效果,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用户请求,设置所述认证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针对车辆的安全监控、车辆运营监管等有需求的时候,可以请求预先设置存储有用于匹配的认证图像,所述认证图像为预先学习训练建立的。所述认证图像可以为车辆得一名用户或者多名用户的图像和/或视频;所述图像和/或视频为至少一张图像和/或至少一段视频。

S103,接收用户的启动指令,启动采集人脸图像,所述用户启动指令为用户车辆点火请求所触发的指令;

S105,根据认证模式确定采集所述人脸图像的人、照片及视频的数量及角度;所述认证模式包括:实时匹配模式及非实时匹配模式。

S107,根据所述数量及角度采集所述人脸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识别到用户车辆点火请求时,自动启动采集人脸图像;举例说明,当处于车辆驾驶员监控的实时模式时,采集车辆驾驶员的照片和/或视频,所述照片和/或视频的角度可以为正面、左右侧面等角度;所述照片的数量可设置为3张各角度的照片,所述视频的数量可以驾驶员长度为10秒的一段视频。处于车辆行驶状态监控的非实时模式时,采集整个车辆里面所有人员的照片和/或视频,所述照片和/或视频的角度可以为正面、左右侧面等角度;所述照片的数量可设置为每个人各角度的照片,所述视频的数量可以为所有人员长度为30秒的一段视频。所述采集的人脸图像,可为单独的照片、单独的视频及照片与视频的组合。认证模式可设置不同的采集数量及角度,因此包含且不限于上述举例。

S109,发送所述人脸图像;

S111,接收并存储所述人脸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人脸图像遇到网络中断可自动保存并在网络恢复后实现断点续传。所述发送和接收人脸图像是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有:蓝牙、红外数据传输(IrDA)、超宽带(UWB:Ultra Wideband)、WiFi或其他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远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可为3G、4G及未来的5G等。

S113,所述人脸图像与设置的认证图像是否匹配,当检测到不匹配时,生成认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匹配的方法可为:将视频或照片进行人脸检测和跟踪得到人脸序列;对所述人脸序列进行筛选,得到人脸典型帧集合,人脸典型帧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脸型特征、鼻子特征、眼睛特征、眉毛特征、嘴巴特征、耳朵特征和头发特征;基于正面或侧面人脸生成技术和图像分辨率技术优化所述人脸典型帧集合,得到增强的人脸典型帧集合;通过将所述增强的人脸典型帧集合与预设的静态人脸图像匹配库比对,进行人脸识别或验证。上述人脸识别的方法为举例说明,包含且不限于上述方法。

S115,将所述认证信息反馈至预先绑定的移动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认证信息可为所述采集的人脸图像和/或匹配不成功的警示信息。所述警示信息可以为警告音、语音提醒等。

S117,接收所述反馈的认证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的认证信息发送报警信号和/或向所述车载装置发送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报警信号可以是用户的移动终端根据反馈的认证信息自动向警方进行报警。所述向车载装置发送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为控制车辆熄火或者方向盘锁紧等行进状态的信号。

S119,接收用户关闭指令,关闭或暂停采集人脸图像;所述用户关闭指令为用户车辆熄火请求所触发的指令。

请参阅图2,为第二实施例的车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由于设置人脸图像的步骤是根据用户请求设置的。当用户设置存储好认证图像后,只需要执行S103及S119即可实现车载认证。

请参阅图3为一实施例的车载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其内置或外接在所述车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装置100包括:

启动单元101,用于接收用户启动指令,启动采集人脸图像,所述用户启动指令为用户车辆点火请求所触发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车辆进行点火时,识别到点火系将电源的低电压变成高电压,并适时送到点火缸火花塞,击穿火花塞间隙,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做功。当识别到发动机做功后,即可识别为点火成功,可触发启动采集人脸图像。

启动单元101还用于接收用户关闭指令,关闭或暂停采集人脸图像;所述用户关闭指令为用户车熄火请求所触发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车辆切断点火、喷油和输油泵电源,发动机既缺乏电火花、又缺乏燃料不能燃烧,活塞在压缩冲程起到制动作用,发动机停止。当识别到发动机停止后,即可识别为熄火,可关闭或暂停启动采集人脸图像。

控制单元103,用于根据认证模式确定采集人脸图像中的人、照片及视频的数量及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认证模式包括:实时匹配模式及非实时匹配模式。实时模式为车辆驾驶员监控模式,点火启动汽车后,启动拍照、录像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比对得到认证结果。非实时模式,需要存储所述接收的人脸图像。

非实时模式可为公务车管理,根据不同部门的需求,对公务车进行实时管理,当车辆启动时,记录司机及乘客信息,并连同时间及GPS信息,存储至服务器备案,供有关部门调用查看,可有效杜绝公车私用问题。租车管理,当车辆启动后,对租车人进行拍照记录,同时存储至服务器备案。供租车公司和有关部门调用。

非实时模式可为网络打车,当车辆启动后,对驾驶员及乘客进行拍照记录,同时存储至服务器备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03根据所述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控制车辆的状态。所述向车载装置发送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为控制车辆熄火或者方向盘锁紧等行进状态的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来所述的移动终端200发送的控制车辆行进状态的信号。

采集单元105,用于根据确定的数量及角度采集所述人脸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集单元105可以为车载装置为行车记录仪,导航仪、智能车载控制器以及车载摄像头上的一个或多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感光芯片可以为

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

第一通信单元107,用于发送所述人脸图像。

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500的模块示意图,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或平板电脑)、便携式通信装置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终端,还可以为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以及嵌入于衣服、首饰等服饰配件中的穿戴式设备。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三通信单元501,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认证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的认证信息发送报警信号和/或向所述车载装置发送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

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服务器300的模块示意图,服务器300与车载装置及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300包括:

设置单元301,用于根据用户请求,设置所述认证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先存储有用于匹配认证图像,所述认证图像为预先学习训练建立的。

第二通信单元303,用于接收所述车载装置100发送的所述人脸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303,还用于将所述认证信息反馈所述的移动终端。

存储单元305,用于存储所述接收的人脸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单元305可以包括具有闪存类型、硬盘类型、微型多媒体卡类型、卡式存储器(例如,SD或XD存储器等)、RAM和ROM(EEPROM等)中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

处理单元307,用于检测所述人脸图像与设置的认证图像是否匹配,当检测到不匹配时,生成认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307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数据处理服务器上预先存储有用于匹配所述认证图像的特征值参照量,所述特征值参照量为预先学习训练建立的。将所述特征值向量与数据库中的特征参照量进行匹配,设置若特征值向量与特征参照量的匹配近似度超过预定阈值,认定二者匹配;若特征值向量与特征参照量的匹配近似度未达到预定阈值,则认定两者不匹配。

请参阅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载认证系统组成示意图,一种车载认证系统,所述车载认证系统用于通过所述车载装置100、所述服务器300及所述移动终端500将车辆的人员及行驶状况进行认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点火后,所述车载装置100的启动单元101启动采集人脸图像。控制单元103确定用户车辆处于驾驶员监控的实时模式时,采集单元105采集车辆驾驶员的照片和/或视频,所述照片和/或视频的角度为正面及右侧面的照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107发送至所述服务器300。

所述服务器300的第二通信单元303接收所述车载装置100发送的所述人脸图像。

存储单元305存储所述接收的人脸图像。

处理单元307,用于检测所述人脸图像与设置的认证图像是否匹配,当检测到不匹配时生成认证信息;所述处理单元305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数据处理服务器上预先存储有用于匹配所述认证图像的特征值参照量,所述特征值参照量为预先学习训练建立的。将所述特征值向量与数据库中的特征参照量进行匹配,设置若特征值向量与特征参照量的匹配近似度超过预定阈值,认定二者匹配;若特征值向量与特征参照量的匹配近似度未达到预定阈值,则认定两者不匹配。所述人脸识别匹配的方法可为:将视频或照片进行人脸检测和跟踪得到人脸序列;对所述人脸序列进行筛选,得到人脸典型帧集合,人脸典型帧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脸型特征、鼻子特征、眼睛特征、眉毛特征、嘴巴特征、耳朵特征和头发特征;基于正面或侧面人脸生成技术和图像分辨率技术优化所述人脸典型帧集合,得到增强的人脸典型帧集合;通过将所述增强的人脸典型帧集合与预设的静态人脸图像匹配库比对,进行人脸识别或验证。上述人脸识别的方法为举例说明,包含且不限于上述方法。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303将所述认证信息反馈至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500包括第三通信单元501,当接收所述服务器300反馈的认证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的认证信息发送报警信号和/或向所述车载装置发送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

所述车载装置100的所述控制单元103根据所述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控制车辆的状态。所述向车载装置发送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为控制车辆熄火或者方向盘锁紧等行进状态的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107、第二通信单元303及第二通信单元501是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有:蓝牙、红外数据传输(IrDA)、超宽带(UWB:Ultra Wideband)、WiFi 或其他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远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可为3G、4G及未来的5G等。

所述车载装置100的第一通信单元101接收车载装置发送控制车辆的行进状态的信号,所述控制单元103控制车辆熄火或者方向盘锁紧。

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了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可以被处理器执行,其中,程序指令可包括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指出的各个单元,各单元具体的实现方式可参见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本实施例的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即,本技术实施例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其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此基础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例如各实施例之间技术特征的相互结合,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车载及单兵监控系统需求及设备参数

浙江省十里坪监狱车载监控系统商务要求 一、供货商提供的车载无线监控系统必须保证能与中国电信的全球眼平台对接,实现通过 登陆到全球眼平台即可对车辆的日常监控、管理、应急指挥等功能。 二、服务要求和交货时间:合同签订后45日历天内全部系统安装调试完毕。供应商须根据 采购方要求将货物送达指定地点,费用及途中风险由供应商承担。并在采购要求的时间内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并经招标方验收合格。根据采购方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免费操作培训并提供相关操作说明文档。 三、质保期:质保期叁年(自安装验收合格之日起计)。在质保期内,一旦发生故障,供应 商在接到通知之时起1小时内响应维修要求,12 小时内赶赴现场处理问题。一般故障在招标方报修后12小时内解决,重大故障24小时内解决。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解决,则采购方有权自行处理,由此产生的费用从质保金中扣除,超出质保金的部分由供应商支付至采购方指定的账户中。超过保修期,终生维修,维修时只收部件成本费。 四、履约保证金:供应商在中标后签订合同前向招标方缴纳合同总价的10%作为履约保证 金,货物安装调试完毕经采购方验收合格后30日内无息退还。 五、货款支付方式: 付款:设备到场安装调试完毕经招标方验收合格后供应商向采购方缴纳合同总价5%作为质保金,采购方在收到质保金和供应商提供的发票后45个工作日内向供应商支付全部货款。 六、最高限价:19.5万元。 浙江省十里坪监狱车载监控系统需求及设备参数 一、系统结构 系统由前端硬件子系统、传输网络和中心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前端硬件子系统是系统的信息节点,采集后的信息经过系统主机的处理之后,由车载主机自带的无线4G通信模块经电信运营商的4G无线专用加密网络发送到指挥中心全球眼平台,监狱指挥中心通过登陆该平台实现对远程车辆及单兵的日常监控、管理、应急指挥等功能。 二、功能要求 2.1 视频录像和抓拍功能 视频终端具有录像和抓拍功能,支持4路视频录像,支持全天候自动录像和手动录像,支持手动抓拍。用户可通过客户端或显示器现场观看录像和抓拍图片情况,随时记录车内情况,也可取下终端内的固态硬盘,在本地计算机上通过专用视频软件观看。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录像参数,可设置录像画质质量,像素,图像存储格式,录像打包时间等。终端

工厂设备管理远程监控方案

工厂设备远程监控管理方案 剖析工业设备运行维护中的痛点,围绕工业设备运行的核心控制系统,分析不同用户对联网及远程运维的应用需求,在关键远程运维环节,华辰智通,通过“软”“硬”兼施,通过工业网关及思普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用户打造适合自身应用的工厂设备管理远程监控方案。 华辰智通工厂设备管理远程监控和运维方案功能概述 工业设备远程监控和运维管理系统由智能硬件接口设备、智能应用系统云平台套件以及大数据智能分析服务组成,通过智能采控终端采集设备,将各种数据上传到云平台,存储、整理、分析,通过智能应用系统实现时时在线监控、记录、查询、统计、分析、修改、报警等操作,实现远程智能化管理,提高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 工厂设备云远程综合管理系统是专门针对PLC等工业控制器的远程综合管理系统。华辰智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云平台PLC远程故障诊断维护及监控平台,就是在此需求上开发出来的。系统以云为基础构建了一套计算与服务体系,可以为客户提供海量的设备接入及客户访问机制。设备云远程综合管理系统基于虚拟专用网络(英文简称“VPN”)技术构建了一条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专用安全通道,让设备厂商像在现场一样可以随时随地对设备进行编程,监控等所有操作。

HDRS 远程自动化监控及智能化管理平台 通过工厂设备云远程综合管理系统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其销售出去的设备运行状态,所处位置等实时数据,一旦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即将发生故障,系统为以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为用户或最终客户提供相关的报警或预警,从而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及最大限度降低故障时间。 设备云远程综合管理系统不是一套单纯的设备管理系统,而是一种先进的新型售后服务模式,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随着产品越来越同质化,只有服务才能创造出差异化,才能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所以好的服务才是征服客户最有效的手段。设备云远程综合管理系统所提供的设备管理,生产管理,故障预警等强大的功能正在实现这种优质服务最好的方式。

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客户端)使用手册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培训文档之移动终端管理系统 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客户端) 使用说明书 国家统计局 2013年11月

目录 概述 (3) 1用户注册及登录 (4) 2功能概况 (4) 2.1 消息管理 (5) 2.2 应用文件管理 (6) 2.3 系统设置 (8) 2.4 系统管理 (9) 2.5 软件升级 (10) 2.6 关于 (10) 3需要注意的问题 (11)

概述 移动终端管理客户端是移动终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在移动终端上安装此程序并进行移动终端的远程在线注册,实现客户端与管理平台端的通信。经过注册的终端并可以接收各级管理员通过管理平台发送的消息、文件、应用程序,以及三经普用地图、底册、制度包等。 本手册主要介绍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客户端程序的各项功能。移动终端管理平台各项功能见《移动终端管理系统(管理平台)使用说明书》。

1用户注册及登录 客户端程序安装激活后需要在线注册。客户端注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与管理平台的通信;同时为地址点采集程序和经普数据采集客户端程序创建登录注册信息,实现几个客户端程序的单点登录。 在PDA的应用程序列表中找到【终端管理】蓝色图标,点击进入注册界面;也可以在地质点采集程序及经普数据采集客户端程序中点击【注册】按钮,也可打开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客户端的注册页面(如图1-1)。 【操作步骤】 1、打开PDA应用程序列表中的【终端管理】蓝色图标,进入客户端注册界面。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电话号码以及14位区划码信息,然后点击【注册】按钮。注册成功后,系统会在14位区划码的基础上自动增加两位顺序码,此16位码将会作为区别设备的唯一标识。 注: 14位区划码必须是有效的,并要求到普查小区一级,如果还未生成普查小区代码,则输入前12位普查区码,后两位补“00”。 3、完成注册后,MDM系统会自动登录。下次登录时,点击【移动终端】图标即可。 图1-1 2功能概况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设备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设备 管理检修运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以下简称车号系统)是铁路运输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是铁路信息的基础设施。车号地面识别设备(以下简称AEI设备),是车号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为贯彻落实《规程》,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的管理、检修和运行工作,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满足我局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依据《规程》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细则》 第二章综合管理 第三条管理基本原则 AEI设备采用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相结合的维护检修模式,建立现场维护、专业检修、专家支持的系统设备维护保障体系;实行铁道部、铁路局、车辆段三级管理模式,集团公司比照车辆段负责AEI设备的管理和日常维护,落实AEI设备“四定三包”(定岗、定员、定量、定责和包人、包机、包修)制度;实现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基础管理、作业程序、置场文明达标。 1.设备管理维护分工 集团公司红外检修组负责车号系统地面自动识别设备(AEI)日常管理和检修维护。

2.相关部门职责界定 (1)集团公司红外检修组部门负责AEI设备、列检复示的管理与维护。 (2)供电部门与集团公司红外检修组部门分界:探测站、复示站机房用电以电力电缆引入室内配电箱端头为界,端头以外由供电部门负责,端头以内(包括配电盘)由车辆部门负责。 第四条帐册表簿管理制度 1.部、局、段制定颁布的各种帐册表簿须纳入到集团公司台帐、报表领用发放和技术资料管理体系中进行严格管理。 2.每年由帐册表簿的使用部门计划下一年度使用的种类和用量,上报集团公司办公室,由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印刷,红外检修组指定专人负责领取和发放。 3.帐册表簿由使用班组分期领用并按照使用规定和要求配发到作业岗点,由帐册表簿的使用者按照规定填写、保管;使用完毕后,按照技术资料的管理规定送交资料室存档。 4.资料室保存帐册表簿的时间应不低于帐册表簿各自要求的保存时间。 第五条维修值班制度 1.维修工区应昼夜值班,负责临故抢修使用备品、备件、工具的保管、交接和技术状态的检查。 2.维修值班人员发现备品、备件损坏或工具性能不良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保证随时使用。

智能车载信息系统设计

智能车载信息系统设计 根据美国交通部的一项研究,全世界人们每周在汽车上度过的交通时间超 过5亿小时。既然花在汽车上的时间如此之多,人们希望能够利用这些时间来 享受娱乐,同心爱的人说说话,甚至完成一些通常需要在工作场所才能完成的 任务。 ?在汽车中保持联系是人们最想实现的,这只要看一看手机的使用就可以知 道。另外,路上遭遇严重的交通堵塞,走错了路,或者遇到像汽油用完了之类 的常事,都可能影响您准时到达目的地。 如何才能让驾驶者在安全驾驶的同时保持联系,并按时到达目的地呢? 巧妙的方法是通过语音命令结合互联网连接进行通信和控制。Microsoft Telematics Platform(微软车载信息处理平台)提供了这一功能,它是一种用于 集成各种移动设备和通过互联网与无线网络传送信息的集线器。 微软车 载信息处理平台提供以下功能: ?高级的优质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 ?点播Web服务,如避免交通堵塞,访问最新头条新闻,或通过“MSN汽车” 频道(目前仅适用于美国)查找距离最近价格最低的加油站 ?个性化导航: 借助GPS寻找感兴趣的地点或指引方向 ?PDA/手机集成蓝牙技术, 将手机和PDA无线连接到汽车的电子系统,让驾驶者能够通过汽车的音响系 统使用语音来拨打和接听电话、获得会议提醒和访问重要数据。 ?通过远程诊断检查车辆的“健康”状况,包括故障与维护报警,从而有 可能提高微软公司的汽车业务部与赛灵思共同创建了能够以低成本点提供这 些优点的参考平台,从而促进了面向全世界驾驶者的更简单、更可靠且消费得 起的解决方案的开发。 ?灵活和可伸缩的平台 传统的汽车电子设计方法一直是根据汽车制造

移动设备巡检管理解决方案新.doc

PDA的移动设备巡检管理解决方案(新)1目录 一、方案背景-------------------------------------------------------------------------------------3二.方案效益-------------------------------------------------------------------------------------3 三. 系统架构-------------------------------------------------------------------------------------4 四. 系统功能模块-------------------------------------------------------------------------------5 五. 实现流程与步骤: ---------------------------------------------------------------------------6 六. 方案报价-------------------------------------------------------------------------------------8 七、特别说明:----------------------------------------------------------------------------------8 一、方案背景 物业管理中重要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设备的每一次故障都有可能给社会或业主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同时对公司的品牌效应也有所影响。所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是各单位的首要任务,设备巡检是有效保证系统安全的一项基础工作。巡检的目的是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设施缺陷和危及安全的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系统稳定。

智能工厂可视化设备管理运用

智能工厂可视化设备管理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4.0概念以及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工业领域的传统工作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确保盈利能力和长期生存能力方面,化工、电力、交通、制造等行业的业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低成本实现智能工厂安全、可持续生产、运营、维护和管理,需要快速获取与工厂实际状态一致的基础数据,智能工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手段。智能工厂是以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管理平台;是一个以工厂设备基础数据为核心的数据仓库。智能工厂不仅仅是一个数据集成的平台,更是一个信息浏览的端口和项目数据移交的工具,为工厂的日常运营、维护、扩建和检维修项目提供了完整、准确和可信的基础数据。 通过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工厂的数据可以在工厂中不断更新、维护和再利用。智能工厂是工厂的无形资产;而且基础数据的智能化是一种管理的创新,可以提高工厂的工作效率和提升管理水平。 1.智能工厂的技术路线 智能工厂核心是实现企业资产的智能化,而资产密集型企业的核心资产是设备(装置),三维可视化动态设备管理应用是在智能工厂平台基础上运用三维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行业逼真的三维模拟现实场景。将企业资产三维模型以及信息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行业数据、音频、视频等流媒体)。采用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技术,实现资产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综合信息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维护、安防和环境监测)等功能的一体化监控管理,大幅度的提高了企业资产运营能力。 三维可视化动态设备管理平台基于X3D可扩展三维语言与组件技术,将不同软件厂商的三维GIS、三维CAD、BIM、三维工厂、三维仿真模型进行转化,聚合形成统一X3D实景仿真模型。X3D实景仿真模型通过持续更新三维数据与扩展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包括:工程数据、资产数据、工艺自动化数据、监控监测数据、信息系统数据,可在实景仿真的空间里统一展示地理、地质、建筑设施、设备资产、自动化、监控、监测及其他扩展信息,以产生更高级的运行控制与协同管理。 2.可视化企业资产布局全景 三维可视化动态设备管理平台对企业智能工厂地形地貌、建筑、车间结构、设施设备等几何建模,直观、真实、精确地展示各种设施、设备形状及生产工艺的组织关系,设施、设备的分布和拓扑情况。使用户在电脑上就可以浏览整个企业现场,如同亲临现场。同时系统将装置模型与实时、档案等基础数据绑定在一

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目录 1 需求分析……………………………………… (1) 2 智能车和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1) 3 CCD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原理 (2) 4 图像的预处理……………………………………… (3) 5道路区域检测……………………………………… (4) 6目标检测和车距测量……………………………………… (5)

7系统的硬件构成和工作原理……………………………………… 6 8系统软件流程图……………………………………… (7) 9结论与展望……………………………………… (8) 10参考文献……………………………………… (9)

需求分析 汽车作为一种快速、灵活而经济的交通工具,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20世纪后半叶以来,汽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家积极推进汽车工业和消费,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但是汽车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由此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目嘛人。据全球各交通和警察部门的统计:2003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万人,其中,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l0.4万人,占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0%还多,而美国、俄罗斯的死亡人数则分别为4万人和2.6万人;拿两个规模相当的城市比较,北京的交通事故致死率为14%,东京则为0.7%。在诸多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员反应不及 1

造成的交通事故占80%以上,汽车追尾事故占30%一40%,而追尾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亡又占总损失的60%以上。据奔驰汽车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驾驶员只要在有碰撞危险的0.5秒前得到预警,就可以避免至少60%的追尾撞车的事故,30%的迎面撞车事故和50%的路面相关事故;若在1秒前“预警”,则可避免90%的事故发生。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汽车保有量已突破2600万辆,年销售汽车将突破600万辆,未来5年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销售国。而纵观世界汽车的数量则更是多得惊人,光是美国国内的汽车保有量就多达2亿多辆,并且世界每年还有成亿的新车涌向市场。如此巨大的汽车数量和汽车市场,加上极端残酷的车祸事故和悲惨后果,发展汽车安全技术刻不容缓。汽车安全技术主 2

工厂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1 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总则的方针,增强法制观念,严格遵守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1.1严格执行国家“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劳动保护方面的政策法令、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生产规章制度。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厂房、设施和设备,员工有权向上级报告,遇有严1.2 重危及生命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情况,员工有权拒绝操作并及时报告领导。项链、戒指、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上班时不准佩带耳环、1.3方能进女工须把发辫放入工作帽内,指甲套等饰品及非操作用品进入工作场所。防护信号、所操作的设备,必须随时排除故障隐患。入工作场地和检查操作设备。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润滑良好,保证设备安全。工作 中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调整设备、1.4 拆卸防护装置时要先关机停电。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下班前 必须按规定切断电源气源,清理工作场地。1.5 检查、修理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挂停电警告牌,非工作人员严禁 合闸。1.6 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监测仪表、警示标记、防雷装置等不准随意1.7 拆除或非法占用。一切电气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地安全措施。1.8 高空作业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电工必须穿戴绝缘鞋、手套,严禁1.9 投掷工具、材料等物资。对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放射等物品,必须分类妥善保存,严格管1.10

理。操作使用者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1.11 各种消防器材工具,按消防规范放置齐全,不可随便动用。发生重大事故或恶性未遂事故时要及时挽救,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和1.12 相关机构。 2 设备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保持车间内环境整洁,各种物料码放整齐并远离热源,注意室内通风。 2.1 2.2 保证车间内防火通道的畅通,出入口、走道处,严禁摆放任何物品。车间内不得私接乱拉电源线,如确实需要,需报生产部批准,由专门的电工2.3 办理,使用后应及时拆除。 2.4 操作使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2.5 燃油锅炉运行期间,要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各种电气设备、线路受潮和过载运行,防止发生短路,酿成事故。 2.6 禁止在车间内使用明火,如确实需要须征得生产部同意,在采取有效安全措2.7 施后,方可使用。使用期间须由专人负责,使用后保证处理妥当无隐患。 2.8 车间消防员要按时车间各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消防器材及设施,必须专人负责,定点放置,定期检查,保证完好,随时可2.9 用。 下班前,应检查车间内所有阀门、开关、电源是否断开,确认安全无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一) 为了加强我司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保证我司移动设备办公安全,结合我司笔记本电脑使用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 凡配备或使用公用笔记本电脑及移动存储设备的人员,务必遵守此管理办法。 二、移动设备安全使用规定 (一) 移动设备范畴:笔记本、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设备。 (二) 笔记本电脑必须设置开机密码,公用笔记本开机密码统一设置为123借用人不得随意修改。 (三) 笔记本电脑必须设置硬盘加密,防止丢失带来损失,目前只支持WIN7旗舰版,总部公用笔记本电脑硬盘密码统一设置为1232014。 (四) 公用笔记本电脑资料请不要放在桌面及C盘,可放置D、E 等盘,公用笔记本重启后将进行还原,桌面资料及安装软件将进行清除,以保证电脑为最新状态。如果有特殊原因需要长期使用,可向系统管理员申请取消还原功能,使用完成后自行卸载安装软件并删除文件。 (五) 笔记本电脑上网用户必须安装杀毒软件并且注意更新病毒,定期清查计算机病毒,防止笔记本电脑中的病毒到处传播。 (六) 凡是存放有我司资料的移动存储设备均需要进行加密,防止

丢失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 三、移动设备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 笔记本需注意使用环境,特别要注意远离饮料和食品。 (二) 在开关机时不要急于移动笔记本,应注意防震,否则硬盘容易损坏。 (三) 笔记本电脑,不要放在软垫上使用(如毛巾、布料、棉被等),否则易堵塞散热口,散热不好,造成机器故障。 (四) 光驱容易损坏,请注意保养,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不宜使用质量差的光盘和软盘。 (五) 液晶板不宜用手触摸,不能与硬物接触。清洁时要特别注意用眼镜布轻轻擦拭。 (六) 插拔外接部件时,要特别小心,一旦插口出现问题,可能要换主板,损失较大。 (七) 笔记本电脑随机软件只有操作系统(WINDOWS),并安装常用办公软件,请不要随意安装其它软件。 (八) 笔记本电脑和附件重量轻、体积小,在出租车、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容易丢失和被盗。 (九) 移动硬盘及U盘应轻拿轻放,容易摔坏。 (十) 注意移动硬盘和U盘存放位置,请勿放置桌面及显眼的位置防止丢失。 (十一) 凡是人为造成笔记本及移动硬盘等设备损坏,将自行承担

车载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1 定义 1.1智能汽车 从结构上定义:搭载通用操作系统,具备完整计算功能,拥有无线网络连接,配置多种外设接口,自身操作组件与汽车部件相融合;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与多等级辅助驾驶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 1.2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通常用“车联网”概念来代替,即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 一般分为三层: 第一感知层,通过传感技术构成感知系统,感知网内的单个汽车载体;第二是互联互通层,即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互相联系、通讯;最后是管理层,通过云计算等智能平台,实现车辆调度和管理。 2 关键技术 2.1 智能汽车的关键技术 按照智能汽车系统中车载信息设备从底层到应用层的层级顺序,关键技术可以分为:2.1.1 芯片级的处理器 适用于移动平台的低功耗处理器分为两类:一种是Intel的Atom平台,一种是ARM平台。目前市售的主流智能手机都基于ARM的Cortex-A8核心。Intel是最先明确表达向车载系统进军的移动芯片厂商,基于CISC的Atom是X86平台上唯一和和RISC架构的RAM 处理器对抗的产品。Intel将Atom划分出很多种类的做法,分别面向嵌入式系统、简易PC 系统以及车载系统等等。 2.1.2 移动操作系统 与智能手机类似,智能汽车的操作系统也集中在Android与IOS两大类。 2.1.3 应用层开发 作为一般开发者,应用层是产品研发与立足的关键,如何设计出友好性、功能性与可靠新兼备的应用软件,直接决定用户体验的好坏,并影响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1)面向汽车的软件开发

反之,又不能体现智能化的特点。 2)面向用户的软件开发 对比面向汽车的软件开发,用户层更倾向于友好性与简便性,实现汽车与软件的无缝结合,既能简化驾驶又不能使驾驶员分心。汽车上的电话、短讯、音乐、卫星导航等其他功能都在这一层实现。 2.1.4 后台数据处理 基于用户数据的后台精细化分析,实现驾驶习惯、消费习惯统计,以及车辆管理。2.2 智能交通的关键技术 智能交通的实现涵盖了车载终端设备、公共交通信息采集监测与服务、运营监管和应急保障等与“物联网”息息相关的关键应用。 2.2.1 车辆-车辆通信(V2V) 利用车载系统之间的通讯实现车辆“对话”,与智能手机的group功能类似,相同操作系统下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与彼此识别。简单的应用, 并能基于驾驶员事先设定的GPS导航的路线来改变行驶路径。 使用车载传感器使汽车拥有360 分享,相当于减少了单台车辆视野上的盲区。 V2V系统的广泛应用必然要基于不同厂家、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性。 2.2.2 车辆-手机通信 智能汽车作为更大的移动终端,与智能手机的互联是趋势、也是关键,可以避免车载功能的重复性,降低成本,并利用稳定的移动通讯网络实现功能的扩展 2.2.3 车辆-智能平台通信 智能平台应该是高速运算的平台,比如云处理器,利用智能平台实现各个车载信息设备的资源整合与统筹管理,从目前通用的CDMA、WCDMA网络、到4G和wifi 信息的无障碍上传与下达成为可能。 3 趋势与现状 3.1 政策层面 从2010年开始,车联网市场正在以每年20%~60%的速度增长,而这一增长态势将至少

设备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一、产品简介 随着工业制造企业生产水的提高,设备的种类和功能繁多,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以机器设备为主体进行生产的工业制造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发展。随着企业设备规模的日益壮大,设备在企业固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所以设备管理的运行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业制造企业的效益。 中海创集团福州奥迈软件有限公司近年来一直不断研究制造业信息化设备管理系统,为各生产制造型企业提供专业的设备管理解决方案,从、设备档案管理、运行管理、点检管理、采购管理、备件管理、维修管理、安全管理、事故管理等无缝衔接,帮助企业实现降低设备管理成本,提高设备管理和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我们的解决方案从企业整体业务发展全局考虑,结合最新的IT技术需求,构建一个基于新一代业务架构平台的备件管理系统,系统采用集中式部署,多层体系结构,并能按需定制、灵活掌控。

二、方案特点 (一)设备档案综合管理 提供设备的设备部件和设备参数、设备文档的管理;可处理各种设备变动业务,包括原值变动、部门转移、设备状态变动、安装位置调整等变动。实现设备信息的共享。 (二)设备运行更正常、稳定 通过本系统以实现采取严密的维修及保养计划来维护作业的动态安排,科学有序的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并记录设备维修及保养的各个过程,做到有据可依、责任到人。 (三)成本更可控 通过科学严谨的过程管理,由于进行了过程管理,一方面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实现减少设备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浪费;减少企业库存资金占用,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

(四)事务处理更便捷、有效 通过消息中心、任务中心,为企业各级人员处理事务产生提醒,以任务中心代替传统线下审批环节,事务处理更快捷,有效提高各岗位协调效率。 (五)灵活方便的适应性 设备管理子系统中的模块可裁减、业务流程可设置、业务可重组、数据可隔离、数据可保密,从而使设备管理子系统在安全的环境下,达到最大的灵活应用程度;(六)应用构架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充分尊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定期系统升级服务,通过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快速、有效的实施服务。 (七)协调管理更高效 实现对集团企业、大企业、中小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支持,如单一工厂设备、多工厂设备管理等,实现跨地区、跨时区、跨系统、跨网络多地点、多岗位员工协同管理; 三、方案价值 通过建设信息化设备管理系统,使企业提高管理效率,节约资源,获得较好的效益,其价格如下 (1)将企业设备的执行层、控制层、数据处理层、系统运行采集层无缝衔接。(2)可提供各种设备信息的输入、修改、分析、统计报表和系统维护等功能,解决大量繁锁的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水平,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方

智能汽车技术及应用

智能汽车技术及应用

智能车辆 绪论 智能车辆是在电子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通过智能系统起到辅助驾驶的作用,使驾驶更为方便,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最终达到无人驾驶。 智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对智能车辆的研究始上世纪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开发出的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引导车辆系统。在1974年,瑞典一家轿车装配工厂与Schiinder-Digitron公司合作,研制出一种可装载轿车车体的AGVS,并由多台该种AGVS 组成了汽车装配线,从而取消了传统应用的拖车及叉车等运输工具。.由于Kalmar工厂采用AGVS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许多西欧国家纷纷效仿Volvo公司,并逐步使AGVS 在装配作业中成为一种流行的运输手段。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与机器人技术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电子、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外掀起了智能机器人研究热潮,其中各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军事价值的移动式机器人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关注。 智能车辆的研究方向:A:驾驶员行为分析:研究驾驶员的行为方式、精神状态与车辆行驶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各种辅助驾驶模型,为智能车辆安全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提供必要的数据,如对驾驶员面部表情的归类分析能够判定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是否困倦瞌睡等; B.环境感知:主要是运用传感器融合等技术,来获得车辆行驶环境的有用信息,如车流信息、车道状况信息、周边车辆的速度信息、行车标志信息等;C.极端情况下的自主驾驶:主要研究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驾驶员的反应极限、车辆失控等情况下的车辆自主驾驶;D.规范环境下的自主导航:主要研究在某些规范条件下,如有人为设置的路标或道路环境条件较好,智能车辆根据环境感知所获得的环境数据,结合车辆的控制模型,在无人干预下,自主地完成车辆的驾驶行为。E.车辆运动控制系统:研究车辆控制的运动学、动力学建模、车体控制等问题;F.主动安全系统:主要是以防为主,如研究各种情况下的避障、防撞安全保障系统等;G.交通监控、车辆导航及协作:主要研究交通流诱导等问题;H.车辆交互通信:研究车辆之间有效的信息交流,主要是各种车辆间的无线通信问题;I.军事应用:研究智能车辆系统在军事上的应用;J.系统结构:研究智能车辆系统的结构组织问题;K.先进的安全车辆:研究更安全、具有更高智能化特征的车辆系统。

铁路信号信息设备管理办法

铁路信号信息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节通则 第332条铁路电务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控制和管理系统,是铁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恃点。 第333条铁路电务信息设备主要包括TDCS、CTC、CTCS、CSMIS(电务管理信息系统〉、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等。 第334条直接涉及行车安全的TDCS、CTC等系统,必须自成体系,单独成网,独立运行,严禁与其他系统直接联网。 第335条电务维护单位应与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签订设备维修协议,明确维修责任和分工。 第336条以下四种情况须报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审批。 1.铁路局(公司)中心主要设备型号、局对部、相邻局间通道变更。 2.扩大TDCS标准用户范围。

3.超出TDCS标准范围扩展功能。 4.其他系统使用TDCS信息。 第337条 TDCS、CTC应实行系统冗余,局部故障不得影响整个系统。 第338条信息设备实行大修和维修两级修程。 第339条铁道部电务试验室、铁路局(公司)电务检测所、电务段电子设备车间应配备满足信息设备维护需要的、具有高、中、初级技术职称的维护人员,负责软、硬件维护和值班工作。 第340条铁道部电务试验室、铁路局(公司〉电务检测所、电务段电子设备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相应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信号等专业技术知识,熟悉系统应用软件和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等硬件,并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 第341条铁道部电务试验室、铁路局(公司〉电务检测所、电务段电子设备车间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时掌握系统

车载卫星通信设备及操作简介

车载卫星通信设备及操作简介 3.1 卫星通信系统开通前应该注意的事项: 3.1.1 环境勘察 1)选择停放场所 ★选择较为平坦、坚实的空地作为停车场地。确保对卫星信号收发、微波信号收发不形成遮挡。 ★车辆上方应无遮挡物,以免阻碍天线桅杆正常升起。 ★应尽量避开高大的障碍物(陡坡、高大建筑、高大树木等),确保对卫星通信、微波通信、无线网桥通信的信号收发不形成遮挡。 ★如果采用市电则车辆停放地距最近的有效市电电源应在60M以内,且能打地桩以接地或能接入其他的接地系统。 ★车辆停放地还要考虑整车噪声对居民或环境的影响。 2)选择市电电源 ★车载系统原则上应尽量考虑采用目的现场的有效市电电源。 ★在车载系统到达现场前,应与提供电源的单位或供电部门做好协商。 3)确定传输方式 ★同相关单位协商拟采用的传输方式,传输方式应遵循方便接入的原则结合停放场所条件综合考虑。若距机房较近,可采用光纤直接连接的方式;否则可采用微波或者无线网桥传输方式;特殊情况可采用卫星传输方式。 ★采用微波或者无线网桥传输方式时,要预先选定好对端微波架设的位置,以最近的机房和视距传输来综合考虑。原则上在车载系统达到目的现场 前,应架设好对端微波天线,以尽量缩短系统开通的时间。 ★采用卫星传输方式时,应根据使用的卫星经度考虑对应方位无遮挡,且 避免使车头朝向卫星方位停放,以方便卫星天线接收。 ★车载卫星系统通过自动对星需要获取的信息:(1)GPS、(2)电子罗盘、(3)AGC(信标机电压)。

3.1.2 数据准备 确定BTS的相关数据 ★根据网络规划,确定车载BTS相关数据,如频点、邻区切换等,必要时,到目的现场测试移动网络的数据,了解频率干扰情况、话务量分配、切换等情况。同时与传输室确认应急车传输的接入基站,并在基站端对通传输电路,同BSC 核对每套应急传输电路所对应小区的关系、核对小区定义的设备数量、设备类型和软件版本等信息,确保BSC的数据定义与应急车安装的硬件完全对应; ★根据现场的网络状况,确定基站天线的覆盖范围和方向。 ★根据网络规划,确定车载BTS系统接入PLMN网的BTS的相关数据。 3.1.3 带卫星的小C车规范开通流程 1、停车、拉手刹 2、打地桩、接工作地、保护地 3、放支撑脚、启动联合供电 4、挂CDMA天线、升天线桅杆、接馈线 5、对星、核对工作频率、极化、标定功率、载波上星 6、开基站、数据下载 7、开通测试、网络优化 3.2 卫星系统概述 3.2.1卫星系统业务需求简介 卫星传输作为小型应急通信车三种传输方式(微波传输、光纤传输、卫星传输)之一的传输手段解决从车载BTS到各省BSC的Abis接口的传输,实现1x 语音数据及EVDO数据业务的传输。 3.2.2卫星系统组成 根据系统设备配置和改装要求,小型应急通信车包括移动通信系统(不同厂商BTS和BSC设备)、传输系统(SDH、PDH、50M无线以太网桥、车载卫星)及天馈线系统(卫星天线、微波天线基站天线、桅杆等),其中卫星子系统主要由以下几种设备组成: 车载卫星天线、GPS天线、天线控制系统、信标接收机、MODEM、LNB、固态高功放。

车载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车载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 1 定义 1.1智能汽车 从结构上定义:搭载通用操作系统,具备完整计算功能,拥有无线网络连接,配置多种外设接口,自身操作组件与汽车部件相融合;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与多等级辅助驾驶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 1.2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通常用“车联网”概念来代替,即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 一般分为三层: 第一感知层,通过传感技术构成感知系统,感知网内的单个汽车载体;第二是互联互通层,即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互相联系、通讯;最后是管理层,通过云计算等智能平台,实现车辆调度和管理。 2 关键技术 2.1 智能汽车的关键技术 按照智能汽车系统中车载信息设备从底层

到应用层的层级顺序,关键技术可以分为: 2.1.1 芯片级的处理器 适用于移动平台的低功耗处理器分为两类:一种是Intel的Atom平台,一种是ARM平台。目前市售的主流智能手机都基于ARM的Cortex-A8核心。Intel是最先明确表达向车载系统进军的移动芯片厂商,基于CISC的Atom是X86平台上唯一和和RISC架构的RAM处理器对抗的产品。Intel将Atom划分出很多种类的做法,分别面向嵌入式系统、简易PC系统以及车载系统等等。 2.1.2 移动操作系统 与智能手机类似,智能汽车的操作系统也集中在Android与IOS两大类。 2.1.3 应用层开发 作为一般开发者,应用层是产品研发与立足的关键,如何设计出友好性、功能性与可靠新兼备的应用软件,直接决定用户体验的好坏,并影响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1)面向汽车的软件开发 将汽车自身部件与操作系统融合,是智能平台搭载的关键。准确可靠地检测汽车信号,是安

工厂自动化设备导入及管理

工厂自动化导入及管理 艾晓飞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增长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制造业的常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部分企业冒着水土不服的风险开始搬迁到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内陆地区,还有一部分企业开始尝试通过导入自动化设备取代人工,希望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增长的问题。从手工操作生产模式过渡到自动化生产模式这个转身貌似华丽,但过程会非常地痛苦,充满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有相应的技术准备、资金渠道及坚韧的毅力方可完成。 一、工厂自动化导入 1、自动化导入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之一:A、产品具有单一、大批量的属性;B、企业具备产品研发能力,可以掌控产品的外形及工艺设计以确保自动化设备对未来产品的兼容; 2、自动化导入需要具备多源的资金渠道;工厂在导入自动化的过程中,投入大,周期长,需要具有多源的资金渠道以确保自动化项目的顺利进行;如无法从资本市场融资则需要控制自动化导入的规模及步伐,先以试验线的模式进行技术攻关、路线探索及人才培养; 3、工厂自动化导入路线图:第一年以导入单台设备及样板线的形式进行技术攻关,建立团队,建立项目管理流程,量身定做自动化发展路线,建立设备管理体系;第二年以产品自动化生产为核心,重新定义产品研发体系,规范同类产品外形及工艺设计,简化生产环节,整合并优化测试方案,提高产品直通率,在此期间导入改进版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招募并培养团队成员,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及设备管理体系,选择设备厂商;第三年第五年自动化项目扩展到各产品系列; 二、工厂自动化项目管理 1、项目评估与立项: 自动化项目的标的一定是单一、大批量的产品,另外,产品剩余的生命周期要足够长,因为项目从立项到验收也至少需要3~4个月的时间;新产品不适合做为自动化项目的标的,因其市场情况不明朗,很容易造成自动化项目的夭折或变更;考虑自动化设备对后续产品的兼容性,企业需要对产品的研发环节有一定的把控能力,产品标准化,设备模块化,使产品与设备互相匹配; 2、项目执行方式 自动化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度,一般做法是建立基本团队同外部自动化公司对接即可;项目较少时可临时从各部门抽调相应人员组成团队即可,并不需要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自动化,一般包括采购、研发、工程及生产团队成员;当时机成熟时可建立自动化团队,最小规模的自动化团队应该包括电气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及维护技术员; 3、供应商选择 标准设备供应商选择只需要关注供应商资质、行业地位及团队规模,必要时需要对其特定设备的市场应用情况加以考察;自动化线供应商选择一般需要供应商具有同类项目经验,另外需要对其同类项目的使用情况做详细的调研以确保其真实性及可靠性;涉及较大资金投入的项目需要供应商进行前期投入,所以需要对供应商的流动资金情况做调研,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杭州设备管理系统的移动终端APP_设备管理系统解决方案_郑州云光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不看后悔|杭州设备-管理系统的移动终端APP?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管理中的设备也在不断增加,需要规范、高效,动态、共享的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进行专项管理。引入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后,企业能够更好的探讨适合自身发展的设备管理模式,形成规范的设备管理体系,达到设备管理周期各环节的标准化,降低管理耗损,以提高设备管理的综合效率及设备资产利用率。 杭州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传承至今。作为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有太多的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回到这,或者从其他城市来到了这,当然也有不少在这上学的人留在了这里。打算在这生活,成家立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有没有忽略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管理系统呢。 设备管理系统这点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一些相关经验,还是听老师傅的~ N9M全称“云光设备管理系统手持终端(Android)软件”,简称“N9M”。随着手机APP的深入应用,云光公司开发面向Android 和IOS移动设备的N9M,其可随时查看、随手修改设备相关信息,为设备管理人员工作提供便利性,为管理人员查看工作进度、审批工作流提供捷径,加大监管力度,提升工作效率。 1. 软件概述 N9M全称“云光设备管理系统手持终端(Android)软件”,简称“N9M”。该软件主要用于设备设施管理和公司部门及员工的管理。对企业的设备设施维护维修保养流程及情况的整体管理,含有设备档案、员工信息、部门信息等模块,可以随时查看和修改设备情况以及公司部门、员工的信息。大大提高了企业,尤其是大型工业企业对公司设备设施情况的整体管理的效率。 2. 功能模块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应用安全 一、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概述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TMIS),是铁道部为实现铁路运输生产管理现代化而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是第一个覆盖全国铁路的信息系统,也是中国铁路信息化的核心系统。 铁道部中央主处理系统从全路2200个站段信息报告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收集全路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实现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及所运货物节点式实时追踪管理,实现货运营销、货票、车站作业、确报和铁道部、铁路局调度的计算机管理,为铁路各级运输生产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和辅助决策管理方案。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主要包括确报、货票、运输计划、车辆、编组站、货运站、区段站、路局调度、货车实时追踪、机车实时追踪、集装箱实时追踪、日常运输统计、现在车及车流推算、军运输等子系统。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建立全路计算机网络系统,将铁道部、铁路局、主要站段的计算机设备联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对全路近50万辆货车、1万多台机车、2万多列列车、几十万个集装箱及所运货物实施追踪管理。计算机系统可以随时提供任何一辆货车、一台机车、一列列车、一个集装箱及所运货物的位置地点及设备的技术状态,并预见它们3天内的动态变化,随时提供车流的动态变化情况。

二、TMIS在运输生产站段应用安全的现状 1.站段对TMIS系统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多年来,由于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思维模式等多方面原因,一部分站段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系统功能使用、轻视系统安全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高,造成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应用安全管理不规范,系统运行安全和应用安全问题较多。 2.系统终端设备应用环境差,设备安全隐患突出 中间站大多地处荒郊野外,站舍环境较差;简易机房和应用源点,均未设计配置两路电源供电,有的车站仅有的一路电源也不稳定,再者,由于设备更新不及时,系统专业技术维护人员配置少,维护维修资金不到位等问题,造成系统故障多发直接影响系统设备使用。 3.系统安全技术存在漏洞 随着系统的广泛应用,一些新的系统安全问题不断被发现。 4. 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技术维护人员掌握业务技能不全面、不深入,造成系统出现问题判断不清。 三、保障站段TMIS应用安全的措施 1.通过多级防护确保站段TMIS系统电源通信免遭雷电的袭击 雷电灾害是一种目前人类还无法抗拒的严重自然灾害,雷电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的事件屡有发生,目前已成为站段TMIS系统电源与通信安全的最大威胁。应通过多重避雷防护、多种防护措施来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