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释义理论

释义理论

释义理论
释义理论

释意学

释意学派(le théorie de l’interprétation / the interpretive theory或th e interpretative approach)又称“达意理论”(le théorie de sens / the theory of sense),是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法国的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学派。该派认为翻译即释意;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作的一种解释;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这种看法与语言学派(如George Mounin等人)的观点差别颇大。该派理论直接来源于口译实践,其观点对于翻译研究有着独特的启示。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其做一简要介绍。

产生背景

释意学派的摇篮是巴黎高等口笔译学院(ESIT)。该学院始建于1957年10月,1984年1月成为巴黎第三大学下属高校,是全世界第一所有权授予翻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高校。

研究人员在会议口译实践的基础上,借鉴神经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皮亚杰的发生心理学(genetic psychology)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整套口译理论,随后又将其扩展用于非文学文本(或称“实用性文本”)的笔译研究。这就是被称为“释意学”或“释意模式”的翻译理论。

自80年代以来,释意派理论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十几本重要的翻译论著相继问世,研究范围也从最初的口译逐步扩展到笔译、科技翻译翻译教学和一般翻译理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翻译的性质与目的:翻译是交际行为;其目的是传递交际意义

三个翻译层次

一般翻译理论认为有三个不同层次的翻译:词义层次、句子(即索绪尔概念的话语)层次及篇章层次。这三个层次可以分别解释为:逐字翻译、脱离语境和交际环境的句子翻译、以及语言知识同认知知识相结合的篇章翻译。释意理论将逐字翻译和句子翻译称为语言对译(traduction linguistique / linguistic translation),而将篇章层次的翻译称为篇章翻译或翻译。(许钧、袁筱一,1998:193)它认为:成功的翻译应在篇章的层次上进行,即对篇章进行释意,因为句子是语法上的单位,篇章才是语义单位;翻译所译的是意义,而不是语法,不是单个的字词句。原文和译文的等值表现为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即译文能在其读者或者听众那里产生与原文一致的效果。为达到此效果,显然不能以词句,而应以交际意义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

翻译对象

释意派理论的核心是把语言意义(linguistic meaning)和非语言的意思(non-verba l sense)区分开来。译者所要传达的不是语言符号的意义,而是讲话人在其话语中所表达的非语言的意思。也就是说,意义的本质是交际者通过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思”,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

意思(sense)由两个成份组成,一为“内含意思”(implicite/implicitness),即作者或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意思;一为“外显意思”(explicite/explicitness),即作者或说话人实际写出或说出的内容(Baker, 1998:113)。

笔译与口译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一种交际行为,只是在笔译中,所译材料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不像在口译中那样密切而已(比如一篇古老的文本,其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内含意思”——很可能会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无法知晓)。口译则不同:它被释意学派视作最为理想的交际情景,因为在使用口译的场合,所有对话人都在场,他们共同具有同一个时空环境,在一般情况下,也共同具有与交际话题相关的知识。

基于上述认识,翻译的目的应为传递意思,亦即交际意义;译者所译的东西应为篇章所传达的信息内容,是言语(亦即语言的使用),而不是语言本身。口译并非基于对原讲话人语言的记忆,而是基于译者对原讲话人所传递的交际意义的把握以及随后用目标语言对该交际意义(即讲话人的意思)进行的重组。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释意理论首先把语法同语义分开,指出翻译是释意;继而又把语言意义同非语言意思分开,指出译者要译的是意思。而意思就是交际意义。那么在语言交际中,交际意义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交际意义的产生

意思或者说交际意义的产生取决于交际参与者之间有足够的共同知识。译员听讲话的目的不在于进行语言分析,而在于让有声语言链,也就是有声音的一串话语,唤起储存在自己大脑中的认知知识,加上认知语境、讲话人、听众等因素,在头脑中产生交际意义。也就是说,交际意义的产生是语言知识同与其相伴随的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相结合的结果。

(1) 语言知识:译员从一开始就应具有完备的语言知识,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译员不是边学外语边学口译,而是应该在熟练地掌握了有关语言以后才来学习口译,这样在听辨说话人的话语时才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容上面。

(2) 认知知识:又称“认知知识库”(bagage cognitif / cognitive baggage),指语言外的、有关现实世界的知识。从根本上来说,篇章是语言知识同语言外知识结合的产物。交际意义只有在语言知识同语言外知识相结合之后才会产生。

塞莱丝柯维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永远不可能动手作心脏移植手术,但是我们肯定必须熟悉有关的术语,能够把心脏移植手术讲清楚。”(Seleskovitch remarks: “W e will never be able to perform a heart transplant, but we must certainly maste r the terminology well enough to explain it.”)(转引自Elliott, 1987:110)

(3) 认知语境(contexte cognitif / cognitive context):即通过对所译材料具体的、直接的解读而获得的知识,如英语里的“processed cheese”一语,在某一具体的认知语境中可能是法语里的“chomage cuit”(煮熟的奶酪);汉语里的“您辛苦了”这句话在具体的认知语境中可能是法语里的“Vous êtes fatiguée!”,但也可能是同一语言里的“V ous avez fait un bon voyage?”,“Vous avez bien travaillé!”或英语里的“Did you have a good trip?”,“How was the flight?”等等。

认知知识与认知语境合起来称为“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当中的成份与具体交际过程中所用的语言符号的意义结合在一起,便产生了意思;这些成份被称为“认知补充”(co mpléments cognitifs / cognitive comple ments)。认知补充同语言知识一样,同为理解原话语或原文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根据释意理论,如果译者只听清了原讲话或原文语言的表层意义,而缺少或者没有抓住从中提取意思时所需要的认知补充,就会出现译文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张冠李戴的结果。例如,1998年10月,南京大学举行仪式,授予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名誉博士称号。布什在致答词时提到了“President Jiang”,即江泽民主席。译员因为没有充分注意讲话的上下文,而想当然地将其错译成了“(南京大学)蒋树声校长”。此例足以说明认知补充对于正确理解交际意义有多么的重要。

(4) 讲话人:为了正确理解交际意义,译员还必须抓住讲话的内在逻辑。而要做到这一点,译员就必须正确领会讲话的目的。为了随时抓住讲话的要旨,译员必须始终注意讲话人的身分和资历,必须始终和讲话人站在同一立场上,保持同一观点,否则就会犯错误。塞莱丝柯维奇举过一个女大学生当翻译的例子。这个女大学生由于没能站在讲话人的立场上,所以把意思完全译反了。讲话人是个美国军官,他讲话的原意是这样的:“在朝鲜战争时期,修建了一所美国医院,它的医术和医疗方法都比较好,伤员经治疗后都很快恢复健康,重返前线。”译员把前后经过都译得很好,就是结论译错了。她说:“经过治疗,伤员都很快恢复健康,重返家园。”译员不是站在军官的立场,而是站在一个平民、一个妇女的立场上。她在记录演讲人的讲话时,记的不是原话,而是大概意思。由于立场不同,她在开始记录时,就已经用自己的逻辑代替了演讲人的逻辑,根本就没有听清人家讲的是什么。所以她从听和记录时起就已经犯了错误。(塞莱丝柯维奇,1979:31)

了解讲话的目的,往往还有助于表达。在即席翻译过程中,当大会主席要求译员压缩其译文时,译员往往可以把讲话人很长的发言概括为“某某先生同意”。

(5) 听众:在即席口译的场合,讲话人与听众的距离很近,两者的关系比较紧密。讲话人十分关心自己的话是否在对听者产生自己预期的效果,而听众为了便于理解讲话内容,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译员身上的。译员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用自己的口才、语调、身体姿态、面部表情等协助传达出原讲话的感情色彩,使听众做出讲话人所预期的反应。例如,如果讲话人的态度很严肃,而译者却表现得十分轻松愉快,讲话人的话语对听众产生的效果就可能同他或她本人希望看到的效果不太一样。反之,如果讲话人谈笑风生,妙语连珠,而译员却扳着面孔,不拘言笑,那么也很难说是做到了与讲话人此时此地正对听众施加的影响相协调。塞莱丝柯维奇说:“人们讲话时最注意的莫过于自己说的笑话所引起的反应了。如果讲话人由于自己的幽默而忍俊不禁,而听众却莫名其妙地盯着他看的时候,大家都会感到很不自在的。”但是人们都知道,笑话是最难翻译的。有一次她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干脆釜底抽薪,从容不迫地对听演讲的代表们说:“发言人刚讲了一个无法翻译的双关语。请大家笑吧。这会使他十分高兴的。”代表们果然照办,这才使她如释重负。(Elliott, 19 87:10)

翻译过程:听清语言符号 ? 理解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 摆脱语言外壳 ? 表达思想内容

释意学派的理论非常注重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认为该学派所关注的焦点就是翻译的过程。释意理论认为,口译时,译员在把讲话人的话变成另外一种语言的听众能够听懂的话以前,实际上要经过三个阶段:

(1) 听清作为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符号。通过分析和理解,搞清这些符号所表达的语言现象;弄清这些符号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此阶段称作“话语阐释”(interpretation o r exegesis of discourse)。

话语阐释是口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演讲人与听众之间最为重要的连接纽带,因为演讲人的话一经说出,它的口头表达形式便立即消失,但与此同时它却通过话语阐释这一环节,变成了译员的思想。于是在译员的头脑中,演讲人已经讲出的话便又回复到了原始的状态,亦即尚未用语言形式表达的那种纯思想的状态。这种“尚未用语言表达的思想”(塞莱丝柯维奇,1979:113),可以经由译员之口,用译员的语言,以正常的速度来重新加以表达。

(2) 立即自觉地忘记这些语言符号的结构,以便只记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语言符号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意义。此阶段被称之为“脱离语言外壳”(déverbalisatio n / de-verbalization)。在理解和表达之间加入脱离语言外壳这一程序是释意理论对言语科学研究的结果,也是对该科学的贡献。这一结果对于翻译教学法研究的意义重大(许钧、袁筱一,1998:202)。

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有一种片面的看法,认为“语言”和“思想”完全是一码事,总是把两者混为一谈。因此,当听到有人说应该把语言和思想分开时,他们便会感到非常惊奇。人自幼年学说话时起,就在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已经有了的思想和感受,比如婴儿学着叫“妈妈”。但实际上,孩子刚生下来不久就已经认识了妈妈,他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却会用微笑来表达自己看到妈妈时的思想感受(塞莱丝柯维奇, 1979:114)。

塞莱丝柯维奇提出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她问道:一篇五百字的讲话和一部故事片的情节,哪一个更容易记住呢?答案是:电影虽长,但却并不比五百字的讲话难记。同样一个人,记住五百字的讲话约需一小时,而且很费劲,记住一部电影却毫不费力。也许他不能把每个细节都从头至尾叙述出来,但却能够回答有关每个细节的所有问题,至少在看过电影后的几小时内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说,他记住了整个电影。由此可见,总体而言,有两种记忆法:内容记忆法和文字记忆法。内容记忆的特点是只要理解内容,便可以复述出来。文字记忆则需花费许多时间,反复背诵。一篇十至十五分钟、包括一千五百至二千字的讲话,至少需要几个小时才能记住。记住内容,是对讲话全面领会并迅速分析的结果。事实上,如果说观众记住了影片的内容,那是因为他看懂了电影。(塞莱丝柯维奇,1979:41)持释意派观点的口译人员认为:思想在未经表达以前,并非是以语言的形式储存在人的头脑之中。而一经用语言说出和确定之后,它又会在别人的头脑中以“非语言”的形式形成某种概念。(S,115)因此,在口译时,译员必须而且也能够做到抓住讲话的内容,并将其连贯地记在心里,而不是让自己陷于讲话人所使用的词句。

(S, 23)这种观点有没有科学根据呢?答案是有的。伍铁平(1990:14-15;转引自许钧、袁筱一,1998:201)指出:“当代科学家推测,大脑很可能是一种全息装置;除语

言以外,还有表达思想的某种特殊代码,使得大脑有可能容纳下这么多的信息……”“保存在记忆中的是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自然语言的代码。”心理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在记忆中是分别保存的,语言的深层意义在记忆中保存的时间较长,而表层意义在记忆中保存的时间较短。”

意义单位在译员的脑中交迭先后出现以便产生广泛的意义,这些单位在融入更广泛的单位时变成了脱离语言的知识和更为贴切的思想。由此可见,意义单位是翻译中帮助建立原语信息和译语信息之间等值关系的最小成份。理解一旦完成,这些意义单位便融入新的意义单位,成为先意识或潜在知识。这种潜在知识到底是否是语言的,至今尚无答案,但释意理论认为:“意义单位由意识状态变为潜在知识时脱离了语言。它是语言知识与几年前或几秒钟前存在的非语言的语言外知识相交的结果。”(许钧、袁筱一,1998:196-197)当然,在交替口译时,译员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比较容易地忘掉原讲话人所用的词句,摆脱原话语的影响,而抓住讲话人的思想。同声传译时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译员耳边不断响着外国语,嘴上又要不断地说母语,因此回旋余地很小,比较难摆脱外国语的干扰和影响。

(3) 用另一种语言的符号造出新的句子,并且使这些句子符合以下两点要求:一是要表达出原话语的全部内容,二是要易于听懂。(S,13)此阶段是原语信息内容的重组(ref ormulation)阶段。

概括说来,释意理论不是把翻译看作一个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单向解码过程,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用塞莱丝柯维奇一句形象的话来说,译员把法文译成英文的过程就好象是把一件法国式样的毛衣拆开,把毛线都洗净理好,然后再按照英国的式样把它织成一件新的毛衣(塞莱丝柯维奇,1979:48)。新织好的衣服当然还是一件毛衣,而不是别的什么衣服,但式样,或者说形式却可以同原来的那件毛衣大不相同。

释意理论对于口译、实用文笔译以及翻译教学都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它明确地告诉译者需要译出的是什么东西(是意思,而意思是语言知识和对现实世界的感知相结合的产物);它要求译者弄懂自己所译对象的内容以及讲话人或作者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而不是像纽马克所批评的那样,仅仅满足于使自己相信:自己译就的句子“从语言上来说是有意义的。”(Newmark, 1988: 155)

释意理论的缺点在于:它只关注交际的直接目的以及交际过程中所传递的指称意义(或称认知意义),而未充分考虑到语言信息可能具有的多重意义(如表情与表感、风格与修辞等方面的意义),因此它在文学翻译的实践与研究上价值有限。不过该派理论实事求是,倒也并不声称自己可以同样有效地适用于文学文本的翻译,这是它的可贵之处。

人类激励理论-需求层次理论

人类激励理论-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X理论 ?Y理论 ?Z理论 ?超Y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 ?复杂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 ?决策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 ?ERG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如下图: 1、基本内容 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

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感情上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2、基本观点 (1)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座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级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4)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科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再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在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层次会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戴维斯(K.Davis)曾就美国的情况做过估计,如下表:

CONCEPT 概念的诸多释义

Concept A.From Wikipedia A concept is an abstraction or generalisation from experience or the result of a transformation of existing ideas.The concept is instantiated(reified)by all of its actual or potential instances,whether these are things in the real world or other ideas. Concepts are treated in many if not most disciplines both explicitly,such as in linguistics,psychology,philosophy,etc.,and implicitly,such as in mathematics,physics,etc.In informal use the word concept often just means any idea,but formally it involves the abstraction component. When the mind makes a generalization such as the concept of tree,it extracts similarities from numerous examples;the simplification enables higher-level thinking. In metaphysics,and especially ontology,a concept is a fundamental category of existence.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prevailing ways to understand what a concept is: ?Concepts as mental representations,where concepts are entities that exist in the brain(mental objects) ?Concepts as abilities,where concepts are abilities peculiar to cognitive agents (mental states) ?Concepts as Fregean senses(see sense and reference),where concepts are abstract objects,as opposed to mental objects and mental states Embodied content Main article:Embodied cognition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abstract concepts are transformations of concrete concepts derived from embodied experience.The mechanism of transformation is structural mapping,in which properties of two or more source domains are selectively mapped onto a blended space(Fauconnier&Turner,1995; see conceptual blending).A common class of blends are metaphors. Abstract objects Main article:Abstract object In a platonist theory of mind,concepts are construed as abstract objects.This debate concerns the ontological status of concepts–what they are really like. In the simplest terms,a concept is a name or label that regards or treats an abstraction as if it had concrete or material existence.I t is important to realize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摘 要:需求层次理论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笔者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教育手段、教育形式、教育评价和教育理念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解决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中小学教育;启示 作者简介:董云,女,湖北荆州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 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需求层次理论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在需求层次理论中,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解决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 1 教育手段理性化,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绝大部分家庭已经解决了吃穿住等问题。所以,学生的生理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而随之出现的是对安全需要的追求。马斯洛把安全需要解释为对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焦虑和折磨的追求,对秩序和法律的需要等。这种需要如得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安全感,否则便会产生威胁感和恐惧感。他还指出,儿童对于安全的追求比成人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儿童遇到危险时,他们不善于掩饰自己,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幼儿对于威胁或者危险的反应更为明显,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根本不抑制这个反应。……假如幼儿突然受到干扰,或者其他异常的感官刺激的惊吓,或者受到粗鲁地对待,等等,他们会全力以赴地作出反应,仿佛遭遇了危险。”[1] 在大多数中小学中,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直接伤害学生身体,二是侮辱学生人格,三是变相体罚学生。体罚及变相体罚会对学生造成直接的人身伤害,还会使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2] 安全的需要作为一种低层次的需要,是其他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只有心理上有了安全感,学生才能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学习。所以,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避免体罚学生等此类行为,用正确理性的手段来教育学生。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端正思想认识。教师进行惩戒教育,不应以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而应以

释意学派

释意学派的翻译理论 柯平(南京大学外语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93]) 摘要:释意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于法国,是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有影响的学派。该派理论直接来源于口译实践,认为翻译不是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单向解码过程,而是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本文从产生背景、对翻译性质与目的的认识以及对翻译过程的解析三方面对该学派进行了介绍与评析。 关键词:释意学派口译翻译理论 The Interpretive School of Translation Theory Ke Ping(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Abstract: An influential school of thought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le théorie de l’interprétation) emerged in the late 1960s in France and was concerned with the ident ification of principles governing oral interpretation and written translation of non-literary texts as well as translator training. Informed by the practice of interpretation, scholars of this school insist that translation is not a unidirectional decoding operation, but a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interpreter/translator makes sense of the source message and reformulate the messag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is paper give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focusing on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its perception of the nature and purpose of translation, and its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Keywords: the Interpretive School?? interpretation?? translation theory 释意学派(le théorie de l’interprétation / the interpretive theory或the interpretative approach)又称“达意理论”(le théorie de sens / the theory of sense),是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法国的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学派。该派认为翻译即释意;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作的一种解释;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这种看法与语言学派(如George Mounin等人)的观点差别颇大。该派理论直接来源于口译实践,其观点对于翻译研究有着独特的启示。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其做一简要介绍。 1 产生背景 释意学派的摇篮是巴黎高等口笔译学院(ESIT)。该学院始建于1957年10月,1984年1月成为巴黎第三大学下属高校,是全世界第一所有权授予翻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高校。学院下设三个系:口语系、笔译系和研究生系。口译系学制两年,第一年学习即席翻译,第二年学习同声传译,每周总课时约24小时。笔译系学制三年,第一年开设基础翻译课,第二年开设经济翻译课,第三年开设科技翻译课。两系学生在修读本系核心课程之余,还要学习经济、法律、语言学、翻译理论、术语学等课程。此外,两系还同时开设母语及外事进修课(每门每周一个半小时)。通过毕业考试者获得“高等专科文凭”(DESS)。研究生系培养翻译学硕士生和博士生。从1976年第一位博士生毕业到1995年底,已有40多篇博士论文通过答辩(许钧、袁筱一,1998:212-3)。该校教授、笔译系副主任、曾任国际译联主席的弗洛郎斯·埃尔比洛女士就是该校的毕业生。该校首任校长为达妮卡·塞莱丝柯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现任校长是玛丽亚娜·勒代雷(Marianne Lederer)。塞莱丝柯维奇曾多次来华访问。1997年11月她与时任国际译联主席的埃尔比洛女士一起来北京参加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国际翻译理论研讨会,并分别应邀作了大会发言。塞莱丝柯维奇出身译员,曾为戴高乐总统等国家元首担任口译工作,是国际口译工作者协会的创始人之一,1973年获得国家博士称号(林煌天主编,1997:572)。丰富的翻译实践经历使她对言语科学与交际研究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理论,阐述了人们的需求层次是从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需要逐层递进的。其中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七个层次。在管理学中主要提及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需要。 我们与人相处,常常感觉力不从心,为什么我很真诚的对待对方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实把人作一个理性的分析,人的需要即使马斯洛所陈述的七个层次。如果你的为人处事没有针对性,使很容易被别人所忽视,甚至遭到反感。 一、满足对方的生理需要。 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商场、官场上解决问题总是要吃饭了,因为吃饭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商场上会用美人计这么下流的手段了。食欲和性欲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要,夫妻性生活不愉快很容易导致婚姻破裂等情况屡见不鲜。 生理需要,我认为在为人处事方面包括衣、食、住、行。在对方有这方面需要的时候如果你能够满足他,那你的为人处事时成功的。但是一定要把握其需求程度,在一个人很饱的时候给他一客鲍鱼和在他很饿得时候给他各面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尽量学会抓住你的朋友的…最?需要。比如,一个大学同学来你所在的城市玩,你邀请他来你家住下,解决了他住的问题,大大节省了他的住宿成本,这件事很有可能他就记一辈子。 二、满足对方的安全需要。 女人找男朋友时,很喜欢说要找个有安全感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她的基本需要。想象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地方,到处枪林弹雨;没有任何依靠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在对方面临安全危机的时候,他的需求程度会迅速膨胀,抓住这个机会,他会成为你的至交。 曾经我溺水的时候有一个人把我从水中拉了出来,那时我小学同学,至今我还把他当我最好的朋友,虽然他不这么认为。 三、满足对方的归属感与爱的需要。 想家的感觉是很难受而又值得回味的。这种感觉就是归属感的需要在作怪。在一个班级里面如果大家都不理你,做任何事情都把你排挤到一边,你会是什么感觉:没有归属感,没有爱。但是这时如果有个人来和你玩,没有任何同情的意思,你会感谢他吗?答案是肯定的。 为人处事业要有创意。什么事随大流是没有用的。 四、满足对方被尊重的需要。 这点很简单,在中国是很讲究辈分的,对长辈的尊重时人之常情。如果一个儿子对老子呼来唤去,老子肯定不好受。 当你的朋友在某种场合很需要人尊重的时候,你能及时地给予尊重,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恩惠。

解释名词概念

(一)、解释名词概念(每题3分,共24分)1.基因座:基因处在染色体上的固定位置,称基因座。2.测交:与隐性纯合子交配称测交。3.抗原决定簇: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抗原依此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即抗原决定簇。4.冈崎片段:DNA复制时,随从链的合成是不连续进行的,先合成许多片段,即冈崎片段。 5.密码子:在mRNA中,每3个相互邻接的核苷酸,其特定排列顺序,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可被体现为某种氨基酸或合成的终止信号者称为密码子,统称遗传密码。 6.转座:转座因子改变自身位置的行为,叫作转座。 7.近交:近亲繁殖,简称近交,是指血统成亲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也就是指基因型相同或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 8.同义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碱基替换没有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改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其包括(DNA )和(RNA)两种,其中前者为遗传物质的主要形式,大量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也少量存在于个别细胞器中,如动物的(线粒体)。2. 经典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分别为: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独立分配)定律,以及摩尔根的(连锁与互换)定律。3.根据免疫能力的来源,免疫可分为(天然)/(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或特异性)免疫;根据介导免疫应答的成分不同,获得性免疫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染色体数量具有物种特异性,如人的染色体有(23)对,猪的染色体有(19)对,鸡的染色体有(39)对。5.人的基因组大小约为(3.2×109)个碱基,鸡的基因组大小约为(1.1×109)个碱基。(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1.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不同。答案:(1)每个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数量不同,分别为2和4;(2)染色体变化不一样,有丝分裂后染色体数量不变,减数分裂后减半;(3)分裂过程不同,减数分裂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同源染色体分离,后一阶段出现染色单体分离,而有丝分裂仅相当于减数分裂的后一阶段;(4)发生分裂的细胞不同,有丝分裂出现于所有细胞,而减数分裂仅

概念解释

铁塔绘图及放样软件初学者需掌握的概念 (暂行、欢迎指出错误之处。) 一、铁塔构造 1、基本构造 构件接头采用对接;不同规格的构件对接时,应以外边缘对齐,接头螺栓排列在各自准线上; 主材接头设置在节点时,上、下段斜材的准线应交于各自主材准线(如铁塔瓶口、塔身变坡处),如图4.1所示: 图4.1 铁塔瓶口处准线 构图示意焊接构件应以斜材重心线交于主材的重心线; 斜材与主材准线相交方式,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 所有斜材和辅助材以角钢基准线构图; 2. 主材为单排螺栓时,主材以基准线构图,即主、斜材以基准线相交,如

图4.2所示: 3. 主材为双排螺栓时,主材以第一排准线构图,即斜材基准线交于主材第一排准线,如图 4.3所示: 4. 主材为组合角钢时,斜材准线交于主材中心,如图4.4所示; 图4.2 主材单排准线构图示意 图4.3 主材双排准线构图示意 图4.4 主材为组合角钢构图示意 注:1、用两个以下螺栓连接的斜材与补助材,宜直接连于主材,不使用节点板连接; 2、制弯构件,选择顺序应为连接板、短构件、长构件,火曲线与连接构件边缘距离设定为10mm ;

3、热镀锌构件长度不宜超过12米,L100以下角钢构件长度不宜超过9米,宽度不宜超过0.75米; 4、横担悬臂部分超过3米以上应采用预拱,预拱值一般可取横担悬臂长度的1/100~150,具体值可根据实际外荷载在无风情况下的验算查看其位移(*.DIS 文件)确定; 5、塔腿各主材应设置一个接地孔(孔径17.5mm ),距基础顶面距离为500~1000mm ; 地线支架上设置一个引流孔(孔径17.5mm )。 2、螺栓排列 角钢准线 肢宽(mm) 基准线(mm) 第一排 准线 (mm) 第二 排准线 (mm) 角钢最大 使用孔径(Φ) mm ∠40 20 17.5 ∠45 23 ∠50 25 (28) ∠56 28(32) ∠63 32(36) 21.5 ∠70 35(40) ∠75 38(40) ∠80 40 ∠90 45

释义理论

释意学 释意学派(le théorie de l’interprétation / the interpretive theory或th e interpretative approach)又称“达意理论”(le théorie de sens / the theory of sense),是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法国的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学派。该派认为翻译即释意;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作的一种解释;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这种看法与语言学派(如George Mounin等人)的观点差别颇大。该派理论直接来源于口译实践,其观点对于翻译研究有着独特的启示。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其做一简要介绍。 产生背景 释意学派的摇篮是巴黎高等口笔译学院(ESIT)。该学院始建于1957年10月,1984年1月成为巴黎第三大学下属高校,是全世界第一所有权授予翻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高校。 研究人员在会议口译实践的基础上,借鉴神经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皮亚杰的发生心理学(genetic psychology)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整套口译理论,随后又将其扩展用于非文学文本(或称“实用性文本”)的笔译研究。这就是被称为“释意学”或“释意模式”的翻译理论。 自80年代以来,释意派理论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十几本重要的翻译论著相继问世,研究范围也从最初的口译逐步扩展到笔译、科技翻译翻译教学和一般翻译理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翻译的性质与目的:翻译是交际行为;其目的是传递交际意义 三个翻译层次 一般翻译理论认为有三个不同层次的翻译:词义层次、句子(即索绪尔概念的话语)层次及篇章层次。这三个层次可以分别解释为:逐字翻译、脱离语境和交际环境的句子翻译、以及语言知识同认知知识相结合的篇章翻译。释意理论将逐字翻译和句子翻译称为语言对译(traduction linguistique / linguistic translation),而将篇章层次的翻译称为篇章翻译或翻译。(许钧、袁筱一,1998:193)它认为:成功的翻译应在篇章的层次上进行,即对篇章进行释意,因为句子是语法上的单位,篇章才是语义单位;翻译所译的是意义,而不是语法,不是单个的字词句。原文和译文的等值表现为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即译文能在其读者或者听众那里产生与原文一致的效果。为达到此效果,显然不能以词句,而应以交际意义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 翻译对象 释意派理论的核心是把语言意义(linguistic meaning)和非语言的意思(non-verba l sense)区分开来。译者所要传达的不是语言符号的意义,而是讲话人在其话语中所表达的非语言的意思。也就是说,意义的本质是交际者通过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思”,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分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后来又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增加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些需要属于不同层次,构成一个需要的“金字塔”。马斯洛指出,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之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也就是说,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具有连续性。但同时马斯洛也承认,也会有一些例外和颠倒的情况,表现出跳跃性。例如,有的人尽管缺衣少食,但仍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五种基本需要是: 1、生理需要 这是直接与生存有关的需要。它具有自我保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在人类各种基本需要中占有最强的优势。它包括对食物、水、排泄、睡眠、性等的需要,其中尤以对食物和水的需要最重要。正如马斯洛所说:“对于一个饥饿程度以达危险程度的人,除了食物,其他任何兴趣都不存在。它梦里是食物,记忆里是食物,思想活动的中心是食物,感情的对象是食物。” 2、安全需要 如果生理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出现安全需要。这是——种对安全、稳定、依赖、秩序、法律、免受惊吓等的需要。处于这一需要的人,首先要求减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如儿童需要各种生活常规,否则就会表现出焦虑。 3、归属和爱的需要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满足之后,归属和爱的需要就会产生。归属需要就是参加和依附于一定组织的需要。爱的需要包括给予爱和接受爱。归属和爱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个人就会感到孤独和空虚。“他空前强烈地感到缺乏朋友,心爱的人,妻子或孩子。也就是说,通常他会渴望与人们有一种充满深情的关系,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马斯洛还发现,缺乏爱就会抑制成长和潜力的发展,会导致心理失调和适应不良。“爱的饥饿是一种缺乏症,就像缺乏盐或缺少维生素一样。” 4、尊重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自尊和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这种需要的满足会使人建立自信,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的、有能力的、有力量的。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自卑感、无助感和失落感。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上述几种需要得到合理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出现了。这种需要是一种创造、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理想、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马斯洛指出,音乐家必须作曲,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人必须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这种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真正能自我实现的人是很少的。 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更进一步的说,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第一,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第二,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第三,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驱动活力。第四,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这一理论深刻地探讨了需求的实质、需求的发展以及需求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把人的需要看作一个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反映了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趋势。这一理论适用于人类社会的许多领域。同理,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我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工作谈谈如何应用这套理论有效地引导学生。 一、付出爱心、关心学生细微,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安全需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妙”,可见爱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应该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真诚真意地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又亲切。教育之爱既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理满足、一种期望、一种积极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把内部的需要深化成行为的动机。 对学生的爱,应该从关心学生的细微入手。这些细微着重体现在学生在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上,要使学生在吃、穿、住、行需要和人身财物安全等方面得到保障。比如,留意学生的饮食穿着;哪怕是节日里的一句问候,都会让学生心头温暖甚至感恩戴德。尤其在教育过程中不能采取责骂和体罚。责骂和体罚更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受到伤害,从而留下心理障碍。 二、搞好班级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满足学生爱与归属的需要

口译理论

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Interpretive theory of translation) 1.简介 巴黎释意学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法国,其核心人物是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Seleskovitch和Lederer两位教授。以认知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着口译过程中意义的感知、理解、记忆、提取与表达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创立了国际口译届第一套系统的、用于解释口译心理过程、指导会议口译教学与实践的理论—释意理论。 2.基本观点 该理论认为,翻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复杂的交际行为(a complex communicative act)。 释意理论强调翻译是交际行为,翻译的对象绝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意义,翻译的任务是转达交际意义。 “释意理论”认为,口译不是从源语到译语的直接转换,而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再表达”。 3.核心观点:口译是以言语理解加上言外知识认知补充(cognitive complement of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为基础的释意过程。 研究视角口译作为一种信息处理过程:A语口译B语 口译三角模式: 第一语言 Deverbalisation: Immediate and deliberate discarding of the wording and retention of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message 口译过程中,译员为完成特殊交际 条件下的功能性需要,在整合语义信息和其他层面的话语信息和语用 信息的基础上,在长期工作记忆内形成的、以高层次语义表征或多层 次宏观语义网络为基本存在形式和主要存在特征的意义存在状态。 Seleskovitch notes that dropping form aids the interprete r’s memory because they are not concentrating on remembering the words, or even the structure of the source text. Instead, the interpreter understands the message, connects it to long-term memory, and is then able to reformulate it in a more efficient way. Notes help the interpreter retrieve the message from their long-term memory and consist of, “symbols, arrows, and a key word here or there.” The “key words” may consist of words that will remind the interpreter of the speaker’s point, or of specific information “such as proper names, headings and certain numbers”. “Even memorizing a half dozen words would distract the interpreter, whose attention is already divided between listening to his own words, and those of the speaker...His memory does not store the words of the sentence delivered by the speaker, but only the meaning those words convey.” (Seleskovitch, 1978, 30-31) 4.口译的三阶段: a)理解(comprehension) 理解的内容是交际意义,而不是语言本身,包括语言知识、认知补充、主题知识与 百科知识、交际环境等。 b)脱离源语语言外壳(deverbalisation)

概念解释

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职业分层是指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分层方法。 职业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的社会评价,是职业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 职业选择是指人们从自己的职业期望、职业理想出发,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等自身素质,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 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职业历程。 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时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它是别人无法替代和窃取的人生财富。 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员工共同协商,对员工职业生涯进行分析、选择、设计、调整和评估,实现员工职业选择与组织的人员需求相适应、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的过程。其内容涵盖了员工对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和组织对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两个方面。 职业机会是指个体在求职或职业发展中分析各种因素后判断可实现职业目标的程度。 职业路径是指组织为内部员工设计的自我认知、成长和晋升的管理方案。 职业锚实际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 “三三三”理论是由我国学者廖泉文教授提出的。“三三三”理论是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输出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其中再适应阶段又可以分为: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无边界职业生涯是指员工在不同的雇佣单位就业的职业生涯,或者是指超越单个就业环境边界的一系列工作机会。 职业生涯开发是指通过传授知识、转变观念或提高技能等手段来改善当前或未来工作绩效,发展与职业生涯目标相适应的潜在职业能力的过程。 个人职业生涯开发是指为了获得或改进个人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行为等因素,以利于提高其工作绩效,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的各种有计划、有系统的努力。职业生涯诊断是指个人将理想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地了解自己,运用SWOT分析框架详细分析并评估内外环境的优势、劣势和自身的长处与短处,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生涯发展方向。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百科名片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内容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生理上的需求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呼吸 水 食物 睡眠 生理平衡 分泌 性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安全上的需求 这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人身安全 健康保障 资源所有性 财产所有性 道德保障 工作职位保障 家庭安全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图示1 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这一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友情 爱情 性亲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尊重的需求 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自我尊重 信心 成就 对他人尊重 被他人尊重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自我实现的需求 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道德 创造力 自觉性

需求层次理论释义

需求层次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其提 马斯洛 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1943年,由美国著名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 马斯洛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并分别提出激励措施。其中底部的四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称为缺乏型需要,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要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顶部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可称之为成长型需要,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最初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给定七层次需要,广为流传的五层次需要的自我实现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创造需要。在晚年马斯洛在自我实现需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超自我实现需要,作为其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某种总结。 一、生理需求 简介 级别最低,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 特征 .缺乏生理需求的特征:什么都不想,只想让自己活下去,思考能力、道德观明显变得脆弱。 例如:当一个人极需要食物时,会不择手段地抢夺食物。人民在战乱时,是不会排队领面包的。 .以生理需求来激励下属时,假设人为报酬而工作

.激励措施: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 二、安全需求 简介 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如: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钱。 特征 .缺乏安全感的特征:感到自己对身边的事物受到威胁,觉得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险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危险的、而变的紧张、彷徨不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恶”的。 例如:一个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受到老师不公平的对待,而开始变的不相信这社会,变的不敢表现自己、不敢拥有社交生活(因为他认为社交是危险的),而藉此来保护自身安全。一个成人,工作不顺利,薪水微薄,养不起家人,而变的自暴自弃,每天利用喝酒,吸烟来寻找短暂的安逸感。 .激励措施: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避免员工收到双重的指令而混乱。 三、社交需求 简介 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特征 .缺乏社交需求的特征:因为没有感受到身边人的关怀,而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活在这世界上。这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

几个概念的拆字释义发展与协调

公司诉讼 理由 是什么? 几个概念的拆字释义 卜安淳 一、道 从字形结构看,道是首+之(辵),首是人之头,可代指人,或指人群之首领;之(辵)指行路。(《说文》:“辵,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因此,道应该是指的是人行之路,人行于路,或人之首领带领人们行于路。最后一义的“道”后来写成“導”(导),意为引导。道的本义是地上人行之路(《说文》:“道,所行道也。”),后引申为人的事业之路、人生之路之类,再抽象引申,则指天地运行之路,即天地之道,甚至被用于超于天地的自然规律,即自然之道。 《汉书·董仲舒传》中说:“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这是指道是治理天下(社会)的途径。《广韵》中解释“道”:“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这是说道是宇宙万物的合适的道理。《周易·系辞》中说:“一隂一阳之谓道。”“立天之道,曰隂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由此,关于道的论说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抽象,所以《书·书大禹谟》中说“道心惟微”。 老子把“道”说得特别奇妙虚玄,上升到天地之母的地位,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根本原则。《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应该是指道的法则没有源头,自然生成。 二、理

理字是玉+里。里之本义是居。(《说文》:“里,居也。从田从土。”)居而弄玉,应该指雕琢玉器,所以《說文》解释说:“理,治玉也。”玉石多纹理,治玉讲究辨其形状纹理,因其势而赋形成器,所以,治玉之理引申为事物之理。《说文》徐注说:“物之脈理,惟玉最密,故从玉。”这是解释“理”字表述物理、道理之成因。又说:“治玉治民皆曰理。”这是介绍“理”字引申扩充后的字义。 从古至今,理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条理还是抽象的观念、精神?学界始终争论不休。《管子·心术》说:“理也者,明分以谕义之意也”。孟子认为理就是人心所具有的道德。《庄子》有所谓“天理”、“万物之理”,应该是指自然之理和事物变化之理。其《善性篇》把理和道联系起来:“道,理也”。荀子则提出了“事理”、“物理”等概念,强调用天地之理治理天地万物。韩非子强调不同事物具有不同规律,“万物各异理”,方圆、短长、粗细、坚脆、大小、轻重、白黑之类就是物之理。《吕氏春秋》则认为“理也者,是非之宗也”,把理视作判断是非的根据。董仲舒讲理由天授,称为“天理”。王充则针锋相对,讲“物气之理”,认为天人感应论是“失道理之实”。魏晋时期的人有“辨名析理”癖好。王弼说:“事有归,理有会”,“不能辨名则不可与言理”。欧阳建认为,“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宋代人专门探讨理的问题,形成程朱理学,哲学研究一时蔚为大观。 讨论理,我们还应该涉及伦理。理作为事理,一方面是自然事物的事理,另一方面是社会事物的事理。这社会事物的事理之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伦理。且道德伦理往往连在一起,甚至伦理就成了道德,所以,道德之学成了伦理之学。但实际上,伦理和道德应该是有区别的。伦理应该是人伦之理,是关于人与人区别和联系的事理。 三、德 “德”字可去掉“彳”,写成“悳”。悳,直+心,直心也,心直也。心直即是德。彳是行的左半,行之右半为亍。《康熙字典》引《唐韻》、《集韻》?说:“小步也。左步爲彳,右步爲亍,合之則爲行字。”心直+彳,是指直心行路,引申为直心做人,直心做事,社会人生之中秉持直心。(呵呵,德字彳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