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论文1500字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论文1500字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论文1500字

内容摘要:这组专家笔谈主要包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及战略思考、大变局中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摩擦、网络空间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中国在有关领域的应对策略等。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体系,可以从国际秩序观、国际责任观和国家利益观三个方面思考。在外交战略层次上,对外工作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并加强战略缔造工作。面向未来,中国的国际战略要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理性定位,符合战略缔造的基本逻辑,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取向。在大变局时代,我们既要关注中国的变化,也要加强对国际环境的分析,并加强对国际经贸新形势的研判。中国今后的内外政策选择,将对未来国际秩序演变和调整产生深刻影响。

关键词:大变局;外交思想体系;外交战略;国际经济环境;网络空间

在大变局时代,中国正在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国际政治。在外交战略层次上,对外工作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需要注重从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两个方面进行国家形象的双重再造,同时还需要加强战略缔造。面向未来,中国的国际战略思考要顺应当今世界权力政治的内在逻辑,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理性定位,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

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体系

对中国外交思想的发展和内涵的思考,主要集中在外交理念上。回顾中国外交70余年的历程,有聚焦、有创新,在思想理论方面也同样如此,包括在每一个时期都有其非常明显的时代特点。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更多表现出主动进取的意识和顶层设计的风格,大国外交的形态和内容开始显现并全面展开。比如在理念上我们提出了新安全观与正确义利观,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与新型大国关系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并相应提出了不同的政策、方针;在实践中提出并开始实施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建立了由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共同组成的多边金融机制,在世界范围内也构筑起了广泛的伙伴关系网络。

我们可以从国际秩序观、国际责任观和国家利益观三个方面思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国际秩序观

中国外交在70余年的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一个重要思想,即中国特色国际秩序观,形成了以坚持《联合国宪章》基本准则为立足点,以维护国际秩序总体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为全球治理的支撑点,以推动新型国际关系为着力点的中国特色国际秩序观。

中国国际秩序观的立足点是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这包括以主权为国际秩序原则、以《联合国宪章》为国际秩序准则、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家间关系规范。二战后建立的联合国制度体系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这一体制对维护战后70多年的基本和平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避免了世界再次出现重大的体系性战争。维护联合国体制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和诉求。虽然现在出现了国际行为体多元化和国际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现象,出现了对主权原则不同的质疑,但当今世界的基本秩序仍需增强联合国的权威,维护《联合国宪章》的精神,维护联合国体系确立的制度,这是中国国际秩序观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国国际秩序观的出发点是维护国际秩序总体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是大国的责任所在,也是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世界各领域的秩序是由国际制度和国际规则维持的,中国积极参与现行国际体系和进程,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的多边国际条约,并且认真履行这些条约的规定。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正式开始实施大国外交,但是中国对国际制度的基本立场是不谋求推倒重来,不另起炉灶,主张对不合理、低效率的制度和机制进行合理改革和完善,强调合作和可持续的安全理念,构建包容性安全关系,重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从而维护世界的整体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国际责任观

中国的国际责任观以公平、平等、正义为基础,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重点,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以内外统筹、量力而行的方针为特色,目的是推动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中国国际责任观以公平、平等、正义为国际社会发展的基础。维护世界和平繁荣和均衡发展,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互依存以及对世界事务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维护全球和地区稳定,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解决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这已成为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更加负责任地介入全球热点问题的谈判和解决,更加主动地提出中国理念、中国方案,重建和平、繁荣的世界梦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中国国际责任观的重点是高度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诉求。发展中国家面临诸多重大问题,在安全、发展、福利、环境等各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针对这些基本情况,中国以正确义利观为指导,对周边国家提出“亲、诚、惠、容”的原则,大力支持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建设;在发展与非洲国家关系中提出“真、实、亲、诚”的原则,对非洲发展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设立丝路基金等金融支持机制,涉及的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不少国家仍然处于贫困状态。在中国倡议和推动下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及其运转,体现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经济、稳定金融的特别关注。

中国国际责任观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在全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诸多全球性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身份对重要的全球性问题提出中国方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一方面,中国支持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原则和制度体系,积极评价现有治理体系对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同时本着权责相适应的原则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另一方面,中国在一些现有制度体系低效的领域发挥了主动倡导、积极参与的作用,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塑造支撑国际秩序的规则和规范。中国国际责任观的目标是在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国际责任观以统筹内外、量力而行为方针。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已承担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责任。中国依照统筹内外的方针承担国际责任,切实保证中国不陷入战略透支的“肯尼迪陷阱”,也不会采取全球争霸的战略,从根本上摒弃强强必争、国强必霸的意识,使中国行稳致远、真正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

(三)系统的国家利益观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提出了以捍卫主权、安全、发展三大国家核心利益为重心的三位一体的国家利益观。中国国家利益观的宗旨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而维护国家利益是大国外交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019年以来中国外交更加明确地提出主权、安全、发展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明确了捍卫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

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健全了公共安全体系,设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了新的《国家安全法》,形成了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为重心的国家利益观。

中国国家利益观的根本点是维护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在中国核心利益的若干重要方面中,维护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是根本前提,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的制度优势是中国道路和中国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政治安全这一核心利益是其他利益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没有这个前提,其他利益也就无从谈起。中国国家利益观是以政治安全为前提的主权、安全、发展三位一体的形态,这三个方面不可分割、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观,充分体现了中国大国外交中国家利益内涵的鲜明特色。

二、对中国外交的战略思考:

对外工作要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在大变局时代,当我们讨论一个国家的对外战略时,外交思想显得非常重要。美国著名的地缘战略理论家布热津斯基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大失控和大混乱》一书中特别强调思想的重要性。他指出,动员一个国家采取政治行动进而塑造世界主要靠思想。这些思想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可以是深刻理解得来的,也可以是本能地感觉到的;有时候被超凡魅力的人物表达出来,有时候只不过流行、

盛行罢了。他特别强调,冷战结束后,我们正在迈入“全球政治觉醒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政治思想特别重要。今天,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生了新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包括习近平外交思想。实际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领域出现了思想理念上的创新并实现了与时俱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要“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一)为什么要在新时代强调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三大变化。

第一,当今中国再度重新认识自己。客观科学地认识中国自己是治国理政的第一个重要维度,甚至可以说是战略规划的重要起点。对此,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予以高度重视。1963年9月,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外宾时就强调指出,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中国不懂中国的情况,这怎么行?今天同样存在一个重新认识中国的问题。可以说,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如何认识中国的问题。那么,党和国家是如何重新认识迈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的呢?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讲,就是三个“前所未有”,即新时代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备了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5]当然,新时代中国的这三个“前所未有”是基于历史传承的有序发展进步,即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因此,中国领导人特别强调,正确认识中国,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不能脱离中国的

文化,不能脱离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正是基于历史发展的逻辑,当代中国开始对自身进行全新的身份认知和定位——“新时代”的中国。

第二,当今中国再度重新认识世界。如何客观科学地认识外在世界,是治国理政的第二个重要维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区别。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以及国家领导人在其他诸多重要场合发表的讲话中,均反映了新时代的中国对整个世界有了一整套新的认知,其核心是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出现了深度调整,结论是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当代中国对世界的这一全新认识,既是基于对大趋势的把握,也是基于对大问题的洞悉,更是对大战略的透视,这一认知和以往相比同样变化巨大,即强调了不确定性这一世界主基调。换言之,如果说新时代的中国对自身的认识体现出了历史发展逻辑、折射出的是战略自信的话,那么对世界的认识则体现出了历史变化的逻辑、折射出的则是战略忧虑。

第三,当今中国再度重新认识国际政治。关于国际政治,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个主题至今仍没有变。当然,无论是和平问题还是发展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基于这一主题,中国强调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性,强调中国既是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也是维护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重视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变化的趋势。关于当前的国际政治,学术界很难找到一个具有高度共识

性的概念来予以界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尽管不指涉时代主题变化,但却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当今时代国际政治的全新理解和认识。也就是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发展的大转折时期,一个国际政治演进的大变革时期。在这样的时期,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新型大国关系,运筹好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