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闭关锁国练习题十四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闭关锁国练习题十四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闭关锁国练习题十四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闭关锁国练习题十四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练习题十四

第1题【单选题】

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 )

A、漳州

B、宁波

C、云台

D、广州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

A、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C、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D、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 )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马克思语)

A、文化专制

B、重农抑商

C、与外界隔绝

D、对外交往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美国汉学家费正淸在谈到中国清朝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政策是( )

A、对外开放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汉化政策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清朝与唐朝相比,缺少的是( )

A、盛世的局面

B、开放的胸怀

C、昌盛的文学

D、国家的统一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在闭关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

A、北京

B、广州

C、苏州

D、泉州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工商业发达

B、天朝物产丰富

C、外国人滋扰生事

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继续发展的表现有( ) ①手工工场分工更加细密②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增多③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增多④对盐、茶等重要商品实行专卖制度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清朝政府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说明清朝实行什么政策( )

A、禁言

B、禁海

C、禁烟

D、禁商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如图描述了一对夫妇经营丝织业机房的情景。据此你认为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现象出现于明朝中后期

B、该现象出现于江南地区的纺织业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回答下列问题:(1)明长城的修筑起了什么作用?(2)历史上各朝代不断修缮长城,但清朝康熙皇帝却说“修筑长城,实属无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

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古代历史是经济逐步发展,专制逐步加强的历史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材料二:“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商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小贩、货郎走街串巷叫卖” 宋朝“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市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

也。”“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ˋ奇才异行者ˊ应举。”据此回答下列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新气象。材料三:“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工计日领取工资,维持一家的生活。” 材料四: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古代历史史料汇编》材料五:1368年至1840年是明朝和清朝前期。这一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材料一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

与唐都长安相比,两宋时期的商业,在打破地域限制、打破时间限制上分别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2分)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

""

材料三中的“机户”、“机工”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

据材料四,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

""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太宗、元世祖、明太祖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各一例""

请举出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

""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经历了由对外开放到闭关自守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他们把城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华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他(郑和)忠心执行的朝贡贸易,由于长期贬值贱卖,无偿赠送,耗费巨大……“收货所出常数十万,而所取曾不及一,二。且钱出外国自昔有禁,今乃竭天下所有以与之,可谓失其宜矣。”可见赏赐开支疲于应敷,致使国库枯竭,财政短绌,长此下去,终会导致明王朝的经济崩溃。

──杨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其被停航的原因》

材料三: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张凯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列举材料一中“他们把城外文化带入唐土”。“把唐文华传播四方”的史实各一例。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分析郑和下西洋活动终止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是如何评价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2011岁末,中国第一部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隆重推出,收视率节节攀升,今年又在全国多家电视台重播。一道独特而醒目的海洋文化景观,激起国人对相关历史的追溯。请回答:

1405年,郑和率领60(或大小200)余艘船只,载着2万多人和大量物资下西洋。这向人们昭示了什么?

航行的蒸汽轮船

“使人类活动的舞台逐渐由大陆扩大到海洋,相对隔绝的欧、亚、非、美洲开始联接成一个整体。”这是对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哪个国家首先开启了蒸汽轮船航行的历史?

清政府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上活动带来了哪些危害?

【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北师大版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 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 他们为促动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 的塑像。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 友好关系。 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 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 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 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 可磨灭的贡献。 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实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 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 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15、唐朝最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时期,的书法家有柳公权、颜真卿;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 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其中的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代 表作为《天王送子图》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 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18、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总称五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6课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总第16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 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分析郑和下西洋的 影响。 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 力,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学习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标画并记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次数、范围、最远、规模、意义等相关知识。 2、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背景,简述其抗倭的经过。并明确其抗倭的意义。(可分组 讨论完成) 3、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的时间,为什么说是“攫取”呢?(分组讨论完成)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1)郑和远航取得巨大的成功,结合教材94页的动脑筋分析总结一 下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呢? (2)“倭寇”指的是哪些人?戚继光抗倭取胜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教材96页的动脑筋分析总结。 (3)戚继光、岳飞、文天祥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试分析一下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拓展延伸: 通过刚才我们对郑和下西洋经过的学习了解,你觉得为什么六百年后的今天,郑和仍值得我们纪念?(郑和下西洋对我们的影响与启示。) (结合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到达美洲对照表思考)

(四)系统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几件大事,联系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对明朝对外关系的趋势加以分析。 示意图: (五)巩固训练: 1、郑和远航最远到达() A、非洲西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B、非洲东海岸和印度洋沿岸 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大西洋沿岸和南海沿岸 2、戚家军九战九捷的地点是() A、台州 B、温州 C、福州 D、泉州 3、葡萄牙占领澳门和中国收复澳门的时间分别是() A、1553年,1999年 B、1554年,2000年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东莞市可园中学韦红 课程标准 了解宋朝时期社会阶层的分工以及城市、农村多彩的生活场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朝社会各阶层的社会地位、城市、农村生状况的史实,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文提供的历史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认识到祖国今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是一天两天就缔造的,而是一个长期开发、发展的过程。 2、认识到一千多年前宋朝城乡生活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改造生活的生活的热情。 3、通过这节课学习,树立团结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价值观。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状况 学生在前面几课中已经意识到宋朝是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对于两宋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容易接受。 2、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加上特区的思想较为解放,因而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另外初一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发现问题,喜于探索问题,同时也善于动动手,用图形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社会阶级结构、农村生活、城市风貌”的规定。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易于理解,知识结构较严密,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作如下处理: 1、将乡村生活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中国从古至今,农村人口一直占绝对多数,中国历代改朝换代大多数与农民生活、生存状态有关,要想了解两宋社会的面貌,农村是首当其冲。 2、将城市风貌置于乡村生活之后 城市是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表现,是社会的最大闪光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此内容前置能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3、将士农工商后置 乡村生活、城市风貌学生已经了解,经过分析就可以自己把当时社会阶级成分分清。另外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最难理解、最难掌握,有利于得到学生的理解和重视。 教学设计与构想 课前探究——兴趣学习 找一找: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方式,找到有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材料 问一问:通过询问周围的长辈,了解当地传统节日的来历。 查一查:查阅与课本有关的史实。 编一编:根据所查阅的资料,编写有关讲演稿(宋朝各社会阶层代表的发言稿) 动动手:根据课本知识以及所查阅的资料,制作蹴鞠模型。 课前准备 1、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蹴鞠模型。 2、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各代表士、农、工、商四个阶层,让各个小组派代表介绍该阶层在两宋时期生活的社会状况。 3、提供一幅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以及背景音乐。 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做一次想像中的旅游,假设自己是宋朝人,到两宋走一走,看一看。出发前我们先欣赏这一幅宋朝画家张择端的佳作《清明上河图》(配背景音乐,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视觉感受宋朝生活的多姿多彩。) 提问:欣赏这幅名画后,你应该对宋朝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一些了解了!那么这幅画所描述的到底是不是事实呢?(学生回答) 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游一游宋朝,首先从农村开始。 新课讲授 一、农村生活(板书) 宋代农民居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得以丰富和改进,这主要是通过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设计理念〗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掌握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大量引进外来高产农作物;棉纺织,丝织和制瓷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能力目标: ①引导学生思考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培 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 ②引导学生联系明清对外交往的情况和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思考清朝“闭关锁国” 政策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③通过阅读、思考、表述、反问等培训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先学后教,以教导学”,师生互动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②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 ③运用实物展示激趣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15—17世纪,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产 生了,但封建专制制度却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这说明封建制度已无法推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已经衰落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封建专制制度的落后腐朽。 ②通过学习,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罪恶行径,同时认识到落后和封闭就要挨打, 只有开放才是民族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1、重点 ①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处理:明朝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典型表现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闭关锁国。处理:政策根源:“重本抑末”的封建经济策略;基础:自给自足的超稳定的封建经济结构;思维:天朝大国的浅见陋识;客观原因:欧洲殖民扩张;对中外交往的畏惧;具体表现:海禁;影响:弊大于利,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2、难点:明清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处理:已趋于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事例分析:闭关锁国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失去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阻滞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教学准备〗 1、实物资源 ①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 ②棉布、真丝、呢绒、化纤织物等纺织品。 ③清朝铜钱若干。 2、小黑板-----《预习提纲》 (1)明朝时我国广泛引种了哪些高产农作物?你觉得这些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朝对峙局面,统一了全国。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史称“开皇之治”。 2.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 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 也造成但是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而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 炀帝的暴政。 秦朝与隋朝有什么相似点? ①都统一了全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②都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③都有一项伟大工程,秦朝修筑了万里长城,隋朝开凿了大运河 ④都是短命王朝,秦朝存在了17年,隋朝存在了37年 ⑤都是因为暴政而亡。 3.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4.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贞观新政;恢复和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 赋税劳役;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魏征);完善科举制;注意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唐太宗的统治促成 了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国力增强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贞观新政:唐太宗实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⑴改革赋役制度;⑵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⑶修订法 令编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唐律疏议》;⑷完善科举制。 5.武则天:重用酷吏、引用庶族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改《贞观氏族志》为《姓史录》;大力发展科举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如姚崇、宋璟、狄仁杰;注重减轻农民的负担,统治期间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省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郭沫若称她“政启贞观,治宏开元。” 6.★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⑴有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的基础;⑵玄宗个人很有才能,他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进行改革,取得 了显著成效。 7.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内容: 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作用:实行科举制,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 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 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8.吐蕃:今天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 吐蕃的赞普-尺带珠丹,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汉藏两族之间的交往。当时的民族 政策是开明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课时作业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知识点1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知识点2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3.原因 ( 1 )主要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 2 )直接原因: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4.过程 ( 1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 2 )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 3 )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 ( 4 )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5.结果:1644 年4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知识点3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6.满洲兴起 ( 1 )后金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 )清朝建立: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7.清兵入关 ( 1 )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后,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 2 )李自成战败: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明朝的皇帝,有的纵情享乐,把政事交给宦官处理;有的酷爱木工……其中有一位皇帝,他20年不上朝,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国势日衰。他是( C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明熹宗 2.明朝中后期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B ) A.贫苦农民纷纷起义 B.朝政的混乱 C.土地兼并 D.外戚干政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题(A卷) 中华书局版(1)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A 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60分) 1.秦代万里长城和隋朝大运河都是古代的伟大工程,对历史发展影响巨大。二者历史影响的相似之处是( ) A .有利于民族间友好往来 B .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C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D .加强了南北间经济交流 2.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 )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开元初,四方丰稳,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 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 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6.“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 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 )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民族团结 D.文化昌盛 7.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 ) A.唐诗影响深远 B.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 C.唐诗取材广泛 D.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8.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A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 .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 .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 .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在海外,与华侨华人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恐怕就是“唐人街”了。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在其他国家城市中“华人店铺”聚集的地区。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 ) ①在海外有“唐人街” ②“唐人街”还有其他名称 ③华侨华人的居住区就是“唐人街” ④“唐人街”的名称来源与唐朝的强盛有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10.下列人物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曹雪芹 11.成都出土的印刷品《陀罗尼经咒》是研究我国印刷技术史的珍贵文物,该文物的印刷采 朝代:唐朝 人物:文成公主 事件:唐蕃和亲 朝代:元朝 人物: 事件:回族的形成 朝代:北魏 人物:孝文帝 事件: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朝代:汉朝 人物:张骞 事件:张骞通西域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导学案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主备人:刘美善总课时:审核:课题: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学习目标1.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 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疑问与笔记t 教学内容 一、课前回顾 ※温故知新:明朝前期加强皇权的措施有哪些? 二、预习交流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和目的 ⑴条件:明朝前期,国力; ⑵目的:①扩大明朝的; ②加强与的联系。 2、概况 ⑴时间:1405—1433年; ⑵次数:先后次; ⑶航海规模(第一次):人多,船艘; ⑷到达范围:到过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东海岸和沿岸。 3、意义和影响 ⑴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和; ⑵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 ⑶是世界史上的空前壮举; ⑷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及其危害 ⑴倭寇:明朝初年,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⑵、危害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脏。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遭到巨大损失。 2、戚继光抗倭 ⑴戚继光抗倭的经过: ①16世纪中叶,戚继光受命组织抗; ②戚继光组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开赴台州抗倭; ③荡平境内的倭寇; ④赴福建、广东和共同作战,取得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 ⑵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②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③“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 ④戚继光具有卓越的才能。 ⑶评价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位英雄。 二、展现提升 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戚继光纪念馆现为福建省爱国教育基地。另有,电影电视剧《戚继光》上映联播。 四、梳理巩固:『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想一想,戚家军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 五、达标检测 1.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的皇帝是() 三一学校_七__年级___历史__学科导学案

高二历史4.8闭关锁国 习题

高二历史4.8限训——闭关锁国政策 1.1832年,闽省渔户杨某曾在“大洋面上与夷船以鱼换米”,并得西人所赠书册。结果,在官府的干预下“起获夷书,咨请军机处,恭呈御览”,并招致上谕对于督抚的切责和追究。这表明() A.渔户企图勾结西人牟利 B.官府积极维护主权 C.传统观念影响中外交往 D.君主牢牢掌控臣属 2.清朝康熙中期以后,政府在工商业领域实行商专卖政策,这种形式,较之明代弊端丛生的官专卖制有了明显改进,国家变直接干预经济为利用专商间接遥控。据此可知()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清朝发展快 B.工商业的发展倒逼政府限制特权 C.清政府对工商业经济持扶持态度 D.工商业群体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3.下表是《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据表可知当时() ) A.广州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B.政府不断放松对外贸易管理 C.沿海地区丧失了贸易自主权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尚未出现 4.康熙十一年(1672年),清政府规定:“如将违禁出海贸易之人,不行举首,反以外海作为内地,或为隐匿,或擅给印票,往来侦探、通商漂海,皆革职提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沿海地区开放通商口岸,准许中国商人出海贸易,随后又正式成立——浙、江、闽、粤四海关,统一管理对外贸易。这一时期,导致清政府海洋政策变化的直接背景是() A.收复台湾 B.平定三藩之乱 C.列强染指中国东南沿海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5.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 表2外国白银输入中国统计表 表2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A.农产品商品化冲击了自然经济 B.中国传统手工业仍然具有活力 C.朝贡贸易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D.白银大量流入影响了国内市场 6.明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进出口商船的登记、纳税、收买舶船带来的货物,具体的商务则由“官设牙行与民贸易”。隆庆之后,牙行由纯粹的买卖中介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商业团体。 牙行的出现() A.体现了明朝政府对中外贸易的管控 B.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 C.反映出传统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松弛 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1836年,在广州商馆中落脚的外国商人约有50余家,其中英商31家,美商9家,葡萄牙、瑞典、荷兰、法国商人各一家,还有“港脚”商(主要是英印的所谓“自由商人”)11家。这反映出() A.西方列强已经打开中国市场 B.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争夺对象 C.清朝并未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对外贸易潜伏重大危机 8.在1757年乾隆皇帝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的对外贸易之前,清朝政府规定的通商口岸有4个,每个口岸每年平均只有1艘西方商船靠岸。只留1个广州口岸时,每年平均靠岸64艘西方商船,是开放4个口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李桥中学曹卫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主体教学研究高效课堂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既要抓好基础知识教学,更要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经过上一期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技能,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初步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但他们的偏科思想比较严重,对历史科的学习不重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三、教学进度安排 这个学期一共20周,第十周进行期中考试,第二十周进行期末考试。 四、具体措施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把它作为个主要的知识来学习,教会学生学历史的方法,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深入浅出地授好每一课,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本备课组将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开展新课程的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做到针对该章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以及教法,轮流主备主讲,作专题发言并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3、备课组内做到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的内容、统一测试题目、统一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 4、在备课组内开展互相学习活动,互相听课探索教学模式,共同提高。 五、教学设想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做好高效课堂提升的学习。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5 课 清朝的闭关锁国中图版练习题第四十四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 课清朝的闭关锁国中图版练习题第 四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右图为鸦片战争前,清朝某个城市的面貌,从来来往往的外国船只中,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城市是( ) A、上海 B、福州 C、厦门 D、广州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贞观之治②康乾盛世③开元盛世④贞观遗风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说明我国( ) A、封建社会开始衰落 B、封建社会融和发展 C、封建社会繁荣开放 D、封建社会开始分裂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组添一个适当的人物,使第二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相同( ) ①景帝→文景之治②_________→康乾盛世 A、顺治帝 B、乾隆帝 C、光武帝 D、隋文帝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汉唐、宋元时期,我国对外交流十分活跃,大批外国学者来到中国,或经商致富,或学习求成。明清以后,中外交流一改前朝,逐渐冷落。导致这一现象出的重要原因是( ) A、闭关政策的推行 B、民族压迫政策的推行 C、中国政局动荡 D、航海事业衰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使明清时的科学技术和西方近代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B、中国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C、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清朝文化专制、闭关锁国阻碍中国科技的发展 D、西方概念改变和数学的发展,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诞生和发展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遭到顽强抵制的两大原因是(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6课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

第1-6课 一、选择题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称颂的唐朝全盛时期是指 A.唐太宗统治后期 B.唐玄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武则天统治前期 2、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临朝听政,开创殿试 C重用人才,奖励生产 D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唐朝时进入全盛时期是指()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5、武则天的统治被后人赞誉为() A.开皇之治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慈禧太后 B.叶卡特琳娜二世 C.武则天 D.萧太后 7、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全国盛行是在 A、清朝 B、明朝 C、隋朝 D、唐朝 8、开元通宝是唐朝通用货币,唐以后历代货币都以它为范式。那么开元是谁的年号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9、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其治国举措的共同点是() A、设节度使 B、抗击突厥 C、建立行省制度 D、重用人才 10、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11、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12、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之分,“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A.武则天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唐太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13、1905年我国废除了科举制,那么科举制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 A.汉朝 B.隋朝C.唐朝D.宋朝 14、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 A.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唐玄宗15、贞观年间,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 ( ) A.文科 B.武科 C.进士科 D.医科 16、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汉武帝时 B.隋文帝时 C.隋炀帝时 D.唐太宗时 17、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形成于()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18、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19、下列情形可能在唐朝发生的是 A.兵部接到金国入侵的消息B.商人用交子用扬州购买丝绸 C.儒生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D.瓦舍正在讲岳飞等英雄故事 20、唐玄宗时,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是 A.策论 B.诗赋 C.肆曲 D.骑射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唐太宗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见下图(大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常在此塔下题名留恋。 材料四: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 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 以上材料都是围绕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而言的?该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皇帝在位时? 该制度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阶段。其中殿试开始于哪个皇 帝? (3)科举制有什么影响? (4)读了材料四,你有什么感想?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 请回答:(1)材料一名言是谁说的?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 (2)材料一中的统治者为避免“覆舟”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 (3)材料二中的“开元”与哪位皇帝有关?历史上把这位皇帝前期的统治称为什么?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第?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 确的。 1. 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鲁 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3.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尺尊东赞 D.骨力斐罗 4. 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治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 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 A.山东 B.东京 C.杭州 D.四川 8.“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9.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废除 C.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10.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A.战国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1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13.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 A.按察司 B.都司 C.民政司 D.布政司 15.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6.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7.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 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 C.来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 D.在我国北方边境进行骚扰的蒙古族军队 18.历史上曾经盘踞我国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是()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19.外八庙和避暑山庄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乾隆帝曾在此接待过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它们位于 今天什么地方() A.北京 B.山东青岛 C.陕西西安 D.河北承德 20.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 21.“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艘命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22.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23.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①科举制的创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4.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25. 右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 A.吴道子 B.赵孟頫 C.阎立本 D.张择端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难点:李自成起义推翻。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从时间上看,三部分内容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明朝末年——明朝灭亡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层层深入。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是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后的清军大肆扫荡是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本课有两条线索:一是以明末农民起义为线索,介绍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口号及结果;二是以明亡清兴为线索,介绍了明朝灭亡的原因、过程和清朝的建立。学习这些内容,首先要宏观把握明末清初的历史,以及明朝、明末农民军与后金(或清朝)之间的复杂关系。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2018最新历史中考试卷分类汇编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内容标准】 (1)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内容标准】 (1)通过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和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一、选择题 1.(2015·江苏南京·5)清朝前期的统治措施中,妨碍了正常和海外贸易与交往的是() A.七下西洋 B.设置台湾府 C.设置伊犁将军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D 2.(2015·江苏泰州·32)提示历史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错误的是() A.刺史的设置——加强了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检举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C.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D.闭关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答案】A 3.(2015·山东烟台·5)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 A.完全禁止海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只是禁止对英贸易 D.对外自由开放 【答案】B 4.(2015·四川内江·3)下面史实能够说明大清封建帝国危机的是() A.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B.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C.推行闭关锁国政 D.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答案】C 5.(2015·福建厦门·7)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A.“重本抑末”政策 B.汉化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答案】C 6.(2015·广东省·6)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B.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C.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答案】D 7.(2015·山东济南·5)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清朝历史”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与学习卡片内容相对应的选项是() 学习卡片 表现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 A. 长安 B. 涿郡 C. 洛阳 D. 余杭 2.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3.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的英明统治。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4. 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制度 5. 下列与武则天有关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代唐高宗视政,初显管理才能 B. 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C. “武周政治”时期,社会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 D. 以残酷诛杀的手段对付李唐宗室 6. 僧人都有法号,“西天取经”的陈祎,法号是()。 A. 三藏 B. 玄奘 C. 鉴真 D.一行 7. 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 A. 辞赋 B. 诗歌 C. 散文 D. 词曲 8.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A. 举荐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9.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 朝鲜 B. 印度 C. 日本 D. 印度尼西亚 10.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A. 魏征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姚崇 11. 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的人是()。 A. 昭君姑娘 B. 文成公主 C. 则天皇帝 D. 金城公主 12. 为“唐风洋溢奈良城”作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 鉴真 B. 玄奘 C. 阿倍仲麻侣 D. 一行 13.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 14.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