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

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

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
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

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

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魏丽萍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的优势愈发体现出来。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自主探索,大胆猜想,讨论质疑,归纳总结已成为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的法宝。兵教兵,在生生合作中提高;师教生,在师生互动中共创课堂精彩。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课堂效率和教学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组织好合作学习呢?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特征之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师生之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数学课堂也因之而富有活力。但在教学中不少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是我在课改的探索和研究中,归纳总结的几点策略。

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不当的分组会导致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编排,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性别等将学生分组,这样有助于打破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障碍。在教学实践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注意小组成员编排的科学性。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成员的组成既要考虑到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又要考虑他们原有的性格、情感特征等非智力型的合作基础。定期对小组成员流动,实行动态分组。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不断地有机会了解更多同学的观点,也可以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目的。

2.小组合作学习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组内成员要有具体的明确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等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实现小组角色之间的相互依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这也是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二、准确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1、先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新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出一些质疑问难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的欲望。经过学生一番思考后,有了一定的合作和交流基础再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更好。

2、需畅所欲言时再合作学习。当老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时,学生们常常急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但有限的时间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欲,这个时候的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之间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动手操作中组织合作学习。在实际的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时候学生个人是无法靠自己的智慧和行动独立完成的,这就需要融合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样,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既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三、深入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要“袖手旁观”,要积极主动地、尽可能的参与到每一个合作小组的学习中,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应针

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四、科学建立学习评价机制

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保障。

1、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合作学习评价的主体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学生也应成为评价主体之一。教师可让学生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加强小组自评、互评,使得评价成为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在实践中,自评和他评的结合,有助于小组内部进行反思,有利于组间的学习交流。

2、评价方法应多样化

新课程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因此评价时必须贯穿于学习过程之中,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避免失败产生的消极心理影响,教师自身要从裁判的角色转变为一位沿途陪伴、激励学生发展的朋友,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式和策略发生积极的改变。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在合作中成长

在合作中成长 一、学情分析 心理学认为,合作是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在初一阶段,合作和协调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也是教师塑造良好的学生班集体所必须加以培养和训练的;是中学生团体发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目前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学校生活等多层面中表现出不合群,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弱点。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非常必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就是大家在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中一起把事情做好。知道合作力量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并学会与人合作,掌握一些与人合作的经验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故事、游戏和讨论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其亲身感受到合作带来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体验和感悟,学会团结合作,并在活动中感受团结合作带来成功的喜悦。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合作的定义及合作的方法,并尝试合作;在创设的 情境中领悟共同目标、牺牲精神、合理分工等合作的技巧。 2、难点:在活动中领悟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教学,使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四、教学过程 (一)抛砖引玉-故事导入 有人问传教士天堂和地狱的区别,教士把他领进一间房子,只见一群人围坐在一口大锅旁,每人拿一把汤勺,可勺柄太长,盛起汤也放不到自己的嘴里,一个个眼睁睁看着锅里的珍馐饿着肚子,每个人脸上都充满绝望和悲苦。教士又把他领进另外一间屋子,这里的摆设和刚才那间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们都用汤勺把汤送给坐在对面的人喝。他们都吃得很香,很满足。教士说:“刚才那是地狱,这里就是天堂。”

教师在合作中成长

教师在合作中成长 ————谈以课例为主体的校本教研 磐安县实验小学陈新芳 【摘要】校本教研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而合作是校本教研的基础。本文根据实践的经验,从以课例为主体的校本教研的合作开放教研机制、合作互动的教研渠道、多平台资源整合的科研平台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在合作中成长的专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合作开放合作互动资源整合 什么是“校本教研?”专家们给它下的比较一致的定义是: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根据我的理解,我们通常讲的校本教研就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研究和反思教学行为,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的一种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由此看来,开展校本教研的的目的一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切实提高教师质量,二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这个两个目的中,我认为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在合作中专业成长是关键。 有一份对教师的“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专业指导对您的帮助最大”问卷调查(295份有效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表可以看出,纯粹的理论学习和指导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并不大,而立足实践的专家指导和同事互助对自身的帮助很大。我们认为,以上的调查反映出了大部分教师的共同心理,因为高深的理论难以让他们学以致用,而纯粹的教学案例由于缺乏行为自省只能让他们东施效颦。只有通过对自身教学全过程的行为反省的行动式指导和帮助,才能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特别是同事间的研讨与共享是教师最直接的学习资源,因为在相近的教育环境下,教师个体间尽管存在差异,但经常会遇到相似的问题,当教师间不同的观念、教学法模式或方式方法发生交流、冲突时,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更能得到提高。为此,我们提出了“教师在合作中成长”的管理理念,并在校本教研中得以全面落实。 一建立合作开放的校验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培养教师功能,我们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学科备课小组,并对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成功和快乐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成功和快乐 -----《生活与物理》研究性课程的实践与感悟 上海市致远中学施玉芳2006.9 一、合作学习是时代的需要 现代社会,高度精细的社会分工,带来高度密切的社会合作。大到“人类基因组”、“‘非典’病源体”等尖端课题的研究,小到生活中一件普通商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合作”。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而让学生学会合作便成了教育的时代命题。 我们欣喜地看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不仅明确写进了“纲要”、写进了“课标”,而且已开始内化成教师的行动。合作学习如学步的幼儿,蹒跚着向我们走来。虽然还很稚嫩,但与之俱来的学生个性的张扬、荣辱与共意识的培养,己使课堂多了一分鲜活。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就课堂学习而言,是指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它更多地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出现。 二、课堂教学是学生实施合作学习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过程。这种合作与交往,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而合作学习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正是在于知识以外的人的发展。 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通过合作学习,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共创共生共荣;由于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主动表现、展示才能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在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小组内,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独自承担转向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评价也由过去针对个体转向针对小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合作精神。 三、合作学习在《生活与物理》研究性课程中的实践 2005学年度,我在初一年级开设了题为《生活与物理》研究型课程,每周一课时,开设四个班级。我采用了合作教学、同伴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民主开端,创设合作氛围。第一堂课刚开始,允许同学们随意坐自己想坐的座位,当时学生们感到既兴奋又惊讶,兴奋得是自己可以和喜欢的同伴坐在一起,惊的是在一般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会得到如此“礼遇”,自然就对这门课产生了好感和兴趣,对上课老师产生由衷的感激,当然老师也对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这种民主的氛围,不要随意破坏游戏规则,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同学们欣然应允,事实证明,老师给学生以信任,学生将会以实际行动加倍回报老师。 第二步:学生寻找合作伙伴,成立课题小组。学生按照下表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详见附件一)进行小组活动,选出组长,共同选择课题、课题组名称、课题组成员分工,因为学生是第一次上研究性课程,老师根据实例指导学生确定实施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围绕《生活与物理》这一主题,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了该研究课的实施方案的初稿。事实证明,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感受了同伴互助的力量,共同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第三步:搜集资料,制作作品。小组成员根据分工从网上或其它各种途径搜寻课题相关资料,建立课题资料库,同组成员对搜集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归纳,选出与课题相关材料,按分工制作PPT和网页出稿,各组修改并完善作品。

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新的理念下的语文却是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近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足例子。用好例子即是说理透彻;用足例子是运用要充分;用活例子是要有创造性。回顾工作之路,在“活”上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一、活化教材、补充教材。 语文这一科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比如:哪座房子最漂亮》是人教课标版第一册中的一首诗歌,共四句话。第一二句采用数数歌的形式,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的可喜变化:新房多,新房高大宽敞,房前屋后还有花草树木,十分漂亮。三、四句一问一答,指出小学校的房子最漂亮,能激起学生的自豪感。诗中叠词和数量词的运用,使诗句富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是激发儿童阅读的好材料。师贴出房子的“瓦”、“墙”、“门”、“窗”。让学生回答什么样的瓦:师示范贴“青青的”后让学生对号入座贴“白白的”“宽宽的”“大大的”以及花果园,树成行的图吸引学生。,接着用漂亮美观的贴图高度概括了课的内容,形象直观,重点突出,别具匠心地本设计引导学生去感知。最后多方式朗读:① 师生接读② 男女生接读③ 回声读[多种形式的读,活泼生动,突破了重难点。总之,使学生能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语文,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展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这样一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地快乐。发现生活与语文的天然联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的天然渊源,发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一个无限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单元主题特点以课文作为源头,挖掘出新的活水,为课文注入新的空气,进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游戏中学习,激活思维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一节课四十分钟不可能完全处于学习状态,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开发创造思维,无疑少不了引入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把学习当成乐事。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提高。比如课前品尝“游戏点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预习课文,用知识得到巩固与积累,同时唤起他们的学习需要,使其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生字卡片传递,既是对字的认识与巩固,又是词语的积累;课中畅游“游戏世界”,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这样的游戏多运用于生字的认、写学习中。如猜字谜、拼装部件成字等游戏,让孩子乐于学习,游戏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学习快乐成长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学习快乐成长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通过交往互动,才能得到发展。分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司基曾经说过:“在学生心灵深处无处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教学中,民主平等,互相合作,尊重信任,共同参与的师生、生生关系,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将小组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个别辅导相结合,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四至六人,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合理搭配,保障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小组间竞争的公平性。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体会谈一下如何实施分组合作学习: 1.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施展能力: 小学生还处于儿童阶段,同伴对他们的影响有时甚至超出老师父母对他的影响。一个小组内的同学之间很少拘束,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平等的,他们的思维能任意驰骋,一个人的想法可以变为多个人的想法,还可以启迪别人想出不同的方法,每个人充分施展了能力,这样可以从多个方法选出最好的方法,小组内的互助合作发挥出了最大的效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首先从生活入手学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教学一开始我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用介绍该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其次,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不作任何说明,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在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2.监控指导,营造一个合作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不主动,坐享其成。 自主学习本身就是要求学生自己能主动的学习,而有的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无论是个人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还是小组合作交流。缺乏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 2.学生自主学习时不合作,各持己见。 在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中,有些学生只顾做好自己的事,不懂得合作,甚至不愿意合作,而各做各的,各说各的,这样根本就不能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样的合作学习也只是一种形式,根本不叫合作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时无主见,人云亦云。 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对于同一个问题,成绩好的学生会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差一点的学生则不会思考,或懒于思考,没有自己的观点,于是就跟着别人走,别人说什么他就说什么。 4.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时间 5.有时给出的合作探究的问题空间过于狭小 6.合作小组内部缺少必要的分工 以上几个课例都反映了这一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怎么合作?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是什么?由于没有明确分工,小组成员常常是各行其是,自说自道,形成不了交流合作探究。所谓小组代表发言,也是发

表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形成交流,也就不能实现互补互助、共同提高,反而更加造成俩极分化,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7.教师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教师把自己当成旁观者、局外人,没有能发挥教师组织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这样也就很难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针对以上问题,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时,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每个学生都要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2.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一些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其问题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功能。问题设计太简单了,没有合作的必要,太难了学生解决不了。 3.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时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学生个体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深入而广泛地接触教材,与教材有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对教材内容有深切的体验和理解,这样在合作学习中才能形成交流,才能相互启发,使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完善。如果学生个体在合作交流前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没有整理好自己的思维,从心理上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 4.小组成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5.教师要发挥其应有作用

(完整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知识梳理

七下丨部编第六课 第1课时集体生活邀请我 1.什么是集体?如何理解集体的联结度? (1)含义: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集体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2.怎样感受集体的温暖(我们为什么要过集体生活)? (1)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2)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3)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3.集体力量和个人力量之间的关系? (1)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2)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3)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4.集体力量的作用(或对于个人的影响)是什么?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个人在集体活动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第2课时集体生活成就我 1.集体生活的作用是什么? (1)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2)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2.怎样在集体中涵养品格? (1)在集体中,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我们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 (2)在集体中,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我们在交往中要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 3.怎样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1)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2)了解和认识他人的个性,在了解和认识他人的过程中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不断发展自己的个性。 (3)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4)积极参与集体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不断丰富自己的个性。

让孩子必须知道的几句话

让孩子必须知道的几句话 一、激励孩子积极向上的6句话 赞赏和激励是促使孩子进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个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的心理,而赞赏其优点和成绩,正是满足了孩子的这种心理,使他们的心中产生一种荣誉感和骄傲感。孩子在受到赞赏鼓励之后,会因此而更加积极地去努力,会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会把事情做得更好。赞赏和激励是沐浴孩子成长的雨露阳光。 1、你将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2、别怕,你肯定能行! 3、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 4、有个女儿真好! 5、你一定是个人生的强者! 6、你是个聪明孩子,成绩一定会赶上去的。 二、使孩子充满自信的7句话: 自信心是人生前进的动力,是孩子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其自信心的培养。可以说,许多学习落后或者逃学、厌学的孩子,都源于自信心的丧失。只有自认为已经没有指望的事,人们才会放弃,学习也是一样的,只有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希望学下去了,他才会逃学、厌学。实际上,即使那些学习很差的孩子,只要我们能重新燃起他们内心自信的火种,他们都是万全可以赶上去的。 1、孩子,你仍然很棒。 2、孩子,你一点也不笨。 3、告诉自己:“我能做到”。 4、我很欣赏你在××方面的才能。 5、我相信你能找回学习的信心。 6、你将来会成大器的,好好努力吧。 7、孩子,我们也去试一试? 三、促使孩子学习更优秀的7句话 非志无以成学,非学无以成才。学习是孩子成才的唯一途径。没有哪一位父母会不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要使孩子学习好,一方面在于引导和鼓励,把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成为乐学、肯学的好孩子。另呀方面。需要教给孩子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高效的学习武器。方法即是孩子学习好的捷径,即是孩子通向成才之路的桥梁。 1、凡事都要有个计划,学习也一样。 2、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3、你再好好思考思考。 4、提出一个问题,我就奖励你。 5、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6、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得更开心吗? 7、只要努力,下次就一定能考好。 四、促进孩子品行高尚的8句话 知识学得再多,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也很难在将来获得成功。在现实社会中,许多父母对孩子往往只抓孩子的学习,不及其余。有的父母甚至认为,

《在合作中成长 在竞争中进步》主题班会课教案

《在合作中成长,在竞争中进步》主题班会课教案 一、活动设计理念: 意在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心理上对竞争形成正确的认识,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让学生懂得在当今社会竞争合作的重要性,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提高竞争意识,培养合作品质,树团队精神,通过竞争合作可以取得更大成功,学会在竞争合作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共创理想。 二、活动背景及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初中生活后,感觉学习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学生为了能在考场上击败其他同学,取得更好的名次,在同学向自己求助时,或推诿或敷衍,学生之间,无形中就产生了隔阂。让原来纯正充满斗志的“竞争”发生了扭曲。 初一的学生,刚刚进入了青春期,心理自控能力还远远不足以调节由竞争带来的压力,他们的不正确认识很容易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阴影,引发他们的困惑、苦闷,甚至于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伤害他人,并伤害自己。因此,他们需要我们正确而及时的指导。 三、活动目标: 1、知道成功不但来自于个人的不懈努力,更需要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知道正确的竞争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可以克服自己的不良个性,可以增强学习兴趣。理解“双赢”的实际意义。 2、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心情,培养并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3、通过亲身体验,明白竞争与合作是共存的,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的中的两个部分。 确立目标的依据: 学生压力日益增大,竞争在不断扭曲,带来的是同学之间的冷漠、猜忌,甚至于隐瞒、欺骗。 四、重点、难点: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单纯的竞争是不存在的,明白竞争与合作的亲密关系,并培养在合作中竞争的意识,在竞争中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确立的依据: 面对升学压力,许多学生为了击败他人,恶性竞争,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并没有提高自己的成绩。 五、活动的总体结构设计: 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呈现生活中出现的实质问题——分析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提高认识——指导实践。 六、活动形式:情境式、小组活动、游戏竞技。 七、活动过程: 1、实践导入感知合作: 师:同学们,马上就要上课了,咱们赶快动手把这些桌椅围成一个圈,好吗?时间有限,搬的速度可要快一些,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啊!(师生一起动手搬桌椅。)

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师生合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e2419649.html, 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师生合作 作者:唐买社妹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年第02期 一、学生合作学习的现状 1、学生合作流干形式 合作学习是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也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但是目前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自由式”、“随意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比比皆是,老师抛下一句“你们可以分小组讨论一下”,学生们便开始热热闹闹的大讨论,但具体要讨论什么也不知道。在新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中提出了“小组合作”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理念和方法逐步得到认可之后,不少教师已经将它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虽然学生合作学习的广泛运用给课堂注入的新的活力,但是现实中很多教师的低效操作,使得合作学习尚未焕发出它本该更为耀眼的光彩。 2、学生合作学习的盲目性 在新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中提出了“小组合作”这一教学理念之后,不少教师已经将它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但是现实效不强。小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除了教师的引导外,不与学生的年龄和其自身的知识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很多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中更多是关注了合作探究的作用,却忽略了合作学习主体,也就是说没关注到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及知识量的条件。小学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知识量少,自控力差,要有实效性的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比较很难的。从而说明在开展合作学习时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根据教学对象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及教学手段,这样才做到有针对性,明确性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二、师生合作是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改革多年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合作方式,还处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每年近二十节观摩教研活动中,发现合作是普遍开展,但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走过场。他们把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但根本不去理会学生在下面唧唧喔喔讨论什么。有的教师甚至从第一组走到最后一组,左看右看却不弯下腰来与学生合作学习,也没有形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合作无法达到实质性的合作交流学习。师生合作是教师由“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设计者”“合作者” 的角色转变,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共同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和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的途迳。 三、师生合作是学生合作的学习根基 当前,有的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盲目地把合作任务交给学生,老师自身不肯去作必要的执导和训练。小学生特别是低年部的学生因自身学习条件所限,他们是很难或无

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合作学习有以下四条特征: (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数学任务; (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 (3)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的气氛; (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2、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组长)、总结报告员等。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 3、课后研讨式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荆门市牌楼中学黄文秀 内容提要: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让学生自我确定主题、调查活动、整理资料、汇报成果、自我反思。把时空留给学生,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就精彩!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培养能力锻炼成长 普罗塔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点燃火种的引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新课程,它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一、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并深入各个领域,开展探究、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这就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锻炼自己,亲身实践,体验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迅速成长起来。 1、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培养了各种能力,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提倡亲历亲为,鼓励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追求的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是一种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合作学习是主体教育的策略之一,是建立在科学的交往观基础上的,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是不是放任自流的呢?教师是不是没有用了呢?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主要从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这一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任务分工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并按自己的兴趣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合作学习中学习任务的确立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有选择性的、有一定难度、具有思考价值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间根据个人的特点分配任务。 在《西洋打击乐器介绍》一课中,确立的教学目标是初步认识和了解西洋乐器中的打击乐器──小军鼓、木琴、定音鼓、大鼓、三角铁、钹、和铃鼓的音色、形状及演奏方式。实现这个目标,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演奏方法,而是由学生自己摸索、研究演奏方法,这个环节的任务就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认识这些乐器,自己摸索总结出西洋打击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乐器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具有神秘感。为了让学生对西洋打击乐器有更全面的认识、了解,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任务。这个任务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学生相互启发、协作完成。同时为了在有限教学条件下(不能每人一件乐器)给每个孩子参与实践、探究、体验的机会,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共同认识、研究、摸索一至两种乐器的演奏方法。老师明确的将任务传达给学生,学生明确了小组共同的学习任务后,由组长根据组员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乐器进行学习。各学习小组的任务分工在这节课中不是具体的分到每个人,而是灵活性的分工,他们有的在研究,有的在倾听,有的在思考,有的在做补充,在活动中相互启发,共同学习,获得成功体验。 二、教师指导 1.启发活动 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在小组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进行帮助和指导。有的小组成员对自己的想法表示怀疑,不断向老师暗示,需要老师

让孩子成为自信阳光乐学的人

让孩子成为自信阳光乐学的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剖析当今中学生生活的社会现状,就不难发现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会产生心理问题。他们大都是独身子女,父母的溺爱,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分宠爱,使他们养成了娇生惯养、自私任性的性格,且依赖思想特别严重。同时他们又正处在身心发育时期,对任何新事物感到新奇,电视游戏的惊险刺激,他们都想去尝试模仿,但他们又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脑海里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只是随着自己的意愿行事,遇到顺心的事就开怀大笑、遭受一丁点的挫折就萎靡不振,甚至还与家长闹矛盾。而家长在此时若缺乏正确的引导,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那他们在心理上往往容易产生盲目的自满、自卑、厌烦等反常现象;在行为举止上出现暴躁、偏激、易怒等情绪的变化;在知识学习上往往出现时好时坏的现象;与同学的交往上也存在着难以相处的局面。其实,学生碰到问题而产生的忧愁苦闷,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因此,我们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增强他们心理健康的意识,促使他们正确对待自我、学习与生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针对这些现状下面我谈几点我粗浅的看法: 一、给学生一个自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灵的交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斗志。青春期的教育本是心灵对心灵的启迪、精神对精神的感化。而爱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爱又是相互的,老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丰富多采的精神食粮,爱需要沟通,老师的赞美和鼓励则是沟通的桥梁。给予学生肯定和赏识,不仅让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信、可倾诉。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近你,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当老师微笑地走上讲台,用明亮有力的眼神注视着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在注视着我,老师重视我,尤其是一些学困生,老师更应让他们感觉自己并没有被冷落,从而挖掘学生的心理潜力,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因而给胆怯的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自信的微笑;一个“你能行”的暗示,让他们战胜自卑的心理,与同学们平等相处,以竞争、乐观的精神面貌共同参与学习。 二、融入大自然陶冶道德情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扰,发展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设让学生情感产生共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培养和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加上家庭成员的影响,个别学生显得过于娇嫩、自私,甚至冷漠。因而仅靠学校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这个大舞台。精心组织有趣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来验证、体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调适学生身心健康的艺术、文化、体育、智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同学的友谊,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录像,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影片中主人公的言行,写好观后影评,教育学生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且学校每年都开展“体育节”、“科技节”,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挖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团结、合作中成长

在团结、合作中成长 邯郸市汉光中学韩永丽 前言:初二是初中阶段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分水岭”。随着时间推移,学生自我意识逐渐萌发、逆反心理逐渐增强,他们追求独立、渴望自由,而往往忽略团结、合作精神,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人为善的品德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引导学生了解“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在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合作的条件。 3、引导学生从行为到心理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感受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在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知道合作成功的条件。 教学难点:学生在活动中能与人合作成功,或悟出合作不成功的原因。 教学流程: 一、导入,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1、体会“孤掌难鸣” 教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而且今天还有很多老师来到我们班级听课,请大家伸出一只手,用掌声欢迎老师们的到来。 学生:老师,一只手没法鼓掌。 师:要想鼓掌,得怎么办呢? 生:两只手合起来。 师:那我们再次用掌声欢迎老师们的到来。 生:鼓掌。 2、“拿橘子”实验 师:一只手孤掌难鸣,我们再来试试一个手指能不能完成好一件事情。 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注意听要求:请你们只用一个手指,把橘子拿起来。 生:老师,拿不起来。 师:要想把橘子拿起来,得怎么办呢? 生:用五个手指合着拿起来。 师:那我们再来试试,用一只手看看能不能把橘子拿起来。 生:拿起来了。 3、“折筷子”游戏 师:下面再做个游戏,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力气最大!我这有一根筷子,我想请一位力气比较小的同学折断这根筷子,就请郭凯吧! 生:郭凯上,将筷子折断。

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发表时间:2012-01-16T09:36:27.733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刘明春 [导读] 合作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 江苏省射阳县阜余初级中学刘明春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合作学习有以下四条特征:(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数学任务; (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 (3)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的气氛; (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2、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组长)、总结报告员等。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 3、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合作学习的组织 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充,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 2、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 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即同一层次的同学同时担任同一角色: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总结报告员等),这样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 三、合作学习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当然也必然会有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教师通过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合作学习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怎样的合作更有效 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合作学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具体表现在:一是分组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师大多根据学生的座位就近分组,座位变了,小组也就变了,既不考虑学生的搭配,也不考虑组内的分工。二是合作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哪些问题需要合作?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如何进行合作等问题教师心中没有底。教师讲累了让学生“合作一下”,有老师来听课了让学生“合作一下”,把合作学习当作了调剂品、装饰品。三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合作。没有其他老师听课时,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可以热闹一下的时候”,有老师听课时,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最难受的事,讨论时不说不行,说又没东西可说。四是缺乏群体意识。合作时热热闹闹,汇报交流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没有形成共识,只能说自己的观点。 2、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么站在讲台前,要么轮流转几圈,看看这组,瞧瞧那组,不能把自己融入到学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测试试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在集体中成长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时代好少年”周丹彤开展“树轮里的秘密”项目研究,在她的带动下,班级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近3年来,班里有十几个环保研究项目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对此,下列认识你认同的有( ) ①个人的力量总是比集体的力量更强大 ②集体成员相互帮助有利于不断完善自我 ③集体成员坚持小团体主义更能增长才干 ④建设美好集体需要善于合作和相互激励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有些学生家长、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中学小群体的认识不足,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只见其弊,不见其利,教育、管理不当,过多地斥之、禁之,这将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因为在小群体中( ) ①我们能够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②我们能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オ干 ③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学习交往 ④我们不会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百度“剧场效应”,在经济学中是指,如果剧院着火了,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那就是先跑出去,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这么做,其结果必然是大家都拥堵在门口,谁都跑不出去,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他人利益的行为,导致了群体悲剧的上演。“剧场效应”告诉我们:( ) ①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 ②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③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④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A. 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材料说明( ) A. 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B. 个人与集体是相对立的 C. 个人要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D. 集体的力量就是简单的个人力量的相加 5.湖北省黄冈市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发热患者等“四类人员”居住的楼栋单元(自然垸组)实施封闭管理。面对封闭管理,楼栋单元的居民要() ①关注、承认和保护个人利益,让集体服从个人意愿 ②在个人和集体发生冲突时,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 ③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④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6.下列名言警句与“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④“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7.某班级建立QQ群,通过“群公告”公布“一周班情”。这为同学们了解班情、讨论问题、建言献策提供了人人参与、畅所欲言的平台,促进了班级良性发展。这() ①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②有助于学生迅速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③有助于学生共同参与建设美好集体 ④不利于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8.抢险救灾,他们冲锋在前,迎着灾害“我先来”;逢年过节,他们加班加点,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守护人民的安居乐业,他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哪怕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有一个光荣的名字——人民警察。这启示我们() A. 要坚持集体主义,以集体利益为重 B.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是有冲突的 C. 要想集体利益存在,就必须抛弃个人利益 D. 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集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