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市外来工社会保障论文.

城市外来工社会保障论文.

城市外来工社会保障论文.
城市外来工社会保障论文.

浅析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摘要】城市外来人口为我们美丽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付出了自己巨大的辛劳,但他们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而导致他们沦为社会的边缘。这正是由于的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和缺失,也严重影响我国社会公平性问题,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对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进一步加快和完善我国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城市外来人口;基本现状;社会保障缺失;原因分析;对策

矗立的高楼大厦,诗情画意的公园,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头,构成了今天美丽的城市风景线。我们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依赖于城市外来人口兄弟的辛勤工作,城市外来人口在一波波城市建设潮中,充当着一线体力劳动者的主力军,工地与牛棚是他们的主要栖身之所,他们还不能按时按量赚取报酬,对他们来说工作就是出卖体力或已成习惯,绝不是兴趣。他们亲手建造的高楼大厦是为城市体面人享用的,自己却永远是远眺者与向往者。他们来到城市的目的大都是为了暂时谋生或养家糊口,其中理想高者也是通过打拼和极力节省,积累余钱再做点小本生意或回老家创点小业。他们对城市来说只是历史匆匆的过客,日复日,年复年,他们前赴后继地为城市建设而消费青春,消费健康。病了,老了,死了,他们会归根农村,不留给城市任何麻烦和痕迹,城市毫无负担和低成本使用了这些廉价劳动力。我们在不断分享城市外来人口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的劳动成果与生活便利的同时,又是否想到主动去为城市外来人口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各项社会保障和援助,或尽力满足其合理诉求,尽量回报他们为城市发展所作的奉献。

所以我要把这篇文章献给我们让人肃然起敬的城市外来人口。

1.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显示,近几年,中国每年外出务工人员接近1.5亿人,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下,各级政府针对城市外来人口参加社会保险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总体上看城市外来人口工资被拖欠、劳动合同订立不规范、社会保障与福利待遇差、参保率低、参保范围窄等问题依然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城市外来人口收入水平低,生存能力差

在我国城市外来人口大多从事技术含量很低的劳动密集性产业,劳动强度大,工资水平低。许多酒店的城市外来人口工资都只有五六百元,而且也没有享受到任何的社会保障。根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城市外来人口平均月收入为966元,一半以上城市外来人口收入在800元以下,其中男性城市外来人口平均月收入为1068,女性为777元,居住条件恶劣,大都是简易工棚和拥挤脏乱的宿舍,安全没保障。

1.2 城市外来人口工作条件差,劳动报酬权很难得到保障

农城市外来人口所从事的职业都是一些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工作,大多数城市外来人口每天所工作的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4个小时,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8个小时,而且没有正常的节假可休息。多企业将城市外来人口视为临时工,不与其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所以雇主借故拖欠、拒付城市外来人口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有些地方还非常严重。

1.3 城市外来人口参保意识不强

从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中的调查结果显示74.81%的城市外来人口未参加任何保险,其中,有73.37%、73.77%、84.65%和67.46%城市外来人口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从总体上来看,城市外来人口普遍社会保险意识不强,处于严重缺乏状态

1.4 城市外来人口社会福利差

城市外来人口社会福利缺失主要表现在与城镇职工在住房条件或补贴、在职培训或进修、各种劳动保护及保健费、子女入学、入托、社区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数据显示近四成城市外来人口未与单位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一半城市外来人口拿不到加班补贴,57%城市外来人口得不到工伤补偿,近八成城市外来人口不能带薪休假,90%以上城市外来人口没有享受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还有近八成的女性民工不能享受带薪休产假。

2.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原因分析

2.1 法制的原因和户籍制度的漏洞

一是立法滞后,二是现有法规执行不到位。我国社会保险立法严重滞后于社会保险的需求与改革发展,《社会保险法》至今未正式出台。在现行的社会保险法律法规中,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规定很少并且笼统。而且法规执行不到位,政府行政中没有强有力的强制措施,使得既有的法规也很难贯彻落实。我国现行的社保制度中,如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都要求有本地户口,这就造成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覆盖面过窄。民工游离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甚至都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就更难受到社保的惠顾。

2.2社会对城市外来人口歧视和排斥

很多企业为了解决城市人口的就业和为下岗职工寻求再就业的机会,制定了各种歧视城市外来人口的政策,将城市外来人口排斥在许多工作岗位之外。另外,政府在更多的时候都从维护城镇居民的利益出发,一方面承认城市外来人口在城市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将城市外来人口视为不安定的因素,实施以管制、限制、防范为主的政策。由于城市对城市外来人口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他们在生活无助时很容易产生对社会的报复心理,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从而又加剧了城市居民对城市外来人口的排斥与歧视。

2.3 民工自身的就业劣势以及观念落后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使城市外来人口明显处于不利地位,不敢对自己的工资、劳保等权益提出意见,还必须接受极低的劳动力价格和诸多的“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外来人口自身的观念问题,对参保的积极性也不高,他们只想立即获得现钱,对若干年后才能领取的养老保险以及让自己受益不多的医疗保险意愿不高。

2.4管理方面的原因

当前,社会保险政策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缺陷,缺少一个确保社会保障关系能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转移的管理机制。城市外来人口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性强,有被解雇的风险,并且经常在不同企业、领域和地区之间流动,这样使得城市外来人口在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支付等环节具有诸多不便。即使是在一个县或市的范围内,也由于城市外来人口暂时失业或者频繁变动工作,使社会保障部门面对烦琐的手续而疲于应付,管理成本很高,同时,由于外来务工人员个体和群体差异都很大,也较难于施行统一的保障模式。

3.完善我国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考

3.1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培养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保意识

城市外来人口参保意识相对淡薄,对养老风险预计不够,同时对相关政策不了解,这是造成城市外来人口参保率低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状况,社保相关部门应当组织人员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形式,深入城市外来人口密集的工地、社区、厂矿和企业进行社会保险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的城市外来人口了解社会保险,参加社会保险。

3.2出台民工社会保障专法和改革户籍制度

抓紧起草有关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可考虑制定综合性的面向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险法》或针对民工的综合或单项社会保障的法律与法规,还要加快制定(户籍法),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针对民工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保障外来人口子女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3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应逐步建立和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在覆盖对象上应当是包括城市外来人口在内的所有工资收入者,应打破将城镇职工和城市外来人口截然分开、差别对待的状况。从长远来看,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大势所趋。因此,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循序渐进,既要解决眼前的困难,又要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应针对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需要,设计符合其利益需求的相应保障制度。按照流动性对民工分类,我们可以把城市外来人口分为如下三类:市民化的城市外来人口、流动的城市外来人口和农民的城市外来人口,并对保障层次也做划分,同样分为三层:核心保障内容、间接保障内容和补充保障内容。并且在制度设计上要对每一类城市外来人口的核心保障内容以及开展模式做出配套的规定。这种分层次和类别的民工社保体系的建立不仅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别城市外来人口对社保的差别需求,同时还能合理的配置目前政府和企业相对稀缺的财力和技术资源。

3.4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打击不法企业,保障城市外来人口的权益。

在劳动力买方市场的前提下,企业总是想方设法压低劳动力价值,各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的积极性必然不高,甚至逃避责任和义务。因此,各大中城市必须加大政府管理力度,加强劳动监察维权。以深圳市工伤保险为例,至2005年底,包括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工伤参保职工人数已达600.3万(其中80%以上为城市外来人口),占全省参保人数的三分之一多,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8.4%。据统计,2005年1~12月全市共征收工伤保险基金5.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7%,基金征缴率达99%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源于深圳加强劳动监察执法维权,如对未参保单位实行高额罚款、新闻曝光等,曾对一家拒不参保的用人单位开出了深圳劳动保障部门有史以来单项处罚额最高的130万元的罚款单,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惩罚了不法企业及业主,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

3.5政府应积极引导城市外来人口建立自己的工会组织

通过工会加强和提高城市外来人口自身的力量,形成解决城市外来人口集体行动欠缺性和社会边缘性等问题的长效机制。城市外来人口由干自身文化层次低、法律意识淡薄、居无定所、专业技能匾缺、多属于外来人口等特点,在城市生活就业处于劣势。导致城市外来人口集体行动欠缺性和社会边缘性成为一种“理所当然”。工会组织的建立,可以让城市外来人口人团结起来与雇主协商、谈判达到工资标准的合理性与发放的及时性。同时,工会组织的建立,可以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群体中的一些急事、难事,通过工会组织举办活动也可以活跃城市外来人口的业余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4.结束语

建立面向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当是一项促进效率,兼顾公平,允许差别,兴利除弊的制度。当然城市外来人口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我国政府和企业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在制度设计上也要勇于创新,可吸收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在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如何使城市外来人口尽快纳入到社会保障网络中,体现社会保障公平公正的本质,不仅仅是城市外来人口个人的事情,更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理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当然,针对城市外来人口的这些社会保障制度,都只是过渡性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各类企业的真正确立、以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彻底废止,目前这些针对不同身份的劳动者,实行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必然会被包括各类劳动者在内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代替。

参考文献

[1]梁利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状况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08,(2).

[2]华迎放、何平.促进城市外来人口参加杜会保障问题研究[J].中国社会保障论坛,2007,(9)

[3]童星、张海波.城市外来人口社会政策及其建构[J].社会保障研究,2007 (1)

[4]李强.我国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建议[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1) [5]卢海元.走进城市: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张正海.构建和谐社会须研究解决城市外来人口问题[EB/OL].

[7]章旭莉.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再选择[J].学术界,2007.

[8]贾佳.建立与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障碍与对策创业者(广州)

[9]杨惠芳.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的障碍及对策分析.浙江金融.

[10]建立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理论基点、实践难点及政策切入点[J].乡镇经济,2008,(4)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论文选题参考

社会保障专业论文题目 1.后金融危机时代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积极效应 2.失业保险与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分析 3.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运行有效性研究 4.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在我国的可行性研究 5.论我国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构建——以**地区为例 6.政府在保障大学生就业中的责任定位问题研究 7.国外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8.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中医疗机构责任研究 9.从城镇化试点城市中看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10.社区医疗机构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中的作用 11.医疗保险费用控制中的供需双方责任分担 12.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平衡带来的挑战 13.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保障体系的完善 14.论城镇化过程中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效衔接问题 15.影响农民参合意愿的因素分析 16.对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体系的思考——以**地区为例 17.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8.对完善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的思考 19.论农民社会保险的城乡接续问题 20.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以**地区为例

21.流动人口医疗保险转移接续问题研究 22.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3.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不公平性问题研究 24.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民营医疗机构的作用分析 25.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责任定位研究 26.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选择 27.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城镇(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 28.社区卫生服务在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分析 29.社会福利视角下的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构建 30.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场化的合理性

社会保障课程论文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及实践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要学习西方成熟的社会保障城果,中国几千年所遗留下来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实践经验也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思考和继承。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优良的社会保障思想,其次介绍了中国古代主要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最后联系当今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从中得到完善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的启迪。 关键字: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启示 正文: 一、中国古代优良的社会保障思想 社会保障思想在中华民族白古就有,其萌芽可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先秦时期。那时,阶级社会刚刚从原始社会脱胎而来,氏族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问平等互助的传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发生着重要影响。到周代已开始形成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秦汉时期社会保障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隋唐以后逐步成熟。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大同均平思想 中国大同思想论主要是以儒家为代表,强调大同。如孔了在《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章”就记载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了其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孔子的大同社会里,人们和睦相处,尊老扶幼,丰衣足食。这种大同的理想就包含了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汉末魏晋、明清以后,大同均平思想潮涌不止。以致后来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也明显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均平思想。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均平思想内容丰厚,源远流长。 (二)以民为本思想 以民为本的思想即广大民众对政权的巩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夏商时代,统治者即已实行慈幼的政策。周文王执政期问,特别关心鳏、寡、孤、独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周武王时期,大力提倡爱民、保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土,了了孙孙永保民。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的思想家们尽管政见歧出、学说不同,但在重视对民的研究、强调民的作用和地位方面则是一致的。齐桓公之所以能成为春秋首霸,与管仲施行“致民”、“安邦”的社会保障措施有密切关系。民本思想一直影响着白秦以后的各朝代统治者,在后世统治者、思想家的著作中均有体现。 (三)仓储后备思想 仓储后备思想是国家建立各式各样的仓储,在丰年之时把白姓手中的余粮收集起来就地建立仓库储存,荒年再行开仓贩济,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因此,仓储后备思想是依靠国家力量来储粮备荒、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一种社会保障思想。中国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为防止自然灾害造成的灾荒,历代统治者都特别注重囤积粮食以备不测。宋代有天下无常丰之年,倘有缓急,不可无备之说;明代也有能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者,可御水旱之来,当患而为之备,即灾而为之捍者,可免流离之苦之说。这些思想主要是基于对白姓生存保障的考虑,是一种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 (四)兼爱交利思想 墨子的“兼相爱”思想之实质是通过人们之问的互动的相爱来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破坏性冲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既能自爱又能爱人,从而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人人相爱,相互关心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正如古人所云:“爱人者必为人爱,恶人者必为人恶”。 二、中国古代主要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 这些优秀的思想成果在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阶级社会统治者已经认识到民的重要性,在统治方式上采取许多利民之策,同时把这种养老慈幼的责任赋于统治阶级。

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论文 杨佳敏

浅谈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 引言(绪论) (1) 一、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 (2) 1.1新型的社会保障的整体框架基本形成 (2) 1.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面临严峻形势 (2) 二、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弊端 (2) 2.1.社会保障法制不健全 (2) 2.2.统筹层次低,覆盖面窄 (3) 2.3.管理体制及社会基金管理存在很多漏洞,基础薄,妨碍因素多 (3) 三、完善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3.1.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 (4) 3.2.以扩大覆盖面为重点,加快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5) 3.3.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增收节支 (5) 3.4.完善社保基金的管理,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 (5) 3.5.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6) 3.6.开展社会保障理论和战略研究,为制度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 (6)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当前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制度残缺不全,保障项目较小,发展模式不够清楚;政府投入少,保障范围窄,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管理不够科学和规范;农民无力承担农村社保费用,自觉参与社保的意识薄弱。这些问题都碍于社会保障功能的正常发挥,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承担起主要责任,加大对城市和农村社保的投入,尤其是对农村的社保投入;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民参加社保的经济基础;大力宣传社会保障制度,使群众充分认识到该制度的优越性,提高群众社会保障意识;要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使各项社保工作有法可依;完善公共财政,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构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从社会保障制度当前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完善当今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社会保障存在问题完善措施

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也慢慢进入老年化社会,农村社会养老是中国社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寻找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对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关键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老龄化社会集体保障一农村居民养老现状 目前,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以上,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 其中农业人口占75%, 因此要解决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关键, 如同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一样, 没有九亿农民的养老保障, 也就没有真正实现中国居民的养老保障。然而与城市不同的是, 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主要以家庭自我养老为主。家庭自我养老—农村居民养老的主要方式 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封闭的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现实以及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决定了家庭养老是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养老的主要方式。几千年来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 “积谷防饥, 养儿防老”已成为我国农村居民的传统思维与行为模式,子女赡养老人不仅成为一种社会道德责任, 而且旱已写人我国的宪法、婚姻法、继承法及刑法等法律。据调查, 截至年, 我国农村以上的老年人依靠家庭赡养, 养老内容主要是经济上供养及少量生活照料。 集体养老主要是对于农村中的特殊人群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

无劳动能力的“三无”老人及优抚对象由村集体供应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方式, 资金主要来源是村集体计提的公益金和乡镇统 筹资金, 供养的主要形式有集体人住敬老院和分散供养两种。据统计, 至年由集体供养及人住敬老院的老人仅占农村老人总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迅速发展根据国务院决定, 民政部门从年开始在农村经济 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年下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 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规范, 年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工作的意见》。各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都比较重视, 至年底, 全国已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多个县市、区开展了这项工作, 占全国应参加保险县市、区总数的。有多万农村居民参加了保险, 约占应该参加保险一岁人口的, 积累基金多亿, 目前全国已有万农 民已经领取了养老金。 二发展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农村养老方式 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快速地步入老龄化时代。人口的老龄化使家庭养老不堪重负。由于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冲击, 人们的道德水平开始滑坡,许 多一子女舍老家顾小家据调查, 目前农村子女基本能尽赡养义务的 不足, 半数以上的老人在年老体衰时, 经济上无保障, 生活上缺少 照料。随着农村的非农化和城镇化,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城, 有些甚至常年居外, 就业的巨大压力以及自身社会保障问题的困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社会保障卡的应用 ——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班级社保班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201年月日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毕业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目录 摘要........................................................................................................... - 1 -ABSTRACT..................................................................................................... - 2 -一、前言........................................................................................................... - 3 - (一)研究背景....................................................................................... - 3 -(二)研究意义....................................................................................... - 3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 4 - (一)文献综述....................................................................................... - 4 -(二)研究思路....................................................................................... - 5 -三、社保卡应用的现状研究........................................................................... - 6 - (一)多数情况下是理论上的“一卡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金融功能的价值未能真正实现..................................................... - 8 -(三)社保卡反而成为了便民的阻碍..................................................... - 9 -四、社保卡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0 - (一)制度方面因素............................................................................. - 10 - (二)持卡者自身因素......................................................................... - 13 -五、讨论......................................................................................................... - 13 - (一)社保卡的金融功能..................................................................... - 13 -(二)社保卡的未来发展..................................................................... - 14 -结论......................................................................................................... - 15 - 注释......................................................................................................... -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 18 -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论文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妥善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巩固执政基础的政治任务。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生力军,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妥善解决农民工急需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巩固执政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相继出台规定,要求工伤、医疗保险逐步覆盖到进城务工农民。 说起社会保障,谁都不能回避养老保险。这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险种,也是费用最高、推行起来难度最大的险种。《劳动法》和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及2001年劳动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农民合同制工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作出了明确规定。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省级统筹,而农民工流动性较强,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也是一大难题! 但是到目前为止,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为15%左右。部分地区如广东、大连参保率也仅达到20%左右。 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形式主要有以下3种:一是进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多数地区规定农民工和城镇职工一样,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别地区在缴费比例(费率)上有所差别。二是实施新的农民工专项保险制度。上海市、成都市为外来务工人员建立了综合保险制度,包括了老年补贴、工伤(或者意外伤害)和住院医疗三项保险待遇。三是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近年来,部分已参加农保的本地乡镇企业职工已经并且正在由农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第二,失业保险同样也存在问题,一是用人单位为降低用工成本不愿为农民工参保缴费,农民工本人不敢主张权利;二是农民工流动性强,如果在一个单位工作不满1年,按政策不能享受相关待遇,影响了参保积极性;三是农民工流动方向不确定性强,在一些地区数量较大,时间上往往也很集中,如果转移失业保险关系,经办工作难度很大。

社会保障论文题目

社会保障论文题目 1)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 2) 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3)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因、影响及其调整 4) 农村养老方式研究 5) 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需求分析 6) 贫困地区农村养老供给途径探究 7)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8) 失地农民养老问题呀研究 9) 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10)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改革 11)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2) 基于土地的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13) 家庭养老研究 14) 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 15) 社会救助的城乡整合研究 16)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17)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 18) 社会保障预算问题研究 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 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需求分析 21) 贫困地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河南财经学院2008届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探索 3 政府责任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4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比较研究 5 “城中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 6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管理问题研究 7 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生存保障问题研究 9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10 论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11 工会组织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12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3 关于构建我国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研究 14 农村土地产权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5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16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7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18 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19 基本养老保险逃费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区域差异化研究 21 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

毛概论文选题参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中论文选题 (供参考) 一、选题说明及写作要求: 选题方向不等同论文题目,具体题目自拟。选题后面括号里是提示,可以选取某一方面写作,当然也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作。选题方向是参考,也可选择本课程范围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作时应多查阅相关论文,但要有自己见解。 建议:因为宏观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你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理论功底,你会把握不住论题,无法很好分析。所以,建议可参考附件题目来确定选题,选题不要过大,最好限定一下、具体一些。比如,就一个大方面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侧面展开分析,即“以小见大”,效果可能更好。并且建议最好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内容。 要求: 1、论文的字数1000—1500字之间即可(当然你如果能够多写、多分析更好)。 2、不要照抄教材,不要象回答问题的写法。我们不是一般的作业和考试,所以,不要象回答简答题和问答题那样去原封不动的抄教材,而应该从多方面广泛的寻求你所确定的论题的理论与资料,并加以融会贯通和自我消化,最好能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有所收获,取得好的效果。最好围绕论题层层展开分析,把问题分析深,分析透。 3、课程论文必须围绕主题阐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有一定的见解。 4、关于抄袭问题。各位同学可以借鉴其它的理论分析文章,借用其中一定的观点和方法(参考文献要注明出处),但是,一定要加以消化,融入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绝对不可以完全照搬,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国的国情,并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今天实行的大政方针,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以下题目仅为参考: 1.毛泽东思想与当代大学生 2.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3.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5.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6.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论文-杨佳敏

浅谈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引言(绪论)·1 一、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2 1.1新型的社会保障的整体框架基本形成··2 1.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面临严峻形势··2 二、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弊端·2 2.1.社会保障法制不健全··2 2.2.统筹层次低,覆盖面窄··3 2.3.管理体制及社会基金管理存在很多漏洞,基础薄,妨碍因素多··3

三、完善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3.1.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4 3.2.以扩大覆盖面为重点,加快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5 3.3.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增收节支··5 3.4.完善社保基金的管理,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 (5) 3.5.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6 3.6.开展社会保障理论和战略研究,为制度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6 结论·9 参考文献·10 摘要: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当前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制度残缺不全,保障项目较小,发展模式不够清楚;政府投入少,保障范围窄,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管理不够科学和规范;农民无力承担农村社保费用,自觉参与社保的意识薄弱。这些问题都碍于社会保障功能的正常发挥,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承担起主要责任,加大对城市和农村社保的投入,尤其是对农村的社保投入;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民参加社保的经济基础;大力宣传社会保障制度,使群众充分认识到该制度的优越性,提高群众社会保障意识;要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使各项社保工作有法可依;完善公共财政,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构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与

浅析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学论文 题目:中国当前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号: 姓名:姚利平 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11人力资源管理(1)班 指导教师:易艳玲 完成时间: 05月 20

中国当前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 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起来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与社会稳定系统,担负着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协调公平与效率的使命。文章简要阐述了当前加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制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对策 0.引言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经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因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可是,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1.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现状及特点 1.1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多种就业形式的出现,中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也在逐步扩大,不但覆盖到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

工,还将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它企业的职工覆盖进来。“中国将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其中城镇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要达到3.05亿人。新农保、城镇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要达到3.6亿人、4.75亿人、1.82亿人和1.42亿人。同时,将研究探索建立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登记管理制度。截至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亿人、4.73亿人、1.43亿人、1.77亿人、1.39亿人。【9】”社会保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使老年、失业、患病、工伤等低收入社会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能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促进了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 1.2建立了多方共担的筹资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其资金来源主要由企业、职工个人和政府共同负担,其中,企业和职工各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1998年以来,中央财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较大幅度的提高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弥补地方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养老金支付缺口。,国务院设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经过中央财政拨款、减持国有股及其它方式筹集社会保障的战略性储备资金。多方共担的新机制的建立,拓宽了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也增强了劳动者的自我保障意识。 1.3创新了社会保险制度模式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原因及对策_论文(同名13787)

社会保障论文 姓名:王喜赫 学号:A12110244 班级:人管110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探讨改革措施,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对策 正文: 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窄、层次低、社会化程度低 占总人口近70%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仅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11%,而占总人口近30%的城镇居民却占了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9%。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人均享有的社会保障费是农村人均的30倍之多(城镇居民455元,农民15元),两者差距悬殊。大部分农村的社会保障停留在救济的层面上,即使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也只是在小范围内实施,并没有普遍推行。医疗保障是社区化不是社会化,而且大部分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是一片空白。这种情况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影响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混乱,缺乏法律保障,基金难以保值增值 城市社会保障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农村养老保障和社会救济由民政部门管理,农村医疗由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共同管理,一些地方商业保险公司也参加了农村保障,从而形成了城乡分割、政事不分、多头管理的格局。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以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使用风险大,难以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社会保障基金有的借给了企业周转,有的用来投资、炒股,更为严重者利用职权进行贪污,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流失。 1.3 土地的保障功能日益下降 产业结构转换使得农村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对农村老人的生活保障功能逐渐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有:一是因为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1 013.84 m2,全国有60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在国际警戒线533.6m2以下,而且平均每年耕地递减20.01~26.68万;二是随着城市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已经有大量的,而且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三是农产品投入大、产值较低,我国农民不仅享受不到政府补贴,而且还自己承受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了农民的生活风险;四是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民不能变卖土地来养老;五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殊体制,很难推行土地的规模经营,制约了土地的保障功能。 1.4 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大大减弱,大批年轻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重了家庭养老的困难。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92%,高出城市1.24%,进入了典型的老年社会。 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原因 2.1 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上相对不足 首先是在资金投入上,城市与农村很不平衡。城镇养老保险金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建立了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模式,而在农村仍然以家庭保障为主,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城镇的社会保险覆盖率已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探索 3 政府责任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4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比较研究 5 “城中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 6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管理问题研究 7 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生存保障问题研究 9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10 论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11 工会组织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12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3 关于构建我国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研究 14 农村土地产权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5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16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7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18 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基本养老保险逃费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19 20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区域差异化研究 21 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 22 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风险及其控制 23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企业年金研究 24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25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影响与对策 36 论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对就业的影响 37 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38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39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与防范机制研究 40 中国农村养老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研究 41 构建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42 转型条件下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研究 43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 44 民间养老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养老保障功能研究 45 应对老龄化的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46 养老保障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47 东亚国家养老保障模式比较研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48 新时期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49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研究

数据库管理系统论文

基于Servere 2000的保险公司客户管理系统 前言 信息技术是构成21世纪的最强大力量之一,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变革,能够帮助个人和社会更深入地认识保险数据库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强大推进,从而使保险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推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社会公平、和谐随着社会信息量的与日俱增,职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做事的效率和安全性。而保险公司客户保险信息的数量、规模都是非常庞大的,业界一直在寻找一个高效有安全的管理办法。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保险公司而言,日益扩大的业务和客户群,管理客户的保险信息,保单信息以及保险的后续服务信息等等,纯手工的操作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客户和公司的需求。一套高效且安全性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公司和个人来说都带来莫大的方便和安全,不仅使公司的业务需求达到满足,而且客户保险信息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采用数据库技术生成的保险管理系统将会极大地方便保险公司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劳动,使工作人员从繁忙、复杂的工作进入到一个简单、高效的工作中。便于客户保险信息的管理需要有效的保险管理系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工作人员对它的操作,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做到高效、智能化管理,达到提高保险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 关键字:客户信息管理,续费,保险管理,保单信息管理 目录

前言 (1) 正文 (2) 2.1功能描述 (2) 2.2对象处理 (3) 2.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3) 2.4业务流程分析 (3) 2.5数据流程分析 (4) 2.6系统功能分析 (5) 2.7数据字典 (5) 2.8概念模型设计 (6) 2.9逻辑模型设计和优化 (8) 2.10物理设计和实施 (8) 参考文献: (16) 正文 2.1功能描述 1.能够存储一定数量的保单信息,并方便有效的进行相应的保单数据

社会保障法论文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工业化的产物, 是人类社会利用法律、公约、政令等手段, 从政治、经济上对社会劳动者实行身心保障的体系, 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必须相应的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用以保证劳动者从事社会劳动和生活的正常的身心状态, 从而保证社会稳定, 经济正常发展。完善社会保障法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作, 除了加快立法步伐,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达到数量的平衡以外, 重要的是要讲求立法质量。因此这一过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 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是与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国力的强弱密不可分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 综合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家, 西方式“福利社会”的模式是很难适应我国的实际状况的。因此在完善社会保障法的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 走中国特色的道路。既要考虑对民众基本权利的保障, 同时也要考虑到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困难的实际状况, 既不能一足就而就, 也不能徘徊不前, 既要考虑法律的现实可操作性, 又要考虑适度的超前。因此在完善社会保障法过程中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恰当的确定保障范围、项目和水平就显得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社会保障通过国家强制实施, 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单位和个人都要缴纳社会保障费用。为了多方面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国家应当征收社会保障税, 凡符合纳税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都要依法缴纳。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解决目前保障资金无法保障的问题并减轻国家和企业的经济负担, 同时将社会成员所享受的权利与其所承担的义务紧密的结合起来。这一原则的贯彻执行, 必将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推动这一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三, 坚持公平与效率、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是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因此, 单位之间所承受的社会保障的负担应大体平衡, 享受社会保障的劳动者之间的收入也应当基本相等, 使社会保障的社会效益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但这里所说的“平衡”、“相等”绝不是“平均”。在社会保障法中应当充分地考到劳动者的贡献大小, 让对社会贡献大的劳动者享受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待遇, 以激励所有社会成员勤奋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第四, 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组织社会保障是政府管理社会的基本职责之一。社会保障的基本政策和制度要统一, 决策要集中, 管理要民主化、法制化, 要强化执法监督检查, 使社会保障的运作有法可依。这是统一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所谓灵活性就是考虑到现阶段在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结构、收入水平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对这些差异只能通过在国家统一法规政策指导下的灵活性加以解决, 也就是说社会保障不能搞一刀切。 第五, 坚持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所谓“普遍性”是指在我国凡是符合社会保障条件的公民应当实际的享受该项权利; 所谓“选择性”是指对一些特殊的社会成员(如残疾人等) 规定特别的保护措施。我国的社会保障法不能单纯以普遍性或选择性为基本原则, 而应当把二者紧密的结合起来, 否定了普遍性, 就意味着承认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不平等; 否定了选择性, 就意味着对特殊社会成员的遗弃, 因而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在我国社会保障法中, 应当以劳动者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作为确定普遍性原则的依据, 同时应当有相应的内容对特殊的社会成员给予特殊的社会保障, 从而真正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除了坚持以上原则,依据法制统一原则和统筹兼顾、互相协调的原则,我国社会保障法的完善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加紧制定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基本法在社会保障法中处于中心的地位, 以规定社会保障的原则、方针、社会保障的范围、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和义务、社会保障的组织

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题目社保题目选题大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

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题目社保题目选题大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参考文献 一、选题技巧 论文选题标准众多,但核心的有这么几点:(1)可借鉴性,以便于换汤不换药,博采众长,搞好自己的论文。知网上有现成的论文可借鉴,单数量不可以太多,否则会被怀疑抄袭;也不能太少,不然浪费时间去选题和整理宏观思路还被老师否定,如你的题目太大不易写深入而pass掉。(2)紧跟热词,最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问题会让论文显得很有新意,但最好也是有依葫芦画瓢的参考对象。(3)贴合案例,理论型文章对社保模型和软件仿真能力要求极高,故必须贴合案例,以便于换汤不换药,快速写好论文。(4)结构完整,选题最好能结合学科理论知识和模型,注重问题导向和社保语言的应用,不然论文口水话连篇;但切记炫技,整高大上的题目,应用复杂的社保模型,不顾是否能收集到个案实证资料和工作量的多寡。(5)字数相仿,不要本科、硕士论文选博士论文做参考,因为博士细节过多论证更充分,没宏观驾驭能力的人控制不好章节字数,会多写一两万字。 利用本处的参考文献题目,便于大家掌握关键词种类,然后再在知网、万方上按照专业分类浏览100页题目,并检索10个关键词,下载50篇文章,用一定标准精选5篇文章做参考,即选出工作量小、切合热点、理论充分、数据分析到位、宏观逻辑流程、个案材料好收集的可以依葫芦画瓢的好题目。 二、热词分布 社保论文的关键词众多,可供检索的有如社会保险、农民工、劳动者、社会保障制度、生产力、用人单位、企业管理、社会公务、用工单位、养老保险、财政管理、养老保险制度、劳动力、劳动保险、农民工社会保障、社会保障问题、城市化、社会问题、思想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马克思、劳动关系、养老保险基金、社会关系、分配(经济)、养老基金、劳动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面劳动等。

社会保障 论文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况 (一)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况 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第一个社会保险法,它适用于当时的所有企业和职工。之后,条例的适用范围因情势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并且一直沿用至今。1957年和1958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工人、职员退职处理的暂行规定》两个法规以后,城镇职工的退休制度就从劳动保险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工退休养老制度安排。 1952年,政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由此确立了我国的公费医疗制度。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由此确立了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制度。 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由此确立了适用于农村孤老残幼的“五保”制度。可以看出,到1966年,我国的由国家负责制定社会保障法规政策、提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各项费用、组织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城镇企业单位负责缴纳职工的社会保险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担“五保户”的生活救济和合作医疗费用,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国家、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承担责任、并共同组织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建立起来。在这期间,国家与单位是紧密结为一体的。 1966年发生的延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保障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摧残。1969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基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号工资和其他劳保开支,改在营业外列支。”这些规定实际上将过去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做法改为企业保险的方法,即保险费完全由企业来负担的做法。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对被“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调整。198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这种适用于建国以前参加工作的部分老干部的、待遇特殊的退休制度,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离休制度。至此,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定型。 这种被称做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是:1,国家基本上是用政策引导社会保障事业。国家至今没有制定和颁布社会保险法,以往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是由国务院或者某部委颁行的行政文件进行引导。这些文件原则性强规范性差,灵活性强稳定性差,所以文件虽然覆盖了几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没有解决社会保障制度所应该的解决的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也在削弱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功能,例如1969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就轻而易举地将国家的财政责任转移到了企业身上。 2.国家和单位办社会保障事业,个人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在设计上极大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即国家、企业

2017年9月课程考试《社会保障概论》论文(案例)考核课程题目发布东财3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 课程考试论文(设计)考核社会保障概论 作者 考试批次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完成时间年月日

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一、现状分析 我国最早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是上海市。1994年,上海市通过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科学有效的农村贫困群体救济方式。1995年,民政部结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分别在山西省阳泉县、山东省烟台市、四川省彭州市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试点。为了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指导,民政部于1996年印发了《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指导方案》,要求把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来抓,认真部署,推进该制度。实施该制度的关键是把财政收入尽可能地向改善基本民生倾斜。至2007年,中央财政一直在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更多地区推广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是30亿元,这笔资金已下达。地方财政也在加大投入力度。2007年上半年,地方各级财政在农村低保和特困户救助上已经投入了35.6亿元,加上下半年的预测,地方财政投入会超过70亿元,高于2006年的投入数量。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了2068万人。把贫困农村居民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在今年末有望实现。此项制度作为一种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补救机制,与只是针对部分困难户、五保户以及受灾群众的传统临时救助相比,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但目前,部分地区的农村低保制度尚未建立起来,还有部分地区虽已建立该制度,但与《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的不相一致,而且在保障水平上仍有待提高。从统计数据上看,农村低保全面推行后,在主要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2007年全国平均的低保补助水平比2006年底反而明显下降了(2006年底全国平均月人均低保补助为33,2元)。因此,作为一种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社会救济形式,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二、问题分析 (一)低保对象界定困难 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重点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以及因病致贫、因伤致贫、因灾或其他原因致贫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民政部门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主要是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各地政府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为尺度来进行界定的。这种以“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办法,在农村居民的收入认定上存在很大的困难:一是完全以货币化形式计算收入困难;二是核查不稳定性收入困难;三是界定具有法定赡养、抚养关系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及其收入困难;四是排除“人情保”、“关系保”困难。这使得具体实施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认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难以全面、客观、准确、合理地将最应该得到保障的人员完全纳入其中,将不应该得到保障的人员完全排除在外,由此影响了制度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二)立法的滞后 目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还不能令人满意。各地虽然颁布了一些法规、条例和规章,但大多是单项的、功能单一、缺乏力度,没有形成有机的法规体系。至今,全国性的《社会救济法》迟迟没有出台,还没有一部完整规范的法规。立法的滞后,造成了社会救济管理上的不规范,救济对象把握不准、救济标准高低不一、救助经费分配不公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低保资金监管不严,动态管理不到位 由于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处于实验和探索阶段,低保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