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作者:杨博宁

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02期

摘要: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想学,是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实现了让学生想学、愿学的目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激励参与意识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人们习惯于“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处于“被动地学,被动地听,被动接受”的地位,而老师则是课堂的主角,老师习惯于充分利用课堂上的45分钟,实行“满堂灌”。这种教学方式,由于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地学习,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疲劳、厌学等情绪。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问题,提供探究材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的关系的反映,是人对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产生的态度的体验。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基础,是人们体验到缺乏某种东西的时候产生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好动、好奇的天性,使这个时期的学生容易产生对知识的需求,这种需要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变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抓住学生的情绪起伏,适时引导,有助于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情绪,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问题,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提出,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对老师所提供的知识的缺乏而产生对该知识的需要。需要是一个积极性的“源泉”,需要的存在触及了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及了学生的精神需要,使学生积极开动思维,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部组核算》课程“会计账户”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并不是按照课本教学内容“一、账户的定义;二、账户的格式” 等直接向学生照本宣科讲解,而是首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取名字?怎么用自己的名字去银行办理存取款?”学生听到这个问题,都感到老师问得奇怪,非常不解,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补充,然后就会有学生回答“起名字是为了方便别人称呼”,“起名字是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取名字是方便去银行存取钱”等。这时,教师适时地抓住学生的回

答,向学生介绍会计科目与人名之间的关系:人去银行开户、存取钱,需要名字;会计开设账户,同样要有账户名字——会计科目。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开设账户首先需要有账户的名字,有了名字才能用这个名字开设账户,账户定义的知识堡垒不攻自破。教师感受到学生热情高涨的学习热情,继而提出第二个问题:“用自己的名字去银行开账户存取钱,拿到的存折是怎样的呢?”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纷纷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存折的样子。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同时通过投影展示一些标准账页的格式,让学生把标准账页和自己所见到的存折格式进行比较。学生通过比较了解会计账户的具体格式。这样,会计账户格式的教学目的,就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然后,教师趁热打铁,提出第三个问题:“如果你到药店工作,怎么利用标准账页给自己所管的药品开户记账呢?”这时,学生的情绪不再是激动,而是紧张,个个看着老师,希望老师以最快的速度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因为这项新知识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密切相关,学生急切需要知道怎样做才能给自己管理的药品开设账户,怎么做才能正确记录药品的进出,怎么做才知道药品的库存情况。老师抓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满足学生的需求,向学生介绍利用标准账页开设库存商品账户的方法、库存商品增减变化的处理方法以及库存结余的计算方法等。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急切需要,所以都积极开动脑筋,注意力高度集中。老师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恰到好处地介绍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项教学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引导者,是学生情绪的调动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被动地学,而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激发课题合作,取长补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向学生提供探究材料,适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外,还可以针对问题,让学生进行课题合作,对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通过合作和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当中,不断进取,直至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学生对通过自主研究而得到的知识,不仅记忆牢固,而且还会引发对学科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从学习的兴奋中主动要求探究更多的问题,对学习知识不再是恐惧和害怕,而是想学、愿学。

例如,在部组核算这门课程的“账簿错账的更正”教学中,笔者通过设计多套带有各种错误的账页,让学生分组对“账页的登记情况”进行分组讨论分析,要求学生不但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解决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对账页上的数据进行来源分析、数据相互关联分析,并利用所掌握的会计基础知识对账页的登记情况进行逐项检查;每完成一个项目的检查,学生就会或复习了一项已学过的知识,或掌握了一项新的知识,新旧知识串在一起,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情绪激动,希望老师提出更多的问题让他们解决。这时,学生对学习《部级核算》课程,不再感觉到负担,而是更想学,更愿学,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巧设练习,以练促学,在练习中不断学到新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