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媒体公益传播特性与机制探析

新媒体公益传播特性与机制探析

新媒体公益传播特性与机制探析
新媒体公益传播特性与机制探析

第1期

第17卷第1期2015年2月

黄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

Vo1.17,NO.1

Feb.2015新媒体公益传播特性与机制探析

史剑辉,刘德群

(池州学院现代传媒系,安徽池州247000;池州学院团委,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新媒体进一步拓展了人们掌握信息的能力,信息消费、生产、传播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新媒体公益传播不仅涉及款物的捐助,也包括公益话语的互动分享。新媒体为款物捐助提供了便捷通道,也给予人们更多话语权力,说什么、怎么说不仅是个人传播行为,也是公共舆论汇聚的渠道。危机管理中,满足人们基于媒介话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成了手机等新媒体公益话语传播存在的另一种方式。研究表明,通过多媒体化呈现公益信息,创新公益方式,制定公益话语传播制度构建公益传播机制,能够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公益传播功效。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传播;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7X(2015)01-0063-004

新媒体是对“旧媒体”补偿发展的产物。手机等互联网新媒体补偿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不足,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传播信息的需求。现有新媒体的核心特征体现在:通道的互联互通性;作为传播者又是接受者的个人受众的易得性;传播主体之间的自由交互性;终端的多功能和开放性;普及性和“去时空性”。[1]31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能够实现人人对人人即时互动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形成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将传播的权力交给了用户,解放了传播力,提高了传播效率,为公益传播开辟了新途径。

新媒体公益传播通常包涵三个层面,一是人们借助于新媒体捐助款物的公益活动;二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公益问题,通过符号系统,借助各种信息传播媒介,表达一定的价值观念,使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受播者得到感染,并增殖其行为价值,推动公共利益实现的过程”;[2]91三是公共危机传播中,公开事件原委,还原事实真相,实现人们基于媒介话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的公益信息传播活动。

在解析新媒体公益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新媒体公益传播机制的思路框架,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公益传播功效,更好地服务公共利益进行有益探索。

一、新媒体公益传播特性

(一)款物捐助自主便捷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3]新媒体涉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等新媒体与人之间形成了“形影不离”的关系。

新媒体普及率、使用率的提高,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为公益活动创设了互动、便捷的平台。《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4)》显示,

收稿日期:2014-11-20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项目(AHSK11-12D214)

作者简介:史剑辉(1978-),甘肃庄浪人,池州学院现代传媒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新媒体公益传播。

黄山学院学报2015年

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社会公益组织54.1万个,社会公益团体28.6万个,公益基金会349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5.1万个。[4]3公益组织大多会开设网站,充分利用网络互动平台介绍公益项目,提供款物捐助的端口或地址等信息。

新媒体公益传播伴随着新媒体的普及而兴起。专业的公益基金会、社会公益团体以及个人,通过开设公益网站,开通公益博客、微博,或者注册微信公共账号等方式,组织开展公益捐助活动;商业网站,如百度、腾讯、搜狐等,也开辟公益频道,介绍公益项目,提供捐助端口,与公益基金会等专业的公益组织联合开展捐助活动。款物捐助是公益活动的基本形式,捐助者可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自主选择公益项目,自由决定款物捐助的数量,随时查询善款使用情况等信息服务。

(二)公益信息多媒化呈现

新媒体涵盖了多种媒介的传播形式,拥有较强的传播力,并能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也就是说,新媒体突破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借助于文字信息、声画信息单向作用于某一感官的局限,它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图片、图像等符号立体化互动传播公益信息,创设了作用于多感官的接受空间,能为用户(受众)提供完美的视听体验服务,能够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

人们以实际行动参与公益活动的比率与其所接触媒体的传播力及其效果正相关。换言之,媒体所传播的公益信息能否快速到达接受者,能否感染接受者,能否激活接受者的公益愿望,直接关系到其最终是否会以实际行动投入公益活动。媒体传播力是指媒体传递意义、表达观点的能力,形成媒体传播力的基础是其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等。新媒体囊括了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元化信息载体,能够多媒体化呈现信息、交互化分享观点,具备较强的传播力。媒体传播效果是指传播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也就是信息接受者在认识、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媒体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基础是复合式的传播类型。新媒体涵盖了QQ、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传播方式,往往会形成互动组合的传播类型,能够多媒化、立体化、全方位传播公益信息。相对作用于单一感官的传统媒体,能够作用于多感官的新媒体拥有更强的传播力,能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新媒体多媒体化传播公益信息,更容易激活人们的公益精神,促成人们的公益行动。

(三)公益话语互动传播

话语缝合了人与人之间的间隙,完成了意义的传通,维系着人际、组织及社会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话语传播的广域性、易得性及效率依赖于传播工具的特性。根据传播学者施拉姆提出的“媒介选择或然率”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人们在选择媒介之前,会在衡量两个方面因素之后做出决定,即传播内容满足选择者需要的可能性,获得内容和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情况。[5]195显然,手机等新媒体在满足人们话语传播方面具备优势。

社会加速转型发展,在带动物质与精神财富剧增,提升社会文明品质的同时,也伴随社会风险的累积,增加了危机爆发的几率。正如传播学者郭庆光所言,促进社会发展的努力与随时面临的危机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社会文明被创造的同时,各种形式的危机破坏也在诸领域全面展开。应对危机成了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6]1-6

克服公共危机、维护公共利益,离不开公益话语互动传播;公益话语互动传播有助于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诉求的实现。危机事件中,公开事件原委,还原事实真相,满足人们基于媒介话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成了新媒体公益传播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新媒体拥有更便捷的传播、接收方式与途径,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机制,拥有实时传播公益话语的能力。

二、新媒体公益传播机制构建

传播机制是由传播者、传播渠道、接受者等组成的统一体。传统媒体传播机制基本上是以传播者为起点,以接受者为终点的“单向式信息流动网”。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使传统媒体的传播机制发生了转向。新媒体用户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信息接受者,广大用户形成了众多“个人传播中心”,以“个人传播中心”为节点,构成了“多向式信息流动体”,形成了新的传播机制。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是人人参与的公益,新媒体公益传播为人人参与公益提供了条件。新媒体公益传播需要从更新捐助方式、创新公益形式、制定公益话语制度等方面入手构建长效传播机制。

(一)更新捐助方式

新媒体公益传播的第一个层面,即款物捐助通

64··

第1期史剑辉,等:新媒体公益传播特性与机制探析

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由个人求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公益捐助项目,包括医疗救助、支教助学、儿童成长等。通常情况下,发布在新媒体上的此类项目较多,没有专门的推广手段,完成率较低。

二是由公众人物发起的捐助活动。知名人士、明星发起公益项目,网友按照要求,关注或转发公益信息,发起人按照承诺捐出相应数量的款物,或者是知名人士参与了某公益基金发起的捐助活动,并分享信息号召网友参与公益活动。由于社会公众人物有较强的影响力、感召力,此类捐助方式完成率高。2014年1月7日,李晨发起“温暖马路天使”公益活动,提出网友转发一条微博李晨捐助10元,半月内有4万多人关注、转发了该微博。李晨累计捐助25万元。2014年8月7日,姚晨参与了新浪河南发起的“甘霖行动、水援河南”公益活动,捐款10万元,并发微博号召网友参与捐助活动,得到了2万多网友的响应。

三是由网民发起的公益项目。网友借助新媒体网络平台发起诸如对希望小学、偏远山区小学的资助,其他网友直接汇款或者寄物。此类项目常由知名博主发起,具有较强的传播力,能吸引较多的人参与。

四是拍卖或以物换物的方式。通常是名人在网上拍卖或交换物品,所得金额全部捐助公益项目。如吴奇隆拍卖“春晚演出服”资助“大病儿童救治、唇腭裂手术、儿童公益短片”项目,梁树新发起的“铅笔换校舍”等公益活动。

以上常见的款物捐助方式中,由社会公众人物、知名博主等发起的公益项目捐助率较高,能够按期完成捐助计划,而没有专门推广人的项目完成率相对较低。也就是说,新媒体公益项目推广中,越突出新媒体互动传播潜质,就越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公益捐助活动。如果公益项目发起人能从加强与新媒体用户之间公益信息互动传播的角度,更新款物捐助的方式,发挥新媒体多渠道、立体化传播公益信息的潜质,往往能够顺利实现捐助目标。

(二)创新公益形式

新媒体拥有现场即时交互、海量信息共享性、多媒体超文本联接、个性化与社群化共存等传播潜质。纽曼尔·卡斯特提出,网络“将文本、意象与声音整合进入同一个系统,在开放且可以获得读取路径的条件下,于不同的地点和选定的时间里在全球网络上互动,这种做法彻底改变了沟通的特性”。[7]406-407公益传播中,新媒体用户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形、视频、表情等符号多媒体化、互动化、自主化呈现公益信息。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创新公益传播形式,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参与公益活动。

2014年7月中旬,始于美国的公益活动——

—“ALS冰桶挑战赛”,短短几个星期内迅速蔓延全球,充分展现了新媒体自主化、互动化、多媒体化及随时随地传播公益信息的强大能力。从“冰桶挑战”公益传播机制来看,主要体现以下特征:一是名人点名挑战名人,名人迎接挑战再次点名挑战名人,形成了“病毒营销”的互动传播模式,获得了高度关注,达到了指数级别的增长速度。二是纪实化的娱乐形式融入公益活动和多媒体化的传播方式,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激发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体现了分享的价值。

(三)制定公益话语传播制度

1945年,美国人肯特·库柏(Kent Cooper)提出了意指民众享有通过媒介了解政府工作情况之“知情权”的概念。知情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没有知情权其他诸如表达、监督等权利无从实现。新媒体公益话语传播成了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基石,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便捷渠道。新媒体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守门人”数减到了极致,新媒体用户个人既是信息生产者也是“把关人”,拥有最大的话语权力。公益话语传播是个体参与社会管理,维护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径,也是公共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危机管理中,新媒体公益话语传播,对重构公众认知、恢复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新媒体为用户通过公益话语传播、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便捷渠道,同时也产生了诸如语言暴力、媒体审判,甚至是谣言传播等负面现象。“政府应建立与新媒体特征相适应的公益传播制度体系,以促进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有法可依,秩序井然,健康发展”。[8]30制定合理、高效的公益话语传播制度,是更好发挥新媒体传播公益优势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基础。

三、结语

工农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资源,物资捐助是公益的核心内容。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跃升为与物质和能源并驾齐驱,甚至更

65

··

黄山学院学报2015年

为重要的资源。拥有信息的多少往往影响人们获取财富的多寡、生存质量的优劣、幸福指数的高低;信息的生产、传播及消费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活动,信息成了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公益活动理应将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信息生产、传播与消费纳入其范畴。新媒体公益传播为人人参与公益活动提供了条件。

广义的新媒体公益传播,既包括物质层面上通过新媒体的款物捐助活动,也指非物质层面上的公益信息、公益话语等传播活动。便捷多媒、自主互动等传播特性,构成了新媒体强大的公益传播力,能够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主动参与公益活动之中,或捐助款物资助他人,或发表意见、观点,引导舆论维护公共利益,为和谐社会建设注入了活力。

危机事件中,在场新媒体用户在第一时间以语音、图片、文字等形式,通过微博、微信、易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发布信息,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公益话语互动,形成“向心式”舆论场;危机进程中,新媒体与主流媒体互动展开公益传播,形成新的舆论场,引

导事态朝着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构建高效的传播机制,新媒体公益传播才能发挥可持续功效———筹集款物助推公益事业发展,传播公益话语、凝聚集体智慧应对公共危机。

参考文献:

[1](美)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张艳.浅析自媒体时代的公益传播扩散[J].国际新闻界,2009(10).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8-29].https://www.sodocs.net/doc/093733877.html,/hlwfzyj/hlwxzbg/.[4]白璐.2014《中国慈善发展报告》发布[N].贵州政协报,2014-08-12.

[5]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郭枫.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2(12).

责任编辑:曲晓红

An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andMechanismsofCommonweal

CommunicationofNewMedia

Shi Jianhui,Liu Dequn

(Modern Media Department,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 247000,China;Youth League Committee,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 247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wide utilization of new media,people who are more capable of handling information can consume,produce and transmit information anywhere and anytime.New media commonweal communication involves both the donation of funds and goods,and the sharing of interactive commonweal discourses.New media provides a convenient and fast way for funds and goods donation,and also endows people with more discourse power.What to say and how to say are not only individual behaviors,but ways for public opinions to gather.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meeting people's right to know,right to express,and right to supervise on the basis of media discourses has became another way of commonweal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for new media like the cell phone.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effect of new media commonweal communication can be promoted by releasing commonweal information through multi-media,by innovating ways for commonweal communication,and by setting up commonwe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Key words:new media;commonweal communication;crisis management

66··

新媒体特点介绍

新媒体特点介绍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周进指出,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张毓强还以“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 新媒体的优点 新媒体既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

的和相互的控制。又免除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当传播者想向大众同时交流时,不再不能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同时他指出新媒体完全依赖于技术,不是人类先天自然拥有的技能。没有数字化等技术,新媒体完全不可能。 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2011年7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本届大讲堂邀请3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和著名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300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以下为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7月23日在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 孟波的演讲以《新媒体传播特点及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为主题。他以“水淹帝都”、“郭美美与红十字会”、“五品夫人”、“赖昌星遣送回国”等最近新浪微博上的热点事件作为引子,提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介平台与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近。 孟波指出,所谓的新媒体其实是与旧媒体相对而言的。当然,很多传播学家或报刊杂志都对“新媒体”做出了自己的定义,比如丹·吉尔默认为:新媒体就是新闻媒介3.0;而美国的《连线》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活动。不管怎样去解释“新媒体”的概念,既定的事实就是:新媒体必然比旧媒体的传播更快更广。 从自身的工作经验中,孟波提炼出了新媒体的十个传播特征,分别是: 1.全时传播。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有四个发展阶段:定时、即时、实时、全时,全时传播指的是信息随时可以进行发布。 2.全域传播。地域和空间限制越来越少,只需要设备和传输信号,就可以发布信息。 3.全民传播。传播不再是机构、媒体单位的事情,每一位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谁都可能是记者、编辑。 4.全速传播。传播速度比旧媒体快,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够进行传播活动。

新媒体文章写作技巧条

新媒体文章写作技巧条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怎样的文章内容易于传播 一、写出比较长且有深度的文章 因为长文章能够让读者更长时间沉浸在文章的内容中,并且长文章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让文章更有深度。 二、文章的内容能激发人的情感,引起共鸣 有情绪色彩的文章能够更激起读者的共鸣而传播你的文章。 三、证明自己的在意 很少有人关注千篇一律,平淡无奇的文章,所以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需要重视自己写的内容,用心,在意自己的文章,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写出精彩并有一定洞察力的文章。 四、有用的文章 文章的内容需要是对读者有用的,甚至是可以有趣出乎读者意料的内容。现在的读者对毫无意义的文字堆积是非常反感的。 五、名人的文章 人们在读文章之前会因为作者是谁而对这篇文章的质量先入为主。知名人物在读者心中也已经建立起一些稳固的信任,因此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努力,首页让自己成为行业内比较知名的作者。 六、女性作者 女性作者往往会更在意文章内容的精度,而且在文章中或多或少都会穿插一点情感类段落,所以女性作者的文章往往会比男性作者的文章更容易被转载。 七、最受欢迎的内容 文章幽默生动有趣,肯定是读者继续阅读下去一个不可忽视的点,如果一篇文章内容写得枯燥无味,那么肯定读者就不会读下去,更别说转载了。 八、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就是说你得有一个主题,一个中心思想,无论你是写故事还是写杂文,即使写的很散,但是里面必须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就是你想表达的观点。 九、怎么才能让别人传播你的文章 你在写任何文章的时候,必须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读者,你会不会去转发这篇文章你转发这篇文章是想向你的粉丝表达什么你转发这条微博是表达了你的什么品位十、要明白你是谁,你的受众是谁? 写文章之前,必须得做自我定位,要问自己:我凭什么写这个文章?我这 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我的受众群体大部分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喜欢看 什么类型的文章? 十一、要学会选主题 选一个好的主题,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选主题,最忌讳的就是太大,太空泛。 十二、你是否是真的去观察和思考了 写文章如何保持进步和创新?说白了,就四个字:观察,思考。 十三、有价值的故事 大家都喜欢有故事性的内容,故事讲得越好、越能激发人们的兴趣,被分享的几率也越高。因为故事本身就比单纯的理论更具真实性、更能打动人、更能引发用户的情感波动或者好奇心。

某新媒体运营方案

新媒体运营策划 一、新媒体与新媒体运营概念: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的媒体形态,同时,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基于移动互联网,面向客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运营是通过现代化互联网手段,通过利用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平台工具进行产品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的一系列运营手段。通过策划品牌相关的优质、高度传播性的内容和线上活动,向客户广泛或者精准推送消息,提高参与度,提高知名度,从而充分利用粉丝经济。达到相应营销目的。 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媒体的参与者,也可能成为一个媒体,所以这种新媒体运营活动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一种职业。 二、新媒体的特点 当前所指的新媒体,是与社交媒介更为贴切的媒介形式,如微信、微博、论坛、SNS等等,更多的表现为自媒体,它们具有以下传播特点: 1 传播方式双向化 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是单向的、线性的、不可选择的。表现为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的发布者向受众发布信息,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缺少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使得信息流畅性弱,传播效果不佳。而新媒体传播方式是双向的,

每个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样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进而互动性强,传播效果明显。 2 接收方式从固定到移动 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用手机浏览网页、看电视等等实现动态化,不仅仅局限于固定场所。 3 传播行为更加个性化 微博、微信、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个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息,影响他人的快感。 。 4 传播内容多元化 从传统媒介到新媒体,最大的变化同时体现在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融合化,传统纸质媒体通过平面展示文字信息、图片信息,而如今,借助新媒体形式,同时传播带有文字、图片、声音等等于一身的信息已成为可能,提高了信息量,提升了信息广度。 三.新媒体运营方案

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分析

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分析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新媒体是指相对于广播、报纸和影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主要是指在计算机 信息技术和移动技术下产生的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是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产物。这些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网络媒体;特点 新媒体,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之后,出现的第四和第五媒体: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新媒体各有特点,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彼此不断地相互渗透、兼容、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一、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优势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进入了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时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迅猛进展, 社会对新闻信息需求剧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闻传播方面的优势: 1、多媒体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符号进行新闻传播,打破了与传统媒 体之间所有的界限,使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这种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改变了报纸、杂志等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是新闻传播的巨大进步,使得新闻能够在视听等方面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感受,实现了新闻多媒化的信息传播。 2、双向互动性。传统媒体将新闻信息硬“推”给受众,而在新媒体上,受众可以按自 己意愿进行选择,“拉”出所需新闻信息,彻底改变了“传、受者”的关系。受众可以通过链 接的方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人际”传播信息的状态。新 传媒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众有效快捷的沟通。但在新媒体上,从先进的信息技术上讲,能够做到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可以浏览信息。 3、信息容量巨大。新媒体提供了受众接受更多新闻信息和自愿发布新闻信息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化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突破了传统媒体新闻信息发布滞后和不全面的缺点,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由传播者到受众的单方向新闻传播模式。我们可以实现通过制做相关新闻、再制作新闻专题、在制作新闻资料,一步步地把由新闻引发的社会效果做得完整而且深入。除了新闻信息容量大之外,新媒体还有很多其它特点,比如:可以准确快捷的查询以前的新闻信息、查询相关的新闻新闻和背景材料等等都非常方便。

新媒体营销效果及其常见技巧介绍

新媒体营销效果及其常见技巧介绍 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网络以及移动设备来获取所需的信息,这是信息碎片化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新媒体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大部分人对于这种新型营销模式的效果依然持怀疑态度。 一、新媒体营销让消费者自主选择、并有效互动。 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之前,过去的营销方式是硬性推广,而新媒体营销则不同,新媒体使得与消费者沟通的互动性增强,有利于取得更有效的传播效果。企业要做的就是让目标用户参与,让品牌融于消费者的互动活动当中,融于口碑当中,形成另一种传播源,不断向下扩散。那么营销将事半功倍。相反,如果让消费者置身事外,他们将永远无法体味个中滋味,更无法成为营销的“病毒载体”。 在网络时代,泛滥的信息让人们的决策成本空前提高,简单的信息告知传播,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营销期望。因此,让用户成为你营销计划中的一部分,变成营销的“病毒载体”,一并来完成企业的营销拼图,就成了每个企业都望穿秋水的期待。通过它,企业能够与受众实现更多的互动,也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反馈信息。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营销让消费者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在这个崇尚个性化、参与和体验的时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 二、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有效的降低了营销成本 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不仅使企业宣传品牌的方式多元化,而且大大降低了营销成本。比如过去很多企业以为花很多钱建一个官方网站,定期或不定期发布一下企业动态和产品信息,

不停的建新网站和推广,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而新媒体提供了更多免费的开放平台,并具资源共享。比如在新浪微博建立官方微博,在QQ上建立粉丝群,在天涯建立品牌空间,在开心网建立官方账户,在豆瓣建立兴趣小组,在百度百科建立品牌词条,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建立互动有奖游戏。这些基本上都是免费的! 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不仅提升低成本的平台,而且提供了低成本的传播。很多品牌的信息,在传统媒体时代,要花巨资去推广,而在新媒体时代,只要你的内容有创意,网民觉得有价值或有趣,他们就会疯狂地帮你免费传播。比如某一信息,从信息源到N个张三到N个李四到N个王五到N个赵六,这根链条,理论上可以无限延长,并且理论上可以呈现出倍数的病毒式传播效应。而且,最重要的是,成本消耗在从信息源到N个张三上,之后的传播链,可以让用户们免费自行完成。 多对多形式的“对话”所造成的N级传播,也是传统媒体的一级或者两级传播所相形见绌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有些事情,在社会化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传播的速度令人惊讶—几乎达到了一夜之间传遍天下的地步!这种成本低但见效不错的传播模式,在当前企业竞争激烈,生意难做的情况下更加倍受欢迎! 三、新媒体提升了广告的创意空间 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使社区营销、精准营销、事件营销、病毒营销、数据库营销、反向沟通、互动体验、口碑传播、焦点渗透等各种新的广告形式和营销方法不断出现。在社会化营销中,创意就是我们的营销源泉,新媒体营销就会发挥出强大的力量。创意可遇不可求,但是一旦拥有了创意,并通过用户的参与,其整个营销的效果就有极大提升。

八种最常用的新媒体营销方式

八种最常用的新媒体营销方式: 第一:病毒式营销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利用大众的积极性和人际网络,让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进行传播和扩散。其中的特点就是快速复制、广泛传播并能深入印象。病毒式营销可以说是新媒体营销最常用的网络营销手段,进行用于产品/服务的推广。用这种方法对于品牌而言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让人们对其产生印象。 第二:事件式营销 事件营销就是利用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通过策划、组织等技巧来吸引媒体、消费者的兴趣和关注。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产品/服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为品牌的建立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三:口碑营销 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媒体泛滥、资讯快速更替的时代,消费者对广告、新闻等资讯都具有极强的免疫力。要想吸引大众的关注与讨论就需要创造新颖的口碑传播内容。随着营销手段的不断发展完善,营销内容的五花八门,能够经营好口碑营销,成为很多企业营销的最终目的和价值标准。

第四: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了。早起的小米可以说是把饥饿营销玩的非常的666。饥饿营销可以有效提升产品销售,并为未来大量销售奠定客户基础,同时也是未来对品牌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但是运用饥饿营销手段,也需要看情况而言,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随便拿来用的。在市场竞争不充分、消费者心态不够成熟、产品综合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较强的情况下,饥饿营销才能较好的发挥。 第五:知识营销 知识营销就是通过有效的传播方法和合适的传播渠道,将企业所拥有的对用户有价值的知识传递给潜在用户。包括产品知识、专业研究成果、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优秀的企业文化等等。 知识营销有一个最基本的核心点就是:要让用户在消费的同时学到新的知识。 用知识来推动营销,需要我们提高营销活动策划中的知识含量。重视和强调知识作为纽带的作用,帮助消费者获取某一方面的知识,甚至直接就是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的认知知识。其中教育培训行业可以说是最常利用这一手段来进行营销的。

公益传播的作用

公益传播的作用 【摘要】互联网时代构建了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微博、数字报刊、手机短信、移动网络、SNS社区等新媒体的兴起正改变着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新媒体以其交互性、非强迫性、多元性、时空广泛性等特征弥补了传统媒体公益宣传存在的一部分缺陷,在一系列公益事件中发挥出强大的宣传功效,其与公益的结合已成为趋势,而更多更好的结合方式则需要各公益主体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此同时,相关制度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技术手段的局限,使得新媒体公益传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集结政府、公益组织、媒体等多方力量进行完善与解决。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传播,互联网,信息, 媒体公益传播 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传播活动。大众传媒作为公益传播的载体,在公益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传统媒体公益传播。传统媒体公益传播往往是以公益广告、公益节目的形式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进行宣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占据了绝对的主流位置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但网络技术的进步在悄然改变着大众的行为习惯以及舆论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渐渐显露出较为明显的问题与局限。 以公益广告在报纸杂志的传播为例,报纸杂志的公益传播依托的是其作为历史较长的媒体所积淀起的公信力,好的报纸杂志具有强大的“品牌”价值,而公益广告的公益价值恰恰需要建立在海量的发行基础和良好的公众形象之上。但是,平面的公益广告往往缺乏创意,由于创意不足,导致其所传达的理念不能深入人心,大众从“看到”到“参与”之间的转化率极低。另外,随着报纸杂志市场的细分化与专业化,许多媒体不再具有公益广告所需要的“量”的基础,广告投放效果甚微且成本增加,同时,公益广告也很难与专业媒体的定位和内容相融合。此外,由于报纸杂志有固定的发行周期,时效性相对较差,间断的、相对独立的公益广告、公益活动不能起到从根本上增强全社会公益理念的作用,针对社会事件的公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网络化、即时化、互动化的特征,快速地影响和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成模式,使舆情传播具有鲜明的特点。 传播主体多元化。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时代。据统计,新浪微博用户有4亿多,每天发布微博总量达1.2亿条,新浪首页新闻1小时有几百万的浏览量,一条有分量的新闻,瞬间会被数万家乃至数十万家网站自动抓取、自动转载……众多的个体网民表达自己意愿、情感、思想甚至诉求的愿望日益强烈。 传播内容海量化。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得到充分的体现,伴随着搜索引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文字、音频、图片、播客、微博等搜索功能的不断创新和扩充,使公众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更加快捷方便。 传播节点碎片化。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舆论事件的报道者。智能手机的普及,更让大众麦克风随时随地地现场直播变成现实。新闻发布的大众化,使得信息呈碎片状分布,同一件事有成千上万的网民按照各自的观点分别发布消息,再加上众多的转发和评论,舆论发展呈网状扩散,加剧了信息的碎片性。 传播方式群际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海量信息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多向传播,多点互动,移动获得,移动表达,即时传播,即时分享,并且呈现“点对群”“群对群”的特点。这些网络化、立体化、群际化的传播方式,显现了极强的群际传播特点,既是各种信息、思想、观念、看法、意见的集散地,也成了个别单一话题的放大器,对社会公众的态度、认知与行为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播范围广泛化。互联网最大的优点是天下互联。随着手机等移动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任何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超越地域的界限,瞬间传遍世界各地,由局域热点迅速变为全国甚至全球的热点。这种传播范围短时广泛化,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最鲜明的特点。 传播速度瞬间化。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完全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尤其在时间上,无论是文字、照片,还是音频、视频,只要当事人愿意,轻轻一点,瞬间便上传到网上,形成了新的信息。一方面,舆情的传播速度,尤其是突发事件的报道,在网民的参与下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另一方面,新媒体与受众的零距离互动使舆情得到快速传播和及时的反馈。 传播结果扩大化。在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许多声誉危机事件并非发端于公众媒体,而是出自于“微博”“社区”“微信”等新媒体,大众化的传统媒体则更多地扮演了“放大镜”和“扩音器”的角色。 (作者江忠宝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委党校)

新媒体营销的特点分析

新媒体营销的特点分析 摘要: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信息需求的不断变化,新媒体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并在社会的 信息传递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营销在新媒体发展的影响下,其后逐步衍生了一个新 的领域,即新媒体营销。笔者在了解新媒体及新媒体营销的界定、国内外不同营销方式的对比以及 当前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得出新媒体营销的成本低廉、应用广泛、模式健全以及前景广阔 等新特点,这无论对新媒体的发展还是对新媒体营销的经营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新媒体营销;营销模式;营销新特点 一、引言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在新的价值理念的变化以及社会信息的 重整的背景下,新媒体营销应运而生。这不仅在商业领域带来新的商机,而且将社会群体服务引领 到了社会的最前沿。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两个领域——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不仅在新媒体市场占有 着重要的席位,而且在市场格局中占领先地位,一时发展成为目前盈利的主流。在2007年,新媒体产业快速发展,广阔的市场与日渐凸显的影响力,吸引资本大规模流入,营销价值加强,国际化竞 争加剧,整体产业向纵深挺进。2008北京奥运会,新媒体首次作为奥运会独立传播机构与传统媒体 一起被列入奥运会的传播体系。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被正式纳入赛事转播渠道,充分表明新媒体作 为一种新传播渠道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因此,新媒体营销将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一环,发展成 为时代发展的主流,最终带领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二、新媒体及新媒体营销 (一)新媒体的界定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①关于新媒体的界定,有如下几种观点,一种是以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为代表,他认为“首先,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对于旧而言;其次,新媒体是一 个时间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代表这个时间段的新媒体形态;第三,新媒体是一个发展概念, 它永远不会终结在某个固定的媒体形态上”②,即新媒体要不断更“新”;二是美国的《连线》杂志把新媒体定义为: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 by all),即新媒体要向更“广”的人群;三是当代新媒体是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转变的一个标志,新媒体已 经不仅仅是传统的大众传播工具,更是分众传播能够实现的最好方式,即信息传播须更“快”。结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新媒体应该体现在新、广、快三个方面,因此,新媒体是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 ①百度百科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093733877.html,/view/1299105.htm 2012年6月10日进入 ②熊澄宇:新媒体与移动通讯[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5.

新媒体营销及运营实战技巧

新媒体营销及运营实战技巧为今天工作成绩优异而努力学习,为明天事业腾飞培训学习以蓄能!是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意愿,是学员参加学习培训的动力,亦是蓝草咨询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蓝草咨询提供的训练培训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含企业采购标的),通过蓝草精心准备的课程,学习达成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蓝草课程注意突出实战性、技能型领域的应用型课程;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知识课程。 蓝草咨询坚定认为,卓越的训练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但也应是学员快乐的旅程,蓝草企业的口号是: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 蓝草咨询为实现上述目标,为培训机构、培训学员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优惠和增值快乐的政策和手段,可以提供开具培训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课程背景: 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冲击,移动互联网的侵袭,信息泛滥,产品同质化更加竞争激烈,线下业务被不断压缩,营销面临大变革,企业在营销方面该如何选择,电商化?移动化?网络化? 课程时间: 2天(6小时/天) 授课方式: 结合当今市场竞争与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通过理论与实战案例解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内容严谨充实又不乏轻松幽默,同时加入学员案例现场演练和

点评指导,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落地性;帮助学员掌握核心新媒体本质与关键点,重新构建企业新媒体生态。课程即学即用,内容即插即用。 课程收益: 熟悉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的玩法,学会新媒体的系统思维,掌握新媒体的方法论与模型,熟练操作新媒体工具。 课程大纲: 1. 新媒体营销内涵及动态 1.1 新媒体营销概念 1.2 新媒体营销意义 1.3 新媒体营销渠道 1.4 新媒体营销矩阵 1.5 新媒体运营路在何方? 2. 新媒体营销渠道及发展 2.1 论坛贴吧:网络营销革命根据地 2.2 微博运营:带你爆红带你飞 2.3 微信运营:一切尽在不言中 2.4 客户端推广:聚焦核心功能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_郭枫

XINWEN AIHAOZHE2012·12(上半月)新闻与传播研究 媒体公益传播 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传播活动。大众传媒作为公益传播的载体,在公益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传统媒体公益传播。传统媒体公益传播往往是以公益广告、公益节目的形式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进行宣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占据了绝对的主流位置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但网络技术的进步在悄然改变着大众的行为习惯以及舆论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渐渐显露出较为明显的问题与局限。 以公益广告在报纸杂志的传播为例,报纸杂志的公益传播依托的是其作为历史较长的媒体所积淀起的公信力,好的报纸杂志具有强大的“品牌”价值,而公益广告的公益价值恰恰需要建立在海量的发行基础和良好的公众形象之上。但是,平面的公益广告往往缺乏创意,由于创意不足,导致其所传达的理念不能深入人心,大众从“看到”到“参与”之间的转化率极低。另外,随着报纸杂志市场的细分化与专业化,许多媒体不再具有公益广告所需要的“量”的基础,广告投放效果甚微且成本增加,同时,公益广告也很难与专业媒体的定位和内容相融合。此外,由于报纸杂志有固定的发行周期,时效性相对较差,间断的、相对独立的公益广告、公益活动不能起到从根本上增强全社会公益理念的作用,针对社会事件的公益宣传有滞后性,同时缺乏反馈与互动。 新媒体公益传播。近年来,技术进步带动了新媒体指数化的成长,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网络、手机短信、触摸媒体等媒介成了更为广泛应用的传播手段,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传播公益理念的公益广告、公益新闻、公益活动等发起者和受众都极其广泛,可以说公益尤需传播,而新媒体独具优势。 相较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极强,每个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传播者、监督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知情与传播“特权”被弱化,信息的监察权力也分散在受众之中,且传播者、接收者、监督者的身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变换频繁,信息制造与传播在广泛的受众群体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此外,新媒体制造与传播信息的成本极其低廉,近乎为零,对受众多为免费,每个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大大提高了受众的主动性,同时,形式、内容多样的新媒体体现出小众化、个性化的特点,在某些特定人群中具有极高的关注热度和极强的影响力。 基于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结合传统媒体公益传播所遇到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能体现出以下特质: 1.交互性。新媒体传播是双向的,尤其是通过网络,在公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信息并引起主动的再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传播者,对信息具有再加工的权力,交互性极强。 2.非强迫性。基于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受众对信息具有选择权,在公益传播中,受众可以自由转换身份,其主动性对传播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并不是完全分散的,多以兴趣、行业等细分化标签为基础聚集起来,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信任度,对于信息的传播热情相对较高,同时,参与感能带来一定的愉悦,使传播的主动性更强。 3.时空广泛性。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覆盖的时空范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基于公益传播的教育性、观念性、倡导性等特征,新媒体所提供的传播环境更适合进行公益传播,同时,新媒体环境大大降低了公益传播的成本。 4.多元性。新媒体环境有利于公益传播形式的创新,例如,视频、动画、短信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在公益广告中运用,微博、社区、主页等可以积极运用在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中,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进行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事件进行差异化的包装宣传,使公益传播不仅仅停留在平面图文、电视广告的层面,更加生动、富有创意,进而深入人心,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功效 新媒体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公益活动往往通过“滚雪球”式的人际关系加之媒体宣传进行传播,而网络包括移动网络等媒介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构建出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特征,在不断的分享与互动过程中很容易培养起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而集体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吸引认同感的过程。 新媒体环境使以往的“大公益”碎片化,“微公益”渐渐成为趋势,公益活动的主导角色不再由政府、企业、公益组织所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 □郭枫 【摘要】互联网时代构建了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微博、数字报刊、手机短信、移动网络、SNS社区等新媒体的兴起正改变着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新媒体以其交互性、非强迫性、多元性、时空广泛性等特征弥补了传统媒体公益宣传存在的一部分缺陷,在一系列公益事件中发挥出强大的宣传功效,其与公益的结合已成为趋势,而更多更好的结合方式则需要各公益主体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此同时,相关制度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技术手段的局限,使得新媒体公益传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集结政府、公益组织、媒体等多方力量进行完善与解决。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传播,互联网,信息 29

新媒体传播方式特点

新媒体传播是利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介质进行传播,新媒体传播方式多样,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 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本文为您介绍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特点。 1、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发布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的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 2、传播行为更为个性化: 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个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 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 息,影响他人的快感同时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泛滥,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为管理带来困难,也为受众的 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接受方式从固定到移动的转变: 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在公交车、出租 车上看电视等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随着3G\4G技术的到来,移动性的特点将成为未来新媒体的主要特 性。 4、传播速度实时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传播: 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 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目前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 播,时空的距离被缩小的最小。 5、从单一到交融: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与 此同时交融性还表现在终端方面,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 的融合为基础的。 另外新媒体传播方式也打破了地域化、国界化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通过以上对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介绍,相信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想要获取更多信息,欢迎访问新兴专 题或者广告百科。

新媒体环境下“抖音”的传播特征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93733877.html, 新媒体环境下“抖音”的传播特征分析 作者:叶丹丹 来源:《商情》2020年第10期 【摘要】本文基于梳理抖音发展历程进行判断,探讨了抖音未来发展的趋势。传播学角度对于抖音的传播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抖音发展中所遇到的挑战,提出优化和解决这些问题、完善短视频体系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 抖音; 传播特征; 发展前景 一、抖音简介及发展历程 (一)抖音简介 抖音是一款专注于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平台,以潮流和社交为主,采用AI技术。用户使用抖音可以拍摄短视频配上喜欢的歌曲,形成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同时还有直播功能。抖音的受众以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为主,大部分是“95”后和“00”后的年轻人,这部分人群思想较为独立,生活相對比较优越,他们主要的核心诉求就是个性化的社交表达。 (二)抖音的发展历程 从抖音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蛰伏期、推广期和发展期三大阶段 一是蛰伏期(2016年9月-2017年4月)抖音的蛰伏期指的是抖音V1.0.0版本发布-V1.3.7版本的升级期间。二是推广期(2017年4月-2017年9月)抖音的推广期指的是抖音V1.4.0- V1.6.8版本升级期间。这一时期抖音在优化体验的同时开始注重推广,进行差异化竞争力的扩大,通过口碑效应进行传播,实现用户的积累。三是发展期(2017年9月-至今)抖音的发展期指的是抖音升级到V1.7.0版本之后,基于推广期大量客户的积累,这一时期抖音的两大发展:其一,对于原创音乐人发布的优质资源进行挖掘和支持;其二,多元化的用户素质,恶俗视频和评论频现,针对此抖音进行了举报、评论功能的优化,反沉迷系统的上线,并且邀请各界代表进行《抖音社会公约》的研讨和拟定。 二、基于传播学角度进行抖音传播特征的分析 (一)迎合青年表达自我需求的特征 抖音发展迅猛,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对于普通人价值需求的尊重,尤其是迎合了青年表达自我需求的特征,对于这一代人渴望被关注和社交需求等进行诠释,促进了人们自我价值认知的表达。任何人只要拥有一部能够联网、可以拍摄视频的手机,就能随时随地进行短视频的发

提高政府官员与媒体的沟通能力及新媒体时代的危机沟通策略、方法与技巧(下) 课程的考试100分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基础 B.文化基础 C.政治基础 D.社会基础 2. 邓科主任指出,社科院的量化说明中指出,目前中国的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大概()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3. 邓科主任指出,中国采用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模式,而首先伸出去的是()“这条腿”。 A.社会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政治建设 4. “互联网既是一种新的认识武器、认识工具,又是一种新的交流工具,还是一种新的生产力”,这是下列哪位的话? A.郑必坚 B.胡锦涛 C.江泽民 D.温家宝 5. 邓科主任指出,曾被誉为“最具争议的市委书记”是()

A.昆明市委书记仇和 B.日照市委书记杨军 C.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 D.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 6.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言人王慧曾指出,最傻的新闻发言人说() A.长话 B.短话 C.重话 D.假话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A.邓科主任指出,中国目前处于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 B.邓科主任指出,中国三十年来的一切重大变化都是从社会领域开始的,并且不断向其他领域渗透。 C.邓科主任指出,西方国家目前处于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 D.邓科主任指出,中国三十年来的一切重大变化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并且不断向其他领域渗透。 2. 郑必坚先生曾指出,在现代条件下党的执政工作如果同互联网相结合,就是同()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永远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表现。 A.新的认识工具 B.新的交流工具 C.新的生产力 D.新的生产技术 3.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期末试卷1

《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期末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闭卷考试。 2.应根据授课内容展开描述,有独到见解可加分。 3.请在两小时时间以内完成。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社交类手机应用的是()。 A、QQ B、微博 C、腾讯新闻 D、微信 2、文案的英文词为: A、Writer B、Copywriter C、Speaker D、Copyreader 3、按照广告植入方式分类,新媒体文案常见的类型有:()。 A、销售文案和传播文案; B、长文案和短文案;

C、软广告和硬广告; D、按渠道及表现方式的不同分类; 4、加多宝在与王老吉争夺品牌使用权败诉后,在微博平台上,用自嘲的口吻配以幼儿哭泣的图片推出一系列“对不起”文案,反而占据了新媒体民意的上风。这种做法符合了以下哪一种说法: A、新媒体文案运用好,传播更快速 B、新媒体文案可以直接带来销售转化 C、体现了新媒体文案的重要性 D、以上说法都对 5、小米胶囊耳机的广告标题是“创新胶囊外观、佩戴更舒服”,“胶囊外观”和“佩戴舒服”分别是()。 A、卖点和痛点 B、卖点和价值 C、价值和好处 D、卖点和好处 6、你认为以下哪些工作不是新媒体文案工作内容: A、新媒体渠道的文案写作 B、为一个海报写宣传主题 C、根据时事热点撰写品牌借势营销文案 D、以上都是 7、美的空调的“1晚1度电”使用了哪种产生信任感的方法?() A、用权威; B、用细节; C、用数据; D、客户自证;

8、新媒体文案的拟定,可以从哪三个维度进行思考? A、吸引力、引导力、表达力 B、吸引力、引导力、表现力 C、吸引力、促成力、表达力 D、聚焦力、引导力、表达力 9、新媒体的文案结尾,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设计?() A、场景、金句、提问、神转折; B、购买引导、金句、提问、神转折; C、场景、广告展示、提问、神转折; D、场景、金句、提问、引导; 10、以下哪一项更加符合新媒体文案“短、平、快”的特点()。 A、晒一晒你的MP3里最近单曲循环的一首歌 B、把1000首歌装到口袋里 C、纤动我心,有容乃大 D、以上没有符合的选项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新媒体文案的准备工作大致可分为()。 A、文案目标人群分析; B、自身优势挖掘; C、文案竞争对手分析;

新媒体地传播特征

单元编号:010102 单元标题:导论 知识点标题:“公共”概念透视 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学习目标:理解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与不足。 建议时间:4 小时 教学策略:问题解决、讲授 学习内容: 新媒体传播的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新媒体传播具有 信息量大、使用方便、检索快速便捷、图文声像并茂、互动性强,信息通过计算机网 络高速传播,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等特性;并且具有计算机检索功能、超文 本功能,是一种具有 强大生命力的传播媒体,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传播允许读者与作者之 间进行网络交流,能及时反馈,改变了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 步骤一:回顾新媒体及相关概念。 步骤二:阅读下面的学习材料。 新媒体传播的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具体的说,新媒 体传播具有以下特征。 一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它将一定的信息转成数字,经过转播,数字在操 作平台上还原为一定的信息。。 更新速度快,而且更新成本低。新媒体传播的更新周期却可以分秒计算,而电视、广播 的周期可以天或小时计算,纸质报纸的出版周期以天甚至以周计算,纸质期刊与图书的更 新周期更长。 新媒体传播可以做到同步传播与异步传播的统一。新媒体传播的即时刷新提高了新 闻的时效性,其本身“接收的异步性”又方便受众随时随地的接收。接收的异步性可 以使受众不需受媒体传播时间的限制,可按自己需要随时进行信息的接收。 二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互联网能够使用户共享全球信息资源,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在信息量上可以与海量 信息的网络媒体相提并论。报纸若多印 1 万字内容,就需增加一个版,给印刷、排版、发 行、成本带来很多问题。广播、电视更是这样,内容要准确到几十秒、几秒时间,字有时要算 到 几十个。新媒体传播不同,存储数字信息的是硬盘。容量大的优势还可以体现在新媒体传播

新媒体的发展及传播特点

新媒体的发展及传播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新媒体以其特有的便捷性、互动性等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新宠儿!你我他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受益者,那么关于新媒体以及新媒体传播特点,你了解吗?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新媒体及其传播特点的相关知识。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主要特点: 1. 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而生的。 2.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对于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而言,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 3.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 4.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导致市场细分更加充分。 新媒体传播特点分析: (1)、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发布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的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比如北京的交通广播电台,这两年发展非常好,原因就是在于通过短信这种方式加强和受众的互动,使得信息变得更有价值,同时,听众也强烈地体会到一种参与感,主动性和积极性被空前的调动起来。信息的互动性也使得受众实现被动到主动的改变。 (2)、传播行为更为个性化 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个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息,影响他人的快感,同时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泛滥,内容良莠

莫湘兆:新媒体营销软文写作五大技巧

莫湘兆:新媒体营销软文写作五大技巧 新媒体火了许多人,纷纷自称自媒体人,笔者曾几何时也试想朝着自媒体奋斗,因此,作为尝试过自媒体营销的我结合内容这块做下关于如何写作的分享。 自媒体包括了微博与微信两大阵营,其中被谈论得最多的话题是关于自媒体内容产出与盈利模式,早之前圈内程苓峰成为自媒体广告曝光的第一人,之所以说曝光或许需要人已经通过类似的方式赚钱了。 那么对于内容而言,其实我一直认为是一个人的思想,有一个成语叫做字如其人,其中就是说明了这其中的道理,这段时间花了不少时间在微博上面去进行评论与互动,发觉微博真是个好平台。 对于新媒体营销内容写作方面,我将其总结成为了五大方面:标题锻造、写作结构、语言风格、广告隐藏、潜在传播动力。 第一,对于标题写作我认为是进行每一次传播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今天信息化普遍过剩的时代,一个新闻锻造出不同的标题,是传播者对于阅读者最大的价值观渗透。因此在写作标题的时候关注几个方面,主体+价值+定语=口语化陈述,其实这个方式在目前新媒体上已经常见了,例如元芳你怎么看就是基于此之上传播。 第二,写作结构我认为是一篇文章最为基本的要点,许多自媒体人产量非常高,但是阅读起来却收获不足,原因就是在于文章的结构上零散,让读者无法获取价值,之前莫湘兆说过有关总分总结构写作等方法,其中不管穿插多少个观点都可以,只需要让中间表现即可,不至于整篇文章读完,不知道头尾。(例如本文能够找到重点就是五大技巧,其中每个技巧的说明。) 第三,语言风格或许是很难改变的一个,但是在新媒体下过于正式的写作反而让读者越来越反感,我认识许多自媒体人写作的时候都是随意进行,这样很难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自我的个性标签,例如最近火起来的潘越飞仅仅写作几篇关于自媒体的文章,原因就是在于语言风格上的优势。 第四,广告隐藏对于一篇软文而言是极具挑战力的,通常我们看到的许多文章都是刻意进行写作,特别是品牌包含性很好,今天看到一个微博说到写作苹果的时候只需要在文章里面提及三星即可,这么高明的广告隐藏说明了广告隐藏的价值,通常我们最有价值的方式就是把他做成案例,让无数人为其研究。 第五,一篇具备传播动力的文章是无穷的,相信许多人都看到过QQ空间里面的价值文章传播,通过关系链之间的优势,进行重复传播,从而使得文章产生极大的效果。通常写作这类文章针对性解决某些或者某个问题。 对于新媒体营销软文写作其实远不止上面所提及的几点,也未必只是提及并无详细的写作介绍,目的是希望读者在文章中能够寻找到角度,获得莫湘兆的思想思考点,以便真正提高你个人的思考能力与思考宽度。(莫湘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