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向体系要效益-毛亚岐

向体系要效益-毛亚岐

向体系要效益-毛亚岐
向体系要效益-毛亚岐

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新年好!

2019年来了,我想问问大家,过去的一年,你过得好吗?

也许有的人过得很好,但从宏观的大数据来看,似乎整个实体经济都在说“很艰难”。

去年的9月份,房地产大咖万科在秋季年会上率先喊出了“活下去”,一时间引起很多企业老板的共鸣。难道真的难到这个地步了么?

再看看各种新闻媒体:2018为何如此艰难?2018、2019、2020将是最艰难的三年……

再转向咱们汽车行业,除了2018年度产销首次负增长的外,“破产、裁员、年降、转型、重组”的词语也时不时地跳出来。

再回到我刚刚问大家的一个问题,过去的一年,你过得好吗?

我相信,你一定过得很好,所以,你来到了这里。

问过好后,我简单地跟大家介绍一下我。我叫毛亚岐,2019对我来说是特别不一般的一个年份,因为到2019年,我在汽车行业工作就满20年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因为在20年前,我刚刚从湖南大学毕业的那一年,是汽车专业毕业生不好找工作的年份,而也就在那一年之后,咱们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走上了一个快车道,我非常幸运地赶上了汽车行业大发展的风口,亲身经历了这伟大的大发展。我常常回忆并感受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并试图去理解预测今天和未来。

非常感谢汇迪公司创造的这个平台,让我有与会的朋友们有一个交流自己思想的机会。

我今天交流的提纲很简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我也请大家带着这三个问题跟我一起思考。

现在我请大家看三张图。

目光首先回溯到2000年,我们一起看看近20年的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虽然身处其中,我还是忍不住要惊讶并感到自己的无比幸运。我们看到,从2000年到2018年,短短18年的时间,我国汽车产销量从每年的200多万辆增长了十倍以上,达到2千多万辆。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真的是赶上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大风口。当然,不仅仅是汽车,我们国家的经济在这18年的时间里,也是在飞速的增长。当我们习惯了高速增长时,常常会有个错觉,那就是,这样的增长才是常态。然而,在2018年,我们发现这个增长不在了,所以新闻才说“2018年汽车产销28年来首次下滑”。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思考,高速的增长真的正常吗?

第二张图是我在聆听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经济处吕永琦博士做关于经济发展讲座时收录的。从这张图里我们可以看到过去这几十年的时间,我国的GDP也是在高速增长的。这张图让我们从另一个维度去思考,当前的增速放缓到底是不是正常。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经济体国家,在过去短短的几十年,我们摆脱了贫困,高速地飞奔,无限地靠近那些过去我们认为的经济发达国家。就像我们完成了从20分到80分的进步,而迈向90分时,虽然仍然在进步,但进步的速度没有那么快了。大家说,这不正常吗?

第三张是一张很宏观的图,直观地反映了人类近万年的历史发展。数千年来,人类历史的发展一直都非常的平稳,但就在最近的20年里,这个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快车道,反映到图上,就是发展曲线几乎呈90度的弯曲,人类的物质产出、信息交互等产生了一个飞跃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在这巨大的变局之中,很多专家在探索这个90度曲线产生的原因,现在比较权威的说法是“互联网”的出现,今天在座的每一位,无一不被“互联网”所影响,这个影响不仅仅是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过去我们所习惯的“权威”渐渐地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信息的透明使得我们的选择更多。

这三张图反映了我们当前的实际处境,我们已经幸运地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幸运地经历了人类历史上因技术发展而产生的社会变革,我们进入了一个无法逆转的新的发展时期。

今天,我们读小学就背的社会主要矛盾都发生转移了。咱们一起来理一理。物质极大丰富了,顾客选择变多了,顾客真的是上帝了,是衣食父母了。公司也越来越多了,员工选择也变多了,靠权威去领导下属,人家可能就不跟你干了。对于自己来说,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是不是还有一颗谦卑的心呢?经营环境来说,竞争已经全方位开展,不仅仅是同行在竞争,羊毛出在猪身上,你可能还不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是谁就被干掉了。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看到这些,你是不是有种非常强烈的“不确定性”感?

现在休息一下,来做道考试题。不瞒各位说,这是我大学时候计算机编程的考试题。题目是编写程序,实现的结果是屏幕上打印出这个图形。估计很多同志都考过这道题目。如果是一个学霸要实现这个结果,可能会考虑算法,一共几行,每一行与上一行之间的关系,之后编写一个精美的程序。如果是个学渣,不懂算法,也懒得研究,是不是就没办法了呢?我至今都记得当时上课的老师,由于担心我们这帮学生太渣,曾给过一个特别简单粗暴的建议,只需要用一个语句,print后面接着按照图形的每一行的*数量和位置直接敲上去,有几行内容就敲几行,最终程序执行的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在针对结果的评价条件下,大家的成绩是一样的。

回想一下,在高度专业化分工的今天,你的下属在工作开展时给你提供工作成果时,你真的能够分辨出来到底谁做得更好吗?

更深入一点,问自己三个问题:

银行为什么会贷款给你的公司?

顾客为什么会买你的产品?

下属为什么要按照你的意愿做事?

这个世界已经变了,银行、顾客、下属都有选择权了,你过去所拥有的所谓的独占资源随着社会的更加公平公正不再是优势了,高速的野蛮发展一去不复返了。如果过去好日子的时候,你

没有建立起让银行、顾客、下属心甘情愿地认同你的那些东西,你一定会很难,非常非常难!而这个让银行、顾客、下属心甘情愿地认同你的那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是信任!

明白了问题症结之后,出路其实就很清楚了,只要赢得“信任”,所谓的“难”可能就迎刃而解了。但是,怎样才能获得“信任”呢?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说,信任从哪里产生呢?

从这张图片来看,你直观地反映一下,路边摊和装潢精美服务员服务规范的饭店,你更信任谁?一个街头郎中和正规的医院,你更信任谁?很显然,虽然心存疑虑,但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你可能会选择那个看起来比较规范的地方。

不必怀疑,你没有错,选择规范的地方值得信任的概率会大一些。这种信任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叫“专业信任”。专业信任由专业、职业和自律三个维度组成,对专业的信任是社会得以有效运行的最基本的基础。无论社会还是个人,都要维护对专业的信任,因为这才是社会和谐和高效的基础。

现在答案进一步缩小了,将信任转移到了专业上来。这样咱们就可以以一种科学的态度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我想应该从“管理学”上下功夫,因此我翻了很多很多个伟大的管理大师的历史。我发现,在历史上跟管理相关的xx之父很多,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整理齐全了没有。在阅读了这些历史上的集大成者之后,我对前阿里中供铁军人物干嘉伟说的一句话特别的感同身受:你我不是这世上最聪明、勤奋的,也不是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

也许未来会有创新,但在管理的理论上,前人已经做过大量的探索,已经有大量的成熟的经验。大家不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吗?“你不是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这就是这个不确定世界里最确定的事!因此,你,可以学习,可以借鉴,而不是自己在黑暗中摸索!

回顾前人的管理经验,我总结了各管理大师自成体系下的三个侧重维度,一是最佳实践,即通过科学的方法不断地寻找最佳的实践,培训人员按照最佳实践开展工作,激励员工超越最佳实践;二是人本管理,关注人性,引导激励人发挥最大的作用;三是目标管理,通过目标的分解和评价,使得人工作的更加有效率。无论哪个维度,大师们其实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自洽的理论体系。

把目光再回到企业,当前,在国内基业长青的企业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华为及互联网的BAT,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拥有自己特色的管理体系,这些公司出了大量的到处给人上课讲管理的老师,让我们至少明白一点,这些公司的优秀与拥有自己合适的体系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更是这样,我们所熟悉的丰田、大众、福特等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并将自己的体系向供应商传递。而IATF16949本身就是汽车行业所推行的一套体系。而回顾中国品牌汽车这几十年走过的道路,也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走了一条完全一致的路线,从抄袭到模仿,

最后都走向对外宣称“自主开发”,而证明自己“自主开发”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拥有一套“自主开发体系”。

很多企业不仅仅要拥有体系,还要进行体系认证。那么为什么要认证呢?很简单,想向别人证明自己是按照体系运行的。为什么想向别人证明自己是按照体系运行的?因为按照体系运行说明公司规范。这一个问题一个问题问下来,发现其实答案很简单,建立专业信任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管理体系来管理。

通过抽丝剥茧,现在终于回到体系上来了。对于“怎么办”这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就是经常说的或许是你的耳朵已经听出老茧的话,那就是“按体系标准”。很多人认为这是套话、空话。到底是不是,我想需要我们继续探讨。

谈到体系,我们仍然要回溯历史,来回忆一下“体系”产生的初心。195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解决武器在使用过程中暴露的质量事故,颁布了美军军用标准也是世界上第一份质量体系标准——《质量保证大纲》,它要求军品承制企业制定和保持一个跟自己的经营管理、技术规程相一致的质量保证体系。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逐渐的演化有了今天的ISO90001,有了今天的IATF16949,甚至有了各个领域的单独的体系标准。

那么,体系的初心是什么?是通过标准化的管理保证产品的质量。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了“质量保证”这个概念,“保证”是什么?“保证”就是专业带来的信任。由规范带来专业信任,因信任降低沟通成本驱动效率改善,因效率改善驱动效益的提升,这就是体系的初心。随着更大范围的体系标准的普及,一个在全球形成的信任驱动在“体系”的引领下开始转动起来:在企业外部通过认证拉动企业学习运用标准,在企业内部通过贯标使得全球最佳的管理实践能够得到应用,企业内部通过管理体系实施获得内部员工的信任,通过规范的提供产品和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

在我满怀激情地跟大家宣讲“体系”的用处时,我想可能已经有不少老总们开始在内心反对了,因为似乎很多很多的公司都拿了IATF16949的证书,但好像没看到啥效益,反倒是成为了一种负担,常常为了通过审核补很多文件。

所以我们在今天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体系没能实现初心?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我想请在座的每一位都思考一个词: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修炼的重点,今天咱们有专门讲国学的大师,我不敢班门弄斧,但大家可以从三个词来评价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首先是“说”,评价的是体系的符合性,即你公司的制度、流程、标准跟IATF16949标准的思想是

不是一致的?如果没有学懂弄通标准,想把这个标准用好,基本是不可能的。其次是“做”,公司是不是按照标准规范不折不扣地执行的?在做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改善优化,这才是产生效益的原因。

一个好的体系必须是一个以“精益“为核心的体系。这张图是我根据IATF16949构建的一个通用的企业内部运行体系模型:在供应链管理过程的支撑下,通过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两大过程将识别顾客需求和服务顾客联系起来,围绕”精益“的目的,运用计划、质量、成本、风险管理,有效地管理过程,通过营销为顾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和服务。模型的地基是资源和环境,

最底层的是企业的文化,没有开放、进取、公平、公正的符合普世价值观的文化支撑,所有的规范都可能是无本之木,企业文化的上层是资源,即知识、人、资产和安全的环境。

一个好的体系必须是传递“信任“,增加价值的。从企业内部来说,体系的核心是人,即企业内部的每一个个体。体系的实施以不断成长的个人、持续优化的流程、得心应手的工具为抓手,通过自我进化的方式不断地改善。精益的体系培养每一个个体的”专业度、自律性和职业道德“,而每个个体所体现出来专业、职业和自律使得体系内部产生高度的专业信任度,而专业信任度保障了体系的高效率运行。因此,在体系的带动下,企业内部的信任飞轮开始启动。在体系的运行中,管理者通过对所拥有过程的刚性执行确保了体系的权威性,而经营者在体系流程常态运行下的偶发动态干涉确保了体系的冗余度,管理者与经营者分别用技术和艺术的方式赋予了体系活力。

体系的核心是“人“,人的能力、态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体系到底是什么样子。根据弗雷德斯模型,个人成长有五重境界,即新手、高级新手、胜任、精通,最后成长为专家。随着晋升级别的提升,难度不断增加。从新手到高级新手是最容易的,基本上到一个企业熟悉了解个一年半载的就可以了,在一个体系非常规范的企业,一个高级新手完全可以应付工作,不需

要知道为什么,按照公司既定的流程标准,只需要做就可以了。达到胜任的境界则需要开始探索”为什么“,通过探索,使其开始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了精通这个阶段则是能够站在更高层面系统地看待工作,不仅仅是做,而是有意识地去提前做预防,避免问题的发生。成为专家则不仅仅拥有本领域的深厚的知识底蕴,更重要的是触类旁通,能够将所知道的上升到客观规律层面,运用客观规律做事,这个时候,技术就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一门艺术。成为胜任者需要的是勤奋,成为精通者不仅仅需要勤奋,还需要有正确的训练方法,成为专家在勤奋加上方法的基础上,可能还需要天赋。胜任者是一个分水岭,在胜任者之前,对人员的管理必须是规范、制度和标准化,没有这些规范的约束,这些人的随意发挥极有可能给组织带来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跟这些人谈信任,放松了监管,组织的工作质量将永远无法提升。对于经历了规范化的训练,形成了习惯的胜任者和更高层级的人员来说,过多的约束与评价不仅无法带来效益,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对这些人的管理则应当是信任、合作和共赢,通过激励使得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公司里的老员工多,所以应当是胜任者以上的采用信任的管理模式,但实际上现在很多公司的现状是很多老员工虽然工作了很多年,但不过是低水平的重复,个人的能力仍然停留在高级新手的阶段。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从理性和感性这个维度来判断,会发现新手和高级新手与最高层级的专家好像差异不大,都比较容易凭着直

觉做事。特别理性的恰恰常常处于胜任的阶段,而跨过这个阶段之后,感性的直觉开始逐步的加强。企业在选拔管理者的时候,应当至少从胜任者这个级别来选拔,而管理者只有通过长期的理性的修炼才有可能上升到专家的这个境界,专家因为对全局看得更透彻,思维更偏重于艺术。经营一个企业所需要的思维则是专家所拥有的思维。在透彻地了解本组织人员的实际状况后,才能为组织匹配最合适的体系运行模式,使体系与现有的人员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当然,这也必须是经营者和管理者共同协作的结果。

最后我们谈谈企业在体系构建过程中对人员关注点。粗略地分类一下,在企业中已经成为核心人员的人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最常见的跟着企业成长,自己摸索实践出来的实干家。这一类人过去的经验是非常好的东西,但常常也会阻碍自身的成长,通过系统的培训帮助他们进行思维升级是及其必要的,否则,这些人可能不仅不会对体系的有效运行贡献力量,反而可能会成为体系落地最大的障碍。第二类人是在行业中那些比较优秀的拥有规范体系的企业经验的外来者,这些人拥有正确的做事模式和思维,但规范的环境使得他们对“不规范“有恐惧感,在没有坚韧的毅力和耐性品质支撑下,很难在企业中生存下去,但一旦这些人真正地融入企业,就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正面效应。第三类人是那些跟着一个行业中曾演绎过从小到大、从野蛮生长到规范

运作的企业一道成长的人,他们不仅认识到好的体系到底是什么样子,也经历了体系构建过程的磨难,如果企业有幸有这样的人,可以给予信任和支持,他们会是你企业发展最值得依赖的人。而企业管理的目的,也正是要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相互可以依赖的人以提升信任度高效工作,所以,这三类人其实也是给出了企业培养经营者的路径。一个好的经营者,必须按部就班的成长,不仅拥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还应不断地将思维升级。

在交流的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张简单而又寓意深刻的三条线。企业的命运是中间的这条直线,每一次微小的动作,都使得企业围绕着命运的直线产生微小的波动。我们或许无法掌握那些无常的大势,但在每一次微小的选择中,当你按照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时,这微小的波动开始偶然地不断偏向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方向,无数个偶然的累加,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我们终将无限地优化我们的未来,使其无限地接近我们所预期的目标,而这就是体系最终所期望达成的目标。

《经济效益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及案例分析思路

《经济效益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及案例分析思路第一章 1.甲、乙两企业某年有关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销售利润率等资料见表1—4。 表1—4 甲、乙两企业相关资料金额单位:万元 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销售利润率(%) 甲100 70 30 30 乙200 150 50 25 运用投入和产出比较方法,可以发现,甲企业的利润小于乙企业的利润,但甲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却大于乙企业,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甲企业经营的效果性好但效率性较差,乙企业经营的效果性差但效率性好。 经济效益与利润的关系如下: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等同起来。企业利润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它强调会计计量中的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说它与经济效益有联系,是因为它也是投入与产出比较之差。但是,计算利润的投入与产出,是按照上述两项会计原则来定义的,其外延与计算经济效益的投入与产出不同。经济效益的含义,既包括当期实现的效益,也包括当期创造而递延到后期收益的潜在效益;既包括直接归创造者受益的效益,也包括间接由非创造者受益的效益。 2.甲、乙两方案有关原始投资额、未来报酬及净现值、现值指数等资料见表1—5。 表1—5 甲、乙两方案有关资料 方案未来报酬原投资额净现值现值系数 甲1000 700 300 1.43 乙1800 1400 400 1.29 运用投入和产出比较方法,可以发现,甲方案的净现值小于乙方案,但甲方案的现值指数却大于乙方案,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乙方案的效果性好但效率性较差,甲方案的效果性差但效率性好。 经济效益与净现值的关系如下:净现值是指某一项投资方案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的差额,体现的是投资活动的投入产出关系;而经济效益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既有相减比较,也有相除比较,更有相减和相除结合比较。因此说,净现值是衡量经济效益的一种形式,而经济效益的内涵和外延更为广泛;考察经济效益时,必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即净现值。 第二章 审计证据内容证据类型 1.所投资固定资产可能提前报废趋势证据 2.单位工资成本由于预算失控而提高过程证据

质量环境体系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计划编号:QMS 2016年03 月5日计划评审时间会议地点: 在本公司 会议室评价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有效性、适宜性,评价质评审目的量方针的 适合性、质量、环境目标的完成情况。评审 参加人员公司领导、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 责人、内部审核员评审内容: 1对质量、环 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 评价; 2对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方针和质量、 环境目标是否需要更改进行评估; 3对审核结 果和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有效性进行评审; 4各 部门的体系运行情况及产品的符合情况; 5顾 客反馈的意见,包含投诉; 6影响质量、环境管 理体系的计划的变化; 7对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 8.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执行情况。 9.内 外部审核情况 10.上次管理评审的跟进措施。评审准备的输入资料及要求: 1.参加评审的 各部门按以上七条向管代总结汇报本部门体 系运行情况 2.管代根据部门体系运行情况汇

报,安排综合部编写的评审输入资料,评审前完 成 3.参加人员在会议上进行总结汇报发言,评 价体系运行情况和公司方针目标的可行性 4. 管理者代表向会议汇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情况和存在问题 5.管理者代表汇报内部审核 情况,内审中不符合项的纠正情况 6.参加人员 按时到会 7 会议由总经理主持编制 XXX2016/03/审核 XXX2016/03/批准日期 05 日期 05 日期 管理评审签到表编号:QMS 会议日期时 间 2016/03/05 地点公司会议室序号部门职务签到签名 1 行政部/管代主管 XXX 主管 2 采购部XXX 主管 3 行政部邹家发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管理评审输入资料编号: QMS 汇总人:XXX 评审内容: 1对质量、环境管理 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2对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方针和质量、环境目标是 否需要更改进行评估; 3对审核结果和采取纠正

浅析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浅析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命,是各经营主体追求的最终目标。但长期以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仅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上,主要关注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规,通过查错防弊间接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经营管理和投资结构愈加复杂,企业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适应形势变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心将逐渐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以促进企业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由评价财务报表真实性与公允性向评价经营管理活动效益性等方面转移。 关键词:经济效益;内部审计;企业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已基本建立。企业只有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现代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实施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经济效益审计是由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运用系统的专门方法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效益状况和影响经济效益的诸因素进行审查、分析并评价经济效益优劣和有关方面的经济责任,提出意见建议,以促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经济效益审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发展的新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审计监督、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经济效益审计的探索和研究,大力推进经济效益审计已成为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企业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的核心是经济效益,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经济活动保驾护航的有力手段,必须围绕现代企业核心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我国审计界对经济效益审计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初步形成了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体系。但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经验已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国际经济效益审计方兴未艾,在发达国家,经济效益审计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达到了一个新高潮。如美国的绩效审计、加拿大的综合审计、德国经济性审计中横向审计方法的运用等,都是这些国家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审计为适应这种发展状况,在审计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发展。这些审计方法也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2005年6月初,原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强调指出,内

IT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IT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镇江市审计局汤晓超【点击数: 537 】【时间:2011-01-14 11:05:23.0】 摘要针对IT项目绩效审计刚刚起步以及现行审计人员在IT项目绩效审计所遇到的绩效评价困难,通过对现行评价体系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IT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并根据该体系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通过审计实务的验证,证明了该评价体系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绩效审计;IT项目;评价体系;评价模型 IT项目绩效审计又称为信息系统绩效审计[1],是对一个组织利用IT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如当今我国政府重点推出“金财、金税、金审”等电子政务工程,企业也投入资金购买或开发ERP管理系统,目的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单位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这些IT项目被越来越多的单位使用,这将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改善管理效益,提高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但在IT项目实施后,单位却难以对其应用效果及其带来的绩效进行有效评价。因此审计部门有必要对IT项目进行绩效审计,对IT项目投入、建设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IT项目的水平及效益状况。2010年4月12日,世界审计组织IT审计工作组第6届效益审计研讨会上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中国审计署已经确定,到 2012年,所有的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不可少。建立一个适用的、能得到业界广泛认同的衡量体系,促进IT项目绩效审计的规范化,正是世界审计组织IT审计工作组能够发挥作用之处。”由此可见,作为监督部门的审计机关,其工作手段、技术方法、组织方式乃至工作思维都要与之相适应,因此 IT项目绩效审计成为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IT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更是审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现行IT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全新的绩效评价模型,并结合我单位09年某市公路收费系统审计案例,探讨了该指标体系的应用过程。 一、IT项目绩效评价的现状 1. IT项目绩效评价的层次 (1)IT项目绩效评价的宏观层面。宏观评价主要是单位根据信息化总体目标的要求,建立绩效评价的标准指标体系和数据的测度方法,统一测算和颁布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标准值,作为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进行IT绩效横向比较的依据,以判断单位在同行业、同规模、同区域的水平地位和主要差距,更有利于绩效评价制度的科学性。目前世界上较为流行的IT项目绩效评估体系有:a.哈佛大学与世界经济论坛的“网络化准备指数”评估体系[2];b.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C)“信息社会指数”评估体系[3];c.澳大利亚“信息经济办公室指数”评估体系;d. 英国电子经济评估体系;e. 韩国“信息化指数”评估体系[4]等等。 (2)IT项目绩效评价的微观层面。微观评价主要是以IT项目作为主要对象进行评价,即单位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和信息化项目的需要,评价自身信息化实施的状态和效果。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分为几个不同层面:战略层、控制层、执行层,分别对应于单位的战略管理层、信息部门和具体的项目组。因此,对于IT项目绩效评价也可以根据不同管理层不同关注重点划分为三类[5]:a.以信息化战略施为基础的绩效评价;b.以信息化管理控制为基础的绩效评价;c.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实践表明,建立综合评价制度,对促进讲究经营道德、提高经济效益、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正在进行实行市场体制的各种建设,其间不可忽视建立严格、有效的综合评价制度。综合评价制度,一般包括评价基本目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和公开评价结果四个方面。本文专门研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试图为统一人们这方面的认识和实务做法提供一些基本思路。 一、评价模式的基本结构 我国目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四套:一是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八大指标;二是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十项指标;三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六类十二个指标;四是资本增值保值考评指标体系,包括一个主导指标和若干个辅助指标。前两个指标体系,由财政部发布,第三种指标体系是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四种指标体系来自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规定。多头重复,缺乏严肃性和有效性,这可能是我国目前评价制度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姑且不去深究这些评价制度实际效果如何,就各发布部门对比所作的说明本身来看,如此多重的评价制度实无必要。笔者认为,目前多头评价的状况必须改变。在中国,对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宏观上只能设置一套,否则,整个综合评价将出现无序混乱、难以规范的局面。 二、评价目标 综合评价的主要目标,是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公开考评制度应起到哪些作用。科学、合理、有效的综合评价制度,应该能有力地促进注重财务目标、财务实绩和财务纪律。从具体的操作功能上讲,综合评价必须具有导向效能,即:它的实施将使自觉地兼及长期发展和短期利润,并能讲求经营道德和履行社会责任,严格做到遵纪守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以充分满足上述要求为出发点。 财务目标,规范意义上说是价值最大化,用我们通常的说法,是使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对此衡量,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1.立足过去若干年财务实绩指标,看是处于发展、停滞或萎缩状态。2.依据当前在技术、人力、产品市场及信息等资源开发上的投入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看前景好坏。财务实绩是指拥有资源的利用程度和质量,一般以资产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等指标衡量,这方面国内

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摘要] 经济效益审计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审计工作者应科学运用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把握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标准,明确效益审计的内容,通过管理活动的效益审计和业务经营审计,依法维护财经纪律,行使好审计工作的现实责任和历史使命。 [关键词]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时代要求,也是时代赋予审计工作人员的光荣使命,更是我国当前经济现实的需要。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和作用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执行的,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客观评价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和潜力,确定其经济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其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活动。经济效益的实质是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国外对经济效益审计的定义普遍表述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使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即3E审计,在我国包括业务经营审计和管理活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其评价功能,能够促进企业找漏洞、挖潜力,改进生产技术,变革经营方式和调整管理机能,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符合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意义 (一)体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职能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上来,力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到本世纪末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正是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开端,我国建立了各级审计机构,审计队伍迅速组成,审计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极大重视。作为经济工作的一种,经济效益审计最直接的体现着审计工作促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职能。 (二)时代赋予审计人员的光荣使命 传统的审计工作,强调审查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及其他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强调检查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这一点,现在仍然是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逐渐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国家、集体和股东,应当监督受委托的厂长、经理在严格执行党和国

(完整版)《经济效益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及案例分析思路

《经济效益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及案例分析思路 第一章 1.甲、乙两企业某年有关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销售利润率等资料见表1—4。 表1—4 甲、乙两企业相关资料金额单位:万元 运用投入和产出比较方法,可以发现,甲企业的利润小于乙企业的利润,但甲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却大于乙企业,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甲企业经营的效果性好但效率性较差,乙企业经营的效果性差但效率性好。 经济效益与利润的关系如下: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等同起来。企业利润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它强调会计计量中的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说它与经济效益有联系,是因为它也是投入与产出比较之差。但是,计算利润的投入与产出,是按照上述两项会计原则来定义的,其外延与计算经济效益的投入与产出不同。经济效益的含义,既包括当期实现的效益,也包括当期创造而递延到后期收益的潜在效益;既包括直接归创造者受益的效益,也包括间接由非创造者受益的效益。 2.甲、乙两方案有关原始投资额、未来报酬及净现值、现值指数等资料见表1—5。 表1—5 甲、乙两方案有关资料 运用投入和产出比较方法,可以发现,甲方案的净现值小于乙方案,但甲方案的现值指数却大于乙方案,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乙方案的效果性好但效率性较差,甲方案的效果性差但效率性好。 经济效益与净现值的关系如下:净现值是指某一项投资方案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的差额,体现的是投资活动的投入产出关系;而经济效益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既有相减比较,也有相除比较,更有相减和相除结合比较。因此说,净现值是衡量经济效益的一种形式,而经济效益的内涵和外延更为广泛;考察经济效益时,必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即净现值。 第二章

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1)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其目的在于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做出评价,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经济效益审计与由统计、财会或其他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分析与检查,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而后者则是有关部门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审计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外延和内涵,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也不等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归纳起来,经济效益审计主要特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必须具有法定资格的专业审计机构和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在审计中必须保持独立的地位和身份,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二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包括企业各种资金及使用资金的部门,甚至使用资金的计划、管理等各个环节。 三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具有规范性。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计算、预算、方案,业务规范、各种标准、技术经济指标及本单位和国内外同类行业历史水平。 四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只出具经济效益评价审计报告及审计建议书,一般不需作出审计决定。 五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除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一些现代经济管理技术。如经济活动分析、管理会计、统计分析、管理咨询、经济预测等领域内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六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具有建设性。主要是核实公共资金的效益,评价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明确其经济责任,提出审计建议。 七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目的具有宏观性。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效益性的评价,以促进企业资金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效益审计的案例分析报告材料一汽集团经济效益审计的案例

效益审计案例分析 ——一汽集团经济效益审计案例企业历史: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第一汽车”,1953年7月15日破土动工,中国汽车工业从这里起步。52年来,第一汽车肩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任,尽力了建厂创业、产品换型和工厂改造、上轻型车和轿车三次大规模发展阶段,产品生产由单一卡车向轻型车和轿车发面发展。2011年5月18日,2011款奔腾B70上市。中国一起方面透露,自新款奔腾B70开始,中国一汽除红旗轿车外的自主轿车都将以“鹰标”加全新前格栅的形象亮相。 一、企业概况 一汽集团某一下属公司是一个多年的亏损企业,该公司是一个中外合资企业,一汽集团占有75%的股份,主要生产、销售微型汽车、轻型汽车及零部件,自1998年以来连续亏损,截止2005年末累计亏损达9.2亿元,资产负债率210%。 二、案例过程 2006年,审计组对该公司2005年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中运用了经济效率比较和经济活动分析等方法,通过比较发现该公司产品销量较2004年下降了61%,直接导致收入大幅下降,通过对该公司2005年利润的亏损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全部产品的毛利率仅为1.35%,其中主要车型的毛利率为-16.5%,且个别型号车型的边际贡献率已出现负数,全年的主营业务收

入与其他业务利润仅能负担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营业费用,而亏损额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水平相当。审计人员通过符合性测试等审计手段,发现了该公司在采购、销售、生产等各环节还存在管理上的问题和不足,如商品车库存管理混乱,存在长期外借车辆;三包配件领用审批不规范,致使账实存在差异;大部分采购或外委加工费发票挂帐缺少审批手续;厂房及设备出租租金尚不足以抵偿折旧费用等。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组提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敦促其尽快出台政策或制度,加强管理,同时将审计结果上报集团公司领导,以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了事态恶化 三、案例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案例中审计组对于这个亏损单位,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围绕着开源和节流这两个重点来进行。 案例分析 首先要分析单位亏损原因,找出本单位历史上经济效益最好年份各项数据作为基准,然后收集两、三年的数据与它进行比较,主要做以下五个对比: 开源的重点在于:增加销售收入 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时,可以将该单位近期占销售收人较大比例的几个产品的近两年的产量和销量按月对比就可以看出哪些产品的产、销是同步上升或是下降或是持平,特别是对数量大而销量下降的产品要作详细的分析,因为这可能会造成大量的积压;对产量和销量的差距越来越大的几个产品要作细致的分析,很

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

效益是指人类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分。 经济效益:一般是指经济生活中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关系。 全面经济效益审计: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方面和所有经济技术指标等进行的全部审计。 局部经济效益审计:对部分经营管理活动和部分经济技术指标等进行的审计。 事中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事实的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指从建立审计项目开始,直到全面完成项目审计为止的全过程所经历的工作内容和顺序。P26 被动立项:是审计组织不能选择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的立项方式。适用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部分审计项目的建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否承担和接受所委托的审计单位或事项。 动态分析法:是将不同时间的同类指标的数值进行对比,计算动态相对数借以分析指标发展的方向和增减速度。以业务为导向的审计模式:以重大业务为线索对业务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判断业务活动是否正常和达到预期效果,进一步找出偏差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财务报表延伸的经济效益审计——审计人员在审查企业被审期间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的基础上所开展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活动。是一种审计模式 供应业务的审查包括采购业务和仓储保管业务的审查 仓储保管业务的审查包括储备定额的制定,储备计划完成情况,仓储保管的设置,管理制度执行的审查 成本效益审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对成本预测的可靠性,成本决策和成 本计划的先进性和可行性,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等,所进行的审计评价活动。P193 管理审计——是对被审单位的管理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的审查,以期评价其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以及管理机构、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促进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P186是对管理的审计 投入产出的比较方法:第一,相减比较:如收入-成本费用=利税等 第二,相除比较: 如成本费用÷收入=收入费用率 第三,相减、相除结合比较: 如原投资额÷(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投资回收期 1相减比较:用相减比较的方法所构成的经济效益指标,是用绝对数表示的指标,他能反映经济效益规模的大小,但不利于在不同的经济利益活动主体之间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尤其不能在经济规模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比较。2相除比较:用此方法得到的指标,是相对数指标,他不能直接反应经济效益的规模,却能反映经济效益的水平和程度。它的最大特点是剃除了经济效益规模大小的影响,便于在规模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3相减相除结合比较 不同部门经济效益的特点: 物质生产部门(1消耗,占用和产出成果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用线性代数计算其期望值2产出成果一般可以用货币计量3经济效益的提高表现为社会再生产总量的增加)非物质生产部门(1消耗,占用和产出成果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程度不高,难以确定期望值2产出成果难以用货币计量3由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活动本身不能创造财富,经济效益的提高往往表现为资源消耗和占用的节约量,或增加服务的数量,提高服务的质量) 不同审计主体在经济效益审计中承担的任务分工如下:P11 审计职能 审计职能——指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是审计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 审计职能一般有: 1、经济监督 是监察和督促被审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或其某一特定方面在规定的范围内,在约束的范围内进行,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2、经济鉴证 是指鉴定和证明。

浅谈经济效益审计在企业内审中的重要性

浅谈经济效益审计在企业内审中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根据2006年的统计资料,内部审计共开展各类审计73万多个项目,查出损失浪费金额117.3亿元,促进增收节支252.9亿元,已纠正各类违规金额469.9亿元,提出并被采纳的建议达到123万9千条。从发展趋势上看,内部审计工作正在实现着几个转变:在审计目标上,由发现型和复合型审计向预防型和增值型审计转变;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管理和效益审计为主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现场审计为主向计算机网络技术、非现场审计转变(提高了审计效率);在审计着眼点上,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和事中、以及全过程审计为主转变等等。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王道成曾明确指出,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管理加效益。通过审计,找出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和流失的漏洞,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其他部门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内涵 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经济效益,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实现利润(或价值)的最大化,只有健全自身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开源节流,减少投入扩大产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就是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优化资源结构,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审查企业经济效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这是审计最基本的目的,如果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不合法、不合规,那么不管产生了多大的经济效益都会被依法取缔。 2、全面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情况,具体分析形成经济效益的原因以及影响经济效益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计划与实际完成的情况,从数量的差距中,找出问题的根源。 3、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分别确认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经济效益的大小,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的优劣。 针对不同部门的分工,重点落实岗位责任的执行情况以及目标考核的完成情况,促使部门之间互相协调工作,促使各个部门中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共同实现企业的目标任务。4、在分析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考核、评价找出问题,就要考虑如何对症下药,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拓展思路,综合各种因素从多个渠道中筛选出最佳方案。例如,一个企业需要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企业的利润,那么方法很多,具体是采用先进的设备、生产工艺来降低产品的单位消耗成本,还是培训员工的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或者是使用物美价廉的材料等等,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从中慎重决择,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二、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经济效益审计着眼于未来,它强调了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改进和未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确保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营活动内容日趋复杂,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日渐突出,股份公司、上市公司、跨国集团等等,使企业的规模急剧扩张,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必须跟上形势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既相对独立,又熟悉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的优势来开展效益审计,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我们旅游服务处从去年开始对海滨的工程项目采用全过程监督审计和预算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的经 济效益。首先,在开工前根据图纸审查预算,核减不必要的开支,核定项目的成本。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划分岗位职责,由技术部编制施工进度表,材料采购、保管等人员汇总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附件1-3: 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计量检定、监管经费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福建省范围内贯彻执行国家 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和政策,起草有关计量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统一管理全省计量工作,负责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负责管理计量器具及量值传递和比对工作,负责规范和监督商品量和市场计量行为,负责全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 (二)项目基本情况(包括立项申报情况、项目涉及范围、主要内容和总体目标) 2015年,省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1125万元。主要用于2015年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部分计量器具免费检定、计量器具监督抽查、定量包装商品监督抽查、量值比对等。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安排经费550万元,主要用于1、电磁兼容测试系统,2、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3、微小流量标准装置,4、低频振动标准装置,5、臭氧检测仪检定装置等5项。部分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安排经费270万元,用于福州市城区和马尾区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计量器具和集贸市场衡器。计量器具监督抽查经费70万元,主要用于计量器具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定量包装生产企业商品量监督抽查经费199万元。量值比对经

费16万元,用于组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授权机构开展量值比对。 总体目标:各项资金能100%及时到位,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计量器具免费检定、计量监督、量值比对能够及时有效进行,并产生相应的投入、产出、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二、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一)项目的组织管理情况(包括项目执行情况、采取的纠偏相关措施、项目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对全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制度建设、内部管理、检定质量、公正性建设、信息报送等方面进行考核管理,提高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检定水平,按照年初制定的计量器具以及定量包装商品监督抽查计划,对监督抽查任务进行分工,明确重点监督抽查产品、承检机构、抽检流程、结果报送等要求,提高监督抽查的针对性、有效性,从而提高专项经费支出、使用的有效性。 根据《福建省省级计量监督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强质监系统计量基础工作,规范省级计量监督经费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资金使用范围和补助方式、资金申报、审核和拨付情况、资金监督与检查等方面严格按照管理办法中的细化规定执行。 (二)项目财务管理状况(包括项目总投入情况和实际支出情况、资金到位情况、资金使用合法性、合规性等)2015年计量检定、监管项目总投入1125万元,9月份前资金全部到位。实际支出1125万元。承担项目的计量技

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概述

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室李仁义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述 我国的国家审计所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当时国家提出经济建设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国家审计署也提出“两个延伸”,即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向经济效益审计延伸,向内部操纵评价延深。随后尽管在1994年出台的《审计法》中对国家审计规定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总体受权。 二、济效益审计的定义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的治理制度、规定、对公司及所属单位的经营治理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经济信息的真实性、效益流失和治理漏洞、经济效益的总体水平和进展趋势进行审查和评价,提示经营治理风险、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改善经营治理、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目前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有三个层次:第一,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治理活动进行评估,通过与单位相关政策,标准和目标进

行对比,评价其经营治理情况;第二,确定损失白费,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的方面,通过与单位内部、外部相关人员座谈,观看和审计人员的职业推断指出需要改进的地点;第三,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措施和方法。 三、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一)审计对象 “超越帐本,深入业务”是经济效益审计的一大特征,审计对象是会计、统计、业务核算资料及多方面信息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经济效益审计的专门之处在于审计的对象是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而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对象是帐、证、报表等会计资料及所反映的财务收支。 (二)审计目的 经济效益审计注重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其全然目的在于①、评价企业经营状况;②、找出治理存在的问题;③、并提出挖掘组织潜力增加组织效益的具体措施。财务审计则旨在审查财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财务收支是否合理合法。 (三)审计职能 经济效益审计以评价、建设性职能为主,而财务审计以监督、鉴证等防护性职能为主。

经济效益审计考试习题

经济效益审计习题 第一章经济效益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出的是()。 A.折旧 B.存货储备 C.固定资产净值 D.产品品种 2、下列各项中属于占用的是()。 A.材料消耗 B.修理费 C.存货储备 D.折旧 3、关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经济效益的特点有()。 A.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B.投入与产出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C.产出成果可以有货币计量 D.经济效益的提高表现为资源消耗或占用的节约 4、关于经济效益与利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润与经济效益均是投入与产出之比较 B.经济效益包括社会效益 C.利润和经济效益均能体现经济活动的长期效益 D.利润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5、下列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应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的是()。 A.管理咨询 B.内部控制检查 C.经济效益鉴证 D.固定资产营运效益审计 6、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职能是()。 A.经济评价 B.经济监督 C.经济鉴证 D.经济服务 7、宏观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是()。 A.国家审计 B.内部审计 C.社会审计 D.ABC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消耗的是()。 A.折旧 B.修理费 C.固定资产净值 D.材料消耗 2、下列各项反映经济效益的各项指标中属于相对数指标的有()。 A.成本费用╱收入 B.利税 C.总资产报酬率 D.销售利税率 3、西方“三E”审计是指经济活动投入与产出的()。 A.经济 B.效率

C.合理 D.效果 4、物质生产部门经济效益的特点有()。 A.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B.投入与产出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C.产出成果可以有货币计量 D.经济效益的提高表现为社会再生产总量的增加 5、下列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应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的是()。 A.管理咨询 B. 政府绩效审计 C. 国家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D.固定资产营运效益审计 6、我国目前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受到的限制包括()。 A.受法律授权的限制 B.受审计手段的限制 C.受审计主体环境的限制 D.受审计人员水平的限制 7、按审计对象层次划分,经济效益审计可分为()。 A.全面经济效益审计 B.局部和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C.宏观经济效益审计 D.微观经济效益审计 8、按审计范围划分,经济效益审计可分为()。 A.全面经济效益审计 B.局部经济效益审计 C.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审计 D.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9、全面经济效益审计一般适用于()。 A.长期亏损、面临破产的企业 B.日常性生产经营活动 C.以扭亏为盈为目的 D.盈利和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 9、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经济效益审计特征的包括()。 A.独立性 B.建设性 C.内容广泛性 D.风险性 三、判断并改错: 1、投入与产出的相减比较属于相对数指标,不能直接反映经济效益的规模,但能反映经济效益的水平和程度。() 2、投入与产出的相减比较属于相对数指标,其特点是剔除了经济活动规模大小的影响,便于在规模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比较。() 3、对于有利于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微观经济效益暂不明显的经济活动,一般应作肯定的评价。() 4、被审计单位的报表、账簿和业绩报告等属于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而计划、预算、方案因尚未执行或实施,因而不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 四、简答题: 1、经济效益的投入与产出有哪些方式?各有哪些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环境质量评价知识点

一、填空 1、“一地三域十专项”:“一地”是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三域”就是流域、海域、区域, 2、环境评价按时间分类: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3环境质量的价值:健康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 4环境质量的变异性:从空间看:地带性变异、非地带性变异;从时间看:节律性变异、非节律性变异 5硫的三种形态:有机硫、硫铁矿和硫酸盐 6潜在污染物的评价方法:类别评价法、综合评价法 7监测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 8监测时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9生物评价法特点:①连续性,②灵敏度高,③累积性,④综合性强。 10水质预测模型:零维模型、一维模型、二维模型。 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对象是生态系统 12生态环境评价一般可分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影响评价 13环境风险的三要素:受体、暴露、危害 环境风险的两个特点:不确定性、危害性 14噪声源:一是交通噪声,二是工业噪声,三是建筑施工噪声,四是社会噪声。 15目标总量:某一个时期环境能够接纳的污染物总量。 16容量总量:不改变环境原有功能的情况下,环境能够接纳某污染物的最大量。 17环境标准体系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环境保护方法标准。 18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噪声标准。 19环境要素(通常指自然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土壤、岩石、生物和阳光 20环境评价总的工作程序:调查、监测、评价、综合防治 21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的评价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排毒系数法、等标排放量法、超标排放量法。 二、名词解释 1环境评价:是对环境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给予定性和定量地说明与描述的科学。具体的讲,就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评价人类环境质量水平,并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境状况的优劣进行定量描述。 2环境标准: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同意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3环境功能区:环境功能区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的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规划。 4环境标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有效的控制污染源排放,以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由政府所制定的强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它是环境保护法的一部分,也是进行环境评价工作的法律依据。 5环境标准体系:不同的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体,即构成了环境标准体系。 6环境质量:述环境的优劣程度,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的整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7五图四表:地理位置图、平面布置图、物料平衡图、工艺流程图、外环境关系图;原辅材料消耗表、污染物排放汇总表、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竣工验收一览表

经济效益审计练习题

经济效益审计练习题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 一、单选 第一章 1. 经济活动中的投入有消耗和占用两种形式,下面( )属于消耗形式的资源投入 存货储备 固定资产净值 职工人数 成本费用 2. 经济活动中的投入有消耗和占用两种形式,下面( )属于占用形式的资源投入 材料消耗 折旧费用 职工人数 成本费用 3.下列关于经济效益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 它能反映经济效益的水平和程度, 有利于在不同主体 它能反映经济效益的规模大小, 有利于在不同主体之 它能反映经济效益的规模大小, 不利于在不同主体之 它能反映经济效益的 水平和程度, 不利于在不同主体 4. 下列有关经济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眼前效益是指暂时发生作用或短期内可以见效的经济效益 长期效益和眼前效益是相互分离的,一般不应同时兼顾 直接效益是不能以货币进行精确计量的,一般不属于经济效益 间接效益是能用货币进行精确计量,时体现为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 5. 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一般可以用货币计量 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表现为社会再生产总量的增加 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耗、占用和产出成果之间存在现性关系 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一般表现为资源消耗和占用的节约量、 服务质量 的提高 6. 下列有关经济效益和利润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经济效益 = 利润 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不能简单地半它们等同起来 企业利润即反映经济活动的短期效益,也能反映经济活动的长期效益 经济效益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出来的,是会计核算和配比的结果 7. 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职能是() 经济监督 经济评价 经济鉴证 经济决策 8. 经济效益审计职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经济监督是其基本职能 经济评价是其辅助职能 经济鉴证是其辅助职能 经济决策是其基本职能 9. 关于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审计方法的基本方法要素不适用于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所运用的具体审计方法是审计所特有的方法 经济效益审计所运用的具体审计方法借用了相关学科的方法 以上答案都不对 10?关于经济效益审计目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经济效益审计目的是引导审计行为发生,对审计结果的一种期望 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由审计环境决定的 经济效益审计的直接目的是促进被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管理、经营和投资的风险 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分为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两个层次 用相减比较的方法形成的是绝对数指标, 之 间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 用相除比较的方法形 成的是相对数指标, 间进行比较经济效益的 用相减比较的方法形成的是绝对数指标, 间 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 用相除比较的方法形成 的是相对数指标, 之间进行比较经济效益的 或服务数量的增加及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其目的在于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做出评价,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经济效益审计与由统计、财会或其他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分析与检查,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而后者则是有关部门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审计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外延和内涵,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也不等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归纳起来,经济效益审计主

要特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必须具有法定资格的专业审计机构和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在审计中必须保持独立的地位和身份,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二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包括企业各种资金及使用资金的部门,甚至使用资金的计划、管理等各个环节。 三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具有规范性。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计算、预算、方案,业务规范、各种标准、技术经济指标及本单位和国内外同类行业历史水平。 四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只出具经济效益评价审计报告及审计建议书,一般不需作出审计决定。 五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除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一些现代经济管理技术。如经济活动分析、管理会计、统计分析、管理咨询、经济预测等领域内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六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具有建设性。主要是核实公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