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供配电技术教学大纲

供配电技术教学大纲

供配电技术教学大纲
供配电技术教学大纲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506089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参考学时:38学时+2学时

参考书目:

1.《供电技术》(第三版),余健明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2.《工厂供配电》,唐志平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3.《供配电设计手册》,焦留成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4.《工厂供电》,刘介才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年。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工业供电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比较清楚了解企事业单位降压变电所及低压供电系统。了解电气设备原理作用与操作,树立供电系统运行的概念。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

2.理解企事业单位变电所的结构,主要电气设备配电系统。

3.理解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工作原理作用及运行。

4.初步掌握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法。

5.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三)编写原则

1.本大纲根据高等教育对教学大纲总体要求编写。

2.本大纲是根据高等工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要求编写。

3.本大纲严格按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编写制定。

4.本大纲按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特点编写。

(四)建议

1.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加强参观实践必不可少。

2.本课程实际应用性很强,理论知识和感性知识缺一不可。

3.本课程还涉及其它一些专业和课程必备的知识,应注意联系,必须具备一定自学能力。

(五)有关其它问题的说明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工厂供电的有关知识。

2.电力系统电压。

3.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教学内容:

工厂供电的知识,电力系统电压,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力系统电压,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难点: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第二章电力负荷计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电力负荷计算方法.

2.供电系统功率损耗及电能损耗计算。

3.工厂计算负荷确定。

教学内容:

三相负荷设备组计算负荷确定,供电系统功率损耗及电能损耗计算。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负荷设备组计算负荷确定,负荷计算方法。

难点:负荷计算方法。

第三章供电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供电电压。

2.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

3.高压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4.低压配电系统。

教学内容:

供电电压,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低压配电系统。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低压配电系统。

难点: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低压配电系统。

第四章配电所及一次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工厂变电所的类型。

2.高压一次设备原理、作用。

3.低压一次设备作用、运行。

4.主电路图。

5.一次系统的运行。

教学内容:

工厂变电所的类型,高压一次设备,低压一次设备,主电路图,变电所布置一次系统运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高压一次设备,低压一次设备,主电路图。

难点:主电路图。

第五章短路电流计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无限大容量电源系统供电短路过程。

2.掌握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3.了解短路电流的效应。

4.供电系统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教学内容:

短路的原因、后果及其形式,短路过程分析。三相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短路电流的效应。供电系统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短路过程分析,三相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难点:三相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第六章电力线路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电力线路及接线方式。

2.了解导线截面选择计算。

3.了解车间动力电气平面布线图。

教学内容:

电力线路及接线方式,导线截面选择计算,了解车间动力电气平面布线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力线路及接线方式,导线截面选择计算。

难点:电力线路及接线方式。

第七章过流保护及二次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过电流保护的任务与要求。

2.掌握熔断器保护与低压断路器保护。

3.了解工厂高压线路的继电保护。

4.了解绝缘监察装置与测量仪表。

教学内容:

过电流保护的任务与要求,熔断器保护与低压断路器保护,高压线路的继电保护,绝缘监察装置与测量仪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过电流保护的任务与要求,低压断路器保护,高压线路的继电保护。

难点:高压线路的继电保护。

第八章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过电压及防雷措施。

2.掌握电气设备接地知识。

3.掌握电气安全技术。

教学内容:

过电压及防雷措施,电气设备接地,电气安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气设备接地,电气安全。

难点:电气设备接地。

建筑供配电课程总结

《供配电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现在我们基本完成了供配电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经过这大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对供配电这门课的相关理论有了较深的理解,也对这个领域有了初步认识。 供配电技术这门课主要讲述电力系统概论,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交配电所及其一次系统,电力设备的选择,电力线路,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变电所二次回路及自动装置,电气安全,防雷和接地,电气照明,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系统的任务就是向用户和用电设备供应和分配电能。变电所的功能就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当前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均是空前的。因此,学好供配电技术这门课程,做好供配电工作,对于促进工业生产,降低产品成本,实现生产自动化和工业现代化及保障人民生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学好供配电技术这门课程,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新建工业厂区越来越多。准确计算出整个厂区的用电负荷,合理选择配变电设施,才能既满足厂区生产和日常需要,又能合理降低工程造价、节省投资。 供配电系统设计要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另外,供配电系统的还必须做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供电作业要很好的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我相信这门课的学习,将会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对这门课的学习,不仅是课本理论上有所收获,而且还增强了我们的能力技能,扩宽了我们的视野,其中最深刻的就是老师拿着自己亲手做的衡阳市电网规划项目与我们一同学习分享。在我眼里,我们的老师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指导老师,还是一个具有丰富现场操作经验的科技与人员。不但为人师表,还平易近人,授课方法独特,老师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结合供配电系统实际,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内容,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工程性和应用性,强调供电知识的学习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或教具、理论联系实际,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和设备的功能及应用。很多同学反应都很喜欢老师的课,在这里要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殷勤教导。因为你不仅教会我们供配电知识,也让我们了解了课堂上一些了解不到的常识。这就是我们教与学的真正目的----领会与收获。具体如下: 理论(知识)方面: 1、掌握常用的高低压电器,如:熔断器、自动空气开关和继电保护装置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供配电技术-教学大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质量标准 《供配电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群的一门必修专业技术课,也是本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课程特点是实践性、实用性、工程性强,涉及领域广泛,与企业供配电系统和变电所直接对应,介绍电力的供应和分配问题。 《供配电技术》课程是在《电路》、《电机拖动》及《电气控制》等课程学习之后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力工业发展概况及发电厂的生产过程;熟悉电力系统及供配电基本知识及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了解供配电技术中常用高、低压电器的性能、使用和维护常识;掌握简单的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及电器校验方法;熟悉工厂安全、可靠地供电及防雷接地知识;具有一定的识绘图能力和查取相关电气工程手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对企业供配电系统电气主接线及厂用电接线图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供配电概述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供配电系统发展概况 1.1 国内外供配电技术的发展概况(了解) 1.2 中国电网发展趋势(了解) 2、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 2.1 电能(了解) 2.2 发电厂类型(了解) 2.3 变电所类型(了解) 2.4 电力系统概述(了解) 2.5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熟悉) 3、企业供配电系统概述 3.1企业对供配电的基本要求(了解) 3.2企业供配电系统的组成(熟悉) 3.3 企业对配电电压的选择(了解) 4、供配电系统的布置和四防 4.1供配电系统的布置(了解) 4.2供配电系统的四防(了解) 5、供配电系统的电压和电能质量 5.1供配电系统的电压(掌握) 5.2供配电系统电能的质量(掌握) 5.3 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了解) (二)能力培养要求 1、了解电力工业发展概况,熟悉电力生产过程。 2、具有能确定电网、用电设备及电力变压器额定电压的能力。 第二单元供配电一次设备知识和技能(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高压一次设备

供配电技术复习

1、导线和电缆的截面选择必须满足发热条件、电压损耗条件、经济电流密度、机械强度和短路稳定度条件。 2、中性线截面S0一般应不小于相线截面S φ的一半,当S φ≤16mm2时,保护线SPE 应为SPE ≥S φ。 3、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使用全过程几乎是在 同一时刻完成的;电压损耗是指线路首端电压与末端电压的代数差。 4、过电流保护有定时限和反时限两种;其动作电流的整定公式为max ..L i re w rel KA op I K K K K =I 。 5、按GB50062-1992规定1000kV A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应配置过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或差动保护、气体继电保护、过负荷保护和温度保护。 6、短路全电流包括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和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无穷大容量电力系统,短路前后的电源电压始终不变。 7、 高压断路器不仅能通断正常时的负荷电流,还能通断故障时的短路电流,按其采用的灭弧介质来划分,主要有油断路器、真空断路器 和六氟化硫断路器。 8、中央信号有以下几种类型:事故信号、预告信号、位置信号、指挥信号和联系信号。 9、熔断器熔体电流的选择条件是c FE I ≥I N .、pk FE KI ≥I N .和al OL FE I K ≥I N .。 10、供配电系统的接地有三种,即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 11、SN10-10I/1000-300中1000表示断路器的额定电流,300表示断路器的短路容量。 12、表示变配电所的电能输送和分配路线的电路图,称为主接线或一次电路图。 13、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基本参数是电压质量指标、频率质量指标和供电可靠性指标。 14、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电流的整定公式为 max ..L i re w rel KA op I K K K K =I ;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公式为max ..K i w rel KA op I K K K =I 。 15、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 二个独立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 一个应急

供配电技术教学大纲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506089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参考学时:38学时+2学时 参考书目: 1.《供电技术》(第三版),余健明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2.《工厂供配电》,唐志平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3.《供配电设计手册》,焦留成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4.《工厂供电》,刘介才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年。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工业供电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比较清楚了解企事业单位降压变电所及低压供电系统。了解电气设备原理作用与操作,树立供电系统运行的概念。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 2.理解企事业单位变电所的结构,主要电气设备配电系统。 3.理解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工作原理作用及运行。 4.初步掌握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法。 5.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三)编写原则 1.本大纲根据高等教育对教学大纲总体要求编写。 2.本大纲是根据高等工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要求编写。 3.本大纲严格按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编写制定。 4.本大纲按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特点编写。 (四)建议 1.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加强参观实践必不可少。 2.本课程实际应用性很强,理论知识和感性知识缺一不可。 3.本课程还涉及其它一些专业和课程必备的知识,应注意联系,必须具备一定自学能力。 (五)有关其它问题的说明 无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工厂供电的有关知识。 2.电力系统电压。 3.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教学内容: 工厂供电的知识,电力系统电压,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力系统电压,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难点: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第二章电力负荷计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电力负荷计算方法. 2.供电系统功率损耗及电能损耗计算。 3.工厂计算负荷确定。 教学内容: 三相负荷设备组计算负荷确定,供电系统功率损耗及电能损耗计算。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负荷设备组计算负荷确定,负荷计算方法。 难点:负荷计算方法。 第三章供电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供电电压。 2.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 3.高压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4.低压配电系统。 教学内容: 供电电压,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低压配电系统。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低压配电系统。 难点: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低压配电系统。 第四章配电所及一次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工厂变电所的类型。 2.高压一次设备原理、作用。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初中起点3年制中级工)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本课程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hai ju you hen qiang de shi jian xing)和实用性。 2、课程的任务: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工矿企业供配电系统相关知识及其控制与保护的基本娌论,掌握其运行维护、安装检修及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怎样安全可靠地获取电能和优质、经济地利用电能,并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职业能力,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二、参考学时 每周个4学时,12个自然周,共48个学时。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供配电系统的有关名词和概念 2、会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设计计算,高低压(di1 ya1)导线截面计算及线材的选取。 3、熟悉供配电系统过流、过压的保护知识,掌握相应的防护措施。 4、了解防雷和接地知识,并能设计和安装避雷针及接地装置。 5、具有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检修和试验能力。 6、能读懂和能绘制供配电系统的电气原娌图,对所需设备及电气元件有所了解。 7、培养学生不但紧跟科技进步而且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2.技能目标 以供配电设备制造和运用行业企业的需求为逻辑起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校企专家合作开发为纽带,以校内双师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以与行业企业共建教学环境为条件,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 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与课程系统化、以及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结合,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3.职业素养目标

(整理)企业供配电教案.

河南化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河南化学工业技师学院 教案 校风:团结求实进取奉献 教风:尚德精学严教爱生 学风:尊师守纪勤学团结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系部自动化系 教研室(实验室) 物电 课程名称企业供配电技术 授课班级09电一 主讲教师毛振红 使用教材中国化工出版社

河南化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河南化学工业技师学院教案用纸

任务1.1变配电所所址的选择及总体布置 1.变配电所的任务和设置 任务:工厂变电所担负着从电力系统受电、经过变压、配电的任务。配电所担负着从电力系统受电,然后直接配电的任务。可见,变配电所是工厂用电系统的枢纽。 设置:工厂变电所一般设置总降压变电所和车间变电所。而中小型的工厂不设总降压变电所,只有相应的车间变电所。为节省场地和建筑费用,工厂的配电所尽可能与车间变电所配套合建。 2.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 (1)变配电所位置确定的一般原则 变配电所的位置一般会根据用电负荷位置、负荷大小、负荷的集中程度、周围环境、安全性要求,并结合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 ①尽量接近负荷中心,以降低配电系统的电能损耗、电压损耗和有色金属消耗量。 ②接近电源侧,尤其是工厂的总降压变电所和高压配电所。 ③进出线方便,特别是要适于架空进出线。 ④设备安装和运输方便,主要是考虑电力变压器和高低压成套配电装置的安装和运输。 ⑤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污染物的场合,无法远离时,应设在上风侧。 ⑥不应设在高温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无法避开时,要采取隔热和防振措施。 ⑦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经常积水场所(比如浴室、游泳池或厕所等)的正下方,或与上述场所毗邻。 ⑧不缚设在易燃易爆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上述环境毗邻时,应符合国家标准GB5005—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⑨不妨碍工厂或车间的发展,并适当考虑将来扩建的可能。 工厂或车间的负荷中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近似确定。 (2)负荷指示图 负荷指示图是指将电力负荷按照一定比例[例如用1 mm2的面积代表(合适)计算负荷的千瓦数]用“负荷圆”的形式标示在工程建筑或车间的平面图上,如图1—1所示(其他可见技术部门给出的负荷工艺布置图)。 各车间的负荷圆的“圆心”,应与工程建筑(车间)的“负荷中心”位置大致相符。建筑(车间)内负荷如果分布大致均匀,这一“负荷中心”就代表建筑或车间的中心。如果建筑(车间)负荷分布不均匀,这一中心应偏向负荷较集中的一侧。

供配电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供配电技术期末复习资料一 一填空题 1、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和电能用户 组成的一个整体。 2、变电所的功能是接受电能、变换电能和分配电能。配 电所的功能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换流站的功能是用于交流电流和直流电能的相互转换。 3、高压配电所集中接收6~10KV电压,再分配到附近各变 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一般负荷分散、厂区大的大型企业需设置高压配电所。 4、对供配电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优质、经济。 5、如图所示,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为10.5KV,变压器1T 的额定电压为10.5 / 38.5KV,变压器2T的额定电压为 35 / 10.5KV,变压器3T的额定电压为10 / 0.4KV。 6、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有四种:中性点不接地系 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7、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主要取决于单相接地时电气设备绝 缘的要求和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8、我国3~63KV系统,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 当3~10KV系统接地电流大于30A,20~63KV系统接地电流大于10A时,应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110KV及以上系统和1KV以下的低压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 9、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电流超过规定值时, 为了避免产生断续电弧,引起过电压和造成短路,减小接地电弧电流,中性点应经消弧线圈接地。 10、电能的质量指标为电压、频率和可靠性。 11、电压偏离是电压偏移额定电压的幅度。 12、电压波动是指电压的急剧变化。 13、周期性电压急剧变化引起光源光通量急剧波动而造成 人眼视觉不舒服的现象,称为闪变。 14、我国将电力负荷按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划分为三 类。 15、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16、二级负荷应由两回线路供电。 17、按其工作制,电力负荷可分为连续工作制负荷、短时 工作制负荷和反复短时工作制负荷。 18、反复短时工作制负荷可用负荷持续率来表示。 19、负荷曲线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 形,反映了用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标准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及定位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是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设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本课程适用于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在系统学习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控与PLC等课程基础上,获得《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设计、供电设备的选择及整定、短路电流的计算等,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同时通过教学要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迫切性。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主要是讲述中、小型机械类工厂内部的电能供应和分配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小型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及简单设计计算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工厂供电技术工作奠定初步的基础。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学习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际实用能力。 本课程包含工厂供配电的认识、一次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电气主接线的运行分析、二次系统的调试与运行维护、电气主接线的倒闸操作、供配电系统的方案设计。工厂变配电所及其一次系统、工厂电力线路、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工厂的电气照明、工厂的节约用电与计划用电。 二、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能力: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工厂供配电基本知识,电力系统的组成; 2. 掌握工厂供配电的基本要求、电力负荷的分级; 3. 掌握电力系统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变配电工作打下理论及实践基础; 4.掌握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5.掌握常用高低压开关、熔断器、互感器等设备的结构、用途、倒闸操作顺序; 6. 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结线方式; 7.了解人体触电的概念、接地的类型; 8.掌握变电所操作电源、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及中央信号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确定原则。(二)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选择电气设备的基本能力; 2.具有解决10KV中小型工厂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实验技能维护能力; 3.具有正确选择和校验设备的初步能力;

【电工标准】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工基础》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总学时: 108学时 适应专业:应用电子专业 长沙工商职业中专赵浩 2010年6月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基础》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104 适应专业: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 一、课程概述 本学习领域是针对电子企业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安全用电、触电急救、电气线路的安装于应用、电气设备检修调试等专业能力而设计的学习领域课程,同时通过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素质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是以行动领域为导向,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综合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思路设计的,安排了6个学习情境:用双联开关在两地控制一盏灯的安装、白炽灯照明电路安装与测试、日光灯电路的分析与制作、照明配电箱的安装、吊扇电路的安装与测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分析与制作。 本课程的前设课程为《初中数学》、《初中物理》。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等。 二、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1)基本知识点: a.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其参考方向的意义。 b.理解电压源、电流源概念,掌握其等效变换的方法。 c.学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及电路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电量。 d.理解正弦交流电路基本概念,了解正弦交流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学会分析计算一般的正弦 交流电路。 e.理解并掌握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 f.了解串联、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 g.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线的作用和负 载的正确接法。 h.了解分析非正弦周期信号线性电路的概念和方法。 i.了解变压器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机械特性、经济运行和额定值等。 j.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结构和功能,能读懂简单的控制电路原理图,能连线操作。 k.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了解测量误差的意义,具有选用仪表类型、量程范围、分析测量结果的初步能力。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1理论课时内容设计 1.1.1 第一章电力网络概述 该部分使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及发电厂、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力网络的概念;掌握供电电能质量要求;掌握低压配电柜系统中性点连接和极地方式。 1.1 供配电系统 了解供配电工作的意义与要求,掌握供配电系统及发电厂、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熟悉企业变电所的组成和功能。 1.2 电网 对照电力网络定义,了解诶国家电网现状,了解组件爱你国家级电网意义。 1.3 电压等级 了解电力负荷的分类及对供电电源的要求,掌握三相交流电网电力设备额定电压的判断方法,掌握供电电能对质量的要求。 1.4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分析 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低压配电系统中性点连接和接地方法。 1.1.2 第二章变电站 变电站是供配电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变压器、开关电器、保护电器、成套配电装置和相关的高低压电力系统组成。 2.1 电力变压器 掌握电力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型号选择,掌握电力变压器容量的选配;掌握电力变压器主要技术参数,掌握互感器的结构、接线方式和使用方法。 2.2高压成套配电装置 掌握高压开关柜的型号、主接线形式,掌握高压开关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高压开关柜内各种电器设备的技术参数。 2.3 高压电气元件 掌握各种高压电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各种高压电器设备的技术参数,掌握各种高压电气设备组装与维护。

2.4 高压线路的认识与选择 掌握末端常用高压电力线路连接方式及特点,了解高压线路的组成部件中导线、电杆、线路金具的种类及线路的敷设要求,了解高压电缆的类型,掌握高压电缆的组成机构和符号,了解高压电缆敷设的方法和要求。 2.5 导线和电缆截面选择条件 掌握以发热条件、电压损耗、经济电流密度、机械强等条件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积。 2.6 变配电的接线及结构 掌握变配电所常用主结线类型、特点与应用,了解变配电所得类型及使用场所,掌握变配电所得选址方法,掌握按负荷指示图、负荷功率矩法确定负荷中心的计算方法,掌握变配电所布置要求及不同电压等级的变配电所总体布局方案,掌握变配电所部分标准和管理要求。 1.1.3 第三章低压配电室 3.1 低压配电柜的认识与维护 了解低压配电柜和配电箱的型号及意义,掌握固定法、抽屉法和混合法式低压配电柜的结构、特点和型号,掌握低压配电柜的选用注意事项及维护。 3.2 低压电气设备的认识与维护 掌握低压电气设备中低压熔断器、低压刀开关、刀熔开关、低压断路器的种类、结构、工作原理、常用系列、适用场所及相关技术参数。 3.3低压配电线路的认识与选择 掌握低压配电线路中放射式、树干式和环形3中接线方式的接线特点和使用场所,掌握低压配电线路的结构和敷设。 1.1.4 第四章变配电系统的运行保障措施 4.1二次回路的认识 了解二次回路的基本概念,掌握二次回路的操作电源,掌握采用不同操作机构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了解变配电装置中测量仪表的配置,掌握绝缘件事的构成原理。

《工厂供配电技术》教案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首页 课程名称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总学时96 理论学时64 实践学时32 学分数 课程类型 必修课□校级公共课□专业课□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 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授课年级专业班级15年级电气自动化专业01班 授课方式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教学目标及基本 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工厂供配电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重点介绍工厂供配电设备的结构和应用,侧重于应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意应用技术的介绍,力图让学生在工厂供配电技术应用方面有所启发。因此,应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综合分析与评价各种主要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教材 名称《工厂供配电技术》作者周乐挺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9月 参考书1. 作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2.作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3.作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授课教师李新梁职 称 讲师 系 部 自动化工程系 授课学期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注:表中()选项请打“√”。

章次及名 称 工厂供配电系统学时数8 授课周数 1.3 授课方式●理论课□试验课□实习 教学目的 与要求 工厂供配电系统概述;电力系统概述;电能的质量指标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工厂供配电系统概述;电能的质量指标分类;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1.方法:理论讲授2.教具:板书+PPT 3.多媒体:PPT 教学内容提要与学时分配 内容提要学时辅助手段 1.1电力系统概述; 1.2工厂供配电系统; 1.3电能的质量指标; 8 ●板书 □实物展示 □投影片 ●电子教案 讨论、练习、作业 备注

供配电技术课程说明

供配电技术课程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描述 《供配电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知识,系统讲述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导线与电缆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及其对设备选择的校验,工厂变、配电及其一次系统,工厂电力线路,工厂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工厂供电系统的电压质量、提高功率因数及电能节约问题,同时对供电系统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等均作了总结和论述。 主要内容: 1. 工业企业供电概论 2. 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 3. 供配电系统的接线和结构 4. 负荷计算和短路计算 5. 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系统 6. 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 三、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或资料 使用教材:《供电技术》(第四版)余健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类“十一五”规划教材。 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以及相近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从事供用电工

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内容包括:供电系统的基本知识,系统讲述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导线与电缆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及其对设备选择的校验,工厂变、配电及其一次系统,工厂电力线路,工厂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 主要参考书或资料 1.《供配电技术》,刘介才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二版 2. 《工厂供电》,刘介才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4版 3. 《工厂供电》,苏文成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四、考核方式 考勤、作业、实验.................... 30% 期末考试........................... 70% 注意事项: 1. 学生听课课时必须超过本门计划课时三分之二以上同时完成该课程的作业和实验才能取得期末考试资格。 2. 最终成绩以60分为最低及格线。

供电技术课程教案

《供电技术》课程教案 一、课程代码: 二、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用电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掌握基本的供电工程设计、运行、维护等技能,为今后从事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奠定基础。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 《供电技术》课程共4学分、98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授课,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如表1所示。 表1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

五、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为: 1.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情境和学习任务,将供电技术相关内容具体到实际项目中。 2.以供电课程设计为主线,围绕设计内容展开项目练习。重点、难点突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各项目可操作性强,项目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企业的实际案例,使学生对当专业发展方向有明确的了解,并提高创新能力。 3.在教学内容的讲授方式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把真实的实际情境融入到教学课件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地向学生介绍有关供电方面最新成果与动态,通过课堂授课、课程教材和教学课件,并充分运用多媒体、实训室等资源,使教学多样化,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互动性强的新型教学模式。 4. 教学评价多元化,本课程为考试课程,考试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形式,以闭卷为主,成绩以平时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期考笔试成绩按比例评定,具体分配情况为:期评成绩=平时成绩×20%+技能考核成绩40%+期考笔试成绩40%。 六、课程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电力系统的概念; 2.掌握供电的基本要求; 3.了解国家标准的额定电压; 4.了解供电系统电压的选择方法; 5.掌握供电系统组成、运行方式; 6.掌握中性点运行的三种系统; 7.掌握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的方法;

供配电技术教案

教案 第一学期 学院(系、部) 教研室(实验室) 电气工程课程名称供配电技术授课班级 主讲教师 职称 使用教材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案 第1讲 [课程类别] 理论课 [授课题目] 1.1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知识 1.2电力系统电压 1.3电力系统中心点运行方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和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2.掌握电网额定电压等级,掌握电网额定电压与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之间应当相互配 合的关系; 3.掌握电力系统的电压与电能质量; 4.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 电力系统的电压和电能质量问题; 2.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难点:1. 电力系统的几种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2. 电力质量指标; [教具和媒体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日常用电、工厂供电案例分析。 新授:

一、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发电、输电、变配电和用电的整体,见下图。 发电厂;电力网(变配电所、电力线路)、电能用户 2. 供配电系统概况 (1)具有高压配电所的工厂供电系统; (2)具有总降压变电所的工厂供电系统; (3)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的工厂供电系统; (4)只有一个变电所或配电所的工厂供电系统。 3. 工厂供电的要求和课程任务 要求:安全、可靠、优质、经济。 二、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1. 供电质量的主要指标:频率、电压。 2. 额定电压的国家标准:GB 156-2007《标准电压》。 (1)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 (2)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供配电技术复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供配电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平均额定电压的应用场合为 A.受供电设备 B.线路 C.变压器 D.以上全部 2、电能的质量标准是 A.电压、频率、波形 B.电压、电流、频率 C.电压、电流、波形 D.电压、电流、功率因数 3、国家标准 GB12325-90《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规定:10kV 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 A.?10% B.?7% C.?5% ,7%,,10% 4、人们俗称的“地线”实际上是 A.中性线 B.保护线 C.保护中性线 D.相线 5、如果系统中的 N 线与PE 线全部分开,则此系统称为( )系统。 A.TN-C B.TN-S C.TN-C-S D.TT 6、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正常相对地电压 A.升高为原来的 3 倍 B.降低为原来的 3 倍 C.降低为原来的倍 D.升高为原来的倍 7、我国 110kV 及以上的超高压系统的电源中性点,通常采用运行方式为A. 不接地 B.直接接地 C.经消弧线圈接地 D.随便 8、我们通常以( )为界线来划分高压和低压。 A.1000V B.220V C.380V D.1000KV 9、从供电的角度来说,凡总供电容量不超过( )的工厂,可视为小型工厂。 A.500kVA B.100kVA C.5000kV D.1000kV

第二章测试题: 1、如果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的称为 A.一级负荷 B.二级负荷 C.三级负荷 D.保安负荷 2、南方某厂的夏日负荷曲线上 P 占的时间为 10h,冬日负荷曲线上 P 占的时间 11 为2h,则年负荷曲线上 P 占的时间为 1 A.12h B.2330h C.2050h D.4380h 3、某厂的年最大负荷为 1752kW,T 为4000h 则年平均负荷为 max A.800kW B.19200kW C.1752kW D.159.87kW 4、某电焊变压器铭牌额定容量 S=42KVA 暂载率ε%=60功率因数 N N COSφ=0.62,η=0.85,给该电焊变压器供电的支线负荷 P 为 N C A.20.2kW B.40.34kW C.23.76kW D.47.46kW 5、某工厂全年用电量为:有功电度 600 万度,无功电度 7480 万度,则该厂的平均功率因数为 A.0.78 B.0.62 C.0.56 D.0.44 46、某厂全年用电量为800×10kW.h,原功率因数为 0.67,现欲补偿到 0.9,则装设 BW--10.5--14--1 型电容器个数为 A.41 个 B.35.6 个 C.36 个 D.42 个 7、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由两部分组成 A.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 B.铁损和铜损 C.电阻损耗和电抗损耗 D.以上都不对 8、满负荷的负荷指的是。 A.动力负荷 B.耗用电能的用电设备 C.耗用电能的用电单位 D.用电设备所耗用的电功率 9、负荷持续率表征设备的工作特性 A.连续工作制 B.短时工作制 C.断续同期工作制 D.长期工作制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 建议学时54 学时学分 4.0 制定单位电气专业部制定日期2015年 3月 6日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 践,使学生熟悉企业供配电系统的设备、接线、结构、原理,初步掌握变配电系统的安全运 行及管理,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供电系统故障分析和排除的技能。养成规范、文明的工 作习惯,从而基本具备供配电系统岗位群所需的职业素养。它要以《电子电工技术》课程的 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PLC应用技术》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机电一体化职业 岗位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着重培养学生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供电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能力,使其具备供配电技术知识。以工作过程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技术模块,每个模块按生产运行系统设置若干项目,在各个项目中按岗位的需求组织体现相 应知识和技能的具体任务,最后以任务引领教学过程,通过讲练结合、学做相辅、形成理论 实践一体化、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供配电技术的知识和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54 学时,其中理论54 学时,实践 0 学时。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与新技术的 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清晰说出工厂供配电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2)能详细阐述变配电所一次系统中高低压设备、电力变压器、互感器等器件的选择 方法。 (2)能清楚描述变配电所二次系统的方案选择和整定计算方法。 (3)能熟练阐述车间照明系统和电气安全以及供电系统中电能节约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2.能力目标

《供配电综合实训》教学标准

《供配电综合实训》教学标准 (2008年版)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1. 前言 1.1 本课程在相关专业中的定位 1.2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 2. 课程目标 2.1 课程总目标 2.2 具体目标(课程预设能力目标的阐述) (一)专业能力目标 (二)方法能力目标 (三)社会能力目标 3. 内容描述 3.1 项目选题范围 3.2 项目内容要求 4. 实施要求 4.1 教学实施要领与规范 4.2 教学方式与考核方法 (一)教学方式 (二)考核方法 4.3 教学文件与使用 5. 其它说明

《供配电综合实训》教学标准 课程名称:供配电综合实训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与市场营销专业,楼宇自动化专业 适用学期:大三上学期 1.前言 《供配电综合实训》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技术平台上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项目课程,本课程主要采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1.1 本课程在相关专业中的定位 《供配电综合实训》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技术平台上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项目课程,涉及电、机、磁多方面知识,内容多、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特点。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在修完《电气技术基础》、《电控》、《自动检测》等课程后,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参加维修电工(中级工)考试。通过《供配电技术》在项目工作过程应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的基本技能,掌握高低压设备的原理、使用、安装、操作的能力,能够正确分析安装、调试,供配电系统一、二次接线图;通过本综合性项目课程,使学生在前期已进行过电工电子、电器装接基本技能项目训练的基础上,学习并培养自己完成一个本职业技术领域供配电方面典型工作任务完整工作过程所需要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养成良好自觉的职业习惯与素养 1. 2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 (一)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供配电综合实训》面向电气自动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与市场营销专业,楼宇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注重学生从事本职业技术领域工作的所需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引导其自主地、

供配电技术方案

1.1.1.供配电系统 1.1.1.1.工程界面 南方电网调度控制中心搬迁和升级改造等工程自动化机房配电施工部分包括包含3 个配电室和3 个蓄电池室,本期使用2 个配电室和2 个蓄电池室,配电室3 和蓄电池室3 作为远期扩容.同时在调控中心1F 布置1 个配电室和1 个蓄电池室提供非通信自动化电源室.本工程自动化机房共5 个主机房区包含控制区机房,非控制区机房,信息管理机房,镜像机房,托管1,2 机房以及配电室和蓄电池室提供供电.供配电系统包含设备负荷和动力市电负荷两类,主要对控制大区机房,非控制大区机房,信息管理机房,信息管理机房,镜像机房,托管1 区机房以及托管2 区机房的系统设备和动力设备提供供电。UPS 按照<< 南方电网调度生产供电电源配置技术规范>>(Q/CSG11104001-2012)自动化机房供电负荷均按照一类负荷设计中特别重要负荷进行设计. 第一部分:UPS供电部分 2F自动化机房整体供电工程界面示意图

1F非通信自动化UPS整体供电工程界面示意图 UPS电源:按分区分期设计.本期配置3套UPS系统,分别为核心UPS,非核心UPS以及非通信自动化UPS,本工程包含具体建设范围如下:1)核心UPS系统:A、UPS主机与UPS输入输出配电柜之间、UPS主机与蓄电池组开关箱之间以及UPS市电输入总配电柜与UPS输入配电柜之间的连接电缆的供货和实施在本工程建设范围。B、UPS主机与配电柜的承重支架。C、UPS主机与配电柜的电缆桥架。D、UPS输出配电柜至各主机房的输出主干密集母线槽。E、机柜端机柜供电母线槽。另外,UPS主机设备、蓄电池组及蓄电池组(蓄电池之间连接电缆)、UPS输入输出配电柜、UPS输出配电柜的输出至调度大厅的电缆不在本工程范围,但本工程应提供UPS主机及配电柜的安装配合。见图 核心UPS系统建设范围示意图 2)非核心UPS系统:A、UPS主机与UPS输入输出配电柜之间、UPS主机与蓄电池组开关箱之间、UPS市电输入总配电柜与UPS输入配电柜之间以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详解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红色为已修改好的内容) 课程名称:工厂供配电技术代码: 总学时数:100 学分数:3 适用专业: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一、课程的性质 《工厂供配电技术》是我院基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群建设的覆盖专业《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的核心课程,是我院校企合作专业开发中由岗位技能决定的岗位能力培养课程。 该课程是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中级、高级与技师三个层次学生的定岗实习模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顶岗实习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培训的主要课程。本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实习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集理论与实习一体的专业实习课程。 该课程学习领域是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的核心技能之一,学习内容包括工厂供配电系统分析;负荷计算和变压器选择;短路电流分析;电气设备选择与维护;输电线路敷设、选择与维护及供电安全技术。学生通过对各学习模块的学习,能熟练掌握工厂供电系统运行维护及供电安全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奠定基础。本课程实习性较强,学习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知识与实训、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实训、电机与变压器检修与制作、电气测量与实训、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及PLC 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并为后续课程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继电保护与二次回路、电气运行与管理技术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开设及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职业岗位标准和工作内容的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厂变配电工,维修电工岗位中级、高级与技师和电气安装工中级、高级与技师的应知理论、应会技能和必备的职业素养。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及解决供电系统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从而为学生面向电力供应和工业企业从事供配电设施的设计、维修、改造、安装、调试、制造和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充分利用“顶岗实习”,促进学生参与体验性学习 在教学中增设学生体验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安排在兰州石化公司电气车间、仪表车间等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工程实习,亲身体验课程在工程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获得实在有用的职业技能。 2、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导向,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导向, 通过参观学习、现场实操及实习进行全过程地学习,掌握变频器的运行、安装检修和试验技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