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加强内控管理防范风险

加强内控管理防范风险

加强内控管理防范风险
加强内控管理防范风险

加强内控管理,防范操作风险

——在2011年第二次案防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2011年是邮储银行的改革之年,规范管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是扎实推进改革的重要保障。根据总行案防领导小组的要求,总行人力资源部依据监管机构有关规定,结合邮储银行实际,制定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关健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暂行办法》,并经总行案防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下面我代表人力资源部,就该办法的有关事项向大家说明。

一、基本情况

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金融机构安全稳健管理的基础。在银监会出台的几个重要文件里,均提到了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问题。其中,《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第十四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第十六条以及《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第十七条明确提出,商业银行要制定关键岗位人员的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出台了相应的办法,对关键岗位人员实施了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管理。为尽快制定我行的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总行人力资源部认真研究了监管机构的要求和同业的做法。同时,在全国不同地区选取了具有代

表性的分行,对各分行目前实施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的实际情况及实施条件进行了调研分析。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全国已经有部分分行出台了自已的相关制度,开展了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工作,有些分行的岗位轮换率还比较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分行还没有开展此项工作。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人力资源部会同总行相关部门,针对办法的制定进行了讨论。结合邮储银行的实际情况,总行人力资源部起草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关键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案防领导小组相关部门意见后,发送总行有关业务部门和36家分行,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反馈的意见,对《办法》进行了反复修改,力求更加符合邮储银行的实际,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和操作性。目前,这一稿已通过审议,准备正式下发。

二、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的重要意义

首先,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的制订和实施,是内控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的标志,是银行改革转型的需要。刘明康主席曾指出,对关键岗位人员,尤其是银行基层主管实行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目前是邮储银行的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规范的内控环境。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的制订和实施,有利于形成一种按制度办事的氛围,对完善风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的制订和实施,有利于加强

监督制约,防范操作风险。目前,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已经成为当前银行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很多金融案件都是因为商业银行关键岗位的负责人员一直在关键岗位不动不变,违规行为被一直捂着、盖着,而产生“盖子效应”。关键岗位人员长期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很容易受到人情和关系的束缚,领导和同事也往往容易放松对他们的管理和要求,久而久之,监督制约乏力,权力逐渐失控。权力的滥用有一个过程,自身行为的发展也是渐进的。一般来讲,两三年之内,权力运行还比较规范,形不成为个人服务的“小圈子”;领导和群众的管理和监督,在短时间内也不易放松;个人对自身的要求也还能保持严格。因此,当这部分人在同一岗位上工作一定时间后,通过岗位轮换或强制休假,并配合相应的审计和检查,将有利于强化对各种不同岗位的监督制约力度,有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暴露,消除隐患,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和可考核性,防止和杜绝人情交易、关系交易、权钱交易。

第三,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岗位轮换作为一项制度来长期坚持,将使员工不断加强学习。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得到加强,专业人员业务水平得到提高,操作人员业务操作能力更全面。目前,金融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这样的倾向:熟悉单项、传统业务的人多,熟悉全面、新业务的人少。这种一人一岗,长期不动的状况已很不适应当前金融业务的发展。而通过岗

位轮换,员工相互之间交流学习,关键岗位人员能够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和经历,有利于干部队伍建设和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相关内容说明

1、《暂行办法》以宏观的规范和指导为主,不过于具体地规定操作细节内容。由于我行目前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分行具体情况也多有差异,因此这个办法的出发点是对宏观上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和关键的控制性要素做出相应的规定。具体实施和操作中的相关细则,由各分行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

2、关于轮岗和强制休假的对象。办法所指的关键岗位主要依据岗位职责、业务处理权限、业务流程环节、发生风险概率和可能发生的损失等因素来确定。主要涵盖了总行及各级分支行的机构负责人、相关层面的部门负责人,以及银监会明确提出的部分重点业务条线人员、各级机构部分处于风险点控制的后台监控支撑岗位和其他与资金管理有密切关系的岗位。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的重点关注对象是二级支行长、综合柜员等基层网点负责人及与业务、资金、客户接触较多的岗位。根据历年案件发生的情况统计,基层机构负责人是尤其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银行业的案件80%发生于基层机构,银行基层主管的轮岗和强制休假是操作风险防范的重点。因此,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各分行要重点做好这一部分人员的轮岗工作。

3、岗位轮换与强制休假的关系。一是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未雨绸缪,防范操作风险。二是形式上有所区别,岗位

轮换对象针对所有关键岗位人员,在关键岗位人员定义范围内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执行岗位轮换。而强制休假则是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强制休假的对象和时间由实际需要决定。三是措施不同。岗位轮换是由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工作,通过代职人员的替班工作和审计检查手段的配合达到发现问题、防范风险的目的。强制休假则是通过对特定人员的限期离岗休假及开展相应审计检查的方式发现风险隐患和问题。延期轮岗的人员必须强制休假。

4、关于岗位轮换的期限。岗位轮换的期限是对关键岗位人员在同一机构的同一岗位上工作满一定时间后,必须实施岗位轮换的时间要求。主要分为1年、2年、4年、6年共四个档次。对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实行岗位轮换的人员,轮岗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能超过2年。并且,延期轮岗的前提是要执行强制休假。不能出现到期轮岗人员既不执行轮岗也不执行强制休假的情况。为了确保轮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对于各分行每年实行延期轮岗的人员也有限制,即不得超过应轮换人员总数的20%。

5、关于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的时间。考虑到轮岗和强制休假的时间长度即要有利于发现和暴露问题,不走过场,真正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又要兼顾业务的发展以及各分行在制定实施细则和组织实施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将轮岗的时间定为半年内不得回原机构的原岗位工作,强制休假

的时间定为不少于5个工作日。这是一个最低标准,各分行制定的细则不能低于这个标准。

6、关于管理和监督。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工作由人力资源部门统筹管理,内控合规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审计部门及监察部门等分工负责。办法中对各部门职责均有相应的描述和规定,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各分行加强统筹领导,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加强沟通与协作,才能确保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的落实和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相关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已经成为当前银行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我行仍存在对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心存顾虑,对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的必要性和实施的彻底性产生怀疑问题。各级领导和员工都应当充分认识到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的重要意义,认真严格地执行相关制度。各分行应当于办法印发后一个月内制定实施细则,并报总行人力资源部审核备案。

2、加强领导,做好宣传。各级机构主要负责人对关键人员的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工作负总责。各级行一把手要从防范案件的高度,提高对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的认识,加强对岗位轮换的领导,把岗位轮换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应组织员工学习有关精神,使员工明确轮岗的重要性,为轮岗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3、统筹规划,以人为本。实施岗位轮换,应制定计划,根据每位员工年龄、能力、经历不同,因人而宜,统筹安排。在合理流动基础上,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要根据本专业的人员安置情况进行有计划的轮换,可采取岗位互换、岗位循环、专业互换、专业循环、跨网点轮换、跨部门轮换等形式;同时应考虑轮换的时间周期和时间间隔,避免过于频繁轮换给员工心理带来冲击,使新知识掌握不牢,轮换应分批次进行。

4、开展轮岗前谈话,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对每一位员工来说,工作岗位的改变是件大事,处理不好容易影响工作。因此,具体实施前要进行谈话,了解员工思想活动情况,防止出现因岗位轮换而产生思想对立情绪,要切实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使员工知道实行岗位轮换不但是组织的决定,工作的需要,也是满足个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好方法。

5、加强员工业务知识培训。在岗位间人员变动较大,尤其是岗位交接和人员对新的业务尚未熟悉的情况下,对轮岗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有预见性的解决措施。调换岗位后,要组织员工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使员工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岗位的规章制度,更好地适应新岗位的需要。

6、保持业务发展的连贯性与稳定性。注意采取灵活的以老带新方式理顺与客户的关系,保证业务的平稳过渡,做到不因人为原因,使优质客户随之流失,处理好轮岗与保持经营稳定性的关系。

7、建立考核、监督制度。为保证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行要完善机制,各级人力资源部门要负责考核、监督各部门业务岗位轮换工作,并建立岗位轮换的台帐,对部门提出的人员调整建议认真研究,及时向领导反映,提出落实意见;对计划的实施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跟踪检查,进行全面的评价。各部门之间要紧密配合,加强沟通与协作,积极审慎地组织实施。

各位领导、同志们,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工作对于加强内控,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的落实,需要各级领导和员工的支持和配合。大家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困难和建议,请加强同人力资源部门、各相关部门和上级行部门的沟通,确保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工作顺利开展。

谢谢大家!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充分认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核电产业由“适度发展”向“积极发展”的快速增长期为企业成长带来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的深入,防范各种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内控管理逐步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电气党委对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制度完善作为纪委工作的重点工作抓,而作为世界级工厂建设的企业过程中如何充分认识企业内控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准企业内控管理的对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发展 1、企业内部控制含义。 常用的定义是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简称为企业内控。 从上述我们可知,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 2、企业内部控制发展

内部控制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1934年美国的《证券交易法》中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2001年底以来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大公司的一系列会计丑闻被曝光后,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美国的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我国的内部控制发展较晚。直到2008年和2010年,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共同构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内控规范的发布是中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接轨和整合。企业对于内部外部的风险可以得到更系统有力的控制。内控规范为中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理念、实施和制度层面为企业提供了基础,即解决了什么是内控的问题,又解决了怎样开展内控的问题。 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设重要意义 1、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体系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在不断地加以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使各项规章制度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让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人人都能够遵循的统一完整的制度体系,达到能够使企业各项活动都能被体系涵盖并有效的控制。纪检监察工作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步骤,通过直接参与和监督检查等形式,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督促企业有关部门加强制度建设, 及

如何加强物业公司内部管理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物业管理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论文 文章题目: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份:北京市

如何加强物业公司内部管理 摘要: 一、物业公司的内部管理机制 1、计划目标管理 2、督导管理 3、服务质量管理 4、协调管理 5、管理工作的控制方式 二、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一)、人员配备原则 1、坚持素质高、业务精的高层次配备原则; 2、力求精干、高效、实用。 3、热爱物业服务工作,有创新、奉献精神; 4、外派人员与当地人员相结合。 (二)员工守则 1、遵法制 2、爱集体 3、听指挥 4、严纪律 5、重仪表 6、讲礼貌 7、讲卫生 8、讲站姿 9、敬客户 10、守机密 11、倡廉洁 12、勤节约 (三)、员工培训

1、培训工作的原则: 2、培训要求: 3、培训计划 4、培训方法 5、培训目标 (四)、员工考核 1、考核时间: 2、考核的范围: 3、考核的内容: 4、考核的程序: 5、考核方式: 6、考核结果: 7、考核结果处理:

正文: 如何加强物业公司内部管理 为了有效实现住宅小区实施独特的物业管理,物业公司内部管理尤其重要,内部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内部管理的根本保证。 一、物业公司的内部管理机制 1、计划目标管理 ①物业公司要根据建设部《全国物业管理优秀小区(大厦)标准(试行)》和“住宅小区物业委托管理合同”条款要求,制定各项管理标准,依此标准要求项目物业公司主任与公司鉴定《管理目标协议》,以不少于工资的15%作为承诺保证金。公司按《管理目标协议》内容检查、督促、指导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考核、奖惩物业公司主任。 ②针对物业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推行目标管理,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全部落实到部门、班组和个人,进行指标分解。 2、督导管理 物业公司在管理现场应对各专业班组实施管理,保证管理工作正常运作,具体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①经济手段:物业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员工权责、制定与员工所在岗位和工作成绩挂钩的工资、奖金制度,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②法规管理:由物业公司根据所管住宅小区物业实际,统一制定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以此来指导规范员工的言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③行政管理:物业公司实行每月、每周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于每天上班前召开15分钟部门主管“早会”,布臵当日工作,下达工作任务,总结前一天的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④宣传和培训: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培训课程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树立员工与公司利益一致的认同感。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业水平。

关于加强银行内控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内控管理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内控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级内控检查的不断深入,“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和“内部合规与外部监管有效互动”等理念在全行逐步得到了全面的认同,员工的内控自律意识得到了明显的增强,业务经营风险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内控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应清醒地看到,当前随着业务经营的快速发展,外部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类案件的不断出现,也给内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考验。因此,当前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好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范和化解各种经营风险,确保银行各项业务经营持续稳健快速发展,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内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1、制度流程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业务的开展。 如我行单位U盾过期后,系统既没有自动提示,也没有自动展期功能,使单位代发工资数据上传不到位,影响了对客户的服务;对库存现金,特别是对残破券的逐张清点规定,网点实施起来困难很大,每天清点会占用很多时间,势必影响柜面服务,不清点又不符合制度;军人持有的身份证件号码目前无法通过7646交易进行联网核查,无法对便装军官进行开户。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内控优先”的原则成为一句口号,直接影响了操作层的执行力。 2、业务执行不到位,导致操作风险隐患。 许多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没有制度或制度本身有问题,而恰恰是由

于执行中出现了偏差。部分前台柜员在处理业务时不严谨,对业务流程不熟悉,造成操作风险隐患,如:个别网点柜员不知道支票背书要连续,当支票出现背书转让时,第二背书人要在背书人栏内签章;有网点为客户办理业务时,客户提供的户口簿上有涂改,在几轮授权均被拒后,几分钟内,户口簿涂改部分的上面出现了一枚模糊的印章,再次要求授权。上述问题,如果授权人员轻易授权,很容易出现操作风险隐患。究其原因,主要是柜员甚至是有些管理者往往只感知长此以往也没出什么差错、事故、案件,但却忽略了一个常识性的,也是“十案九违规”所证实了的事实,这就是操作风险往往就可能出在你随意放置的印章被人利用,随便涂改的资料往往会导致不可避免的法律纠纷。 3、考核导向形成的负面影响。 从管理机制看,现行绩效考核机制下经营目标与风险偏好的矛盾难以权衡。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形成的业内趋同的考核机制,奉行“以业绩论英雄”、“胜者为王”的市场法则和经营理念,造成业务考核硬指标、内控管理软指标,到了季末、年末冲存款、贷款、中间业务违规等现象比比皆是,冲完了指标要求合规部门查,查完了睁一眼闭一眼,然后到了季末、年末再冲,如此循环,形成圈内共识,也造成各支行执行制度时,进行机会成本的选择。 从考核分配机制看,体现内控价值的成分偏少。一是由于定向考核到个人,一线柜员对此积极性颇高,业务掌握得也好,甚至一些新入行的柜员也熟知此道,学的也快。这样考核到个人头上,势必影响到不做柜面的营业经理和网点主任的分配收入,有时还会出现现金柜员与理财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是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满足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加以严格遵循实施,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财政部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经济组织)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规定,结合部门和系统内部的有关内部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的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监督决策、信息与传递以及自我检测等方面,从总体上透视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其有效实施无疑会促使企业生产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 一、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外部社会经济活动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确保企业制订的各项管理方针、目标的贯彻执行 内部控制制度由若干具体政策、制度和程序所组成,渗透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内部存在经营活动和管理环节,就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方针,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确保会计信息及其他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防范经营风险 健全内控制度,可以规范企业各类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的过程和行为,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有效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并加以有效利用 健全内控制度,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企业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对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和现金流动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确保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 (四)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 健全内部控制,使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做到活而有序,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费用开支,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以求企业实现更大的盈利目标。 二、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不断提高,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经营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需要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机构、加强内部控制,以保障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等的合法权益。但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后,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由于产权不明晰、出资人缺位,未形成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再加上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造成内控力度削弱,经济业务随意性加大,监督机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提高采购管理水平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 摘要:内部控制管理作为企业自律和自我约束的一种管理手段和技术,已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认识、制度、程序、执行四个层面,对如何通过建立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来提高物资采购工作的管理水平进行了论述,并着重对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管理程序进行了说明,以供大家研讨。 关键词:物资采购;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是企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规避生产经营风险,由企业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管理过程。而物资采购环节又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点,因为采购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是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来提高采购工作的管理水平呢? 笔者认为,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来提高采购工作的管理水平要遵循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正确认识是前提、制度保障是基础、程序合理是重点、执行有效是关键。只有做到这些,并结合各自企业实际,予以适当的完善和补充,才能真正达到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来提高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正确认识,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前提。 从企业管理层到具体的采购业务部门每一名工作人员对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个正确的认识,是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的前提。管理层要着眼于企业的科学发展,善于从宏观层面审视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并纳入重要的企业议事日程。采购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服从服务于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也就是说,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应遵循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企业的一切决策,应统驭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之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内部控制管理之外。这既是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更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二、制度保障,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基础。 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既是满足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同时更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通过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来规范和管理采购程序和标准,并开展定期的评价和维护,必将为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有效抵御和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几个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是进一步强化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全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确保采购业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采购工作的规范运转。 三、程序合理,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重点。 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其实质是强化企业的过程管理和流程管理,因此制定严密合理的采购业务管控程序就是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重点。包括采购计划方案的编制审定、供应商的选择与价格确定、合同签订与管理、物资验收入库、采购付款与往来核对、采购业务的分析与考核等管控节点。 (一)采购计划、方案的编制与审定环节。这一环节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地控制采购预算,其一般管理控制程序为采购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提出物资采购的申请,仓储或有关部门平衡库存后由物资管理部门编制采购计划,经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后报采购主管领导审定。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编制采购方案,采购方案应明确采购的原则、采购的渠道、供应商的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充分认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核电产业由“适度发展”向“积极发展”的快速增长期为企业成长带来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的深入,防范各种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内控管理逐步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公司党委对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制度完善作为纪委工作的重点工作抓,而作为世界级工厂建设的企业过程中如何充分认识企业内控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准企业内控管理的对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发展 1、企业内部控制含义。 常用的定义是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简称为企业内控。 从上述我们可知,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 2、企业内部控制发展

内部控制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1934年美国的《证券交易法》中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2001年底以来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大公司的一系列会计丑闻被曝光后,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美国的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我国的内部控制发展较晚。直到2008年和2010年,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共同构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内控规范的发布是中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接轨和整合。企业对于内部外部的风险可以得到更系统有力的控制。内控规范为中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理念、实施和制度层面为企业提供了基础,即解决了什么是内控的问题,又解决了怎样开展内控的问题。 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设重要意义 1、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体系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在不断地加以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使各项规章制度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让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人人都能够遵循的统一完整的制度体系,达到能够使企业各项活动都能被体系涵盖并有效的控制。纪检监察工作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步骤,通过直接参与和监督检查等形式,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

加强内控自律,完善内控管理

加强内控自律,完善内控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中,如何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牢固树立依法合规经营理念,狠抓内控管理,防范各类风险是促进业务发展、努力增创效益的探索之路。从全方位强化内控管理入手,注意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坚持以人为本严格内控管理,狠抓风险防范、推进业务创新,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发展速度,促使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形象不断提高。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内控自律,完善内控管理: 1.强化内控风险管理意识。针对有的员工认为强化内控管理会制约业务发展的错误观念,建议组开展“内控管理与业务发展辨证关系”的讨论,通过专题讨论,引导大家认识到:加强内控管理、防范操作风险,是稳健发展业务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保证,提高经营水平、促进各项业务发展是强化内控管理的最终目的。 2.强化员工教育培训。一是结合以往的案例和上级行通报案例教育员工,帮助他们增强认真执行内控管理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二是每天营业前组织员工对前一天业务经营、内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小结讲评,表扬鼓励先进,及时批评和纠正违章操作行为,促使员工增强严格遵章守制、规范操作的责任感。

3.强化内控管理,提高工作质效。一是大力营造遵纪守规、严格管理的氛围,着力培养员工遵章守制合规经营理念;二是科学细化明确各类岗位职责,注意对内设岗位实行有效管理,经常性地开展专项抽查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意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改进完善;三是致力规范内部管理,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和经济运行的需求,合理设置岗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行岗位职责的考核结果与工资收入直接挂钩措施,以调动员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性,促进全员工作绩效的提高。 4.强化内控监督,防范各类风险。一是加大对信贷风险内控的监督力度,严格落实信贷第一责任人和经营主责任人问责制,督促做好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和贷前调查、项目审查、贷后管理工作,增强信贷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确保有效优化资产质量;二是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加强会计监督,确保会计内控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三是认真执行对内设岗位的定期轮岗制度和日常业务对账核查制度,杜绝岗位操作风险;四是加强对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的监督,及时纠正违章操作行为,保证内控管理到边到角、不留真空,可以有效地防范各类业务操作风险,确保安全经营无事故。 5.强化内控管理,推进业务创新。注意在全面强化规范、有序内控管理氛围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市场业务变化情况大力拓展业务创新,努力提升经营水平和业务发展速度。

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2016年2月 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随着现代企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潜在的风险日益凸显,这对企业的管理改革也提出了内在要求。内部控制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成为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保证企业战略目标、营运目标、资产目标和合规目标等实现的一把利器。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身边触手可及的案例让企业更加意识到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的通知。基本规范的制定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充分吸收和借鉴了该文件的合理成分,并特别强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应该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同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本人认为,要想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仅有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内部管理控制的支持和配合。 一、关于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会计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部分,指的是利用会计方法和会计信息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监督控制经营过程,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会计组织控制达到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二是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及管理和业务过程所进行的控制,如进行预算控制、责任会计控制等。而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实现其整体目标,管理控制也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内部控制方式和控制过程。企业的管理控制包含的内容很广,除了会计控制外,其它控制都可以纳入内部管理控制的范围。因此,管理控制不仅包括与组织规划有关的所有方法和程序,而且还包括与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关的一切管理部门的职能。此外,管理控制也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起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政策的实施、经营效率的提高以及为内部会计制度提供基础。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会计控制,也可用于管理控制。但是,总的来说,我们认为管理控制主要包括三个密切联系的方面,即组织控制、业务控制和人事控制。 (一)组织控制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集团以不断刷新的业绩继续保持着业内领先地位,为了集团更好的发展壮大,我觉得集团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一、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有些企业存在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或有关内容不尽合理,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造成部门之间衔接协调上的困难,造成有些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2.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的片面性。目前,有些企业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把内部控制制度只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汇编及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认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牵制,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内部资金控制,即内部会计控制,对内部控制的方式、方法与手段没有整体的认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是财务人员。在员工方面,有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整章建制,是最高管理层的事,与员工无关。 3.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职能弱化。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都极差。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帐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

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议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及高层的控制职能。 领导重视是发挥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前提。企业单位负责人要深刻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不仅是会计管理部门的要求,而且也是规范经营、完善业务流程、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管理效益以保证企业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举措,必须亲自挂帅组织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 要建立内部控制管理领导责任制,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好坏与主要领导的政绩业绩考核结合起来,层层负责,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应有明确的认识,应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强化管理;要为员工建立一个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有效的令行禁止的管理系统;培养一批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正直、忠诚的员工,不断加强员工的后续教育,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换岗,对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管理欠缺及舞弊行为,以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2.加强内部监督。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制度及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效果良好,其必须被监督。企业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漏洞和隐患,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

内控管理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工作计划为依据,订计划总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下面就是为大家收集的控管理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内 内控管理工作总结一 健全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是农业银行实现稳健经营、提高经营效益、防范化解风险、确保安全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行在内控管理建设中,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对增强我行业务竞争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成绩,20 年内控综合评价首次被评为一类行。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我行内控管理在执行和落实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的问题,制约着全行工作质量的提升。现就我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控管理工作谈几点设想。 一、完善内控主体建设 建立内控机制。要积极培育符合我行实际的内部控制文化,使内控意识和内控文化渗透到每一位员工思想深处,使内控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为。熟悉自身岗位工作的职责要求,理解和掌握内控要点,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把这些作为加强内控建设的重要任务。 完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要认真借鉴同业的先进经验,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重视贷款风险集中度及关联企业授信监测和风险提示,重视早期预警,认真执行风险提示制度。 树立正确的业务发展观。要在追求盈利性的同时,重视安全性和流动性,在追求业务高速发展同时,更重视风险防范和内控建设。 建立内控信息联络机制。要建立完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内控的设计、执行、反馈提供信息保障。建立内控管理部门信息联络和定期联系机制,及时、真实、完整地传递监管意图、交流信息、沟通问题。 重视对管理人员的监管。要加强对管理层、决策层的监督控制,解决“控下不控上”的不合理现象。把内控文化建设纳入高管人员的管理,实行内控问责制,促使其转变观念,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强化内控责任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内控组织机构,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分管行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内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和目标,形成由行长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配合抓,层层抓落实的组织架构,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具体组织实施、拟定有关制度、内控措施评估和提交工作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实采取有效措施,为开展内控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建立例会制度。全行要加强学习,熟练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定期进行风险排查和案件分析;要晨钟暮鼓地强化防范意识,大事敲钟,小事敲鼓,没事敲木鱼,做到警钟长鸣。要深刻吸取反面典型的沉痛教训,未雨绸缪地完善预防措施;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

加强内控管理防范风险

加强内控管理,防范操作风险 ——在2011年第二次案防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2011年是邮储银行的改革之年,规范管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是扎实推进改革的重要保障。根据总行案防领导小组的要求,总行人力资源部依据监管机构有关规定,结合邮储银行实际,制定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关健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暂行办法》,并经总行案防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下面我代表人力资源部,就该办法的有关事项向大家说明。 一、基本情况 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金融机构安全稳健管理的基础。在银监会出台的几个重要文件里,均提到了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问题。其中,《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第十四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第十六条以及《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第十七条明确提出,商业银行要制定关键岗位人员的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出台了相应的办法,对关键岗位人员实施了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管理。为尽快制定我行的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总行人力资源部认真研究了监管机构的要求和同业的做法。同时,在全国不同地区选取了具有代

表性的分行,对各分行目前实施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的实际情况及实施条件进行了调研分析。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全国已经有部分分行出台了自已的相关制度,开展了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工作,有些分行的岗位轮换率还比较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分行还没有开展此项工作。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人力资源部会同总行相关部门,针对办法的制定进行了讨论。结合邮储银行的实际情况,总行人力资源部起草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关键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案防领导小组相关部门意见后,发送总行有关业务部门和36家分行,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反馈的意见,对《办法》进行了反复修改,力求更加符合邮储银行的实际,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和操作性。目前,这一稿已通过审议,准备正式下发。 二、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的重要意义 首先,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的制订和实施,是内控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的标志,是银行改革转型的需要。刘明康主席曾指出,对关键岗位人员,尤其是银行基层主管实行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目前是邮储银行的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规范的内控环境。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的制订和实施,有利于形成一种按制度办事的氛围,对完善风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的制订和实施,有利于加强

加强银行内控管理 促进业务健康发展

内部控制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话题,其目的就是要规避风险。商业银行具有高负债、高风险的特点,其经营标的物是货币,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目标。从近几年银行发生的案件看,有许多是由于内部控制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商业银行要想平稳地开展各项业务,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必须加强内控管理。一、内控管理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和薄弱环节(一)对内控管理与业务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模糊,存在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的现象。由于内控管理是一个监督的过程,所以当业务平稳发展的时期,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淡漠了对它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内控管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比较普遍。工作中,在业务与内控的岗位取舍时往往牺牲内控岗位;在业务人员与内控人员都紧张时,时常压缩内控人员;在业绩考核时,也主要以业务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评价标准,甚至出现业务一好遮百丑的现象。长此以往,既削弱了内控队伍的力量,也影响了内控人员的积极性,还给业务经营带来隐患。(二)内控制度的建设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内控制度明显地存在滞后现象。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不创新业务就没有出路,就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毫无疑问,银行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业务。但创新业务必须与管理并举,从防范风险的角度来说应该内控优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或出于改革的需要,或出于竞争的需要,往往是改革在先,创新在先,内控在后,制度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新业务的开办中,为了强占市场,先办起来再说,而管理制度未能及时跟上,出现一些断层甚至空白点。二是在内部岗位改革上,为了节

约人力物力,方便服务,也有改革在先制度滞后问题。(三)规章制度与业务操作不相匹配,业务人员制度观念淡薄,对执行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差错事故时有发生。一方面表现在上级行业务管理部门对于现行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缺乏系统梳理,有的已明显不能适应当前银行业务发展和业务处理的要求,管理制度出现缺失、执行不统一、控制过度及控制不力等问题。另一方面,前台一线业务操作人员感情代替规章、疏于内控、违章操作、违反程序办理业务,形成事故隐患。(四)内控管理检查部门较多,缺乏协调。目前,对基层行的内部监控管理既有业务职能管理部门,又有监察的内控部门,还有上级行的稽核中心,此外还有人行等外审部门。各个检查部门依据不同的业务规章,带着不同的检查目的进行检查,检查重点不尽相同。在检查中,又常常相互采信、互为依据,使得有的业务检查多遍,有的业务没有检查一遍,导致监控效率降低。另外,有些检查结论相互矛盾,也使得基层行无所适从。 二、银行必须建立健全高效、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一)领导要重视内控建设。应始终坚持以业务为中心,以内控为保证,一手抓业务开拓,一手抓内控监督。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当做大事来抓,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第一责任人制度,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一把手总负责”的工作要求。(二)要健全内控机制,进一步整章建制,使管理制度逐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一是要合理确定岗位,基层银行要根据自身业务开展情况,严格岗位分工,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对于一些不相容的岗位,必须实行岗位分离,以达到相互制约,预防风险的目的。上级行也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

如何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完整版

如何加强企业内控管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如何加强企业内控管理 【摘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是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满足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加以严格遵循实施,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财政部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经济组织)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规定,结合部门和系统内部的有关内部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的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监督决策、信息与传递以及自我检测等方面,从总体上透视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其有效实施无疑会促使企业生产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 一、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外部社会经济活动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确保企业制订的各项管理方针、目标的贯彻执行 内部控制制度由若干具体政策、制度和程序所组成,渗透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内部存在经营活动和管理环节,就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方针,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确保会计信息及其他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防范经营风险 健全内控制度,可以规范企业各类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的过程和行为,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有效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并加以有效利用 健全内控制度,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企业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对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和现金流动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确保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 (四)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 健全内部控制,使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做到活而有序,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费用开支,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以求企业实现更大的盈利目标。 二、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不断提高,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经营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需要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机构、加强内部控制,以保障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等的合法权益。但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后,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由于产权不明晰、出资人缺位,未形成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再加上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造成内控力度削弱,经济业务随意性加大,监督机制失效。 (二)会计信息失真、造假机率增大 有的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造假现象在上市公司中已经屡见不鲜,在其他企业中的现状就更为堪忧。

推进加强内控制度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43774034.html, 推进加强内控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作者:闫佶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9年第05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企业 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尤其是企业的内控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环境下保证自己的利益,促使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更多的力量,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与分析我国现代企业内控制度的现状,并且对于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我国企业的内控制度,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能够良好地发展下去,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控制度,现状分析,优化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一过程之中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在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过程之中企业要想扩大规模从而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于自身管理制度的建设,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企业只有一个健全的内控制度才能够让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据有利地位,进而反过来促使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 一、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意义 企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就必须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规范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秉承着公平性、制衡性、重要性等原则来把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进行合理的分配,进而保证企业的利益,不断地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提升企业的利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1.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基础就是要有一个完善的内控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坏。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很好地避免企业内部人员进行贪腐,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损害企业的利益从而使自己得到好处,让企业能够有一个安定的内部环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说只有不断地完善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让企业得以生存,避免内部的贪污腐败。 2.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能够明确自身的经营状况,从而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道路,让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发展。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明确分析成本与利益之间的关系,明确企业实际

如何加强企业内控管理

如何加强企业内控管理 【摘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是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满足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加以严格遵循实施,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财政部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经济组织)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规定,结合部门和系统内部的有关内部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的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监督决策、信息与传递以及自我检测等方面,从总体上透视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其有效实施无疑会促使企业生产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 一、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外部社会经济活动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确保企业制订的各项管理方针、目标的贯彻执行 内部控制制度由若干具体政策、制度和程序所组成,渗透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内部存在经营活动和管理环节,就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方针,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确保会计信息及其他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防范经营风险 健全内控制度,可以规范企业各类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的过程和行为,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有效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并加以有效利用 健全内控制度,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企业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对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和现金流动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确保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 (四)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 健全内部控制,使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做到活而有序,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费用开支,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以求企业实现更大的盈利目标。 二、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不断提高,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经营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需要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机构、加强内部控制,以保障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等的合法权益。但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后,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由于产权不明晰、出资人缺位,未形成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再加上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造成内控力度削弱,经济业务随意性加大,监督机制失效。(二)会计信息失真、造假机率增大 有的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如常规性

加强银行内控管理促进业务蓬勃发展

加强银行内控管理促进业务蓬勃发展 内部控制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话题,其目的就是要规避风险。银行具有高负债、高风险的特点,其经营标的物是货币,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目标。从近几年银行发生的案件看,有许多是由于内部控制不到位造成的。因此,中国银行克拉玛依分行要想平稳地开展各项业务,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必须加强内控管理。 在中行新疆分行,你会时不时听到干部员工挂在嘴边的三个“一把手工程”,这其中之一就是“一把手”抓内控建设工程。将内控建设放在银行“工程”的高度,并由“一把手”亲自抓,可见该行对内控建设的重视程度。 中行新疆分行的三个“一把手工程”,就是由该行所属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抓业务发展、内控建设和文明优质服务三项工作。 仔细探究其中的理念,这“业务发展”和“优质服务”两大工程,系该行的业务经营和增值服务,是“养鱼”工程。只有业务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才能越来越大,银行经营利润才能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升文明优质服务水平,才能吸引更多的公司和个人客户。业务发展和优质服务属于银行的“生财”体系。唯有“内控建设”,是一个“花钱”的工程,因为,内控建设需要技术、装备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别看这个“花钱”工程,它可是该行“养

鱼”工程的保障,这个工程一旦成为豆腐渣,中行新疆分行克拉玛依行池中养大的“活鱼”要么随市场之水流失,要么因竭水而亡。因此中行新疆分行克拉玛依行上下奉行“促发展,保质量,防风险,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促进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将三个“一把手工程”这个理念在管理上的淋漓精致的体现出来。 一、内控管理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和薄弱环节 (一)对内控管理与业务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模糊,存在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的现象。由于内控管理是一个监督的过程,所以当业务平稳发展的时期,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淡漠了对它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内控管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比较普遍。工作中,在业务与内控的岗位取舍时往往牺牲内控岗位;在业务人员与内控人员都紧张时,时常压缩内控人员;在业绩考核时,也主要以业务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评价标准,甚至出现业务一好遮百丑的现象。长此以往,既削弱了内控队伍的力量,也影响了内控人员的积极性,还给业务经营带来隐患。 (二)内控制度的建设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内控制度明显地存在滞后现象。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不创新业务就没有出路,就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毫无疑问,银行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业务。但创新业务必须与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