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综合检测卷1

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综合检测卷1

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综合检测卷1
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综合检测卷1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检测题

说明:

本试卷是配合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教材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综合练习。

试卷难易程度适中,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认真、规范答题。

第 I 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告诉我们()

A.哲学是自发产生的B.人人都是哲学家

C.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D.哲学能够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

2.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

变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这说明()

A.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B.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暴露出来

C.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D.具体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甲乙二人做生意均失败。甲认为,生意失败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

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经验不足可以历练积累,遂重新创业。由此可见()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自发的世界观阻碍事业成功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了一个箭射不到靶上的理论,即箭要射到靶上,必先经过路

程的一半;然后又要经过剩下一半路程的一半,以此类推,箭永远有一半的路程要走,

所以它永远也射不到靶上。此理论虽然荒谬,但几千年来却无人给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该理论主要揭示出 ()

A.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同一性B.唯心主义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C.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矛盾性D.形而上学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5.牛顿经典力学对近代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使近代唯物主义呈现出很大的机械性和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②没有偶然性,一切都是必然的

③人体就是一架机器④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6.启蒙哲学引导和塑造了现代精神,开启了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的大门。经过几百年

发展,现代性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后现代哲学应运而生,它全面反思和批判人类在

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弊端,并对启蒙哲学发起了猛烈攻击。这表明()

①哲学对社会弊端有批判功能②哲学可以引导和塑造时代精神

③时代的变化推动哲学的变化④哲学分歧皆是对社会斗争的反映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是 ( )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8.有一句谚语:“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下列的格言、警句体现了相同道理的有 ( )

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②劈柴不识纹,累死劈柴人

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从植物成熟的周期,到太阳周而复始的轮回;从对季节更替的全程关注,到对播种

与收获的适时测度·我们的先祖探索着自然运行的规律,并以此为指导安排农事和生

活,也创造了春节与年的文化。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发展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④

10.同学之间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展开讨论。一位同学认为,没有实践检验不

了的认识。另一位同学就此提出反对意见,宇宙中是否存在地外文明就一直不能得到实

践的检验。第二位同学的观点()

B.正确地看到了实践所不能检验的问题

C.没有理解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D.没有理解实践标准与其他标准是结合在一起的

11.“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屋室,

采草以和方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东汉思想家王充批评的这种人 ()

A.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2.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人将一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图完整地呈现于世人面前: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再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变化体现了()

①实践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源②主观与客观在发展中达到统一

③认识是不断发展的④整体在部分的联系中存在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3.红色给人奔放、热烈、让人惊醒的感觉,但红色在不同的领域又具有不同的含义。

以红灯为例:在交通信号灯中,红灯亮示意停止;在饮水机上,红灯亮表示加热;在举

重赛场上,红灯亮表示举重失败,等等。这里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立场不同制约着意识能否正确反映事物

②事物的含义要在具体的联系中体现出来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④人创造的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A.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4.有专家指出,由于气候具有地域性特征,全球变暖在局部范围内利大于弊是可能的,但从全球角度而言则无疑是弊大于利。一位乌克兰气象学家曾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对乌克兰的影响就是利大于弊。由此体现的相关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②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③办事情应抓住主要矛盾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5.“囧”、“槑”等字,虽然在网络上的意思与其原意毫不相干,但因为表达起来方便、形象,深得网友热捧;同时,网络生僻字的不规范使用也引起了一些专家的担忧。下列

①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②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④骐骥长于日行千里,雄鸡长于报晓司晨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呼唤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呼唤与之

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这反映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D.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的面貌

17.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从事生产实践,知识分子创造精神财富

②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③这种做法符合群众利益,符合群众观点

④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8.1987 年,凡高的《向日葵》在伦敦拍卖会上被日本人以 3 990 万美元买走。 1990 年,凡高的《加歇医生像》以8 250 万美元创造了当时的世界拍卖最高价。而凡高生前

却得不到人们的认可, 37 岁即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人们对凡高艺术价值的

认识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艺术的美属于价值范畴,人们不可能取得广泛的认同

②人们对艺术和美的理解也是不断发展的

③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人们的广泛认同

④新事物前进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②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9.在一次哲学讨论课上,同学们就历史的发展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其中属于历史唯心

主义观点的是 ()

A.人类社会的进步主要源于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B.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C.人类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又是有规律的

D.人类的生产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决定作用

20.在一次主题为“理想”的班会上,很多同学的发言是以“我喜欢”开始的,他们对自己的喜好和性格特点大加渲染,却一点也没有提到他对集体、社会、国家和时代的理

解。下列各项评述正确的是()

①离开时代和社会需要来“自我设计”必然行不通

②离开社会的帮助,个人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③他们都懂得集体是发展个人才能和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

④没有看到个人价值只有在个人同社会和他人发生关系时才是有意义的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60 分)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每题 15 分,共 60分)

21.哥本哈根会议涉及各国从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生态文明的革命性转

型,世界必然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正确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趋势。我国 W 市提前洞察了这一趋势,在发展低碳经济理

念的指引下,率先布局,结合自身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新能源、改进电力技术、创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W 市是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的?(15 分)

22.2010 年 10 月 1 日下午 18 时 59 分 57 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像、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

月球软着陆做准备。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自“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今天的太空漫步,人类对宇宙探索

的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5 分)

23.地处沿海的某市地下矿藏十分丰富。随着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越来越

大,资源储量与生产发展要求不断拉大,原有的发展空间已日益受到限制。生产要素紧

缺带来的“增长的烦恼”和粗放经营造成的“发展误区”使该地深刻认识到:“黑色”的战略思路盯住地下矿藏的开发,势必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势必导致山穷水尽的恶果,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必由之路。近年来,该市在分析研究自身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果断决策,把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的眼光投向有近 200 公里海岸线的海洋,提出了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建设现代化沿海大城市的“蓝色”战略思路。

该市的发展战略从“黑色”转向“蓝色”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15 分)

24.新中国成立伊始,针对当时的实际,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

的工业体系;后来由于对国内外形势判断不准,经济发展受到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十

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七大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中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15 分)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检测题

答题纸

一、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21.

22.

23.

24.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C C A C D A B A D C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D C A B B B D A A D 【部分解析】

1.C解析:“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表明人们的思考中已有辩证的成分,说明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C解析: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一。题中所说的哲学革命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所以选C。

3.A解析:②错误,不能说自发的世界观就是错误的、阻碍成功的。题目中没有提到

哲学,甲和乙并没有直接运用哲学,所以④不选。

4.C解析:箭射不到靶上只是发生在人的思维中,是人的思维产生了理解运动现象的困惑,并非真实发生的。这表明主观思维和客观存在之间是有矛盾的,思维和存在是在

矛盾中实现统一的。

5.D解析:②和③的表述体现了机械论的特征,①是朴素唯物主义,④ 是唯心论。6.A解析:④不正确。哲学是一种上层建筑,会反映经济基础领域的斗争,但不能说

哲学的分歧都是对社会斗争的反映。

7.B解析:慧能的这一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的主体看成是心,是精神,脱

离了运动的物质主体。

8.A解析:④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9.D

10.C解析:“宇宙中是否存在地外文明就一直不能得到实践的检验”并不能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随着实践的发展,各种理论都会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这是实践检验

真理的绝对性;但实践又是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开展的,不可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检验所有的理论,这是实践检验真理的相对性。

11. D解析:见到了草却不知入药,见到了木却不知做屋,说明没有让认识服务于实

践,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2.C解析:① 错误,事物发展的根源在于自身的内部矛盾,实践对事物发展起推动

或阻碍的作用。

13.A解析:①错误,这里没有人的立场问题;④错误,人创造的联系也具有客观性。14.B解析:③没有体现出来。

15.B

16.B解析:诚信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体现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7.D解析:①错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人民群众;②与题干无关。

18.A解析:①错误,艺术属于价值范畴,但并不是说不能取得广泛认同;③不正确,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客观的,有时候不一定就被别人认识到。人生价值在于贡献,并不在

于人们能否认识到。

19.A解析:A把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看成是社会进步的根源,是从人的道德、理

想的精神层面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0.D解析:这些同学没有看到集体、社会和国家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21.①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某市提前洞察了发展低碳经

济这一必然趋势,率先布局;

②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某市在发展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引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

合。某市把握必然趋势,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自身特点采取措施,发展低碳经

济,取得硕果。

22.(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发展动力。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是基于实践的需要,认

识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的目的是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

(2)认识具有反复性。从主体来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3)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的,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无限延续的,

(4)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拓展、推移。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23.(1)该市的战略转移体现了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在实践过程中,人们总是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该市为了解决资源

储量与发展要求的矛盾,果断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的“蓝色思路”。

(2)该市的战略转移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由于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该市感受到了“增长的烦恼”。然而,该市敢于创新,在科学

发展观的指导下,利用临海的优势提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走出了“发展的误区”,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也可从事物的联系、按规律办事等角度作答 )

24.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

会意识的变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我国经

济发展方式的变化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

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在各个阶段,正确的经济发展政策

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错误的经济发展政策阻碍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③我们应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的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1)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

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含义: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化学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化学必修一综合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1.(3分)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可行的就是() A. 将水沿着烧杯内壁注入浓硫酸中配制稀硫酸 B. 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碘与四氯化碳 C. 将O2与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以除去其中的O2 D. 将饱与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 “纳米碳”属于“纳米材料”,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静置后会 析出黑色沉淀 B.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就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 C. 表面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也不滴落就是因为表面生成了熔点很高的氧化铝薄膜包裹在铝的外面 D. 科学家认为硅就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石油”就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大量的硅单质,且可再生 3.(3分)下列离子检验方法合理的就是() A. 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溶液中含有CO32﹣ B. 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某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iO32﹣ 4.(3分)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就是() A. 稀硫酸 B. C uSO4溶液 C. F e2(SO4)3溶液 D. A gNO3溶液 5.(3分)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就是() A. I﹣NO3﹣SiO32﹣H+ B. K+Fe3+Cl﹣SO42﹣SCN﹣ C. K+AlO2﹣SO42﹣NO3﹣ D. N H4+OH﹣Cl﹣HCO3﹣ 6.(3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就是() A.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 B.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H2O=AlO2﹣+H2↑ C. 硫酸铝与氨水反应Al3++4NH3?H2O=AlO2﹣+4NH4++2H2O D.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7.(3分)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A. 单质硅常用做半导体材料与光导纤维,SiO2就是人类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 纯碱、烧碱、Al(OH)3等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H2O2、Na2O2、氯水、漂白粉、84消毒液均可作漂白剂与消毒剂,且它们的漂白原理相同 D. 镁铝合金常用于制作窗框就是因为它具有坚硬、密度小、熔点高、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8.(3分)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就是() A. 在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 B. 1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为2N A C. 78g Na2O2固体中含有N A个阴离子 D. 足量的MnO2与500ml浓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了N A个Cl2分子,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8 mol/L 9.(3分)把250ml含有BaCl2与AlCl3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Na2SO4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AgNO3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铝离子浓度约为() A. (2a﹣b)mol/L B. (b﹣2a)mol/L C. (b﹣2a)mol/L D. 4(b﹣2a)mol/L 10.(3分)某溶液中含有Al3+、Fe2+、Fe3+、Cl﹣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物质内通入足量HCl气体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就是() A. A l3+ B. F e2+ C. F e3+ D. C l﹣ 11.(3分)A、B、C、D 4种化合物,其焰色反应均为浅紫色,A、B、C与盐酸反应都可得到D;B、C 以等物质的量在溶液中反应可得到A;若在B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适量时得A,过量时得C,则A、B、C、D分别就是()

高中政治必修一课件

第一章《生活与消费》 【一】学习目标及备考策略 1、根据考情,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根据学案自主完成小块知识串的整合。 2、重点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能够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有关信息;培养“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有针对性地调动各模块的知识并运用。 【二】考点主干知识解读梳理(请你运用尝试回忆法,默写填空,查漏补缺) 【热点追踪】---摘自2012政府工作报告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降低行政成本。实施结构性减税。-------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 【小纸条:①纪念币可以再市场上流通吗?②降低货币流通速度有何影响?】 2.信用工具与外汇 人民币 (有利于) 升值

6、消费类型及消费结构(注意选择题) (1)消费类型: 按消费方式分为:;按消费的对象分为;按消费的目的分为。

(2)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和增加,限制和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提高,改善。 7、消费心理及树立正确消费观 ①正确消费观:量入为出,②;, ③理性消费;保护环境,④;,艰苦奋斗。 8、(提高)消费的作用(意义) 一、计算题公式总结篇: 1、现价值量=原价值量/现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2、现价值量=原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现价值量=原价值量/(1—贬值幅度) 3、升值问题:谁升值,谁贵了。例如:原6.6元人民币=1美元若人民币升值10%, 则6.6元人民币=1×(1+10%)美元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则100元人民币=800外币 算一算: 1.、(2011安徽)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A、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 C、价格下跌 D、价格上涨 2、(2010年全国文综)假设2009年某国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价格分别是() A 5元 6元 B 10元 12元 C 20元 24元 D 8元 16 3、(2010年全国文综)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元 A 4元 4元 60万元 B 6元 8元 90万元 C 4元 6元 90万元 D 8元 6元 120万元 4. (2011全国卷新课标)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 1452万元 B. 1320万元 C. 1210万元 D. 1100万元 5.如果以前一件人民币10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二、函数题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课时总汇(写教案实用)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课时总汇(写教案实用)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哲学的含义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 ◇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分析:(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 (2)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 (3)用史实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 (4)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3)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4)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 (2)通过对哲学概念、世界观概念的分析,激发自觉树立科学世界 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 (3)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 二、【重点、难点】: 1、哲学与爱智之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三、【教学方法】: (1)运用比较法,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运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地理解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 (3)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整理哲理故事。 (4)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 (1)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3)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分析: (1)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2)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3)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 (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3)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重点、难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三、【教学方法】: (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 (2)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历史必修一 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在判定文明出现的标志时,有学者将其主要物化为两点:(一)金属器具被比较广泛地使用;(二)已能记载语言的成熟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B.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 2.我国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邦”,其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要比齐国历史长B.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C.与宗法制的正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D.取决于分封制形成的等级体系3.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 B.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 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 D.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出了此“原理” 4.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的领先地位,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对以上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基于原来科举录取在南北方的差异 B. 分卷录取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C. 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平衡地区录取名额 D. 体现出科举选才既保证公平又适当照顾5.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此材料说明军机处()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取代了内阁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6.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 ……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慈禧太后的责难和阻挠 D.户部的刁难和战略的失误 7.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遭遇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当时列强的主要目的是() A.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B.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 C.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D.恢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8.1937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召开国民大会、迅速准备抗日、改善人民生活五项要求,同时做出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工农革命政府改为特区政府和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四项保证。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 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暂时占据领导地位 B. 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愿意放弃军队和根据地 C. 为实现全民族抗战策略性地做出了某些调整 D. 为实现全民族抗战暂时放弃民主革命的目标9.有学者认为: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和中国人民就已经“站起来了”,下列组合中,能支持该学者观点的是() ①抗战胜利洗雪了以往反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②抗战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有很大提高,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五常”之一③中国收回了部分被侵占的国家权益,民族独立自主性有所增强④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势力空前壮大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太平天国举行科举考试,要求白话写作,题目选自《圣经》、基督教论著和太平天国诏书,如“耶稣舍命待何为”;考生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人和巫师等;科试录取率也很高,如湖北一次科试,1000名考生有800人中榜。此科举考试() A.弥补了传统科举制的不足B.推动了白话写作成为主流 C.使基督教取代了儒家地位D.无法真正起到举才选能的作用 11.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斗争,先后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缩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 C.国民政治参与热情高涨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 12.毛泽东在汉口八七会议上将国共两党的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了一座房子。我们虽然“像新娘子上花轿一样,扭扭捏捏、勉勉强强搬进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背要点

《生活与哲学》重点哲理(必背) 1、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把握、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要求我们在尊重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精神,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 (4)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要立足实践,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人的实践活动有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认识过程原理及方法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将认识向前推移。 (6)真理原理及方法论: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发展真理。 (7)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 2、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①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②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1)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①联系具有普遍性(3句)、客观性(2句)、多样性,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及方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政治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有很多,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对于大家进行高一政治必修一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一、货币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意: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二)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3、货币的职能(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A、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研究自行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可以将自行车后轮看作质点 B.电台报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的“时间”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C.质量和速度都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若加速度减小,速度也减小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 B.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 C.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完全失重状态也具有惯性 3.人在沙滩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则下陷过程中() A.人对沙滩的压力大于沙滩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沙滩的压力小于沙滩对人的支持力 C.人对沙滩的压力大小等于沙滩对人的支持力大小 D.人对沙滩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人的重力大小 4.如图1所示,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垂直天花板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 C.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0 m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 m C.火箭经过12 s落回地面 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始终是20 m/s2 6.如图3所示,图乙中用力F取代图甲中的m,且F=mg,其余器材完全相同,不计

摩擦,图甲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1,图乙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2.则() 图3 A.a1=a2B.a1>a2 C.a1

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

必修4《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6、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8、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 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局限性——这些观点是一种可贵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 具体的物质形态(金、木、水、火、土、气)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 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 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 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9、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我、吾、人、心、感觉、感知、知觉) 客观唯心(上帝、神、理、理性、绝对精神) 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1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高一数学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高一数学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 043|,2|2 ≤-+=->=x x x T x x S ,则()T S C R ?=( ) A .(]1,2- B .(]4,-∞- C .(]1,∞- D .[)+∞,1 2.函数x x y 22)23lg(-+-=的定义域是( ) A .??????1,32 B .??????1,32 C .??? ??1,32 D .?? ? ??1,3 2 3.设函数???>-≤+=)0( 2) 0( 1)(2x x x x x f ,若01f(x)=,则x 等于( ) A .3或﹣3或﹣5 B .3或﹣3 C .﹣3或﹣5 D .﹣3 4.已知b a bx ax x f +++=3)(2 是偶函数,定义域为[]a a 2,1-,则?? ? ??21f 等于( ) A . 31 B .0 C .1213 D .2 1 5.已知集合{} { }A B A m B m A =?==,,1,,3,1,则m 等于( ) A .0或3 B .0或3 C .1或3 D .1或3 6.已知函数14)(2 +-=mx x x f ,在(]2,-∞-上递减,在[)+∞-,2上递增,则)(x f 在[]2,1上的值域为 ( ) A .[]49,21 B .[]21,15- C .[]49,15- D .[]21,1 7.设m b a ==52,且 21 1=+b a ,则m =( ) A .10 B .10 C .20 D .100 8.奇函数)(x f 在()+∞,0上的解析式是)1()(x x x f -=,则在()0,∞-上,函数)(x f 的解析式是( ) A .)(x f =)1(x x -- B .)(x f =)1 (x x + C .)(x f =)1(x x +- D .)(x f =)1(-x x 9.函数x x f x 32)(+=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A .()1,2-- B .()0,1- C .()1,0 D .()2,1 10.若函数)(x f 在()2,1内有一个零点,要使零点的近似值满足精确度为0.01,则对区间()2,1至少二等分( ) A .5次 B .6次 C .7次 D .8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函数)2(log 2 3x x y -=的单调减区间是_____________。 12.若)1,0(13 log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5.若)(x f y =在()),0(0,+∞?∞-上为奇函数,且在()+∞,0上为增函数,0)2(=-f , 则不等式 0)(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称为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统一体。 3、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观念货币):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体现价值。 (2)流通手段(现实货币):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货币—商品—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的发行:纸币的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W价格水平×待售W数量/G流通速度) 5、通货膨胀: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6、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2、信用卡功能: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简捷、安全、方便等优点) 3、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的波动及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存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2)价值决定价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2、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3、价值规律的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值规律的作用: A.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原因: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结果: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企业部实现优化配置) C.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高中数学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卷

模块综合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已知全集U={1,2,3,4},A={1,2},B={2,3},则?U(A∪B)=( ) A.{3} B.{4} C.{3,4} D.{1,3,4} 解析:因为A={1,2},B={2,3}, 所以A∪B={1,2,3}. 所以?U(A∪B)={4}. 答案:B 2.当a>1时,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与y=log a x 的图象是( ) 答案:A

3.已知集合A={x|y=x+1},B={y|y=x2+1},则A∩B=( ) A.?B.[-1,1] C.[-1,+∞) D.[1,+∞) 解析:A={x|y=x+1}={x|x≥-1},B={y|y=x2+1}={y|y≥1}. 所以A∩B=[1,+∞). 答案:D 4.设f(x)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若x1<0,x1+x2>0,则( ) A.f(-x1)>f(-x2) B.f(-x1)=f(-x2) C.f(-x1)<f(-x2) D.f(-x1)与f(-x2)大小不确定 解析:由x1<0,x1+x2>0得x2>-x1>0, 又f(x)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 所以f(-x2)=f(x2)<f(-x1). 答案:A 5.已知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2,3),则y=f(x+5)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3,8) B.(-7,-2) C.(-2,3) D.(0,5) 解析:因为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2,3),则f(x+5)的单调递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货币的产生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①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②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①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①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a、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

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②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①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②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 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课程纲要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课程类型:必修4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生活与哲学》 授课时间:43课时 设计:郑州市第七中学高三年级政治备课组 授课对象:高三年级 课程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你将能: 1、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 2、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内容与安排 [课时1]始业教育:解读本模块的《课程纲要》、学案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 内容标准: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 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课时2]第一课:生活处处有哲学。 [课时3]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课时4] 课后跟进练习及课时作业的处理。 [课时5]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时6]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课时7] 课后跟进练习及课时作业的处理。

[课时8]第三课: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课时9]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课时11] 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12] 单元检测及讲评。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 ◆内容标准: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 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解析客 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 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列举现实生 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 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 进。 [课时13]第四课:世界的物质性。 [课时14]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课时15] 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16]第五课:意识的本质 [课时17] 意识的作用。 [课时18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19] 第六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时20]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时21] 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22] 单元检测及讲评。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内容标准: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 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