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候选人的主要学术成就科技成果及创新点

候选人的主要学术成就科技成果及创新点

候选人的主要学术成就科技成果及创新点
候选人的主要学术成就科技成果及创新点

一、候选人的主要学术成就、科技成果及创新点:

(简要概括,侧重体现成果、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

申请人主要从事新型纳米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功能研究。曾参与1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成功申请。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学者博士后资助。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国际一流化学和材料类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被引用99次。

其中,以仿生方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方解石单晶的研究成果在Angew. Chem. Int. Ed.上作为“非常重要(VIP)” 文章和插图封面刊出。该成果在国际引起高度关注,陆续被Science、Chem. Rev.等权威学术杂志多次引用;国际著名专家在Angew. Chem. Int. Ed.以Highlight给予本工作专题评述,称该研究是生物矿化机理在材料合成领域的成功应用,为实现“自下而上”的多孔有序单晶的构筑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另外,申请人发展了一系列基于胶体晶体模板构筑新型图案化纳米结构的材料制备方法,并制备了半导体氧化锌一维纳米结构阵列、半导体硫化物、贵金属和碳酸钙的有序大孔薄膜等。发展了一种气液界面胶体晶体模板制备大面积半导体有序大孔薄膜的方法,申请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一项。

二、候选人领导或参与过的项目:

(请注明本人在项目中的角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胶体晶体模板的新型纳米结构的溶液相合成”(20873002)(参与人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形貌与构造可控的无机微纳结构的低温溶液合成”(20673007)(参与人员)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准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结构调控与组装”(2007CB936201)(参与人员)

三、候选人代表性论文(著):

(请注明影响因子)

1. C. Li and L. Qi. Colloidal crystal-assisted patterning of crystalline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2010, 22, 1494-1497. (Frontispiece, IF=10.86)

2. C. Li and L. Qi. Bioinspired fabrication of 3D ordered macroporous single

crystals of calcite from a transient amorphous phas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2008, 47, 2388-2394. (IF=10.879,VIP paper, frontispiece, highlighted in Angew. Chem. Int. Ed.)

3. C. Li, G. Hong and L. Qi. Nanosphere lithography at the gas/liquid interface: a

general approach towards free-standing high-quality nanonets. Chemistry of Materials2010, 22, 476-481. (IF=6.397)

4. C. Li, G. Hong, H. Yu and L. Qi. Facile fabrication of honeycomb-patterned thin

films of amorphous calcium carbonate and mosaic calcite.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0, 22, 3206-3211. (IF=6.397)

5. C. Li, G. Hong, P. Wang, D. Yu and L. Qi. Wet chemical approaches to patterned

arrays of well-aligned ZnO nanopillars assisted by monolayer colloidal crystals.

Chemistry of Materials2009, 21, 891-897. (IF=5.368)

6.G. Hong, C. Li and L. Qi. Facile fabr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ly ordered

macroporous silver thin film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molecular sensing.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0, 20, 3774-3783. (IF=8.49)

7. C. Li, G. Hong, J. Cai and L. Qi. Ordered semiconductor nanoarrays: from

self-arrangement to patterned evolution. Chapter in Encyclopedia of

Semiconductor Nanotechnology, A. Umar Eds, American Scientific Publishers, Stevenson Ranch, CA, submitted

8. C. Li, Z. Sui, L. Wang, L. Xu, X. Chen and J. Hao. A facile approach for

synthesis of high-stable CdS nanoparticl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6, 51, 1266-1268. (IF=0.722)

9.李澄, 齐利民. 三维有序纳米孔洞碳酸钙单晶材料的仿生构筑. 中国基础科

学2008, 4, 11-12.

10.李澄, 齐利民. 胶体晶体. 大学化学2006, 21(5), 1-12.

四、候选人专利列表:

(请注明授权国家、专利所有者以及本人的排名)

齐利民, 李澄,洪国松. 一种制备纳米网薄膜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Publication No. CN 101538008 B (排名第二)

五、候选人所开发的产品:

六、其他

(包括获得的重要奖项、在国际学术组织兼职、在国际学术会议做重要报告等情况)

北京大学化学院优秀博士毕业论文(2010)

北京大学-Lam Research 论文奖(一等奖)(2010)

德国第59届林岛诺贝尔获得者大会中国博士生代表(2009)

第七届“东方胶化”杯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生学术奖(一等奖)(2009)

北京大学常青奖学金(甲类)(2009)

北京大学创新奖(科研类)(2008)

北京大学三星奖学金(2008)

山东省高校优秀毕业生(2005)

七、论文被收录情况统计

论文被引用情况统计

注: 1. 论文被收录与被引用的统计以申请年度的前5年为限;

2. 自引部分不计入引文统计中;

3. 对列入统计表中的论文及引文均需附检索证明。

真正的问题意识首先判断问题真与假

真正的“问题意识”首先是鉴别问题的真与假 2014-05-20 09:00:38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张耀铭 科技论文“唯国外发表”的评价模式,导致学术造假、学术腐败之风盛行。 漫画选自《长江日报》 马克思认为,对一个时代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3 页)科学史表明一个重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往往会给科学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开创新的学科,甚至导致整个科学体系的重新组合。 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有学者归纳为以下四类:首先,所研究的问题在现有的“知识库存”中还无法找到,是“史无前例”、“填补空白”或开创性的;其次,所谓“问题”,也可以是指采用不同理论对一个已经做过大量研究的问题给予新的诠释,或者采用新的方法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再研究;第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做过的研究发生了新的变化,或者原来的理论已经不能有效地解释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第四,在社会科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本身也是一个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仇立平:《社会研究和问题意识》,南京:《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所以,社会科学能否取得有价值和有成效的学术创新,不仅取决于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更取决于从何处发现问题、怎么找准问题和怎样应答问题。在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这样的例证层出不穷。 问题之一:中国搞了多年的社会主义,老百姓依然很穷。邓小平看到了问题,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取代了“阶级斗争理论”,用农村土地承包制取代了农村人民公社制,结果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学术能力培养

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转载) 一、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概念界定 在英语中,根据词源学的考证,最早出现在1549年的“学术”(academy)这个词源自拉丁语“academia”一词,而"academia”的词源则是希腊语的“akadomeia”,意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其弟子研究学问的小树林,柏拉图的讲坛即设立在此小树林中…。一般而言,“学术”指的是的、较专门的学问"。学术能力实际上就指专门对某一学问进行系统的哲理或理论研究的能力不仅包括思辨的方面,而且还包括实践的方面,还有感性的敏感力等方面。 1.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探究问题的意识与动力。人类天生就具有很强 能,对任何事物、事情、事理都有天然的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事实上,问题也是无处不在的, 周围环境无时无刻不存在问题。至于学术领域,这样的问题也到处都是,因为我们人类到目前 多没有探究清楚或者还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况且学术问题是没有穷尽的——一环套一环, 问题,小问题生更小的问题;小问题激发出大问题,大问题又互相联系,从而生发出更大的问题 题相互促进,构成了无穷无尽的问题链, 形成了宏大的问题域。 此外,仅发现了问题还远远不够。问题发现了之后,紧接着就是问题的提出——提出问题 问题究竟是什么。这就需要运用理性概括出问题的实质。问题表面上看也许是很简单的,但是在 简单的现象背后,所隐藏着的往往都不是细小的本质;只要我们敢于提出问题,那么沿着问题 路前进下去、探究起来,最终往往能够得出非凡的结果。科学研究史上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上这样的故事亦俯拾皆是。所谓以小见大,实质上就是指这个道理。 2.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 文献是深入探讨学术的必要资源。资源占有量的多少与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学术质量的优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

第一讲:创新思维与专业研究 1 本讲中,讲述者主要以哪条河流作为水利工程的例子进行的讲解?(两个字) 黄河 2 本讲中,所举的创新型人才示例,不包括下列哪个? A 比尔盖茨 3 本讲从水利科技创新的例子、水利的发展、大学的创新精神三个方面阐述了创新思维与专业研究。 × 4 关于本讲谈到的创新精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B源于严谨的学风 C注重科研诚信 第二讲:

1 讲者以什么为例说明了制造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六个字) 三峡水利工程 2 讲者认为的我国制造科学与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的阶段性差距不包括下列哪个? C 人工成本高 3 讲者引用了苏轼、范仲淹等人的诗句告诉我们在科研中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奉献精神。 × 4 讲者认为制造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包含哪些: A与高新技术融合 C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三讲: 1 讲者谈到,科学界一般认为人类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两个字) 非洲

2 讲者将生产、消费、资源开发利用等比喻成(),形象的说明人类发展过程中对全球环境的破坏性行为。 B 看不见的脚 3 讲者认为,古文明消失发现发生于地球的局部,但是今天人类面临的问题大都是全球性问题。 √ 4 下列哪些方面是讲座中重点讲述的部分? A可持续发展 C人类的起源 第四讲: 1 本讲中,讲者主要以()行业为例阐述了面向产业的学科及特点?(两个字) 汽车 2 按照讲者的介绍,下面不属于面向产业的学科是? D 哲学

3 讲者认为,培养适应性产业发展的人才,一般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工程与科学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 √ 4 讲者谈到的科研能力的含义,都包含下列哪些? A学习能力 B实践能力 C创新能力 第五讲: 1 在本讲中,讲者讲制造业分为了机电工业和什么?(四个字) 过程工业 2 下列哪一个方面是讲者在本讲中未涉及到的? D 能源发展与环境问题 3 讲者提到的对人类贡献最大的化工技术是FCC过程

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既是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更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分析美国一流大学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结合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经验,探索研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提出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国际学术前沿,社会热点相结合,与本科课程教学相结合,强化专业特色的培养理念,在培养中激发学生创新动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能力;城市生态学 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之—,近年来,美国众多一流大学的“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Program,UROP)引起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这种旨在培养和支持教师科研与本科生学习创新之间的伙伴关系的计划邀请本科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教师科研,他们可以获得学分或酬劳。麻省理工大学(M1T)的具体做法是:“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为本科生提供从事尖端科学研究的机会,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全过程,包括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分析数据和提出书面形式的研究成果并口头报告;本科生申请到的“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项目可以是持续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更长,从事研究的领域可以在麻省理工大学的任何院系或跨学科的专业;本科生在研习过程中获得实际技能和知识.将适用于他们未来的毕业后职业生涯或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他们成为参与令人兴奋的科学研究的一分子甚至主体。 在“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支持下,我国高校的一大批优秀大学生从本科阶段就开始融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中。这为发掘大学生的创新研究潜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大学生的学习、学术适应和新环境适应才刚刚开始,他们普遍存在着专业基础知识积累不够、科研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在科研训练计划实践过程中,一些学生也相继出现了创新动力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一突出问题,采取怎样的创新培养模式,如何推动该计划的持续良性发展,既让他们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又能使他们在进入大学一开始就能接触到一流的科学研究工作,正是本文研究的中心问题。 本文在以城市生态学研究领域为例,探索如何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与国际学术前沿和社会热点接轨、如何与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彰显专业特色。

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推荐下载

(一)项目特色 1.调研项目切合现实需要 来华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给中国的大学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的大学需要为这些蜂拥而至的留学生提供各种服务,解决他们在华求学过程中遇到的教育、情感和健康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与本国大学生相比,一些本科阶段的留学生不仅要经历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的转型期的压力和焦虑,而且还要面对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困境和难题。跨文化接触带来的不仅仅是新奇与神秘,更多的是压力体验,是一个充满梦想和挑战的历程。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更进一步加剧了留学生的适应困难。吃饭和作息混乱,易怒、过分关注健康、普遍的情绪低落、对东道国成员不信任甚至敌视都是留学生面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精神压力的外在显示.文化适应的失败使留学生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导致留学生退学,或者延期完成学业。有的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造成悲剧。留学生在东道国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甚至影响到他们回国之后对东道国的评价以及东道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但这一问题并未引起我国留学生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对于来华留学生适应过程的研究更少。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现实之需。 2.资源优势 本团队成员与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北京多所高校的同学沟通交流,与相关的老师和项目负责人取得了积极联系。指导该项目的老师对教育管理、教育现状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为之后调研数据的获得提供了极大便利,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调研工作可以更为利的开展。在开展项目之前,我们已经对留学生团体进行了预先调查和采访。由于切合自身利益,留学生普遍反映积极并反应出现有留学生制度的一些缺陷,给项目进一步的开展和调查提供指导方向。 3.调研方式多样 通过多角度、多手段的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现有的对高校留学生团体生活、教育的理论、政策研究较多,而深入高校进行详尽的实地调查较少,集中对高校留学生跨文化视角下的认同度研究更少。而且这些调查一般涉及问题数较少,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不足以完整地刻画各高校留学生团体的现状、问题、期望、需求等方面。 我们的调查范围涉及参加留学生团体的来华目的、教学师资、跨文化认同、学费问题、后期影响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这些一手数据填补了现在对留学生调查的空白,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高校学生进行点对点的采访、与相关项目负责人和留学生管理中心负责人进行交谈、电话式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高质量、多方面的大样本数据,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项目组多位成员曾参加“创新杯”论文大赛、暑期社会实践等学术实践活动,有非常丰富的设计、发放调查问卷和与被访者进行深入交流的经验。同时,调查过程中可以向被访者提供一些礼品,鼓励其配合我们的调查。调查对象为高校学生、老师等高素质人群,调查过程较容易获得配合,调查数据较容易获得。 4.管理学、金融学多角度的分析框架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们小组的五位成员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学院。因此,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展现出学科交叉、优势互补这一特色,运用金融学、经济学、管理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 摘要:研究生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重大使命,也是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文章针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从管理者和研究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有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字:研究生创新能力探索 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1]。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应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研究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是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的学生[2]。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规模的迅速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尤其是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 创新是人们长期从事实践活动而总结出来的成果,是科学认知的突破,是人类在参与自然斗争、生产活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地认知、了解、积累、突破和再突破而形成的。由于创新价值和创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创新的性质归纳如下:(1)创造性。创新的领域或方法是前人科学研究中没有开展和涉及的或创新的成果是前人所没有取得的;(2)否定性。创新的内容和实质是在否定前人理论或技术的基础上,改进或提出新的且更加合理的理论或技术;(3)继承性。创新的思路或方式是可以建立在前人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之上,并结合自身的实验研究而有所突破并且达到新的高度[3]。

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

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 每个人都会提问题,这种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自然本能就叫做问题意识。每个人都有提出问题的自然本能,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是我却发现在当今的教育体制里,我们的教育机构以及教学人员并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是一味地灌输学生知识,并且一般不深刻讨论新知识,大多数需要的是学生的背诵能力,不需要甚至不希望提出自己的观点,反而弱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一点是我们当今教育的非常严重的弊端。 另外,做学术研究不仅要提倡发扬人类提出问题的自然本能,更重要的是,要使我们提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当一个人涉猎大量的书籍时,他的知识面便开始扩展,同时,在这些知识中他会找到相关的联系,甚至发现其中的矛盾,从而在前人提出的问题上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这是提出好问题的好方法,没有新知识的补充,提出的问题便会具有狭隘性。以上说的是提出问题的能力。 所以,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养成需要后天的培养和维护。我们的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思考,敢于质疑知识的真理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不应该仅仅把教学指标当成唯一的目标,把学生当成做题的机器,把成绩当成唯一的衡量标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教育体制下培养下来的只是会应试的机器而已,缺乏问题意识,严重缺乏创新能力。 为什么说缺乏问题意识就会导致创新能力的缺失呢?因为如果不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就无法激起人类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知识和技术的意识和欲望,就无法促使人们去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新大陆,就会导致创新能力的缺失。所以薄弱的问题意识很容易导致学术创新上的疲软。因为无法提出新的问题,导致学术界论文大量相互剽窃现象,即便做到原创,也并未提出有价值的观点,不值得研究。 当今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浮躁的,弥漫着对金钱的强烈渴望的国家。上到政府,下到普通民众,都以金钱来衡量一个人。在娱乐界,为了快速赢得收视率,出现大量剽窃日韩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现象,而在我们的学术界,当人们都已快速获得金钱利益为主要目标,而不是学术研究的成果,大量的海外剽窃也相应而生。可以说问题意识每个人都有,但是从提出问题向学术创新的过程是艰辛而孤独的,更是要不得一丝一毫的浮躁,日积月累,大胆地去尝试,才能得到最终的有突破性,有价值的答案。 问题意识促进学术创新,学术创新能够提升问题的价值和品质。二者相辅相成。但是要达到最终的目的,即学术创新,却是一个需要付出不懈努力,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而要培养问题意识,更不能有一丝浮躁之气,只有这样,中国的学术创新才能取得发展,而不是日渐衰退。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该项目建立在社会认同基础概念研究,社会认同和归属感相关性的基础研究之下,探索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工的社会认知与归属感问题,积极关注城镇化和农民问题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 2.社会认同和归属感为研究视角,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中农民工为研究被试,探索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与归属感问题,与更广泛的研究问题相结合,不断扩展,为国家的城镇化建设提供合理的建议。 3、国内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及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思 想和方法,分析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与归属 感问题及影响因素,为社会认同与归属感的研究提供新 视角。 社会认同的英文是socialidentity。Identity的原意是指身份,在汉语中,身份一词泛指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资历,溯其源,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省事篇》云:“吾自南及北,未尝一言与时人论身份也。”但在社会认同理论中,identity一词的意义却与此不同。Identity的动词为identi-fy;identify有两重意义。其首义为鉴别、辨认,也就是把某人或某物在众多人或物中辨认出来。

社会认同论采纳了这个词义,把identity定义为可以将个人与他人分辨开来的个人和社会特征 社会认同理论由Tajfel于1986年提出,为解释群体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认为社会认同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在塔弗尔开启了社会认同研究新思维的三十多年来,先后在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得到充分重视和大量研究。它的提出促进了社会心理学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为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历史做一简单回顾,再对其研究成果和面临问题探索的基础上对它进行评价和展望 归属感亦称隶属感是个体对自己有所隶属的一种心理体验,强调个体的自我感知,是个体被接纳和认同而产生的感觉。归属感可以简单理解为归于或属于某种事物所产生的情感 隶属于社会文化心理范畴 不易感知 却客观地存在并影响着人的行为表现。归属感是外界环境作用于人而产生的一种内部主观意识,这种作用结果又进一步影响着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归属感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有所阐述。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浅谈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 摘要 ]硕士研究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浅析了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种种因素,并且着重探讨了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 关键词 ]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制约因素途径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1]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研究生作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高层次预备人才。其培养质量,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我国在未来世界科技竞争的地位,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目标的实现。因此,应该加强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科技创新 体系必须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紧密结合,其中硕士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 力的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人才基础。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 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任。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已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

突出的贡献,但要看到研究生培养工作与21世纪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明显。当前高水平和创新性很强的研究成果很少,创造型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些表明我国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待于提高。 一、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富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顺应了时代的呼唤和国家的发展要求。科技创新能力是 21 世纪知识型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国家需要当代研究生具有科技创新的能力。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多次指出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曾经讲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视察时,也曾经指出:“科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战略高科技对科技能力的提升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21世纪的研究生,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和承担者,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必备的素质。 1.1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科技发展的时代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就国际来看,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视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已成为20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就国内来说,开展研究生创新教育也是当前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提高人才培

研究生 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

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个人心得 姓名:地地道道班级:2014级英语语言文学学号:琐琐碎碎 学术规范是保障学术研究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以及学科专业共同遵守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规范。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得到学术共同体及社会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科学事业的发展过程,既是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体来说,长期以来,高校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敬业奉献,为发展科学、繁荣学术、教书育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良好的师德规范,维护了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声誉和良好形象;绝大多数在读研究生也能够兢兢业业,好学力行。但是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高校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在有些方面还比较严重。这些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在这当中,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层面是学风不正,不能严守学术规范,比如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媚于世俗、热衷炒作、理论脱离实际、低水平重复,甚至粗制滥造、急功近利;另一个层面是学术不端,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比如抄袭剽窃、伪造事实、篡改数据等等,以不正当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损害学术形象,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对此,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决不能任其滋长蔓延。 与学术规范相对应的就是学术不端。在我国,学术腐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制造学术泡沫、搞假冒伪劣、抄袭剽窃、进行钱、学、权的三角交易、从事注水学位教育或培训、在学术评审拉关系以及办刊收费等等,都是学术腐败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事实上,在学术界,腐败现象的存在早已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特色与创新项目报告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特色与创新项目报告 模具制造是一种技术、资金、人才密集型的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模具制造一直就有“一切制造之母”的称号。模具工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早在1989年就被国家定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第一位,在“十五”规划中列为重点扶持产业。鉴于模具作为包括机床工具、汽车制造、食品包装等在内的机械行业中机械基础件产业,以及电工电器、电子及信息行业的支持产业,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当中,处于非常关键并服务全行业的地位,其发展对产业配套能力的提升和促进产业聚集优势的形成将起到链接和枢纽作用。 我院自2004年开办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来,已有两届毕业生,且就业率均在97%以上,目前在校生329人,具有一定师资、教学、实验及实训条件和教学管理经验。纵观4年来的办学情况和发展趋势,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改正教学环节中存在的种种缺点和不足,重点进行专业建设和以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充实师资队伍,扩建实训室、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坚定不移地走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扩建本院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办学4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立了一套高职模具专业的教育模式,形成了高效的教学管理系统,并且在4年来的教学研讨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4年来,我们为珠三角地区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活跃在模具设计、制造、销售、调试安装、生产管理等工作岗位的一线人员,就业率高达97%,且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4年来的教学和改革,使我院高职模具专业办学的各种条件已经

具备并且基本完善了。目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课程设置科学规范,实验实训设备日趋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科学高效,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系统全面,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各项管理工作均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使本专业形成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成为珠三角地区同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专业之一。 专业教学改革使得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形成如下鲜明的特色、创新点和亮点: 1 课程开发的动态适应性,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本专业课程开发的主要原则如下: 1)以社会需求为前提。要以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作为学校办学的定位坐标和课程设置的出发点,社会需求什么,我们就增设开发相应的课程,力争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接轨,模具专业开设了《英语能力考证》、《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高级)》、《助理模具设计师》的考证课,使毕业生在毕业时获得双证或三证,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此,将《机械制图》绘图实训和《计算机绘图AutoCAD》实训整合为《绘图能力综合实训》。将原来《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和《模具拆装实训》,整合为《冲压模具设计综合实训》和《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实训课程中加强机械制图的训练,持续提升学生的制图能力。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还增加《压铸挤压模具设计》课程,以增加学生就业范围。 2)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普通高等教育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高职教育旨地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力为本”是高职教育的特征之一。因此,

关于学术创新的一点感想

关于学术创新的一点感想 学术的魅力就在于创新。 如果把研究课题粗分为新、旧两类,那么,旧课题的创新一般较新课题稍难。由于新课题的研究起点偏低,甚至起点为零,可供参照的学术成果与资料信息甚少,研究本身固然颇有难度,不过,正因为起点低,同行的期待值与相关学术要求就不会很高。一旦有所收获,便容易引人注目和首肯。就此而言,似乎也可以说,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当然,这里的所谓“最新最美”,一般只是相对于“白纸”而言,并不难办,难办的却是究竟写得如何,绘得怎样,能在多大程度上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相对于各自的“白纸”而言,书画爱好者所写所画与书画大师的笔下之物固然都不难显示其“最新最美”之风采,但书画本身或执笔者之间当有高下之分,粗劣的填补就很容易当作文化垃圾而弃之。人们在评定学术成果时,动辄赞誉“填补空白”的学术行为,却相对忽略了“填补”的实际效果究竟何如,显然失之偏颇。 旧课题的创新却往往比新课题难得多。因为欲期突破前人已经层累的学术起点,无论是资料的挖掘、整理与考辨,还是视野的展拓、知识的更新、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改进,良非易事。无论是新课题还是旧课题,学术的含量并不取决于表决,而是论证。学术的生命力并不取决于重复,而是创新。至于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创新,就不是表个态或拟个新词拼成某个新观点所能解决的问题,关键在于你用以说明论点的那些论据有何代表性,能否站住脚。也就是说,支撑论点的论据比被支撑的论点更重要。无论是在未知领域提出一个观点,还是在已知领域否定某个旧说而提出新说,重要的不是论点,而是论据。如果你不赞同别人的某个见解,就应紧紧抓住对方的论据,逐一推敲。学术创新就其本身来说包括继承性的创新、综合性的创新和原始创新。创新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填补空白。大部分的创新都是继承性创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综合性创新是把目前所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在本领域的学术平台上竖起一座高峰,这也是创新,并且是高级别的创新;原始创新完全是填补空白的创新。这三种方式,都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学术研究方法。

真正的学术研究每天都在创新

真正的学术研究每天都在创新 “青年是学术研究每天都在创新我们的未来,史学研究的未来也在于青年。”一见面,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就这样说。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75岁的历史学家张海鹏在潜心治学的同时,也一直在教书育人。他的学生中,很多都已成为中国历史学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历史学人才不能只研究过去的典故。研究历史的目的是关照现实,学术研究最终要指向资政育人。”白发苍苍的张海鹏坚持认为,“真正的学术研究,每一天都在创新。” 为学:“看到别人没看到的问题,才能叫有学问” “一个人的追求与梦想,只有和国家的追求与梦想结合起来,才可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张海鹏指出,“研究历史的人,更要把握现实。如果不能掌握国家的需要、对现实的状况不了解,是很难把历史研究做好的。” 1964年,25岁的张海鹏从武汉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后,就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这一待就是50年。50年来,在这个堪称业界翘楚的历史学研究机构里,他亲眼看到也亲身经历了青年历史人才成长为历史学家的全过程。 1988年起,张海鹏开始担任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的职务,长达16年。期间,他着力培养和打造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学派的新一代研究队伍,解决了研究所当时面临的人才断层问题。对历史人才的培养,他也有了比别人更深层次的认知。 在专业研究上,张海鹏一直强调不能拾人牙慧,要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1991年11月,张海鹏接到台湾政治大学邀请,代表大陆史学专家第一次跨越海峡,去参加一个关于黄兴与近代中国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他独辟蹊径,从辛亥革命中黄兴个人的抉择,探讨了晚清革命走向的问题。演讲赢得台湾学者一致首肯,认为观点新颖、无懈可击。 这次演讲激起了两岸历史学者为学为文的共鸣,为此后大陆与台湾在近代史学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打通了一条捷径。这件事,对近代史研究所青年人的影响至今还在,他们在治学中都力争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

导师团队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315391212.html, 导师团队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作者:陈娟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51期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当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大,研究生与导师比例严重失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外知名高校都积极提倡跨学科教育,这使得导师团队模式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系问题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创新能力;导师团队;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1-0116-02 研究生培养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培养,也为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指明了方向。从1981年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三十多年间培养研究生超过470万人,截止到2019年,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超过200万人,并且每年仍在以5%—6%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但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并没有同比例地增加。部分高校研究生导师一人要带几个甚至十几个学生,导致研究生师生比严重失衡,师资队伍结构很不合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交叉渗透,要求研究生扩宽学术上的视野,并且提高自身的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导师个人的精力和知识有限,这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挑战。目前单导师培养模式与研究生高培养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形式下,建立具有优势互补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利于充分吸收集体的智慧,提高教育水平,优化人才资源,有利于导师教研水平的提高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导师团队的培养模式是未来研究生培养的方向,对于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导师科研团队的概念及特点 研究生导师科研团队是为实现创新型研究生培育,由几位不同学术背景与知识专长的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导师团队是一个知识互补、互相协作的小组,每位导师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视角。研究生跟随不同的导师学习,就可以学到相关学科内不同的研究方法、方式、内容,日后甚至可以达到跨学科研究的程度,拓宽知识面,改善了单一导师制的知识面窄、思维定式的弊端。 导师团队的特点为: 1.导师团队有明确目标。它是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优化组合导师资源使得整个团队的导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性

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性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处于转折、发现和革命的时期,创新是一种科学发现,它必将开创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对人类的认识在哲学高度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术论文是表现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与规范是科学工作者、研究生、大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术论文写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不论是国际科学期刊还是国内期刊,都十分强调论文的创新性。一篇论文或一项研究课题规模不一定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结论一定要深刻,要有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论文列入高水平论文就不会有疑问了。一篇学术论文的创新性至关重要。 学术研究是人的活动,在学术研究活动中,人必须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没有学术规范,就很难有学术的发展。所以,学术研究的创新、论文写作的创新也要遵循相关的学术规范。创新在学术规范中可以分为逻辑、方法、形式三个层面,其中逻辑层面的创新作为思想观点上的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既是学术规范的要求,也是学术研究本身的内在要求,在规范层面它反映着研究成果是否符合研究的目的,在内容层面它体现着研究活动有无达到研究的深度。完全没有创新,只是平庸之作,甚至算不上研究;仅仅只是方法、形式上的创新,没有逻辑创新,可以称为满意的作品;只有在逻辑方法形式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才算得上杰出的研究。[1]树立创新本位,才是学术研究、论文创新的第一任务。 要创新,就要具备现代性,就要培养学术论文写作的现代意识,必须努力把握当代科学研究的这些新特点和新趋势, 要探索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要以时代特征审视学科研究。思维、观念、方法等都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 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在从事某一学科、领域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引进了新的、别人没有用过或很少用过的方法。譬如,将自然科学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等等,只要是这些方法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别人又没有用过,都可视为研究方法的创新。例如胡适、顾颉刚等人运用历史演进的方法,将文史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胡适将这种方法概括为:(1)把

学术传承与学术创新

学术传承与学术创新 易 宁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刘家和先生撰写的 史学、经学与思想一书,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选收了刘家和先生于1996年至2004年之间撰写的学术论文共计21篇。文章依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组:第一组七篇,主要是史学理论方面的内容;第二组七篇,主要讨论中国古代经学与史学的关系问题;第三组七篇,是中国古代思想史方面或与思想史背景有关的专题研究。此21篇文章,研究的内容不一,然而又存在深层次的内在联系,也就是从不同角度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作为一位长期兼治中外思想史和制度史的学者,刘家和先生重视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强调从中外历史比较中揭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所以,此书的副标题即为!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 史学、经学与思想的第一组文章中,有 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 史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地位、 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等篇。这些文章就比较研究对于世界历史研究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中国传统学术中求真与致用两个概念的内涵及其联系、中国古代文明的理性结构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理性结构,是刘家和先生近年来着力思考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如黑格尔、德里达等),认为中国没有哲学,没有发达的逻辑理性。刘家和先生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献,从古代思想家观点之异中见其同,又从同中见其异,经过多层次的抽象而上升至对其理性思维共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比较了中西古代文明理性的特点,进而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理性结构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指出:中国古代文明是有理性的,从而也是有哲学的。中国古代文明的理性最突出地表现在历史理性的发达上,因此中国古代哲学也极富有历史性。中西古代文明都有发达的理性,其不同之处在于:西方的理性结构中,逻辑理性居主导地位;中国的理性结构中,历史理性居主导地位。西方思想家强调从永恒中把握真理,中国思想家则力求从变化中认识!常?(真理),从变中见!常?,又从!常?中体察变,表现出辩证的特点。与西方古代理性表现方式不同,古代中国的历史理性并非直接地以理论的清晰形态展现出来,而往往被层层迷雾笼罩着,例如,周初的!天命人心?说、战国时期的!五德终始?说、东汉何休春秋公羊学的!非常异义可怪之论?等等。然而,这些古代思想家对历史演变的种种论说,均表现出对变与常相统一的历史理性的深刻认识。 史学、经学与思想的第二组文章中,有 理雅各英译#书经?与#竹书纪年?、 理雅各英译#书经?与#竹书纪年?的文献考证、 理雅各英译#春秋?#左传? 、 理雅各与安井衡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和异同等。在这几篇文章中,刘家和先生研究了19世纪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对 书经等文献的译注,深入分析其译注的文献依据、文字训诂、译文正误等方面之得失。他指出,理雅各每翻译一部经典,均作一引论,就其版本源流、前人成果、思想内容作出系统之探讨,并就经典文字中可商榷之处注出异说进而作出考辨。理雅各的英译文与研究在当时甚至今日皆不愧为一流之作。不过,由于时代的限制等原因,理雅各的英译文及引论也有不少可商榷之处。对此,刘家和先生作了精深的考论。这些考论,显示出刘家和先生深厚的文献研究功底。在深入考释文献的基础上,他对理雅各的思想进行了分析,并与日本学者安井衡的有关思想作出比较。他充分肯定理雅各与安井衡在经学思想研究上的贡献。例如他指出,国人之治 左传往往重视竹添光鸿的 左传会笺,以为其所收训解丰富。然而以思想深度而言,竹添书对经典的理解则远不及安井书。以上文章,表现出刘家和先生治学融通小学、经学和史学,由文献而入思想史研究的特点。而此特点,在此组之 孟子和儒家经传、 从清儒的臧否看#左传?杜注等文章中也有充分反映。这些 14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总第212期)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

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个人心得 姓名:地地道道班级:2014级英语语言文学学号:琐琐碎碎 学术规范是保障学术研究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以及学科专业共同遵守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规范。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得到学术共同体及社会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科学事业的发展过程,既是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体来说,长期以来,高校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敬业奉献,为发展科学、繁荣学术、教书育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良好的师德规范,维护了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声誉和良好形象;绝大多数在读研究生也能够兢兢业业,好学力行。但是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高校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在有些方面还比较严重。这些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在这当中,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层面是学风不正,不能严守学术规范,比如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媚于世俗、热衷炒作、理论脱离实际、低水平重复,甚至粗制滥造、急功近利;另一个层面是学术不端,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比如抄袭剽窃、伪造事实、篡改数据等等,以不正当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损害学术形象,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对此,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决不能任其滋长蔓延。 与学术规范相对应的就是学术不端。在我国,学术腐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制造学术泡沫、搞假冒伪劣、抄袭剽窃、进行钱、学、权的三角交易、从事注水学位教育或培训、在学术评审拉关系以及办刊收费等等,都是学术腐败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事实上,在学术界,腐败现象的存在

计算机网络专业特色或创新项目材料

计算机网络专业 专业特色或创新项目材料 黑龙江**学院 2016.05

目录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特色与创新的背景和依据....................... - 3 - 二、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 6 - 三、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 - 8 - 四、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方案 ..................................................... - 12 - 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 20 - 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配备情况............................................. - 21 - 七、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基本情况................................................ - 21 -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特色与创新的背景和依据 我国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是现今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几个国家之一。各行各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只有置身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不断改变自我,才会继续进步与发展。而以培养具备高级实用技能的职业人才为本的培养模式也将成为必然的选择。 计算机网络专业已经开设了5年,是我院计算机类专业中开设历史最长的专业,培养的学生人数位居计算机系各专业之首,是我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2009年,学院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探索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有关教师的调查研究,充分吸纳社会上现场的专家和兄弟高校专家的建议,制定出具有高职特色和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初步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模式。 (一)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看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宽带网、无线接入和P2P技术等。在未来,主干网上单对光纤实际传输可达Tbps级别,路由器的吞吐量已突破60~80Gb,以后将达到Tbps级别。我国将实现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合一。其中在接入网方面,已经能够实现高带宽、大容量、用户覆盖面广的光纤、铜轴混合网(HFC)接入及Cable Modem技术,以电话线路为媒介、成本低、安装方便、稳定可靠的XDSL技术,还有无线接入技术,电力网接入技术,局域网接入技术等。在不久的将来,光纤接入网将从网络核心走向用户,最终实现光纤到户。另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