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高考试题浅谈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

从高考试题浅谈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

从高考试题浅谈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
从高考试题浅谈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

从高考试题浅谈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

2007年以来的历史高考题,都是新材料、新情境试题。其中历史材料题解题基本步骤和方法有何规律?我以“近年各地高考文综卷”非选择题一部分示例:

一、从设问角度

在认真审题和分析题目的基础上。我们既要注意在平时答题当中的一些答题套路和“公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形成正确的作答思路。

1.题目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这类问题因为题目要求做了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因此我们只能从题目的限定角度“经济”和“思想”两个角度回答问题。

2.题目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如08山东高考T27第二小问:“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题目要求在分析原因是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的限定,只是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对于这类题目,“根据时代背景”、“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等分析,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明确题目要求中的时代背景大概的实践范围,二是根据时间范围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政府政策等角度思考。

注意:历史学科基本的要素为时间,因此大家无论在回答任何题目时都要在时间上做一个准确的判断。

3.根据题目的“求答中心语”形成答题思路:

原因类(背景、条件):主观—客观;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

影响类(评价):积极—消极;直接——深远等;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的影响;

作用类:由近及远,直接—间接——深远等。

变化类(趋势):由……到……;越来越……等

启示类(注:学生容易将其与概括类和说明类的题混淆)

[题型特点]启示,按中文意思是指“启发指点,使有所认识”。历史启示是指从历史上的人和事的经历或结果中所总结出来的可供后来人借鉴、少走弯路的认识。特点如下:

(1)它体现了历史的借鉴教育功能

(2)“启示”类问题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性

(3)思维空间的开放性

(4)答案的主观性、开放性和多元化

(5)阅卷标准的多元化

[应试技巧]: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是“读”。一是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历史现象或问题;二是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设问要求回答哪方面的启示,这是解答好试题的前提。第二是“找”。它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找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二是找出教材中对此类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基本知识,并分析产生这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原因。第三“提”。这就是根据前面所找出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应该怎样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这是解答好“启示”的落脚点。

4. “答题方式语”:如列举、概括、比较、分析、论证等

(1)概括、归纳类

题型特点:这类题考察学生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应试技巧:如果材料中有中心句,可以采用,但不得照抄原文;如果材料中没有中心句,学生必须概括其大意,若与教材有联系,最好有教材语言和历史语言作答。

(2)分析原因、影响、作用等类

(3)比较类

[题型特点]

比较型的问答题最明显的特点是“比”,即要求通过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将在属性上具有可比性的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以归纳出它们的异同点或区别出它们的本质特征。比较题的提示语有“比较”、“对比”、“与……相比”之类。

[应试技巧]:此类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背景、原因、目的、条件、过程、内容、方式、概况、评价、性质、特点、结果、作用、影响、局限等

[语言形式]:答题要领:“相同:两者都……;不同:它是……而它是……;

(4)论证类

①对历史现象进行评价。

在“看待、认识、看法、评价”一种历史现象时我们要采取一分为二辩证的方法认识,既要看到一种历史现象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一种历史现象的局限。

②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我们要采取一分为二辩证的方法认识,既要看到一种历史人物的功,又要看到一种历史人物的过。还要注意阶级分析法,即人物所代表的阶级利益。

③对观点的论证和评价

一种情况是先要对观点进行判断或选择一个观点,然后论证;

另一种情况是直接论证观点

作答方法:

①明确对观点的态度,反对或同意,对或者错。(判断)

②如果同意材料观点,则直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直接论证;如不同意材料观点,首先要批驳材

料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

④“评述”“评析”

“评述”“评析”类型与评价题不一样

例题:1、(2007年重庆高考文综试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堂,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古之取士皆于学校,故首先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友以成就之,以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制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王安石《临川集》)

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同文馆、电报学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自强学堂等命名的学堂相继创办。其间还有150多人被派赴美、英、法等国留学。

材料四: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话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4分)(注:这两个小问都属于叙述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2分)(注:属于分析原因类)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6分)(注:这个小问属于概括、归纳类)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教育变革的历史背景,(4分)并对此变革加以评价。(4分)(注:这两个小问都属于分析类)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4分)(注:这个小问属于概括、归纳类)说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目的。(4分)(注:这个小问属于分析类)

2.(2011年四川卷37题)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才能优先原则”一直是美国移民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的文化清洗运动导致犹太难民出现时,罗斯福政府积极实行知识移民政策,给予知识难民优先入境的权利。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一些私人基金会创建外国流亡学者紧急救助委员会,努力援救流亡科学家。到1945年,德奥两国驱逐的约12000名文化精英至少有63.3%被美国接纳,约1400名流亡科学家至少有77%被美国接纳,其中包括爱因斯坦等18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在学习欧洲百年之后,美国出乎预料地成了世界科学中心。欧洲的原子物理学派、奥地利精神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纷纷在美国落户生根。美国利用这一巨大的智力资源以及由他们培养出来的新的科学力量,为美国科技发展服务。今天,美国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超过200名,显然与这批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和营造的特殊学术氛围紧密相关。(据胡小芬《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欧洲犹太知识移民政策》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11分)

①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知识移民政策的背景;(2分)

第二,知识移民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3分)

第三,知识移民政策的作用和影响;(4分)

第四,总体评价。(2分)

②评析须史论结合,层次清楚。

二.从材料类型角度

1、文字型

解题步骤和思路

解读材料(语文阅读分析法。长文分段;短文分句;一句分成份。引言,材料出处。括号-注释;分号-并列;省略号-两头不可省。透过现象看本质:用唯物史观,辩证法看;透过表面语言,深入认识)找出各层意思与设问问题相近的。对挑出的层意要进行处理,不能把原文抄成答案。考试考查学生的能力就在于此。处理材料时注意:同类的要概括,能够对应教材知识的要对应。根据材料获取历史信息,注意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提炼信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什么影响等层次递进)。

案例示例:例1(2011年四川卷37题)

材料一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致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

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唐太宗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4分)

2、表格型

解题的一般思路是:

(1)注意表和分栏的名称;数据的变化(注意动态词的使用);横要看+纵也看整体+局部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数据变化的深层信息,由表及里

案例示例:例1(2004年高考上海卷第29题)1607年,100多名男子乘三艘帆船从不列颠启航,远涉重洋,登上了大西洋彼岸。从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剑与火中孕育一种崭新文明,人种构成也发生了加速度的变化。

(1) 在这160年间,美国人口构成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4分)

(2) 这种变化趋势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案例示2(2009年川卷39题):材料三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

案例示例3::2.(2007上海历史35.观察下列图表,

回答问题。

(1)英、德、日、中四国人均GDP呈现何种趋势? (2分)

(2)自1700年至1913年英、德、日三国人均GDP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3)与1913年相比,1950年德国和日本的人均GDP

为何增加不多? (1分)

(4)近代以来中国人均GDP持续落后于英、德、日三国,原因是什么? (2分)

案例示例(2006年川卷37题)3:图8 全

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

(4)图8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4分)

3、图片型

解题方法:

(1)文物图片,显性信息,对此我们只需要抓住其外形和文物上附着的文字、

图案即可。隐性信息解题时需要把它当成文物实物,充分想象能从这一实物中获取的信息。例:西周晚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把图片想象成真正的文物);或者结合时代特征挖掘深层信息。

(2)多幅图片要把握图片之间的联系

(3)历史地图,应抓住地图反映的主题内容,掌握其分布情况,或反映的基本局势,地图中所有文

字提示。

案例示例1(材料图片型)材料二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

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案例示例:37.(32分)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2)表

(6分)

1)主题: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

小问题的答案来源:材料二的表2.关键词:“变化”,(思

考如何回答变化,回答变化一般有哪些语言?)

第2小问:的答案来源: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加所学知识。关

键词:变化的主要原因。(思考:一般应该如何回答:变化的主要原因=前和后的原因都需要说,其中

无)

答:先答材料(第2小问材料本身没有回答原因)后“所学知识”=答案。注意前和后的原因都需要说,其中后来的原因是主要得分点。

答案:变化: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3分)

原因: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2分)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2分)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2分)

材料三: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和重建了文科院系。(据《清华大学校史稿》等)

(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6分)

1、答案来源

3、关键词:

(1) 概述(如何答?---不能照抄材料)

(2) 建国后(时间)找材料中1949年后

(3) 结合所学知识

1952年,从综合性大学变为单一的工科大学。为大规模经济建

(3分)第二次: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文科院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分)(老师提醒:回答目的的答案来源是什么?)

三、总结提升

第一步:审。特别注意用替换法,将题目中的问题按题目要求一步步替换为常用语言(一)审题要规范:“五审”(审清题问和材料,明确考查要求,获取并解读有效信息)

1. 一审“答案来源”,确定答案应该来自课本还是材料:

第一““根据材料……,指出(或概括、归纳等)…”:答案来自材料,概括归纳材料;

这类题型在高考中是经常出现,注意做到材料要全面分析、划分层次;几个分号、句号、删节号等;切记答案一般不要照抄原文,(确实无法归纳的也可以)高考阅卷明确规定照抄原文没分,一定要稍做改动和概括。一般要联系教材来理解材料,如果出现材料和课本不一致的情况,还是要以材料为准。归纳材料要力求完整准确以免失分。

第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概括、归纳等):“材料”+“知识储备仓库”中取答案

第三“综合以上材料……请论述(证)……或谈认识、体会等”

2. 二审“答题方式语”:如列举、概括、比较、分析、论证等。明确答题方式语有几个,要回答几个问;

3. 三审“答题限定语”明确限定词:时间、地点、答题领域、角度等。

例举文综考试T27第一问:结合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状况,简要分析这一经济主张广泛盛行的政治经济根源。对这一问题大家容易忽视限定词:

限定一:时间:19世纪上半期;

限定二:地点:英国(联系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相关历史史实)

限定三:答题角度:一是政治根源,二是经济根源(如只从一个角度回答将至少失分一半以上)4.四审“求答中心语”:原因、影响、特点、措施等。

5.五审“分值”:审题要注意看赋分:依据赋分的大小判断答题要点的多少,做到详略得当。

第二步:读(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以能够回答问题为读懂的标志。)注意①分类型,如文字、表格、地图、漫画、文物等等;然后按类型的一般要求回答②材料分层:先后从材料、段落、符号(特别是句号、分号、省略号、破折号)、特殊文字(如一方面……另一方面;虽然……但是……等等(一)读材料要规范:应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读引言(题引)。

文综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者主题式命题方法,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中心和主题,体现命题者的立意和命题意图。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因此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例举1:《2009届烟台高三第六次文综试卷》T27:自古以来,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密切关注民生。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做出了许多重大努力。这道题即一民生问题为立意,考查古今中外历史上解决民生的相关问题,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我们思考的方向应当朝向相关的民生内容。

2、带着问题读材料正文:

一般情况下,应读两遍。第一遍粗读,浏览,了解大意。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了解材料涉及的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要动笔圈划关键词、句,最大限度的提取材料信息(在卷面上对相关信息进行圈划和批注)。对有些材料我们要根据材料当中的“。”、“……”、“;”或根据材料内容划分材料层次,并简单概括材料每个层次的中心。

(1)阅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

(2)细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如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进行字斟句酌,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此时,可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句子的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等其他修饰成分。正确阅读理解材料虽然与语文阅读水平有关,但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

(3)阅读材料时,一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二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找准了,便于课本知识的迁移。

3、读材料出处:

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材料出处,一般找两头;特别是材料出处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须更加留心细读,它对解题肯定有用。另外,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要高度重视。

例举《2009年高考模拟训练题(一)》T29考查福建农业相关问题是,所引用材料出自《农政全书》,我们据此可以判定,材料所言为明代福建农业引入高产作物相关内容。

第三步:答:①书写答案一定先按要求写求答项,然后依照先答材料,后答所学,先答总体、宏观、根本的,再答分点、具体、微观的答案②考试讲评后要随时注意对材料类型题进行专项总线。③看分答点。④分点、提行注意点题

(一)答题规范:“三规四化”

文综考试采用网上阅卷方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要规范:尽量认真书写,保证阅卷老师能够看清所写内容,坚决杜绝潦草,书写潦草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负责任,此外字尽量要大一点;

2.答案组织要序号化、提示化、段落化:平时考试中,大家担心答不到得分点上,所以写了大量的文字。应该说,多答是应当提倡的,但是要由两个基本的保障:一是不能因为大量的文字书写造成无法完成题目和分析题目,二是不能因为大量的文字书写造成卷面极乱,“淹没了”关键信息;三是我们所提倡的是“得分点”要多但不是在一个点后面补充大量的解释性文字。为确保卷面整洁,提倡大家在平时的考试当中做到以上“三化”。

3.答案内容要做到点多、面广、语言短;我们所提倡的是“得分点”要多但不是在一个点后面补充大量的解释性文字。

4.语言表述学科化、准确化。大家要明确,高考阅卷采用“按点得分”原则,即有相关得分点给分,所以要尽量避免“大白话”,应当用相关的学科语言答题(教材上的的语言)。

5.提倡把最有价值的答案写在第一句;如最主要原因、最重要影响、最核心内容等;

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一、答题步骤: 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可分为四步:审题抓关键词、读材料找有效信息、链接所学内容、组织答案答题。 1审题抓关键词 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换言之,就是找准问题的关键词。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而节省做题时间。 2、读材料找有效信息 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有效信息。 例:①材料题的一种:文字型材料题: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 《墨子》问题: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解析:问题问的是生产方式最早出现的时间,我们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先看提示性文字:出处一一《墨子》,得知墨子是战国时期人,该情境应该发生在战国或战国之前,再找材料中的有效文字“农夫…耕嫁,妇人纺织”,知道讲的是“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得出结论: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 ②材料题的另一种:图表型材料题。 3、链接所学内容(回扣课本) 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联想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通过做题我们可以看出,任何材料题的答案都离不开课本知识,换言之,材料题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新应用,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切忌脱离课本漫天讲。 4、组织答案答题 问答题题干一般有四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三是“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四是“根据所学知识回 答”。第一种答案比较简单,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答出,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第二种问题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部分答案还必须根据材料提示的内容联系课本知识总结答案;第三种问题是文综考试以来的新问法,进一步考察学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这就需要将材料中涉及到的内容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第四种即从所学知识出发探索历史问题的答案,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就对学生有更高的能力要求了。 当然,有些简单的问题没必要按部就班的答题,但对于复杂的材料分析题来说,按照以上四步答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分析”公式答题模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技巧.doc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技巧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1、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在众多的历史试题中,材料分析题无疑成为了综合考察学生各种能力的好题型。从历年的考试题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材料分析题的分值越来越大,就连选择题也趋向于材料解析,而学生的学习弱点就

在于此,材料分析题成为制约学生历史成绩提高的一大难题。针对以上种种情况,现把自己工作以来在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技巧上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答题步骤: 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可分为四步:审题抓关键词、读材料找有效信息、链接所学内容、组织答案答题。 1、审题抓关键词 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换言之,就是找准问题的关键词。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而节省做题时间。 2、读材料找有效信息 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有效信息。 例:①材料题的一种文字型材料题: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墨子》 问题: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解答好这一题型呢?我认为应掌握四个步骤,即:读、找、思、答。 一、读——是解题的前提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用,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如1995年“三大发明题”开头的《非子·有度》所载对回答第一问“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就至关重要。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容。第二遍细读,正确

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③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是解题的关键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 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3.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

初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材料题答题 技巧

初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一、读清问题、读透材料——解题的基础 读——先读题目设问,再审读材料正文 1、先读题目设问有助于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明确作答要求; 2、然后带着问题审读材料。 ①先看材料的出处及说明性文字,这些是对材料背景、国别、作者等信息的提示,如《战国策》、《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食货志》等,对材料中历史事件时空做到心中有数; ②再阅读材料正文,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对涉及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关键词做适当勾画,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二、找取相关有效信息,解题的关键 设问一般都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各种形式多样的材料都是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阅读材料后,联想所学知识,找取材料与课本内容具体章节的关联,翻到材料所述内容的那一课,对照设问,通过梳理、分析,推测判断,得出答案。 三、答准题目所设问题-解题的落脚点 1、注意设问分值,“看菜吃饭、看分答题”,例如2分可能包含两个要点,8分不太可能只答一个要点; 2、一个材料题设问包含不止一问,要做到一问一答,分点答题,标注小序号; 3、材料题对文字表达能力较高,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就事论事,做到问什么答什么,需要展开时再展开,用语要规范准确,杜绝口语化。 例如: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内容是哪一项。(2分) (2)请用史实说明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说出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3)通过以上问题,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2分) 思路: 第一步:读。先读设问,再读材料,没有出处,跳过,把材料中关键词勾画,“前356年”“商鞅”“秦孝公”“处死”等,心中有数此题在考察商鞅变法相关内容。 第二步:找。联想材料核心内容与书本知识哪一课相关联,迅速锁定第二单元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二目《商鞅变法》内容。 第三步:答。第一问,“最能体现性质”,商鞅变法性质是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度,从而确立封建社会性质,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故从土地制度经济层面着手。(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战国封建社会确立<铁器、牛耕使生产力提升,井田制公田-私田开垦,奴隶主-地主,奴隶-农民>) 注意第二问“说出观点并说明理由。”这是2个问题,做到一问一答,标注小序号。 第三问,变法成功条件,多角度联想商鞅成功因素,从改革的社会环境、支持者推行力度、变法者自身的品行(公正无私、执法严明)、变法内容是否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维护哪些人的利益等等。言之有理即可,禁止口语化答题,就事论事。 参考答案: (1)答: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2)答:①商鞅变法成功了。 ②因为“商鞅虽死,其法尤行”,变法前,秦国还比较落后,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平定一中苏双银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本试题依托经典史料,呈现出分封制的时空特征,考察学生对分封制认识,从选项内容设置看,试题采取了比较思维选项设置,学生所需要基本知识是分封制政治实质(D分封制把王畿之外土地分封给贵族,实现王权通过各层贵族对地方统治,其中君主贵族实行分权体制,确定了分封下贵族政治)和对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影响(A是间接影响),以及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BC属于中央集权下政治特点),以点带线考察内容主题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涉及两大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与郡县制特征的比较。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本题采用了大事年表形式,呈现出历史事实演变中的基本过程,表格主题“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与图表信息结合时空域特征明确。学生思考重心放在与四个选项的逻辑推论上,A是本主题的背景,B不符合主题领域特征(中央对地方管理),D信息提炼与图表信息相悖。因此正确答案是C。本题学生应具有的基本史实是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 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本题是史料辨析题,主题明确“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设问明确要求是“不同历史叙述——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要求学生在不同历史叙述中找出共性的历史结论。强调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具有客观性,史料真伪辨析是历史实证的前提,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能力。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本题涉及历史现象的时间是“明前中期——明后期”,核心主题是“朝廷对饮食器皿等级管制从严格到松弛”问项是“这一变化反映了”,解题关键在“这一变化”本质是饮食器皿上变化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迁。思维转化为学生熟悉思维即“决定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是什么,社会习俗变迁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的思路上来,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不符合这一理论认识,C项说法绝对化没有适当反映出伦理瓦解的程度性排除。D项是材料信息的一种表象之一,失之于信息片面。正确选项是B项。符合唯物史观认识论。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本试题提供信息丰富,主题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艰难。本题可以看到中国近代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近代化,受到列强排挤和压制,立意在于反思中国近代化进程,民族经济发展一定是以民族政治独立为前提的,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考察国家政策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C不符合材料主题排除,D项放在洋务运动特定时空中思考,没有政治独立,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是历史事实。因此排除。正确选项是A。此试题平实的如同一个模拟题,不符合高考选拔功能。A项答案仅仅是就试题论试题而已。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历史材料解题技巧 第一步看题目 1、看懂题目,注意关键词(划出来!!!)一定 (1)看清有几问?谨防粗心漏答。 (2)答题有何要求(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 ▲如“依据材料”,则是在材料中找答案即使与所学知识不符也要按照材料回答; ▲如“结合所学知识”,则是以材料做引子用教材中的语言作答; ▲如“不得引用原文”,请自己组织概括答案; ▲如“有何变化”即从什么变成什么或“不同”,则要前后对比; ▲如有“如何”,一定要基于史实答题; ▲如有“反映什么”或“含义”,那就是就材料表面意思回答; ▲如问“启示”,就要注意联系现实,并且一定要围绕主题来回答。 如:看到“改革”就想到“实事求是,根据国情,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看到“工业革命”就想到“教育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看到“仁”就想到“和谐社会”、看到“污染”就想到“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看到“闭关锁国”“学习西方”就想到“坚持开放”、看到“日本右翼”就想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还有时间、空间的限制等等,如某一时间段、某一国家……(在问中划出来) ▲如对某种观点的认识,就要先肯定(或否定)再说出自己的论据。 ▲如“评价”(或影响),要注意一分为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分析。 ▲如“归纳”,基本上就是分段概括材料的含义。注意标好点子。 第二步是看材料 1、带着问题,明确方向,提取有效信息。(在材料中把涉及到的与题目有关的信息勾画出来,组织答案的时候有可能要用到。) 2、运用历史观点,联系史实,站在历史高度读懂材料。 3、注意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尤其注意句号、分号、省略号。每一个句号、分号就是一层意思,往往就是一个得分点。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4、注意材料前提示语或引文出处。出处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由此给我们隐形提示。 如2011年徐州市中考:31 题材料一略——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1)据材料一,……,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答案就在出处中“仁”。 5、注意分值。一般1分即一个知识点,如3分肯定是三个知识点;2分是一个或两个知识点。看分答题。 6、注意材料之间的联系。每一道材料题一般都有一个主题。找出了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如:改革类;民族团结类;科技文化类;国家统一;国家建设类;反侵略类、战争等等,每一主题有每一主题答题的套路。 第三步三是规范答题(一定要认真审题) 1、严防错别字。 2、根据材料回答的题一定要结合材料((可能是材料中的主旨句,也可能是材料的关键词语、短语,或者截取材料的词语组成一句话。)答题要把材料提炼,言简意赅,避免整段抄袭。 3、结合所学知识的,答题尽可能用教材文字和观点,史实准确,言简意赅; 4、序号化:回答问题要注意按照问题的先后顺序,再按时间、空间顺序等依次作答,且标

高考历史经典材料解析题选

高考历史经典材料解析题选——西方世界的挑战 材料一: 第三十四款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又和约既经批准后,两国官民人等均应恪遵;至合众国中各国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 ——《望厦条约》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此表所列为正常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单位:万英镑)年份1840年1842年1845年1850年1851年1853年输华商品总值52.4 96.6 239.0 140.0 216.0 100.0 材料三: 外国人始终想将贸易从五个口岸扩展到全中国,在北京设立常驻使节以绕开顽固的广州当局,以及由于战后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而产生的降低关税要求。这些问题汇合到一起,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1856年,三国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朝廷告知可允许作一些合理的小变动,但重大条款不予考虑,以免万年和约《南京条约》失去其意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问题:(25分) (1)材料一中《望厦条约》第三十四款规定了什么原则?(2分) (2)材料二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3)材料三中所述的“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内部正面临怎样的统治危机?(5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清政府应对西方世界挑战态度的看法。(15分)答案: (1)条约一经签订,双方应遵守;如确因情况变化,须经双方协商而定。(2分) (2)中国人民购买力低下;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目的没有实现;(3分) (3)对华商品倾销额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与中国方面打交道不顺畅;战后商品价格下降

2020高考历史 解题技巧01 选择题解题技巧-

一、说明、体现类选择题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在进行财产交易时,当事人要说出规定的套语,至于这种套语 的言辞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不予过问,只要交易的仪式符合要求,即使当事人的交易协议是在受欺骗情况下达成的,也不影响法律效力。这说明当时罗马 A.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B.经济领域容易出现法律漏洞 C.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影响司法公正 D.公民法不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答案】A 一、题型特点 根据材料观点得出正确结论或与材料内容相符的选项。 二、设问方式 显性设问说明了……

体现了…… ……表明了 ……反映了等 隐性设问由此可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强调的是 据此,可判定…… 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由材料可知……等等 三、解题策略 类型考虑因素 题干材料为对某一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描述时间因素;地域因素;这一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影响题干材料为某一历史人物的观点该人物所生活的历史时期;该人物的阶级属性;该历 史人物的重要事迹;该历史人物对后世的影响 题干材料为古文等注意出处;判断朝代;确定所述模块(必修模块)题干材料为某项制度、政策、措施、规定等判断时间及国家地区;分析实施的主体及对象;实施 的背景及影响学科&网 二、因果型选择题 学者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中写道:“唐代以后,特别是宋代市民生活的繁 荣,使一向带有神秘色彩的岁时节日逐渐世俗化,民间节日向着民众休息和娱乐的方向发展。”导致宋代节日世俗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繁荣的市民生活 B.宋词的推波助澜 C.发达的商品经济 D.宽松的文化氛围

【答案】C 因果型选择题是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知识、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因果型选择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由结果推出原因,标志性的词语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是因为”等;二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标志性词语是“结果”“导致”等。解答此类试题时:学科@网 (1)要分清是以因求果还是以果求因(本典例为以果求因); (2)要弄清题干(结果)与备选项(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 (3)要紧扣解题限定词,明确要求回答的是哪种类型的原因,如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等; (4)要分析理解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具体的解题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时序法。根据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二是理论法。运用基本原理判断因果关系,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三、史观型选择题 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写道:(团民)“均自 备口粮,毫无滋扰。”晚晴大臣刚毅记载:“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主剿义和团的劳乃宣写道:“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教民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据此可知

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历史材料题是不少同学学习历史的拦路虎,纵观近些年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历史材料 解析题具有如下特点: 1、能够很好的阅读理解材料; 2、能比较完整的完整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3、能够快速的联系书本知识迁移与运用; 4、能够明确的根据设问要求进行分析说明 如何才能的高分呢?下面的这篇文章理论性较强,但是读懂了,你的成绩将会突飞猛进。 一、读——是解答的前提 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问题,后读材料。 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甚至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 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 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 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 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 的毛病。 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 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简单说,读题要做到三读:读题引、读正文、读出处。 二、找——是解答的关键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无需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 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当然,也别忘了有时关键信息还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 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 2.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找取相似点。 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迄今为止,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貌离神合”于课 本知识。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 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这样材料 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

2017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读】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①③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gCYST5o6Gm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 【答案】A 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gCYST5o6Gm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读】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

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gCYST5o6Gm 【答案】C 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gCYST5o6Gm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解读】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的庄园里,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gCYST5o6Gm 【答案】C 15.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gCYST5o6Gm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解读】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获得丰富的史料就更能接近真相。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诗歌是特定的时期社会风貌在文学领域的反映。它可以作为研究的史料,A不准确;但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这样的

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常见的材料类型 1.文字材料 此类题型可分为两类: 一、典籍碑刻类。即从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字资料中摘取的片断材料。 二、文字作品类。即从诗歌、小说、剧本,温联、歌谣、传说等资料中选取材料。 2.表格材料 此类题型以各种项目的数据为主体构成,将文字材料表格化。单纯的简单表格题是有局限性的,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这是简单的表格本身反映不出来的,考生必须用课本知识来回答。而信息量较大的表格则可避免这一局限。 3.图片材料 把历史地图,有关历史场面的图画、漫画和历史文物照片等作为材料。这类材料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但纯图片材料题也受图片的局限,只能借用来考查书本知识的记忆或运用课本知识辨别真伪,继续增大难度的设问则无法根据图片回答。 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步骤 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可分为四步:审题、读材料、链接、答题。

1.审题: 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该题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只有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2.读材料: 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一般情况下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段、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内容;第二遍细读,对材料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找到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关联信息;第三遍重点读,结合前后问题有重点地细读材料,理解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正文的同时,还要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出处。 3.联系: 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关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该内容在教材中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其次将材料与热点问题联系。 4.答题: 答题前请写出简单的题纲。 历史材料分析题中问题的四种问法 1."根据材料回答",答案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不必回到教材,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否则是写不完整的;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类问题答案不能全从材料中得到,部分答案必须回到教材中去回答;

反映 说明 表明类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反映说明表明类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推理型选择题指以考查推理能力为主的、兼有考查记忆、提取信息、比较等能力的综合性选择题,其题干的提问项一般是说明、反映、表明或证明等字眼。这类题型具有较强的考查功能,近年来出现频繁,值得探讨。笔者不揣浅陋,试对该题型略作初浅分析,以就正于方家。 依据前提与结论的连接项所表明的关系是否充分,推理型选择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充分条件型和非充分条件型。举例分析如下: 一、充分条件型 该类型提问项一般为“足以说明(证明)”等,表明题干所涉及的信息与题支(结论)必须构成充分条件,结论往往是必然的。 【例一】(2006年天津文综卷)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认”。这足以证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简析:题支A:大前提:治理最好意味着社会制度比其他国家优越 小前提:伏尔泰认为,中国是“治理最好的国家”。 结论:伏尔泰认为,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其他国家优越。 大前提:欧洲属于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 小前提:伏尔泰认为,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其他国家优越。 结论:伏尔泰认为,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其他国家优越。 依据前提,题支A与结论不符合,所以不能入选。 题支B:大前提: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认”,这句话是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 小前提: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认”。 结论:所以,伏尔泰对中国文化进行了高度评价 依据前提无法推出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如果要结论正确,那么它的充分条件至少有两个: 1、欧洲启蒙思想家都对中国文化进行了高度评价。 2、伏尔泰是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 题支C:大前提:没有侮辱理性是推崇理性的最低要求。 小前提:启蒙思想推崇理性。 结论:所以,没有侮辱理性是启蒙思想最低要求 大前提:伏尔泰认为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 小前提:没有侮辱理性是启蒙思想最低要求 结论:伏尔泰认为中国人对代理性的态度与启蒙思想最低要求一致。 依据前提,无法推出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假定论题正确,其充分条件至少要包括: 1、启蒙思想推崇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提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三权分立、君主立宪) 2、儒学主要内容是推崇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提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三权分立、君主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探究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探究(课堂实录) 材料解析题中经常出现的问法 变化(或发展趋势)、原因(或背景)、特点、作用(或影响)启示(或认识)等。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或结论?材料间有何联系?比较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或异同点、优缺点等)。 答题方法: 1、审题抓关键词 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换言之,就是找准问题的关键词。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而节省做题时间。 2、读材料找有效信息 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有效信息。 3、链接所学内容 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 史时期、历史事件,联想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任何材料题的答案都离不开课本知识,换言之,材料题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新应用. 4、组织答案答题 材料题主要有两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一种答案比较简单,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答出,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 第二种问题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部分答案还必须根据材料提示的内容联系课本知识总结答案。 答题技巧 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对此,答题争取做到“四化一全一精炼”。 1、“四化”: 语言规范化:答案要用专业的历史语言,例: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资本(货币),不能说“钱”等;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一、读——是解题的前提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 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 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 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 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 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 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 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用,甚至材 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 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如1995年“三大发明题”开头 的《韩非子·有度》所载对回答第一问“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就至关重要。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 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 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③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省略号 两边获取有效信息。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 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是解题的关键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 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 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 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 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2. 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 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具 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 答问题就不难了。 3. 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非选择题的结构一般包括材料和设问。 答题过程中要在仔细审题后,有效整合材料中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有条理的答题。 (一)材料信息整合要注意: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2)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找取相似点;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 读题要做到三读:读题引、读正文、读出处。 (二)材料题设问结构——定向词、定法词、定位词 材料题设问结构一般分类 定向词 根据材料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定法词 概括、分析、比较、说明、评析、指出、列举等 定位词 原因、条件、目的、内容、影响、实质等 注意:一般来说,定位词前都会有关键的限定词,提供答题的信息。答案来源不清:根据定向词确定答案来源 答案表述不准:根据定法词确定答题思路 答题内容不明:利用定位词确定答案表述 公式一、根据定向词,确定答案来源

公式二、根据定法词,确定答题基本思路 1、概括:(归纳、概括、指出、解读) 2、分析:(分析、有哪些原因或影响) 3、比较:(比较、有哪些异同、变化) 4、说明:(原因、内容、影响、特点) 5、评析:(你认为、有何认识启发等) 6、列举:(列举、举出、哪些<史实>) 定法词既承担命题人对学生历史学科思维方法的考查,又为学生正确解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公式三、利用定位词,确定答案的表述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外交 原因、条件、目的

内容、表现、特点 影响、作用、经验、教训 一、读——是解答的前提 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问题,后读材料。 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甚至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 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2018年高考全国一卷(全国卷Ⅰ)历史试题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1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 项错误。 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 2.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 所示。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