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你心里装着什么,你看见的就是什么

你心里装着什么,你看见的就是什么

你心里装着什么,你看见的就是什么
你心里装着什么,你看见的就是什么

你心里装着什么,你看见的就是什么

河北省临西县教师进修学校王恩惠

与教师聊天,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差生”问题。正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存在,让教师的教育生活少了些光亮,教得苦,活得累,好似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难以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幸福。

让我们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孩子入学之初,活蹦乱跳,纯真可爱,对校园充满了好奇,对读书充满了期待,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对老师充满了崇敬,而我们对他们也是充满了喜爱。可是,经历几年或十几年的教育,一些学生兴趣没有了,欲望埋没了,想象没有了。于是乎,老师眼里的“差生”出现了。这是为什么?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熟悉。有一天,两人坐着打禅。一会儿工夫,苏东坡睁开眼问佛印“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像什么?”佛印看了看称赞说:“你像一尊高贵的佛。”苏东坡暗自窃喜。佛印也反问道:“那你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盯了一会儿佛印,说:“我看你简直像一堆牛粪。”佛印居然微微一笑。

回到家中,苏东坡得意地跟苏小妹讲了这件事,苏小妹笑了。苏东坡好奇地问:“有什么好笑的?”苏小妹说:“人家佛印和尚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如佛;而你心中有粪,所以看人如粪。”

由此,不妨反省自问,我们的心中装着什么?

如果教师心中充斥的是分数、名次、职称、升学率等,那无疑是将自己和学生捆绑在了应试教育的战车上,沦为了“分数”的工具和奴隶;如果心灵被功利所遮蔽,就不可能对教育的意义有静心的思考和深度的追问;如果没有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就不会产生诠释教育本质的力量和行动;如果心里只有“分数”少了学生,此时的师爱就是对分数的爱,对教育的追求异化了对分数的追求,学生成为教师追逐自我价值实现的工具。用“分数”的标准去衡量、去分类,自然会演绎出“差生”这样另类的群体,这无疑害了学生,也伤了自己。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摇动”意味着力量和呼应,“推动”意味着感染和陪伴,“唤醒”意味着情感和等待,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下,自觉充盈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历练。

学生个体之间有差异,智商有高低,觉醒有迟早,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功利思想却让我们忽略了这个最基本的常识。一些分数差的学生在我们的眼里不再可爱,而是变得面目可憎了,于是武断地定论——“孺子不可教也”,便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就这样过早地让学生尝到了失败,没有了自尊,泯灭了激情,失去了自信。一纸试卷成了学生的判决书,岂不有些简单、粗暴?其实,很多事例已表明这种做法是违背科学的,甚至是不道德的,对学生、对教师、对家庭、对社会是有害的。马加爵事件还不足以让沉迷于“分数”的教师们惊醒?曾在小学、中学被称为“笨瓜”,后成为世人景仰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难道不让给学生贴“差生”标签的教师们蒙羞?那些所谓“差生”调皮捣蛋、举止顽劣的“问题”背后,潜藏着巨大的教育富矿,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开采。“问题”本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和台阶,却往往被视为无休无尽的烦恼和心结。正因为缺失了问题研究的意识与行动,错失了一次又一次历练和提升的给予,才会导致诸如“差生”之类的教育问题接踵而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是成就的标志,3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拥有了这样的教育情怀,学生将获得怎样的力量?在教师的教育人生中,一批批孩子在某个学校,某个时间与我们相遇,彼此作为对方的“重要他人”相互陪伴,一起经历人生的某一特定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心怀感恩,善待他们、热爱他们、欣赏他们,见证学生的快乐成长,收获自己的教育幸福。人生是一场盛大的旅游,教育亦是如此。对学生不能强拉硬拽,

急匆匆地赶往那个目的地,而是一同捡拾一路的风景,体验旅途中一山、一水、一草、一虫际遇的美妙,在心灵迁徙中活得信心和力量去追寻一处又一处前方的美景。

站在“人”的高度,胸怀教育的梦想,捧起一本好书,丰盈我们的心灵,在书生琅琅、师生静好的岁月中,引领学生耐心等待一个个豁然开朗时刻的到来。不经意间,“抬头欢喜,低眉自在”的从容优雅的教育生活,就会在教育的心路上与我们不期而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