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送穷

送穷

送穷
送穷

送穷

农历正月初六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马日,人们往往在这一天做大扫除,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谓之“挹肥”,而旧时的农民也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这一天最受欢迎的当属12岁的孩子,12是6的二倍,可谓是六六顺,美的很。不仅如此,民间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的风俗——送穷。“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唐代诗人姚合在诗中描绘的,正是这个习俗。

所谓正月初六“送穷”,其意就是送走“穷鬼”、“穷神”。据《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送穷”便是由此而来。这一天,家中主妇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掉,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扔出去,名曰“送穷神”。

“送穷”之风始于汉,盛于唐,西汉杨雄有《逐贫赋》,大文学家韩愈也曾作文以记之,到今天,不少地区仍保留着这个习俗,而送穷的方式也是各有不同。就以我们大山西为例吧:

在晋西北地区,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鸣炮、烧香、敬纸;在晋北地区,人们习惯用彩色纸剪成人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而在晋东南地区,人们则会把烂衣服扔到墙外,以示“送穷”。

有趣的是,晋北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副送穷对联。上联是“爆竹三声,嘣出一伙穷鬼。呸!贼狗日的,害的老子七死八活”;下联是:“焚香九炷,迎来五路财神。呀!好老人家,保佑小人六合四喜”。

这个对子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旧时人们“送穷”的心理,也反映出历史上人们对穷困生活的憎恶,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心愿固然美好,不过“穷鬼”、“穷神”可不会这么轻易的被人送走,美好的生活还要靠勤劳的工作来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