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能量的转换教案

能量的转换教案

能量的转换教案
能量的转换教案

《能量的转换》教案

教者:周凤官

教学目标:

1.知道能量能够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并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2.能够学会用卡通图解释能量转换的过程。

3.能制作简单的能量转换的玩具。

教学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盛有水的烧杯、温度计、火柴、花生米、纽扣、线、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认识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能量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的两个例子(1)打开电视看节目.(2)冬天天冷了,两只手互相搓搓。(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和声能、热能了。)这里都发生了什么样的能量形式的变化?

其实,能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能量的转换)

二、实验探究

1.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教师点燃花生米,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提问: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用温度计量一下加热前后的温度,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回答:水温会上升,产生了热能。)

2.大胆猜测一下,这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能量的转换?(指出:花生米里的能量是化学能)

(全班交流得出:点燃花生米,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后,花生米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使水温升高了。)板书:化学能→光能、热能

3.教师指出:花生米燃烧后把其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那生活中的水也是由烧水的材料煤、木柴等燃烧后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刚才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测。

4.教师指出:生活中的电水壶烧水,电水壶等本身没有能量,而是把电能等转化成热能,是转换能量的设备。生活中能量的转换,有的只转换了一次,有的是转换了多次的。就像链条一样。

5.解决问题:

(1)师生共同研究书中P56页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2)全班汇报交流结果。

(3)教师归纳学生的描述:太阳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辐射到地球,植物接收了来自太阳的光能,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人吸收植物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热水壶把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水烧开。即:太阳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热能。

三、实际应用

1.制作能量转换玩具

(教师按p:56下面要求制作能量转换玩具,边做边讲。然后示范玩一下)

2.让学生们按要求制作玩具。(可以小组合作)

3.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玩具,并比比谁做得好。

4.全班交流其中能量转换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

师:运用你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p:56下闹钟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其中应至少两种能量转换。

全班交流创作结果。

五、全课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后大家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从生活中的事例烧开水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认识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并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质疑“能量是如何转换的?”。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再通过实验去小心的验证。在实验前让学生小组交流、充分讨论实验步骤及实验的具体要求和难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素养;而且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科学的必须有大胆猜测的精神和小心验证的态度。本课能够让学生实验探究真知,联系生活实际、强化训练知识、游戏亲身体验,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体验学习的乐趣和美好的感受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三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学目标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能量的转化,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设疑,导入新课 出示以下两个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知道的能的形式有哪几种?(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光能、生物能,等等) (2)在“机械功和机械能”的学习中,我们分析了机械能的转化问题,请你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并举例加以说明。 设疑引学:既然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那么,自然界中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否也可以互相转化呢?在转化过程中能量又遵循何种规律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的问题。 推进新课 一、能的转化 1.指导学生完成下面四个小实验,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讨论其能量转化情况: (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 (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 (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 (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 讨论得出:(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光能转化为内能。(3)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4)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及内能。 教师分析:摩擦生热,摩擦是机械运动现象,生热是热现象,摩擦能够生热,说明机械运动现象和热现象有联系。 学生分析其他实验后得出:光现象、热现象、电现象与机械运动现象之间都有联系。 2.除了电能与化学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外,还能举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例子吗?请分别对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和电能、电能和内能、电能和光能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具体事例参照如下: 机械能→内能:自行车、汽车在刹车时摩擦生热;汽油机、柴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气体因被压缩而发热等。 内能→机械能: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爆竹爆炸时,火药燃烧产生的内能使爆竹炸飞和升空。 机械能→电能:水电站的水力发电,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机械能:电动机通电后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能→内能:电炉、电熨斗、电热水壶等通电后,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能→光能:白炽灯通电后发光,发光二极管通电后发光等。 光能→电能:太阳能电池等。) 二、能量守恒定律 演示实验:将乒乓球从一定高度落下 观察分析:为什么乒乓球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损失的能量到哪儿去了? 讨论得出:机械能越来越小,通过摩擦把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 从而引出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高三《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

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漫画类图文转换的命题规律 2、初步掌握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激趣导入课题 2、考点阐释 出示近三年高考的图文转换题分布图 明确:1、近三年的高考题中图文转换这种题型经常考。 2、图文转换有三种题型:图表题、图形题和漫画题。 3、试题位置和分值:一般置于第二卷的第六大题中,分值一般为3—6分。 3、引出课题、出示目标 4、了解预习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困惑(了解学情) 5、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疑点进行讲解. 以"某公下蛋"为例,谈漫画的特点(标题画面寓意 ) 方法点拨:审读画面合理想象类比联想 6、明确漫画题型 (描述画面寓意或主题理解加标题) 7 、题型训练及规律探寻 预习作业小组合作讨论检查(彼此合作交流心得,师生共同探讨漫画各个题型的做题方法) 明确:画面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寓意或主题理解:挖掘隐含信息,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加标题方法 :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8、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探究正确答案。 (活动目的:1、本环节所选的题目都来自于近年的高考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新鲜感,对学生来说又极富挑战性,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做题兴趣。2、这一环节通过自主完成,合作探究,可以实现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3、通过接触高考题,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消除神秘感,积累做题经验,培养自信心。) 9、自我小结:针对刚才自己的做题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于笔记本上。 10、小结:千言万语总关“图”,生活处处皆语文。从建国后曾风行一时的“小人书”,到近来流行的朱德庸的《涩女郎》和几米的绘画读本,继日本漫画风靡少年一代后,毫无疑问,读图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通过图文转换转换,让我们用更轻松更直接的方式享受阅读的快感。

高考专题复习图文转换教案

专题复习图文转换教案 考纲定位 近年高考语文科的命题,内容更贴近现实,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文转换题型也应运而生。 1、图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这类题型一般置 于第Ⅱ卷的第六大题中,分值一般为4-6分。 2、图文转换题的题型从所提供材料角度可以分为:(1)表格文字转换题;(2)图 文转换题;(3)漫画文字转换。 误区警示 一、信息归结多余或无中生有。 二、信息遗漏或缺失。学生在读图时不细心,不全面,结果顾此失彼,造成信息 缺失或遗漏,使得答案要点不全面。 三、信息推断错误。 四、答案表述罗嗦,条理混乱。图文转换题型最难最关键的就是怎样选用语言来 组织答案。学生往往不注意题目要求,或一五一十地把图表内容说明出来, 其中夹杂很多数据,语言不简练,思路不清晰;或过于笼统,不得要领甚至 不着边际,但前者情况较普遍。 释疑 第一、表文转换题 1、所谓表文转换是指把图文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例、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解析】本题考察句子的表达能力,图表本身或图表中提供的文字数据都有规律可循,首先要认真观察,找出其中规律。然后看字数要求、句式要求、内容要求进行转换。转换的句子语意要连贯,表达要正确。 【答案】(1)阅览室的图书8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2、解答图表分析题要把握好五个方面:

(1)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2)重视数据变化。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的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4)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5)简要归纳概括。解答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归纳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也就符合简答要求了。图文转换题解题的基本流程:图表(源信息)一观察认读一分析理解一归纳概括一文字表达。要综合分析三个难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 例2 如:下表是某省关于教师作文评分误差的抽样调查结果,用一段文字来概括图表反映的问题。作文评分误差抽样调查表 【分析】这是一份抽样图表,对信息归结和推断时,要对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在哪些作文评分上相同、哪些不同。从样本中看出整体情况,求出概率,管中窥豹,得出结论。回答时有的学生表述为“意见比较一致”,过于笼统;有的学生回答为“对2、3、7号作文卷评分有明显误差”,显然学生不理解什么叫抽样调查。【答案参考】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对60%的作文在评分时存在明显的误差,其中30%评分误差很大。 ·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要求你去续写。 (2)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对图表,学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准确。具体而言,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

能量的转换教案

《能量的转换》教案 教者:周凤官 教学目标: 1.知道能量能够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并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2.能够学会用卡通图解释能量转换的过程。 3.能制作简单的能量转换的玩具。 教学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盛有水的烧杯、温度计、火柴、花生米、纽扣、线、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认识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能量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的两个例子(1)打开电视看节目.(2)冬天天冷了,两只手互相搓搓。(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和声能、热能了。)这里都发生了什么样的能量形式的变化? 其实,能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能量的转换) 二、实验探究 1.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教师点燃花生米,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提问: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用温度计量一下加热前后的温度,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回答:水温会上升,产生了热能。) 2.大胆猜测一下,这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能量的转换?(指出:花生米里的能量是化学能) (全班交流得出:点燃花生米,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后,花生米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使水温升高了。)板书:化学能→光能、热能 3.教师指出:花生米燃烧后把其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那生活中的水也是由烧水的材料煤、木柴等燃烧后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刚才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测。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一、说教材 《能量的转换》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放映幻灯1),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放映幻灯2)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第三课《能源》第四课《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建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也为他们今后学习物理学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认识基础。四课之间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本课将指导学生认识能量最基本的特点——能量的转换。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能量的转换。 第二部分:认识能量转换的过程。 第三部分: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画能量转换的卡通画。 (放映幻灯3)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2.科学探究: (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2)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教学准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能量的转换。为此特做如下教学准备:录音机、火柴、缝衣针、花生、凉水、不锈钢汤勺、软木塞、大扣子、长1米左右的线绳、DVD教学资料。 三、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安排5个环节组织教学。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认识能量转换的概念。 六年级学生对能量转换基本没有科学的清晰的认识,教学时通过 (放映幻灯4)身边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弄清能量的转换是怎么回事, 再通过开灯、放录音、搓手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能量可以转换并经

《图文转换之图表题》教案设计一、学习目

《图文转换之图表题》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教材分析 图文转换题,就是把图片、徽标等所蕴含的内容转换成文字。表面来看只是单纯的“看图说话”,实际上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综合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其特点是:综合性强,紧扣时代脉搏。 3.中招考点 纵观河南历届中招语文试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直接概括图表内容或图表反映的信息,如:2009河南第5(1)题;介绍画面内容,表述含义,谈谈对图画的构思等的理解,或谈谈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或感悟,如:2008河南第6题、2011河南第7(2)题、2012河南第7题、2013河南第6(2)题、2014河南第6(2)、2015河南第6题。 4.学情分析 此类试题更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挥,对学生来说不易把握,是中考复习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中考试题,学生能说出图文转换题的四种类型。 2.通过探究中考试题,学生能说出图表转换类型的解题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一个活动,学生通过看幻灯片,能说出的图文转换题的四种类型。 2、针对目标二,设计四个活动,学生通过分析例题,能总结出各图表类的答题方法。 (四)新课讲解

目标二:通过回答问题,学生能总结出漫画题的答题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类的即时言论,人 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 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 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 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 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 “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 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 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 主要特点的词语。(4分)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 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3分) 三、【河南2012】月22日昌“世界水日”,学校要办节水宣传画 展。请你从下面两幅画中任选一幅,结合画面内容,从寓意、构思等 角度写一段推荐语。(60个字左右)(5分) 学生 能总

能量的相互转化(教案)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 【教材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能的概念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本节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及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能的多样性及能量的相互转化的普遍意义,初步学会分析和判断物质运动及变化过程中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转化。 【教学目标】 1.理解能量的相互转化具有普遍意义。知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获得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2.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形式的转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自然界能量转化的普遍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制作小风车实验装置一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教师演示:手持粉笔头举高,放手下落实验 提问:举高粉笔头具有什么能?为什么? 生:重力势能,因为粉笔头被举高了。 进一步提问:放手下落过程中,粉笔头又具有什么能? 生: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 问:下落过程中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 生:由于粉笔的高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高度减小说明重力势能在减小,速度增大说明动能在增加,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在向动能转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教师指出:自然界中能量变化的事例很多,这就是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 (二)新课学习 讲述:我们学习过机械运动有机械能,热运动有内能,实际上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不同形式的运动,每种运动都有一种对应的能量,如电能、磁能、光能、化学能、原子能等。 复习: 动能:我们把运动着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实例:运动的锤子,流动的河水,流动的空气,行驶的汽车、跑动着的运动员,飞行中的子弹头,滚动着的钢球,运行中的人造地球卫星等。简单的知 识结构: 势能: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时所具有的能。 实例:被举高的夯,被举高的打桩机的重锤,高坝中的水,放 在高楼阳台边沿的花盆,搁货架的金属球、山顶上的石头,举 高的铅球,悬吊在高空中的钢梁,悬空的起重臂,置于斜面上 的钢球等。 创设情景:(展示图片或录象)图3-1 雪崩 (情景描述)一辆汽车在雪山脚下急驶,一场灾难不幸发生。 只见高耸陡峭的雪坡霎时间犹如天崩地裂,数以千吨的积雪快

图文转换教案

图文转换题型 图表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这类题型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 一、图文转换的类型: 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 ①表(格)文(字)转换题。? ②图(“徽标类”“漫画类”)文转换题。 2.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 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二、表文转换题 解题方法: 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 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三、徽标类转换题 解题方法: (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 三、漫画类转话题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图文转换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图文转换 年级:初三年级学科:语文授课教师:张加加教学目标 1.了解图文转换主要类型。 (介绍画面内容、概括提取表格中的信息、揭示漫画寓意) 2.分析中考例题。 3.掌握答题思路。 教学重点:掌握图文转换的答题思路,具备图文转换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中考真题,掌握图文转换的答题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归纳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分析考情——题型1——对接真题——题型2——对接真题——题型3——对接真题——总结——板书设计——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之为读图时代。浏览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时会看到图表、图片、漫画类题目。图表所选材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如台州卷的“废旧电池回收”的问卷调查,河北卷的“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手机阅读增长率”的数据统计,苏州卷的“中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等。读图材料涉及图片、图标、漫画等,材料鲜活,时事性强。那么,同学们,这些考查的就是我们图文转换的能力。(板书:图文转换)

二、分析考情:图文转换是河北中考语文科目的常考考点,往往通过表格、图片、漫画、邮票等来考查,一般为4—6分。近8年的考查情况看下表,连续三年都考到了,18年的中考,我们仍应该重视它。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三类题型来提高我们图文转换的能力。 三、题型1:介绍画面内容 同学们,请看黑板,这是15年河北中考题,一枚邮票,请看题,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 首先,让我们审清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做“介绍画面内容”这类题,我们要有做题方法:第一步,介绍画面信息要全面,包括图画、标题、文字等。第二步,表达方式为说明,即有什么说什么,不带任何修饰成分。第三步,讲究说明顺序,从主体画面到四周画面介绍,学会使用方位词(左右、前后、上下、里外等)。 其次,让我们看一下参考答案,特别注意红色文字。 再次,让我们齐读方法指导,读完后依据PPT上的方法,迅速完成学案上实战演练第一题。(给大家3分钟时间,注意落实到笔头,形成文字) 最后,时间到。先请一位同学说一下他的答案…… 给大家展示下参考答案,看你是否拿到了这3分。我们再回顾下做题方法:信息全面 表达说明 说明顺序(板书) 四、题型2:概括提取表格中的信息

2020高考语文高三《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高三《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漫画类图文转换的命题规律 2、初步掌握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激趣导入课题 2、考点阐释 出示近三年高考的图文转换题分布图 明确:1、近三年的高考题中图文转换这种题型经常考。 2、图文转换有三种题型:图表题、图形题和漫画题。 3、试题位置和分值:一般置于第二卷的第六大题中,分值一般为3—6分。 3、引出课题、出示目标 4、了解预习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困惑(了解学情) 5、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疑点进行讲解. 以"某公下蛋"为例,谈漫画的特点(标题画面寓意 ) 方法点拨:审读画面合理想象类比联想 6、明确漫画题型 (描述画面寓意或主题理解加标题) 7 、题型训练及规律探寻 预习作业小组合作讨论检查(彼此合作交流心得,师生共同探讨漫画各个题型的做题方法) 明确:画面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 寓意或主题理解:挖掘隐含信息,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加标题方法 :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8、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探究正确答案。 (活动目的:1、本环节所选的题目都来自于近年的高考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新鲜感,对学生来说又极富挑战性,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做题兴趣。2、这一环节通过自主完成,合作探究,可以实现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3、通过接触高考题,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消除神秘感,积累做题经验,培养自信心。) 9、自我小结:针对刚才自己的做题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于笔记本上。 10、小结:千言万语总关“图”,生活处处皆语文。从建国后曾风行一时的“小人书”,到近来流行的朱德庸的《涩女郎》和几米的绘画读本,继日本漫画风靡少年一代后,毫无疑问,读图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通过图文转换转换,让我们用更轻松更直接的方式享受阅读的快感。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教学文案

(一)漫画类 一、漫画的定义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 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 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 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 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 1.人物型漫画 参考答案:讽刺了社会中那种真才实学反倒赶不上投机取巧的现象。 注意: (1)人物的穿着打扮——暗示人物身份 (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 (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 2.事物型漫画 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 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我这车牌 拍了100万 我这幅画 拍了5万

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 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 (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 (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3.情节型漫画 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 注意: (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能量的转换 教案

能量的转换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了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 (3)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实验制作活动,实验演示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制作、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 (1)培养学生乐于学以致用的兴趣。 (2)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3)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 1、花生、针、火柴、蜡烛、烧杯、水、软木塞、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 2、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知道能量的转换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能量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今天我们继续研究 这是台灯,打开开关,请问你看见什么现象? 把手放在灯泡的旁边,有什么感觉? 上节课我们学过:发光的物体具有什么能量?发热的物体具有什么能量?所以我们可以说发光发热的灯泡具有光能和热能。 那请问,老师手里的这只灯泡具有光能和热能?什么情况下灯泡才具有光能和热能? 要有电。电才能让灯泡发光发热,具有光能和热能。 也可以说电能通过灯丝转换为光能和热能。可以这样表示。电能光能热能 在科学上科学家是这样描述的: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外的形式,这一过程成为能量的转换。板书:能量的转换 生活中能量的转换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一起来搓搓手,有什么感觉(热)?请问有能量的转换吗?想一想是什么能量转换为什么能量呢? 小结:我们早晨吃的早点将化学能存储在我们的身体里,但我们的两只手来回运动时,是身体里存储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我们的两只手来回运动摩擦后有热和声音产生是运动的机械能转换为热能和声能。板书:化学能机械能热能和声能 由此可以看出,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其他的形式,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换。 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教案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图文转换中漫画类的命题规律 2、初步掌握图文转换题中漫画类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漫画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6年湖南卷漫画作文 二、高考考点阐释 明确: ①、近三年的高考题中图文转换漫画题型经常考。 ②、图文转换漫画题有五种题型:描述说明漫画、揭示寓意、拟写漫画标题、拟写漫画广告词和漫画作文。 ③、试题位置和分值:前四种一般置于第二卷的第六大题中,分值一般为3—6分。 三、漫画特点分析与方法指导 A、漫画特点: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B、方法点拨: 审读画面:审主体、审文字、审变形夸张处、审前后变化处、审倾向 类比联想:由物想人,由表及里、深入挖掘 题型一:【描述说明漫画】 方法点拨: 1、观察画面:面中的人和物在干什么。 2、用文字将“人和物干什么”描述出来: 要求: 1、画面=文字(全面、准确) 2、客观描述,不要延伸。(客观)

3、如果漫画有标题,请写上漫画名 例题讲解: 牛刀小试,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 题型二:【揭示漫画寓意】寓意或主题即是作者创作漫画的目的。 方法点拨:①挖掘隐含信息,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②明确漫画倾向,准确表达。 第一类:讽刺……社会现象(人) 第二类:赞扬……社会现象(人) 第三类:反映……社会现象 例题讲解: 牛刀小试,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 题型三:【拟写漫画标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教案 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制作出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2、能用画图(模式图、卡通图)的方法揭示能量转换的过程。 3、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转换就是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3、知道模式图、卡通图是用结实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体验到能量的神奇。 二、教学重点: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三、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四、教学准备:纽扣、线、赛车、电池、剪刀、画笔等。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效果分析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什么是能量?举例说说能量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能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 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能量的知识。 二、认识什么是能量转换。 1、游戏研究:搓手。请大家做个游戏,和我一起搓搓手,想想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 2、学生游戏思考,学生汇报 。 3、这些能量是怎样产生的?板书:食物的化学能摩擦产生的热能 4、通过简单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5、小结:我们发现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是能量一个重要特征。 6、请你举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能量转换的事例。 7、学生汇报 。 8、实物投影或看P45图分析:图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这些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9、学生讨论分析并汇报 记录。 10、小结。板课题。 三、了解并描述能量转换的过程。

1、过渡: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能量转换的问题,它们之间是怎样转换的呢,我们通过研究已经有共识了,那怎样具体的表现出了?我们可以继续运用上节课画卡通画的形式表现。 2、学生自由构思绘画。 3、展评小结。 四、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1、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玩具,在这些玩具中也隐藏着能量转换的科学知识。 2、如:小三轮车、小火车、遥控赛车、溜溜球……,你说说。 3、我们一起做个玩具,研究它的能量转换方式。 4、学生看图制作。 5、学生分析,汇报 。 6、小结:科学知识隐藏在生活中,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 五、布置作业 1、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2、回家观察各种物品使用能量的情况。板书设计: 2、能量的转换化学能→机械能→热能 (xx)

高考语文专题之图文转换教案

高考语文专题之图文转换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图文转换题目出现的类型和解题的步骤。 2.根据题干的要求整合信息,连词成句。 3.掌握图文转换题的常见两大类型。 【重点难点】 能准确解读并表述图文转换类题目的相关信息。 【学习方法】 讲解实例,加强训练,归纳掌握不同题型的规律和方法。 【知识链接】 一.考点解读 所谓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这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题型。图文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图文解答题就是要求考生具备对图表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将图表中包含的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说到底仍是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虽然暂时还没有具体要求,但新课程标准却早已对图表知识作了相应的要求,即“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可传达图表所蕴涵的信息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实际上近几年高考都涉及到这一内容的考查,因此,也应该列入语文备考的范围之内。 二.命题规律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1.表文转换题 2.图文转换题 (二)从表达角度分为: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定义及要求 所谓表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这类题型分值一般为4—6分。 二、图文转换的两大类型 考点一:徽标图 1.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炼,蕴涵着丰富的寓意。近几年来,徽标类读图题悄然走进高考试卷。 2.常见题型 一)介绍徽标构成(考察外形特征) 二)解释徽标的内涵(考察设计理念、寓意) 例1、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

优质课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专题之漫画类解读》教学设计

优质课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专题之漫画类解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漫画概念、构成及题型。 2、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步骤。 3、会描述漫画的内容,揭示漫画的寓意。 4、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和题目要求规范、准确答题。 重点难点: 会描述漫画内容,揭示漫画的寓意,并且规范、准确答题。 过程与方法: 四步教学法——自学探究、精讲点拨、学以致用、拓展拔高。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结合高考题和《考试说明》) 虽然福建《考试说明》并未把漫画单独列为一个考点,但漫画综合性强,涉及到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等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而且漫画所选用的材料大多来自报刊、网络中反映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的,能紧扣生活或时代的脉搏。所以高考中往往把它作为一种命题方式。 今天我们就正式学习“图文转换专题之漫画类解读”。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材料《世纪金榜》P185小组自学完成学习目标1的内容,并完善后面的题目。 活动2【活动】自学探究 1、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2、漫画的构成: 标题(可以没有):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对象、细节、背景);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漫画题是指把漫画从图片转换成文字表述的一种考题。 3、题型分类: (1)画面描述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编拟公益广告词…… 4、牛刀小试: 提示:1、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漫画的主体? 2、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内容? 3、需要调整一下答案吗? 活动3【讲授】精讲点拨 (一)、画面描述 这是对漫画主体的解读。用说明或描述性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描摹出来。 1、全面——不丢三落四。 辨清画面的人物与背景,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语言。特别是夸张之处。兼顾画面的标题、注释及其他语言文字。 2、客观——不无中生有。 画面上有什么说什么,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客观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不存在的东西; 3、顺序——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漫画说明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结构,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两边到中间),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 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4、完善答案:(略) (二)、揭示寓意 即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图文转换之图表题》教案设计一、学习目

《图文转换之图表题》教案设计一、学习目

《图文转换之图表题》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教材分析 图文转换题,就是把图片、徽标等所蕴含的内容转换成文字。表面来看只是单纯的“看图说话”,实际上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综合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其特点是:综合性强,紧扣时代脉搏。 3.中招考点 纵观河南历届中招语文试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直接概括图表内容或图表反映的信息,如:2009河南第5(1)题;介绍画面内容,表述含义,谈谈对图画的构思等的理解,或谈谈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或感悟,如:2008河南第6题、2011河南第7(2)题、2012河南第7题、2013河南第6(2)题、2014河南第6(2)、2015河南第6题。 4.学情分析 此类试题更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挥,对学生来说不易把握,是中考复习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中考试题,学生能说出图文转换题的四种类型。 2.通过探究中考试题,学生能说出图表转换类型的解题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一个活动,学生通过看幻灯片,能说出的图文转换题的四种类型。 2、针对目标二,设计四个活动,学生通过分析例题,能总结出各图表类的答题方法。 学习目标教学活动 评价 要点 要点归 纳 目标一:通过观察中考自学指导一: 内容:幻灯片,2009、2011至2015图文转换真题 方法:观察、思考、总结 时间:3分钟 要求:说出图文转换题型的类型 一、2009年河南中考试题:分析下列 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写出你的感想。 学生 能说 出漫 画的 有关 知识。

图文转换教学设计

画中有话——中考复习图文转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提高对信息的解读、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总结规律和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1、对材料隐含性信息的挖掘。 2、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三、考点阐释: 1.能力要求: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2.命题形式:大体上包括表(格)文转换、图文转换、(漫)画文转换三类。 3.表达要求:在表达要求上,包括直接表述图表信息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两类。有时还有字数和句式的严格限制。 一、导入 在近几年中考的语文试卷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类题型(幻灯展示2012年郴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之综合性学习)。它们由图和文组成,要求我们把图表或图画中的信息转换为文字的表达方式,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之为图文转换。什么是图文转换?怎样科学地理解它的分类及题型?请同学们参看学案的“考点阐释”部分。给同学们一分钟时间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刚刚我们练习的是哪种命题形式? 明确:表文转换. 在表达要求上,有哪一类题型? 明确:直接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7.综合性学习。(8分)

郴州市某中学准备举行一次“关注书包里的小零食”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我探究】 2012年5月,南方周末记者随机抽取了安徽、湖北、湖南等九地的城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72份,部分调查结果见下图: (1)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写出一项探究结果。(3分) 【答案示例:1.小学生大多数都购买零食。吃零食容易导致身体不舒服】 二、板演“题型训练”,教师评点赋分,总结做题方法。 (活动目的:在具体的练习中,让学生改正错误,掌握基本要点和做题方法。尤其是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总结,使学生在下一步活动中能够有章可循,自己动手进行评改。) 1、这类题到底怎样应该怎么做?有无规律可寻?下面请同学们解答学案“题型训练及规律 探寻”部分的三道题。等下老师要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写答案。 2、教师为三名同学分别打上分数。 3、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评(注意学生抓住了什么信息,漏掉了什么信息,表述有无问题,如何捋清这些信息等),讲评的同时讲述方法。 4、根据教师所讲,学生修正自己的答案,并把基本方法整理下来。 答案和方法规律在讲评的过程中依次展示在大屏幕上,以供学生理解整理。内容如下: 1、记者随机抽取了500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他们的通讯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请阅读此表,归纳出两个结论。(6分)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能量的转换 苏教版

教学设计: 能量的转换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科学知识: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作简单的能量转换的玩具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教学重点: 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 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池、灯泡、纽扣、线、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上周已经对能量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能量。(生回答)你能制造能量吗?但不能借助其它材料。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能量的转换(板书能量的转换) (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对能量转换基本没有科学的清晰的认识,教学时通过身边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弄清能量的转换是怎么回事,引导学生认识能量可以转换并经常转换,能量的转换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本课重难点突破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师:能量总是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能量的这个特征,就叫做能量的转换。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能量转换的例子,请同学们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有哪些能量转换的例子。(生回答)(课件出示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能量转换的例子,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看一看能量是怎样被转换的。 这是什么?(生回答)我们平常看到了电池,你首先想到了什么?那它里面有什么能?(生回答)那你想不想,用其它的方式让电池的能量释放出来呢? 大家都知道了实验该怎样做,那我们就开始吧! 好,同学们的实验都成不成功啊?来汇报一下,这个实验做完了,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实验中能量又是怎样转换的呢? (生回答)很好,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出,在这里,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设计意图:这个小实验简单易操作,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便是真正的科学教育。研究表明,只有学习者处于一个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与刺激的环境中时,才能更好地建构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并迅速地发展其思维能力。) 三、巩固新知 老师这儿有一个和它原理近似的装置,大家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叫手摇发电机。谁愿意上来试一试。再请一位同学上来试一试。我们看到了什么结果?(生回答灯泡亮了)请你说一说刚才这个实验中能量又是怎样转换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