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

浅析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

浅析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
浅析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

浅析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

学院: xxxxx

专业: xxxxx

学号: xxxxx

姓名: xxxxx

浅析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

摘要:心理障碍是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学习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探究了产生学习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进行心理调适的主要方法。

在大学校园里,大多数学生能经受住紧张的学习对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考验,顺利地完成学业。但是也必须看到确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时间或长或短、程度或轻或重的学习困难。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分析的结果表明,心理障碍是主要的原因。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动机过强、严重的学习焦虑、学习疲劳等。

一、缺乏学习动力的调试

(一)缺乏学习动力的主要表现

1.逃避学习不愿上课,上课无精打采,不能积极思维;课后不学为妙,常把主要精力放在打扑克、下象棋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无成就感、无抱负和期望,无求知上进的愿望。

2.注意力分散学习动力缺乏会使注意涣散、兴趣转移,易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因而上课时听课不专心,不能集中精神思考问题,课后不肯下功夫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作业不认真、满足于一知半解,对学习基本采取的是“对付”的策略。对学习以外的事反而兴致勃勃,如看录相、电影、经商等,不惜花时间,常常喧宾夺主、主次颠倒。

3.厌倦、冷漠的情绪

学习动力缺乏常会导致冷漠厌倦情绪,说到或想到学习就头痛,硬着头皮上课,无心写作业,有的学生为了一纸文凭不得不一天天应付,有的学生索性回家、中途辍学。

4.缺乏适宜的学习方法

学习动力缺乏的学生由于对学习总体上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所以也不可能努力地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而难以适应紧张、繁忙的学习情境。总之,当一个学生缺乏动力时,相对广大学生紧张而有节奏的学习生活,他如同一个局外人,与学习群体不相融,如不及时矫治就不可能坚持学习,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

学习动机长生与学习的需要,是受社会环境、教育过程和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随着大学生身体、心理与社会性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而造成大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大体上可以归为以下两类:

1.内部原因

(1)学习动机不明确。凡动力缺乏的学生被问到为什么学习、为什么读书、为什么上大学等问题时,他们便会给出一个共同的答案——以前念书就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父母,为了将来找一个好工作,为了躲开穷乡僻壤等等。这些学生由于没有确立起学习目标、人生理想,没有把自己的学习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更没有和国家、民族的振兴相连,所以缺少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的原动力。对待学习基本上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

(2)对所学专业缺少兴趣。这是造成学习动力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学生和家长对专业缺乏了解,到校开始

学习后才发现对本专业并不喜欢;另一种情况则是家长的意志,家长从当前社会就业“热点”出发为子女填报了所谓好找工作又挣钱多,或相比之下较轻松的专业,事实上学生本人对家长选定的专业并无兴趣;还有些学生则是受考试成绩的限制,只能服从分配,不具备选择专业的条件。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一个人对某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既然对所学专业没兴趣,必然就不会有学好它的积极态度。

2.外部原因

外因是指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知识贬值、脑体倒挂长期没得到根本解决。有的家庭急功近利,更多地考虑什么专业挣钱多、好找工作就让子女学什么专业,而不考虑他们对这些专业是否有兴趣,是否适合子女学习等,这些因素都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成为学生中途退学的隐性原因。

(三)克服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对策

1.强化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观意图,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力量。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说:“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和动机分不开的。事实上,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学生才有主动性,学习劲头大,能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学习动机虽不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唯一心理因素,但却是极其重要的因素。有的心理学家提出,学习动机正确与否,要以时代的道德标准来判断。一切从自私的、利己的目的出发的学习动机,是不正确的;一切从集体、社会、国家利益出发的学习动机,是正确的。在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动机的促使下,学生就会

产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稳定的兴趣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而能专心致志,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相反,如果学习动机是出于想找一种轻松而工资又高的工作,那么他在顺利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勤奋学习,但在逆境中就容易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半途而废。动机不正确的学生,对待学习往往是偷工减料、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抄袭他人作业、考试作弊等。因此,学校有关部门和老师应启发学生对社会需要、社会期望的正确认识,并创造条件以利于学生自我定向、自我定位,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2.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大学生要想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培养浓厚的兴趣,才会心向神往,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是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的。学习是学生深入而创造性地领会和掌握科学技术,为未来从事某项事业的必要条件,也是智能开发的主要前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通过具体事例,从克服困难中唤起好奇心等,从而可以改变由于“没兴趣”而缺乏学习动力的状况。

3.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的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

倾向,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倾向与意志状态等方面来加以判定和说明。如喜欢还是厌倦、积极还是消极等情绪情感。

学习态度受学习动机的制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端正学习态度的根本是要有正确的学习目标。

4.改善学习的外部条件

针对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外部原因,应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改善外部环境和条件。如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宣传、呼吁有关部门切实注意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提高教学质量,注意更新知识,严肃学校纪律和奖惩条例等。

二、学习疲劳的调适

(一)学习疲劳的表现

学习疲劳是因长时间持续进行学习,在生理、心理方面产生的劳累,致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头晕目眩不能继续学习的状态。学习疲劳可分为生理的和心理的两种。生理疲劳主要是肌肉受力过久或持续重复伸缩造成肌肉痉挛、麻木、眼球发疼发胀、腰酸背痛、动作不准确、打瞌睡等。常见的是心理疲劳,这是由于长时间从事心智活动,大脑皮层兴奋区域的代谢逐步提高,消耗过程超过恢复过程,脑细胞会处于抑制状态而使大脑得不到休息所引起的。疲劳的症状是感觉器官活动机能降低,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情绪躁动、忧郁、厌烦、易怒,学习效率下降。学习疲劳是一种保护性抑制,经过适当的休息即可得到恢复,这是合乎生理心理规律的。但是如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使大脑有关部位持续保持兴奋,就会导致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失调,严重的还会引起神经衰弱。

(二)学习疲劳的防治

造成学习疲劳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时过分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持久的积极思维和记忆;学习的内容单调乏味;缺乏学习的兴趣;在

异常的气温、湿度、噪音和光线不足等环境下学习;睡眠不足等。要克服学习疲劳就应该科学用脑,劳逸结合。脑两半球具有不同功能,左半球与逻辑思维有关,主管智力活动中的计算、语言逻辑、分析、书写及其他类似活动;右半球则与形象思维有关,主管想象、色觉、音乐、韵律、幻想及类似的其他活动。如果长时间地运用一侧大脑半球,就容易产生疲劳。因此,应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分工而交替使用大脑,就可以延缓疲劳现象的发生。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在紧张学习一段时间后,应适当休息。一天学习之后,应保证有进行文体活动的时间,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和调节,利于消除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疲劳消解。把握自己的生物钟。人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功能随时间推移作规律性运动。根据研究,人在一天中,生物机能上午7~10 时逐渐上升,10 时左右精力充沛,处于最佳工作和学习状态,此后逐渐下降;下午5 时再度上升,到晚上9 时又达到高峰,11 时后又急剧下降。然而,人群中最佳学习时间的分配又存在着差异,有的人上午无精打采,晚上精力十足;有的人白天精神好,晚上效果差。大学生应摸清自己的生物节律,把握“黄金时间”,安排难度大的学习内容,避免过度疲劳。总之,当出现学习疲劳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地可以得到矫治。

三、学习焦虑的调适

(一)学习焦虑及其产生原因

学习焦虑是指学生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有些学生在家长、亲友、老师等各

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为自己确定了过高的学习目标或抱负,虽竭尽努力仍和目标相差甚远,造成心理压力很大,这时就会出现严重学习焦虑。现代心理学把焦虑分为三种情况:低、中、高焦虑,并且认为适当水平的焦虑,可以增强学习效果,但是若焦虑过度会对学习起不良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考克斯的焦虑实验表明,中等焦虑组的学生成绩显著地高于低焦虑组和高焦虑组,高焦虑组最差。研究还证明,高焦虑只有同高能力相结合才能促进学习;高焦虑若与一般能力或低能力相结合则会抑制学习,把焦虑控制在中等程度才有利于一般能力和水平者的学习。所以学生要注意把握好这个“度”。

(二)学习焦虑心理调适

出现严重学习焦虑怎么办呢? 首先,要充分发挥自我调节的能力,控制焦虑的程度。其次,要努力创造一个班级、宿舍同学间关系和谐的集体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同学之间互助友爱的关系,都有助于学生心理趋于平衡,形成正常焦虑。第三,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正常焦虑的良策。精神病学家布盖尔斯基认为,创造恰当的焦虑水平的方法就是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就是焦虑的一种隐蔽形式。有了好奇心,相应地会出现一定的紧张,这种紧张饱含着愉快色彩,活动效率因此而大大提高。最后,学生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增强自信和毅力,不怕困难和失败;保持适度的自尊心,降低对胜败的敏感度;保持情绪的稳定;摸索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都有助于克服严重学习焦虑。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要让学习动机与学习成就,循环作用,相互回馈。终身学习的习惯,首先源自一种理念,以后在每一个阶段学习有成,更会加强这种理念,促成更多的学习成就。当它成为一种坚定不移的行为型态时,就是个人快乐的时候,也是社会进步的契机。

我国社会即将成为学习社会。在形成学习社会的阶段,政府有责任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回流教育制度,满足众多社会成员的第二吹教育需求。社会成员也有责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让自己成为更长寿、更睿智、更有人品的社会成员。政府与人民在这方面的共同努力,会让我们的社会在富裕,开放以后,获得稳定成长与迈开大步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朱关明,陈庆.大学生心理保健新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

[3]冯国斌,刘玉玲.大学生心理咨询[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校园稳定。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里健康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种现象已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 我们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话题为主题,络、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们身边的同学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面对着崭新的生活,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情感上,很多人都曾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报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同龄人的调查,总结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向身边的同学宣传关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帮助身边的同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并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一、调查目的与意 义 步入大学校园,所有一切都是新的,学习任务、人际交往及竞争压力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大学生独立地面对和处理,因此也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心理上、思想上的困惑,如:紧张,焦虑,恐惧,孤独,抑郁等,严重的不适应会造成心理障碍。这些心理现象的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具体的压力有哪些呢?经济学系实践部对我系06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对部分同学进行了调查问卷,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思考和研究。 二调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问卷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方面进行实施。 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题分析 (1)您认为您目前所在的大学与高中的整体氛围相差很大吗? a.特别大 b.很大 c.差不多 d.无差别 分析:12%的同学认为相差的氛围特别大,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48% 的同学认为相差很大,主要实在学习氛围和生活习惯上,大学的学习相对轻松而且老师也不会总是督促学习,大学都是住宿生活而很多人都是到了大学才离开家开始住在学校,这一方面很多人表示一开始真的很不习惯。40%的同学认为差不多,虽然大学与高中相比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但他们表示自己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0%的同学认为无差别。 (2)您对目前的大学生活适应状况如何? a.很好 b.还可以 c.较差 d.差 分析:调查显示15% 的同学认为对大学生活状况适应状况很好,而25%的 同学对大学生活适应状况感觉较差,绝大部分的同学乐观的认为适应状况还可以。这说明大部分同学(60%)生活态度非常乐观他们懂得调节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然而小部分同学则值得注意,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处理的不是很乐观,由于他们思想太重,压力太大,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3)您认为压力在您的学习生活中对你的影响怎样? a. 正面影响,学习的动力 b.没影响 c. 有点影响,影响情绪 d.负面影响, 无心学习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给各辅导员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业、情感、自我认知、就业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而我校大学生又普遍存在对自身认识不足、自律性差等问题,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会存在更多的困惑和不稳定的因素。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自身成长与未来发展。 辅导员是工作在我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要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的教育者之一,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和知识水平对于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下面将结合我校大学生的一些情况,介绍一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从而使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们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学生,加以干预。 其中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1、环境适应问题。 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很多学生从小没有离开过家,第一次远离家乡,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而且有部分学生在家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下远离家人独立生活,在独立自理方面有所欠缺。主要表现为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往,显得孤僻、自卑,情绪比较低落、抑郁、焦虑、恐惧等,也会伴有身体上的不适,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等。初期表现为对周围的事情和环境显的比较烦恼,社会行为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不与人说话等)。 2、学习问题。 大学的教育方法与以往中学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上大学之前目标比较明确——高考,进入大学后,虽然我们学校是企业化管理,但对于学习的要求并不像高中一样,但由于大部分学生自律性不足,本身学习的兴趣不浓烈,进入校园后觉得没有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与幻想中的大学学习生活有很大的落差。有些学生适应不了这种方式,会产生迷茫感。我校学生目前学习上的主要问题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主要表现为迟到早退旷课、上课不听讲、睡觉玩手机、抄袭作业、考试成绩不理想等现象。且多抱怨,认识不到自身的问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报告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等压力日益增大,从而引发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如何以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已经成为了摆在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调查结果 83%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征是处事乐观、热情诚恳。 当问及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时,处事乐观、热情诚恳排第一位,其他依次是: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平气和、与世无争,吃的下、睡的香。 九成多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 调查结果显示: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仅有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心理困扰,另有3%的大学生选择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应引起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们的足够重视。 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处理情感问题能力不强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依次是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问题、就业压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情感问题、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有困难、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学习压力、经济困难、不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对未来就业的担心与自身素质的严厉要求。 人际交往:人际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学生自卑、孤僻、害羞等无法和别人较好的沟通或者不同性格气质的同学处理问题的方式的差异也会引起人际交往的不融洽。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就业压力:随着大学的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的推行,大学生人数大幅增长,高校教育与企业的需要脱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难问题。 情感问题:大学生情感问题主要是友情、爱情方面的问题。大学生情感困扰主要集中在恋爱困扰。爱情是校园里一个敏感的话题,部分同学通过爱情排解心理压力,有的女同学或者男同学过于腼腆,和异性在一起会觉得不自在,甚至是害怕。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38%的大学生遇到烦心事或感到压抑时不向任何人诉说。

浅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涉及到生活、学习、社交、恋爱、就业等方方面面。应采取多种方法解决,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措施;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迅速发展的阶段。在个体心理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各种心理活动异常活跃,充满矛盾,而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完,善再加上面对社会经济的转型、学习生活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毕业就业的竞争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近年来,在国内的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有效防治是一项必然的选择。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阶段是一个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在此阶段中,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尚未稳定,心理表现比成人更为敏感复杂,受环境、情绪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问题 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往往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中学时学生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当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原来所想象,进而怀念起过去的中学生活。而且一部分学生发觉自己在高手如云的新集体里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到相对自立的生活,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2、异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碍问题 大学生性发育已经成熟,恋爱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且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还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双方的感情问题,出现爱困惑、性困惑,少数学生还出现异常行为,有的因理解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便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之中, 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 3、人际关系的困扰。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冲突、交往恐怖、沟通不良。 4、学习负担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由于大学学习与中学存在很大的不同,课业专业化、难度大、要求高,学习压力和竞争也相应增大,引起紧张焦虑。 5、求职择业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碍问题 高校扩大招生圆了很多青年学子的大学梦,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就业的困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现在大学生各方面压力非常大,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的暴露出来,而且越来越严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除了来自就业的压力外,还受到其在大学接触的人和事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成因,并且总结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关键字: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压力 一、前言 大学生现如今是一个相对热门的词语,因为大学生是以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一个时代的发展的生力军,是一个时代发展好坏的决定因素之一。但是大学生在受到各界关注的同时,其自身也有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会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1]。据教育部门有关资料显示,在校%至%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2]。本文针对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对策。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 现在大学生有着各种的压力或者学习上遇到的一些问题,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的表现出来。根据社会调查的问卷情况来看,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大体存在以下几点问题[3]。 (1)情绪暴躁,遇事不冷静。 (2)内心不自信,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3)内心抑郁,孤独感增强。 ~ (4)内心承受挫折较弱,态度比较悲观。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成因 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成因有很多方面[4]。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 当今社会市场上企业的竞争一天比一天激烈,对于人才的需求虽然也在增长,但是职位的数量远远小于毕业大学生的数量。所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与学校中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大学生在就业的压力和校内外强烈的反差之下,心理形成强烈的反差,容易焦躁不安,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学生们在学习上的投入从主观和客观上都表现为不足,形成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而学习动力不足的矛盾状态[5]。 期待值过高,现实与希望的反差 大学生备受父母、老师和社会的期待,这种期待越重就越让让大学生感到紧张,感到彷徨。父母方面,一直希望在大学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好好学习,到最后毕业有个不错的工作。父母希望自己在大学的子女能够有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能够学到更多,到毕业得到更多,有一个好的未来。老师方面,对自己的学生有着殷切的希望,希望在严格的管教之下学生能够上进,能够有更好的发展,能够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社会上立足。社会方面,对大学生的要求和衡量尺度日益增加,希望大学生有更高的质量,有更好的处事能力和工作能力。这些都让大学生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让他们容易忧郁或者抑郁。 自身定位不准确 大学生现如今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和虚荣心都比较强,从小都是被满足的环境和条件。所以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往往不够准确,总是希望自己毕业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工作,能够有多高的待遇和地位。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之下,没有大学生所期待的条件和待遇,这很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研目标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求人才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与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还要求人才应该具有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现代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开拓进取的精神、勇于承担责任、顽强自信、乐观,能够承受挫折与失败等。另一方面它又造就了变化剧烈的社会环境,由此给人们的心理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动荡,“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校园里有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但在有些同学看来,一切却是那样枯燥无味,缺少生气;大学生活紧张活泼,有些同学却兴趣索然,萎靡不振。在离开了父母呵护、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中,一部分同学空虚、迷惘、玩世不恭,甚至轻生。从近段时间以来的大学生自杀在寝室几天都无人知晓到寝室投毒事件,这一切都让我们对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担忧。因此我们开展了这次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的现状。 二、调研方法:问卷调研 此次调研采取问卷调研的形式,在三峡学院的老校区,面向全校同学进行调查,采用不记名形式调查,发放150份,实收145份。对此我们分板块进行了分析。

(一)关于消费观 1.您是哪个年级的学生?() A.大一 B. 大二 C.大三 D.大四 分析与总结:由上表能够看出,这次调研对象各年级按一定比例进行调研,这样更能体现这次调研的客观性。从而使调研更加准确、更有成效。 2.请问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分析与总结:这次调研对象男女比例各为50%,这样更能反映这次调研的客观性更全面的反映大学生的心里健康状况,从而使调研更有效。 3、您每月的生活费是: A、500元以下 B、500元至1000元 C、1000元至1500元 D、1500元以上分析与总结:80%以上的调查学生的生活费都在500-1000元间,可见除去生活必须品的购买与饮食之外,没有太多的余钱。 4、您的消费主要在于: A、学习 B、饮食 C、化妆品/游戏 D、服装 E、恋爱 F、旅游 分析与总结:对于女生来说45%用于饮食,化妆、服装占35%,恋爱,旅游占15%,最后剩下5%的用于学习:对男生而言10%-20%左右的用于恋爱,游戏上占15%,剩余的用于饮食与服装。由此可见男女的消费观不一样。 (二)关于人际关系 1、你所打算结识人交朋友的动机是: A、我认为朋友能使我生活愉快。 B、朋友们喜欢我。 C、能帮助我解决问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生理、心理和思想意识正处于逐步成熟的大学生而言,较之以往任何年龄阶段,更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是多样化的,这里仅就适应、人际交往、神经症问题等几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个人角色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个体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在上述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个体自身改变与环境变化脱节,就容易出现适应问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还会带来其他心理问题,影响大学期间乃至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与容 西方一些研究者指出,大学新生要经过分离、过渡、融合三个阶段的洗礼,才能真正适应大学生活。分离是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起点。青少年中学毕业后选择了上大学,从离开家庭走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天起,就意味着与家庭和昔日中学朋友的分离。分离意味着个体要重新定义与家庭和昔日朋友之间的关系。过渡是指新生适应新的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融入指新生在新环境中形成了适当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建立新的社会网络。在以上三个阶段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二个阶段──过渡。因为分离事实上是由入学而客观造成的,而融入是适应的最终目的和结果,新生过渡期延续的时间长短以及他们在过渡期的状况直接影响这一结果。因此,对于新生适应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过渡阶段。 王登峰、伯源认为新生适应的容包括三方面: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改变,以及对自己认识的改变。为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就要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学习方式,学会独立地面对生活,从学习、交友到衣食住行都要学会独立处理。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是对大学新生的又一考验,这既是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和向成人转化的必要条件。大学生需要重新思考人际关系的涵,学习与不同性格的个体相处,掌握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化解人际冲突的技巧。大学新生的社会比较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人际环境中,面临着重新认识自我和树立自我形象的重要问题。新的自我的确立应建立在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之上,这一过程可能是缓慢的,很可能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活之中,入学适应只是一个开端。 (二)影响新生入学适应的因素 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体可划分为两类: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1.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期待、应付策略、同一性形成等。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前总会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一定的期待,这种期待会影响他们入学时的适应。许多新生入学之后,理想的期待与现实生活之间产生很大差异,这成为难以适应新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理想期待与现实状况的差距越大,个体的失落感也就越大。应对是个体在经受压力过程中帮助个体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是个体为减少忧郁或压力的认知或行为反应。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习惯性的应对方式,用来应对未来面临的压力情景。每个大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因素都有关联,缓解甚至消除这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重视校园心理咨询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还必须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增强其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或疾病,而且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能够有效地调控、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意志,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和情绪状态。【1】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情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等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学习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 大学学习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影响着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学习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态度不端正。许多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太辛苦了,进入大学后应该好好放松一下自己,因此,整日看电影、上网、睡懒觉、逃课等等,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以致学习成绩不佳,看到别人拿奖学金获得各种荣誉而自己与一切评优无缘,又会感觉心理很失落。 2、学习方法不当。大学的知识具有深入性和系统性,学习方式和方法与中学阶段的老师手把手、催逼式教学有很大差别,大学的学习靠的是自主性和自觉性,许多同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在大把的空闲时间里空虚、堕落,想要改变却没有明确的方向,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焦虑心理。还有一些同学仍然延续高中时期的学习方法,付出了很多考试成绩却不理想,为此伤心难过,还可能诱发自卑、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 3、学习动机问题。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以下两个方面。 (1)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如果心理脱离了稳定正确思想的支配,那就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摇摆不定,以致迷失生活方向,产生心理困惑和矛盾。【2】 (2)学习动机过强,以致压力过大。在考研、考证成风的社会大背景下,许多同学倍感压力,这种压力感得不到及时的疏解会进一步诱发各种心理问题。还有一些同学,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一直生活在迷茫忧郁之中,这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大诱因。 (二)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大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同学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3】目前,多数大学生过得是集体生活,而每个人在成长经历、教育环境、性格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加之现代大学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前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只知埋头苦读几乎没有接触过社会,人际交往技巧尤为欠缺。因此,许多大学生因为不知如何交往而产生自闭倾向,有的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处理方法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处理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迫使大学生不断学习以防止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然而,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承受着学业、恋爱、人际、择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失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来看,我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那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成为了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不适应、调试方法、大学生 现代社会,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社会 压力,社会环境变化及其身心巨变加深了他们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使得 其心理、行为问题增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增加。许多学生因经受不住在 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压力和挫折而产生极大的挫折感、高度焦虑和抑郁。 据1998――2001年对各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有心理障 碍的学生比例占学生总人数的15%――20%,呈上升趋势。各高校都有因心 理疾病而导致盗窃、自杀、流氓等行为的现象。最新研究表明,大学生具有 灰色心理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很多地方已达到30%。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状况让人甚忧,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急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其心理素质,提高其心 理适应能力,这是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其应 对社会压力及挫折能力、形成个体健康个性的客观需要,是时代的要求和挑战。进入大学后,大学新生必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任务、新的人 际交往及新的社会角色。但是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会出现不适应现象。 1、生活环境不适应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在上大学前,许多学生的 饮食起居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 的特殊照顾,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的学生开支无计划,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每天循环往复于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面对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的校园文化生活无所适从。其次是理想与现实的期望落差太大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二级院系: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报关A1401 学号:0309140152 姓名:曾月 指导老师:程利滨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钟媛媛曾月熊欣黄凯琴 报关与国际货运 内容摘要: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校园稳定。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心理的现状和心理素质,分析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问题,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我将大学生心理状况作为此次专题调研。此问卷针对大学生目前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以统计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当前出现的校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等压力日益增大,从而引发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如何以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已经成为了摆在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研究内容 1、问卷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涉及的因素非常多,其中包括情绪、学业、感情等等因素,我们针对这几个方面分别设计了若干个问题来体现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选择情况。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调查采用系统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大一学生共120人。 (2)问卷发放过程: 按上述要求,我们采用分性别用电子问卷的形式完成,资料收集采用自填式无记名调查方式。本次发放问卷共120份,回收问卷108份。问卷发放过程中做到了以下两点:第一、解除调查对象的思想顾虑,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第二,答卷要求明确,以减少答题时发生差错。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法为主,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主要采用百分比分析。 二、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概述

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摘要:生命,是一种艺术。而艺术,却非是人皆懂,懂得,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不懂,活着对其是一种惩罚,看到的是痛苦,迷惘,黑暗。。。 曾经不懂为何叶落随秋,北雁南飞,不懂花开花落,也不懂枯木逢春。。。后来慢慢体会到,这就是生命的一种过程。 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也越来越多,如何应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已是各大高校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探索和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迫在眉睫。 关键字:生命、勇气、迷惘、心理危机 内容:生命是宝贵的,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佛家有:“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投罩灯”之说,其意是在打扫卫生时,恐怕伤着了蝼蚁脆弱之生命,夜晚点灯时,怕飞蛾投火而丧失了细小的性命。当然,这是佛家的慈悲心怀,对弱小生命的关爱。而人虽是改造大自然的生产力,其生命也是非常脆弱的,从耳闻目睹的各类事故中,又有多少人视生命为儿戏,拿生命作赌注,从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对家庭造成了灾难性的痛苦,对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对人的生命谁来关爱和慈悲呢?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1、学习方面的问题 由于大学的教学方式、学习环境和高中截然不同,学生刚从高中升入大学,很多同学刚开始的时候都不太适应,同学们已经适应了高中时老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时,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要完成多少的任务等都是老师安排好的,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就行了。而大学却不一样,老师主要是采用启发性教学,主要是靠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很多学生开始都不能够适应,不知道该做什么,自学能力很差,加上大学的学习环境宽松,自由安排时间较多,部分同学一时松懈,出现逃课、沉迷网络等现象,平日没有认真学习,得过且过,等到考试的时候就开始紧张了,出现考试恐惧综合症等心理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因为挂科而跳楼自杀。 2、情感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 英文信管邱鸿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有与其她群体的相似性,又有其特殊性。由于这一时期正处于青春后期与成年初期阶段,所以,学生们正面临着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的重要阶段,不仅有着明显的生理与心理的成熟转变,而且由于学校生活的特殊性,更使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有明显的独特色彩。下面就是一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调试方法。 1、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许多同学还远离家乡,衣食住行学等日常生活都要靠自己安排。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可能存在差异。而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大大加深,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多。此外,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社团等组织活动增多。很多学生一时不能从高三的极度紧张的学习气氛中转变过来,对于新的事物有恐惧感,不能适应新生活,导致空虚、失落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因此,大学生应该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过去没有做过的事,需要学着去做。 2、难以忍受的学习压力。 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就拿我自己来说,进入广外后,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在的确处在下游,这时心理会有一点自卑。毕竟高中时代一直被老师捧在手里。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等纷至沓来,各种论文与调研充斥于脑海,压力甚大。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首先要放宽自己的心胸,敢于接纳一切,敢于挑战一切,不沉沦,不堕落。其实有时候我们的成绩不如别人,并不就是能力不如别人,而就是大学以后,自己的惰性增强了,在城市的花花绿绿之中迷失了自己。有时我们又放不下架子,去向其她同学、老师求教。只要虚心加勤奋,一切问题都不就是问题。 3、无法正确处理社团与学习的时间关系。 在大学中,社团林立。而且每个部门都会有许多工作,琐碎且繁多。每周的例会,连绵不断的总结与策划,让大学生们焦头烂额。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用于学习的时间急剧减少,会直接造成第二点心理问题。 因此,学生们在加进社团之前,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要懂得舍弃,明辨主次,制定详细的计划表。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同,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 首先,能考广外的贫困生,在家乡就是众人注目的对象,心里充满了自豪,但进入大学后,在家境优越的孩子面前,原本没在意的“贫困”二字就显得特别刺眼。这种矛盾敏感的心态调整不好,就易导致自卑,从自豪到自卑这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容易产生失意、失落、抑郁等症状。其次,有许多贫困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哪怕就是别人一句不经意的玩笑也可能让她们敏感地认为就是在小瞧自己。她们往往以自我封闭等方式逃避交往,从而维护自己的尊严。最后,一部分贫困生不愿意多与别人交往,于就是把学习作为自己大学生活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一代,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常造成心理障碍。根据一项以全国×××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某大学学工部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体退学人数的×××左右。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左右。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小张自言从小属于“被管大的一代”,上中学时,爸爸妈妈什么都不让她干,早上来不及吃饭,妈妈就把早餐送到学校去。到北京上大学后她慌神了,每天不知道该干什么,还觉得时间不够用,整日浑浑噩噩,学习成绩下降,成了班上的“第三梯队”。她开始头痛,注意力无法集中,成了心理障碍队伍中的一员。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如某高校一名数学系新生在中学是老师宠爱、同学羡慕的数学尖子,升入大学后不久,在一次新生摸底考试中未能及格,自信心顿然坍塌,在一个寒冷的早晨跳楼身亡。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共10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案例一: 前不久,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2019级临床专业的学生李某,在其学校附近与男友发生争执并提出分手,遭男友割断喉管后死亡。据目击者称,事发时,杨某拿着一把十余厘米的刀追死者,并朝其喉咙处割去,杀死女友后,杨某抱着死者久久不肯离去,直到110民警来到现场,将其带走。 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踏入大学,就相当于踏入半个社会,从而他们感到不适应,害怕失败、害怕拒绝,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尤为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目前,大学生犯罪心理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犯罪动机、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种种原因表明,这些障碍与偏差导致的犯罪心理与社会就业、家庭经济、个人恋爱所造成的心态失衡、心理变态、心理疾病有关。近几年来,大学生打架斗殴、杀人伤害、强奸之类的人身伤害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是仅次于大学生盗窃犯罪的第二大类案件,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和警惕。心病终需心药医,心理专家呼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要在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更多地给予大学生一些心理关照和疏导,才能减缓和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踏入大学,就相当于踏入半个社会,从而他们感到不适应,害怕失败、害怕拒绝,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尤为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目前,大学生犯罪心理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犯罪动机、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种种原因表明,这些障碍与偏差导致的犯罪心理与社会就业、家庭经济、个人恋爱所造成的心态失衡、心理变态、心理疾病有关。 案例二: 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 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小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 对待?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在受到挫折时有效地化解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郁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节挫折心理,常见的方法有: 其一,暗示调节。 心理学研究表明,暗示作用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内部语言可以引起或抑止人的心理和行为。自我暗示即通过内部语言来提醒和安慰自己,如提醒自己“不要灰心”、“不要着急”、“一切都会过去的”、“事情并不像我相象的那么糟”等等,以此来缓解心理压力,调整不良情绪。 其二,放松调节。 大学生还可学习身体放松的方法来调节挫折所引起的紧张不安感。放松调节是通过对身体各部分主要肌肉的系统放松练习,抑制伴随紧张而产生的血压升高、头痛、手脚冒汗、腹泻、睡眠等生理反应,从而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焦虑情绪。 放松调节首先要学会体验肌肉紧张时的感觉,即收缩肌肉群,注意体验其感觉;然后再放松肌肉群,注意体会相反的感觉。 呼吸调节也是放松调节的一种。通过某种特定的呼吸方法,来解除精神紧张、压抑、焦虑、急躁和疲劳。比如,紧张时,采用深呼吸的方法可减缓紧张感。平时也可以到空气新鲜的大自然中去做呼吸训练。

其三,想象调节。 受挫心理调节能力并非要等到受挫后再来培养,而是在平时就要训练。想象调节法即是指在想象中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情境和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事件的预演,学会在想象的情境中放松自己,并使之迁移,从而达到能在真实的挫折情境和紧张的场合下对付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 想象调节的基本做法是:首先学会有效的放松;其次把挫折和紧张事件按紧张的等级由低到高排列出来,制成等级表;然后依据等级表由低到高逐步进行想象脱敏训练。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20200504104211)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 2、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 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 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 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 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 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 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 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手淫困扰,以及由婚前性行为、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等 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 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6、求职与择业问题,是高年级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 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等等问题, 都会或多或少带来困扰和忧虑。 7、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 现症状 第七种问题是偏离正常状态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对于大部 分同学来说,常常遭遇到的是前六种心理困扰,这些困扰主要是由很多现实的社会心理因素 所导致,也往往是暂时性的,经过自己的主动调节或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多能恢复心理的 平衡和适应。 二、如何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已逐渐加深,但大学生们在对待他人的心理困 惑的态度上比对待自己的更为理性,一旦涉及自己则表现得优柔寡断,觉得难以启齿, 常常不知所措。要改善这一心态,建议: 1、坦然面对。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

大学生心理抑郁案例分析报告

“心灵感冒” ——大学生心理抑郁问题案例分析 案例主题 抑郁症被西方国家称为“世纪之病”,也有学者称它为“心理感冒”,它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如此之多的理想青年跌入了不能自拔的深渊,让如此美好的大学生变成了无边的炼狱,让原本盛开的鲜花凋零在夏季?高校和学生工作者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医治好大学生心灵的“感冒”?本文结合一个典型案例作简要分析。 二、案例背景 杜某,一个来自红色革命山区的女孩,系本校10级会电学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刹那,她就开始憧憬着大学的理想之梦,在那时,理想的种子就已经扎根在这个文静而少言的女孩心中。飒爽九月,凉风习习,美好的大学生活在她的期盼之中拉开序幕。在开学伊始,她虔诚的浇灌着自己的理想,并诚挚地等待着它长大,开花。她对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做了很好的规划,学习是她的第一要务,她很好地延续了高中时期刻苦勤学的学习态度,决不放松任何空闲时间,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业知识带给她的乐趣。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并以班级第一的成绩为上半学期的大学生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如此满意的结果让小杜很欣慰,她对自己更加有信心,学习上也更有活力了。然而,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了。 三、案例事件

杜某有时会觉得等同学一起吃饭,一起打水很浪费时间,所以她总是自己率先离去。过了不久,杜某突然发现宿舍的人开始疏远她,以前一起吃饭,一起打水,一起上课,然而现在她自己却“落单”了。本来她心里很着急,可是想到学习的重要性,她不想因此而分心,所以就没当回事。她心想:自己吃饭、打水也可以,只要学习好,一切都不重要。她开始自己上课,自己吃饭,自己打水,不时地安慰自己:“我学习好就够了,不需要朋友。”她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离她而去,杜某开始觉得慌了,她十分忧愁,伤感,心情压抑,苦闷,总感觉身边的同学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来看她,舍友都不喜欢她,连她都对自己很忧虑。杜某本来就是一个性格向,安静少言的女孩,自己有了这种低沉的心情,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也不知道跟谁沟通,所以她憋在了心里。 杜某又重新开始把重心放在了学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她无所适从,她再也不想去处理人际关系了。她原以为这样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了,但是她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心里总是想着身边的一些小事。她开始出现悲伤,抑郁的情绪,什么事都不能令其高兴。这种抑郁情绪,使得杜某不愿意和同学来往,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期末考试成绩下滑,假期回到家中父母因为成绩下降批评了她。杜某感到压力很大,父母的厚望,朋友的寄托沉重得让她喘不过气来。在假期,杜某就开始心情抑郁,厌食,对事情完全调不起兴趣来,父母虽然有所发现,但以为是因学习退步而比较自责,也没有进行劝说。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试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试 摘要:人的心理健康与人的心理承受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心理承受力指的是个体承受或者应对压力的能力。[1]对于目前的大学生而言,心理问题已经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前途命运、兴衰存亡。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又有其特殊之处。本文我将对大学生中的新生和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及调试做一下探究。 关键词:心理承受力心理问题特殊 1999年高校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毕业人数每年以60到70万增加。[2]其实这是件高兴的好事,因为这是我们从传统向现代,从少部分人受教育到普及教育的标志,是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巨大成果。但是由于目前教育制度存在的种种漏洞和不足,往往会起到负作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一个相当尖锐的问题,如果制度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它将很有可能会毁掉一代人。 大学新生离开了熟悉的学校、同学、老师和父母,来到了一个陌生而复杂的环境,这里一切都充满着变化,相应的也是出现心理问题最多的群体之一。大学毕业生即将离开自己习以为常的静态的、舒适的、公平的大学环境,面临着择业的理想与现实冲突,步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社会环境,难免也是心理问题最多的群体之一。所以我就选择这两个特殊而又富有代表性的群体,剖析他们的心理问题,并探讨调试对策。 一、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及调试 (一)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客观方面:学习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较中学要复杂;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主观方面: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还沉浸在高考成绩的沾沾自喜之中);失望与失宠感(这里再也没人过分看重互关注他,因为这里充满着学术的自由);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认为考上大学就解放了,谁知这只是真正人生的又一个起点);畏首畏尾(新的环境总害怕自己会犯错,害怕失败与尝试)。 (二)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表现 1、学习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心态上,这里不再有老师的特别关照,因为老师也不知道谁的成绩比较好。目标上,以前老师讲的都比较有针对性,有范围,而大学则不同。方法上,大学上课比较自由,老师风格各异,不再仅仅限于书本,尤其是文科的更为明显 2、情绪化过强。大学生活难免遇到不快之事,而大学生限于阅历和视角的不同,更容易冲动,缺乏理性。 3、人际关系紧张。由于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又加上每个人待人处事的方法、个性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封闭、羞怯、敏感和冲动等等,很容易会引起彼此的误会。 4、情感困惑(性心理)。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对性发育成熟缺乏心理准备,对异性的神秘感、恐惧感和渴望交织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如失恋、单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