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

2012-07-09 16:17阅读:1351 来源:爱爱医责任编辑:胡泽玉

[导读]反搏有效的征兆包括循环改善(皮肤,面色可见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以及心泵有力,包括舒张压及收缩压回升

1 IABP的护理

1.1 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

备好球囊导管和反搏主机。静脉用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ml+肝素50mg),冲洗导管的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0ml+肝素50mg),手术扩创包(无菌巾),1%利多卡因以及除颤器。协助医生进行右侧腹股沟处备皮,消毒,局部麻醉后穿刺置入动脉鞘管,再将球囊导管引入,到达位置后,固定好外固定器。外固定器与主A鞘管相接,球囊反搏导管与主机连接,调整反搏间隔及频率。股A穿刺点局部予无菌敷料固定,建议用宽5cm,长20~30cm的低过敏胶布沿大腿纵后方固定于大腿上,防止管路沿大腿皮肤形成隧道状被意外拉出。

1.2 观察反搏效果

反搏有效的征兆包括循环改善(皮肤,面色可见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以及心泵有力,包括舒张压及收缩压回升。因此,准确观察A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反搏压与波形。观察压力是为了选择合适的充气期限,因为气囊在左心室舒张期充气,在左室收缩前排气,以此来减轻左室负荷,增加心排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同时反搏前后的压力变化以及反搏期间压力的动态变化,反映了反搏疗效和病情的变化;动脉收缩峰和舒张末期压反搏后都较反搏前降低,而平均压上升,这说明反搏有效。根据各项压力的动态变化,结合心率、尿量等指标估计病情的好转与否,调整反搏压力大小及反搏频率。调整后的反搏压显示值变化也需要密切观察,以及及时发现气囊漏气等情况。

1.3 监测生命体征

动态进行有创动脉血压,呼吸,中心静脉压及心电图监测,每30min记录一次,及时观察动脉压力曲线情况,并根据压力波形调整气囊充盈与排空的时间;及时观察心电图,采用药物等控制心率在90~110次/min。及时处理心率紊乱,每小时记录一次出入量,维持水,

钠及酸碱平衡。常规进行气囊导管护理及拔管后护理。

1.4 抗凝治疗的监测

在应用肝素,抗凝过程中,2~4h监测出血凝血时间(ACT)1次,使ACT维持在200~500s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9~55s。肝素钠100mg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用微量泵匀速缓慢推注,速度为2~4ml/h。除了维持凝血指标外,应密切关注临床出血征象,如局部渗血、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综合分析,恰当处理,及时调整肝素用量,达到既能抗凝,又不出血的目的。

1.5 足背A监测

确定足背A搏动处,并在皮肤上作标合度监测,以及早发现下肢缺血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6 导管穿刺处的护理

IABP导管置入本身就易成为细菌进入人体的通道,若护理不当,极易引起全身感染。每天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更换鞘管插管处的敷料。更换敷料时要防止鞘管移位,影响反搏效果。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发红现象。陋笔率同步,反搏图形是否正常,规律,掌握反搏泵各项报警系统。观察IMBP外固定管内有无血迹,防止导管移位、折叠、断开。

1.7 体位的护理

应用IMBP治疗的病人要绝对卧床,取平卧或半卧位小于45°,上垫床,穿刺侧下肢伸直,避免屈膝、曲髋,踝关节处用约束带固定,避免导管打折。间隔两分钟分别在左、右肩下垫软枕,骶尾部、肘部和足跟部1h按摩一次,预防压疮发生。

1.8 拔管的护理

反搏主循环稳定后可拔除导管。经股A拔除IABP反搏气囊导管及鞘管后用手指按住穿刺点上方1cm处1h,再用纱布,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处放置1kg盐袋压迫6h,制动体位15h后撤除。拔管后局部无出血、红肿、足背A搏动良好、皮肤温度、颜色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说明拔管成功。

2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2.1 血管并发症

行IABP术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包括肢体缺血,穿刺部位血肿和出血。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20%。(1)下肢A栓塞:如果插管侧肢体出现紫绀或红肿、发热、感觉过敏或迟钝,足背A的波动微弱或消失,应考虑动脉栓塞的可能。应即刻告知医生,给予抗凝治疗(如静脉注射肝素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定时监测全血凝血酶原激活时间,使之维持在正常值的两倍以内。密切观察出血倾向;患者术后密切观察置球囊管一侧的下肢A波动,注意下肢皮肤的色、温、觉的变化,并与对侧比较;加强肢体护理;抬高下肢,做肢体功能性被动锻炼(如肢体按摩、攥握、拍打等),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2)出血:对切口采用无菌透明粘胶粘贴。观察股动脉穿刺垫周围有无血肿及皮下淤斑。

2.2 感染

包括穿刺部位的感染,导管感染或菌血症。严格控制重症监护人员流量,环境消毒及无菌操作,由于置管处离尿管较近,当有尿液外溢时,容易污染置管穿刺部位,因此,应及时更换被血、尿污染的敷料。加强导管的无菌管理及创面感染征象的观察,及时将渗出物作细菌培养。每日监测体温,血象的动态变化并配合医生行全身抗生素治疗。

2.3 球囊破裂

如果氦气通道内发现血液或气囊部再扩张就要考虑球囊的破裂。球囊破裂导致的潜在并发症包括氦气栓塞、血液漏入球囊形成血块使球囊工作陷入困难,阻碍了撤除IABP时球囊的充分萎陷。因此在术前检查血管造影了解有无动脉粥样斑块,术中及时了解置管是否困难,留心观察每条管道,一旦发现有反搏压低平且血液从反搏管流出,马上通知医生行撤管与再置管处理。

发表时间:2011-12-16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3期供稿作者:刘瑞卿张婧[导读] 冠心病是引起心性猝死的主要死因,而其中又有约2/3的患者死于左心室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刘瑞卿1 张婧2

(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471003;2河南洛阳正骨医院骨科471003)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189-03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 A B P)在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等相关疾病的中的应用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10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下降、尿量增加。结论对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少,积极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则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术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术后护理

1 概述

冠心病是引起心性猝死的主要死因,而其中又有约2/3的患者死于左心室衰竭和心源性休克。面对这一严重威胁,激发人们寻找各种救治方法。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 A B P)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左心室辅助装置,是通过穿刺股动脉将一球囊导管放置在胸主动脉,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气以增加冠状动脉的灌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以辅助功能衰竭的心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左心室功能,应用于心源性休克、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危病人的冠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等。主动脉内囊反博术(I A B P)在帮助高危冠状动脉疾病中的患者渡过介入治疗及心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时生存率不到10%,此时介入及外科手术的风险都很大,如果有主动脉内囊反搏术(I A B P)的保护,则可大大减少手术风险,提高病人生存率。

2 IABP的发展、原理及应用

2.1 主动脉气囊反搏泵的发展过程

1953年K a n t r o w i t z发现延长收缩压的时间,增加动脉舒张压及冠状动脉灌注压,可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2 2 %~5 3%,首先提出应用机械辅助心功能差的心脏。1 9 5 8年Harken描述了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的概念。

1961年Clouss 等在实验中试用心脏收缩时从主动脉抽出一定量的血入泵,在舒张期时加压注回主动脉。以辅助心脏循环。同年JACOHY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反搏法对急性冠脉血管阻塞的疗效,但在操作技术上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并有溶血。

1962年Mo u l o p o u l o s将可膨缩的乳胶管放入狗的胸主动脉内,建立了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的动物实验模型69年研制出带有控制驱动系统的主动脉气囊反搏泵(IABP)并在临床上使用。1967年Kantrowitz首次在临床上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救活一例心源性休

克的病人。

1970年GOETS发明了双囊导管,产生单向血流。

1973年Buckley将IABP用于26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后难以脱机者,结果22例顺利脱离体外循环

1975年研制成功了可连接测球囊内压力的IABP。

1978年BREGMAN发明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导管,主机也不断更新而操作也更加简便省时。

1981年双腔I A B P应用于临床。1986年有多种驱动模式的IABP问世。1990年全世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导管用量已超过10万例。[1]

2.2 IABP的工作原理

心脏收缩时冠状动脉被收缩的心肌挤压,9 0 %的冠脉血流灌注在舒张期。冠脉血流的多少决定于舒张期的长短和主动脉根部舒张期的压力。而舒张期的长度又是由心率决定的,心率增加可以缩短舒张时冠状动脉血流填充的时间。因此,增加主动脉根部舒张压,减慢并延长舒张期时间可增加冠脉血流。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冠状动脉的灌注压(C P P)大约为50m m H g最好的冠脉灌注为平均动脉压为80±10mmHg时(即血压为120/70mmHg时)。

临床实践中,IABP所表现出的生理效应依照临床状况不同略有不同。

1)在外周血压正常及冠脉畅通的情况下,I A B P减低心肌氧耗,但不增加冠脉血流。尽管IABP可增加冠脉灌注压,但除外在极严重狭窄或闭塞血管。IABP一般并不增加冠脉血流,此时IABP减轻缺血的作用是通过正常血流灌注区向缺血区的血流重新分布及减低张力实现的。

2)在体循环压力减低的情况下,I A B P对冠脉血流的影响极为显著,可使舒张期冠脉血流速度明显增高,并促进梗死或缺血区侧支循环形成。[1]

2.3 IABP的主要组成与操作方式

2.3.1 球囊导管

主动脉内气囊用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制成,囊内壁薄而透明,有良好的柔软度。气囊导管分为单腔和双腔,单腔气囊导管只有与气囊相连的一个管腔,双腔气囊导管除有与气囊相连的管腔外,还有一个中心腔,这个内腔能使气囊导管顺着已放入胸主动脉内的T形末端的导钢丝安全地进入主动脉内。

当主动脉内气囊到达位置后,拔出J型末端的导引钢丝,该中心腔可以监测中心主动

脉的压力。球囊的容量成人为20~50m l,小儿为4~15m l,一般相当于心脏每搏输出量的50%。应根据病人的年龄,体重,身高选择方法(见表1)。球囊扩张的程度以达主动脉直径的90~95%(85%)较为理想,阻塞程度太高会加重全血细胞破坏及可能的主动脉壁损伤,如球囊太小将会减弱反搏效果。[2]

表1显示了根据不同身高选择球囊长度及容量的对应关系。

表1 球囊选择对应关系

身高(cm)<160 160~180 >180

球囊容积(ml)30 40 50

球囊长度(cm)30 34~38 40

2.3.2 控制驱动及报警系统

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气体的密度和黏度选择驱动方式。主要选用氦气与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其中二氧化碳以价廉而且无气栓的优点作为常采用的气体。氦气的优点为气体运输时具有最小的层流和很快的舒张性。便于球囊舒缩,这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尤为重要。主动脉内囊呈香肠型,置于锁骨下动脉1~2c m与肾动脉开口近端的降主动脉内,导管另一端连接反搏机器,在体外自动装置的控制下,于主动脉瓣关闭左室舒张开始的瞬间,气囊迅速充气膨胀。充气的球囊使小部分血流向下肢及肾脏,大部分血流逆流向上,使大脑及主动脉根部冠状动脉舒张期血压增高,供血供氧增加。在左心室等容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的瞬间,气囊突然瘪塌主动脉内压力骤然下降,产生一空穴。使左心室射血阻力降低,减轻左室的后负荷,减少左心室壁张力及左室做功和耗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心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心、脑、肾动脉及周围循环血流灌注和尿量,减少了心肌耗氧量,有利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源性休克、难治性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的恢复及脑、肾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改善。[3]

2.4 IABP的适应症

2.4.1 缺血性心脏病、心源性休克及严重并发症(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等);

2.4.2 难以脱离体外循环或预计术后严重心功能低下的高危心外围手术期病人;

2.4.3 围手术期顽固性低心排,药物治疗难以奏效者;

2.4.4 终末期心脏病等待安置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或心脏移植患者的短期心功能支持;

2 .4 .5 具体血液动力学指标如下:动脉收缩压小于12.0kpa(90mmHg),舒张压小于8.0kpa(60mmHg);肺毛锲压大于2.1-2.4k p a(16-18mmHg);心脏指数小于2.0升/分·平方米。

2.5 IABP的禁忌症

1)主动脉病变或创伤如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外伤等;

2)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心源性或非心源性终末期病人;

4)不可逆性脑损伤病人;

5)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动脉,周围血管)。

2.6 IABP的危险性

肢端缺血(5%~47%);血栓或栓塞(1%~7%);动脉穿孔(2%~6%);出血(3%~5%);感染(3%~4%);主动脉夹层(1%~3%);血小板减少症(罕见)。

2.7 IABP的撤除

2.7.1 撤除指征:心排指数大于2.0升/分·平方米;动脉收缩压大于12.0k p a(90m m

H g);左心房和右心房小于2.7k p a(20m m H g);心率小于100-110/m i n;尿量大于

0.5-1.0m l/k g·h;无正性肌力药物支持或药量小于3-5ug/kg·min(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

2.7.2 有下肢缺血的病人应适当考虑条件酌情早期撤除IABP。

2.7.3 撤除I A B P:要先行正性肌力药减量,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每2-4h,将反搏比从1:1分别减为1:2,1:3,1:4。病情无变化时,拔除气囊反搏导管,拔除导管时要调节病人的凝血机制,拔除导管瞬间应允许部分血液冲出创口,带出小血栓,然后进行压迫止血。[4]

3 术后护理

3.1 保持正确体位

应用IABP时病人应绝对卧床,取平卧位,穿刺侧下肢伸直,避免弯曲,导管用宽胶布沿大腿纵向固定,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或药物镇静,可选当抬高床头不超过30°。传感器的位置必须与患者的腋中线水平(即右心房水平),翻身时幅度不宜过大,下肢与躯体成一直线,避免术肢弯曲,注意气囊、导管是否移位。[5]

3.2 术后严密监测

3.2.1 监测反搏压、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反搏期间舒张压应高于收缩压10~20m m H g,同时根据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尿量及中心静脉压监测结果来决定输液量及

多巴胺用量,检测生化指标。反搏压变化影响IABP患者血液动力学的效果,由此反搏压低于收缩压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查找原因,调整至有效范围,常见因素有气囊在鞘管内未打开,气囊、导管位置过低,气囊打折、囊内充气不足,囊内壁被坚硬的血管内钙化物刺破及气囊充气时间不当。

3.2.2 监测心电图:IABP最有效的心律是窦性心律,心率80~110次/分,IABP反搏效果有赖于QRS波的波幅(R波的波幅<0.5m v不能正确有效触发),心跳的节律和频率,严重心动过速(H R>150次/分),心动过缓和Q R S波幅多变及室颤均可影响球囊反搏效果甚至停搏。对于选择心电触发式的患者,应选择具有高尖正向R波(≥0.2m v)的心电图,并妥善固定电极。监测反搏波形,有利于及时发现导管移位或气囊破裂以及触发失灵[4]。护理中要特别注意心电图的变化,这是我们术后监控的重要指标。

3.2.3 严密观察:IABP机各连接处有否松动、脱出及血液反流现象,以保证管路、三通及传感器等连接牢固。各班交接前或必要时校正零点,做好记录,确保监测压力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2.4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触诊插管部位远端股

动脉搏动,确定远端血流适当,密切观察下肢皮肤色泽、温度、感觉、循环状况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早期发现下肢缺血及血栓形成。[6]

3.3 抗凝治疗护理

为保持反搏导管通畅,每小时用肝素盐水冲导管,并按医嘱给予肝素500~1000u/h 持续恒速泵静注,保持全身肝素化,同时监测A C T时间,根据参数调节抗凝药物用量,使A C T维持在200~250s(正常90~120s)。肝素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皮肤黏膜、穿刺伤口、尿液、胃肠道以及颅内有无出血倾向,本组有2例出现血尿,调节抗凝药后症状消失,康复出院。[7]

3.4 加强皮肤护理

对于术后患者应尽早使用电动充气床垫,减轻支撑部位骨突处的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爽,以防止褥疮发生,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可每2h进行翻身、按摩,特别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减少压力对脆弱组织的压迫时间,但需2人配合,必须保护好管道使患者的术肢保持伸直。如翻身时导致起搏异常,必要时短暂停机,但停机期间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一步到位,尽量减少停搏时间。

3.5 加强心理护理

由于应用IABP病人都住在重症监护病房内,面对陌生的环境及角色的转换,以及疾病所带来的恐惧、紧张、焦虑心理状态,要反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其必要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给患者以安慰、鼓励,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反应,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力求以最佳的身心状态度过急性期。

4 小结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 A B P)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一种辅助循环方法,自1962年问世以来,因具有操作简便且创伤性小的优点而成为支持循环衰竭方法的代表.随着I A B P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心脏介入技术的开展,特别是急诊P T C A在及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缩小梗死面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其效果优于溶栓,IABP对提高PTCA成功率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早期使用能大大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生存率,值得推广。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 2012-07-09 16:17阅读:1351 来源:爱爱医责任编辑:胡泽玉 [导读]反搏有效的征兆包括循环改善(皮肤,面色可见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以及心泵有力,包括舒张压及收缩压回升 1 IABP的护理 1.1 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 备好球囊导管和反搏主机。静脉用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ml+肝素50mg),冲洗导管的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0ml+肝素50mg),手术扩创包(无菌巾),1%利多卡因以及除颤器。协助医生进行右侧腹股沟处备皮,消毒,局部麻醉后穿刺置入动脉鞘管,再将球囊导管引入,到达位置后,固定好外固定器。外固定器与主A鞘管相接,球囊反搏导管与主机连接,调整反搏间隔及频率。股A穿刺点局部予无菌敷料固定,建议用宽5cm,长20~30cm的低过敏胶布沿大腿纵后方固定于大腿上,防止管路沿大腿皮肤形成隧道状被意外拉出。 1.2 观察反搏效果 反搏有效的征兆包括循环改善(皮肤,面色可见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以及心泵有力,包括舒张压及收缩压回升。因此,准确观察A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反搏压与波形。观察压力是为了选择合适的充气期限,因为气囊在左心室舒张期充气,在左室收缩前排气,以此来减轻左室负荷,增加心排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同时反搏前后的压力变化以及反搏期间压力的动态变化,反映了反搏疗效和病情的变化;动脉收缩峰和舒张末期压反搏后都较反搏前降低,而平均压上升,这说明反搏有效。根据各项压力的动态变化,结合心率、尿量等指标估计病情的好转与否,调整反搏压力大小及反搏频率。调整后的反搏压显示值变化也需要密切观察,以及及时发现气囊漏气等情况。 1.3 监测生命体征 动态进行有创动脉血压,呼吸,中心静脉压及心电图监测,每30min记录一次,及时观察动脉压力曲线情况,并根据压力波形调整气囊充盈与排空的时间;及时观察心电图,采用药物等控制心率在90~110次/min。及时处理心率紊乱,每小时记录一次出入量,维持水,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常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常规 一、适应症 1.AMI合并下列情况者 (1)心源性休克:纠正了心律失常,使用内科常规治疗1h,收缩压仍低于100mmHg,周围循环差,尿量<25/h,有左或右房压力增高(肺瘀血,肺水肿)者。 (2)合并严重左心衰,LVEF<0.40,左室舒张未压>20mmHg。(3)合并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或腱索断裂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室壁瘤形成,拟行紧急介入手术(封堵+支架)或外科修补术+CABG。 (4)持续缺血性胸痛,梗死范围继续扩展。 2.多支,广泛的冠脉狭窄合并单纯二尖瓣膜病变拟行换瓣术的围手 术期辅助循环。 3.危重病人(如严重左主干加三支病变者,特别是伴有左心功能不 全)进行冠脉造影,介入治疗及心室造影的支持治疗(保护性或预防性IABP)。 4.难治的缺血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5.难治的左心衰竭。 6.完美药物治疗效果不良的严重不稳定心绞痛。 7.神经外科需要增加脑血流关注的情况。 8.其他低心输出量的情况(如烧伤性休克等)及低血压状态。 9.对无心跳血压的患者可选用IC100型(或CS300)反搏仪(因该型

一起左上角“触发模式”中有“内置频率”档,选择后可模拟心率反搏装置产生脉动血压,但反搏效果较差)。 二、禁忌症 1.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主动脉窦瘤破裂。 3.主动脉夹层。 4.脑出血急性期及不可逆的脑损伤。 5.出血性疾病及极重度贫血病人(血红蛋白<3g/dl,血小板2万/mm 3)。 6.严重感染(中度以上发热(体温≥38°C)伴白细胞≥2万mm3), 败血症病人。 7.严重腹主动脉病变(瘤样扩张,严重迂曲,高度狭窄)及严重周 围血管病变合球囊导管插入困难者。 三、相对禁忌症 1.心率过快>160次/min以上,或期前收缩频发者,宜先纠正心律 失常,使心率<120次/min。 2.血压过高,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20mmHg者,宜先控制血 压接近正常范围,然后进行反搏。 3.严重贫血,血色素<6g/dl,血小板2-5万/ mm3。 4.合并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需血液透析的病人。 5.严重周围动脉迂曲和下肢动脉狭窄的病人。 6.低至中度发热(体温3 7.2°C-38°C)或白细胞1万-2万/ mm3。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 主讲人月日 原理 主动脉球囊反搏,简称IABP,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而有效的机械性辅助循环装置,由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至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进行与心动周期相应的充盈扩张和排空,使血液在主动脉内发生时相性变化,从而起到机械辅助循环作用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方法。可降低主动脉阻抗,增加主动脉舒张压,而降低心肌耗氧,增加氧供,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适应症 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稳定性心绞痛。难治性心衰等 1.1 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 备好球囊导管和反搏主机。静脉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的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0ml+肝素50mg),手术扩创包(无菌巾),1%利多卡因以及除颤器。协助医生进行右侧腹股沟处备皮,消毒,局部麻醉后穿刺置入动脉鞘管,再将球囊导管引入,到达位置后,固定好外固定器。外固定器与主A鞘管相接,球囊反搏导管与主机连接,调整反搏间隔及频率[10]。股A穿刺点局部予无菌敷料固定,建议用宽5cm,长20~30cm的低过敏胶布沿大腿纵后方固定于大腿上,防止管路沿大腿皮肤被意外拉出。

1.2 观察反搏效果 反搏有效的征兆包括循环改善(皮肤,面色可见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以及心泵有力,因此,准确观察A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反搏压与波形。 1.3 监测生命体征 动态进行有创动脉血压,呼吸,中心静脉压及心电图监测,每30min记录一次,及时观察动脉压力曲线情况,并根据压力波形调整气囊充盈与排空的时间;及时观察心电图,采用药物等控制心率在90~110次/min。 1.4 抗凝治疗的监测 在应用肝素,抗凝过程中,2~4h监测出血凝血时间,肝素盐水用微量泵匀速缓慢推注,速度为2~4ml/h。除了维持凝血指标外,应密切关注临床出血征象。 1.5 足背A监测 确定足背A搏动处,并在皮肤上作标合度监测,以及早发现下肢缺血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7 体位的护理 应用IMBP治疗的病人要绝对卧床,取平卧或半卧位小于45°,上垫床,穿刺侧下肢伸直,避免屈膝、曲髋,踝关节处用约束带固定,避免导管打折,肩下垫软枕,骶尾部、肘部和足跟部1h按摩一次,预防压疮发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_常规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 2012-07-09 16:17阅读:1351 来源:爱爱医责任编辑:胡泽玉 [导读]反搏有效的征兆包括循环改善(皮肤,面色可见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以及心泵有力,包括舒压及收缩压回升 1 IABP的护理 1.1 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 备好球囊导管和反搏主机。静脉用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ml+肝素50mg),冲洗导管的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0ml+肝素50mg),手术扩创包(无菌巾),1%利多卡因以及除颤器。协助医生进行右侧腹股沟处备皮,消毒,局部麻醉后穿刺置入动脉鞘管,再将球囊导管引入,到达位置后,固定好外固定器。外固定器与主A鞘管相接,球囊反搏导管与主机连接,调整反搏间隔及频率。股A穿刺点局部予无菌敷料固定,建议用宽5cm,长20~30cm的低过敏胶布沿大腿纵后方固定于大腿上,防止管路沿大腿皮肤形成隧道状被意外拉出。 1.2 观察反搏效果 反搏有效的征兆包括循环改善(皮肤,面色可见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以及心泵有力,包括舒压及收缩压回升。因此,准确观察A收缩压,舒压,平均压,反搏压与波形。观察压力是为了选择合适的充气期限,因为气囊在左心室舒期充气,在左室收缩前排气,以此来减轻左室负荷,增加心排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同时反搏前后的压力变化以及反搏期间压力的动态变化,反映了反搏疗效和病情的变化;动脉收缩峰和舒末期压反搏后都较反搏前降低,而平均压上升,这说明反搏有效。根据各项压力的动态变化,结合心率、尿量等指标估计病情的好转与否,调整反搏压力大小及反搏频率。调整后的反搏压显示值变化也需要密切观察,以及及时发现气囊漏气等情况。 1.3 监测生命体征 动态进行有创动脉血压,呼吸,中心静脉压及心电图监测,每30min记录一次,及时观察动脉压力曲线情况,并根据压力波形调整气囊充盈与排空的时间;及时观察心电图,采用药物等控制心率在90~110次/min。及时处理心率紊乱,每小时记录一次出入量,维持水,钠及酸碱平衡。常规进行气囊导管护理及拔管后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一、概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是目前心脏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的广泛而有效的辅助装置之一。 1958 年Harken 首先提出了主动脉反搏的概念,1967 年Nantrowitz 首次在临床上应用并获成功。 美国著名 IABP 专家 Bregman 教授对 IABP 技术进行了长期的精心研究,机械装置不断更新换代,质量有所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下降,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 IABP 现在已经成为公认的抢救心衰的重要方法之一,成为医院内急诊室、手术室、监护室及救护车内的必备装置。 IABP 导管经皮穿刺,由股动脉置入,置于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 1~2cm 的胸降主动脉内。 心室舒张期球囊充气,主动脉内舒张压增高,使冠状动脉血流增加,改善心肌的供血和供氧。 在左室收缩期气囊放气,主动脉内压力骤降,使左心室射血阻力降低,减轻左心室的后负荷,减少心脏作功,从而改善心室功能。 二、术前准备 1.物品准备. (1) 球囊导管: 球囊导管是由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制成,囊壁薄而透明,但弹力好且较牢固。 细导管由球囊内通过,导管上有多个小孔与球囊相通,以利于

气体进出的均匀分布。 球囊导管有不同型号,从儿童到成人有不同容积的球囊,应按照年龄和体重挑选适当型号的导管应用,成年男性多选 40mL,成年女性多选 30~35 mL,儿童根据体重酌情选择。 . (2) 反搏泵: 包括电源系统、驱动系统、监测系统、调节系统和触发系统。 检查气体是否充足,连接好电源,遵医嘱确定触发模式(心电触发、压力触发和内触发) 、触发频率、反搏时相,在反搏泵运行时也可根据病情遵医嘱进行调节,部分反搏泵可跟踪心电图自动调节反搏时相。 2.患者准备 (1) 备皮。 (2) 遵医嘱应用镇静、止痛、局麻药物。 (3) 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电图变化。 三、适应证 1.心脏手术前心功能差,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功能Ⅳ级,左室射血分数(EF) 30%者。 2.心脏直视手术后难以脱离体外循环机或出现产重低心排综合征,平均动脉压50 mmHg,左房压20 mmHg,心脏指数2. 0 L/ (min ㎡, ) 心静脉压15 cmH2O, 尿量<0. 5ml/(kg. h) 应用正性肌力药物两种以上,血压仍有下降趋势者。 3.不稳定性心绞痛,大面积心梗、室间隔穿孔心源性休克,以及乳头肌断裂、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者。 4.心脏移植前需要用 IABP 辅助循环支持等待供心。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是否有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如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等禁行LABP。 2.评估术前准备是否完善,急救用物、主动脉球囊反搏装置是否完备。 3.评估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及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 1.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LABP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操作过程及配合要点,安慰患者,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 2.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地西泮等镇静药物。 3.术前股动脉穿刺术区备皮,留置导尿,检查并标记双侧足背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记录 IABP前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等相关指标,以利术后评价效果。 4.备齐术中用物、抢救物品、器械和药品。 5.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等变化,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6.术后卧床休息,肢体制动,插管侧大腿弯曲不应超过30°,床头抬高也不应超过30°,以防导管打折或移位。 7.固定好主动脉球囊反搏仪,检查动脉测压输液管道是否充满肝

素液体,固定换能器,与心脏置同一水平,调节三通管,调零。观察显示屏数值。 8.每小时肝素盐水冲洗测压管道,以免血栓形成,注意无菌操作;每小时检查穿刺局部有无出血和血肿情况;每小时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观察皮肤温度和患者自我感觉情况,同时与健侧比较。 9.持续监测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尿量、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及心电图变化(主要是反搏波形变化情况)、搏动压力情况等(每班须填写主动脉球囊反搏交班表),如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0. 反搏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下肢缺血、主动脉破裂、伤口感染及出血、血肿、气囊破裂而发生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11.观察反搏有效指针:患者神志清醒、尿量增加、中心静脉压和左心房压力在正常范围内、升压药物剂量大幅度减少,反搏时可见主动脉收缩波降低而舒张波明显上升是反搏辅助有效的最有力的根据。 12.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根据病情逐渐减少反搏比率,最后停止反搏,进行观察。每次变换频率间隔应在1小时左右,停止反搏后带管观察时间不可超过30分钟,以免发生IABP 球囊导管血栓形成。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术后卧床休息,保持术侧下肢伸直,避免弯曲。 2.给予饮食指导,保持大便通畅。 3.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主动脉内球囊导管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工作原理:主动脉内球囊通过与心动周期同步地充放气,达到辅助循环的作用。 【适应症】 (1)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 (2)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二尖瓣反流; (3)急性心肌梗死伴室间隔穿孔; (4)难治性不稳定性心绞痛; (5)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 (6)难治性心力衰竭; 【方法】 在无菌操作下,经股动脉穿刺送入IABP球囊导管至降主动脉起始下方1~2cm处,确定位置后缝合固定IABP球囊导管,经三通接头将导管体外端连接反搏仪,调整各参数后开始反搏。 【护理】 1术前准备 (1)向病人及家属交待IABP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手术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检查双侧足背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并作标记。(3)完善血常规及血型、处凝血时间等相关检查,必要时备血。

(4)股动脉穿刺术区备皮。 (5)术前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与地西泮镇静药物。(6)备齐术中抢救物品、器械和药品。 (7)给予留置导尿,建立静脉通路,以备术中急需。 2术中配合 (1)记录IABP前病人生命体征、心律、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利于术后评估效果。 (2)术中严密监护病人的意识、血压心率、心律、呼吸等,如出现紧急情况,配合医生抢救。 3术后护理 (1)病人卧床休息,肢体制动,插管侧大腿弯曲不应超过30*,以防导管打折或移位。定时协助病人翻身、拍 背,减少坠积性肺炎及压疮的发生。 (2)每小时使用肝素盐水冲洗测压管道,以免局部血栓形成,严格无菌操作;每小时检查穿刺局部有无出血和 血肿情况;每小时观察病人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 观察皮肤温度和自我感觉情况。 (3)持续监测并记录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尿量、心排出量、心电图变化,观察循环辅助的效果,出现异 常及时通知医生。 (4)仔细观察及发现反搏有效的征兆。反搏时可见主动脉收缩波降低而舒长波明显上升是反搏辅助有效的最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操作规范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操作规范 [原理] 经股动脉将球囊导管插入降主动脉,球囊内充以氦气,并与体外的气源及反搏控制装置相连。将患者的心电或血压信号馈入反搏控制装置,使球囊泵与患者的心脏搏动同步反向动作。心脏收缩前一瞬间(主动脉开放时),球囊放气,降低主动脉内舒张末压,减少左心室做功,降低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心脏舒张前一瞬间(主动脉关闭时),球囊充气,增加舒张期冠脉灌注压力,增加心肌供氧。 [目的] 降低左室前后负荷,减轻心脏负荷。球囊在心脏收缩、主动脉瓣开放前瞬间迅速完成排气,使主动脉内瞬间减压,左心室射血阻力(左心室后负荷)同时降低,心排血量增加。提高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瓣关闭,球囊立即充气。由于球囊的挤压,产生反搏作用,将主动脉血逆流向挤压至主动脉根部,使近端主动脉舒张压升高。而舒张期冠脉阻力最小,舒张压升高后,缺血心肌的供血改善。 [适应症] 1.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 2.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 3.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PCI患者(左主干病变、严重多支病变、重度左心 功能不全); 4.PCI失败需过渡到外科手术; 5.因心肌梗死的并发症、病毒性心肌炎、特发性心肌炎、低心排血量综合症、 心肌病晚期导致的心脏泵衰竭。 [禁忌症] 1.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 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尤其中、重度者; 3.严重的主动脉--髂动脉病变; 4.凝血功能障碍;

5.其他:如严重贫血、脑出血急性期等。 [IABP应用的血流动力学指征] 1.心脏指数<2L/(min·m2); 2.平均动脉压 (MAP)<8kPa (60 mmHg); 3.左房压 (LAP) 或肺毛楔压(PCWP)> kPa (20 mmHg); 4.成人尿量<20ml/h ,四肢凉,发绀,末梢循环差。 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调整心脏前负荷,积极应用药物治疗,特别是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20μg/Kg·min,血流动力学指标仍无改善,应及早开始反搏治疗。多数研究证明,具备指征的患者,开始治疗越早,获救的希望越大。 [用物准备] 1.IABP机器及机器用氦气; 2.IABP导管、穿刺包、压力传感器; 3.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500ml+肝素钠12500U )、加压袋(保持压力 300mmHg); 4.消毒物品:碘酒、酒精、无菌手套; 5.局部麻醉物品:1%利多卡因针; 6.无菌洞巾及无菌单。 [IABP机器准备] 1.接通主机的电源; 2.打开氦气开关,确认氦气的工作压力符合要求; 3.连接触发反搏的心电图电极,电极片的位置应当放到病人体表能够获得最大 R波并且其他波形和伪波最小的位置; 4.主机开机; 5.将监测主动脉压力的传感器与主机相连接;压力传感器接三通,分别连接已 加压至300mmHg的肝素生理盐水和压力延长管;压力延长管肝素盐水冲洗后通大气,IABP机器压力调零键按压2秒压力调零。 [操作流程] 1.从IAB导管盒内水平拉直取出IAB导管,以免损坏IAB导管;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护理常规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护理常规 IABP是目前心脏血管疾病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而有效的机制性辅助循环装置。IABP的治疗方法就是在胸主动脉内置入一根柔韧易曲的导管,导管的末端有易细长的球囊。球囊位于左锁骨下动脉端1—2cm和肾动脉开口近端的降主动脉内,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反搏机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与心脏的心动周期同步运行,引发有效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即主动脉舒张期的增流和收缩期后负荷的下降,极大地提高了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了心肌耗氧量。 一原理:心脏收缩期,与主动脉瓣打开同步,气囊排气排空,使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脏射血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其近心端的舒张压升高,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及血流量增高,使心肌供血增加。 二主动脉内球囊的置入: 1.操作地点:IABP除在手术室操作外,在导管室及重症监护病房均可进行。2.操作途径:临床实施IABP多采用股动脉经皮穿刺置管。如置管发生困难,可行股动脉或髂外动脉切开直视下置管。 3.主动脉球囊大小的选择:依据病人身高和主动脉的大致直径选择IAB的大小,一般以球囊充气时使主动脉阻塞90—95%为理想。我院常用的导管容积为40ml。 4.操作: (1)物品的准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一台,主动脉球囊管一套,无菌治疗巾,无菌手套,无菌消毒用品,肝素盐水冲洗液等。 (2)病人的准备首先根据医嘱给予一定量的肝素;选择并检查置管一侧的股动脉,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术者带帽子,口罩,穿手术衣,局 部消毒,铺巾。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铺巾范围要覆盖腿,腹,胸及颈 部。 (3)球囊的准备打开并取出无菌球囊管,检查球囊管是否漏气。 (4)应用经皮穿刺法置管 (5)机器的设置 (6)拍床旁X片确定导管位置 (三)护理 1.护理操作及注意事项: (1)连接一个“R”波向上的最佳ECG导联,并贴牢电极避免脱落或接触不良。 (2)确保QRS波幅〉0.5mv。 (3)监测心率,心律,及时发现并预防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严重心律紊乱,以免影响球囊反搏效果,甚至造成停搏。密切观察动脉血气, 血生化检查的变化,对泵入体内的任何药物都要注意是否有促进 IABP效果的好作用,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4)掌握触发方式:正常情况下以ECG触发IABP;当病人为起搏心率时,可用起搏触发;因各种原因引起ECG不能有效触发时,可改 用压力触发。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一、概述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 是目前心脏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的广泛而有效的辅助装置之一。 1958 年Harken 首先提出了主动脉反搏的概念,1967 年Nantrowitz 首次在临床上应用并获成功。 美国著名 IABP 专家 Bregman 教授对 IABP 技术进行了长期的精心研究,机械装置不断更新换代,质量有所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下降,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 IABP 现在已经成为公认的抢救心衰的重要方法之一,成为医院急诊室、手术室、监护室及救护车的必备装置。 IABP 导管经皮穿刺,由股动脉置入,置于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 1~2cm 的胸降主动脉。 心室舒期球囊充气,主动脉舒压增高,使冠状动脉血流增加,改善心肌的供血和供氧。 在左室收缩期气囊放气,主动脉压力骤降,使左心室射血阻力降低,减轻左心室的后负荷,减少心脏作功,从而改善心室功能。 二、术前准备 1.物品准备. (1) 球囊导管: 球囊导管是由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制成,囊壁薄而透明,但弹力好且较牢固。 细导管由球囊通过,导管上有多个小孔与球囊相通,以利于气体进出的均匀分布。

球囊导管有不同型号,从儿童到成人有不同容积的球囊,应按照年龄和体重挑选适当型号的导管应用,成年男性多选 40mL,成年女性多选 30~35 mL,儿童根据体重酌情选择。 . (2) 反搏泵: 包括电源系统、驱动系统、监测系统、调节系统和触发系统。 检查气体是否充足,连接好电源,遵医嘱确定触发模式(心电触发、压力触发和触发) 、触发频率、反搏时相,在反搏泵运行时也可根据病情遵医嘱进行调节,部分反搏泵可跟踪心电图自动调节反搏时相。 2.患者准备 (1) 备皮。 (2) 遵医嘱应用镇静、止痛、局麻药物。 (3) 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电图变化。 三、适应证 1.心脏手术前心功能差,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功能Ⅳ级,左室射血分数(EF) 30%者。 2.心脏直视手术后难以脱离体外循环机或出现产重低心排综合征,平均动脉压50 mmHg,左房压20 mmHg,心脏指数2. 0 L/ (min ㎡, ) 心静脉压15 cmH2O, 尿量<0. 5ml/(kg. h) 应用正性肌力药物两种以上,血压仍有下降趋势者。 3.不稳定性心绞痛,大面积心梗、室间隔穿孔心源性休克,以及乳头肌断裂、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者。 4.心脏移植前需要用 IABP 辅助循环支持等待供心。 \四、禁忌证 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监护 IABP是常见的一种机械循环辅助的方法,是指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和肾动脉开口上方的降主动脉内,在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放气,达到辅助心脏的作用。 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原理 通过股动脉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1~2cm的降主动脉处放置一个体积约40ml 的长球囊。主动脉瓣关闭后,球囊被触发膨胀,导致主动脉舒张压增高,使心输出量和舒张期冠脉的灌注增加。在收缩期前球囊被抽瘪,使左室的后负荷降低,心脏做功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 二、IABP球囊的位置 气囊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下1-2cm和肾动脉开口之间的降主动脉内.(即胸骨柄与肚脐的连线加肚脐与股动脉穿刺点的连线)。 放置位置过高→气囊可能阻塞左锁骨下动脉的开口→左上肢灌注不足→肢体缺血缺氧; 放置位置过低→气囊可能阻塞肾动脉的开口→肾动脉灌注不足→尿量减少。 三、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泵衰竭 1)急性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 2)围手术期发生的心肌梗死 3)体外循环后低心排综合征 2、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的并发症 1)室间隔穿孔 2)二尖瓣返流 3)乳头肌断裂

3、内科治疗无效的不稳定性心绞痛 4、缺血而致的室性心动过速 5、适应症的扩展 1)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病人手术前 2)高危病人或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失败 四、物品准备 IABP机,IABP导管,压力传感器,静切包,无菌手套,无菌纱布10包以上,消毒液,护理包,肝素盐水(生理盐水100ml+肝素钠12500单位,即一支),注射器(20ml,5ml),利多卡因(大支200mg),加压输液袋及抢救物品、透明贴膜,约束带,动脉冲管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0ml+肝素钠5000单位,即0.8ml),软尺、胶布。 五、操作步骤 开机――连接ECG导线――配合医生穿刺――连接各种导管――设置参数――压力调零――按开始 注:1、加压输液袋的压力一般为250mmHg,即压力显示绿色; 2、调零时,先关动脉、通大气、调零后再通动脉; 3、氦气筒如持续使用可用2个月,指针到红线时更换。 六、护理常规 1、监测心率、律,及时发现并预防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或严重心律紊乱,以免影响球囊反搏效果甚至停搏。纠正心律失常,预防电解质紊乱,及时检查电极片固定情况,避免脱落,影响ECG信号而使IABP出现异常。 2、观察并保持稳定的血压,注意遵医嘱调整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注意用药效果,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请大夫纠治,准确记录。 4、观察患者循环情况,双侧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色皮温,如有异常 及时报告。 5、保持正确的体位应用IABP时病人应绝对卧床,取平卧位床头摇高30 °, 穿刺侧下肢伸直,可30°轴线翻身。术前准备气垫床,骶尾部贴美皮康,促进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有效防止褥疮及出血的并发症发生。 6、、主动运动与被动运用,增强患者的舒适性,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7、保持管道通畅及稳定各班护士认真交接管道反搏压力等情况,观察各管道 连接处有无松动、血液返流现象,冲管1次/h,每次30秒,以免形成血栓。 8、日常护理:肝素冲管液每日更换,动脉导管护理1/日,翻身叩背1次/1-2h, 冲管1次/h,活动肢体1次/h, 七、IABP有效指标 1、皮肤、面色见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 2、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 3、舒张压及收缩压回升,前者高于后者。平均动脉压回升。 4、心排血量回升;正性肌力药用量减少。 八、IABP并发症 1、反搏期 血栓形成:长期卧床,抗凝不当易致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致栓塞。IABP应用中应保持球囊在体内持续浮动,保持APTT60~80秒。 气栓:球囊漏气造成。但目前采用球囊压力监测,一旦漏气IABP马上停止工作,并将球囊内气体抽出,保证安全。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操作规范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操作规范 【原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为一常用的机械辅助循环方法。将一远端有球囊的导管经股动脉逆行插入至胸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远端,用心电图或动脉内压力波形信号触发,控制球囊充气与排空。心脏舒张时球囊充气,主动脉瓣开放前(左心室射血期前)球囊被抽瘪。球囊在舒张期充气时,升主动脉舒张压升高,冠状动脉灌注压增加,冠状血流量增加;胀大的球囊驱使血流流向外周循环,从而减少主动脉舒张末期容量及下一次心脏收缩时的左心室射血阻抗(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另外,升主动脉舒张压增高所引起的主动脉压力感受器的刺激,也可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及左心室射血阻抗,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心肌氧供需的平衡。 【适应证】 1.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当补充血容量

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后血流动力学不能稳定时,应尽早经皮插入IABP导管,并在IABP支持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重建治疗。 2.AMI并发机械性并发症。AMI并发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断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尽早开始IABP治疗,为手术治疗做准备。 3.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时应用。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术前及术中应用IABP作为辅助循环支持。 (2)高危患者PCI时预防性应用IABP,避免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心血管崩溃(cardiovascnlarcollapse)。 (3)PCI并发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夹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IABP作为辅助循环支持,以完成血管重建治疗。 4.继发于心肌缺血的反复性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 【禁忌证】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

精品文档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 主讲人月日 原理 主动脉球囊反搏,简称IABP,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而有效的机械性辅助循环装置,由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至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进行与心动周期相应的充盈扩张和排空,使血液在主动脉内发生时相性变化,从而起到机械辅助循环作用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方法。可降低主动脉阻抗,增加主动脉舒张压,而降低心肌耗氧,增加氧供,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适应症 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稳定性心绞痛。难治性心衰等1.1 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 备好球囊导管和反搏主机。静脉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的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0ml +肝素50mg),手术扩创包(无菌巾),1%利多卡因以及除颤器。协助医生进行右侧腹股沟处备皮,消毒,局部麻醉后穿刺置入动脉鞘管,再将球囊导管引入,到达位置后,固定好外固定器。外固定器与主A鞘管相接,球囊反搏导管与主机连接,调整反搏间隔及频率[10]。股A穿刺点局部予无菌敷料固定,建议用宽5cm,长20~30cm的低过敏胶布沿大腿纵后方固定于大腿上,防止管路沿大腿皮肤被意外拉出。 1.2 观察反搏效果 反搏有效的征兆包括循环改善(皮肤,面色可见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以及心泵有力,因此,准确观察A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反搏压与波形。 1.3 监测生命体征 动态进行有创动脉血压,呼吸,中心静脉压及心电图监测,每30min记录一次,及时观察动脉压力曲线情况,并根据压力波形调整气囊充盈与排空的时间;及时观察心电图,采用药物等控制心率在90~110次/min。 1.4 抗凝治疗的监测 在应用肝素,抗凝过程中,2~4h监测出血凝血时间,肝素盐水用微量泵匀速缓慢推注,速度为2~4ml/h。除了维持凝血指标外,应密切关注临床出血征象。 1.5 足背A监测 确定足背A搏动处,并在皮肤上作标合度监测,以及早发现下肢缺血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7 体位的护理 应用IMBP治疗的病人要绝对卧床,取平卧或半卧位小于45°,上垫床,穿刺侧下肢伸直,避免屈膝、曲髋,踝关节处用约束带固定,避免导管打折,肩下垫软枕,骶尾部、肘部和足跟部1h按摩一次,预防压疮发生。 1.8 拔管的护理 反搏主循环稳定后可拔除导管。经股A拔除IABP反搏气囊导管及鞘管后用手指按住穿刺点上方1cm处1h,再用纱布,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处放置1kg盐袋压迫6h,制动体位15h 后撤除。拔管后局部无出血、红肿、足背A搏动良好、皮肤温度、颜色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说明拔管成功。 2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血管并发症:包括肢体缺血,穿刺部位血肿和出血。 感染:包括穿刺部位的感染,导管感染或菌血症。 球囊破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护理常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护理常规 IABP是临床上应用较广而有效的机械性辅助装置。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源性休克、难治性心绞痛及顽固性心衰疗效显著。原理:将一根特制的带有球囊的导管插入降主动脉内,与反搏泵装置相接,舒张期早期球囊充气,增加冠脉灌注,收缩期球囊排空,减少左室做功,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心功能。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精神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分级情况。 2.辅助检查:超声心动图、胸片、实验室检查等。 3.心理社会因素:病情危重易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 二、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与术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手术相关知识。 3.潜在并发症出血、血肿、术肢缺血、感染、球囊破裂。 4.紧张、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及治疗费用有关。 5.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限制体位有关。 三、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减轻紧张、焦虑心理,必要时使用镇静药。 2.协助完成必要的实验室及其他相关检查,检查双侧足背动脉搏

动情况。 3.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手术区域皮肤清洁: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 4.训练床上大小便,必要时留置导尿。 5.连接 IABP泵压力装置、心电监护,检查反搏球囊是否漏气、驱动是否正常。 6.备齐手术用物,备好抢救物品、药品、器械。 (二)术后护理 1.绝对卧床,取平卧位或床头抬高小于30°,保持术侧伸直,避免屈膝、屈髋而引起的球囊导管打折。 2.观察反搏效果,严密观察压力波形的变化、生命体征、尿量、血氧饱和度及患者自觉症状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妥善固定球囊导管,防止导管移位、打折、脱落。 4.严格无菌操作,观察穿刺处敷料情况,如有渗血,及时更换。 5.密切观察左桡动脉搏动情况及术肢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与对侧肢体比较,并记录。 6.持续肝素盐水冲管,遵医嘱使用抗凝剂,观察有无血尿、黑便、皮肤瘀斑等出血倾向。 7.心理护理: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8. 加强基础护理与营养支持,防止压疮发生。 9.严密观察有无出血、血肿、术肢缺血、感染、球囊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监护 IABP 是常见的一种机械循环辅助的方法,是指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和肾动脉开口上方的降主动脉内,在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放气,达到辅助心脏的作用。 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原理通过股动脉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 1~2cm 的降主动脉处放置一个体积约 40ml 的长球囊。 主动脉瓣关闭后,球囊被触发膨胀,导致主动脉舒张压增高,使心输出量和舒张期冠脉的灌注增加。 在收缩期前球囊被抽瘪,使左室的后负荷降低,心脏做功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 二、 IABP 球囊的位置气囊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下1-2cm 和肾动脉开口之间的降主动脉内. (即胸骨柄与肚脐的连线加肚脐与股动脉穿刺点的连线) 。 放置位置过高气囊可能阻塞左锁骨下动脉的开口左上肢灌注不足肢体缺血缺氧;放置位置过低气囊可能阻塞肾动脉的开口肾动脉灌注不足尿量减少。 三、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泵衰竭 1)急性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 2)围手术期发生的心肌梗死 3)体外循环后低心排综合征 2、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的并发症 1)室间隔 1 / 11

穿孔 2)二尖瓣返流 3)乳头肌断裂 3、内科治疗无效的不稳定性心绞痛 4、缺血而致的室性心动过速 5、适应症的扩展 1)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病人手术前 2)高危病人或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失败四、物品准备 IABP 机, IABP 导管,压力传感器,静切包,无菌手套,无菌纱布 10 包以上,消毒液,护理包,肝素盐水(生理盐水 100ml+肝素钠 12500 单位,即一支),注射器(20ml,5ml),利多卡因(大支 200mg),加压输液袋及抢救物品、透明贴膜,约束带,动脉冲管肝素盐水(生理盐水 500ml+肝素钠 5000 单位,即 0. 8ml),软尺、胶布。 五、操作步骤开机――连接 ECG 导线――配合医生穿刺――连接各种导管――设置参数――压力调零――按开始注: 1、加压输液袋的压力一般为 250mmHg,即压力显示绿色; 2、调零时,先关动脉、通大气、调零后再通动脉; 3、氦气筒如持续使用可用 2 个月,指针到红线时更换。 六、护理常规 1、监测心率、律,及时发现并预防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或严重心律紊乱,以免影响球囊反搏效果甚至停搏。 纠正心律失常,预防电解质紊乱,及时检查电极片固定情况,避免脱落,影响 ECG 信号而使 IABP 出现异常。 2、观察并保持稳定的血压,注意遵医嘱调整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注意用药效果,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请大夫纠治,准确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