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试大纲

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试大纲

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试大纲
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试大纲

《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科目代码842)考试大纲

特别提醒:本考试大纲仅适合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该门课程包括两部

分内容,(-)信号与系统部分,占75分。(二)数字电路部分;两部分,占75分。

(一)信号系统部分

1.考研建议参考书目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于慧敏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用基本信号(单位冲激、复指数信号等)分解一般信号的数学表示和信号分析法;掌握LTI系统分析的常用模型(常系数线性微分、差分方程,系统函数,零极点图及模拟框图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掌握系统分析的时域法和变换域法。要求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分析的一些重要概念,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性质,以及基本运算;掌握信号与系统概念的工程应用:调制、采样、滤波、抽取与内插,以及连续时间LTI系统的离散实现。

一.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的基本信号

(2)信号的运算与自变量变换

(3)系统的描述与基本性质

二.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1)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卷积积分,卷积性质

(2)离散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卷积和,卷积性质

(3)零输入,零状态响应,完全响应

(4)LTI系统的基本性质

(5)用微分方程、差分方程表征的LTI系统的框图表示

三.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1)连续时间LTI系统的特征函数

(2)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与傅立叶变换

(3)非周期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4)傅里叶变换性质

(5)连续时间LTI系统频率响应与频域分析

(6)信号滤波、理想低通滤波器

四.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1)离散时间LTI系统的特征函数

(2)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与傅立叶变换

(3)非周期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4)傅立叶变换的性质

(5)离散时间LTI系统的频率响应与频域分析

五.采样、调制与通信系统

(1)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采样定理

(2)欠采样与频谱混叠

(3)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采样定理,离散时间信号的抽取和内插(4)连续时间LTI系统的离散时间实现

(5)连续时间信号正弦载波幅度调制与频分复用

(6)脉冲幅度载波调制与时分复用

六. 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1)双边拉氏变换,拉氏变换的收敛域,零极点图

(2)常用信号的拉氏变换对

(3)拉氏变换性质

(4)拉氏反变换

(5)单边拉氏变换及其性质

(6)系统函数、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七.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

(1)双边Z变换,Z变换的收敛域,零极点图

(2)Z变换性质

(3)常用信号的Z变换对

(4)Z反变换

(5)单边Z变换及其性质

(6)系统函数,离散时间LTI系统的Z域分析

(二)数字电路部分

1. 考研建议参考书目

阎石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高教出版社。

2.基本要求

(1)掌握8421 BCD码、2421 BCD码、余3码和余3循环码的编码方法;掌握格雷码的编码规律、格雷码与二进制相互转换方法。

(2)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基本定律和基本规则;掌握逻辑函数的标准形式;掌握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化简方法和卡诺图化简方法;掌握逻辑函数的各种表示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

(3)熟悉TTL集成门电路和CMOS集成门电路的电路组成和原理;掌握TTL 电路和CMOS电路的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输入输出特性和输入输出等效电路;掌握集成电路使用的注意事项。

(4)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掌握组合逻辑的竞争险象及消除方法。

(5)掌握常用组合逻辑模块电路(优先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和比较器)的电路功能、逻辑关系、扩展和应用。

(6)掌握各种触发器(基本RS、时钟RS、主从JK、边沿JK、边沿D和边沿T)的状态转换真值表、状态转换方程、激励方程、状态转换图和各种触发器的电路符号;掌握触发器的动态特性。

(7)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过程;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步骤;掌握寄存器、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同步计数器、可逆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电路功能,掌握这些器件的应用。

(8)熟悉常用异步计数器的功能和应用,掌握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

(9)掌握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实现控制器、序列信号发生器等常用时序电路的方法。

(10)熟悉数模、模数转换的原理和应用。

(11)熟悉可编程逻辑器件组成和原理;掌握存储器容量扩展方法。

(12)掌握脉冲波形变换电路和脉冲波产生电路。

2018年成都电子科技大学858信号与系统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主要考察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中连续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重点考察在时间域和变换域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信号分析、求解系统输出以及对系统本身性能判定的方法,具备通过上述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信号与系统》是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的学 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一门入门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连续和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理解在时间域与变换域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信号分析、求解系统 输出以及对系统本身性能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并能加以灵活应用。 本课程介绍连续时间系统、离散时间系统、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信号的采样与恢复等基 本内容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信号与系统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强学生利用该 知识解决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内容 1、基本概念 1)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分类和表示方法 2)奇异信号及其基本性质, 3)信号的基本运算、自变量的变换 4)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 2、线性时不变系统时域分析 1)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 2)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概念 3)卷积积分与卷积和的基本运算 3、线性时不变系统频域分析 1)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傅里叶分析方法 2)连续时间信号傅里叶级数分解和傅里叶变换的物理意义 3)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性质和 LTI 系统对复指数信号的响应计算方法 4)从基本变换对出发、灵活运用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求解傅里叶变换(包括反变换) 5)系统的频率响应及有关滤波等概念, 6)信号的幅度调制、 4、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1)采样的基本理论 2)采样定理以及采样后输出信号的频谱特点 3)零阶保持采样 4)信号的采样与恢复,欠采样造成的信号混淆。 5、拉普拉斯变换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参考学时:60 实验学时:18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后续课:现代DSP技术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在校本、专科学生。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及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典型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工程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等。了解通信技术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背景,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打好基础。 3.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信系统是通信、电子信息及相关专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它运用了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专业数学知识,以及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方法,进一步为学生在确知信号的谱分析、随机信号(随机过程)和噪声的统计分析方面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和噪声性能。掌握模拟信号数字化技术的基础理论。重点分析数字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误码特性、差错控制编码。并从最佳接收观点提出统计通信理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当前通信系统建模和优化的思维方法。 本课程配有通信原理实验,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对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部分如:脉冲幅度调制PAM、脉冲编码调制PCM、增量调制△M等;有数字信号的调制部分如:二相PSK(DPSK)、FSK等。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模拟信号的编码、数字信号的传输及差错控制部分。其中基带传输部分介绍的无码间串扰系统及频带传输部分介绍的最佳接收是难点。 5.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需要运用先修的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专业数学知识,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又涉及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各个领域,本课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因此教学上采用课内和课外教学相结合。课内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学生自学部分内容的形式,课外教学则

(完整word版)《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教研室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课内学时:54学时 学分:3 课程性质:学科平台课程 开课学期:3 课程代码:181205 考核方式:闭卷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开课单位:通信工程专业教研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 一、课程概述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在于学习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信号的属性、描述、频谱、带宽等概念以及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系统的属性、分类、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概念以及系统的时域分析、傅里叶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的方法;包括频域分析在采样定理、调制解调、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等方面的应用等。使学生掌握从事信号及信息处理与系统分析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要求对信号的属性、描述、分类、变换、取样、调制等内容有深刻的理解,重点掌握冲击信号、阶跃信号的定义、性质及和其它信号的运算规则;重点掌握信号的频谱、带宽等概念。 2、掌握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重点掌握卷积运算、正交分解、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傅里叶变换及逆变换的运算、拉普拉斯变换及逆变换的运算等。 3、对系统的属性、分类、描述等概念有深刻的理解,重点掌握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性质,系统的电路、微分方程、框图、流图等描述方法;重点掌握系统的冲击响应、系统函数、幅频特性以及相频特性等概念。 4、对系统的各种分析方法有深刻的理解,重点掌握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重点掌握频域分析方法在采样定理、调制解调、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电路分析、滤波器设计、系统稳定性判定等实际方面的应用。 5、了解信号与系统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进展,尤其是时频分析、窗口傅里叶变换以及小波变换的基本概念,适应这一领域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要点: (1)信号的定义及属性; (2)信号的描述方法; (3)信号的基本分类方法; (4)几种重要的典型信号的特性; (5)信号的基本运算、分解和变换方法; (6)系统的描述、性质、及分类 (7)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概念及性质。 2)考核目标: 熟悉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描述及分类方法,掌握冲击信号及线性

川大信号与系统考纲

2009年硕士入学《信号与系统》复习大纲 一、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 1.画出给定信号的波形或根据波形正确写出表达式; 2.信号的运算:包括信号相加减、信号的微积分、信号的时移、时间尺度变换及反转、信号如何分解成奇偶信号两部分; 3. 常用的基本信号定义及其特点。如:阶跃信号、冲激信号、矩形脉冲信号、周期冲激信号,指数信号、辛格信号sin sin()(),sin ()() t t Sa t c t t t ππ==等; 4.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的区分及能量和功率的计算; 5.系统性质的判断:线性时不变、因果系统、稳定性及可逆性等判断。 二、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系统及离散系统) 1.深刻理解单位冲击响应h(t)或单位样值响应h(n)的含义; 2.掌握卷积的性质及几何意义,卷积的运算; 3.利用卷积求解线性系统的响应; 三、傅里叶级数 1.掌握傅里叶级数的展开方法、物理意义及傅里叶级数系数的求解方法; 2. 掌握傅里叶级数的性质, 熟练应用傅里叶级数性质求解傅里叶级数系数; 3.牢记常用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系数如周期冲激信号,周期方波脉冲信号等; 4. 掌握傅里叶级数的性质, 熟练应用傅里叶级数性质求解傅里叶级数系数; 5.掌握输入周期信号时LTI 系统响应的计算。 四、傅里叶变换 1.掌握傅里叶正反变换定义及物理意义; 2. 掌握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熟练应用傅里叶变换性质求解正、反傅里叶变换; 掌握卷积性质及相乘性质在系统中的应用; 3.牢记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一些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级数系数的关系; 4. 深刻理解系统频率响应()()j H j H e ωω或存在的条件,()()j H j H e ωω或的含义及求解方法; 5.掌握利用傅里叶变换求解系统响应。 五、连续时间信号和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 1.掌握拉氏变换的定义、物理意义;收敛域定义;零极点图表示; 2. 掌握拉氏变换的性质,熟悉应用拉氏变换的性质计算正、反拉氏变换; 3. 牢记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拉氏变换; 4.熟练求解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系统函数H(S),了解H(S)的含义; 5.由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模型画出系统模拟框图(级联、并联、串联模拟框图); 由系统的模拟框图正确写出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模型如微分方程或系统函数H(S)等; 6.利用拉氏变换求解系统响应;

模拟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第九章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一、 填空题 1、 模拟信号是在时间上和数值上都是 变化 的信号。 2、 脉冲信号则是指极短时间内的 电信号。 3、 广义地凡是 规律变化的,带有突变特点的电信号均称脉冲。 4、 数字信号是指在时间和数值上都是 的信号,是脉冲信号的一种。 5、 常见的脉冲波形有,矩形波、 、三角波、 、阶梯波。 6、 一个脉冲的参数主要有 Vm 、tr 、 Tf 、T P 、T 等。 7、 数字电路研究的对象是电路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 8、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即外加电压突变瞬间,电容器相当于 。 9、 电容充放电结束时,流过电容的电流为0,电容相当于 。 10、 通常规定,RC 充放电,当t = 时,即认为充放电过程结束。 11、 RC 充放电过程的快慢取决于电路本身的 ,与其它因素无关。 12、 RC 充放电过程中,电压,电流均按 规律变化。 13、 理想二极管正向导通时,其端电压为0,相当于开关的 。 14、 在脉冲与数字电路中,三极管主要工作在 和 。 15、 三极管输出响应输入的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越短,开关特性 。 16、 选择题 2 若一个逻辑函数由三个变量组成,则最小项共有( )个。 A 、3 B 、4 C 、8 4 下列各式中哪个是三变量A 、B 、C 的最小项( ) A 、A B C ++ B 、A BC + C 、ABC 5、模拟电路与脉冲电路的不同在于( )。 A 、模拟电路的晶体管多工作在开关状态,脉冲电路的晶体管多工作在放大状态。 B 、模拟电路的晶体管多工作在放大状态,脉冲电路的晶体管多工作在开关状态。 C 、模拟电路的晶体管多工作在截止状态,脉冲电路的晶体管多工作在饱和状态。 D 、模拟电路的晶体管多工作在饱和状态,脉冲电路的晶体管多工作在截止状态。 6、己知一实际矩形脉冲,则其脉冲上升时间( )。 A 、.从0到Vm 所需时间 B 、从0到2 2Vm 所需时间 C 、从0.1Vm 到0.9Vm 所需时间 D 、从0.1Vm 到 22Vm 所需时间 7、硅二极管钳位电压为( ) A 、0.5V B 、0.2V C 、0.7V D 、0.3V 8、二极管限幅电路的限幅电压取决于( )。 A 、二极管的接法 B 、输入的直流电源的电压 C 、负载电阻的大小 D 、上述三项 9、在二极管限幅电路中,决定是上限幅还是下限幅的是( ) A 、二极管的正、反接法 B 、输入的直流电源极性 C 、负载电阻的大小 D 、上述三项 10、下列逻辑代数定律中,和普通代数相似是( ) A 、否定律 B 、反定律 C 、重迭律 D 、分配律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信号与系统课程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Signal and System 课程号:13202002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3.5 2.学时:56(其中: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 ) 3.课程类别:大类平台必修课 4.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类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6.后续课程: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 7.开课单位:通信工程 二、课程介绍 《信号与系统》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有关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 1.在时间域及频率域下研究时间函数f(t)及离散序列x(n)的各种表示方式; 2.在时间域及频率域下研究系统特性的各种描述方式; 3.在时间域及频率域下研究激励信号通过系统时所获得的响应。 信号与系统课程研究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初步认识如何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经适当的数学分析求解,对所得结果给以物理解释、赋予物理意义。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等。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信号与系统概述(共10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号与系统概述 知识要点:信号与系统分析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应用,信号的定义。 第二节信号的描述和分类 知识要点:信号的描述,信号的分类。

第三节典型基本连续信号 知识要点:正弦信号,指数信号,复指数信号,抽样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单位冲激信号。 第四节信号的基本运算 知识要点:信号的微分、积分运算;移位运算,反褶运算,尺度变换运算,以及组合。 第五节冲激信号及其性质 知识要点:冲激信号及其性质,相关计算题。 第六节冲激偶信号及其性质 知识要点:冲激偶信号及其性质,相关计算题。可以作为选讲部分。 第七节信号的分解 知识要点:信号的直流与交流分解,信号的偶、奇分解,信号的实部与虚部分解,信号的脉冲分量分解,信号的正交函数分解。 第八节系统的描述和分类 知识要点:系统的描述,系统的分类,系统的联结。 第九节线性时不变系统 知识要点: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离散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 教学重点:信号的分类、典型基本连续信号、冲激信号及其性质、系统的描述,系统的分类。 教学难点:建立信号的概念、建立系统的概念、信号的周期、能量等运算。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信号与系统概念,信号与系统的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点及分析方法;周期和非周期信号、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基本连续信号的表达方式及其波形;冲激信号及其性质;冲激偶信号及其性质;信号波形相加、相乘、求导、积分的运算;信号波形平移、反转、压缩、扩展的变换;任意连续信号的冲激函数表示;信号的分解;系统的分类,系统的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2.能力、技能培养:理解信号的概念,了解不同类型信号的时域表现形式,掌握不同类型信号及系统的识别方法;熟练掌握信号周期的求解方法;掌握典型信号及性质,能够做到给出信号表达式会画信号波形图,给出信号波形图能写出信号表达式;能够用阶跃信号表示分段函数;掌握与冲激信号、冲激偶信号相关的乘积、微分、积分等运算。掌握对多个信号进行相加、相乘,对于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要注意相加、相乘之后的规律;掌握对信号波形进行平移、反转、压缩、扩展的变换;了解系统的概念,了解系统的分类,了解系统的性质;掌握系统的稳定性、因果性、线性时不变性等;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积分、微分、频率保持、分解等性质。 (三)实践与练习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作业,作业可以是书后习题,可以由任课教师自选。 (四)考核要求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概念及分类,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点及分析方法;会判断周期和非周期信号、能量和功率信号,计算信号的功率;会判断是信号否为周期信号,会计算周期信号的周期,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8121008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 开课学期:第4学期 学 分:3学分 主讲教师:王加俊、孙兵、胡丹峰 指定教材: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教学目的: 《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讨论确定信号经过线性时不变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连续时间信号分析,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频域、复频域的分析方法,通过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的频率特性及对系统稳定性的判定;连续时间信号转换到离散时间信号的采样理论及转换不失真的条件。 第一章 绪论 课时:1周,共4课时 第一节 引言 一、信号的概念 二、系统的概念 思考题: 1、什么是信号?举例说明。 2、什么是系统?举例说明。 第二节 信号的概念 一、信号的分类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二、典型信号 指数信号、复指数信号、三角信号、抽样信号。 思考题: 1、复合信号的周期是如何判定的?若复合信号是周期信号,其周期如何计算? 2、如何判定一个信号是能量信号还是功率信号,或者两者都不是? 第三节 信号的简单处理 一、信号的运算 信号的相加、相乘、时移、尺度变换等。 二、信号的分解 一个信号可以分解成奇分量与偶分量之和。 思考题: 1、 若信号由)(t f 转换至)(0t at f ±,说明转换的分步次序。 2、 若信号由)(0t at f ±转换至)(t f ,说明转换的分步次序。 3、说明信号的奇偶分解的方法。 第四节 系统的概念 一、系统的分类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和时变系统、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因果系统和非因果系统。 二、系统的性质 1. 线性:满足齐次性与叠加性 2. 时不变:系统的性质不随时间而改变 思考题:

川大2016《电路》考研大纲

四川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路》考试范围: 1、基本电路元件电压、电流特性和基尔霍夫定律; 2、等效变换条件,各种类型的等效电路;对称电路; 3、电路方程法(结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和电路定理(叠加、替代、戴维南、诺顿和最大功率); 4、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 5、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和阶跃响应; 6、运算法(拉普拉斯变换法)求解动态电路;利用网络函数求解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7、正弦稳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谐振;相量图辅助分析正弦稳态电路; 8、耦合电感元件特性及去耦等效电路;理想变压器特性方程和阻抗变换; 9、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0、非正弦稳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11、二端口网络的参数、等效电路、阻抗变换;二端口网络的联接。 考试类型:客观计算题,共10题,每题15分,总分150分 教材:《电路》(第十版),(美)James W. Nilsson, Susan A Riedel,周玉坤,冼立勤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10版 第1章电路变量 §1.1 电气工程概述 1.1.1 电路理论 1.1.2 解决问题 §1.2 国际单位制 §1.3 电路分析概述 §1.4 电压和电流 §1.5 理想基本电路元件 §1.6 功率和能量 第2章电路元件 §2.1 电压源和电流源 §2.2 电阻 §2.3 电路模型结构 §2.4 基尔霍夫定律 §2.5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第3章简单电阻电路 §3.1 电阻的串联 §3.2 电阻的并联 §3.3 分压器和分流器电路 3.3.1 分流器电路 §3.4 分压法和分流法

§3.5 测量电压和电流 §3.6 惠斯通电桥 §3.7 Δ-Y(π-T)等效电路 第4章电路分析法 §4.1 术语 4.1.1 描述电路的词汇 4.1.2 需要多少个联立方程 4.1.3 举例说明系统方法 §4.2 节点电压法 §4.3 节点电压法和非独立源 §4.4 节点电压法的特例 4.4.1 超节点的概念 4.4.2 电流表电路的节点电压分析 §4.5 网孔电流法 §4.6 网孔电流法和非独立源 §4.7 网孔电流法的特例 4.7.1 超网孔的概念 4.7.2 放大电路的网孔电流分析 §4.8 节点电压法与网孔电流法的比较 §4.9 电源变换 §4.10 戴维南与诺顿等效电路 4.10.1 戴维南等效电路 4.10.2 诺顿等效电路 4.10.3 使用电源变换 §4.11 导出戴维南等效电路的补充 4.11.1 戴维南等效电路用于放大电路 §4.12 最大功率传输 §4.13 叠加原理 第5章运算放大器 §5.1 运算放大器端子 §5.2 端电压和端电流 §5.3 反相放大器电路 §5.4 求和放大器电路 §5.5 同相放大器电路 §5.6 差分放大器电路 5.6.1 关于差分放大器的其他问题 5.6.2 衡量差分放大器性能的共模抑制比 §5.7 实际的运算放大器模型 5.7.1 用实际的运放模型分析反相放大器电路5.7.2 用实际的运放模型分析同相放大器电路第6章电感、电容和互感

沈阳理工大学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0631010 课程英文名称:Signals and Systems 课程总学时:56 讲课:5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讨论确定信号的特性、线性非时变系统的特性、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基本的分析方法及由某些典型系统引出的一些重要基本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信号分析及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分析线性系统的基本方法,应能建立简单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求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为进一步研究信号分析与处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理论、网络理论等学科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 本课程理论严谨,系统性强,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学风。 2. 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注意阐述各种分析方法间的横向联系,以培养分析,归纳与总结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1. 本课程重点讲授内容: 1)连续时间系统时域分析、傅立叶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傅立叶分析; 2)用拉氏变换分析系统、卷积定理、系统函数与冲激响应,周期信号与抽样信号的拉氏变换; 3)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时域特性、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频响特性、一阶系统S平面分析、二阶谐振系统的S平面分析; 3)理想低通滤波器及其冲激响应、阶跃响应、带宽与上升时间; 4)离散时间系统时域分析、Z变换定义、典型序列Z变换、逆Z变换、Z变换基本性质、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 2. 深度和广度的说明 1)本课程限于确定性信号(非随机信号)经线性时不变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 2)本课程学习要为《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为学好本课程,学生应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电路分析基础,书中涉及的数学内容主要包括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级数、复变函数、线性代数等。 本课程与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联系密切,但也有区别。先修课中以电路分析角度研究问题,而本课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分析。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典型例题,加深对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理解,做一定数量习题是掌握和巩固基本概念的有力手段。利用授课及习题课给学生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1322617,11222617,11522617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英文名称: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程 总学时:56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8 学分:3 适用对象: 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Matlab语言及应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执笔人:王树华审定人:孙长勇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数字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它是在学生学完了信号与系统的课程后,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选修课的专业平台课程。本课程将通过讲课、练习、实验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数字信号处理是用数字或符号的序列来表示信号,通过数字计算机去处理这些序列,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例如,对信号的滤波,增强信号的有用分量,削弱无用分量;或是估计信号的某些特征参数等。总之,凡是用数字方式对信号进行滤波、变换、增强、压缩、估计和识别等都是数字信号处理的研究对象。 本课程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处理技术。主要讨论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基础理论、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理论及其快速算法FFT、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以及有限字长效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DFT理论进行信号谱分析,以及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信息、通信等方面的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将通过讲课、练习、实验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应当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建立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手段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所能够解决的问题。 2、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具有初步的算法分析和运用MATLAB编程的能力。 3、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在科学实验能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严格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质,为后续课程及从事信息处理等方面有关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4、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能利用抽样定理,傅立叶变换原理进行频谱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数字滤波器。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四川大学 信号与系统课件

Ch1. Signals and Systems SIGNALS and SYSTEMS 信号与系统 任课老师:罗伟 E-mail: teacherluowei@https://www.sodocs.net/doc/0d5211030.html,

Ch1. Signals and Systems ?本“信号与系统”课程所讨论的主要内容是:描述确定信号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数学方法和分析确定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数学方法。信号与系统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2012年春(64学时) 序言 ?要求本课程注册学生应具备: 1.进行复数运算和多项式运算的能力。 2.微积分学和求解常系数常微分方程的基础知识。 3.电路、电子电路、电工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Ch1. Signals and Systems 1 SIGNALS AND SYSTEMS 信号与系统

Ch1. Signals and Systems Main content : 1.Continuous-Time and Discrete-Time Signals (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信号) 2.Transformations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自变量的变换) 3.Exponential and Sinusoidal Signals(指数信号 与正弦信号) 4.The Unit Impulse and Unit Step Functions(单位冲激与单位阶跃函数) 5.Continuous-Time and Discrete-Time Systems (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系统) 6.Basic System Properties(基本系统性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信号与系统 研究生考研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1 科目名称:信号与系统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学科、通信学科、网络学科以及信号和信息分析与处理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考查考生对信号、系统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对信号分析和系统特性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的程度;考查考生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基本要求 “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任务是研究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认识如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基本分析、求解方法,并对所得结果赋予物理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数学工具正确分析典型的物理问题,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7课时) 1、理解信号、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典型信号的定义及其波形表达; 3、理解和掌握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的定义、特点(性质)及两者的关系; 4、了解信号的不同分解形式; 5、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线性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含义,并能做出正确判断; 6、熟练掌握信号的时域运算,理解运算对信号的影响结果; 7、了解系统模型的意义,掌握由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绘出系统模拟框图或系统模拟框图写出系统微分方程的方法。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6课时) 1、理解0-和0+时刻系统状态的含义; 2、理解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意义,至少掌握一种时域求解方法; 3、掌握系统全响应的两种求解方式: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4、会分辨全响应中的瞬态响应分量和稳态响应分量; 5、掌握卷积积分的定义、代数运算规律和主要性质、会用卷积积分法求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6、了解系统微分方程的算子表示。 第三章傅立叶变换(5课时) 1、掌握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方法; 2、理解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函数的概念、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与区别; 3、理解信号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之间的关系、抽样信号的频谱特点与抽样定理; 4、能利用傅立叶变换的定义和性质求解信号的频谱并绘制频谱图; 5、掌握经典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并能灵活运用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对信号进行正、反变换。 第四章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8课时) 1、理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概念; 2、熟练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卷积定义的意义及它们的应用; 3、元件s域等效模型、电路s域等效模型的等效方法; 4、掌握用s域变换求解单位冲激响应、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及全响应的方法; 5、深刻理解系统函数H(s)的定义及其零极点位置与时域响应的关系、零极点位置与系统稳定性的关系、零极点位置与系统频响特性的关系,并掌握有关的分析方法;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引导语: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有哪些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处理模拟信号的电子电路。“模拟”二字主要指电压(或电流)对于真实信号成比例的再现。 其主要特点是: 1、函数的取值为无限多个; 2、当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改变时,信号的波形也改变,即模拟信号待传播的信息包含在它的波形之中(信息变化规律直接反映在模拟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的变化上)。 3.初级模拟电路主要解决两个大的方面:1放大、2信号源。 4、模拟信号具有连续性。 用数字信号完成对数字量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或数字系统。由于它具有逻辑运算和逻辑处理功能,所以又称数字逻辑电路。 其主要特点是: 1、同时具有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 数字电路是以二进制逻辑代数为数学基础,使用二进制数字信号,既能进行算术运算又能方便地进行逻辑运算(与、或、非、判断、比较、处理等),因此极其适合于运算、比较、存储、传输、控制、决策等应用。

2、实现简单,系统可靠 以二进制作为基础的数字逻辑电路,可靠性较强。电源电压的小的波动对其没有影响,温度和工艺偏差对其工作的可靠性影响也比模拟电路小得多。 3、集成度高,功能实现容易 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是数字电路突出的优点之一。电路的设计、维修、维护灵活方便,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逻辑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集成电路块的功能随着小规模集成电路(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发展也从元件级、器件级、部件级、板卡级上升到系统级。电路的设计组成只需采用一些标准的集成电路块单元连接而成。对于非标准的特殊电路还可以使用可编程序逻辑阵列电路,通过编程的方法实现任意的逻辑功能。 模拟电路是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数字电路是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 模拟信号是关于时间的函数,是一个连续变化的量,数字信号则是离散的量。因为所有的电子系统都是要以具体的电子器件,电子线路为载体的,在一个信号处理中,信号的采集,信号的恢复都是模拟信号,只有中间部分信号的处理是数字处理。具体的说模拟电路主要处理模拟信号,不随时间变化,时间域和值域上均连续的信号,如语音信号。而数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A0303051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0 学分:4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先修课程:电路,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信号与系统》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研究信号和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要求掌握最基本的信号变换理论,并掌握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分析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信号的函数表示与系统分析方法,掌握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和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以及状态方程与状态变量分析法等相关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加深对信号与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实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学时分配 教学章节理论实践 第一章:信号与系统导论6 第二章: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8 第三章: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18 第四章: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0 第五章: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析8 第六章: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6 第七章: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8 总计64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信号与系统导论(6学时) 1.教学内容 (1)历史的回顾,应用领域,信号的概念 (2)系统的概念,常用的基本信号 (3)信号的简单处理,单位冲激函数 2.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信号的描述、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信号的运算;线性时不变系统判据;系统定义 教学难点:信号及其分类,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分析 3.课程教学要求

南邮《信号与系统》考研大纲

803--《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学生 应能掌握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建立简单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对数学模型求解,能够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 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1)信号的描述及其分类2)信号的运算3)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分类4)系统的模拟 2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1)冲激 函数及其性质2)系统的冲激响应3)信号的时域分解和卷积积分4)卷积的图解和卷积积分限的确定5)卷积积分的性质 3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1)周期信号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2)周期信号的频谱3) 非周期信号频谱4)一些常见信号的频域分析5)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6)相关函数与谱密度7)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8)信号的无失真传输和理想滤波器9)取样定理10)希尔伯特变换 4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拉普拉斯变换2)典型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3)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4)拉普拉斯反变换5)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6)系统函数7)由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析系统特性8)连续时间系统的稳定性 5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1)离散时间信号2)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模拟3)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4)离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6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1)Z变换2)Z反变换3)Z变换的性质4)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5)离散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6)离散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7 状态变量分析 1)状态与状态空间2)连续、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3)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三、主要参考书

信号与系统课程标准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课程性质:《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是该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实施。该课程与本科生的许多专业课(例如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路、图象处理、微波技术等)有很强的联系,是研究各类电子系统共性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具有科学方法论的鲜明特点,研究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的任务是研究信号和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要求掌握最基本的信号变换理论,并掌握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分析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目标: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建立起有关“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通信、信息处理等方面有关研究工作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各种分析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要求: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法,为后续课的学习及从事实际的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关注基本知识与方法的应用,积极参与信号与系统实践课程,课后要做一些相关练习和讨论。 第二部分:关于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的建议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吴大正等编著的《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4版)。该教材入选“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发行数万册,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比较全面系统的高校信号与系统教材。很多高校以该教材建设精品课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同学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 1、郑君里:《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2、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3、刘泉主编:《信号与系统题解》,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4、梁虹主编:《信号与系统分析及MATLAB实现》,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5、张小虹编著:《信号与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信号与系统 1.基本内容: 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概念;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概念;信号的基本运算;卷积的计算。 2.基本要求:

824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824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824 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信号与系统》作为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程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硕士学位学习所要求的专业水平。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的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考生应具备的有关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及其相关的应用。 三.考试基本要求: 考生应具有良好的信号与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熟记各种常用的公式和常用信号的变换对公式。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五.考试内容: 1.连续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基本的连续与离散时间信号、系统的概念及基本性质,奇异函数,卷积和与卷积积分的计算,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 2.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 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周期性,连续与离散时间周期信号傅立叶级数的概念与性质。 3.连续与离散时间信号傅立叶变换: 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的定义及性质,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系统的频域分析和系统的频率响应。同步和异步AM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 4.连续时间信号拉普拉斯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与性质、收敛域;系统的复域分析、系统函数及其零极点图,傅立叶变换的几何分析法,系统的稳定性,单边拉普拉斯变换。 5.离散时间信号Z变换:

四川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考研大纲

四川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通信系统原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参考教材 《通信系统原理(修订本)》冯玉珉,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考试涉及知识点 1、通信系统 1.1 通信系统的概念及基本组成(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 1.2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与可靠性,带宽、信噪比、传码率、传信率、频带利用 率、误码率、误信率) 2、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与噪声分析 2.1随机过程的平稳性与遍历性 2.2能量谱密度、功率谱密度与自相关函数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3平稳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功率传递函数的概念 2.4 随机信号进入乘法器 2.5 高斯型白噪声与窄带高斯噪声 3、模拟调制系统 3.1 模拟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 3.2 AM、DSB、SSB、VSB调制与解调原理、特点、数学表达式、带宽、功率 3.3 线性调制抗噪声性能分析(信噪比得益与比较,解调器输入输出信噪比计算) 3.4 模拟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 3.5 NBFM 、NBPM 、WBFM、WBPM原理与特点、数学表达式、带宽的计算 3.6 非线性调制的解调 3.7 非线性调制抗噪声性能分析(信噪比得益与比较,解调器输入输出信噪比计算) 3.8 FM系统的预/去加重技术概念 3.9 FM门限效应概念 4、模拟信号编码传输 4.1 脉冲编码调制(PCM)原理 4.2 差分脉码调制(DPCM)原理与特点 4.3 增量调制(DM)原理与特点 4.4 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ADPCM)的概念

5、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5.1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及其特点 5.2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5.3符号间干扰概念、Nyquist第一准则、Nyquist理想信道传输、升余弦频谱 6、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6.1 2ASK调制解调原理 6.2 2FSK 调制解调原理 6.3 2PSK 调制解调原理 6.4 多进制数字调制基本原理与概念 7、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7.1 最佳接收准则 7.2 利用匹配滤波器的最佳接收 7.3 数字信号载波传输的最佳接收(概念) 7.4 理想接收机模型(概念) 8、信道编码 9.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 9.2 线性分组码 9.3 循环码 三、题型及其他 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名字与概念解释、作图题、计算与分析题; 涉及基本概念的题占约总分的40%,计算与分析约占总分的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