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黄淮冬麦区小麦主要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述评(一)

黄淮冬麦区小麦主要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述评(一)

黄淮冬麦区小麦主要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述评(一)
黄淮冬麦区小麦主要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述评(一)

黄淮冬麦区小麦主要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述评(一)

论文关键词黄淮麦区;小麦;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论文摘要黄淮冬麦区是我国最主要麦区,介绍了该区小麦主要高产种植模式。

在我国,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为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区)。我国小麦种植区可划分为10个主要区和30个副区。其中,黄淮冬麦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5%及50%以上,为我国最主要麦区地区。研究该区小麦主要种植模式,可为各地发展小麦生产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1小麦-玉米-大白菜立体种植模式

9月下旬在大畦内种12行小麦,行距20cm,选用矮秆、早熟、耐寒、抗病、抗倒伏、丰产性强的“晋麦53号”等品种;翌年4月下旬,在小畦内种2行玉米,行距41cm,选用中晚熟、增产潜力大的“农大60”、“掖单13号”等品种,玉米和小麦间距21cm,9月下旬收获;6月下旬小麦收获后及时灭茬,施肥耕翻大畦;8月上旬在大畦内复播4行大白菜,行距约60cm,选用早熟、丰产性好的“太原二青”或“晋菜三号”等品种,10月下旬捆菜,11月上旬收获上市或贮藏。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产小麦3t、玉米6t、大白菜90t,纯收入4万元以上。该模式适于在山西潞城及其他无霜期180d,年积温3500℃以上的肥沃土地种植。

2“一膜两用”小麦甜菜带状种植栽培模式

当气温稳定通过0~2℃时,人工依“线”同侧覆膜;人工覆膜后,用6行小麦穴播机在膜中间穴播6行小麦,小麦行距调整为0.14m左右、穴距0.1m,选用武春121、2014、永良12号、杂交小麦901等品种;小麦播种后,即可在小麦带两侧膜上各种1行甜菜,甜菜距小麦15~20cm,甜菜行距40~50cm、穴距25cm,选用双丰305、工农2号、95017等品种。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产小麦3.75~5.25t、甜菜33~45t。该模式适于甘肃一熟制沿山冷凉灌溉农业区发展。3小麦-玉米间作越冬甘蓝矮生豇豆高效种植模式

冬小麦于10上旬播种,翌年5月中下旬收获,可选用常规品种;玉米于5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收获,可选用常规品种;甘蓝7月下旬播种,8月上旬~9月上旬定植,翌年3~4月份采收,选用抗寒性强、冬性强的中、晚熟品种如寒光、寒光1号、海丰1号等;矮生豇豆于4月上旬播种,8月上中旬拉秧,选用矮生型、较耐阴的早中熟品种,如一丈青、美国地豇豆等。该模式经济效益好(每公顷大田可增收3.0万~3.75万元),操作简单,投资少,易于推广,适于在山东各地区推广。

4小麦-冬菜-西瓜-棉花-苞菜间作高效种植模式

秋播小麦,同时种上冬菜;翌年2月中旬,进行西瓜温室育苗、嫁接换根,5月下旬收获;3月上旬冬菜收获后,施肥、整地、建拱棚,栽植西瓜,株距50cm,密度为1.32万株/hm2,同时在棚内侧直播2行棉花,小行100cm、大行200cm,株距20cm,密度为3.3万株/hm2;6月初收麦,6月底西瓜清茬后,施肥整地,栽2行早苞菜,小行50cm、大行250cm,株距30cm,2.25万株/hm2,中秋节前后上市。该模式实现了五种五收,一般每公顷产小麦2.5t、西瓜78t、皮棉1.5t、冬菜8t、苞菜12t,产值为8.145万元,扣除成本后纯收入为6万元。该模式适于江苏沛县及其他高亢沙壤土地区发展。

5小麦-冬菜-西瓜-大葱高效立体种植模式

该种植模式以2.6m为一个播带,麦播时种9行小麦,行距20cm,幅宽1.6m,预留行1m;11月上旬在空档内撒播或条播菠菜,或者种植黄心菜,春节前上市;翌年5月中下旬在空档中间定植1行西瓜,株距40~50cm,栽植密度为7500~9000株/hm2;7月下旬至8月初收获西瓜,定植大葱(4月份育苗),行距50cm,株距10cm,栽植密度319.5万株/hm2(或在8月中旬整地种植大白菜)。该模式下,每公顷可产小麦7.5t、冬菜6t、西瓜52.5~60.0t、大葱60t,产值为7.5万~7.95万元。该模式适于河南修武地区及条件相似地区发展。

6小麦-菠菜-平菇-夏棉-草菇五种五收种植模式

小麦于10月上中旬播种,选用河农972、冀麦24,冀麦31,鲁麦15等品种;小麦出苗后,播种菠菜(用种量60~70kg/hm2);菠菜收获后(2月下旬到3月上旬),在麦行间挖一条深20cm、底宽10cm、上口宽20cm的沟,播种平菇,选用菌丝粗壮、抗逆性强的菌种;4月下旬至5月上旬,菇床培养料营养基本耗尽,应及时将废料埋入麦行间的沟内,移栽棉花,栽植密度为6万株/hm2,选用茎秆高大、枝叶茂密的品种,如中棉12等;6月上中旬小麦收获后,播种草菇,用种量为15kg干料/m2。该模式下,平均每公顷产小麦4.5t、菠菜22.5t、鲜平菇45t、皮棉1.125t、草菇22.5t,纯收益7.5万元以上。该模式是在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种植模式,适于在河北邯郸地区发展。

黄淮冬麦区小麦主要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述评

黄淮冬麦区小麦主要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述评摘要黄淮冬麦区是我国最主要麦区,介绍了该区小麦主要高产种植模式。 关键词黄淮麦区;小麦;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在我国,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为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区)。我国小麦种植区可划分为10个主要区和30个副区。其中,黄淮冬麦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5%及50%以上,为我国最主要麦区地区。研究该区小麦主要种植模式,可为各地发展小麦生产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1小麦-玉米-大白菜立体种植模式 9月下旬在大畦内种12行小麦,行距20cm,选用矮秆、早熟、耐寒、抗病、抗倒伏、丰产性强的“晋麦53号”等品种;翌年4月下旬,在小畦内种2行玉米,行距41cm,选用中晚熟、增产潜力大的“农大60”、“掖单13号”等品种,玉米和小麦间距21cm,9月下旬收获;6月下旬小麦收获后及时灭茬,施肥耕翻大畦;8月上旬在大畦内复播4行大白菜,行距约60cm,选用早熟、丰产性好的“太原二青”或“晋菜三号”等品种,10月下旬捆菜,11月上旬收获上市或贮藏。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产小麦3t、玉米6t、大白菜90t,纯收入4万元以上。该模式适于在山西潞城及其他无霜期180d,年积温3500℃以上的肥沃土地种植。 2“一膜两用”小麦甜菜带状种植栽培模式 当气温稳定通过0~2℃时,人工依“线”同侧覆膜;人工覆膜后,用6行小麦穴播机在膜中间穴播6行小麦,小麦行距调整为0.14m左右、穴距0.1m,选用武春121、2014、永良12号、杂交小麦901等品种;小麦播种后,即可在小麦带两侧膜上各种1行甜菜,甜菜距小麦15~20cm,甜菜行距40~50cm、穴距25cm,选用双丰305、工农2号、95017等品种。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产小麦3.75~5.25t、甜菜33~45t。该模式适于甘肃一熟制沿山冷凉灌溉农业区发展。 3小麦-玉米间作越冬甘蓝矮生豇豆高效种植模式 冬小麦于10上旬播种,翌年5月中下旬收获,可选用常规品种;玉米于5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收获,可选用常规品种;甘蓝7月下旬播种,8月上旬~9月上旬定植,翌年3~4月份采收,选用抗寒性强、冬性强的中、晚熟品种如寒光、寒光1号、海丰1号等;矮生豇豆于4月上旬播种,8月上中旬拉秧,选用矮生型、较耐阴的早中熟品种,如一丈青、美国地豇豆等。该模式经济效益好(每公顷大田可增收3.0万~3.75万元),操作简单,投资少,易于推广,适于在山东各地区推广。 4小麦-冬菜-西瓜-棉花-苞菜间作高效种植模式

23种高效种植模式

23种高效种植模式 一、六种温室模式 (一)黄瓜一苦瓜:黄瓜:选用顶峰、韩秀、津优38等耐低温、耐弱光品种。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11月中旬上市。采用嫁接苗,宽窄行栽培。宽行7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30厘米,亩栽黄瓜3500-3800株,翌年4月份拉秧。黄瓜亩产量5500公斤,亩收入2万元。 苦瓜:同黄瓜一样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翌年4月上中旬上市。宽行7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1.5米,亩栽700余棵。8月份拉秧。亩产量4500公斤,亩收人1.5万元。 (二)樱桃番茄-韭菜:樱挑番茄:选用红宝石、红珍珠、圣女等耐低温,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10月上旬育苗,12月下旬定植,翌年2月下旬上市。采用宽窄行,宽行7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40-45厘米左右,亩栽2500株左右。亩产量6000公斤,亩收人1.2万元。 (三)韭菜: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冬季不经休眠可连续生长的嘉兴雪韭、河南91、平韭2号等优良品种。翌年2月下旬育苗,7月下旬移栽,当韭菜长到15-20厘米时便可收割。一般情况下收割3-4茬。每次收割时,应留茬高度适当,头刀距鳞茎4-5厘米处下刀为宜,亩产量5500公斤,亩收入1万元。 (三)番茄-芹菜:番茄:选择无限生长类型、耐低温、耐弱光、耐高湿和不易徒长品种。上年12月中下旬温室育苗,2月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开始采摘上市,6月上中旬结束。亩栽3000棵左右。亩产量55∞公斤,亩收入1万余元。 芹菜: 5月中下旬露地育苗,8月底定植到温室,11月中下旬陆续上市,1月中下旬结束。亩产量8000-12000公斤,亩收入1.2-1.6万元。

小麦高产管理种植技术

小麦高产管理种植技术 小麦在农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农作物,而且在我们日常的饮食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小麦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农作物。不知道大家对小麦有什么样的了解,你知道什么时间播种是最合适的吗?小麦的播种方法都有哪些?以及种植时的注意事项大家都了解吗?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吧! 第一、小麦的种植时间具体是什么时候 有一种是在冬季种植,冬季播种的小麦被称为冬小麦。而另一种就是在春季时候种植,这时的小麦又被称为春小麦。冬小麦种植时间大概一般是在9月到10月份的时间,到第2年的4月到5月之间来进行收割。春小麦的种植时间一般就是在春节之后,再到第二年的8月到9月份时间进行收割。 第二、在种植小麦的时候,播种的方法有哪些 在种植小麦的时候,要注重它的播种方法,小麦的种植方法主要分别有条播、撒播以及穴播。条播种植小麦比较常见,但是要注意种子落地是否均匀,覆盖土的深浅应该需要一致,这样它的出苗就会比较整齐完整。撒播都是用于麦棉套作或者就是稻麦交换的地区,这样的话投资比较重的,统计难度比较大,因为这样有利于抢时、省工。穴波也叫做“点播”或者是“窝播”,都是被稻茬或者是麦田处时来采用。出苗也很整齐、田间的管理更为方便,但是花工的时间很大,穴距也比较大,苗穗数量普遍偏少,那样麦苗的产量就会受到影响。 第三、播种小麦时的注意事项大家要了解 在播种的前三天晒种子,种植的种苗速度直接影响种苗的强或者是弱。如果种苗出的比较慢,那么呆在土壤里的这段时间就会消耗种苗的营养,导致麦苗会比较弱,也就越容易受到土传性或者是总传性病害的侵害。所以我们一定要挑选好较优质的种子,并且提前晾晒,并且要提前催醒种子,这样的话才可以使播种后的种子萌发速度变得更快。 第四、播种的深度大家要把握好 小麦生长的深度大约是3厘米左右,如果太浅的话会直接影响到小麦种子吸水,太深的话,也会影响到种子在出土的时候受到很大的阻力,从而就会导致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一定要注意在播种前要调整好播种的深度,还要注意在播种前一定要整好地,以避免水平面的不平整,这样才能保证到整个麦田的出苗率到整齐和麦苗的均匀。 第五、在麦田播种的时候,播种后要进行适当的镇压

介绍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介绍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为了探索高效种植模式,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摸索出了一套“食荚甜豌豆―夏大豆―荞麦”高效栽培模式,其效益远远高于稻―麦两熟模式。现将该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食荚甜豌豆的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选用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如“奇珍76”。 2.适期播种。泰兴地区露地最佳播种期为11月5日。种植规格宜采用宽窄行栽培,宽行85~90厘米、窄行65~70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穴3~4粒,播深4~6厘米,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万株左右。 3.搭架引蔓。当株高25~30厘米时,用芦竹或青竹及时在窄行上搭架,棚架高180~200厘米,株高达到45厘米以上时人工引蔓绑缚上架。 4.肥水管理。插前结合耕翻,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公斤、高效三元复合肥15公斤作基肥。冬前视田间长势,667平方米用腐熟人畜粪1000~1500公斤加

尿素2~3公斤离根浇施,以促黄补瘦。立春返青期667平方米用高效复合肥10公斤、尿素6~8公斤在离植株8厘米左右处深施,促进花荚生长。采摘开始后,每隔1周用叶面肥如“惠满丰”喷施1次,可有效促进花蕾发育,增加花荚数,防止早衰。 5.病虫草害的防治。常见病害有白粉病、褐斑病和霜霉病。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防治。褐斑病和霜霉病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1∶2∶20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等,用敌杀死2000~3000倍液防治即可。田间杂草一般人工拔除。 6.适时采摘。根据采摘标准和田间长相,当嫩荚充分长大、籽粒还未饱满时开始采收,一般在5月20日前采摘结束。 二、夏大豆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选用“6月白”、“华豆一号”等早熟品种。 2.适时播种。在前茬离田前10~15天进行套作,采用穴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穴2~3粒,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万~1.5万株。 3.肥水运筹。前茬离田后,667平方米及时施用腐熟灰

2020届河南省百校联盟2017级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及答案

2020届河南省百校联盟2017级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 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5.考试范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 第Ⅰ卷 本卷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9年6月21日23时54分是夏至节气到来的时刻。下表为某城市夏至前后几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3题。 1.2019年的夏至到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该城市所在的经度大约为 A.153°E B.113°E C.87°E D.80°E 3.2019年7月1日至8月1日期间,该城市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但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在新西兰南岛西海岸帕帕罗瓦国家公园里有一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千层薄饼岩。它从下到上,负突起(凹槽)岩石与正突起(凸脊)岩石相互叠置,重复出现。图1示意千层薄饼岩。据此完成4~6题。 4.千层薄饼岩岩层的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处于 A.活跃期 B.平静期 C.活跃期向平静期过渡 D.平静期向活跃期过渡 5.千层薄饼岩凹槽与凸脊相互叠置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岩层 A.形成原因不同 B.硬度不同 C.年龄不同 D.延伸方向不同 6.长期塑造千层薄饼岩的侵蚀作用主要有 ①海浪侵蚀②风力侵蚀③冰川侵蚀④生物风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图2为澳大利亚某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7~9题。 7.根据气温分布状况判断,该月份最 可能 是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8.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该月甲地气温 偏低 的根本原因是 A.受冷高压控制 B.海拔较高 C.深居内陆 D.太阳辐射较弱 9.该月乙、丙两地的气温差异较小,其主要原因是该月 A.乙、丙两地以阴雨天气为主 B.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较弱 C.乙、丙两地以晴朗天气为主 D.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较强图3示意某年10月5日我国东南沿海天气形势,图中L代表气压中心。据此完成10~12题。

小麦的高产种植技术

小麦的高产种植技术 一、种子准备:按照25公斤/亩备足清洁率98%以上,发芽率85%以上的九三95-41080、?龙麦33号、克旱16号等品种。?在播种前 7天应用小麦种衣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用量的1%。拌种时要把种 子定量加注到拌种器内,一次内盛2/3~3/4容积的种子,?再根据 种子量按比例将配好的药液加注到拌种器内,?拌种器不能滴漏药液,?要封好口,立即搅拌,正反转各100转,使药液均匀附着于种子表面,然后堆放晾干。 二、播前整地:整地要以顶凌散墒,提早播期为中心,全部选用豆茬,采取耙茬作业,耙透耙平,耙深7-10厘米,整地后达到播种 状态的土壤应该是表土细碎,上虚下实,无堑沟和土檩子,地表平整。 三、?播种 1、播期:由于今春土壤墒情大,雨雪天气频繁,?春整地时期拖后,因此播期将比每年推迟7~10天,正常播期以4月15~25日为宜,山上耕地的最迟播期不能超过5月5日。?播期总的原则是以保 证质量为主,坚决杜绝湿整湿播。 2、保苗株数:克旱16号垧保苗800~850万株;龙麦33号、九 三95-41080垧保苗为750~800万株。 3、施肥水平:化肥用量因土壤肥力状况及品种的喜肥特性的不 同而不同,总水平为N9-10P9-10K2-3(纯量斤/亩,下同),一般较 肥沃的土壤上下限,在较脊薄的土壤上用上限。 4、播种方法:首先搞好试播,播前应在地头划出转弯地带,转 弯地带为播种机组的工作宽幅,并且要划好开沟器起落线和播种机 第一行程标志,机组行走采用梭形播法,横播枕地,播后镇压。

5、施肥方法:施肥仍采取深施肥与种肥结合的施肥方法。深施 肥量为总用肥量的2/3,?深度达到7-8厘米,肥料的另3/1与种子 同播。易涝地块、晚播地块设计施肥量较少的小麦播种时化肥可以 一次施入,否则必须进行播前深施肥。 6、播种质量要求:种子肥料定量装袋,加种加肥要做好记录, 每一往复播种面积要核准,实际播量与规定播量误差不得超过正负1%;?播深要严格控制,前期防浅,后期防深,镇压后播种适宜深度 为4-5厘米,?复土严密、严防漏种;种子肥料不重播不漏播,田间 无“天窗”,地头无三角空隙地,地块要种满种严;行距误差不超过 正负1厘米,往复结合堑误差不准超过正负5厘米,双线起落线上 重漏播不允许超过0.5米;5播后及时镇压。 四、小麦产量低的原因: 1、小麦群体不合理:-----最常出现的问题 一是收获穗数少:收获穗数(种植密度)影响占47.5%;每穗粒数 影响占29.2%;千粒重影响占23.3%; 二是穗层不整齐:麦田的穗层分出3-5层,每层之间相差8cm以上,各层间穗粒数变化大穗大小不一,直接影响每穗粒数(群体平均)。 2、小麦播期不合理:播期的作用,使小麦一生对光、温、 水的要求与当地气候变化特征相吻合。主要是与降水相对应。 3、小麦施肥量不足:小麦需肥量,随产量提高而增加。 4、小麦中后期缺N: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问题:N肥施在前期,后期缺乏。解决办法:一是后期追肥;二是施用缓释化肥。 5、小麦水分利用率:低表现为小麦前期、抽穗期、灌浆期都常 遇到干旱。导致小麦产量不稳、品质受影响。 五、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做到六个坚持、把好六个环节关:

种植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种植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宽幅精播种植模式 1.党伟,马超,赵强,冯质会,刘学谦. 宽幅精播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 2015(19) 小麦宽幅精播栽培能够有效协调小麦产量三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小麦高产稳产。 宽幅精播处理的小麦基本苗数、冬前茎数、冬前三叶以上大蘖数、春季最大茎数和成穗数均>CK,增长率为5.17%—8.63%(表1)。表明宽幅精播能够促进小麦冬前分蘖,有效增加冬前三叶以上大蘖的数量,提高分蘖成穗率。 分析原因主要是宽幅播种栽培时小麦群体田间布局更加优化,能够有效改善田间小气候状况、增强通风透光能力,进而促进小穗及小花分化发育。 宽幅精播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表明宽幅精播能够提高小麦灌浆期籽粒的日均灌浆强度。宽幅精播栽培较好地改善了小麦田间群体结构,使得植株光合性增强,叶片绿叶功能期延长,进而提高光合物质持续向籽粒运输的能力。 宽幅精播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表明宽幅精播能够改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明显提高小麦产量。进一步说明在相同播种和种植条件下,宽幅精播栽培通过农机农艺技术措施优化组合,使得小麦产量三因素更加协调,对进一步提高产量水平、实现小麦高产稳产具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2.余松烈,董庆裕.667m2产量700一800 kg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 技术[J] . 农业知识. 2008. (8):1 -2. 生产实践表明,小麦宽幅精播栽培能够使小麦种子分布均匀,有效减少缺苗断垄和疙瘩苗现象,克服了密集条播造成的籽粒拥挤、个体争肥争水、根少、苗弱的缺点,在培育冬前壮苗、合理布局群体、增强光合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 刘保华,苏玉环,申景梅,赵文梅.王雪香,冯佳,马永安. 冀南 麦区小麦适宜播种方式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2. 16 (8):9一14. 小麦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3个因素决定。在小麦生产中,只有三因素相互协调,才能实现小麦高产稳产。 4. 赵海波,于凯,曲日涛,李延奇,赵利华. 宽幅精播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2. (6):42一4 5. 本研究结果显示,小麦宽幅精播栽培能够较好地协调小麦产量三因素之间的

2018-2019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冬麦区旱肥组生产试验总结

2018-2019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生产试验总结 (讨论稿)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洛阳农林科学院 为进一步鉴定国家冬小麦良种区试品种在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的耐旱性、丰产性、适应性及利用价值,为国家小麦品种审定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本组试验。根据2018年8月(石家庄)区试年会精神和农技种函[2018]484号文件《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2018-2019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及展示示范相关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区试处的领导下和有关省种子管理站的配合下,由洛阳农林科学院负责本组试验的具体安排及汇总工作。 一、试验概况: (一) 参试品种 本年度参试品种共6个,以洛旱7号为统一对照种(表1)。 表1 2018-2019年度黄淮冬麦区旱肥组生产试验参试品种一览表 代号 品种名称 组 合 供育种单位 联系人 邮 编 1 ZH4261 山农2149/矮抗58 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朱俊科 255432 2 垦星5号 济麦22/02-8-3-2-1 兰陵农垦实业总公司 陈为兰 277799 3 泰田麦118 阿夫/PH85-16 泰安市丰田作物科学研究院 河南利奇种子公司 梁文化 271018 4 衡H1217 邯6172 /济麦2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张文英 053000 5 圣麦105 师栾02-1/烟农19 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盛 英 272400 6 洛旱7号CK豫麦49/山农45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 吴少辉 471022 (二)试验试点设置 2018-2019年度共布点8个,其中山西省1点,山东省2点,河南省3点,河北省1点,陕西省1点(表2)。

气 象 地 理 区 划

气象地理区划 全国一级气象地理区划 一级区划中,将我国划分为十一个大区,分别为: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 华北地区:山西、河北二省,北京、天津二市和河南、山东两省黄河以北地区; 内蒙古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 黄淮地区:黄河至淮河间所含的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地区; 江淮地区:淮河至长江间所含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地区; 江南地区:长江至南岭间所含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和福建北部(从南岭向东延伸)等地; 江汉地区:江淮、黄淮以西的河南、湖北其余地区;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四省(区)和福建南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省(区、市); 西藏地区:西藏自治区。 国道 国道,就是国家干线公路的简称,目前我国共有70条国道,并根据其地理走向分为3类。第一类是以北京为中心,作扇面辐射的公路,共12条,约1.4万公里;第二类是中国版图之内南北走向的公路,共28条,约3.9万公里;第三类是东西走向的公路,共30条,约 5.3万公里。 为区分这3类国道,每条公路干线常采用三位阿拉伯数字作为编号来表示。编号3位数中的第一位数字表国道类别:1××代表第一类以北京为中心的放射性国道;2××代表第二类南北走向的国道;3××代表第三类东西走向的国道。编号3位数中的第二、三位数字表示国道的排列顺序,“1××”的“××”就是第一类国道自北向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序数。 身份证号码编排规则 (1)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 (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3)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 (4)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5)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 (6)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7)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也有的说是个人信息码,一般是随计算机的随机产生,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校检码可以是0~9的数字,有时也用x表示。作为尾号的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X,但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因为如果用10做尾号,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X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

小麦高产种植新技术

小麦高产种植新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种植小麦。耕层厚度>20cm,土壤有机 质≥13g/kg,水解氮≥8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 150mg/kg。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耕深20cm左右,并耙 透耙匀,做到上虚下实,以利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可用40%辛硫 磷或40%毒死蜱4.5kg/hm2,拌干细土150~225kg随犁撒施,防治 地下害虫。 2.选用良种 3.种子的处理 经过一定时间储藏、加工以后的种子,发芽率、水分指标等是否符合要求,要进一步测试鉴定,同时注意播种前的晒种、选种等其 它准备工作,确保种子质量。 4.适量播种 播量的多少,要因地因条件因品种制宜。中产田因地力不是太好,适当增加播量,可较多地依靠主茎穗争取高产。高产田若播量过大,易引起群体过大,通风透光不好,个体生长弱,易倒伏,若适当降 低播量,群体不会过大,个体促壮,抗倒,穗大,产量较高。播量 的多少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不同的品种要掌握一定的播种。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用优质、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高肥水地块宜选用武农148、小偃22、矮抗58等品种,中低肥水地块宜选用小 偃22、西农979等品种。小麦播种前除选种、晒种外,最好每

100kg种子用200~300g的多菌灵或15%粉锈宁拌种或小麦专用拌种 剂对麦种进行包衣或使用包衣种子,防治小麦根腐病、全蚀病、纹 枯病等病害,保证小麦出全苗[1]。 1.2土壤处理及培肥地力 土壤处理可用50%辛硫磷乳油750g/hm2拌52.5kg豆饼,结合耕 地边撒边犁;也可用3%甲拌磷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30~ 45kg/hm2,用于防治蛴螬、蝼蛄和金针虫。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及硫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无素。秸秆中有机 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能 源物质,还田后微生物量激增,土壤生物活性强度提高,接触酶活 性可增加47%。随着微生物繁殖力的增强,生物固氮增加,碱性降低,促进了土壤的酸碱平衡,养分结构趋于合理。秸秆还田可使土 壤容量降低,土质疏松,通气性提高,犁耕比阻减小,土壤结构明 显改善,连续秸秆直接还田,由于根茬粉碎疏松和搅动表土,能改 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的保水、透气和保温能力增强,吸水率提高。因此,充分发挥兴平市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广秸秆机械直 接还田技术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建立高产稳产农田的有 效途径。 1.3科学配方,合理施肥 按照目标产量,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产量6750~ 7500kg/h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0~45t/hm2及纯氮180~ 225kg/hm2、五氧化二磷135~180kg/hm2、氧化钾90~120kg/hm2, 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和70%氮肥作底肥结合翻地施入,剩余30% 氮素化肥结合灌水在拔节期追施。 1.4深耕细耙,精细整地 一般深耕20~25cm,深耕耙透不漏耕,旋耕机作业的地块,旋 耕深度要达到15cm以上,特别是秸秆还田地块至少旋耕2遍,达到 上虚下实、地面平整、无残茬和土块。起垄要求行直垄端,为提高 小麦机播种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适期播种,宽幅精量条播

冬麦区指的是哪里的

冬麦区指的是哪里的 中国小麦分布广,全国各地都有种植。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形成明显的不同种植区。早在1936年依气候及小麦生产状况把中国小麦分为7个区域,其中6个冬麦区,1个春麦区;1937年又根据100多个小麦品种在8省9个地点进行3年区域适应性试验的结果,把6个冬麦区归为3个主区。这是中国小麦区分最早研究。1943年依据中国小麦冬、春性,籽粒色泽和质地软硬,将全国主要麦区划分为硬质红皮春麦区,硬质冬、春麦混合区,软质红皮冬麦区3个种植区。60年代初,《中国小麦栽培学》又将全国小麦划分为北方冬麦区、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3个主区和10个亚区,为中国较完整的小麦分区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冬、春小麦分界线和各主要麦区的划分得到重新确定。以后气象,品种和栽培等学科的科学工作者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相继提出不同的区划。《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一书以《中国小麦栽培学》的区划为基础,直接划分为10个麦区,有的区还进一步划分了若干副区。80年代以来,全国小麦生产迅速发展,有关小麦区划的资料不断丰富,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为此将全国小麦种植区划在原有的东北春麦、北部春麦、西北春麦、新疆冬春麦、青藏春冬麦、北部冬麦、黄淮冬麦、长江中下游冬麦、西南冬麦以及华南冬麦10个麦区基础上,重点对区属范围及分区走向进行了相应的修订与调整。 东北春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全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均接近全国的8%左右,约占全国春小麦面积和总产量的47%及50%,故为春小麦主要产区,其中以黑龙江省为主。 本区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大部分地区海拔为40~500米,西北部的内蒙古部分地区可达600~800米。土壤以黑钙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及北部黑河地区小麦面积比较集中,建有大批国营农场,其小麦产量占黑龙江全省春小麦总产量1/2左右。全区属大陆性气候,气温偏低,热量不足,冬、夏气温相差极大。温度为自北向南递增,最冷月平均气温-23~10℃,绝对最低气温-41~27℃,为全国气温最低地区。年降水量320~870毫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130~333毫米,但东部多雨,西部干旱。东部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后期常因雨水偏多而形成湿涝灾害,并影响收获。而西部吉林省白城与辽宁省朝阳等地区,则又多因春旱、多风而造成干旱和风沙为害。本区小麦品种属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短,多在90天左右。病害以根腐病、锈病、赤霉病为主,丛矮病和全蚀病也有发生。种植制度一年一熟,4月中旬播种,7月20 日前后成熟。全区除对各类病害及时防治外,东部排涝防湿;北部防除杂草;西部兴修水利,采用少深翻,多深松,少耕、免耕等防风固沙和减少蒸发的耕作技术,均为小麦增产的主要措施。根据温度和降水量的分布,又可将本区分为北部高寒、东部湿润和西部干旱3个副区。 北部春麦区本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盟,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区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并包括河北、陕西两省长城以北地区及山西省北部。全区小麦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和1%左右,约为全区粮食作物面积的20%。小麦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在全国各麦区中为最低,且发展很不平衡;西部河套灌区的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等地的产量水平较高,向河北省的张家口、山西省的雁北及陕西省的榆林等地区均为低产区。 全区海拔l000~1400米,土壤以栗钙土为主。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显著,寒冷少雨,土壤贫瘠,自然条件差。最冷月平均气温-17~11℃,绝对最低气温-38~27℃。全年降水量309~496毫米,多数地区为300毫米左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只有94~168毫米。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个别地区有两年三熟。本区小麦品种属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90~120天。播种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成熟在7月上旬前后,最晚可至8月底。全区病害主要有叶锈病、秆锈病和黄矮病,丛矮病;虫害以麦秆蝇及粘虫为主。早春干旱,后期高温逼熟及干热风为害以及河套灌区的土壤盐渍化,均属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在增产措施上应实行休闲轮作等种植制度,以培肥地力;灌区提倡沟、畦灌,作好渠系配套,改进灌溉制度,防止土壤盐渍化。依据全区南、北降水量的不同,可分为北部干旱和南部半干旱两个副区。 西北春麦区本区以甘肃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及青海省东部部分地区。麦田面积约占全国的4%,总产量达5%左右。单产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而居各春麦区之首;地区间差异大,其中甘肃省河西走廊灌区及宁银引黄灌区的单产较高。 本区地处内陆,海洋季风影响微弱,部分地区属干旱荒漠气候。海拔1100~2240米,土壤主要为棕钙土及灰钙土,结构疏松,易风蚀沙化。黄土高原地区沟深坡陡,水上流失严重,地力贫瘠。最冷月平均气温-9.3~7.5℃,绝对最低气温-27~23℃。光能资源丰富,热量条件较好,气温日较差大;晴天多,日照长,辐射强,有利于小麦进行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但年降水量仅86~335毫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52~18l毫米,为中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且蒸发量大。小麦生长主要靠黄

黄淮四市的区域定义和有关概况

黄淮四市是指位于黄河以南、淮河流域的周口、驻马店、信阳、商丘四市,在我河南省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黄淮四大经济板块中,黄淮四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区、粮食大区、工业小区、财政穷区。 黄淮四市,生活着3500多万人民,占河南全省三分之一强。然而近年四市发展慢于河南全省平均水平,日益成为中原崛起大局中的“木桶短板”。 辩证地看,差距大,意味着发展的潜力、发展的空间也大。从最薄弱处入手,加高短板,对增进“木桶”的容量将是事半功倍。 黄淮四市是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占全省的40%以上。农业既是黄淮四市发展的基础,又是发展的优势所在。今后,全省新增的小麦和玉米良种补贴、棉花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一半以上用于黄淮四市,到2010年,区域内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的县(市),全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全省集中50%以上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资金用于黄淮四市。全省新增“阳光工程”任务的70%以上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资金的50%以上用于黄淮四市。 工业是黄淮四市的软肋,去年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3个百分点。河南将对黄淮四

市的县市建设工业集聚区给予资金扶持;通过采用贴息、补助等方式,对带动黄淮四市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和扩大就业作用大的项目给予扶持;鼓励、支持省内外大型企业在黄淮四市投资设立子公司、重组或并购现有企业;从省百户重点企业中选择部分企业对黄淮四市企业对口帮扶。 长期投入不足,是导致黄淮四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河南将在原定2006年至2008年每年扶持13个困难县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的基础上,从2007年起增加2亿元,执行到2010年,支持范围扩大到黄淮四市所有县(市、区)。同时,增加对黄淮四市的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并降低市、县两级财政配套投资比例。河南将支持这一地区提高防洪除涝能力,完善公路路网体系,加强骨干电网和电源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2007年至2010年,国家和省农村公路补助资金重点用于黄淮四市和黄河滩区的农村道路建设。2010年底前,黄淮四市力争各建成1座500千伏变电站,共建成11座220千伏变电站。2007年底,黄淮四市农村基本实现户户通电,2008年底基本消除农网改造“盲点村”。

小麦种植方法与设计方案

一种小麦种植方法,包括以下详细步骤:(1)、整地,深耕土壤2530cm,将土壤整平,每亩地施用小麦复合肥80100kg,肥料施用在地表下1020cm;(2)、种子预处理;(3)、种子催芽处理;(4)、播种,按行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810cm,播种行间距为1822cm,每亩播种57kg;(5)、日常管理,定时进行除草、浇水、打药。小麦种子出芽率高,肥料利用率高,小麦产量高,提高了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保证小麦的高品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小麦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详细步骤: (1)、整地,深耕土壤25-30cm,将土壤整平,每亩地施用小麦复合肥80-100kg,肥料施用在地表下10-20cm; (2)、种子预处理:在播种前8~10天将种子晒1~2天后,挑选籽粒饱满的种子,将挑 选好的种子放到容器中,在清冷水中浸泡5~6小时;然后投入浸种剂中浸泡30分钟,取出洗净,再放入盛有营养液的容器中,将容器放入600w微波设备中,以60%的火力微波处理10秒~20秒,然后停止微波处理,取出常温下浸泡5~6小时; (3)、种子催芽处理:将步骤(2)所得的种子放入冰箱中在0℃冷藏10~12小时,取出放入25~32℃温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再次放入冰箱中冷藏8~10小时,取出重新放入25~32℃的温水中浸泡8~10小时,然后捞出用纱布包着放入种子催芽箱中,恒温催芽60~65小时,取出,备用; (4)、播种,按行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8-10cm,播种行间距为18-22cm,每亩播种5-7kg; (5)、日常管理,定时进行除草、浇水、打药。

技术说明书 一种小麦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麦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现有技术中,小麦种植时,小麦的出芽率及小麦产量不高,肥料利用率也较低。 技术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麦种植方法,小麦种子出芽率高,肥料利用率高,小麦产量高,提高了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保证小麦的高品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麦种植方法,包括以下详细步骤:

我国小麦生态区域划分及各麦区对品种的要求

我国小麦生态区域划分及各麦区对品种的要求 任何一个小麦品种,在生产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时间性。特别是我国幅员辽阔,小麦分布广,各地自然环境条件和耕作制度差别也很大,各地小麦生产发展也极不平衡,对品种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社会经济要求等的差别,在全国划分不同的小麦生态类型区,使同一区内各种条件较为一致,所用的品种类型也相对一致,便于合理引种,并因地制宜地运用耕作栽培技术。 我国小麦种植区大致可划分为10个生态类型区。各区及其对品种的要求如下: 1.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北省长城以南的冀东北平原,北京,天津,山西省的中部和东南部,陕西省渭北高原和延安地区,甘肃省陇东的大部,以及辽宁省辽东半岛的南部。 该麦区冬季寒冷干燥,小麦品种具有穗多、穗小,以穗数拿产量的特点,要求品种具有冬性强,抗寒、耐旱性能较好,早春返青快,起身拔节晚而后期发育较快,抗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部分地区要求抗秆锈病、叶枯病和黄矮病。 2.黄淮冬麦区包括山东省,河北省自定州市至泊头市一线以南的地区,山西省临汾、运城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甘肃省的天水地区,以及河南、安徽、江苏3省的伏牛山、淮河以北地区。该区是我国的主产麦区。

要求品种为冬性或半冬性,植株矮、秆粗壮、抗倒伏,耐肥水,兼抗叶锈病、秆锈病、条锈病和白粉病,耐寒、耐旱,较抗干热风,部分地区还要求抗赤霉病、土传花叶病、黄矮病或腥黑穗病等病害。 3.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包括湖北、湖南、浙江、上海等省市全部,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河南省南部的信阳、南阳及陕西省南部的安康地区,江西省的大部。 要求品种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对光照反应中等至敏感的弱冬偏春或春性类型,还要求抗赤霉病、白粉病,耐湿性强,后期灌浆快,抗穗发芽且早熟。部分地区要求抗秆锈病、叶锈病。 4.西南冬麦区包括四川省境内除甘孜、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以外的地区,云南省除中甸、德钦两县及南部以外的地区,贵州省除榕江、罗甸地区以外的地区,甘肃武都地区和陕西汉中地区。 四川盆地要求中熟或早熟,抗条锈病,耐白粉病和赤霉病,春性或弱春性品种。其他高海拔地区要求分蘖力较强,耐寒性好,抗旱,耐瘠薄,抗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耐白粉病、赤霉病,适应性强手弱冬性或冬性品种。 5.华南冬麦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省的全部,江西南部,云南南部,贵州的榕江和罗甸等地区。 要求品种为春性,早熟或中早熟,穗不易发芽,抗(耐)赤霉病。沿海地区要求苗期耐旱、后期耐湿,抗叶锈病、秆锈病、条锈病、白粉病、叶枯病。内陆山岭地区要求耐湿、耐阴,抗寒,秆韧抗倒,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较快。

论述北方地区的地域分异规律

论述北方地区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北方地区的范围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西到祁连山东端的乌鞘岭,东临渤海和黄海,北面与俄罗斯、东面与朝鲜为邻。主要包括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黄河中下游的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的全部和河南、宁夏、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以及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地区。面积占全国1/5,人口却占了近40%。细分亚区有:秦岭地区、黄淮地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太行山地区、大兴安岭地区等。 二、北方地区地带性特征和分异描述 1.气候地带性分异 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小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在0℃以下,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由于绝大部分地区是湿润、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雨季开始晚,降水分布不均,集中在八九月份。 温度 在温度上黄淮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4~15℃,7月份平均气温为26~28℃,1月份平均气温为0℃;京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1~12℃,7月份平均气温同在26~28℃,而1月份平均气温为-4~-5℃;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7月份平均气温在18~24℃,1月份平均气温在-8~-28℃之间。由此可见,北方地区平均气温南北相差10~16℃,表现为气温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因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北方地区气候偏大陆性,夏季普遍高温。 降水 北方地区绝大部分是湿润、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至南的秦岭淮河一线是800mm等降水线分界,至北的大兴安林、张家口、兰州一线是400mm等降水线分界。据2015年公布的全国主要城市降水量:济南 713.7mm、郑州689.2mm、西安 558.0mm、兰州 267.0mm。这四个城市都处在暖温带,排除其他因素,单论从沿海到内陆的距海远近距离的因素来说,表现为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 2.植被地带性分异 自秦岭地区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以含青冈栎等常绿阔叶的落叶林(麻栎、白栎、栓皮栎等)为主要种群,当中的针叶林以马尾松为主。但现在的植被中,人为影响,已经不存在原生林。在次生林中由于群落的次生性较强,因而外貌近似落叶阔叶林。

2008年黄淮冬麦区小麦质量调查研究报告

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产后加工研究室2008年黄淮冬麦区小麦质量调查研究报告 二00九年三月

1 任务背景 小麦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中国居民日常消费和粮食贮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小麦品种的籽粒质量和加工适应性对粮食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影响。只有全面调查和深入分析我国小麦主产区的小麦籽粒质量现状,才能了解中国小麦籽粒的质量水平、产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国小麦品质育种和产品开发的方向。 2007年,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对小麦产业链技术问题发展现状的调查结果认为,当前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农民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经营程度低、播种面积波动和惠农政策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外,小麦产业发展还存在三方面障碍:第一,生产水平不均衡; 第二,技术应用不到位; 第三,产业链条不连贯。 产业技术调研反馈的用户技术需求主要包括: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小麦品种及其合理利用技术;轻简、无公害、节本、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各类播种收获农机具的改良与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新型高效低毒药剂及配套技术;土壤地力培肥和科学施肥技术,控释与长效肥料研发与推广;小麦品质快速测定技术,专用粉开发和产品深加工与工业化生产技术及设备;原粮与产品需求市场信息,加工工艺发展动态信息,市场政策信息,以及畅通小麦物流体系的具体做法等。 2 工作计划 小麦品种品质的研究结果应服务于育种工作者、生产者,但最终应服务于粮食和食品加工企业,并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小麦品种的籽粒品质是构成小麦商品粮品质的基础,小麦商品粮品质是粮食和食品加工企业最为关心的产品品质。近年来,食品质量与安全也颇受消费者关注。开展小麦主产区小麦品种品质分析及加工利用研究,可为所有用户提供当年小麦主产区小麦品种、商品粮品质现状,以及优质品种的发展趋势,以提高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 其主要调查和研究内容为,在小麦主产区抽取农户田间小麦样本,分析和评价生产

中国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第一章小麦介绍与种植现状 第一节小麦简述 小麦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主要产于河南、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安徽等省。小麦播种季节不同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按麦粒粒质可分为硬小麦和软小麦;按麦粒颜色可分为白小麦、红小麦和花小麦。冬小麦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春小麦春季播种,当年夏、秋收获。我国小麦以冬小麦为主。小麦在我国种植区域广泛,全国从南到北、从平原到山区,几乎所有农区无不栽培小麦。目前,我国小麦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我国粮食作物第二位。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本草拾遗》中提到:“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小麦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第二节小麦种植现状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对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小麦品质十分重视。针对"农产品难卖"问题,国家一直在审视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政策正在转变职能,搞好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牵头主办的产销协调和供需见面会就已召开两届,去年在河南,今年在山东。我国优质小麦播种面积逐年扩大,2001年中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已经占小麦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进口量正逐年减少,以产顶进。国家还准备将优质小麦方面的经验推广到大豆等每年进口量很大的农产品上。 我国小麦生产常年面积和总产量为粮食的25%和22%左右。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发展迅速。据统计,到2001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90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和弱筋小麦国标的小麦有3200万亩,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但是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质的问题。我国小麦质量的主要不足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较短,我国小麦稳定时间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二是量的问题。我国近几年小麦需求总量在1.1亿吨以上,而全国小麦产量仅1亿吨左右,缺口1000万吨,特别

黄淮、江淮区域概况

黄淮、江淮区域概况 2.1 我国气象地理区划 为了使气象产品制作者和使用者可以有统一的标准分析、描述、释用和理解天气现象、气象灾情的分布以及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位置和范围,有利于广大气象产品的使用者、各类媒体中气象产品的读者、观众和听众正确理解气象气象产品中各地区出现的各种相关气象信息,提高气象信息使用的准确性和效率,参考以往的众多区划方法及气象日常业务中习惯称谓,指定了全国范围内的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标准,同时定义了全国各个省(市、区)的区划标准,从此界定了气象产品各地理分区边界,规范气象产品各地理分区范围。其中全国一级气象地理区划中,,将我国划分为十一个大区,如下图所示: 全国一级气象地理区划

2.2 黄淮、江淮地区概况 2.2.1 黄淮地区概况 广泛来说黄淮地区包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30余个地级市;狭义上一般包括河南中部、安徽北部,其主要城市有徐州、连云港、宿迁、亳州、阜阳、宿州、淮北、蚌埠、商丘、许昌、周口、平顶山、漯河、南阳、驻马店、信阳等地。这些地方因为自然条件基本相同而被概括在了一起。而这一大致位于33°N-35.5°N的地区,阳光充足,气候湿润,灌溉条件便利,因而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2.2.2 江淮地区概况 江淮地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安徽省、江苏省的淮河以南、长江下游一带(主要包括扬州、高邮、南通、泰州、盐城、淮南、淮安、滁州、六安、安庆、合肥等主要城市)以及湖北东北部。地域主要由淮河、长江冲积而成。因受地质构造还有上升运动的影响,沿长江一带平原形成了2~3级阶地,分布着较多的低山、丘陵和岗地。湖泊众多,水网交织,地势低洼,其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其中江淮平原地势低平,水网稠密,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产区,淡水渔业发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