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第二课时)10

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第二课时)10

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第二课时)10
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第二课时)10

安徽省定远县英华中学学生课堂导学提纲(八年级地理)编号:DLTG-10

使用时间:2016-9-2 编制人:樊兆薇

①黄河在B处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平原。

②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所流失的泥土大部分汇入黄河,使得黄河成为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这些泥沙的大部分沉积于下游河床,形成举世瞩目的“

③黄河的主要支流F是。

④黄河干流上、中游分界处C是城市,中下游的分界处D是城市

第三节河流第1课时 教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运用相关资料了解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的含义,能够在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 2.结合地形和气候的相关知识了解外流河和内流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3.简单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和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 教师:我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河流,它们如同血脉一样分布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同学们知道我国哪些著名河流呢? 学生(讨论):长江、黄河、珠江等。 教师(运用多媒体快速闪过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黑龙江等):除了同学们说的河流以外,我国还有很多大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我国的河流,了解我国河流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 利用谈话法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到比较亲切,容易进入学习状态,然后进行多媒体展示,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导入二: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江三峡水电站、长江航运、宁夏平原等图片):同学们分析图中河流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提供水能、航运、冲积平原等。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河流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有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我国河流的概况,感受我国河流之美。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展示河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究河流概况和作用的欲望,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课推进 教师(展示教学目标,带领学生一起认定目标):今天我们就带着目标进行我国河流概况的学习。 (一)河流概况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河流在水能、航运、灌溉等方面作用图):同学们观察图片,讨论河流在我国生产、生活中具有什么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正文第1自然段):河流具有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作用。 教师:我国河流众多,可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2页第2自然段和第43页第1、2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 (1)什么是外流河,什么是内流河。 (2)什么是外流区,什么是内流区,其面积和水量有什么差异? 【设计意图】 本环节内容比较简单,教材上有明确的答案,为了锻炼其快速阅读的能力。 教师精讲点拨:河流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灌溉、养殖、航运、发电、旅游等多方面的作用,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叫

第三节河流第一课时

第三节河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并将水系图与气候图、地形图对照使用,培养学生依照地图分析理解河流水文特征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不断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 教学重点 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黄河壶口瀑布: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长江: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长江、黄河是我国两条大河,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河流吗?它们又是如何分布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主要河流。 【新课学习】 一、我国的主要河流 (一)明晰概念: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流域:河流的集水区域。 (二)中国主要河流及分布 1.主要河流:师生读图,学生明确河流名称及位置。

内流河:塔里木河 外流河:黑龙江、辽河、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太平洋)、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主要分布区:内流河:西北内陆;外流河:东南部 2..内流区和外流区 自主学习(读教材43页第三段),完成表格 学生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 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 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区 3.合作探究: 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地形因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 (2)气候因素: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比较湿润,河流较多,为外流河。 西北地区气候较干旱,河流相对较少,主要为内流河。 【转折过渡】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 二、河流的水文特征 1.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教师讲解 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 【教师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流量指单位时

初中地理_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2)滚滚长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2) 滚滚长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2.识记长江干流长度和主要支流、流经省市区和地形区及上中下游的特征。 3.理解长江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长江在综合开发利用的问题。 4.学会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并根据河流落差分析水能丰富的河段;学会在地图上查找长江干支流;学会绘制长江干流示意图。【过程与方法】 1.利用查找地图熟悉的地理事物,建立空间概念; 2.分析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及河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我国在长江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加强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长江源流概况 难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

【教具】: 有关图片。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视频或图片展示第五套人民币10元背面风景,询问知不知道这是哪个地方?(学生会回答长江。进一步询问知不知道这是长江的哪个景点?学生基本都会说三峡。教师再进一步询问这是三峡的哪个峡?这时学生一般都不知道了,进而揭晓谜底——瞿塘峡的夔门。) 教师:生活处处是学问,希望同学们能多留心生活中的事物。而对于长江三峡,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峡水利枢纽了(同时多媒体展示三峡水利枢纽图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长江。 板书:滚滚长江 二、讲授新课 1、读图2-32“长江水系” (1)、在图2-32中找出长江的河源、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2)、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看看他们分别属哪一个省区? (3)、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

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 第一课时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 如果纵横交错的山脉被称为中国的骨骼,那么河流就可以看做流淌在中国大地上血液,生生不息、日夜不停的河流孕育了优秀、坚韧的中华民族,让我们走近她、了解她、呵护她!『学习目标』 (1).掌握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和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记住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名称及位置。 (2).学会分析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住我国主要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名称和位置。。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在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课本上和地图册上的中国河流图,认真阅读课本,充分利用手头上的地理资源,认真思考相关问题,提出自己见解,并在课本上标注出相关的地理知识点,记录发现的地理问题。接下来就看你的了,相信你是最棒的!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有关河流区域的有关内容,结合中国内流区与外流区图,填写下列内容。 (1)外流河与外流区: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其分布区域称为。 (2)内流河与内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河,其分布的区域叫做区。 (3)我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区,区河流较少,主要分布在地区(方位)。 2.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指河流的流量、含沙量、流速、水位、汛期、结冰期等)(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的影响,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水位、形成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水量、水位,河流进入期。 (2)在阅读水文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比较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填写下表。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北起,南到,经过个省级行政区,这些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沟通了 个水系,京杭运河目前仍然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 3.中国的湖泊 (1)我国的两大湖区:湖区和湖区。 (2)、我国的五大淡水湖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湖、湖、湖、湖、湖。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第三节 河流

第三节河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绘图知道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并能勾 出内外流区的界限;结合地形图理解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 地形区和所属气候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会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运用生活实例探究河流的开发与利用,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去看待河流 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河流及其周围的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南北方河流特征的比较。 三、教学难点: 运用生活实例,探究河流的开发与利用。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学生收集资料; 3、多媒体课件制作。 六、【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以外流河为主】 1、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用歌曲《长江之歌》烘托课堂气氛,展开祖国地图,用生动的语言导入:“同学们,听到这激昂的乐曲,站在祖国地图前,看到流淌在祖国大地上的条条动脉和一颗颗明珠,你们会想到什么”,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资料导入:大屏幕展示资料,学生阅读资料。 教师提出问题:“从资料当中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自己得出我国河湖众多的结论,并举例说出河流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2、探究新课: (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 〔过渡〕:“我国的河流分布在哪儿呢?” 教师在教学挂图上示范,教给学生在地图上勾画河流的方法。 学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手中的空白地图上勾画出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初步学会运用地图认识我国内、外流区的主要河流。并能依据河流的流动方向,区分内、外流河,概括出内、外流区的概念。 学生展示自己所绘地图,互相交流,评选出绘得最好的、最科学的地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2)、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教师提出问题:长江和长江流域是一回事吗?

河流动力学

1.等容粒径(假定球体)D : 算数品均值D : 几何品均值(椭球体)D: 泥沙级配曲线(群体性):表示天然泥沙组成特性,在采集的代表沙样中,小于某种粒径的泥沙累计百分数与该粒径在半对数纸上的关系曲线。 粒配曲线反映的特性⑴可反映沙样颗粒的大小和范围;⑵可反映沙样组成的均匀程度。沙样 的特征粒径:⑴平均粒径Dm :粒径按其所占重量的百分比为权的加权平均值。 1100n i i m i P d d =??=∑,max min 2i d d d +=⑵中值粒径50d 表示在全部沙样中,大于和小于这一粒径的泥沙重量刚好相等。求法:粒配曲线—P=50%天然沙的平均粒径常常大于中值粒径 2.细颗粒泥沙的物理化学特征。细颗粒泥沙在含有电解质的水中,颗粒周围会形成双电层。通常细颗粒泥沙的主要成分是粘土矿物,它们在含有电解质的水中会发生两种可能:电解质中的离子吸附在泥沙颗粒表面;泥沙颗粒表面的分子发生离解。不论哪种情况都使泥沙颗粒表面带有负电。由于凝絮作用,细颗粒在沉积时会连结成絮团,絮团与絮团会连接成集合体,集合体还会搭连而形成网架。絮凝的新沉积物是一个高度蜂窝状的结构,含水量很高,密度很低,这样的淤积物具有很低的抗剪强度或粘结力。 3.沉速概念,泥沙沉降状态。单颗粒泥沙在无边界影响的静止清水中的匀速下沉的速度。因数值主要和粒径有关,也称水力粗度,常用ω表示,单位:cm/s.沉降的形式,泥沙颗粒在静水中下沉时的运动状态与沙粒雷诺数Re d ωνd G ==沙粒性力水流粘Z 力(式中和d 、ω分别为泥沙的粒径及沉速,ν为水的运动粘滞性系数)①层流状态下降:Re d <0.5,颗粒基本沿垂线下沉,颗粒不发生摆动、转动、滚动,周围水体不发生紊乱现象。颗粒沉降属于层流状态,下降速度较慢,绕流阻力以摩擦阻力为主,压差阻力相对较小,d C 与Re d 呈直线关系②紊流状态下降:Re d >1000, 泥沙颗粒脱离铅垂线,以极大的紊动状态左摇右摆下沉,附近的水体产生强烈的绕动和涡动。压差阻力远大于摩擦阻力,其大小与Re d 无关③过渡状态下降:Re d =0.5~1000, 泥沙沉降状态处于二者之间。随Re d 增大,压差阻力不断增大,摩擦阻力不断减小,阻力系数与沙粒雷诺数之间为曲线关系 4.影响泥沙沉速因素。泥沙的形状对沉速的影响。对于几何平均粒径D 相同的不同石块,形状愈扁平,阻力系数C D 愈大,其沉速愈小;水质对沉速的影响。主要影响对象是D<0.03mm 的细颗粒泥沙。①影响絮凝现象的第一个因素是泥沙粒径。泥沙愈细,絮团愈大②水中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与价数。反离子的价数高,絮凝作用强。另外,在小含盐度的范围内,絮凝团的平均沉速因含盐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当含盐度超过某一数值后,含盐度的增大,对平均沉速的影响不大;含沙量对沉速的影响。 5.影响泥沙淤积物干容重因素。取未经扰动的原状沙洋,量出它的体积,然后在烘干箱内经100度烘干后,其重量与原状沙洋整个体积之比,称干容重。N/m 3。①泥沙粒径。粒径较粗的泥沙干容重大,变化范围小。②泥沙淤积厚度。淤积愈深,干容重愈大,变化范围愈小。③淤积历时。干容重随淤积历时的增加而趋向于一个稳定值。④泥沙组成:组成越不均匀,孔隙率越小,干容重越大。 8.含沙量分布的重力理论原理,优缺点。泥沙比水重,为维持泥沙在水流中悬浮而不下沉,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二课时)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二课时)教案 湘教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记住长江的源流概况。 2、阅读长江水系图和干流剖面图,记住长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水利枢纽的名称、位置和意义。 3、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和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长江的源流概况。 2、长江水利枢纽的名称、位置。 难点: 长江的源流概况。 教学方法 读图法、归纳分析、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用唐诗“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引入长江。 二、学法指导明确目标 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河流概况—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支流、流经省区、地形区、分段、别称;河流特征—上游、中游、下游;人河关系—开发利用、治理保护。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 (1)读图2—32“长江水系图”,完成P46“活动1—4”。 (2)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流经哪11个省市区、注入海洋。 (3)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八大支流(或编号1—8,从北到南,自西向东。)注意北岸支流分别在哪四个城市汇入长江干流?南岸的沅江、湘江和赣江经什么湖汇入呢? (4)用红笔描出上中下游的分段地点:宜昌、湖口两个分段城市。(5)指图说出长江各段的名称。 (6)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7)长江所在南方地区的外流河有什么共同特征? (8)读图2—37“长江干流纵剖面图”,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是什么?(9)完成P47“活动2” (10)完成P47“活动3” (11)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12)阅读“P48长江三峡工程”,该水利枢纽的重要作用有哪些?(13)为什么长江的航运价值这么大,被称为“黄金水道”? 2、小组交流提出质疑 个性化修改: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学案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 课堂目标导航: 1.知道流域、水系、内流河、外流河的概念及分布;(重点) 2.理解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的差异;(重点、难点) 3.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 4.记住我国主要淡水湖泊和咸水湖的名称和位置。 一、自主学习。(读教材42页—44页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流域、水系、外流河、内流河的概念。 2、流域是怎样命名的? 3、读图2-28完成: ①在图中找出0黑龙江1松花江2黄河3淮河4长江5珠江6雅鲁藏布江7怒江 8额尔齐斯河9塔里木河。(用铅笔把序号标记在书中) 以上河流属于外流河的有,属于内流河的有,注入太平洋的有,注入印度洋的有注入北冰洋的有。 ②找出我国五大淡水湖:A鄱阳湖、B洞庭湖、C太湖、D洪泽湖、E巢湖,最大的湖泊:F青海湖。 4、我国最长的河流是,最长的内流河是。 5、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我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地区 、。 二、合作探究。 导学点1【内流区和外流区】 1、在课本图2—28中描出内、外流域的界限。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和区与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同。毫米 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一线。 2、为什么我国西北部多内流河,东部多外流河?(从地形地势、海陆位置和气候因素进行分析) 导学点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完成地理填充图册P15二题。 导学点3【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内流河的水量变化有什么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导学点4【京杭运河】回答P43活动题4 导学点5【湖泊概括】 1.P44活动题2 2.P45活动题1 三、知识拓展。 观察咸水湖和淡水湖形成示意图。回答 问题 (1)图A和图B输出湖水的方式有什 么不同?对湖水的盐度有什么 影响? (2)上面两图表示两类不同的湖泊,根据图示可知他们的湖水性质不同,其中A是B是湖;根据他们所在流域特点可知A是,B是 (3)两种湖泊湖水来源各不同,A类湖泊水来源于和内流河河水;B类湖泊水来源于和河河水。 (4)我国最大的A类湖泊是,位于省,最大的B类湖泊是,位于省,位于我省的湖泊是。 (5)通常所说的我国五大淡水湖是,,,,。 四、课堂小结 一、外流区和内流区: 1、外流区与内流区的概念 2、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1)注入太平洋的主要河流: (2)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3)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二、外流河水文特征 三、内流河水文特征:1.最大内流河: 2.内流河水文特征: 四、京杭运河 1.流经的省市: 2.连通的水系: 五、我国主要湖泊 1.青藏高原湖区: 2.东部平原湖区:

河流动力学复习整理

(0)河流动力学概念:研究冲积河流在自然状态下以及受人工建筑物影响以后河道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和河床演变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 水流结构:研究水流内部运动特征及运动要素的空间分布; 泥沙运动:研究泥沙冲刷、搬运和堆积的机理; 河床演变:研究河流的河床形态、演变规律以及人为干扰引起的再造床过程; 河床变形预测:研究预测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冲淤演变的方法. 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 室内试验,现场观测,数值计算 (1)河道水流的基本特性:河道水流的二相特性;河道水流的三维性;河道水流的不恒定性;河道水流的不均匀性 河道水流的水流结构:主流,副流,环流 二维明渠流速的分布规律:1.直线层,也成粘滞底层,切应力只有粘滞切力,流速按直线分布2.过渡层,粘滞切力与紊动切力同时存在,流动是层流和紊流的过渡区,该层没有统一的流速分布公式,近似按直线层或对数层公式计算3.对数层,切应力主要是紊动切应力,流速按对数分布4外层区.在对数层以上到水面的区间,切力主要是紊动力,流速分布常以缺速公式表示,故也称缺速区。流速分布要受上部边界影响,与边壁糙率也有一定关系。 河道水流阻力分解图:见ppt1 76页 明渠二维流的阻力损失表达方式:见ppt1 77页 (3)按运动状态分,泥沙的运动形式有:(床沙),推移质、悬移质 泥沙交换现象: 推移质泥沙运动特点:间歇性、置换性、速度小、跳跃性、数量少、消耗时均能量 悬移质泥沙运动特点:速度大、悬浮性、置换性、数量多、消耗紊动能 冲泄质:河流挟带的泥沙中粒径较细的部分,且在河床中数量很少或基本不存在的泥沙。 床沙质:河流挟带的泥沙中粒径较粗的部分,且在河床中大量存在的泥沙。 两者主要区别:1.前者是非造床质泥沙,后者是造床质。2.前者粒径较小,后者粒径较大3.前者在水流中的含量不仅取决于水流条件,还与河段上游流域供沙条件有关。 推移质~悬移质与床沙质~冲泄质命名的区别:前者按运动方式分;后者按造床作用、颗粒大小和泥沙来源分。 异重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相互接触,而流体间有一定的但是较小的重度(密度)差异,如果其中一种流体沿着交界面的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不与其它流体发生全局性的掺混现象的运动。 异重流主要特征:(1)异重流的重度差很小,重力作用小,惯性作用大(2)具有翻越障碍以及爬高的能力 (5)泥沙悬浮机理:含沙量具有上稀下浓的沿垂线梯度。 泥沙悬浮扩散理论:基于泥沙颗粒在紊流中随机运动来求解泥沙浓度垂向分布的理论 重力理论:挟带悬移质的水流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能量。所消耗能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克服边界的阻力;另一部分用于维持悬移质的悬浮。重力理论的观点认为,悬移质的比重一般比水大得多,要使它在水里不下沉,水流必须对它做功以维持悬浮,即水流必须为此而消耗能量。 推求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分布规律有哪些方法:1.Rouse 公式2. 张瑞瑾公式3重力理论——维利卡诺夫公。. Rouse 方程及其中悬浮指标Z 的意义和如何计算:z a a h a y y h S S ??? ? ??-?-=,*=kU z ω,实际代表了重力作用与紊动扩散作用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

课题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授课人 学习目标1.理解内流河、外流河及内流区、外流区的定义。 2.让学生掌握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湖泊的划分和分布。 3.记得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名称和位置,以及水文特征。 4.让学生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以及我国主要谈水湖泊和咸水湖的名称和位置。 学习重点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名称和位置。 学习难点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学习过程 预习导航课前提问: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哪些。 导入语: 我国是一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状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请同学们预习课本P42-45,完成下列问题 1、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以及、、等组成的。 2、和最后注入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外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为。 3、最终未注入的河流,即河水流入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4我国河流众多,大部分河流属于(内流河或外流河)河。 5、外流河河水补给主要靠,内流河河水补给主要靠。 6、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内流河大部分属于河流。 7、我国的湖泊众多,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东部平原大部分为淡水湖区;青藏高原则为咸水湖区。 8、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最大的咸水湖是 9洞庭湖的面积在不断减小原因有、等。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学习任务一】:外流河、外流区 1(看图2-28)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①注入太平洋的外流河有、、、、 、、等。 ②注入印度洋的外流河有、。 ③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

河流动力学概论(清华版)习题

河流动力学概论(清华版)习题 第二章 1. 等容粒径、筛分粒径、沉降粒径的定义各是什么?为什么筛析法得到的泥沙颗粒粒径接近于它的等容粒径? 答: (1)等容粒径为与泥沙颗粒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如果泥沙颗粒的重量W 和容重γs (或体积V )可以测定,则其等容粒径可按下式计算: 113 3 66n s V W D ππγ????== ? ????? (2)如果泥沙颗粒较细,不能用称重或体积法确定等容粒径时,一般可以采用筛析法确定 其筛分粒径。设颗粒最后停留在孔径为D 1的筛网上,此前通过了孔径为D 2的筛网,则可以确定颗粒的粒径范围为D 1<D <D 2。 (3)对于粒径小于0.1 mm 的细砂,由于各种原因难以用筛析法确定其粒径,而必须用水析法测量颗粒在静水中的沉速,然后按照球体粒径与沉速的关系式,求出与泥沙颗粒密谋相同、沉速相等的球体直径,作为泥沙颗粒的沉降粒径。 (4)对形状不规则的泥沙颗粒,可以量测出其互相垂直的长、中、短三轴,以a ,b ,c 表示。可以设想颗粒是以通过中轴筛孔的,因此筛析所得到的颗粒的中轴长度b 。对粒径较粗的天然泥沙的几何形状作统计分析,结果可以表达如下式: ()13 b ab c = 即中轴长度接近(实测结果为略大于)三轴的几何平均值。如果把颗粒视为椭球体,则其体积为 6 V abc π = 等容粒径为 ()11 3 36n V D abc π??== ??? 因此,如果上述各假设成立,则筛析法所得到的泥沙颗粒粒径(颗粒恰好通过的孔径)接近于它的等到容粒径。 2. 100号筛的孔径是多少毫米?当泥沙粒径小于多少毫米时就必须用水析法做粒径分析? 答:查表2-2知100号筛的孔径是0.149 mm ,当泥沙粒径小于0.1 mm 时就必须用水析法做粒径分析。 3. 什么是颗粒的形状系数? 答:有时采用形状系数(shape factor )来综合表示颗粒形状特点,定义如下: SF = 4. 密度、容重、干容重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 答:

2.3《中国的河流》第二课时湘教版八年级上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4、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5、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方法与过程 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学习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参与意识,成功进行角色扮演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2、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3、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教学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观录像,配上对白和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这就是创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母亲河啊!,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黄河的远流概况 1、自主学习 阅读电脑课件展示学生画的《黄河流域图》,并结合《中国的地形图》和教材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流经哪些省区?长多是多少?注入什么海? 2、黄河的主要支流有哪些?上、中、下在哪里的划分的?各段的特征是怎样的? 2、小组交流 四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1、什么是凌汛?2、发生凌汛的原因是什么?3、黄河哪些河段产生凌汛?4、长江为什么没有凌汛现象? 教师点拨: 1、凌汛是冰凌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2、冬季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的地区,河水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 节结冰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河道。 3、黄河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4、长江在亚热带,冬季河水不结冰。所以没有凌汛现象。 探究结论:黄河凌汛发生在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而长江冬季没有结冰期,不会发生凌汛现象。 (二)学习任务二:黄河的治理。 1、自主学习 阅读P61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黄河的各河段存在什么问题? 2、怎样治理?

第三节河流(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节河流 教学目标: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 2、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的主要支流和地形区。 教学难点: 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景观图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第三节河流。 板书:第三节河流 一、以外流河为主 启发提问:说出你所知道的河流、湖泊的名称,并说出河流、湖泊的作用以

及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展示课件图: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 教师总结:我国是一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状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 让学生看中国河流图,黄河、长江、珠江、塔里木河,松花江 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海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 总结: 1、内流河和外流河 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叫做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转折过渡: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板书:2、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 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 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 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学生读43页课文总结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提问: 3、应从哪几个方面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总结: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 让学生看我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图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面积各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 提示:想一想,回答问题:为什么我国西北部多内流河,东部多外流河? 总结:这与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及所处的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西北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所以多内流河;东部距海近,气候湿润,降水多,所以多外流河。 转折过渡: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

河流动力学复习要点

《河流动力学》复习要点 注意: 1.除下文中明确要求掌握的定义、公式和推导过程外,其他公式不需死记硬背。 2.对于类似于“雷诺数”这样的概念,除需掌握其定义式外,还需掌握其物理含义。 第1章:绪论 要求掌握的定义和原理:河流动力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港口航道工程的关系。 第2章:水流的紊动 要求掌握的定义和原理:层流;紊流;雷诺数;紊动应力;粗糙高度K s;应对近壁流层厚度δ、对数流速分布公式(式2-20)、指数流速分布公式(式2-28)、图2-16 较为熟悉(另见P.44)。 (本章以基于理解的了解为主,大部分不需死记硬背) 第3章:泥沙特性 要求掌握的定义和原理:粒径的三种不同定义;粒径频率与级配曲线(含义)的关系;粒径分布特征值的不同定义与计算方法;分选系数(含义);孔隙率;细颗 粒絮凝现象的表面电化学解释(双电层及絮凝的形成);密度和容重的不同单位及 适用范围;干容重与水下休止角的概念;泥沙的沉速;沙粒雷诺数Re*定义式; 泥沙不同沉降形式的流态特征;沉速的影响因素。 要求掌握的公式(包括其推导过程和推导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公式): 9圆球Stokes公式; 9圆球紊流区公式; 9圆球过渡区公式(即通式)。 第4章:推移质运动 要求掌握的定义和原理:推移质和悬移质;两者区别及交换;泥沙的起动条件及表达方式;圆球颗粒起动的三种方式;Shields曲线特点;粘性泥沙颗粒起动的特 点。Shields数定义式;泥沙止动条件;泥沙扬动条件;沙波床面形态发展阶段; 床面阻力和河岸阻力;沙粒阻力与沙波阻力;分割水力半径的物理意义;分割能 坡的物理意义。推移质输沙率及单宽推移质输沙率的定义;对于均匀沙的推移质 输沙率,有哪些研究途径,各种研究途径的的基本思路如何。 要求掌握的公式(包括其推导过程和推导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公式): 9无粘性均匀沙泥沙颗粒滑动起动的临界条件表达式; 9无粘性均匀沙泥沙颗粒滚动起动的临界条件表达式; 9对于均匀沙情况,采用不同研究途径建立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中,各表达了何种物理含义。 第5章:悬移质运动 要求掌握的定义和原理:床沙质和冲泻质及其划分;紊动扩散作用;施密特方程; 悬移质含沙量定义;悬浮指标表达式及其数值的含义;Rouse方程假定不足及适用

初中地理《第三节 河流》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节河流(第三课时) -----黄河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黄河的地理概况: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形状、流经的省区 和主要地形区。 2、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作出的贡献。 3、了解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4、了解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地理概况,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2、通过学生讨论,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3、利用图片和视频,由学生分析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及危害,探究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成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心黄河、善待自然之情,进一步树立和谐人地关系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人们对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难点:黄河下游水患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六、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开始新课之前,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视频。

【师】听,有一种声音在吟唱:在中华的大地上,有一位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我们炎黄子孙,她就是 --- 黄河 【展示课题】黄河 【师】今天就让我们组队一起去黄河一探究竟吧!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我们本次的探险任务清单。(多媒体呈现) 【师】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黄河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难道黄河之水真的从天而来吗?带着这个问题我 们开启第一篇章的学习。 【自主学习】 任务一:探源母亲河 (阅读课本P51 前两段)思考: 1.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 并观察它的形状像汉字中的哪个字? 2.说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干湿地区? 参考P52 页地图,完成下面问题: 1.在右图中标注黄河上中游分界(河口), 中下游分界(桃花峪) 2.大致标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位置. 3.(参考25 页图2.2)找到并标出黄河流经的四大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河流动力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 考核内容为学科的发展概况、课程的内容及学习任务。 1、了解河流动力学发展的历史;认识水流~泥沙~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水流运动与泥沙运动的重要性; 3、理解课程的任务与特点; 4、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 考核知识点: 1、河流动力学的任务 2、水流~泥沙~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间的相互关系 3、河流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第二章河流动力学基本概念 考核内容为河流动力学基本概念 1. 河道水流的基本特性:二相性、非恒定性、三维性、非均匀性 2. 水沙运动的不平衡性 3. 河道水流的水流结构及阻力损失 考核知识点: 1、河道水流的基本特性 2、河道水流的水流结构及阻力损失 第三章泥沙特性 考核内容为泥沙的分类、泥沙的来源、泥沙的几何特性及泥沙的重力特性。 1. 泥沙的分类 2. 泥沙几何特性:粒径,级配曲线,特征值 3. 泥沙的重力特性:含沙量、浑水容重 考核知识点: 1、泥沙的分类 2、泥沙的几何特性及重力特性。 第四章泥沙的沉速 考核内容为泥沙沉速的定义、沉降过程中的三种状态、沉速公式、影响沉速的主要因素、泥沙沉速的测定。 考核知识点: 1、泥沙沉速的定义、沉速公式 2、影响沉速的主要因素、泥沙沉速的测定。 第五章泥沙的起动 考核内容为泥沙起动的物理机理,泥沙起动的物理现象及受力分析。 考核知识点: 1、均匀沙起动条件:力的表达式,散体及粘性泥沙的统一起动流速公式, 2、散体泥沙的起动拖曳力公式,止动与扬动流速。 第六章沙波运动与动床阻力 考核内容为沙波运动规律与动床阻力计算。 1. 沙波形态与运动状态,沙坡的发展过程及形成机理,床面形态判别标准,沙波尺度及其运行速度,推求推移质输沙率,沙波运动对河流的影响。 2. 动床阻力:河床与河岸阻力划分,沙粒与沙波阻力的划分,动床阻力的计算。 考核知识点: 1. 沙坡的发展过程及形成机理,床面形态判别标准,沙波运动对河流的影响。

河流动力学作业参考答案共16页文档

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第二章 2.2 100号筛孔的孔径是多少毫米?当泥沙粒径小于多少毫米时就必须用水析法作粒径分析答:1)根据N 号筛的定义:1英寸内有N 个孔就称为N 号筛。1英寸=25.4mm.。可知如果网线直径为D ,则N 号筛的孔径计算公式如下: (25.4-D ×N)/N=25.4/N-D 但本题并没有给出100号筛的网线直径,无法用公式进行计算。经查表可得,100号筛孔的孔径为0.149mm (表2-2)或是0.147mm (表2-4)。 2) 对于粒径小于0.1mm 的细砂,由于各种原因难以用筛析法确定其粒径,而必须采用水析法作粒径分析。 注:第一问因为筛的网线直径可能不一样,所以以上两个答案都正确 2.5什么是级配曲线?给出中值粒径,算术平均粒径,几何平均粒径的定义或定义式? 答:1)在仅以横轴采用对数刻度的坐标上,以粒径为横坐标,以小于粒径D 的重量百分比即小于该粒径D 的泥沙颗粒重量在总重量中所占比例为纵坐标,点绘数据连成的曲线,称为累计频率曲线,亦称级配曲线。 2)中值粒径即累积频率曲线上纵坐标取值为50%时所对应得粒径值。换句话说,细于该粒径和粗于该粒径的泥沙颗粒各占50%的重量。 3)算术平均粒径即各组粒径组平均粒径的重量百分比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 n i i i m p D D 1 100 1 4)几何平均粒径是粒径取对数后进行平均运算,最终求得的平均粒径值。计算公式为 ) ln 100 1 ex p( 1 ∑=??=n i i i mg p D D 注:关于级配曲线的定义错的比较多,并不是以粒径的对数或是负对数为横坐标,也不是 按几何级数变化的粒径尺度为分级标准……只要跟上述表达的意思一致都为正确答案。 2.6某海滩的沙粒粒度范围是 1.4 3.6φ=-,试给出以毫米为单位的颗粒粒径范围 解:因为D 2log -=Φ,其中D 为颗粒粒径,所以可得到2D φ -= 所以颗粒的粒径范围为0.083mm-0.379mm 。 注:此题不要忘记单位 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第二章 2.21 动床模型中常采用量瓶法测量浑水浓度?量瓶的容积约为1000cm 3,每次使用前需在当时水温下精确测量其容积。已知某次测量数据为:水温20℃,空瓶的质量为11 3.0g,空瓶加清水的质量为1146.14g,空瓶加浑水的质量为1149.42g,滤出瓶中浑水中的沙样烘干后得 沙的质量为52.99g 。已知模型沙的颗粒容重为1.065gf/cm 3 , 20℃时清水的容重为0.9982 gf/cm 3 ,试求量瓶体积,沙样固体的体积,浑水的体积比和质量比浓度。 解:水温20℃时,清水的重量为W=1146.14-113.0=1033.14gf 清水的容重为 γ=0.9982gf/cm 3 量瓶的体积为 沙样固体的重量为 W s =52.99gf ;模型沙颗粒容重为 s γ=1.065gf/cm 3 沙样固体的体积为

2.3中国的河流第二课时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第二课时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 1.记住黄河的源流概况和自然特征 2.黄河各段的水文特征,理解黄河“地上河”的成因 3.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黄河组图——壶口瀑布、滚滚黄河水、黄河源头、黄土高原 [提问]你能根据画面来判断这是哪条河流吗? [复习提问]提到黄河同学们并不陌生,请你说一说你所了解的黄河。 [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对黄河确实知道的不少。那么,黄河到底为中华民族立过哪些功,又带来了哪些灾难?我们该怎样开发治理黄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河 [板书]滔滔黄河 一、源流概况 [过渡]要了解黄河,必须先了解黄河概况,首先我们来看看黄河的形状。 [学生活动]照课本画出黄河干流图。并归纳黄河形状为“几”字型。 [提问]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这里的“天上”指的是哪里?“海”又指的是哪个海呢? [提问]黄河自源头到人海口全长5500千米,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能说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吗?为什么? 不能。河流大小按流量划分。黄河虽然长度第二,但流量还不到我国南方地区的一条大河珠江的1/7。因此,不能说黄河是第二大河,而只能说是第二长河。 [提问]黄河自西向东共流经了我国哪些省区呢? (演示课件或出示黄河水系图,让学生抢答省名或简称,课件显示或在图中明确省、区名称。)读图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并标注在黄河干流图上,强调其位置特征。主要支流汾河、渭河,强调其流经省。 [承转]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夏大地上。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具体讲都有哪些贡献呢? (此处可由学生在黄河供献的角度充分回答) [板书]二、“母亲河”的功与过 [教师小结]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录像]黄河冲积的平原、蕴藏的水能、著名的水电站和具有灌溉之利的“塞上江南”。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的高原地区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提问]黄河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归纳小结] 1.黄河上中游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建国前,黄河上没有一座大坝。新中国成立后,已陆续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八座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说明位置特点),并对黄河水能实行梯级开发。(板画示意梯级开发,并指出龙羊峡到青铜峡之间是梯级开发集中地段,建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黑山峡、青铜峡等水电站,让学生知道梯级开发成串分市的特点。) 2.黄河另一个方面的奉献是提供了灌溉水源。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量都不足,黄河水使一块块的干涸土地展现了生机。早在二千多年前,宁夏人民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灌溉面积大大增加。也正是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