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器用之美利 —《景德镇陶录》设计思想探析

器用之美利 —《景德镇陶录》设计思想探析

器用之美利  —《景德镇陶录》设计思想探析
器用之美利  —《景德镇陶录》设计思想探析

“器用之美利”

—《景德镇陶录》设计思想探析

摘要:对古代陶瓷器物设计生产制作历史进程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分析总结古人造物思想中的特点。这是我们开展当下设计思想研究的基础。瓷器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贸易商品。瓷器不但为劳动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更为国内外贸易中文化的交融提供了载体。《景德镇陶录》是研究景德镇瓷器的重要参考资料,它是由清乾隆、嘉庆年间的景德镇人蓝浦所著,后由其门人郑廷桂辑补的研究景德镇瓷器的专著。本文通过对《景德镇陶录》的深入分析,提炼出了“器则美备、工则良巧、色则精全、仿古法先”的造物特点。

关键词:景德镇瓷器设计思想生产工艺

素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是千年窑火不断的产瓷胜地,更是世界上唯一以瓷业发展起来的城市。关于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发展概况,《景德镇陶录》的书中共分了十卷来介绍,其中有陶冶图说、清御窑厂、陶务、景德镇历代窑考等内容,详细记载了景德镇陶瓷制作的整个流程,开列了各种瓷器釉色的配方,体现了景德镇瓷器制作中所追求的“器用之美利”的设计思想,在经过各朝各代制瓷工艺的变革发展之后,瓷器的生产工艺越来先进,效率越来越高,瓷器的质量也越来越优良。

一、器则美备

景德镇制造陶瓷的历史非常悠久,《景德镇陶录》中记载“陈以来,土人多业此”,历经唐、宋、元、明各朝,到作者成书时期的清嘉庆年间已有1200余年的时间跨度。从昌南镇到景德镇,从最初的陶器到宋朝时期的青白瓷,从元代青花瓷到明清时期的彩瓷,景德镇烧制瓷器的技艺越来越纯熟。瓷器的外形越来越更具神韵,质地更加优良,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到了清朝乾隆年代,景德镇的制瓷业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景德镇陶录》中的《镇器原起》篇中记载了景德镇各类瓷器的源头,开始烧制、仿制的朝代。篇中所讲的器类、器型均为作者当时(即乾隆后期)景德镇瓷窑仍在烧造的各类仿古瓷器。从记载中可见景德器、宋器、湘湖器、湖田器、洪器等共计三十八种瓷器,它们或仿制于古窑,或烧制于当代的,其不但造型多样而且门类齐全。比如仿于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定窑白瓷,其主要造型有碗、盘、壶、炉、托盘、玩具等,常见于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仿造于明朝直隶厂官窑的紫金釉器其釉色光润、有橘皮纹,则深受皇家贵族的喜爱。在清代乾隆年间,对制造工艺要求最为严格的脱胎器也已经较为多见。更引人注目的是洋器的烧制,其造型“式多奇巧,岁无定样”。景德镇的陶瓷工匠们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满足了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人们的需求。

二、工则良巧

景德镇烧制瓷器的工序非常考究,一件作品的出炉至少要经过取土、练泥、

镀匣、修模等十几道工序,尤其是工艺上要求较高的瓷器,其制作工序更加复杂。比如脱胎器的烧制,“有半脱者极薄,有真脱者更如纸薄,为最精美器。”脱胎瓷器由于胎体极薄,薄如蛋壳,烧制之后即能透光。一件薄胎瓷的制作从配料到烧制需要有四十多道工序,而且制作过程中瓷器非常容易损坏、变形或者破裂,其中工艺反复、难度极大。如此这般的工艺流程更是凸显了景德镇制造瓷器的精良技术。

为保证瓷器的烧制质量,景德镇对瓷器烧制过程中各工种的划分也非常精细。单从《陶务条目》篇中就就记载了从陶窑类型到烧窑业主所承担的各样工种。首先窑户的选择非常宽泛,适合了不同规模、不同需求的瓷器烧制要求,不但保证了瓷器质量,同时也提升了生产效率。工匠的种类有陶泥工、拉坯工、印坯工、画坯工、上釉工、烧窑工、开窑工、乳料工等近三十种。除了制作工艺的精细,景德镇瓷器的烧制对工匠的技艺要求也非常高,比如从事“青花技法”的专业画工,不但要熟练掌握描绘技法之外,还要更好地掌握颜料的料性与水性,方能画出好的青花作品。

各工种之间的互相配合衔接也尤为重要。“窑有户、户有工、工有作、作有家”不但描述了景德镇瓷器烧制的各种衔接生产方式,而且也凸显了清代初期景德镇陶瓷业已经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

三、色则精全

景德镇瓷器中的色彩工艺也在生产方式的变革中逐渐成熟稳定。瓷器中的色彩分为两部分,一为釉料颜色的使用,二为瓷器图案颜色的使用。据《陶录余论》篇中记载“镇瓷在唐、宋不闻有彩瓷”。正是元朝时期景德镇青花瓷的出现才把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尤其是钴蓝颜料的应用,使得人们开始关注瓷器上的图案以及颜色。据《陶务方略》篇中记载“镇有彩瓷,昔不大尚。自乾隆初,官民竟市,由是日渐著盛”。随着朝代的更迭,技艺的发展,釉色以及图案颜色逐渐变得丰富多样,精彩绝伦。

景德镇瓷器中常见的仿古釉色达四十余种,其中单均釉就有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子青、骡肝、马肺等十种颜色,其中龙泉釉也包含了浅深两种颜色。还有其他如铁骨大观釉、东青釉、米色釉、乌金釉等都各自包含多种颜色。除此之外还出现了西洋黄色器皿、紫色器皿、红色、绿色器皿等。可见景德镇当时烧制瓷器的颜色种类之广泛。

色彩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工匠们对釉料颜色的组成成分把握地更加精细准确,比如紫金釉是由罐水、炼灰、紫金石水合成,翠色釉则是由炼成古铜水、硝石合成。《配合釉料》中一共记载了十六种配合釉料的组成成分。除了釉彩之外,图案绘制的色料也更加齐全,如铅粉、金箔、青矾、赭石、松香、白炭等。这些色料的搭配使用使得瓷器的外表图案更加形象生动,结合瓷器本身素洁高雅的造型,使得景德镇的陶瓷成为中国瓷器制品的高端水平和上等品质的代表,成就了景德镇“千年瓷都“的美誉。

四、仿古法先

景德镇陶瓷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陶瓷工匠们对传统制瓷工艺的继承和超越。正是他们在不断总结前人的制瓷经验的基础上,才使景德镇的瓷器历经朝代变迁而经久不衰,不但能够获得国内统治者的认可,也获得了国际买家的青睐。

宋代时期景德镇因烧制瓷胎薄质坚、釉质晶莹的青白瓷而崭露头角。元代时

期的工匠们则在继承传统瓷器烧制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创新,首先发现了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提升了瓷器的硬度和品质,使瓷胎如“玉骨冰肌“,釉面如“美人肤色”。氧化钴和氧化铜颜料的发现使得景德镇在瓷器外观的色彩以及图案装饰的基础上成功烧制出青花、釉里红以及青花釉里红等享誉内外的精品。而明朝宣德、成化时期,后人又在前人的基础上烧制出了斗彩。这是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的彩瓷品种。该瓷器色调绚丽多彩、色泽沉稳老进。到了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制瓷工艺更加娴熟,尤其是在唐英在景德镇监督御窑厂时期,其所造瓷器更是极其精雅,各类瓷器的烧造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据《乾隆年唐窑》篇中记载“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晶莹纯全。又仿肖古名窑诸品,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胜备。”这充分体现了景德镇制瓷技艺自古以来不断追求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

结语

《景德镇陶录》成书距今已有两百余年了,现在翻开仍能深深感受到古人对瓷器生产之法的严格谨慎。精益求精的精神。当瓷器的生产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功能的需要之后,景德镇便开始了对瓷器“美”的追求。“器用之美利”正是景德镇陶瓷工匠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是他们对陶瓷业的坚守,对瓷器制造工艺不断的探索研究,才成就了景德镇“陶舍重重依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的繁荣盛况。也正是这种“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工匠精神,才让昌南的发音“China”代表了中国。同时也使得中国瓷器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走向了世界。

“器用之美利”的设计思想不但影响着景德镇的现代制瓷业,其“器则美备、工则精巧、色则精全、仿古法先”的设计特点对当今中国制造产业的升级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设计工作者,我们要积极继承古人优良的设计思想,敢于探索新的领域,开拓创新,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