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作文学生互评指导教案

作文学生互评指导教案

作文学生互评指导教案
作文学生互评指导教案

作文学生互评指导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考作文评分细则的要求,能从内容、语言、结构、文面四个方面来认识作文评改的要求。

目标与方法:通过例文分析、讨论及练习,使学生懂得并掌握提升作文等次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养成作文修改的习惯。【教学重点】

通过例文分析、讨论及练习,使学生懂得并掌握提升作文等次的一些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例文分析、讨论及练习,使学生懂得并掌握提升作文等次的一些方法。

【教学方法】

分析讲解法,讨论法,质疑法,点拨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一篇好的文章要经过多次的修改。《红楼梦》曾经过“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先生在谈自己的写作经验时也曾经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

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大文学家尚且如此,那么,我们在平时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对自己作品反复进行修改,才能有所提升。

二、习作鉴赏。

上一次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我和我的”,这是上一次作文中一个同学的作文,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作文还需要进行哪些修改。(大屏幕显示学生习作《我和我的笔》)

我和我的笔

当笔尖在纸上发出熟悉的沙沙声,留下一行耐人寻味的话语:“人生像一本厚厚的书,岁月像一只无情记录的笔,不能修改,直至墨尽-----“这便勾起了我的回忆------

蜡笔·幼年纯洁的色彩

在我双脚能站稳时,在幼儿园里,便接触了它,我不知他叫什么,只知道他能在墙上地下画出很多颜色,出于好奇,有一次竟鼓起勇气吃了半根,于是在医院里,我知道了它的名字——蜡笔----

铅笔·单调却充实的启蒙之路

在幼儿园一番调整后,我进入了知识的第一扇大门,小学,老师发给我们一人一只细细长长的笔,老师说,那是铅笔,于是我们发现他虽然没有像蜡笔那样的多彩,但求可以写名字,画小鸟,各种图形也蹦了出来,那时,我便又爱上了铅笔。

钢笔·肚里有墨宝

走完了轻松的前三年,后三年的艰苦却是始料未及的,于是我的手变多了一把“利剑”——钢笔,别看它重得多,但他肚里都是宝,不用忍受铅笔到处削笔的麻烦,写字也是行云流水,别具一格----

时间从笔尖早已悄悄流去,仔细回想,却猛然发现每一只笔都在以他们的行为教育着我,蜡笔告诉我不伪装的色彩是最美丽的;铅笔告诉我人不要只看重形式,只有创新,才有趣;钢笔告诉我看待任何事不应只重表面,更应该注重内涵。

如今,每每打开笔袋,不难发现,每晚奋战到深夜的,是我和我的笔

在学生读完文章后要求小组讨论,给出这篇文章的修改建议。(如前面段落与后面引申的哲理联系不紧密,缺少细节描写等等。)

三、归纳修改作文的方法。

要求四个大组经过讨论分别从内容、结构、语言、文面四个方面概括应注意哪些方面,如何修改作文。

结论如下:

1、内容。

①中心是否明确。

②是否围绕中心进行选材。

③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2、结构。

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楚。

②过渡是否自然。

③开头或结尾是否出现点明主题的句子,前后照应。

3、语言

①有无病句。

②语言是否精炼,有无重复、啰嗦现象出现。

③语句是否连贯通顺。

4、文面。

①书写是否工整规范

②标点使用是否正确。

③有无错别字。

四、自我修改。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除自己外的其他三位同学的作文进行修改,并对这三篇作文分别提出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优、缺点不允许重复,并由小组讨论后给出最终意见。

讨论修改后,由四个大组分别挑出本组最好的作品,经过修改后向全班同学朗读,展示本组的学生例文。

教师再向全班学生展示例文。

例文如下:

我和我的小提琴

我一共有三把小提琴,它们一个比一个高半头,它们陪我度过了弥漫着小提琴声的六年时光。每一把琴的指板上都有我手指压下的烙印,每一把琴的琴身上都有我汗水留下的斑痕。也正是它们见证了我琴技的不断提高,用琴声冲淡酸甜苦辣,琴声更丰富了我生活的旋律。

1∕4:童年的下半场

这把1∕4琴好像一件玩具,小巧玲珑,油漆颇亮。我当时拿着都很吃力,感觉琴就像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用尽全力还只能拉出干巴巴的、如锯木般的声音。对一个还在童年的春天里活蹦乱跳的孩子来说,每天站着拉一个小时琴确实枯燥乏味,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因为随着水平的提高,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也能用小提琴拉出来,用琴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我越来越喜欢小提琴,也正是它让我的童年多了些值得怀念的尾声。

1∕2:痛并快乐着

拿上这把琴,一个个挑战接踵而至。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的曲目很难,我练了整整一个下午都没有任何进展。当时的我真想把琴摔到一边,再也不碰这难以驾驭的洋乐器。可是五线谱上的音符好像许多眼睛在嘲笑我的懦弱,小提琴也仿佛在鼓励我说:“别放弃,你一定会成功的!”我咬紧嘴唇,一点点、一遍遍地练起来,任汗水滴打在琴上,松香将琴体覆上了一层白霜……终于可以一口气顺畅地拉完这首练习曲的时候,才发现天早已变黑了,小提琴仿佛对我露出了笑脸,五线谱上“小蝌蚪”也欢快地跳跃着。正因为小提琴伴随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我对它也是爱不释手。是它陪我在音乐的海洋里航行,也是它和我一并上台演出,赢得无数掌声和荣誉。

4∕4:未完的乐章

这把4∕4琴终于长到头了。记得把它迎回家的那天,我在琴行里一眼就看中了它,时而欢快、时而忧郁的琴声被这把琴宣泄得淋漓尽致。我和它齐心协力地奏出一曲曲美妙的乐曲,而我们似乎也已经融为一体。无论欢喜与伤悲,我都喜欢用它来诉说我的内心,也正是因为我们是知心朋友,我平日对它关爱也无微不至,每隔几天就会小心地擦拭它,让它在琴盒中睡得更香,音弦更准。

有了小提琴的陪伴,即使我一个人也不会觉得孤单,它为我排忧解难,分享喜悦与快乐。我希望未来的路上,它也能和我一起同舟共济,用琴声驱走黑暗,迎来光明。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诗人何其芳曾经说过:“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这节课上,通过对文章内容、结构、语言和文面等多

个方面如何修改进行讨论,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运用这些方法,对自己的文章反复修改,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作业。

看了小组给自己的评价和同学们的例文,你一定也想试试自己的身手,让自己的作文更加出色吧。请对上次的作文再次进行修改,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提升。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岁月匆匆流过,似乎以前的一切事物都不存在了。记忆抹去了我脑海的一些事情。正如《姥姥的剪纸》中所讲,“我”上大学了,姥姥还一直给我寄剪纸,写出了我对姥姥的怀念。在我的记忆中,也曾有令我怀念的事,至今还记得那一幕,它长久地定格在我记忆的屏幕上。那是在我幼小的,只有六岁的时候。夏天每一夜的庭院都非常寂静。宁静的夜晚有着闪闪发光的萤火虫,它们转着圈,一个接一个地飞舞着,嬉戏着,远看,犹如一群小仙女手里拿着荧光棒,正手忙脚乱地布置演唱会呢!远处的草丛里,庄稼里还不时传来蛐蛐微小的教声。星星高高地挂在空中,星罗棋布,一闪一烁,冲我们眨眼,更增添了一些宁静。

在月夜下,奶奶随手搬来一张凳子。抱起我,让我坐在她的腿上。我像一只毛毛虫,倚在奶奶的怀中。奶奶则用手轻轻地拍着我的背,让我起睡意,快快入睡。调皮的我死瞪大眼睛,那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两颗又黑又大的葡萄似的。还一次接一次地在奶奶怀里打转儿。时间就似坐了火箭,“嗖”得一声飞出去了,一下子就过去了半个小时。我虽然有了困意,但嘴巴里嚷嚷着要奶奶给我讲故事,奶奶一听,便刮了一下我的鼻子:“你呀,真调皮!”她开始讲了:“从前啊,有两个人,在月夜里乘凉,那是一个夏天,她怀里抱着一个孩子,那孩子不睡觉,吵着让她讲。。。。。。。乍一看。。。。。。。”我缩着头,偷偷地笑了,捂着肚子,过了一会儿,我“呯”的一声如一个陀螺似的,从奶奶的怀里跳出来,犹如陀螺脱离了鞭子的抽打,大声地说:“奶奶,你说的不就是你和我吗?”奶奶笑了,“原来你也知道呀!”我乐呵呵地扑到了奶奶的怀里。

之后的我实在是困极了,撑不住了。就憨憨地躺在奶奶的怀里睡着了。醒来之后,奶奶告诉我,我在睡梦之中还笑了呢!幼时的庭院里的那一幕令人怀念,这是我最宝贵的回忆,从来不会将它丢失。

自那以后的几年时间,我逐渐长大。但光阴过去了三年,奶奶却永离人世,已不在了。临走前,留给我的只是我10岁生日时的四张崭新的50元还有以前的在夏夜庭院的一幕中的回忆。那是我毕生都不可能忘记的,虽然奶奶不在了,但她永远活在我心中,在庭院的那一幕,那温馨的一幕,一字一顿地刻在我心中,令我难以忘怀!

学生互评作文方式

学生自改互评作文的尝试 教是为了不教,这已经成为了教师们的一种共识。在以往的作文评(改)讲中,大多是教师改了之后,选出好的,请同学念给大家听,由同学们来说写得好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改自己的作文。虽说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全体的进步以及对于具体的文章处理,总是欠缺了什么。于是,如何让学生自改互评作文的想法便产生了。 这个活动,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类型与写作的中心(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判断,老师补充)。如写事的文章,明白写事类文章的六要素,重点是否突出;写人的文章,是否写出人的特征和写作突出中心所写的事例等等。这次是写事的文章,我们上周写了《一件后悔的事》,应抓住一件“事”,抓住“后悔”。 其次,出示评改要求: 1、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许乱写乱画,要有责任心,要本着为他人负责的态度。 2、评改要用恰当的修改符号,认真修改。 3、改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旁边。 4、在改之前应通读习作两遍,看词的运用是否切当,语句是否通顺,再修改。 5、若重点不突出,作适当补充。 6、写出评语(优点和不足之处)。 7、向班上推荐好的文章与语段。 第三,评改次序: 1、全班打乱交叉改(最好避免同桌的习作)。 2、(别人的习作)同桌再交换读,修改,补充。 3、自己再读和修改文章。 4、全班交流,共同评价(优点和缺点)。 4、自己再补充、抄写定稿。 5、教师阅读并修改,成文。 小结: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要查字典,引导他们把语句修改通顺,学习别人值得学习的地方,包括内容上和写作方法上,如别人的修辞方法、词汇和构思,从而确定如何改自己的作文。在这个过程中,修改者(他人)经过通读到修改、补充,再到评价与推荐,已经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自己,通过自读到修改、补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详案

小学五阶段作文教学详案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题目: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认识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三种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把人物内心活动写具体、写真实。 3.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三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用词准确。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想象,运用三种方法:内心独白法,抓住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动作暗示法,抓住人物活动时的动作;景物衬托法,周围环境。用词准确,真实具体的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 1.在学习内心独白法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内心独白就是人物在内心对自己或对他人要说的话。 2.指导学生恰当的处理好内心独白法,动作暗示法,景物衬托法三者的关系。 教具准备: 1.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 2.课件。 3.对创设情景时表演的学生作以适当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认识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 1.板书: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2.提问: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讨论回答。 3.教师归纳: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隐藏在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要学会怎样把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明明白白的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准确的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好吗? 二、学习内心独白法 1.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遇到一些事物,会产生这样、哪样的想法、情绪、感受。这其实就是你的内心活动。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样东西,请同学们注意。 出示礼品盒问:“你们都想到些什么?” 要求学生及时回答后,教师归纳: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心里想到的说了出来,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的,这其实就是你的内心独白。 2.出示课件,认识内心独白法。 课件:怎么办呢?把这张票给了他们吧,《大闹天宫》我盼了好多天了。不给吧,我说过给他们的呀,我急得在门口打起转转来。左思右想,我终于想出了个主意,下回学校再组织看电影,不管多好的片子,我都把票给他们。再说,我答应给他们两张票,这一张票,叫姐弟俩谁去好呢?干脆这一回我不告诉他们,等下回拿到两张电影票,我再对他们讲吧。

《作文互评互改》教学设计

作文互评互改教学设计 ——评改读《xx》有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使用习作评改符号,进行具体作文修改。 过程与方法: 围绕读后感的中心、选材及表达方式等,通过师生互评范文,小组合作评改作文的方法,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旁批和总评评改读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具体的作文评改过程中,通过生生评、师生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习作修改的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重、难点: 围绕读后感的中心、选材及表达方式等,通过师生互评范文,小组合作评改作文的方法,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旁批和总评评改读后感。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修改你们“读后感”,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在复述原文情节,也有的同学在整篇的评论原文,当然有些同学虽然知道联系实际,但所选实例却与中心不大一致,甚至没有中心,基于这些上我们来上一节读后感的评改课(板书:——评读《xx》有感) (二)回顾上次的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出示:写作要求)抽生读 1:自选一篇我们学过的课文,找出感点,写一篇读后感。 2:分析提炼感点写成文。 3:字数在:400字以上。 注意事项: (1)读后感可以写文章给你的启示、教育、也可以写好词佳句,总之形式多样. (2)要略写原文内容,重点放在“感”上。 (3)注意要联系实际,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的表达方式。 (三)、本次作文评改需要注意的地方: 作文评改具体要求,之前我们已经详细的讲过,今天我们主要看看评改读后感需注意的地方: 1.看文章的选材 针对读后感选材包括,选用原文中材料和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道理。在评

改这一项时看:①选材是否围绕中心。②选材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选材是否具有典型性。 2:看表达方式 本次作文读后感应该采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不能把它写成叙述一件事的形式。 3: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本次评改的是读后感,是针对一篇文章的内容,文中的人或事所写的感受和体会,评改时通读全文,看作文是否符合题意即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否明确,是否有偏离主题现象。 (四)、结合具体范文师生互评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作文来看,在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正确使用评改符号评改作文,今天这节课侧重使用旁批和总评的方式来评改文章。(出示范文)(结合学生的《坚持就是胜利——读<顶碗少年>有感》作文,围绕标题、开头、表达方式、选材、中心等内容,使用旁批、总评等来评改读后感) (五)、让我们一起练练吧! 出示:修改要求: 1:四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要齐心协力,运用新知识认真修改。各抒己见,一人记录。记录者字体要工整。 2:;正确使用修改符号,用红笔修改。 3:改完,组间交换欣赏。 4:小组选发言人,向大家展示所修改作文的优缺点及小组所写评语。 (六)、学法指导 (出示“学法指导”) 读:先把文章大声读1~2遍,通过读来发现文章的优点和缺点 找:找出文章的好词佳句,找出错别字和病句。 改:把找出的错别字、病句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把文章连起来读一读,直到内容准确为止。 评:在修改的基础上,还要利用旁批和总评侧重对文章的中心、选材、表达方式等进行评价。 (七)、优秀评改作品展示 (学生展示自行修改后的作文,在展示的过程中,让其他组学生评价,引导学生说出他人评价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再评) (八)、回顾总结:如何写读后感 师:通过这节课学习评改读后感,现在你能总结一下怎样写才算一篇不错的读后感呢? 小组交流,汇报,最后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林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 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 真实的佳课。下面,我就林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 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 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 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 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 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 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些情况,陈老师根据低中年级学生 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把写作范围缩小到 我的好朋友中。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 去体验。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无论是口语交际,还 是写话,学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 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林老师提供了句式, 1 规范了语言。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 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在四年级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 段的训练。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句,这一教学 环节无不渗透着教师指导学生片断组合以及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林老师这堂课 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 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 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 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林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 的这一科学规律。 三、多元评价,画龙点睛 在这堂自由写话课上,教师始终注意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多元,学生 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师生互评。在评点中,再次让学生揣摩写法,感悟本次习作的要 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在课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听到 的多是教师的热情鼓励。教师的尊重促使学生拓展思路,开拓想象,真正还学生“真本性”。 林老师在每次学生交流之前,总不忘交代学生认真听,想想“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更精彩?” 我们可以看到,课中,学生始终在专心地聆听同学的说话,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发 言。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提高。总之, 林老师的课处处以人为本,充满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学而未得的我豁然开朗,是一 堂难得的好课。 2 作文课评课稿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姜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 明确,能抓住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写,让学生读中感悟、

作文互评方法及标准

作文互评方法及标准 一、作文互评的基本要求 1.态度务必端正,认真对待此项工作 2.认真阅读是前提,细心是关键 3.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4.本着真诚互助的原则 5.评语书写工整规范 二、作文互评的方法: 1.通读全文,标出并改正错别字、病句及标点运用不当之处 2.再读全文一遍,按照标准评改文章内容,找出优缺点。(同时可写出眉批、旁批、尾批)。 3. 写出总的评语(评语要客观公正,切中要害,用语要准确、严密、中肯,要具体、不能笼统给人以模棱两可之感,既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尽可能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4. 依据标准,逐项打分,并打出总分。 5.标名改评者姓名。 三、作文互评的标准(每项5分,共10项,每项扣分扣完5分为止,不再多扣) 1.看格式是否正确(5分) ①题目书写准确,位置居开头正中。此项为3分。 ②段落开头空两格。段落数目(5——8) 批语参考:格式正确/格式不正确(要指出) 2.文面是否整洁,书写是否工整。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美观不扣分,根据书写质量的不同(潦草、不工整)可酌情扣1—3分,每涂改一处扣1分, 批语参考:文面整洁、书写工整美观、工整或加:文面较整洁、书写较工整,……欠……,希望…… 3.错别字及标点使用问题 错别字及标点问题(主要指:。?!“”等明显错误标点),错别字标点每2个扣1分,扣满5分止。批阅时,必须将错别字标出并改正。 批语参考:文字及标点基本功扎实、较好、尚可、注意提高、需提高、急需提高、欠佳。 4..是否有病句。 挑出作文中的病句,在下面划上横线,在眉批处或原句处给予纠正。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批语参考:无病句。/有几个病句。 5.字数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达到规定字数以上的为5分,每少1-50个字,减1分,扣完为止。 批语参考:字数达到要求。/字数不够。/字数太少。

作文学生互评指导教案

作文学生互评指导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考作文评分细则的要求,能从内容、语言、结构、文面四个方面来认识作文评改的要求。 目标与方法:通过例文分析、讨论及练习,使学生懂得并掌握提升作文等次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养成作文修改的习惯。【教学重点】 通过例文分析、讨论及练习,使学生懂得并掌握提升作文等次的一些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例文分析、讨论及练习,使学生懂得并掌握提升作文等次的一些方法。 【教学方法】 分析讲解法,讨论法,质疑法,点拨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一篇好的文章要经过多次的修改。《红楼梦》曾经过“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先生在谈自己的写作经验时也曾经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

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大文学家尚且如此,那么,我们在平时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对自己作品反复进行修改,才能有所提升。 二、习作鉴赏。 上一次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我和我的”,这是上一次作文中一个同学的作文,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作文还需要进行哪些修改。(大屏幕显示学生习作《我和我的笔》) 我和我的笔 当笔尖在纸上发出熟悉的沙沙声,留下一行耐人寻味的话语:“人生像一本厚厚的书,岁月像一只无情记录的笔,不能修改,直至墨尽-----“这便勾起了我的回忆------ 蜡笔·幼年纯洁的色彩 在我双脚能站稳时,在幼儿园里,便接触了它,我不知他叫什么,只知道他能在墙上地下画出很多颜色,出于好奇,有一次竟鼓起勇气吃了半根,于是在医院里,我知道了它的名字——蜡笔---- 铅笔·单调却充实的启蒙之路 在幼儿园一番调整后,我进入了知识的第一扇大门,小学,老师发给我们一人一只细细长长的笔,老师说,那是铅笔,于是我们发现他虽然没有像蜡笔那样的多彩,但求可以写名字,画小鸟,各种图形也蹦了出来,那时,我便又爱上了铅笔。 钢笔·肚里有墨宝 走完了轻松的前三年,后三年的艰苦却是始料未及的,于是我的手变多了一把“利剑”——钢笔,别看它重得多,但他肚里都是宝,不用忍受铅笔到处削笔的麻烦,写字也是行云流水,别具一格---- 时间从笔尖早已悄悄流去,仔细回想,却猛然发现每一只笔都在以他们的行为教育着我,蜡笔告诉我不伪装的色彩是最美丽的;铅笔告诉我人不要只看重形式,只有创新,才有趣;钢笔告诉我看待任何事不应只重表面,更应该注重内涵。 如今,每每打开笔袋,不难发现,每晚奋战到深夜的,是我和我的笔 在学生读完文章后要求小组讨论,给出这篇文章的修改建议。(如前面段落与后面引申的哲理联系不紧密,缺少细节描写等等。) 三、归纳修改作文的方法。 要求四个大组经过讨论分别从内容、结构、语言、文面四个方面概括应注意哪些方面,如何修改作文。

习作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习作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习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石桥铺小学易思佳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本文设计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这种精神,突显学生作文的“真实”和“真情”。 设计目的 针对学生作文中叙事空洞,感情牵强附会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打破常规的思维和习作的定势,多角度地去观察、认识事物,多层面地进行回忆、思考、分析、想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最适合这个题目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发最诚挚的情感。使学生的作文记事真实,抒情真挚;使学生的作文在“真”与“情”这一层面有所突破。 内容 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教学目的 选择最想给爸爸妈妈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过程 一、导入习作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可以写如何体会父母的爱;可以写一写意见或建议;可以写自己的心理话。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二、鼓励有个性的表达 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

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有几种(如,写信;给自己的习作绘制插图;附上照片;在习作前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等)。明确,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三、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1.请你提起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他们不在家时,发生的影响最深的事和你的感受,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把真实的事写具体,把心里的感受写下来,把你相对他们的说的话也可以写下来。 2.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四、品──评析例文,交流真情 1.师读例文。 2.小小组评析。写好了读,让小组的同学评议:有没有把事情表达具体,有没有抒发你的真实感情。 五、延伸课外 1.同学们,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

习作指导课评课

篇一: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林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佳课。下面,我就林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些情况,陈老师根据低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把写作范围缩小到我的好朋友中。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写话,学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林老师提供了句式, 1规范了语言。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在四年级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段的训练。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句,这一教学环节无不渗透着教师指导学生片断组合以及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林老师这堂课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林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的这一科学规律。 三、多元评价,画龙点睛 在这堂自由写话课上,教师始终注意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多元,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师生互评。在评点中,再次让学生揣摩写法,感悟本次习作的要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在课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听到的多是教师的热情鼓励。教师的尊重促使学生拓展思路,开拓想象,真正还学生“真本性”。林老师在每次学生交流之前,总不忘交代学生认真听,想想“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更精彩?”我们可以看到,课中,学生始终在专心地聆听同学的说话,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发言。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提高。总之,林老师的课处处以人为本,充满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学而未得的我豁然开朗,是一堂难得的好课。 2作文课评课稿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姜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写,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作文教学设计:发现 教学目标: 1.能从身边去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 2.懂得作文是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别人最想知道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材料选择空间的拓展。 2.写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什么” 1.从动物身上发现。 1)出现图片:小猫上树(画面取名:小猫的勇气) A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小猫很有勇气,小猫敢爬树等) B等爬完树,你会发现小猫的肉垫、爪子、毛等等都有了变化,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 2)出现不起名组图:小猫斗大猫小猫洗爪子猫睡觉大猫妈妈的母爱A现在你又从猫的身上发现了什么? 由学生任意挑选说自己的发现,并简单地进行叙述。 1)导入身边动物。 A猫的身上的发现是这样的多,其实狗的身上的发现更多,我们同学家里养过狗吗?你亲戚家里有人养过狗吗?你曾经发现过狗的什么? (估计学生有:狗会摇尾巴;狗会看门等) B还有别的动物吗? 2.从身边发现。 1)出现图片:一个躲在门里的小女孩 A这个人是谁啊?会不会是你?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向来以为自己胆子大,却发现自己胆小如鼠;看见老鼠害怕了等) 2)出现图片:妈妈和爸爸在地里割稻(起名:我发现变了) 你发现什么变了? (估计学生有: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爸爸的脸更黑了;我变得更爱妈妈了等) 3)导入生活。 啊,像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出现游泳三阶段:不会、会、熟练的图片),你瞧,就算是一个事情我们就有三个发现,你们看,发现什么? (估计学生有:我发现游泳真难啊;我发现我也会游泳;我发现游泳很简单) 4)小结:发现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地方,啊,抬头就有发现,低头也有发现,回到家里,妈妈的眼神,爸爸的问候都是发现,发现太多了,把你所能发现的填在纸上: 我发现我发现 我发现我发现

中高年级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实践研究(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中高年级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老师每次你花很大的功夫,甚至挑灯夜战辛苦批改,特别是写评语时可谓是绞尽脑汁、呕心沥血。而我们煞费苦心下的中肯评语,学生也只是看一下得分或等级,瞥一眼评语,全然是一副看客的姿态;你费了那么多力气准备了那么多内容去讲评,学生却不以为然,好像只是在看老师的表演,或在听一个故事,以后的写作仍然是我行我素。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语句不流畅,他下篇作文照旧句不通意不达。小学阶段按教材要求学生两周一篇作文,这种被动境况下的写作评改,致使学生作文水平徘徊不前,缺乏评改能力,虚假作文、抄袭作文一度成为主流。更为糟糕的是学生的作文兴趣在这种境况下消失殆尽,从而厌恶甚至害怕写作文。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评改能力,使老师们从繁重而收效甚微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我课题组提出了“小学高年级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指导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我们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尝试将学生这个作文批改的“局外人”,转变为让所有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全过程的“当事人”,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对别人作文独到表见解的机会,让所有学生作

文中的闪光点都有亮相的机会,还要真正让作文评价成为学生个性展示的平台,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减轻老师负担。 (二)课题确立的背景 学生作文的“互评互改”,不是指教师方面的书面评语、范文赏析、情况分析,而是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互评互改、讨论交流、雅文共赏的民主、合作、探究的机制。互评互改,可以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能力。 1、研究现状——互评互改作文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有关改评作文的教学论文也层出不穷,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减轻教师作文批阅负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几乎所有的论文仅仅停留在教师层面的零碎的方法的探索上,缺少学生主动的参与和探究,同时,也缺少整个互评互改作文教学体系的探索,造成学生方法指导的随意性和能力培养的缺失。 2、课改现状——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开放、探究的课堂,教师作为参与者、点拨者应该给孩子自主的权利、机会、时间,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而不是以个人感受替代成一言堂。互评互改作文将更多地释放这一种理念,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评互改作文的能力。 3、教师作文批改现状——以教师为主的作文批阅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劳心费神,但实际收效甚微。因为大多学生只关心教师打出的分数,却很少关注教师阅改的痕迹,更不可能有效地反思。于是,作文批阅成了语文教师最为棘手的问题和

作文互评方法

指导学生互评作文的一些做法 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因为它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上学期我指导我班学生互批作文,实践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它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有一定的帮助,现就本人的做法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明确作文批改的原则:以鼓励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坚持正确教育原则。 二、讲解何为“作文批改”:“批”是指教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毛病、问题以及作文中的优缺点加以分析、说明和评定。“改”是对字词、标点、组织结构、文章的思想内容等进行修改。“批”和“改”是相辅相成的。具体而言有下列内容: 1.观点有否错误,认识是否正确,思想感情是否健康。(观点) 2.主题(或中心)是否明确、突出。(主题) 3.选材是否适当,是否合乎道理和事实。(选材) 4.思路是否清晰,段落与层次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完整。(思路) 5.语言是否通顺明白、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怎样,有否用词不当、词不达意或累赘、画蛇添足的情况,表现方法有何优缺点。(语言) 6.有否错别字、怪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字词) 7.作文的外形,如格式是否正确,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清洁,有无乱涂乱改的情况。(形式) “眉批”一般写在作文的篇首或句段旁的空白处,是对学生习作中的字、词、句、段、标点符号的错误和优缺点,给以必要的提示、说明、肯定和否定。 “总批”写在篇末,是对作文总的评价,也是对本篇作文的评语。“总批”是根据本次作文指导的目的、要求、对全篇文章的优缺点:如“中心是否明确、集中;内容是否具体、条理是否清楚”等几个方面写出总结性的批语,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明确的要求,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每次互评作文的流程。(一节课时间) 1.在互评前再次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 2.带领学生看展示台共评一到两本。 (1)首先通读作文一遍,凡达到作文要求者给满分。 (2)细读作文,认真批改。有一处错误扣一分,找闪光点一处加一分。 (3)总评先表扬后写不足,从内容、中心、词句表达、书写等方面,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3.学生互评后,选择一两本展示,点评。 4.课后评者和作者交流,老师收上来再补评,对于评价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组加分的表扬。 注:每次学生互评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以调动学生互评的积极性。如:男女生互评、小组互评,班级之间互评,或者评价自己感兴趣的同学的作文。 三、学生基本做法:(达到以下要求即可) 1.改正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使用不当的标点; 2.改正你认为需要改正的词句,使句子表达更加准确; 3.写上你的评语,这篇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学要改正; 4.将你的评语与作者进行交流,听听作者的意见。

小学生作文教学设计

入门篇,第一课,描写 教学目的:让haizi掌握最基本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事物的主要特征 课时安排:45分钟左右,根据haizi实际可灵活调整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事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式:先列出特征项目(如形状、颜色等),再让haizi举出词语,看看他(她)能说出几个词来,老师也可在一旁提示。(1)视觉形象(眼能看到的): 整体轮廓:高、矮、胖、瘦、厚、薄、大、小 形状:平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扇形、五角星形等等 立体——长方体、正方体、圆锥体、棱椎体、圆柱体、台体、球体、球冠等等

颜色:黑、赤、橙、黄、绿、青、蓝、紫、白、褐、灰、红 光泽:明亮——黑暗、鲜艳——灰暗、灿烂——阴暗、枯燥——滋润、干燥——湿润、粗糙——细腻等等 状态:老(苍老)、嫩(娇嫩、鲜嫩)、新(崭新、全新、七成新)、旧(陈旧、半新旧) 速度:快(迅速)——慢(缓慢) (2)触觉形象(手能摸到的) 质地:软——硬、韧——脆、坚硬——柔软、结实——松弛、浓稠——稀薄、粗糙——光滑、粘稠——干爽 温度:冷——热、温暖——寒冷、热——凉、烫——冰 (3)嗅觉形象(鼻子能闻到的) 气味:香——臭 (4)味觉形象(嘴能尝到的) 味道:酸、甜、苦、辣

(5)听觉形象(耳朵能听到的) 声音:嘈杂——悦耳、大声——小声、尖叫、哭声、笑声、还有其他象声词如哈哈、嘎嘎等 二、事物特征的最基本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拿出一个具体的事物,如动物或植物或日常用品,让haizi按照前面的特征顺序逐个进行描写训练,老师可以先举例子1、用形容词 前面阐述事物特征的例词基本说都是形容词 2、用比喻句 例如:瘦得象根火柴棒;圆圆的象个皮球;红红的象火一样;鲜嫩鲜嫩的,就象刚出芽的树叶;跑得象箭一样快;等等 3、作比较 例如:小明比小林高十公分,但却要瘦很多;西瓜圆圆的,有点

初中作文互评互改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互批互改教学设计 湖南桃江县灰山港镇中心校陈海燕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七-九年级必须“.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要重视对作文的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从教师批改作文转向引导学生互相批阅,并惊喜地发现引导学生互相批阅作文是作文教学的核心策略之一,它不仅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提升作文教学效果的需要,还是教师节省大量批改学生作文的时间,用以研究语文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 第二部分教学设想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想作文的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凡为教育必期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而“互批互改”这种实践活动,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老师的导引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行相互批改作文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如果开展得好,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多种基本素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完成作文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在一段时间内是不大乐意看自己的文章的,即使看也不易发现其中的问题。这时,如果能采用“互批互改”的方法,就能使学生避开上述消极因素的影响,通过发现别人文章的长处和短处,认识到自己文章的不足,从而达到对自己文章的修改认识的目的。这样一来,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作文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形成了学生作文、教师修改的教学过程,而这种教学过程,存在着一些弊端:班级人数多,教师不可能对多数学生的作文进行细致批改,即使全批全改,也是低效费力的;作文批阅的困难,必然影响到作文写作的数量,每学期只能勉强达到大纲的最低规定篇数;而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观最大的弊端则是:没有把作文修改的权利还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己去改,从而使学生不易发现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久而久之,作文的修改就形同虚设,而这恰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学生“互批互改”则不然,它既能把教师从费时费力、收效低下的批改活动中解脱出来,增加作文写作数量,同时又能走出一条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1、了解作文评改的重要性,掌握作文批改的规范符号。 2、模仿范文评改法进行作文互评互改的尝试,在评改中提高作文水平。 3、体验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 4、从别人的进步与缺陷中,发现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作文讲评课 评课稿

作文讲评课评课稿 今天聆听了一节习作讲评课,收获很多。尤其是孩子们的优美习作,让我很感动。本节作文讲评课进行了作文后的讲评,教师结合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指出学生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旨在帮助学生习作水平的再次提高。 课中,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在学生自己修改的基础上,进行专家会诊。教师亲自示范,选一篇习作,放在投影仪上,让学生自由发言,边修改边让学生简要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把主要问题梳理出来。同时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修改符号。重点通过修改问题作文的细节描写,过渡段以及结尾,从而使作文内容更加具体生动、真实感人。付老师的教学,给了我很多启迪: 修改作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加深认识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的参与意识。 在课中,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自去体验,去感受,激起了强烈的作文兴趣与欲望。来自于身边的同年龄、同水平的并非完美的学生习作,则可以唤起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的独立意

识,促使其调动自己的知识修养来体味、参与、完善阅读对象,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量。 (二)创造了同学间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修改作文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切磋,各抒己见,既独立又合作的学习思考,促进了同学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通过品评作文,写得好的同学,由于作品的不断被认同,会对其写作形成良性的刺激,从而激发起更浓厚的写作兴趣;而对于作文水平差及日常懒于动笔的同学,则会形成无形的压力和鞭策,促使其产生向好意识、竞争意识。这样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评改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 “一篇文章,三分写,七分改。”学生的习作初稿,就象一块粗糙的玉石要经过精雕细刻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必须经过反复地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上乘之作。在评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和强化了写作知识的迁移,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以后的思考会更深入,也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欣赏、品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修改作文及自己写作的能力。 总体感觉,这节课上的很实,扶放得当,交给了学生修改习作

学生自评互评作文课堂活动记录及感悟

学生自评互评作文课堂活动记录及感悟 (2013-11-01 11:46:16) 这是在七年级一个班进行的作文互评活动。在午自习时间,当教师把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作文的意义告诉学生,并且教会他们批改作文的一些方法后,学生的尝试热情很高。然后教师提出了本次批改作文的要求,第一次只要求学生就作文书写、错字、用词、病句、语言前后连贯等方面进行圈批,并勾画出好词佳句,在旁边写出点评,后面写出简单的评语。学生先自查,然后同桌交换作文互批互改,大家做的很认真。 这种自评互改作文方式,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作文相互批改中,对自己的写作能力、鉴赏能力都有促进。但,教师不是就甩手不管了,而是要,在批改前提出明确要求,批改中具体指导,批改后再总结点评。特别是学生互评互改后的作文,教师一定要收回来再次浏览,这次主要浏览学生圈批、点评情况,对学生的评改作文情况进行再评价,这样,才能激励学生持续自评互评作文的积极性,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才能逐渐提高。 对学生互评作文的要求要先简后难,循序渐进,初始只要求学生就书写、字词、语句、语言连贯进行修改评价,然后再逐渐针对作文的内容的某一方面进行查评,比如选材是否恰当、条理是否清晰、中心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具体实在、有无真情实感、内容有无重点等,最后,再考虑文章的写作技巧、布局谋篇。这样,学生不会畏难,每次评价抓住一两个点,有针对性,言之有物。

(根据2008年湖北省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讨会听课记录整理) 师: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1951年秋天,赵树理回到自己所熟悉的太行山,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农村生活。有一天,村里有个小青年写了一篇文章让赵树理修改。赵树理看了一遍说:“你先改一次,明天让我看。”第二天,小青年把稿子改好,送给赵树理,他看了一遍,说:“你再改一次,明天送给我。”第三天,小青年又把稿子改好了送来。赵树理看了一遍,说:“我看你会改,再改一遍。”第四天,小青年再次将稿子送给赵树理,他看了微微一笑,说:“你改得有门路,再改一遍。”小青年应声而去。第五天,稿子再次改好,赵树理夸赞道:“你的耐性真好,再改一遍,行吗?”第六天,赵树理满意地说:“好了,弄个信封,把它寄到《山西农民报》去。”小青年对赵树理说:“你光叫我改,改,改。你是大作家,那么多写作经验为什么不给我讲一讲呢?”赵树理说:“我已经把我的真经全部传给你了。” 师:同学们,你们说,赵树理的写作经验是什么? 生:文章要多改才会变成好文章。 师:说得真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叶圣陶说,文章要自己改,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文章才会越写越好。同学们想不想让自己的文章越写越好呢? 生(齐):想! 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些评改作文的方法。掌握了一些评改作文的本领,到时候,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作文我们自己改。 (出示CAI课件,展示课题:作文我们自己改——作文评改) 师:在来仙桃之前啦,我们恩施有两位同学找到我,说,刘老师,听说仙桃的同学作文写得特别的优秀特别的棒,你能不能把我们的作文带两份去,让他们帮我们改一改呢?所以今天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当他们的小老师吗? 生(齐):愿意。 师:好,今天我们就在这节课上给他们评改这两篇作文。在评改之前,请大家回忆一下,以前老师让我们改作文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改的? 生:详写和略写。 生:错别字和标点符号。 生:写作手法和好词好句的运用。 生:选材、立意。 师:大家说得真好。那我把刚才大家说的归纳一下,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应该从这些方面去修改。请看大屏幕: ①中心是否明确 ②选材是否真实典型 ③结构是否合理 ④详略是否得当 ⑤是否抓住了细节进行描写 ⑥是否有病句 ⑦是否有错别字 ⑧标点符号是否有错 师:那我们了解了作文评改的方法,现在请大家拿出我发给大家的材料,根据评改角度,对第一篇作文进行评改。这篇文章有那些优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先自由地读文章,进行思考。 (多媒体出示第一篇病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 ①记得我六岁时候,爸爸因病离开我们了,只有我、妹妹和妈妈在一起生活。 ②一个冬天的夜晚,我和妹妹坐在火炉旁烤火,火炉上正烧着开水,水涨开了,我想站起来去叫妈妈倒开水,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设计教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都有同感:指导学生作文时颇感棘手。我们学习了新《语文课程标准》后,懂得了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作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这个要求给语文教师的启示就是:作文课堂教学应是以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有效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习作时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呢?我认为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以往作文教学都是根据教材要求,每次上完一个单元就让学生习作,叫同步训练,这种方法当然也管用。但是固定了学生的选材范围。领会能力强的学生当然不在话下。学困生就感到吃力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领会程度布置习作,让学生感兴趣,这样作文起来就会轻松了。 在新课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习作,这样的编排就很科学,有三个题材供学生选择:1.写“难忘的第一次”; 2.请你认真观察某个物品加以想象,悟出一个道理; 3.写观看漫画“假文盲”的感受。从这三个题目看,第二和第三个题目很多学生是放弃选择的,因为他们不感兴趣。而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第一个题目,因为他们亲身经历过了,所以记忆犹新。有话可说,写起来就轻松了。给学生选择大的习作空

间,学生才会感兴趣,才能达到习作的目的。因此,注重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以前,很多语文教师非常重视习作方法的指导,文章的“开头——过程——结尾”用什么样的方法写,怎样写都一一讲述得清清楚楚,甚至一节课时间几乎都用于指导上,这种限制思维的指导显然是不科学的,会导致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没有创意。在一次统考评卷抽查中,我发现五十个学生的作文,就有几个学生作文雷同,他们几乎都是写同样的事情。例如:作文要求写“我与书的故事”,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看完一本书后的感受。写记叙文的学生中,九个学生这样写“我把书收在怀中,不让雨水淋湿,回到家里,书安然无恙,我却成了落汤鸡。”显然,这些学生要么是在教师范读佳作时记牢了人家作文精彩的片段,要么是教师在指导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只能如此写才符合教师的要求,学生的个性化容易受到压抑,自然在习作中自我表达的情感也不会流露。然而,要张扬学生自身的习作个性,主动习作极需要依靠学生自身的习作感悟,哪怕教师在作文课堂中只讲了一篇文章开头如何写,只要学生一旦有了习作感悟,他就能按自己的思维发展很快把过程、结尾写出。学生习作感悟就如同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感一样,有语感,对文字的理解就会顺理成章。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重学生习作感悟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