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

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

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
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

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

赵玥 S100030374

[摘要]皮亚杰儿童教育的主要思想是: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学习的本质是儿童主动、自发的学习,学习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动手做来学习,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重视儿童之间的“合作”过程;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的借鉴意义有:明确儿童教育的内在目的,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重视实践和合作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借鉴意义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动下,教育改革飞速发展。重视学前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都在为普及学前教育而努力。“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家长的心愿,许多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对孩子的培养行动。一个重视学前教育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

然而,我们也看到由于人才竞争的加剧,社会和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一代身上,加之许多早教机构的迅速扩张和对一些“时髦”理念大肆宣染,加剧了独生子女父母对培养唯一的孩子成为高端人才的渴望。当前,在儿童教育领域里过度教育、过早启蒙的现象起来越严重,这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隐患。[1]面对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重温皮亚杰的儿童教育思想感受颇多,对于纠正当前教育问题很受启发。

一、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

皮亚杰(1896-1980)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创始人,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他提出的儿童建构理论不仅影响到欧洲,也影响到全世界的儿童教育。皮亚杰的儿童教育思想对于指导当前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皮亚杰认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理想目标,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存记忆,在皮亚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反对传统教育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的做法。他认为儿童不应该是消极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要学会如何思维。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造就能够创新、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事情。

皮亚杰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分清了教育的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之区别,教育的外在目的即社会目的是以成人为本,内在目的即发展目的是以发展为本。只有通过内在目的才能达到和实现外在目的。

2、学习的本质是儿童主动、自发的学习

皮亚杰创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为认识儿童学习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皮亚杰认为,儿童所获得巨大发展并不是由教师传授而来,而是出自儿童本身,是儿童主动发现、自发学习的结果,是一种能动认知结构构建过程。皮亚杰并不否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他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要尊重儿童学习的愿望,不应该将知识硬塞给儿童,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创造一定的情景,让儿童自己主动、自发地学习。

皮亚杰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做了明确的规定,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一

是选择一定的内容,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二是利用情感因素激发,引起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三是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必须与儿童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又要足够新颖,具有一定的挑战。

皮亚杰对于学习本质的的论述,与我国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相适应,对于改变教师角色,转变教育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学习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动手做来学习

皮亚杰认为,高度集中注意的活动是学习的重要途径,是认知发展的直接源泉。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让儿童通过参加活动,主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儿童的动作和活动,只依靠看和听而没有活动的教学方法,他认为这不过是口头教学。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布置情景,提供教具,让儿童自由摆弄、实验、观察、操作,而不是让儿童一味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另一方面,教师还应不断向儿童发问,随时了解他们有所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皮亚杰称这种教育法为活动教育法,利用活动教育法,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发明创造精神。

[2]皮亚杰这一思想,揭示了儿童学习的特性。根据儿童期注意保持时间较短的特点,以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符合儿童成长的特点,使学习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得以实现。

4、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

皮亚杰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对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在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实验的过程中,他探索和发现了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他把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至两岁),儿童思维的萌芽。儿童主要通过感觉运动图式来和外界取得平衡,他们的动作或行为包括本能、习惯和智力三个层次。这一时期的早期教育是及时给婴儿提供多样化的(听、看、触摸……),能吸引他们观察的物体(玩具、实物等),注意实施促进儿童动作发展的训练,在喂食和“游戏”中通过语言和手势等动作多与他们交往。

前运算阶段(2至7岁),表象和形象思维的出现。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各种感觉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这时进行的早期教育,主要是通过观察、测量、数数、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幼儿的重量、容量、时间、速度、数量等初步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至12岁),初步逻辑思维的形成。在前一阶段出现表象图式的基础上开始形成具体运算图式,这时儿童动作既是内化的,又是可逆的,既能使感觉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图式,又能从各种具体变化中抓住概念的本质,所以产生守恒概念。这一时期通过教学活动,主要是形成儿童各种科学的基本逻辑概念和逻辑分类能力,以及掌握各种逻辑关系。

形式运算阶段(12至15岁),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顺应(“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逐步达到成人的逻辑思维水平。这时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和条件进行复杂的推理活动。[3]

皮亚杰认为,教育科学的发展应建立在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上,应该按照儿童各个阶段年龄特点进行教育和教学,反对将儿童看作“年幼的成人”。同时皮亚杰认为,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在教学中多采用“自我发现的教学”,只有儿童自我

发现的东西,才能被个体积极地同化;其次教育者应明确兴趣和需要“实际上是同化作用具有动力的”方面,不是所有的智力原材料都可以为儿童所同化,应考虑儿童特定的兴趣和需要。[4]

皮亚杰认为,教育工作就是要根据儿童年龄阶段的特点来实施。各阶段从低级到高级,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打基础,两个阶段有质的差异,但也有一定的交叉。由于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动机等各种因素的差异,阶段的出现或推迟或提前,但先后次序不变。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要依据人才发展的规律,不能违背,这是皮亚杰教育思想对我们的重要启示,目前在儿童教育中存在的过度启蒙和开发,正是违背了人才发展的规律性,形成了“过犹不及”的社会现象。

5、重视儿童之间的“合作”过程

皮亚杰认为,学习的过程也是儿童合作的过程,这种合作就是儿童之间在学习中的交往,因为儿童同伴共同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能集思广益,使学习效果更佳。皮亚杰认为,儿童交往不仅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更是儿童间的交往。他认为儿童间的互相交往最有利于鼓舞儿童真正交流思想和进行讨论。因为儿童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会感到基本平等的相互关系,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状态,并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

二、目前儿童教育中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由于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学校和家庭教育压力水涨船高。在此情况下,儿童教育中学习压力指数增大,使本该天真烂漫的儿童,肩上压上了沉重的学习重担。2010年国际儿童节,《中国儿童幸福感调查》旨在分析当前我国学前及小学儿童,在家庭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课内外学习等生活重要方面的幸福感总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学习幸福感在下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的父母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前启蒙教育和特长培养,似乎多花些钱,让自己的孩子起跑早一点、多掌握一门特长,便多一份让孩子今后脱颖而出的筹码。英语、奥数、舞蹈、钢琴、书法、绘画……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像一座座大山,压在“00后”稚嫩的肩膀上。没有选择权利的“00后”,只能被动接受父母安排,而由此引发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峻。据一项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其主要原因来自学习压力过大。“从大人的角度看,小孩子不用上班,无论去学校还是培训班都是玩,根本没有什么压力,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成都从教10年的幼儿园老师吴某说,“孩子们的书包变成了拉杆箱,‘小眼镜’越来越多。虽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们的幸福感却不断下滑,心理问题正趋向低龄化。”[5]

现在社会上,人们一方面为孩子从小就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而抱怨,另一方面却又给自己的孩子层层加码。究其原因,除了社会方面的传统的“以成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长期以来考试“指挥棒左右着人的培养以外,人们普遍忽视了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过度启蒙和开发,造成对儿童的伤害,结果事与愿违。

由此看来,借鉴皮亚杰的儿童教育理论,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使儿童教育回归正确的轨道很有必要。

三、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的借鉴意义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必须遵照科学规律办事,儿童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皮亚杰关于儿童教育的理论,对于儿童教育的目的、学习的本质、年龄特征、认知发展途径等方面都有深刻地揭示,这些思想对于矫正当前儿童教育中的过度启蒙和开发弊病具有借鉴意义。

1、明确儿童教育的内在目的

皮亚杰把智育看做儿童教育的主要目的,这对于我国传统的“以成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挑战。笔者认为,成人教育是教育的社会目的,作为儿童教育应该立足儿童发展的实际阶段,其教育目的首先要培养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认知结构,这样“以发展为本”的内在目的更符合儿童发展的实际。从此出发我们认识皮亚杰的教育目的观点,更为实际。由于引证皮亚杰关于关于儿童的认知不是从外部形成的,儿童是通过自主调节,采取同化和顺应的方式去发展自己的智力结构,因此主动性在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儿童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者,而不应是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的容器。儿童主动学习,不仅对其智力发展非常重要,而且对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必须把发展儿童的主动性放在首要地位。因此,不论是道德养成,还是认知发展,都要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就必须注意激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引起他的学习动机。

2、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

在当前,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视学生年龄特征和人才成长规律,过早、过度开发和启蒙,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太大,学习现象过重,使幼小的心灵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种现象是造成整个学生阶段厌学,甚至是造成学生对前途失去信心的祸根。因此必须克服儿童教育中过度开发的倾向,使儿童教育回归自然。皮亚杰根据对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的阶段性的研究,指出必须遵循认知发展的规律性来组织教学。家长和教师必须考虑到每个阶段儿童的特殊兴趣和需要,提出不同的教育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对于2岁前的儿童,就要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让他们观察、触摸、摆弄,注重发展儿童的动作;对于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要根据这一阶段儿童的特点为他们选择有趣的、形象的教材;处于学前晚期的儿童,其具体运算阶段开始萌芽,根据这一特点可培养他们掌握初步的科学概念;儿童到了学龄阶段,家长和教师就要通过各科教学活动,让儿童掌握各种基本的科学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使儿童从具体运算思维向形式运算思维发展。当前必须强调按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实施针对性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儿童的主体作用,防止“拔苗助长”式的超越儿童年龄特点的过度启蒙和开发。也有必要普及儿童教育的有关知识,坚持科学的儿童教育。

3、重视实践和合作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也是认识过程,作为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的儿童教育,实践活动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皮亚杰的教育思想中,他把活动和动作看作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看作儿童知识的来源。他认为,儿童只有参加到各种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去证实或否定这种假设,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因此,他强调教学中的游戏因素,认为尤其对幼儿来说游戏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杠杆作用,要求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初步的阅读、算术、拼读教学。皮亚杰也重视实验和视听教学,认为这种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有助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把握和智力的发展。皮亚杰突出教育中的个体活动,但又

要求把个人的活动与集体活动结合起来,认为儿童之间的相互的社会影响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皮亚杰关于实践和合作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的观点,以活动和合作为载体,寓知识教育于活动的过程之中,体现儿童教育的独特风格,这样才能改变“儿童教育成人化”的传统模式。

参考资料

[1]关颖.过渡启蒙教育侵害儿童健康权[N].中国教育报.2010.12.27

[2]史降云.皮亚杰教育思想述论[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5

[3]张向葵.青少年心理学[M].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王凌皓.外国教育史[M].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5]李惊亚.出校门就进培训班“00后”的无奈与家庭教育软肋[J].半月谈内部版.2010.6

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

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 赵玥 S100030374 [摘要]皮亚杰儿童教育的主要思想是: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学习的本质是儿童主动、自发的学习,学习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动手做来学习,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重视儿童之间的“合作”过程;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的借鉴意义有:明确儿童教育的内在目的,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重视实践和合作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借鉴意义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动下,教育改革飞速发展。重视学前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都在为普及学前教育而努力。“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家长的心愿,许多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对孩子的培养行动。一个重视学前教育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 然而,我们也看到由于人才竞争的加剧,社会和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一代身上,加之许多早教机构的迅速扩张和对一些“时髦”理念大肆宣染,加剧了独生子女父母对培养唯一的孩子成为高端人才的渴望。当前,在儿童教育领域里过度教育、过早启蒙的现象起来越严重,这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隐患。[1]面对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重温皮亚杰的儿童教育思想感受颇多,对于纠正当前教育问题很受启发。 一、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 皮亚杰(1896-1980)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创始人,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他提出的儿童建构理论不仅影响到欧洲,也影响到全世界的儿童教育。皮亚杰的儿童教育思想对于指导当前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皮亚杰认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理想目标,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存记忆,在皮亚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反对传统教育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的做法。他认为儿童不应该是消极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要学会如何思维。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造就能够创新、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事情。 皮亚杰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分清了教育的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之区别,教育的外在目的即社会目的是以成人为本,内在目的即发展目的是以发展为本。只有通过内在目的才能达到和实现外在目的。 2、学习的本质是儿童主动、自发的学习 皮亚杰创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为认识儿童学习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皮亚杰认为,儿童所获得巨大发展并不是由教师传授而来,而是出自儿童本身,是儿童主动发现、自发学习的结果,是一种能动认知结构构建过程。皮亚杰并不否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他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要尊重儿童学习的愿望,不应该将知识硬塞给儿童,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创造一定的情景,让儿童自己主动、自发地学习。 皮亚杰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做了明确的规定,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一

皮亚杰认知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论――四个阶段期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5278 更新时间:2009-6-29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前述之组织与适应二者,在性质上被视为具有不变的功能。意思是说,无论是婴儿、儿童、青年以至成人,在吸收知识时都是经由组织与适应的历程。至于前文所指的图式,其性质则具有可变的功能。意思是说,图式将因环境的需要与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由小而大与由简而繁地随时变化。图式的改变,不只是容量上的增加,而更重要的是质的改变;三岁幼儿与六岁儿童思维方式不同,小学生与中学生对同一事物在认知上也有差异。皮亚杰经由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自出生到青少年的成长期间,个体的认知发展,在连续中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皮亚杰按各阶段个体图式功能特征的不同,分之为四个年龄期,分别以不同名称来表明各时期的图式功能。 在进一步说明皮亚杰认知发展各阶段的特征之前,尚需对他分期理论的要义补充三点:(1)各时期之间并非跳跃式的改变,而是连续中呈现阶段现象。(2)对不同个体而言,各期特征的出现,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这表示有的认知发展较快,有的发展较慢。(3)四个时期的前后顺序是不变的,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是遵循四阶段的法则进行的。以下是对皮亚杰认知发展期的进一步说明。 一、感觉动作期 感觉动作期(或感觉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是指自出生到两岁婴儿的认知发展阶段。在感觉动作期,婴儿赖以吸收外界知识的图式,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此等感觉与动作,最初只是简单的反射,而后逐渐从学习中变得复杂,由身体的动作发展到心理的活动。到六个月以后,婴儿能够起坐与爬行,并随之出现目的性的动作,即有目的地运用身体的动作(如口尝、手抓)去达到目的。例如:在尚不能移动身体的婴儿身旁,铺放一条毛巾,毛巾上放置一个玩具,他会伸手去抓取玩具。如因距离较远抓取不到,几次尝试之后,他就会放弃。但对较大的婴儿来说,他就会用手拉动毛巾,从而取到玩具,这显示婴儿开始运用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感觉动作期的末期,婴儿的图式将发展到物体恒存性(或客体永恒性)(object permanence)的地步。在婴儿早期,如用布幕将其面前的玩具遮挡住,他不会寻找;原因是他的图式尚缺乏对具体实物形成心像表征的功能。换言之,对几个月的婴儿来说,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稍长及至一岁左右的婴儿,对滚入床下而看不见的皮球,他会继续寻找。这表示皮球之物体虽在眼前消失,而留在他心中的符号性的心像,却仍然存在。显然,物体的形象之所以能够永存在婴儿的图式之中,这表示婴儿末期已开始从具体实物中学到抽象的概念。接近两岁的婴儿,他不仅能当场模仿人或动物的动作,而且还能在事后凭记忆去模仿这些动作。像此种仅凭事后记忆就能模仿出来的能力,称为延后的模仿(deferred imitation) 二、前运思期 前运思期(或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是指两岁到七岁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因此一时期正值入学之前与入学之初,故这段时期在教育上特别重要。因而无论是皮亚杰本人或其后的学者,对此一时期儿童认知发展所从事之研究,为数最多。皮亚杰之所以称此一时期为“前运思期”,原因是此一时期的儿童遇到问题时固然会运用思维,但他在运用思维时常常是不合逻辑的。“前运思期”的意思即指儿童思维方式尚未完全达到合理地步之前的一段时期。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一、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见解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呢?杜威把它概括为三句话:“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1、“教育即生长” 杜威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的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指出:“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他把教育本质生物化了。 2、“教育即生活” 为什么说教育即是生活呢?杜威作了这样的解释: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说:教育即是生活”。他宣称,他的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与斯宾塞关于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学校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依靠文理教科书。“教育即生活”并没有真正反映教育的本质,但在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社会生活的情况下,它

有利于使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杜威在“教育即生活”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要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个雏形的社会生活……” 3、“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文中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他断定,一切学习都来自个体的直接经验,“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因此,学习,受教育过程实际是使儿童不断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即使经验不断改造或改组的过程。经验经过改造与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杜威重视儿童的直接经验,是有合理因素的;但他把儿童获取主观经验的过程看作是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则是错误的。教育的基本的、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学习,接受间接经验。二、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见解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和《我的教育信条》中都论述了教育目的的问题。他说,教育除了过程之外并无另外的目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教育过程外无教育目的,根据这种观点,杜威批判了教育的“外在”目的的理论。他认为,如果“遵守”外加的教育目的,青年人的个性就会被忽视,从而会违反儿童本身内在的需要,违反了本能。因此,他认为,教育除了它自身的过程之外,不应有什么外加的教育目的。在他看来,“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教育过程就是目的。在这个前提下,杜威认为有两种教育目的的存在是可能的。一种是教师或家长提出来的。

皮亚杰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草稿)

让.皮亚杰( Jean Piaget ,1896 - - 1980) 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哲学家,瑞士“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他运用生物学、哲学、数理逻辑知识,应用临床法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创立了一种跨学科的认知发展理论,并于1970年撰写了《皮亚杰的理论》一文,对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中心观念作了集中、系统的阐述。皮亚杰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认知发展理论家,他的发展理论在儿童心理学发展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教育而言.皮亚杰没有系统地论述自己的教育观点,但他的发生认识论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哲理,他的理论中凸显着许多杰出的教育思想。例如他的发现学习论、准备性原则、个别差异论、认知冲突协调论、同伴交往法等都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许多学者认为:“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说皮亚杰侧身于杰出的教育学家之列,是当之无愧的。” 一、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包括认知发展的阶段说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分析两部分内容,前者把人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连续的四个时期;后者则分析影响每一个时期的发展的因素,即成熟和经验、社会经验、平衡等。 其理论要点包括: 1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2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编织、演变和递进的过程中。儿童的认知结构或组织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构,这就体现出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需要对个体构建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进行根本性的改组和重建。认知结构的变化是按一定次序进行的,因此认知发展的阶段也是不能改变的,只是每个儿童达到相应认知结构的阶段的速度存在很大的个别差异。人的认知发展经历的几个特定阶段是:( 1 ) 感知一运动阶段:O 一2岁( 2 ) 前运算阶段:2—7 岁( 3 ) 具体运算阶段:7、8 —11、12 岁( 4 ) 形式运算阶段:11 、12 岁以上 3 皮亚杰认为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适应包括两个过程:同化和顺应。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有时出于不平衡状态,但到一定的时候总会取得平衡。概括地说,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两种适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平衡的过程。 二、发展理论的应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当前我国教育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是多方面的.它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各个学科都有运用,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注意儿童的特点,不能超越儿童智慧发展的阶段;教育内容要适应儿童认知发展水平,按照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设计课程、组织学习内容;教育教学采用适合学生特点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等方面。 (二)、 教学内容应适应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

科尔伯格道德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 科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里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他致力于道德认知发展体系构建的研究,将之应用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时间,并从哲学上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进行总结和反思,取得了卓著的学术成就。本文就他的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学校德育教育方法以及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启示作一探讨。 一、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1927--1987)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道德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在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被誉为“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父”。研究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模式,不但可丰富和发展我国道德教育理论,而且对我国当代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指出:“我的道德研究是从皮亚杰的阶段概念和他认为儿童是一个哲学家的看法出发的。”在此基础上,科尔伯格建立了自己的道德发展理论,其道德教育理论是其道德发展理论的扩展、延伸和实践,他主张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儿童的积极思维,发展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使道德思维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以推进道德行为的完善。从理论来源上看,由于科尔伯格受到多种道德哲学传统、道德心理学传统和道德教育学传统的广泛影响,所以科尔伯格的道① [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等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2 000,第1 0页。德教育理论是一种既是心理学的、又是哲学的道德教育理论。根据科尔伯格本人的观点,对其道德教育理论产生主要影响的有苏格拉底(Socrates,B.C.468—400)、柏拉I訇(P1ato,B.C.427—347)、康德(Immanuel Kant,1 724—1804)、涂尔干(Emi leDurkheim,1858一1917)、杜威(John Dewey,1859一1952)、皮亚杰、罗尔斯(John Rawls,192卜)、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1929一)、等人的观点。 从研究视野上来看,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具有多学科整合性的特点。他从多学科的视野来探求道德教育研究的方法和基础,继承了杜威的传统,从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道德教育问题。他吸收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涂尔干、杜威、皮亚杰、罗尔斯等人的观点,并在道德心理学研究基础上对道德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特征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特征:(1)皮亚杰认为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2)皮亚杰认为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3)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 论述20世纪后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第一,教育终身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教育贯穿人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就只是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第二,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几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21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具体包括教育思想、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以及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从智力多元角度谈谈“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的理解。(1)“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是指评价学生的标准不再是“唯分数”,而是多元化。(2)智利多元化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3)智力多元论是对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①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就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学习风格。因此,我们应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教学真正成为愉快教学、成功教学,而不是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②科学的智力观。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言语智力和逻辑—数学智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和培养。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智力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③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是多元的,其作用方式也是有差异性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进行教学,要善于针对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尤其是要根据学生智力结构中的优势智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④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传统的观点认为,只有读了大学的人才是人才,也只有通过上大学这条路才有可能成才。而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理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成才的道路应该是多样化的。 根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论述“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关于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关系,教育史上存在着“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争论,这也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分歧之一。(1)教师中心论。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都应以教师为中心。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的自由当作手段,而应当作过程的目的和结果。(2)学生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和杜威。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中自认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这种自认发展的过程,而只是当作“自认仆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满族他们的需要。不要对学生多加干涉。学生智能在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取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因此,教育就不应当由教师直接来进行,而只是在于使学生亲身去获得某种生活的训练。(3)教师中心论强调教育活动要以教师为中心,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学生中心论签掉教育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抹杀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因而都是错误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建立在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同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重要内容就在于充分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培养目标。而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正是教师自发诱导、鼓励帮助的结果,亦即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结果。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改革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教师应努力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观及其教育启示》读书心得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观及其教育启示》及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心得 张生芳女康川学校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皮亚杰是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各个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成就,并且儿童的发展是主动的。他的这一观点给我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方法等带来诸多启示。 一、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数量累积过程。他按照认知结构的性质把整个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依次出现的阶段,每一阶段可以得到不同于上一阶段的认知能力,儿童就可以获得适应环境的新方式。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自我演变过程。”[1]这一自我调节过程得以产生的基础是儿童健全的神经系统。同时,环境因素对儿童的作用,产生于儿童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活动之中。而在遗传、环境和儿童主体活动这三者之间,惟有儿童的活动才是其发展的真正起因。所以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 皮亚杰非常重视儿童的自主能动的自我调节功能在儿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并清楚地阐述了儿童认知发展是分阶段的,各阶段有其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取得成就。 皮亚杰把人的身心发展分为感知运算、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

阶段,虽然每个发展阶段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人的身心发展总体上表现出连续性、阶段性、结构性、次序不变性和交叉性等特征。 认知发展理论阐明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它们依次发生,不能超越,也不能逆转,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儿童自身中,他不同意行为主义过于强调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皮亚杰认为,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都有一套独特表征和解释世界的方法和原则,表现出思维的独特性。 二、皮亚杰儿童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皮亚杰对于儿童的发展理论最重要的基石是生物学。按照皮亚杰的观点,生物的发展是个体组织环境和适应环境这两种活动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生物的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的相互作用过程。[2]借鉴生物学上的适应概念,皮亚杰提出了自己的“适应观”:认识的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是个体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就是个体不断适应的过程。 皮亚杰的认识论承认主体与客体的分化是认识产生的前提条件,但同时也强调思维中主体与客体的分化不是一种自然状态,而是主体活动演进的结果。具体讲,认识是一种主体在转变客体的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性活动,认识活动的目的在于取得主体与环境之间的适应,从而达到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三、教育启示 (一)教育目的 皮亚杰认为,学校的教学目的一方面要使受教育者学到系统的科学知识和

教育心理学十大人物之维纳与科尔伯格

教育心理学十大人物之维纳与科尔伯格 维纳 1、个人简介 伯纳德·维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归因动机理论的奠基人。1963年获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63-1965任明尼苏达大学助教,1965年至今任洛杉矶加州大学教授。曾先后到纽约大学城研究中心、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密歇根大学、华盛顿大学做过访问教授。1990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卓越研究贡献奖,1994年获美国教育研究会出版奖。1991年获得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0年攻芬兰特库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历任《认知与情绪》、《教育心理学》、《人格杂志》、《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人格研究杂志》、《动机与情绪》、《人格与社会心理评论》、《心理探询》、《社会行为与人格》等杂志顾问编辑。曾发表论著10余部,学术论文150余篇。 2、主要著作 《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是伯纳德·维纳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于1986年出版 3、主要理论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是教育思想史上的大家,他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批判吸收他人思想,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创立了一套崭新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变革,直到今天,还有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四)民主与教育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民主主义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对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认为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方针和政策。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成长和经验的启发者和诱导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创造者。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些片面性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生活,而且是儿童当前的生活。这里所说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手工。除了这些生长要素之外,还有许多日常生活之外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可见我们的教育不能只重当下,不看未来。活在当下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不能将其极端化、片面化。教育应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教育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过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这种认识抹杀了社会与学校的区别。。如果学校教育也像社会教育一般零散,重经验,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而且会有急 功近利的心态。学校固然不可变成与社会完全脱钩的“象牙塔”,但是学校亦不可

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

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1、第一分阶段(反射练习期,出生~一月) 婴儿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环境,这些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决定的,主要有吸吮反射、吞咽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及哭叫、视听等动作。 通过反复地练习,这些先天的反射得到发展和协调,发展与协调意味着同化与顺应的作用。 皮亚杰详细观察了婴儿吸吮动作的发展,发现吸吮反射动作的变化和发展。例如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又同时给予奶瓶喂养,可以发现婴儿吸吮橡皮奶头时的口腔运动截然不同于吸吮母新乳头的口腔运动。由于吸吮橡皮奶头较省力,婴儿会出现拒绝母乳喂养的现象,或是吸母乳时较为烦躁。在推广母乳喂养过程应避免给婴儿吸

橡皮奶头可能正是这一原因。从中也可以看出婴儿在适应环境中的 智力增长:他愿吸省力的奶瓶而不愿吸费力的母乳。 2、第二分阶段(习惯动作和知觉形成时期1~4月) 在先天反射动作的基础上,通过机体的整合作用,婴儿渐将个别的动作联结起来,形成一些新的习惯。例如婴儿偶然有了一个新动作,便一再重复。如吸吮手指、手不断抓握与放开、寻找声源、用 目光追随运动的物体或人等等。行为的重复和模式化表明动作正在 同化作用中,并开始形成动作的结构,反射运动在向智慧行动过渡。由于行为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由当前直接感性刺激来决定,所以 还不能算作智慧行动。但是婴儿在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中,顺应 作用也已发生,表现为动作不完全是简单的反射动作。 3、第三分阶段(有目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4~9月) 从4个月开始,婴儿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以后儿童经常用手触摸、摆弄周围的物体,这样一来,婴儿的活动便不再 限于主体本身,而开始涉及对物体的影响,物体受到影响后又反过 来进一步引起主体对它的动作,这样就通过动作与动作结果造成的 影响使主体对客体发生了循环联系,最后渐渐使动作(手段)与动作 结果(目的)产生分化,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的而行使的动作。例 如一个多彩的响铃,响铃摇动发出声响引起婴儿目光寻找或追踪。 这样的活动重复数次后,婴儿就会主动地用手去抓或是用脚去踢挂 在摇蓝上的响铃。显然可以看出,婴儿已从偶然地无目的摇动玩具 过渡到了有目的地反复摇动玩具,智慧动作开始萌芽。但这一阶段 目的与手段的分化尚不完全、不明确。 4、第四分阶段(手段与目的分化协调期,9~11、12) 这一时期又称图式之间协调期。婴儿动作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一些动作格式(图式)被当作目的,另一些动作格式 则被当做手段使用。如儿童拉成人的手,把手移向他自己够不着的 玩具方向,或者要成人揭开盖着玩具的布。这表明儿童在作出这些 动作之前已有取得物体(玩具)的意向。随着这类动作的增多,儿童 运用各动作格式之间的配合更加灵活,并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制约学习内容的深浅,制约学习方法的选择,对个体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在学校教学中,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该研究如何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阶段,并提出适当的目标。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方法和内容恰当,系统的学校教学就能够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于教学上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是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特征制约 教学,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二是教学又可以作为学生认知 发展的一个有效条件,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适应是基础,促进是目的。教育则要适合于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即以学生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进行教学。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当然,认知发展从前运算向具体运算的过渡,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的过渡,不是短期的、简单的训练能达到的,这种训练仅能让学生掌握一些经验的规则,并不能导致守恒概 念的获得与巩固,唯有经过多种多样的长期的训练,对于认知的发展,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的目标并不在于增加知识量,而在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吸收和同化所学的知识,

要让他们去理解。智力的塑造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智力发展的阶段来设计课程。教学不能超越儿童的发展阶段搞拔苗助长,教学设计只有在符合思维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加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打破学生已有的知识平衡状态,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平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一方面要提供与学生已有经验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提供与已有经验相矛盾的内容。我们要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教学的优化、科学化来对学生施加影响,全面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必须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性。教育教学必须重视活动、研究活动、开展活动,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同时,社会交往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通过社会交往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状态,促进智力与道德发展。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考虑到这种差异性。教学要重视个别儿童的兴趣,了解他的认知发展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接受教育,按照各自的发展步调发展,加强个别化教育。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自我调节系统;必须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变化,创设各种问题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加强对自身认知结构的监控和调节,提高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从而不断的更新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https://www.sodocs.net/doc/0611744376.html, 1月17【生平】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1927.10.25- 1987.01.19],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布隆维尔市(Bronxville)的一个富商家庭,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他在安度瓦的菲律普中学上学,高中毕业后不顾家庭反对自愿当一名商船机务士,从事协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犹太难民通过英国海防偷渡到以色列的工作。这次经历让科尔伯格对一个问题产生了终生的兴趣,即:在什么时候,一个人不服从法律和法定权威时,从道德上是有道理的,这为他日后研究道德发展奠下了基础。这次经历还给他带来了终身的疾病:他被抓住过,并在塞浦路丝的一个军营里关押过一阵子,他虽逃脱了,但却没能逃过一次寄生性肠胃感染,从此以后,这个毛病时不时地烦他,终生未愈。1948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芝加哥大学,2 年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不久又获硕士学问。大学期间,心理学和哲学(特别是道德学)是他最喜欢的两门课程,他很喜欢J.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修读博士学位时本拟专攻临床心理学,但因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改而研究道德认知发展。他的博士论文题为《10-16 岁学童道德思维与判断方式之发展》,是研究儿童在面对道德的两难情况时所做的推理,

他假设道德的困境会使他们经由一个固定的顺序发展出更 多更具弹性的道德推理。由于他的论文题目搜集资料比较困难,所以一直到1958 年才完成论文获得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创下9 年读完博士的记录。完成博士学位之前,1953 年担任芝加哥大学副研究员,1955 年任职于波士顿儿童医护中心。获博士学位后,1959 年应耶鲁大学之聘担任心理学副教授兼高级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1961 年出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1968 年改任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学院教授。科尔伯格的学术生涯和皮亚杰颇为相似,终其一生专注于研究道德认知发展问题。因此他被誉为皮亚杰之外对道德发展研究贡献最大的人。晚年时,他的慢性寄生虫性肠炎不断发作,使他常常忍受胃肠疼痛。在接近60 岁的时候,科尔伯格极度压抑。他曾与一位亲密朋友谈过自杀的道德两难问题。他对这位朋友说,如果一个人对其他人有很大的责任,则这个人应该坚持下去。可是,与病魔的争斗太痛苦了。1987 年他在住院的时候失踪,1月17日,他的车被发现停在波士顿港一处潮水汹涌的湿地里,3个月后,他的尸体被冲到洛根机场附近。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过世的,不过一般猜测他是自杀而死。【理论】科尔伯格是皮亚杰道德认识发展理论的追随者,一生奉献于道德认知发展研究。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心理

皮亚杰的学习理论和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皮亚杰的学习理论和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皮亚杰的学习理论 皮亚杰认为,以往对学习的认识不全面。“经典的看法认为,学习是建立在刺激反应的图式上的,我认为, 这一图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完全的解释认知学习。”学习不是先有刺激后有反应,刺激与反应之间也不是单向的联系,而是先有反应后有刺激,反应是第一位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是双向联系, 应把刺激反应的图式写成环形的, 中间有一个“结构”为中介;在刺激与反应的图式中,它们的关系不是联想,而是同化,同化才是学习的根本;学习的主体是主动的,应强调自我调节,强调主体自身的活动;刺激—反应的理论,应把运算和平衡加进去,这样才能说明学习。 皮亚杰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体系, 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活动学习。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产生于动作,随着儿童机体的增长发育,行为动作就越复杂, 他们的思维水平也就越高, 因而儿童学习的根本途径是自己的活动。“一切现代心理学都教导我们说智慧产生于行动。”皮亚杰把活动看作是连接主客体的纽带,是认识发展的源泉, 强讶学生要动脑、动手、动口, 通过活动及其协调来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经过个体的同化、顺应和平衡来适应事物的状态。“基本的逻辑-数学概念不是从所摆弄的物体中得来的, 而是来自儿童的动作以及这些动作之间的协调。”他还重视游戏活动在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中的作用,认为游戏不是娱乐活动或精力过剩的一种发泄,而是“把现实同化于活动本身,给活动提供必要的粮食并根据自我的多种需要改变着现实”。智力不仅是认识能力,而且是“一种最高形式的适应,乃是在把外物不断同化于活动本身和把这种同化图式顺应于事物本身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皮亚杰认为“数学运算来自实践,因此,单凭自觉教授知识是不够的。儿童自己必须实践,动手对于准备用脑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学习为儿童开辟了自由探索的天地,使他们重新去发现或重新去组织所要学习的每一个新真理;在活动学习中,教师的任务是做一个良好的辅导教师,激起学生的首创性和探索性,还要组织学生活动和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活动的环境,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二)主动自发学习。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应是被动的, 而是主动自发的参与。“在求知活动中,主体是主动的。。。”“学生仅仅观察教师做实验,或者完成事先安排好的练习是学不会做实验的。他们应该从尝试和错误中学习, 应该主动和独立地工作,即在没有任何限制,有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的条件下学习。”“强迫是最糟糕的教学方法。”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主动:一是对环境的作用是主动的;二是儿童在心理上是主动。只有做到这两方面的主动,才是真正的主动学习。知识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固有的结构,而是由主体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认识是儿童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逐步建构其智力概念和思维形式的过程。因此,儿童只有主动自发的学习,才有好的学习效果。“经过学生自由探索和自发努力所获得某种知识, 以后将能够保持住。这使学生获得一种毕生受益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一、引言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享有权威,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不是完美的,有其合理的一面和谬误的一面。但是,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他们国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际方面受到了杜威的影响。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杜威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本能为出发点,以使他们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从而成为合格公民为目的,教育不过是由此出发点而达到此目的的桥梁或渡船。他说:“成人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学校是二者之间一条过渡的桥。教育的目的,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里去做一个有用的分子。”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观点,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在一定程度上,它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知识本来源自实践,而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锻炼。对于缺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的儿童来说,纯粹的理论知识是神秘而抽象的。如果只采取课堂灌输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很难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创新知识。他指出,这种教学只是从外面对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与教法与儿童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他批评这种教学是“三中心”教学,即仅仅以学习前人知识、课堂系统讲授和教师主导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唯独不考虑真正的中心——“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提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力。”因此,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做中学”。“从做中学”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手脑耳口等感觉器官亲自接触具体的事物,通过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 三、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在给现代美国教育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给“五四”以后中国的教育界带来了深刻影响,为人们认识和处理教育上的两难问题提供了思想营养,打开了新的思维空间。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传入中国后,即对当时及其后一段时期中国教育实

皮亚杰的教育思想

皮亚杰的教育思想 皮亚杰(1896-1980)是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言语和思维》(1923)、《儿童智慧的起源》(1936)、《儿童心理学》(1966)、《结构主义》(1968)、《发生认识论导论》(1945-1950)、《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1979)等。1、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皮亚杰还为,培养儿童思想能力的重心是培养创造性和批判能力。他反对传统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的做法。 2、真正的学习是儿童主动的、自发的学习。 皮亚杰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教师除了为儿童提供主动、自发地学习的机会之外,还可选择一定的材料,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活动必须由一种情感性质的力量所激发。他强调,认知组织里建立起来的内在动机是首要的,奖励惩罚之类的外来强化并不起主要作用。认为给儿童学习的材料必须和儿童的己有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要足够新颖,这样才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和冲突,引起儿童的兴趣。 3、儿童必须通过动作进行学习 皮亚杰强调,应该放手让儿童去探索外部世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教师应该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儿童自己得出答案,而不能只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看教师的演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反面例证,促使学生重新进行组合和思考。 4、教育应该按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 皮亚杰认为,在对儿童施教以前首先要鉴别儿童已经发展到什么水平,然后再确定教学内容并进择教学方法。当儿童在不同领域处在不同的阶段时,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教育的灵活性,不要把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知识教给儿童,不要强迫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还没有准备好的材料。 5 、注重儿童的社会交往 皮亚杰所重视的交往重点应放在儿童之间的合作而不是竞争之上。皮亚杰提倡同伴影响法,积极鼓励儿童的互教和互相影响,以此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