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学会预习使学习事半功倍

学会预习使学习事半功倍

学会预习使学习事半功倍
学会预习使学习事半功倍

学会预习使学习事半功倍

晏城街道办大冀小学徐茂坤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运用在学习中,就凸显了课前预习在整个学习过程(有效预习——高效上课——及时巩固)中的举足轻重的位置。学会预习,会使后面的学习高效运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但农村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及身处的家庭环境与城市学生有很大的差异,学生不预习上课或“应付”预习上课已成常态,致使教师的课堂效率“事倍功半”甚至于出现了一些“无效课堂”或“负效课堂”。

一个月前的一节新授课,我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结果大失所望。大部分学生不能概述或复述课文内容,更没有一个学生能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我有些恼怒,开口就批评了他们为何不认真预习。这时,课代表举手说“我们都预习了”。我更来气了,接着问他们“你们是怎样预习的”?学生回答“我们把预习的内容读了一遍”。

我想这种情景在一线的教师几乎都遇到过,特别是农村教师。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把责任一味的推到学生身上正确吗?问题的关键在哪里?首先,想一下老师的问题:老师肯定已认识到预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师也安排了学生预习,只是效果甚微或无效而已。再想想学生,他们也进行了所谓的“预习”,只是走马观花罢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学生不懂得如何预习,老师根本没有指导学生怎样预习。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预习,让学生在预习后有更多的收获?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思。现在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拙见。

一、学会制定预习提纲

提纲是以纲要的形式对课文内容的提炼、情节的梳理、语言的赏析或写作手法的借鉴等方面的整理,类似于学案的性质。可以是问题或框架,可以补充填空或直接个性语言表达。自主学习阶段要求学生按照预习提纲进行预习,可以更快的整体感知、找出问题、明确学习的重难点。低年级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差,这个提纲可由教师直接列出。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以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且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小学五年级课文《草原》时设计了预习提纲

不动笔墨不读书,让这几个小问题记录你的学习的收获吧!

进行交流,或向老师请教,把这些弄明白。

对于低年级学生,学生没有基本的预习能力,教师可根据下一节课所学知识在本节课后留几分钟的时间和学生一起预习,帮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了解预习重点、提高预习能力。

二、预习要使学生学会质疑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如上一案例中,学生只简单地同课本“相”了一面,不注重理解文本内容,这种预习当然没有效果。学生预习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不思考,就等于没有预习。平时教师要常引导或鼓励学生在预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预习时要仔细思考教材上的每一个细节,绝不留下一个知识“死角”,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不太懂的地方。对于自己确实不能弄懂的内容标上标记,以便在上课时有针对性的听老师讲解,带着“问题”去听课就有了侧重点,听课效率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如:在上《少年闰土》一课前,我引导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闰土和‘我’的生活,你更喜欢哪一种?”在检查预习作业时,同学们都各抒己见。不同的生活经历,的确看法、想法完全不一样。有更多的同学能深刻地体会到了文中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生活的多姿多彩,“我”的生活单调与不自由,从而感觉到对目前生活的不满,对闰土生活的向往。这对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和理解作品主题,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通过课前思考这一问题,学生不仅得到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更延伸了思维的深度。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他将受益终生。

三、注重课本例题、练习题的预习

预习不能只注重内容深度上的挖掘,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亦相当重要,他们是专家学者优中选优精挑细选出的代表性极强的典型问题。

预习例题的方法不是直接看解答过程,最好的办法是:把例题单独写在练习本上,根据预习文本得来的知识试着自己解答一下。解答后与例题比较,看自己的解法与课本例题的解答是否一样,若不一样就需要自己思考一下例题为什么这样解?它有什么优越之处?在比较自己与课本例题解法中使自己的知识得以巩固、思维得以深化。

对于练习题的预习也很重要。尝试做练习题是巩固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预习练习题,不仅可以加深、巩固对文本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于学生预习要注重检查

在班内成立“预习成长小伙伴”,采用“导师”制。导师要负责对小伙伴的预习情况指导并检查。对于“成长小伙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导师要编辑、整理、汇总后交给老师,老师要分析提炼出学生预习中出现的共同问题,在课堂上作为重难点突破。如此一来,教师教起来心中有底了,学生学起来也会更轻松,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总之,预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亦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预习习惯的培养开始。当然,良好的预习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养成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急躁,要持之以恒。但授之以渔,便可一劳永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