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30年对外开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

我国30年对外开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

我国30年对外开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
我国30年对外开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

1.我国30年对外开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

30年的对外开放是一次新的长征,我国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0年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历程

我国的对外开放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至1991年以沿海地区开放为重点的探索开放阶段。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并明确提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率先开放,对外经济活动实施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0年5月,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示范基地。接着,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展开,到80年代末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沿海开放地带。这一时期,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

第二阶段:1992至2000年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推进和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阶段。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提出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等一系列新的改革开放思想。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与国际互接互补”的新要求。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实行沿江和沿边开放,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进一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格局。这一时期,我国实施一系列鼓励扩大开放的举措,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在国际分工序列中的地位上升。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对外开放步入历史新阶段。2001年12月11日,经过长达15年艰难而曲折的谈判历程,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从此,我国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双向开放,并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这一阶段是我国30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最快的时期,顺利渡过了WTO过渡期,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外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

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对外开放使我国迅速实现了向经贸大国的转变,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1978年到200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长到2.1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7.4%。1982年到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43.4亿美元增长到2509.1亿美元,年均增长17.6%。截至2007年底,实际累计吸收外资金额7630亿美元,现存注册外商投资企业28万家。“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1106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设计咨询三项合计年营业额,从1978年的0.3亿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463亿美元。对外贸易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据测算,2005年以来,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0%以上,拉动经济增长平均在2.4个百分点左右。对外贸易吸纳的直接就业达8000万人,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就业达4500万人。

2、对外开放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振兴。过去30年,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的开放前沿,发挥了经济起飞的引擎作用。以珠三角地区为例,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从1979年至2006年,珠三角经济年均增速高达22%。2006年,珠三角GDP达2.16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0.3%,对外贸易约占全国的29.8%,外商直接投资额约占全国的6.5%。再以上海浦东为例,2007年浦东新区经济总量达2700亿元,占上海市GDP的1/4,为1978年的87倍,人均GDP为1978年的66倍。30年来,环渤海地区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开放型经济成为这一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中西部内陆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一些沿边地区利用与周边国家接壤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和经济合作,沿边开放不断提升。

3、对外开放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成为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30年来,通过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制造业基地,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内市场受制于短缺经济的状况,带着“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常见常新。200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超过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一位。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对我国管理、技术、市场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外溢效应。在开展对外经济合作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境外研发中心、工业园区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4、对外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回首30年,对外开放为国内改革和制度创新输入了源源不断的外生动力。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先试先行的改革试验田,在市场化改革探索方面发挥了先导、窗口和辐射作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经济特殊功能区,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揭开了由点带面式改革的历史篇章。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开启了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对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5、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年均增速超过9%,取得近代史上任何一个崛起的国家都没有过的辉煌成绩。我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世界第13位上升到2007年的世界第4位;我国人均GDP每十年不到就翻一番,2007年已达到2500美元。我国进出口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从1978年的第23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3位,出口占到第2位。我国已成为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和重要的对外投资国之一。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13%,对世界贸易增长贡献率达11%。我国正努力实现从国际经贸规则的“旁观者”到遵守者再到参与制定者的转变,在国际经济协调和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三、30年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

回顾我国对外开放30年的实践,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总结。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30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党都反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江泽民同志说:“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更加鲜明地指出:“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如今,开放与改革一样,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始终坚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立足劳动力丰富、国内市场广阔而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短缺的比较优势格局,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宝贵机遇,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有力地带动了对外贸易、国内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在推动企业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等领域不断探索,不断丰富着对外开放的实践。回首30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始终体现了自身国情与世情、时情的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3、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从长远发展出发,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搞建设,大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4、始终坚持在开放中维护经济安全。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放是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更有效地维护国家根本利益这一宗旨。我们早期设立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目的就是发挥其在开放上的先导和示范作用,避免一些政策对全国带来较大冲击。我们一直秉承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主、间接投资为辅的方针,同时审慎开放国内资本市场,有效防范了国际金融风险。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我们根据中央确定的方针,在原则问题上从不妥协和让步,为国内产业尤其是重要敏感产业争得了必要调整期。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实践充分证明,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5、始终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与各国的共同发展,既是实现我国长远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多年来,我们在国际经贸合作中推动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妥善处理国际贸易摩擦,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得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支持。

30年对外开放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模式的成功。展望未来,我国对外开放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创新、促改革、促和谐。

2.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必然性,在于:

⑴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地配置资源,为保证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正常进行,协调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克服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立起适合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总量关系和结构关系,保证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运行和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

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为保证协调劳动者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也必须实行宏观调控。

⑶弥补市场调节不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市场不是万能的,经常会发生“市场失灵”,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不可避免的缺陷,为有效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⑷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要求。在国民经济总体运行中,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是统一的,一致的。但也有矛盾。这解决微观经济行为与宏观经济行为的矛盾,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简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自从我们完成了三大改造,到底什么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问题就一直被人们争论着,中共最后给出的答案是: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了。自邓小平开始,改革开放充分缓解了这些重要矛盾。然而一个国家在它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就即将度过自己56岁生日的共和国来说,农村的主要矛盾在我看来没有太大的变化,努力提高物质水平仍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尽管在南部的浙江,江苏,广东有一些经济相当发达的村庄,但就全国范围内来讲,农村的物质文化水平仍是很大的问题。相反的,这些年来,城市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物质文化水平已经得到了足够的提高,于是人们就不再满足于这低一级的层面上了,人们渴望更多的自由,不再只是一味的服从,他们希望能更多的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制定这个社会中的各种规范。换而言之,人们越来越渴望政治上的自由,在我们经济上获得了一定的自由之后。各种各样的听证会,座谈会就是人们对政治自由的追求最直接的体现。然而,事实是政治服务于经济,在政治上一党专政,权利高度集中;在经济上市场化,自由化,本身就是一种矛盾。矛盾的事物怎么可能会有结果呢?当今的中国,你随处可以听到人们议论政治的声音,而且这种声音是有多样性的,每一种声音代表了一种利益,政治利益,根本上说更多的是一种经济利益。先富起来的人想要更富,没富起来得人想要富起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共同富裕只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望,既然如此,那就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做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无形中,阶级对立已经形成,邓小平曾经认为的,改革开放相对于直接施行资本主义来讲的优势在于,只是会产生一些资产阶级分子而不会形成阶级的想法,在我看来,可能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判断,欲望之门一旦被打开,就很难被关上了,中国目前足够数量的资产阶级分子,已经在不断的努力来谋求更多的政治上的权利来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且在很多领域,政府已经与很多

资产阶级分子牵扯上了,一旦有了经济上的瓜葛,在政治上就很难划分的清楚了。山西煤窑的例子就十分明显,每个煤窑主所做的跟教科书里描写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完全一样,血腥的资本积累,然而,很多政府官员就是煤窑主,或者是股东,于是怨声越来越大,到最后,国务院也不得不颁布了一个我原本以为只有在古装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国务院令,要求所有入股的政府官员全部撤资,3个月内撤资的将不予追究,没有撤资的一经查处,严惩不怠。三个月的时间肯定是不够让他们良心发现的,不过把户主的名字换成自己的亲戚什么的应该是够了。所以中国还要变,要么划清界限,要么继续这么和平演变下去。共产党实际上一直想寻找一个平衡点,即保住自己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双重领导地位,又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可就像我刚才说得,在矛盾的事物里面找平衡是不可能的。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永远不会停止,市场永远不够开放,政治自由亦是如此。在我看来,这在将来很可能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种矛盾。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正面临着滞涨的煎熬。回想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的代价获得的。现在,这样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而世界经济又面临着诸多难题,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也许我们会说,中国经济要赶紧转型,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和第三产业等等。其实,这样的口号已经伴随着我们好多年了,可我们怎么还没转过来呢?是啊,其中的复杂关系千头百绪,只有解决各种矛盾才能使中国经济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不免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中国有许许多多的经济专家,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心中肯定已经有答案,可能不便说出来而已。或者他们已经说出来了,只是我孤陋寡闻还没看到。在此,我想说说我的看法。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市场经济与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中国管理体制的弊端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国现在走的是市场经济道路,但市场经济的健康与否,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管理体制的大环境。没有健康的大环境做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将是畸形的,科技创新等等的目标也最终落不到实处。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是市场经济健康存在的基础。客观来说,中国在某些领域是实现了几乎完全的市场化,体现了近乎公平的竞争,比如大众消费品行业等等。而在很多领域,则完全没有什么公平的竞争可言。特别是暴利行业,如公共基础建设行业等等。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大家皆知的权力腐败,官商勾结。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一旦和钱沾上边,就会滋生腐败,企业公平竞争的基础就会遭到完全的践踏,也就别谈什么诚信二字了。中国有太多关于权力的怪现象。比如以前,有人提出高薪养廉,认为腐败是公务员的工资低造成的。后来大幅提高了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其结果呢,官员照样贪,不同的是数额越来越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争着去当公务员,有人将这一现象解释成可以提高公务员的素质。我不太清楚效率、腐败和素质究竟有什么太大的关联。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倒是对这一现象很警觉,认为俄罗斯出现这个现象是不正常的。而我没看到中国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反省。在另一方面,应该由市场去消化的事情政府管得太多,而政府应该做好的事情却没有做好。政府管得太多的方面,比如房价问题。我是一个普通的屁民,绝没有为房产商辩护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房价高企,这完全可以由市场去解决,政府要做的是提前做预判,及时提高贷款利率;可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政府竟然到处搞限购。人家愿意买多套房子,这是市场行为,关政府什么事。好多要政府去管好的问题,却没有落到实处。比如新房质量问题,开发商捂房哄抬房价问题。再比如食品质量问题,其它的产品质量造假等等。现在的老百姓吃啥都不放心,这不仅损害大家的健康,也损害了那些不造假的企业的利益,就制造了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出现那么多的质量问题,政府在质量监督不到位上难辞其咎,而且对造假的处罚程度也过轻。

当然,中国的经济还没到危局的境地,因为中国还远没到发达的境地,还有广大的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建设投资等来拉动经济的发展。但等到这些措施的作用已经失效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如果不解决根本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堪忧。

当今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

200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这其中既有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的外因,也有中国内部经济发展模式本身缺陷的内因。但总体上来看,中国从1978年之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31年时间保持了GDP年均增速达9.8%的记录,经济增长速度已不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7%,4年(指2006-2009年)已累计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的104.6%,即中国已经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增长目标。

这次金融危机,中国是G20国家中三个经济高增长的国家之一(印度为6.5%,印度尼西亚为4.6%),不仅实现了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且也促进了亚洲地区和世界的经济复苏。

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有个适宜的增长区间。就中国基本国情而言,它的上限就是资源供给约束、环境质量约束、生态容量约束、气候变化约束。从中国的经验来看,8%—9%的经济增长率是适宜的,而一旦超过10%,各方面绷得很紧,偏离了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各类代价极高,既得不偿失,又难以为继,其中2002-2008年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因此,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问题。从我们(第三方)独立评估来看,“十一五”规划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未能如期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也没有实现,反而问题更突出,这已经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的“加快增长”目标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过度工业化、过度重工业化、过度出口依赖、过度投资驱动、过度粗放增长”的模式,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映射到社会、政治和生态领域,就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官员腐败、城市二元社会(市民和农民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应对的挑战。

当今中国社会主题已经是“转型是硬道理”,已经从“加快发展速度”转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转型的内涵已经由经济转型扩展到社会转型。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实现十几亿人口的经济和社会净福利最大化、各类发展成本最小化,要作为“十二五”时期中国发展的基本思路。这就有赖于我们主动解放思想,破除新教条主义论(如增长就是硬道理),破除GDP盲目崇拜论,破除唯经济论。

小农意识竟有哪些表现?

我认为就是为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简称小农意识。其具体表现概括如下:

一、小富即安。有小农意识的人,其追求相对较低,只要超过了旱涝保收,吃饱喝足略有结余的目标,就会产生富有的感觉。其结果一是没有了从前那种吃苦耐劳,不干活就要饿肚子的危机感;二是有了结余就开始琢磨着享受,“烧香修坟包二奶”而不懂得把结余投入再生产,让结余有更多的结余;三是飘然自得,不可一世。“没有我哪来的小富”。连骂几句老婆,踹两脚自家的狗都以为比美国总统的能耐还大。

二、缺乏自律。由于小农生产方式是典型的个体行为,自家的地、自家的犁、想下地就下地,想种啥就种啥。所以,没有规章,也不懂得什么是制度,不需要约束,哪来的自律。有小农意识的人一般很随心所欲,公私不分、上下不分、内外不分、轻重不分,不用说作为一个主官应肩负的责任,就连作为一个人与社会相处的标准分寸都谈不上。

三、宗派亲族。个体经营,势单力薄,没有组织,没有协作,没有利益责权的共存,自然也就没有抗风险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风调雨顺的时候养尊处优,一旦出现了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叫天不应,求助无门。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宗派亲族,有小农意识的人只相信同姓同血缘的本家人。为了集合力量战胜灾难除了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恐怕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林林总总,小农意识的表现远不止这些。毫无疑问,这些表现不仅有害于个人的成长,更有害于我们事业的发展壮大。我认为,有小农意识的人不是坏人,只能说是有缺憾的人。小农意识不同于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有明确的善恶标准,有很浓厚的先天属性,而小农意识是由小农经济自然产生的一种思想观念,有较强的环境作用属性。小农经济个体的自给自足必然形成小富即安的思想,小农经济的个体既是所有者又是劳动者,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交换,而是自己消费,必然形成以我为主,缺乏自律的狭隘定式。小农经济不同于集约化大生产,所以不可能形成集中、约束、协作的组织机构和相互制约的人事关系,只有靠宗族派别来行事。应该说人人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小农意识,只不过少数人严重突出一些罢了。

小农经济在形成小农意识的同时,也赋予了小农生产者许多优良品质,如勤劳勇敢、简朴节俭、乐于吃苦、甘于奉献。正是因为有了以上的优点,所以不少有小农意识的人被重用并走上了领导岗位,这就给我们人力资源工作出了一道对于那些在小农经济环境下生长、带有浓厚小农意识的人怎么看、怎么用的难题。不用吧,他们的优点非常符合我们“忠诚企业,胜任本职”的人才标准,弃之可惜。用吧,他们身上的小农意识会给企业带来许许多多危害,甚至有些负面影响防不胜防。

原太原分公司经理(现已辞退)是一个典型的小农意识极强的主官。在他当员工、会计直至当分公司副经理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都是农民纯朴优秀的一面,吃苦耐劳,憨厚本分。可是当了一方主官以后,其小农意识的种种表现与主官的要求发生了激烈的冲撞。主官首先要求自律廉政,其次就是纳贤举仕,再其次就是改革创新。很显然这些要求和小农意识的表现是水火不容、格格不入的。好端端的一个分公司在其任职不到半年的时间,能人受排挤,庸人受重用,财务公私不分,打白条占用公款达10万元,其中他自己白条占用了2万余元。最后发展到总公司撤换他时,他竟利用亲信宗派罢工来对抗。

活生生的事例发人深思,如果说该经理是道德品质的问题,他在没掌权,没主事的时候就不会表现得那么好。也许有人会说他是伪装,我认为伪装是有时限的,一年半载看不出,四年五年不可能不露出马脚。因此,可不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小农意识强的人做员工亦或是做副手,其小农意识没有生存表现的土壤,还可以。一旦作了主官,失去了直接领导的监控,一人独司人、财、物管理大权,其小农意识就会膨胀,时间一长,连他自己都无法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小农意识强的人可用,但不能做主官。

记得毛主席曾经说过,农民不可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只能算是革命的天然同盟军,是发动、依靠、团结、教育的对象。毛主席出身农村,可谓地道的农民,他绝不会有意贬低农民,正是因为他能够清楚地看到并正视农民的弱点,自觉克服小农意识,所以他不但成了领导者,而且成了世纪伟人。

宅急送被外界戏称是“泥巴腿子闹革命”的企业,在我们的主官中,出身农村的干部占绝大多数,正是由于大家不断的克服小农意识,自觉地与小农意识作斗争,才有了今天优秀主官层出不穷的景象。

同小农经济产生了小富即安、缺乏自律的小农意识一样,小城市经济也产生了斤斤计较、唯利是图的小市民意识;就连如今的知识经济不也产生了急功近利、浮躁虚荣的小资意识吗?

总之,在这个社会群体中,不管你出身在哪个阶级、哪种环境、甚至哪个国家、哪个种族,都会鲜明的打上好与不好的烙印,只要我们在识人用人的时候,善于甄别,区分对待,扬农村干部、城市干部、知识分子之长,避其所短,我们在谋求发展,走向成功的路上就会多一份胜算。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哪些问题及措施建议

第一,我们在制度建设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上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社会保障的核心价值取向应当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但是,由于几十年以来城乡分割的思维定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过分突出效率优先,使我们在真正基于公平、正义、共享核心价值追求基础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一些分歧。

第二,责任不清。这是影响我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不清。二是政府责任跟社会、企业、个人责任的边界不清晰。三是中央政府与地方责任不清。

第三,立法滞后。所有国家的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都奉行立法先行,通过制定各种社会保障的各种法律来确定制度,然后加以实施。而我们走的是一条渐进改革、试点先行的道路,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先试验,把试验的经验总结起来再行推广,在长期试验过程中才开始重视立法。但试点期过长必然损害制度的健康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与成本亦属高昂。

第四,现行的制度有效性不高。现在的每一项社会保障制度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它直接损害了制度的有效性。

第五,政府财政投入偏低。西欧、北欧的福利国家,财政至少有50%用于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支出,即使是美国的财政也有约三分之一用于社会保障事业,我国香港地区的财政有50%由卫生福利局与教育统筹局使用,这些国家与地区的公共财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我国去年财政投入社会保障的比重还不到13%。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特别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以后,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理体制不顺。主要是行政管理政出多门,社会保障项目之间协调困难。在养老保险制度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由于长期分属国家劳动部、人事部管理,离退休人员待遇差别过大。因此要适时分步地建立起覆盖所有城镇职工的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管理透明执行。对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保险界定不清,发生按所有制性质分部门管理基本养老保险的现象要逐步理清,实现和谐、公正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社会保障部分项目改革滞后

社会保障的国家单一保障模式改革滞后。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除改革原国家保障项目外,还必须建立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在社会保障中对于仍应完全由国家财政负担的社会救济等项目来说,基本不存在多层次保障的问题,而对养老、医疗保险则必须尽快建立多层次的保障制度。

(三)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全

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覆盖国有企业,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也仍然是在国有企业进行。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只适用于国有企业,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实际上也局限在国有企业,要提高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口和灵活就业人口的参保比率,在制度上为他们增加参保的机会。因此实行拥有良好“便携性”和统筹水平较高的个人账户制度,既可以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消除企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障碍,为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大市场开辟了道路,扩大养老保险参保率和覆盖面。

(四)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偏低,属地原则未能落实

完全由政府负担的保障项目和国家强制的社会保险项目,统筹的层次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强,而目前我国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都不同程度地偏低。基本养老保险以市县级统筹为主,保障的共济性受到制约。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一直是按属地进行管理的。属地管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养老、医疗保险项目方面。从“企业自保”向社会保障转变的过程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行业统筹与地方统筹分割。易贫富不均,削弱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社会共济作用。因此,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好地保持社会长治久安,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必须坚持实行属地原则。

(五)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及管理尚不到位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困难。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三方。其中。企业担负着筹资的大部分责任。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在社会保险统筹中占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经营很不景气。在收缴比例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按时足额缴纳其所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出现了实缴率逐年下降而拒缴率或欠缴率逐年上升的现象。同时据审计和财政、劳动部检查的情况表明,挤占、挪用基金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投资房地产血本无归;有的超标准提取和滥支管理费挥霍浪费;有的对存入财政专户的基金截留利息;有的公款私存、化公为私,甚至失业保险基金也出现被挪用的现象。对此要加强保险缴费与未来给付之间的联系,以较高的透明度重塑和强化劳动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保管账户。杜绝挤占挪用现象。

(六)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发展缓慢

在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职工与企业关系是一种劳动契约关系,企业与职工双向选择,通过劳动合同实现就业。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企业没有任何义务再承担他们与生产经营无关的生活事务。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从企业办社会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与其它经济类型的企业平等竞争。从总体上看,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面的社会化程度相比,社会保障事务管理的社会化进程更为缓慢。

将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社会化管理服务各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拓展社区平台职能,为居民的参保登记、缴费、就医管理提供基础性服务。

(七)社会保障亟待加强立法

社会保障立法是关系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只有完善立法,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化,并覆盖到全社会。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是靠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行政规章以及地方行政规章推行。我国近年来社会保障各项目标进展情况差异较大。有的比较成熟,有的尚在探索阶段。目前我国要进行总体社会保障立法还比较困难。因此。现在应当根据社会保障制度中各个具体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实际进展情况先分别制定法规。在制定单项法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完整的社会保障立法。

四、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一)改革和完善现行管理体制

首先,立足现状走社会化管理模式。社会保障应实行集中统一的社会化管理,由中央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部门统一制定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并由各级政府的社会

保障专管机构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会保障对象。其次,打破部门分割,实现集中管理。由政府的职能机构对社会保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只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才能站在社会保障事业的全局乃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保证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地运行,发挥其“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保持社会稳定。

(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要认清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正确估量未来发展的战略前景,把握住改革大潮带来的新机遇,大胆探索,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要提高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口和灵活就业人口的参保比率,在制度上为他们增加参保的机会,实行拥有良好“便携性”和统筹水平较高的个人账户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消除企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障碍,为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社会保障大市场开辟道路,扩大养老保险参保率和覆盖面。

(三)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社会保险具有社会性、互济性、长久性和自我保障性的本质特征,要求社会保险基金必须是全社会统筹,不能条块分割.画地为牢,搞行业自我保险、部门自我保险或企业自我保险。在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的社会化统筹时。也要依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逐步实施。提高社会统筹的层次将有助于发挥社会保险的共济性,扩大社会保险的社会性,使社会保险更具长久性,降低社会保险自身的风险,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

(四)加强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与管理

要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渠道,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覆盖面和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率,相关的社会成员都必须

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以较高的透明度重塑和强化劳动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保管账户,杜绝挤占挪用现象;提高社会保障费用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如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发行社会保障债券、发行福利彩票等等。(五)发展社区化的社会保障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把社会保险的服务功能从政府和企业分离出来,使其走向社区载体,真正实现社会保障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化。将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社会化管理服务各项基础性工作迸一步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拓展社区平台职能,为居民的参保登记、缴费、就医管理提供基础性服务。

(六)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尽快制定《社会保障法》。应将社会保障立法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社会保障立法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在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同时,注意配套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部门相结合,建立强有力的制约机制,保证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

(七)发挥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作用

要求政府提高决策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完善人才结构,提升业务透明度。充分尊重多数人的利益需求、吸纳群众意见和建议,实现听证制。依照《社会保障法》、《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社会保险基金的营运投资实施监督管理,以解决“外部性”、“信息不对称”、“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市场失效问题,减少并消除行政非效率以及“腐败”、“寻租”行为,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运行.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进建议世界银行建议的社会保障是一个多极体系,它包括:强制性的、公共管理税收维持的再分配极,强制性的、完全基金型私人管理的储蓄极,自愿参与的追加保护极。“十五”计划提出我国要构建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水平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参考世界银行建议,结合我国国情,建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进应以养老保障为突破口。

1.统一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保障对象、保障内容到征费 ( 税 ) 比例等方面的政策全国要尽快统一起来。如果一时有难度,至少应把全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尽快统一起来。从政策制定到资金统筹再也不能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己操作,更不能再下放到地市或县市操作。地区性的社会保障,其社会化程度是不够的,不是现代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不能充分起到分散风险和财富再分配的作用,也很难顺利地操作下去。这不仅由于地区级社会保障的财富再分配能力弱,而且由于征费率的巨大差异会影响企业等经济组织在全国的公平竞争,进而影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向前推进,长期下去还会造成“马太效应”。

2.以税收确保基础保障,全国统收统支。社会保障资金在全国的统收统支是制度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基础养老等保障的统收统支,制度统一就难以实现。因为各地区的经济水平、财力状况、人口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若各地基础保障实行自收自支,必然要求各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才能保证当地保障的需要。要实现基础养老等保障的统收统支,应该建立一个强制性的、主要靠税收维持的再分配系统。首先,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公共账户。社会保障公共账户是国家设立的属于全体国民并用于或可能用于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资金账户。其次,公共账户的资金来源要主要以税收做保证。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公共账户一个统筹地区有一个,且其资金仅用于或可能用于当地社会保险政策所覆盖的那部分公民,即便如此,多数地区社会保险公共账户的资金还不够用,挤占了个人账户上的资金,使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以税源保证公共账户资金的政策选择有两种:一种是开征社会保障税,为中央税,向一切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或组织征收,税率由中央统一确定,税基可以是企业或组织一定时期内发放的工资总额,也可以是其营业收入或增加值。另一种方式是把现有的某税种如增值税或营业税的征缴率提高一定幅度,把提高部分的税金专用作社会保障资金,存人国家社会保障公共账户。两种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差别在于后一种方式不增加总的税种。据测算,若国家保证全国 65 岁及以上的老人都享有 20 %替代率的基础养老金,一年需要 1732 亿元的税收作保证,相当于

2000 年国家财政收入的 12.9 %,若以增值额为税基,设定 6.5 %的养老社会保障税率即可满足。若国家保证市镇 65 岁及以上的老人都享有 20 %替代率的基础养老金,乡村 65 岁及以上的老人都享有 10 %替代率的基础养老金,一年需要 1129 亿元的税收作保证,相当于 2000 年国家财政收入的 8.4 %,若以增值额为税基,设定 4.2 %的养老社会保障税率即可满足。

3.扩大覆盖面。社会保障制度要做到以国家税收形式征缴的社会保障资金能惠及到全体公民,让全体公民现在或将来都能“享受”到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进可把基本养老保障的改进作为突破口,采取“全面覆盖,城乡有别,低位替代,平稳过渡”的办法。也就是说每个公民当他足够老的时候都可以拿到国家发放的一份“基础养老金”。在起步阶段的具体操作上,农村允许领取“基础养老金”的年龄可以比城市高 5 岁到 10 岁,“基础养老金”水平 ( 替代率 ) 可以比城市低 5 个到 10 个百分点。在过渡阶段,国家发放的基础养老金水平 ( 替代率 ) 平均保持在 20 %的低位上,以后逐步过渡到 30 %的目标水平,再加上个人账户可能达到 30 %的社会平均目标水平,合计实现 60 %的替代率的社会平均养老水平。为了实现社会平稳,对由于政策原因而未建立个人账户并在特殊岗位 ( 如公务员 ) 工作过一定年限的人可以适当调高国家发放的基础养老金水平。假设每人平均一生工作 40 年,对公务员采取的是低工资政策,国家统筹对非公务员基础养老金的目标水平为 30 %的替代率,国家统筹对公务员的基础养老金水平适当调高为 40 %的替代率,那么,平均每年公务员工龄可调高的基础养老金水平 ( 替代率 ) 为0.25 个百分点。

4.切断单位与个人的社会保障联系,约束和激励公民建立个人社会保障账户。任何单位除了依法上缴国家统一确定的社会保障税外,不再发生其他社会保障支出,任何单位上缴的社会保障税属于全体公民,不与职工个人发生社会保障上的直接联系,国家利用国家统筹的社会保障资金向公民个人提供基础养老等保障,这也意味着每个公民都自然参与到了国家统筹的社会保障中,当前社会保险中的扩面( 扩大社会保险参加面) 难题将迎刃而解。现行社会保险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国家与单位、单位与个人、国家与个人”的复杂交织关系变为“单位与国家、国家与个人”的简单关系。单位与个人之间产生社会保障纠纷的土壤从制度上被彻底清除掉了,每一个公民不受其自身状况、工作单位经济效益及领导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至少可以享受到国家统筹的那部分社会保障。同时,国家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建立与自己身份证号码相一致的个人社会保障账户,凭个人账户享受国家统筹的基础养老等保障待遇。包括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在内的任何从业人员都要依法向其个人账户存人其工资的一定比例,个人账户上的资金完全由职工个人的缴纳构成,不再与统筹基金发生联系。个人账户的本金和投资收益归个人所有,不交利息税,退休年龄到达前除非有特殊情况( 如发现有不治之症) ,不得提前享用个人养老账户上的资金。但死亡后,个人养老账户上的资金余额可以继承。为确保社会稳定,对国有部门( 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 的员工可以采取老人老办法,即已退休人员享受原有的养老政策;中人中办法,即目前在职人员国家通过变现国有资产等方式筹资并根据个人以前已有工龄多少为其个人社会保障账户补充基金,以后由个人承担;新人新办法,即以后新加入的员工其个人社会保障账户完全由个人充实资金。

新时期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摘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21 世纪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现实需要,更是适应我国公民不断提高的政治参与热情的需要。因此,现阶段如何促进和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政治参与;公民;有序;原则经过三十一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另世人瞩目的成绩。民众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生活,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特别是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政治体制改革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政治参与的现实程度达到了新的水平。民主政治的发展也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十六大报告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可见党中央对公民的政治参与也给予了明确的支持和规定。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涵义及意义“政治参与”也称参与政治或民主政治,其概念来自西方政治学,是指“公民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对国家的政治构成、政治运作、政治决策、政治结果的关心、利益表达和施加影响的行为及过程。简略地说,就是公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有序的政治参与”即合法。的政治参与,它是公民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的范围内进行的政治活动,是与我国社会历史条件相容的渐进式的政治参与,也是与世界政治文明的要求相一致的政治参与。公民就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政府的决策活动,而且政治参与中的“参与”是指对本职工作以外的其它活动的参与,因而政治参与的主体只能是一般公民和公民团体,政治职业者、政府公职人员、党派要员的本职工作不能看作是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不仅是民主制度的重要体现,还是21 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民主法治建设。通过政治参与,公民可以“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变得关心政治,增强对政治的信赖感,并感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正在发挥着正确的政治作用,从而得到一种满足感” ,逐步培养成宽容和妥协的精神,这正是现代民主政治赖以建立的政治文化基础。而且还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如阿尔蒙德指出:“政治决策者要有了解各种集团目前有哪些要求的能力,努力发展建构合理的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利益表达机构(利益表达集团和渠道),更准确地传递它们的信息,政府需扩大参与。” 其次,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促进政治稳定。政治参与是一种最好的、最广泛的社会政治动员,可以提高公民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加强对政治权威的政治认同,有利于政治系统的稳定。政治参与为公民或集团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表达要求和愿望,促使政府维护自己的利益等待提供正常的、合法的、多样的、宽阔的途径。再次,公民政治参与有利于激发社会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公民平等地参与政治,尤其是参与经济管理,就意味着人们之间地位、作用差距的缩小,每个人的意见、想法、要求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可以消除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敌视和歧视心理,调动人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激发社会的活力。

同时,公民通过参与政治这种方式向政治系统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可以促使政治系统通过社会产品的再分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促进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公正。最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在国家全部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进民主选举,使人民代表更好地代表人民,接受人民监督。无论是代表的选举还是对代表行使权力的监督,都需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二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从现实中我们知道公民的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应如何促进和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从多方面来考虑,因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历史逻辑和运行规律,同时公民的政治参与又不是一个孤立的政治现象,有其运转的生态环境,所以探求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扩大现阶段公民的政治参与,应先了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而这就要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虑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发生发展的时代环境和时代特征。首先,传统的政治文化使公民丧失了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传统政治文化残余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消除。对权威的崇拜使人铸成了附庸意识,形成了卑微心里,使人们在政治上就表现为普遍的非参与倾向,也没有参与的意识,只是严格服从着上级的命令指示,在权威面前服服帖帖。对清官的向往和依赖,使人们的政治自主意识和独立思想越来越萎缩,因为他们相信清官会公正、合理的处理事情,会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因此人们也就不会去想到参与政治。封建的统治者宣扬的与世无争或无为而治的思想,使人们相信“和为贵,忍为高” ,相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宁作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把这种政治哲学渗透到民众心里,必然会造成人们对政治的冷漠,扼杀人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最终在民众心里形成了政治与己无关的意识,阻止了民众的政治参与。其次,政治参与的制度不完善,参与渠道不畅通,制约着公民的政治参与。现代民主国家公民的政治参与是靠一整套健全的制度来实现的,虽然我国在公民政治参与上建立了诸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制度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这些制度的具体措施及贯彻执行的实践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颇,一些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和健全,势必严重地影响和阻碍公民有效地进入国家政治生活过程,积极发挥他们管理国家、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治参与的渠道不畅通。改革开放前,我国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制度化参政渠道,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注重参政渠道的建设,但是往往理论性强,实用性弱,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导致真正被公民采用并确实行之有效的参政渠道寥寥无几。再次,公民政治参与总体水平偏低,参与能力不强。一个国家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民经济实现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偏低的,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家必然会将绝大部分财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用于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的资金就会较少,这样势必会造成公民参政的基础设施建设匮乏,阻碍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和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在广大农村的一些落后地区还是有许多人不能接受教育,而是早早的出去打工挣钱,在他们的思想里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出现参政的意识。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不高,因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最后,公民的知情权有限,限制了公民的政治参与,这样容易导致公民的非理性政治参与。有些政府部门政务不公开,搞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不征求人民的意愿,抵制公民参政。这样有参政需求的阶层、集团或个人就极有可能采取非正常的途径参与政府决策,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利益,如贿赂、游行、静坐、越级上访等等。这些行为极大地危害了政治的稳定,破坏了政治秩序,影响了政府的形象。从以上分析中可见,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不仅有政治、经济方面的,还有文化、制度方面的,因此,要想扩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渠道,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水平,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就要从各方面着手,全社会共同努力。三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民主发展的标准与尺度,我国要建设民主型的国家,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就要积极地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创造公民政治参与的软环境,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如果不能为公众的政治参与提供好的制度保障,没有可以表达的路径,那么势必会引起公众的不满,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也是关键时期,一定要妥善解决公民的参政问题,满足公民的参政需要。第一,建立新型的政治文化,改变公民的传统政治观念,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参政意识。社会物质基础对于公民参与政治固然重要,但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实现还是主要取决于公民的主体意识。这就要在全社会推广新的政治文化观念,创造有利于政治参与发展的文化氛围,主要是宣扬平等观念、自主意识、责任感、法制原则,摒弃“官本位”的封建意识,消除“家长制”“一言堂”的作风,使公民自觉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地位,深化对决策体系、的了解和认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决策的制订和执行。第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事业,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经济和教育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将促进交通通讯和技术的发展,从而为政治信息的传播和公众获取政治资源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前提。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极大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就使人民有更多的时间关心政治,进而参与到政治中来。另外,还要大力发展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使每位公民都成为有理性思维的、真正能独立的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进行政治活动的人,这样才能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和政治参与能力。当前还需要加强公民政治参与方面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公民了解政治参与是一种艺术,只有通过策略参与其中,才能达到参政意图,才能使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在合理化的政策中得以反映和实现。第三,加快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以实现政治参与的制度化。他认为制度是决定性的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当前,我们不仅要完善已有的制度,而且还要重点建设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如选举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听证制度、检举制度、信访制度、监

督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公民政治参与的实现。另外,还要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这就要根据公民的政治参与素质和参政资源,改革和完善已有的参与渠道,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开凿新的参与渠道。不仅要把新生的社会阶层、社会全体所使用的参政方式和渠道纳入参政体系,而且还要减少参与渠道的中间环节,保证公民表达的利益需求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第四,推进信息化建设,扩大公民的知情权,使公民更多的了解政府的信息。知情权是现代民主的根本要求,要提高公民的参政热情,调动参政积极性,就要使公民对政府的日常政策有所了解,参与到政府的有关决策中来。如果不能获得政治系统运行的足够信息,人民就无法参与政治,不知道何时、向何处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因此满足公民的知情权,为其提供足够的信息,使促使和保证政治参与的先决条件。除了有关国家机密的,不能对公民公开的信息外,应努力促进公共权力机关在行使权力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和决策透明,使公民更多的了解到政府的有关信息,这样公民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政治。第五,发展电子政务,正确的利用网络来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众掌握的信息量日益增大,而且更加便捷和迅速,使公民的参政范围越来越大,而且也使越来越多人参与政治。由于任何人都能利用互联网,一些不好的言论及政治信息也会散布在上面,容易给公众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引起社会动乱,因此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来维护网络的安全。扩大电子政务就是使政府在网上发布更多的相关信息,使更多的公民可以参与到政治中来,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原则尽管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我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和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知道公民政治参与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但并不是仅仅了解一些情况就可以有效的实现政治参与,实际上在公众政治参与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因此就需要再对公众的政治参与做一个定性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公众的政治参与,明确促进和扩大的是公众有序的政治参与。首先是适度参与的原则。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 ,只有在这个“度”的范围内才是该事物,超过了这个“度”就不在是该事物了,而是变成了他物。因此,公民政治参与的“度”包括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既要考虑到政治参与与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程度相适应,又要考虑到与自身的素质、能力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合法、合理的。其次是有序的原则。有序是事情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秩序性就会乱作一团。“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民被政治动员,整个政治参与是无结构、无常规、漫无目的和杂乱无章的,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无序和失衡的状态,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新时期出现了更多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他们千方百计的对政治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影响,这样就容易造成政治上的无序状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通过政治制度设计、组织、安排公民的政治参与,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再次是合法参与的原则。只有遵从法律法规的行为才是应该鼓励的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不仅行为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参与方式也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是现实中有些参与方式并没有经过正式法律的认可,却为道德和习惯所认可,这就要在充分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基础上,善于吸纳公民政治参与过程中所创造的合理的政治参与方式和途径,并用明确的法律法规将其固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参与,从而防止公民寻求制度外的政治参与,减少不必要的社会成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科学完整,博大精深,具有极其鲜明的科学性、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人本性、开放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一、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立场和方法。它始终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作为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始终用实践的观念、辨证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始终做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最根本的原因是它科学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指南。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然也是实践的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个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产物,它来源于实践,又有效地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从观念原则(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既定观念)出发进行逻辑推演的结果,而是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出发,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的结果。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既是它赖以产生和生存的深厚土壤,也是它与时俱进、永葆蓬勃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使之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民族性。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它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扬光大。鲜明的民族特色为这个理论体系奠定了广泛深厚的民族情感和价值认知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注重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运用中国民众习惯的语言、习惯的思维方式、乐于接受的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对中国民众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亲和力。要坚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扎根于中国的土壤,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鲜明的民族特色,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四、时代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使命和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这个理论体系以当代世界发展大势为背景,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主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重点,深入研究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总结时代经验,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要坚持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代发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五、人本性。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尊重人民,依赖人民,依靠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一切人提供了机会,具有最广泛的人本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人为前提、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归宿的理论体系,其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人的主体地位贯穿于所有理论内容之中,人的全面发展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最根本诉求。十七大报告更是把以人为本具体化到各项保障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的具体安排上,从而使以人为本不仅是一种理论原则,而且具有了现实可操作性。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关注普通群众的现实利益诉求,解决事关他们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才能使全体人民普遍认同、接受和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更宏阔、更自觉的实践层面上形成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六、开放性。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开放的产物。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开放的历史,一部不断不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它总是不断地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民族文化的精华,从世界各国文明中吸收优秀的文明成果,特别是新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它总是在同各种文化、社会思潮的碰撞交锋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理论内容,完善自己的理论形式。由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要坚持以开放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看世界,吸收八面来风,借鉴中国传统文明中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外国一切先进的优秀文明成果,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七、系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具有深刻的系统性特征。它是对三大基本问题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成果的完整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整体认识的逻辑表达形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完整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穿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等各个方面。同时,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各个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构成一个科学、完整、严密、系统的科学理论。要坚持系统地、完整地学习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教育我们的党,武装我们的群众,指导我们的事业,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八、创新性。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的灵魂。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的伟大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创造性非凡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不断进行新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现了我党非凡的创造能力和强大的活力。要坚持立足实践,着眼现实,敢于正视新情况,善于研究新问题,勇于做出新概括,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搞改革开放没有丢老祖宗,老祖宗不能丢。马克思列宁主义告诉我们,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必须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必须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必须坚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等等。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这个“脉”,就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比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思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强调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没有出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思想,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提出社

会主义科学发展思想,强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强调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强调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方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思想,强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等等。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这个“进”,主要就体现在提出了以上这样一大批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根据我国国情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创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这些实践成果,都为我们党在新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从理论渊源上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它们在立场、观点、方法等基本方面的共同点。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既包括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正确思想,也包括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毛泽东同志针对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产生的弊端,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努力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956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民主革命时期,我们走过一段弯路,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以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和同年党的八大制定反映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以及1957年毛泽东同志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等为标志,我们党开始了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并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成果。但是,后来发生的严重失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使得一些正确的方针政策没有得到贯彻落实。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党在艰辛探索中形成的重要思想成果,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阐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所从事的事业与毛泽东同志的关系。他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既继承了毛泽东同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留给我们的重要思想成果,又以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为基础发展了这些重要思想成果。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他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胡锦涛同志这些论断,从根本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的内在联系说清楚、讲明白了。

概括起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生动而具体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地证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仍然是共产党人正确认识、把握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

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应对挑战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历史的需要, 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科学性。它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 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发展。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契机, 同时, 科学社会主义又是在挑战中不断地向前发展和不断地趋于完善的。目前世界正处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程度日益增强的新时代背景下,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着的挑战也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1. 来自外部的影响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腐化和侵蚀从未间断过,从打压围堵社会主义的存在,到和平演变。资本主义总是在以各种敌对方式来破坏社会主义。而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人类之间普遍联系和相互依赖增强,人类社会的全球性问题也在日益增多。如维护世界持久和平问题,消除饥饿和贫困问题,实现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发展问题,合理利用资源、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打击恐怖活动、制止走私贩毒问题,防治艾滋病问题,加强科技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问题,推动人类在教育卫生等领域进步问题等等,都是当今人类社会正在面临

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系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都同资本主义有着密切联系,有些问题甚至是资本主义衍生出来的,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也不能依赖于资本主义,同时也离不开资本主义的合作,但是又必须依赖于社会主义才能根本解决。而社会主义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理论上的创新。 2. 来自国内的影响现在国内的思想界鱼龙混杂,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造成人们容易被外来思想影响,关于中国人的信仰问题的言论层出不穷。娱乐界混乱不堪,缺乏统一思想的领导,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造成了有害思想的迅速传播,尤其对青少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原因主要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队伍被分化,有许多以前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专家、教授先后被调剂或充实到政治学、社会学、行政学、党史党建、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担任学科带头人,培养的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人才也减少了,造成了研究队伍的萎缩。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后续力量严重不足,1 本科生不再开设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课,因而不再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教育。这样一来,科学社会主义专业难以招到本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因为社会需求减少而转向其他研究领域,从而造成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的后续力量严重不足。面对资本主义和其带来的问题,科学社会主义应该做到大胆借鉴吸收,为我发展所用,借鉴一切有用的文明成果壮大自己;保持头脑清醒,与资本主义划清界限,坚决抵制资本主义的侵蚀,从思想上保持独立;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国际联系和合作,利用全球化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国际问题和少数资本主义国家的挑衅;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理论知识,为行动提供指导思想,保证路线的正确性。总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科学,它虽诞生于150 多年前, 但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总是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创新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一个半世纪后仍能长盛不衰、永葆青春的根本原因。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有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有以列宁为代表的、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和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几座里程碑。当然, 人类历史的发展从来就没有坦途。在未来的道路上,资本主义还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由低潮走向高潮之后还可能出现曲折,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在这些挑战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理论体系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虽然有曲折,但这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从人类发展的历程来看,社会主义终将战胜资本主义是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正如邓小平所说:“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2

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快速成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成员。中国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中国迈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其后不算太长的时间里,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发生了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08年这个中国改革的“而立”之年,我们有必要驻足回眸,回顾一下这30年的历程。本文拟从经济角度对这30年的成就做一总结。 一、经济实力快速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在1978年~2007年度30年中,有16年超过10%,只有3年低于7%。近30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4倍。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GDP年均增长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约15年翻两番。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量居世界第三。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就人均GDP而言,按可比价格计算,1952年中国的人均GDP是119美元,2007年则达到了3629美元,2007年是1952年的30.5倍。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年均增长6.4%,平均约12年翻一番。在最近30年的时间里,我们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6.7倍。 就城镇居民而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步入了小康型阶段并逐步向富裕型过渡,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居民的吃、穿、住、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构成发生明显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元,居民收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就农村而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不仅促成了我国农业增长的“黄金时期”,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上亿人的温饱问题,成为人类消除贫困史上的一个奇迹。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国农民的衣、食、住、行、用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最基本生活未能得到保障的贫民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6年的2148万人。联合国在2003年发表了最新的减贫统计,世界减贫人数的90%是中国实现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在企业改革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在财税体制方面,推行两步“利改税”,逐步推进“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在流通体制方面,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逐步培育农产品市场。 四、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体系得到较大发展:取消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放开了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要素市场逐步形成。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了投资体制,政府投资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扩大。土地、劳动力、技术、产权、资本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构建也取得相当进展,如双向选择的企业用人制度已经建立、商业用地使用权转让实现了“招、拍、挂”、利率市场化取得重要进展、汇率弹性明显增强等。 五、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 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密不可分。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从1978年到2007年,对外贸易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增长约200倍。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也由第27位逐步攀升到第3位(2006年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国际贸易组织规则来协调、解决贸易争端,还可以通过参与制订世

(整理)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我看改革开开放 从1978年至今,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在这30年中,我国不仅建立了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国际地位也不断上升。 当代中国人最熟悉的词汇是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发展最强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以3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波澜壮阔,势不可挡。回顾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意义重大而又深远。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0年前,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振聋发聩地疾呼:“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此后30年间,改革开放的大潮冲破重重阻力、战胜各种困难,以不可阻挡之势奔腾向前。 实行改革开放,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意愿;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矢志不渝地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强意志;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是全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强不息,开拓奋进,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的生动写照。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伟大革命。这场革命的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人民富裕为基础,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带来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带来了人们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这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坚持和推进这场新的革命,成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30年新时期中最伟大的实践。 改革开放,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曲壮歌。30年的洗礼,30年的进步,让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力极大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精神面貌充满活力;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继续保持,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的相互促进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社会的这些巨变,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有的,也是举世公认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抚今追昔,见证了30年改革开放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由衷地感受到祖国的发展进步,都会发自内心地赞叹改革开放的神奇伟力。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伟大成就 2.

二、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 (一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起了推动的作用。通过解放思想,逐步打破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改革开放就能够深入发展,取得成功。 正是在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国情,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大政方针、政策举措,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对此有明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相伴随,党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和实

用史实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1]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这一切只用了30年时间,被称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这个季节,正是农村下谷种稻的季节,也是农民三夏大忙的季节。30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3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

海淀区编办改革开放30年回顾

海淀区编办改革开放30年回顾 海淀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区编办”)自1992年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机构编制管理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不断有新突破,为海淀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区编办组建以来,经历了三次政府机构改革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1996年、2002年蝉联“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2005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过程中组建成立的“海淀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被海淀区委区政府评为“海淀创新品牌”;2007年,1人被评为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先进工作者。 机构编制管理是配臵党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性工作。用体制改革与建设带动机构编制的日常管理,使机构设臵、职能配臵、编制配备,服从、服务于体制改革与建设,这既是机构编制工作重点任务的战略调整,也是机构编制工作方式的重要转变。因此,历次机构改革的历史沿革构成了编办工作发展的主线。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区编办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不断坚持把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作为工作的重心,用体制建设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带动机构编制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了

1995年、2001年、2004年三次机构改革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等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1995年机构改革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任务,尽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1993年7月,中央下发?关于印发?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统一部署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改革工作。在这种大的趋势和背景下,市委、市政府也对海淀的改革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1994年8月15日,?北京市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在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10月12日,北京市召开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市领导明确要求全市机构改革要在1995年底基本完成。10月20日,市委、市政府确定海淀区为全市机构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并与市级机关同步完成改革任务。为积极应对改革形势,海淀区委、区政府迅速成立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于1994年11月,根据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对区、县机构设臵、人员编制的具体要求,制订了?海淀区党政机构改革方案?,?方案?经过十余次反复讨论修改,于12月由市委、市政府批准执行。 1995年进行的机构改革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任务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

改革开放30年之十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年之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本经验在于中国遵循了经济增长“四色定理”。中国和世界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经济增长“四色定理”——和平稳定、开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发展的限制越来越大。1980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接见外宾时,第一次以“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对外经济政策公之于世。1981年11月召开的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被正式写入我国宪法,由此确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揭开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序幕。 中国的对外开放大体经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试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和198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市和厦门市创办经济特区。1988年4月全国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海南岛建省、办经济特区。这是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是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崭新试验。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以市场调节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改革试验基地的作用。 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国经济特区充分利用毗邻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和国家赋与的特殊政策,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已经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是目前中国外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 第二阶段,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经济特区经验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其经济技术对外自主权,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先形成投资环境较好的“小气候”,比较集中地为外商提供投资场所,举办工业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产业,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的经济发展。 第三阶段,进一步扩大沿海开放区域。1985年2月,党中央提出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经历了由小到大,先"小三角"后"大三角"的发展过程。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使我国对外开放由城市扩展到广大农村,大大扩大和拓宽了对外开放的规模和领域。 第四阶段,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和开发浦东新区,并于1990年6月2日正式批准。在浦东地区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特区的政策。 浦东新区按照不同功能定位设立了四个功能小区,其中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资金充足,金融商贸机构云集,前景广阔;金桥出口加工区是集出口加工、贸易经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建国初期,我国在政治经济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首先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在经济上完成了“一化三改”,为我国长足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基础,可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和错误的经济方针使中国陷入了困境,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穷、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党和国家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术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中国当时可谓是内忧外患,内部自然灾害,经济衰退,外部苏联绝交,欧美继续封锁中国,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又一次尴尬的站在了历史的风头浪尖上,然而,就像历史给受压迫受奴役的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送来了共产党一样,历史又一次眷顾困窘不堪的中国,给中国吹来了改革开放的新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及巨大成就14页word

为中国喝彩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验和教训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及巨大成就 三、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验和教训 建国初期,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有成功的经验,更有严重失误的教训。 (一)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成功经验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道路的开始。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讲话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初步构想,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等等。讲话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正如后

来邓小平在给毛泽东的信中所说:“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以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 2、党的“八大”明确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1956年秋召开了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规定党和全国人民的总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这就明确规定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遗憾的是,这这些正确的指导思想没有坚持下来。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同年8月,毛泽东又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思想。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都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但同样没有贯彻到底,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现了严重挫折。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的失误及教训

感受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感受改革开放 30年的变化 ——《中国 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读后感诸烨 101108171 在阅读完《中国 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这本书后我深刻的体 会到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这 30年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通过一位外国人的视角, 描述了中国从刚成立时的贫穷状态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经济日益复苏直至现在另西方的那些发达国家惊叹的变化,可以说在这 30年中国实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50年甚至上百年的巨变。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正是改革开放, 正是解放思想, 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轨迹历史性的转折, 中国命运由此改变, 社会转型也由此开 始。正是这次会议, 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 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 从此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 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 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一些外国人开始以“探险” 的心态来到中国, 看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小事情。 一位记者看到上海一家照相馆橱窗里挂了一件新款的夹克衫,边上写道:“凡在本店 照相者可穿这件衣服。”记者的嗅觉是敏感的,当时中国人穿的都一样,被国外讥为“ 10亿蓝蚂蚁” 。而现在囊中羞涩的中国人也可以公开追求美了。中国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使得外国商人看到了商机, 当时全球著名的饮料公司“百事可乐”老总心里打着算盘:13亿人当中如果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天喝一瓶那么所产生的利润将是相当可观的。于是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当时我国有些政治人士担心:中国 这样大搞改革开放, 引进西方的科技和管理技术, 这样久而久之中国是否会像西方 国家一样走资本主义的道路。经过时间的历练, 事实证明搞改革开放, 中国人的头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伟大成就

二、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 (一)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起了推动的作用。通过解放思想,逐步打破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改革开放就能够深入发展,取得成功。 正是在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国情,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大政方针、政策举措,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对此有明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相伴随,党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30年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持续发展成就最大、国力增长最为显著、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欣欣向荣,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据国外有的学者计算,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看来,中国经济增速达到9%左右,还要延续一段时间。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成为同期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中国奇迹”。 2003年至2007年保持年均增长10.6%的增长速度,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7个百分点。国家外汇储备,2002年是2864.07亿美元;2006年增加到1066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不仅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实现了平稳增长。这里所说的经济平稳增长,主要就是指经济周期实现了由建国以来多次发生的超强波周期(波谷年与波峰年经济增速落差在20个百分点以上)、强波周期(落差在10个百分点以上)、中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上)到轻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下)的转变。 现在,中国GDP是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几倍,2005年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4大经济体,2005年底中国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 万亿元。相应的人均收入2006年超过2000美元,达到201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标志着我国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正是整个经济的发展,国家财力的增强,让我们办成了许多大事,如:三峡大坝、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三北防护林等,结束了600年历史的农业税,党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政策,让广大亿万农民兄弟感到党的温暖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第一,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第二,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提高的重要指标。第四,住宅水平有所提高。第五,现代交通通讯的广泛运用以及交通通讯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生活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第六,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是人民文化生活提高的最重要标志之一第七,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第八,闲暇时间大幅增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实行由改革前的每周单休日改为双休日。第九,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的一个综合指标。 (四)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 第一,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452亿美元;居世界位次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世界第四位,居美国、日本、德国之后。与此相联系,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增长。 第二,作为主要农产品的谷物、肉类和籽棉1978年分别居世界的第二、第三和第二位,1990年以后三者均居世界第一位。作为主要原材料的钢和水泥1978年分别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2000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作为主要能源的煤、原油和发电量1978年分别居世界第三位、第八位和第七位。其中,煤在1990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原油在1990年以后上升到第五位或第六位,发电量在2000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的第二位。当前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的第四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第三,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1855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人。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其三,目前专利申请受理总量突破400万件,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3年超过国外申请量,2006年达到53.4%,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四位。 第四,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1738.0亿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增长了105.3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世界位次1978年为二十七位,2004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第三位。另据2007年8月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有958种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排名第一,是拥有占有率位居第一的商品种类最多的国家。第五,据国外有的单位测算,2006年我国消费额占世界消费额的5.4%,居世界第五位。但在这里也需说明:第一,上述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是从总体上说的。这就意味着:一方面中国在有些领域(比如第三产业的某些领域)还没有成为经济大国;另一方面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不只是经济大国,还是经济强国。其突出表现,就是继人造卫星上天、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之后,2007年又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 作者陈永红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广东改革开放30年,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快速发展、人民奔向富裕安康、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30年。广东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成功实践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初步探索(1978年12月─1983年) 广东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全面拨乱反正,认真落实干部、华侨等政策,按照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构想,创造性地运用中央赋予广东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发挥广东地缘人缘优势,创办经济特区,开展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体制改革,在城市逐步进行以市场调节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 (一)、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清除“左”的思想影响,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广东领导人大胆向中央建议,提出对广东下放对外开放自主权;在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和创办经济特区初期,广东省委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更加开放”这个主题,要求各地用足用活中央给予广东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1年4月,省委提出“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1982年,广东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严峻的考验,全省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打击走私贩私的斗争。省委提出“三严”(执法更严、纪律更严、管理更严),保证“三放”(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省委还提出“打击经济犯罪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坚定不移”和“有所引进,有所抵制”、“排污不排外”的方针。为了用足用活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4年,广东省委明确提出三条方针:为了办成于国于民有利的事,要积极寻找政策根据;政策规定允许灵活的,要灵活执行;如果找不到政策根据的,可以试点,在试点中突破现有规定。这是广东省委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充分体现。 (二)、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赞同和支持广东省富有创意的提议,决定发挥广东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扩大地方管理权限,试办深圳、珠海、汕头三个出口特区。中央〔1979〕50号这一历史性文件,拉开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序幕,吹响了广东先走一步的进军号。 (三)、成功创办经济特区。1979年4月,邓小平赞同广东提出的试办对外加工出口区的设想,并定名为“特区”,殷切希望广东“杀出一条血路来”。1980年5月,中央接受广东的提议,把“出口特区”改名为含义更为丰富的“经济特区”。广东经济特区从创办之日起,认真执行中央赋予的特殊历史使命,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上奋勇拼搏,敢闯敢冒,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努力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把边陲小镇、荒滩秃岭变成了高楼大厦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和新型工业区。 1984年1月,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分别为深圳、珠海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回顾与总结

第5卷第3期 2009年7月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I nstitute of Engineering (Social Sciences ) Vol 15No 13Jul .2009 收稿日期:2009-03-12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2008Isikt m ks -03)作者简介:赵宝岩(1957-),男,辽宁本溪人,副教授。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回顾与总结 赵宝岩,孙颖杰 (沈阳工程学院社科部,沈阳110136) 摘 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回顾与总结,阐述了改革开放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做出科学总结的产物,科学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未来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实事求是;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17(2009)03-0311-03  一、改革开放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必 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了帝国主义的武装挑衅和经济封锁,推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步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确立了文明古国和当代大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但由于种种原因,建国以后,党的中心工作的着眼点在一定程度上放在与党内外和国内外的敌人作斗争上面,放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生产关系领域的革命上面,贻误了发展机遇,浪费了国力民力,迟滞了中国发展进程。中国向何处去,这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必须作出回答。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联系当时的国内状况和国际大势,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实际上是被当时的困境和压力逼出来的,其历史背景是要通过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同时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并继承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出十年内乱给我国造成的危难和困境,在治穷致富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通过改革开放,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要抓住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顺应世界范围蓬勃兴起的新科 技革命,使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摆脱落后、赶上时代,使我们这个党成为这个新的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纵观世界30年,各国都程度不同地发展变化着,其中可以称得上翻天覆地、举世震惊变化的,那就是世界东方的红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健步登上国际舞台,继续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为此,忠实地记录历史,认真地总结经验,丰富我们的理论宝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二、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回顾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历经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设立经济特区、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都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国家领导人改革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传统体制桎梏,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