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媒体环境下天津城市形象在青年网民中的认知_王亚鹏

新媒体环境下天津城市形象在青年网民中的认知_王亚鹏

2014年第7

255

2014年第7期

256

2014年第7期

中国的环境新闻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近30年的时间里,环境问题升格为社会主流话题,环境报道日益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两个清醒认识”的重要论断,凸显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治理的紧迫性。自2009年10月8日以来,《南方周末》推出“绿色”版,集中报道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博得业内和学界好评。对该报绿色版环境新闻的框架分析,有利于了解《南方周末》环境新闻采用的新闻框架,并能为今后大众媒体从事此类报道提供范本。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1、文本选取

创立于1984年的综合性报纸《南方

周末》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南方周末》

对环境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2009年10月“绿色”版的创立,高素质的环境新闻报道团队的筹建,凸显《南方周末》对环境新闻的重视,以及延续该报特色、树立环境新闻品牌地位的决心。选取《南方周末》“绿色”版作为环境新闻报道框架分析的范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

2、研究方法

框架理论被学界认为是探析媒体报道内容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媒体利用何种框架进行报道将直接影响到受众对此类事件的认知乃至立场。框架理论研究学者戈夫曼(Goffman)认为,社会事件本身没有属性与释义,必须通过符号转换才能成为

个人内在心理的主观认知,“框架”的基础就是这个转换的过程。人们藉由框架整合讯息、

了解事实,使得框架的形成与存在不可避免,新闻媒体亦是如此。

新闻框架即新闻生产者(记者、编辑等)通过事实选择、强调或重组新闻事实的框架来进行新闻报道,在新闻文本中隐藏着新闻框架,影响着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诠释。

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对《南方周末》

“绿色”版环境新闻进行研究,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对新闻文本的内容分析来揭示新闻中呈现的框架,二是在文本之外的社会层面来探讨形成新闻框架的影响因素。

二、文本分析

本文选取了《南方周末》“绿色”版2013年5月17日至2014年5月16日

!!!!!!!!!!!!!!!!!!!!!!!!!!!!!!!!!!!!!!!!!!!!!!!!

《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的框架分析

○李梦龙

【摘要】伴随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新闻媒体也逐年加大了对环境问题报道的力度。本文选取《南方周

末》绿色版2013-2014年的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的框架主要是冲突框架、责任框架和人情味框架。在全方位呈现事实、深刻挖掘真相的同时,体现了《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和人文情怀,为研究国内其他媒体的环境新闻提供了范本。

【关键词】环境新闻《南方周末》框架分析

内容分析

257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e7760826.html,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作者:朱新玲 来源:《视界观·下半月》2019年第02期 摘 ; ;要: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工作发生了很多变化。新闻编辑应完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传统新闻编辑与新媒体新闻编辑身份角色的转换。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新闻编辑 一、全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和转变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媒介融合的进程越来越快,媒体积极向互联网靠拢。尤其是随着一些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让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也推出了网络平台以及移动应用客户端,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应对新的挑战。 1.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主导权相对被削弱 很早之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就被称为信息的“把关者”,这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及传播学者卢因的观点,即新闻编辑对信息进行审核与修改后,信息才可能进入受众的视野。然而,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主导权已经被削弱,尤其是随着Wi-Fi、4G 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手机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视频的录制。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不再是唯一的新闻发布者,甚至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需要利用现场受众手机录制的视频作为可靠的信息来源。除此之外,个别事件如果仅有受众的新闻信息版本而缺少主流媒体的声音,也很容易出现谣言,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2.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发生变化 受众已经从单屏接收信息转到了多屏接收信息。据学界的观点整合,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受众在接收信息时使用网络的比例最大,而网络就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成为全媒体。如果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编辑依旧停留于单一的媒体层面,不打破多种媒介的壁垒,在全媒体时代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些有远见的媒体率先实现了与互网联的融合,湖南卫视已经推出了芒果 TV 作为移动客户端,央视也有自己的移动客户端。 3.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流程发生变化 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流程主要是制定报道方针,决定新闻节目的类型和方案,组织协调报道和节目时间的安排,内容的选择和加工,新闻节目的审核与最终传输。一些先进的新闻媒体还可能对新闻节目的播报进行监测,以了解节目的收视率和关注度。然而,在全媒体环境下,很多广播电视台已经将节目搬到了网络上,受众可以通过 PC 机和移动设备观看,那么传统的节目必须被重置同时上传到网络平台,且内容的删减要考虑到网络受众的观看习惯

新媒体环境下杂志的机会与未来

新媒体环境下杂志的机会与未来 作者:James | 来源:媒介360 近一段时间不少杂志纷纷停刊,《好运MONEY+》在八月刊出最后一期,《他生活hislif e》宣告停刊,只保留网站转做新媒体。而研究表明,数字媒体总体广告份额呈上升趋势,而平面媒体却逐渐下降。种种迹象让人们怀疑纸媒的“寒冬”是否已经到来。 可以肯定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确实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对于杂志来说,并不会被新媒体所取代,如果善于运用,新媒体将是杂志的另一条渠道。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报纸有其独特的优势,而这也决定新媒体不可能取代杂志。 首先,杂志不同于报纸,报纸卖的是事实,杂志卖的是观点。做报纸更需迅速,做杂志更需深思。杂志的思想性很强,杂志更偏重“思想者”的角色,其文章多是深度文章,而且保存性强,没有阅读时间的限制,传阅率、反复阅读率高。而新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等就如快餐一样属于快消品,更适合资讯类信息。而且由于新媒体的特有属性,导致其无法传递“思想”。 其次,杂志是一种“我”的媒体。杂志能给受众提供更为深入的阅读感受,在学习新东西、个人能力提升,丰富生活体验,提供生活的参照与指导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杂志和受众之间

有更为紧密的关系,是一种“我”的媒体,未来不论媒介形式如何变化,受众始终需要“我”的内容。 再者,杂志具有独特的广告价值。杂志的读者一般都是精英人群,而且忠实度很高,他们订阅一份杂志几乎不会再换。此外,相比新媒体,杂志还给人一种真实感、存在感,其公信力和权威性都比较强,其做的广告,一般都能产生正面的态度。并且在实现品牌唤起和引发进一步的购买行为方面作用突出。 最后,对杂志形成根本性的冲击。高度细分的网络产品对杂志构成一定威胁,但仍有受众对纸质媒体有较高忠诚,同时杂志所代表的细分内容需求会更强烈。所以,相对与其他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对杂志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 当然,对于杂志来说,虽然新媒体的崛起不会对其造成致命的冲击,但杂志不能因此而固步自封,拒绝新媒体。杂志必须寻求与新媒体的有机协调,拥抱新媒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 新媒体可以降低杂志发行的成本,还可以实现内容的多次利用,并且能够获得更广泛的媒体忠诚,最根本的受众在新媒体上也在寻找优质的内容。 同时,新生代人群的媒体消费偏重新媒体。较低年龄层的人群对新媒体有更多的兴趣,随着低年龄层人群的成长为社会主流人群,杂志的媒介特征将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电子杂志对纸质杂志的冲击不容忽视。 新媒体的发展不可阻挡,杂志不应恐慌,而要审慎对待,认真分析,顺应时代发展,利用新媒体。

天津城市规划分析调研

魅力之城 ——天津城市认知 这次城市认知来到了天津,之前也来过几次。天津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带有些异域风情的多元化城市,走在天津的五大道,两边排列着一座座当时租界的洋楼,好像穿越到了那个时代;穿梭在古文化街,体验到了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漫步在意式风情街,一些些小咖啡厅带着浪漫的味道。可以说天津这座城,蕴含了古今中外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在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之间流连忘返。天津是中国第三大城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五大道是天津有名的景点之一。我很喜欢这个汇聚了各国建筑的文化聚集地,在他周围还有普通的民居,让我体验到一种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观赏到各国的建筑。 五大道在天津中心市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重庆、常德、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后来听解说员介绍,横穿的叫做“道” 竖直的叫做 路。这里汇聚 着英、法、意、 德、西班牙等 国各式历史风 貌建筑230多 幢,名人名宅 50余座。这些 历史风貌建筑 在建筑形式上 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例如文艺复兴式、希腊式、哥特式、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构成了一种凝固的艺术。五大道建筑的私秘性构成深遂和幽静的氛围。当时无论是寓公式的军政要人,还是成功的实业家们,在吉凶难卜的社会背景下,全都希图安逸,不事张扬。这种心理外化在五大道的环境形象上。房屋的尺度宜人,倾向低矮,没有高楼;隔院临街,院中花木掩住里边的楼窗。最重要的是,院墙全是实墙,很少使用栏杆。其中民园大楼的方孔式围墙,它采用百叶窗的原理,看似透孔透光,实际上从外边根本不可能对院内一览无余,这就适应了房主人深居与私秘的心理,自然也构成了五大道独有的幽雅沉静又稳定温馨的氛围。 古文化街又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的独特文化与热闹的集市。我们在古文化街观赏到了非常有魅力的中国古建筑。品味着歇山或是其他类型的建筑,观察着各式的苏式彩画,绝妙的斗拱以及灵动的走兽。 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 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系商业步 行街。现在属津门十景之一。古文 化街的建筑总面积有 2.2万平方 米,古建筑高低错落、蜿蜒曲折, 一阁一檐皆有讲究。所有名堂,一

新媒体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

第35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5月 Vol.35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13 ────────── 基金项目:唐山师范学院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项目(GD2012-14),唐山师范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3C02) 收稿日期:2012-09-02 作者简介:郭泽德(1982-),男,河北沧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 -33- 新媒体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 郭泽德,徐永泉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现代社会的巨大而复杂的环境远远超出了感性经验范围,人们越来越依赖以大众传播为主的媒介系统来对城市进行认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促使传统媒体格局发生着巨大变化,但是,大量的城市形象传播实践仍是在传统媒体思维下进行的,面临着很多现实困境。通过探索观念更新、平台建设、全媒体战略等提升路径,城市形象传播更好地适应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的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城市形象;全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3)03-0033-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3.009 The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City Image Communication under New Media Context GUO Ze-de, XU Yong-quan (Department of Chinese,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City image is the subjective impression to the city. In modern society, the huge and complicated environment far beyond the range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people rely more and more on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system to get the cognition of the cit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o traditional media pattern produces tremendous change; however, large numbers of city image communication practice is still under the traditional media thinking, facing a lot of difficulties. By exploring the idea renewal, platform construction, the media strategy of path, city image communication can better adapt to the new media under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new media; city image; all media 一个城市的完整形象不仅是城市实质空间的真实反映,而且还指涉一个具有象征性和想象力的城市空间。Foot [1]认为,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它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现代社会的巨大而复杂的环境远远超出了感性经验范围,人们越来越依赖以大众传播为主的媒介系统来进行环境认知。城市形象作为认知的客体,在现代媒介化生存的环境中,已无法脱离媒介系统的塑造和建构。 近年来,以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传媒技术日新月异,传统媒体所构建的传播格局面临解体。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云计算技术、光纤 通信及卫星通信技术等传播方式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这些媒介技术的影响超越了它所传递的具体内容,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才是最有意义的信息。伊尼斯[2]也提出“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的观点。在全新的媒体语境下,所有的传播系统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城市传播系统也不例外。 一、新媒体语境下传播环境的嬗变 (一)传播主体与客体变化 传播主体和客体界线的消弭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在传统媒体时期,媒介组织拥有最先进的传播设备、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 摘要:新媒体实现了数字化、网络通信和移动物联技术的融合,是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融合的结晶,具有信息量大、实时交互、资源共享、个性化服务等优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视觉传达从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更具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新媒体技术与多样的视觉符号冲击受众视觉的同时,也改变了视觉传达的方式与理念。新媒体的基础技术、信源编码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网络播放及管理技术与智能终端技术为信息的处理、传播、播放及形成设计符号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视觉传达设计和技术拓宽了外延。视觉传达的形式和内涵是不断更迭和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现代技术会将视觉传达推向一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250-02 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人们接收信息的时间变得零散且短暂。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对于资料获取的需求却愈来愈大。科技进步改变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同时,新媒体也应运而生。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也给视觉传达带来了冲击。视觉传达在新媒体席卷的浪潮中需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新媒体环境下,结合现代化技术,加快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转变和视觉传达技术的发展。 1 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概念 1.1 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爆炸,人们需要接收大量资讯。然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想要接收大量信息就需要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新媒体应运而生。由于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广泛的市场需求,新媒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通信的浪潮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具有广泛市场需求和良好社会基础的新媒体从边缘化走向大众化,必将逐渐成为主流媒体。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则是另一个发展趋势。新媒体的出现虽然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但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因此,两者相互融合、共同演化的过程会长期存在。新媒体的产生是技术和时代的产物,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1.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已经在竞争中各自占据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两者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印刷媒体主要传播文字,电子媒体主要传播图像和

城市宣传片与城市形象传播-最新文档

城市宣传片与城市形象传播 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聚集地,是以地域为划分依据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一座城市发展壮大必然依靠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但对外宣传同样重要,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合作对于推动城市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作为外界了解一座城市最直接的门户,城市宣传片展现了一座城市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魅力,但并不是每一个城市宣传片都能让受众清晰的了解这座城市的独特,也就谈不上被感染,因而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城市宣传片案例探讨城市宣传片中应该如何塑造、传播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的研究 在学界,最早提出“城市形象”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城市学者凯文?林奇,上世纪60 年代,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中提出城市意象形成的基础就在于“公众意象”,即“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记在单个物质实体、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理特征的三者 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希望可能达成一致的领域” [1] 在凯文的著作中他强调:人们对于城市的感知主要集中在城市的物质形态,即通过城市的外在呈现,通过他所强调道路、边界、城市区域、节点和城市标志物等“意象元素”来感知某个城市; 美国另一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 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表示“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

印象,足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索的共同作州而形成的。” [2] 此两种定义表明城市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囊括了城市中的一切人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总和。 在我国,最早的城市形象研究来源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上世纪80 年代有学者提出“城市的风貌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反映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和面貌、风采和神志,表现城市的气质和性格,体现出市民的精神文明、礼貌和昂扬。” [3] 此后,多数学者沿此思路将城市形象作为景观形象、标志形象和总体形象的总和。当企业形象设计理论(即CI 理论:Corporation Identity )盛行时,我国学者也借鉴其相通之处,将城市形象分 为城市精神理念识别、城市行为识别、城市视觉识别三部分。南 京大学张鸿雁教授队城市形象的定义则更为综合性:城市形象般是指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与整体文化感受,是历史与文化的凝聚构成的符号性说明,是城市各种要素整合后的一种文化特质,是城市传统、现存物质与现代文明的总知特征,城市形象是城市景观形态客观的、集中的表述”。[4] 纵观各家观点,笔者将城市形象总结为一种依托于城市物质形态的复杂可感知意向,包含城市内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城市宣传片的呈现 在意识到城市形象对于城市传播和认知度提升的重要性后,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许多城市均推出代表性的城市宣传片进行

新媒体环境下榆林城市形象传播渠道及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榆林城市形象传播渠道及策略 发表时间:2018-09-18T10:05:32.650Z 来源:《知识-力量》1月中作者:栾帆帆 [导读] 在新媒体环境下榆林城市形象建构的渠道众多。微信平台、微博平台、微视频传播、官方媒体网站、门户网站、自媒体、网络电视剧等新媒体平台对于城市形象传播具有重大作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困境,我们需要根据本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西安雁塔 710063)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榆林城市形象建构的渠道众多。微信平台、微博平台、微视频传播、官方媒体网站、门户网站、自媒体、网络电视剧等新媒体平台对于城市形象传播具有重大作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困境,我们需要根据本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传播策略。本文主要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从新媒体、城市形象、传播渠道、传播策略等相关方面进行探讨,并以陕西榆林为例,结合内容文本分析、案例分析,具体研究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渠道及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城市形象;榆林 一、新媒体平台下榆林城市形象的传播渠道 形象化是现下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新媒体环境下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渠道颇多,如微信平台、微博平台、微视频、政府网站平台、媒体网站平台、商业网站平台、网络论坛平台、网络自媒体平台都是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渠道。这些平台如果单打独斗则传播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各渠道相互融合发展。 (一)微信是榆林城市形象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平台 以榆林微信公众号为例分析微信对榆林城市形象的传播。据2017年3月5日至3月11日陕西微信公众号数据排行榜第109期数据汇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前100名中与榆林的微信公众号有关的有榆林生活通、榆林热门事件、榆林百事通、神木论坛等5个。我们可以发现,榆林地区的微信公众号在陕西微信公众号排名中位于中间位置,如榆林生活通排名第42位,是榆林微信公众号排行第一的公众号。从这些微信公众号中我们可以发现微信公众号排在前面的大多数是服务类的公众号。其兼具新闻、部落发帖、求职信息、本地交友、本地拼车、二手物品、房屋租赁、商家入驻、电影、酒店、美食、旅游、休闲,商城于一体。这些微信公众号对于传播榆林的城市形象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微博是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 以微博“榆林小凡”为例分析微博对榆林城市形象的传播。微博在扩大城市形象宣传,吸引受众等方面都有许多有益之处。以榆林微博中的自媒体,本地资讯博主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自媒体通过微博这一平台对促进榆林城市形象塑造起到的作用。 我们以微博自媒体榆林小凡为例,榆林小凡:微博粉丝76414,微博认证为本地资讯博主,微博美食点评团成员,微博资讯视频自媒体。这个微博自媒体平台主要以自己发布信息、转发等手段来发布信息,其中信息发送的手段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直播等,此外该微博还有一些会议活动、新闻事实、诈骗举报电话、交通违规、榆林自己的婚恋APP。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类似的微博自媒体平台不仅为本地的居民服务,提供消息,同时也对外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微博平台了解榆林,了解陕北。 (三)微视频是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渠道之一 以榆林微视频传播内容为例分析其对榆林城市形象的传播。微视频作为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无形力量,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着其持久的特点。微视频传播内容主要有《大陕北——榆林美》:旅游景点、榆林小曲、陕北民歌、人文;王二妮《榆林美》:榆林旅游景点、榆林民歌;《寻找窑洞--佳县乌镇》:图片组接视频,窑洞文化;《百鸟朝凤》:米脂民间唢呐演奏;子洲、绥德、榆林版《成都》:唢呐、风土人情、文化;陕北说书:随手拍,榆林小曲,陕北民歌 我们可以看出微视频传播内容主要有:对比较有名的歌曲电影的改编版,陕北民歌,榆林小曲、米脂唢呐,榆林方言、榆林的旅游景点风土人情、民生百态、美食文化、窑洞文化等等。如2014年榆林版小苹果《大陕北——榆林美》由榆林市微电影协会出品,其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播放,特别是在腾讯视频中播放11.1万次。这个微视频通过榆林塞上明珠网播放,随后各商业网站转发、自媒体微博微信转发、其播放量可观。其视频内容将榆林的城市形象真实的展现在大众的眼前,通过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榆林的本土文化、人文地理、民歌民俗弘扬出去,为榆林城市形象传播开放化、自由化提供了空间。 二、新媒体环境下榆林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 (一)政府大力支持并加强传播主动性是形象建设的策略之一 在榆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榆林城市形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陆续召开的新媒体行业发展座谈会,开设新媒体专项资金,发展扶持资金、加大对民间组织,个人团体的帮扶力度,集中采纳一些有利于新媒体发展的策略,大力促进新媒体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传递正能量。此外一些平台如榆林微电影协会、私人企业微电影制作等个人传播组织在新媒体环境下应积极利用平台优势,加强传播的主动,共享资源,更好的提高城市形象。 (二)实施能源与文化双重特色的榆林城市形象建设策略 榆林市的城市形象传播中,榆林各网站,论坛,微博自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对于榆林城市形象传播定位不够精准,有些网站将其定义为能源航母之城,有些则定义为驼城、文化古城等。这些都是单一的认知,我们需要打造的是具有双重品牌标识的榆林城市形象。一方面将榆林打造成为中国的能源之都,另一方面主打文化之都。如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该企业发展煤炭过程中注重打造能源品牌企业,同时注重文化传播,致力于将煤炭产业与文化产业相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软硬实力。 (三)跨平台传播策略构建榆林城市形象 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策略中,我们需要进行跨平台的合作,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如微博榆林旅游频道,是新浪陕西榆林频道旅游官方微博,以旅游的名义走遍榆林,进行线上线下的活动,这个平台的粉丝达到9万多。网络平台带动旅游业发展极其重要,但是这一平台举办的线下的活动颇少,没有与当地旅游业进行充分合作,没有与当地文化产品进行开发交流,没有与广告市场进行合作,这个单一的产业

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策略

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策略 一、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与整合传播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是以城市为单位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在世界城市化进程日趋加剧的今天,一个城市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强烈的城市品牌形象意识,一方面强化城市内部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品牌传播活动,不断塑造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塑造、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最有效的传播工具和方法就是在开展城市内部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活动。整合传播理论认为,所谓整合主要指传播工具的整合和传播过程的整合。如何使城市向不同的区域以及在不同的时间里传播一致性的信息,如何使城市品牌形象信息的传播既适合不同人对城市形象的认知与评价规律特点,又不失信息的一致性,整合出一个统一的城市品牌信息,实现一致性传播,这是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难题,也是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关键所在。整合对于维持城市营销传播策略的一致性、不断积累品牌要素和品牌形象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实际上就是整合利用各种营销传播工具,向特定的城市目标受众,以一种有效、连贯的方式传达一个清晰、明确并且是一致性的城市品牌信息。 目前我国城市在形象的整合传播方面无论是传播工具的整合,还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整合,都存在很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传播工具使用比较单一,没有整合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杂志、户外、画册、展板等多种媒体与公关、事件营销、直销营销等其他传播手段开展360度品牌传播,传播的范围、时间、采用的手段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目标公众的覆盖面比较窄,有效到达率也比较低;同时,仅重视“点”上的宣传,忽视和缺少城市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规划,不能根据公众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认知与评价要素体系及本城市的现状、特色、优势等全面构建城市的品牌形象传播战略与策略,城市形象定位不够准确、鲜明,主题信息不够突出,在传播过程中没有注意信息的一致性,没有开展长期性、系统性宣传。因此,导致城市品牌传播的效果不够显著,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也没有树立起来。 二、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策略 依据整合传播理论,搞好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结合城市形象发展战略,准确的进行城市品牌形象定位 塑造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增强一座城市对内部公众的凝聚力、对外部公众的吸引力与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进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促进城市快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造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属于城市发展战略范畴。所以,有关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方面的各项工作必须服从于城市发展战略,不能有任何的偏离。换句话说,即应结合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出相应的城市形象战略,明确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将把这座城市塑造成具有什么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在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乃至全国及全世界范围内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新媒体语境下的城市形象传播

204 https://www.sodocs.net/doc/0e7760826.html, 观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内在影响力的外显化,是外界针对一座城市的印象所做出的综合性评价。城市形象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与整体文化感受,是历史与文化凝聚构成的符号性说明,是城市各要素整合后的一种文化特质,是城市传统、现存物质与现代文明的综合特征。伴随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终端的兴起,新媒体的视听传播方式产生变革,内容制作主体的转变,互动常态化与社区群体化,信息传播碎片化,为处于移动终端的用户提供了新体验。 一、城市形象的内涵及其形成与传播路径 站在媒体传播的视角来看,城市形象既是一座城市在基础建设、人文历史以及自然地理景观等实体方面的真实展示,也体现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与经济发展特色等给公众留下的印象与体验,即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上的含义。而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则有多方面的途径,凡是人们能够获取关于一座城市的任何信息的路径,都与城市形象塑造和形成有关,亲身体验、近距离观察、与他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以及通过公开渠道主动查询或被动接收信息,所有这些或系统、或零散琐碎的信息综合起来,就在个人、群体或社会层面完成了城市形象的塑造。因此从城市管理角度而言,以宣传城市经济、文化特色并促进城市发展规划的落实为目的,面向社会公众通过媒体平台传播城市正面形象并使之脱颖而出,就必须经过深入的策划研究,以易于被公众接受并帮助其在更大范围传播的形式,巧妙的利用现代媒体的特点和信息传播规律,才能成功在外界树立起特色城市品牌,吸引更多资源投入到城市建设中。 二、社交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人文挖掘不足 城市的魅力在于人文气息的厚重,一座城市在历史沧桑中让公众永远记住流传除经济政治外,更重要的是人文和精神,因此城市形象宣传过程中不能忽略城市文化的挖掘与塑造。通过对社交媒体的观察可以看出,城市宣传中对于民生、美食、交友等方面的帖子较多,而强调城市人文特色、地方戏剧、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播量则比较低。在社交媒体中,对于城市人文特色的宣传没有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点,没有传播到位。 2.城市形象传播缺失对受众的情感洞察 在当前城市形象传播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城市往往是以传播者自身作为传播工作的主体位置,缺少对社会受众群体的情感洞察,未能够积极邀请民众参与到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工作中,最大程度满足受众群体城市形象价值认同需求和参与创造需求。城市形象传播工作缺乏积极主动,难以构建出完善的信息发布互动平台,让受众从各种网络渠道接受并反馈城市形象文化信息,政府部门未能够有效整合网络传播资源,通过采用免费网络传播平台进行城市形象的传播推广工作,并号召广大民众参与各项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工作。 三、新媒体语境下的城市形象传播 1.创新传播方式,整合传播内容 在新媒体社交时代背景下,各个城市地区政府部门要积极转变自身传播观念,注重创新运用不同的城市形象传播方式,优化整合传播内容。首先,城市政府要合理引进利用新媒体有效弥补传统媒体对城市形象传播的缺陷,加强与社会受众群体的互动交流,促使更多城市民众参与到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工作中,有效得到当地城市居民对城市形象的认可和支持。各个城市政府部门要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工作,充分掌握了解到不通传播渠道的优势特点和市场传播工作发展趋势,这样能够确保自身有针对性地采用城市形象传播路径,有效将新媒体传播渠道与传统媒体传播渠道融合在一起,最大程度满足目标受众需求。然后,政府部门还需集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优化整合城市形象传播内容,通过综合运用不同新媒体平台,比如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微信、微博以及各大门户网站,基于这些渠道展开城市品牌形象传播,扩大城市形象传播范围,提升城市形象传播效果。 2.挖掘文化再现城市魅力 基于城市自身资源特性、历史特性的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精神源泉,城市形象是文化外延的表现,是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人们对于城市的印象和体验,具有持久的向心力和较强的扩散力。 城市形象包括市容市貌、自然景观、交通规划等硬件方面形象,也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市民素养等软件方面的形象。在城市形象塑造的过程中,挖掘城市文化资源,提炼出城市文化的精髓,深化城市文化形象的人文理念、人文魅力和特色的文明风貌来提高城市吸引力,有利于优化城市资源的配置和城市人文气质的提升,让城市人文形象自然而然的传播开来,为城市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是市民赖以生存的港湾,市民以城市为荣,亦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良好城市形象需要以互联网络为载体的社交媒体传播力量。社交媒体在城市形象有效传播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品牌意识的形成,是当前城市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参考文献: [1] 刘兴全,胡艳.新媒体时代成都城市形象传播的新路径研究[J].传媒研究,2017(08):42-45. [2] 米华.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路径[J].研究视窗,2016(04):68-69. [3] 郭泽德,徐永泉.新媒体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5):75-77. 摘 要:新媒体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城市形象传播途径更加丰富。文章以此为基础对城市形象传播的路径与方法展开探讨。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新媒体;城市形象;形象传播;媒体语境田琳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新闻网,湖南,吉首 416000 ) 新媒体语境下的城市形象传播

天津城市色彩的研究

天津城市色彩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实践调查和研究,得出天津红褐、灰白的城市主色调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此指导天津城市建设,创建既反映城市历史文化面貌,又具有时代表现力的城市形象,塑造和谐的城市风貌。 关键词:城市色彩主色调建议 城市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结晶,同时也是一个极为复杂和庞大的体系。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的外部环境中各种视觉事物所具有的色彩,人们在认知一个城市时,最先感知的是其色彩。近年来,天津快速发展,由于城市建筑的大量建成没有统一的城市色彩,而比较混乱,暴露其城市色彩的不足,对天津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可以说城市是一种色彩的表现体,人们生活在城市里,就是生活在色彩关系之中。城市色彩也是其城市魅力的重要组成,它直接反映城市的历史发展和整体风貌,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对塑造城市风貌有着重要的意义。 1城市色彩 1.1城市色彩的概念 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城市色彩。城市色彩并不是单指建筑物的外立面颜色,更不是一般市民所想象的在建筑物外墙上涂上一种色彩就是城市色彩。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的外部空间中各种视觉事物所具有的色彩,包括建筑、道路、标牌、广告、装饰、绿地、河流等城市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色彩。换句话说,天津在其几百年的历史沿革中,在城市面貌上会有一个色调,基于这种色调所衍生出的色彩就成为这个城市的基本色。城市色彩是一种语言、一种标志,它不是一种颜色,甚至也不是一片颜色,是天津的一种标志或者说是发展理念。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与自然、文化、传统、近现代是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是静态环境与动态环境的和谐构成,是城市各个视觉形态环节的有序组成。特别是城市当中的一些物质文化遗产、遗迹、大型公共建筑、富有代表性的社区住宅建筑,其自身色彩都应具有地方特色。城市色彩不应仅仅是城市的表象,也是这座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更应成为城市文明与进步的艺术载体。 1.2国内外城市色彩设计案例分析 (1)巴黎 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规划城市色彩的城市之一,巴黎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将城市色彩作为政府条例颁布。高贵典雅的卢浮宫、雄伟壮丽的凯旋门、奢侈繁华的香榭丽舍大街等历史建筑已经成为这个城市乃至整个法国的象征,为了保证这一地区的风貌和谐统一,除个别新建建筑外,所有的建筑墙体都采用了与这些建筑相统一的靓丽的奶酪色(米黄色),而屋顶则以深灰色装饰。而且,由于巴

新媒体下城市形象传播的现状和创新途径

新媒体下城市形象传播的现状和创新途径 摘要:城市形象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新媒体语境下,城市形象的建设与传播呈现出的新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借助新媒体技术及其带来的传播变革,推动城市形象传播创新,提升城市形象的传播力,是城市形象建设与传播发展的新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 城市形象; 路径; 创新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开放性与交流性,城市形象的传播也呈现出城市形象内容碎片化展示、城市居民线上式沟通等特征,新媒体对城市形象的建设和传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本质上说,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精神内核的集中体现,不仅能够彰显城市的魅力,也能够提高社会大众对城市的了解与认同。在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形象的建设与传播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社会大众等各类主体的作用,释放它们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的活力。 城市形象的定义和内涵 城市形象是国家形象的子系统,是社会大众对城市客观存在的主观认识,是基于城市客观存在的一种主客观交融的、因客观存在的固定性而形成共性的映象,是主观与客观兼具的一种投射。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精神内涵与外貌特色的集中展示,它的构成与内容多元而丰富,既包括城市治理形象、文化科技形象、产业经济形象等,也包括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等意识形态层面的构成。城市形象的建设和宣传不仅能够带动城市旅游的发展,同时也能彰显城市的文化底蕴,拉动城市的投资消费,推动城市的对外沟通与联络,挖掘和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因此在整个城市的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新媒体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与建设的实践效果显着,很多城市借助“两微一端”、各类短视频平台取得了良好的城市形象传播效果。但从系统传播的视角看,城市形象的构建需要具备全方位、综合性和主题性兼备的文本内容,需要在系统的传播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价值。

天津市城市容貌标准

xxxx容貌标准 2005年6月1日xx人民政府津政函 (2005)53号批准发布 1.0引言 1.1为了建设清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市容环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和其他建成区、风景游览区以及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 1.3单位和个人均应执行本标准。 2.0建筑景观 2.1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建筑物、构筑物外檐再装饰的外型设计,体现建筑艺术、文化品位、外型美观和城市特点,其主色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2xx设臵的围墙,符合下列形式: 2.2.1透景围墙; 2.2.2半透景围墙; 2.2.3绿篱。 2.3因特殊需要在临街设臵实体围墙的,其墙体造型美观,墙体高度、装饰风格、色调应与相临的主建筑物相协调。 2.4主干道、繁华区、商业街各商店设臵的橱窗内,安装照明设施,窗明通透,陈列物或宣传品摆放整齐。橱窗玻璃上无张贴物。

2.5临街建筑物安装分体式空调的,空调外机应安装在建筑物统一设臵的位臵上。原建筑物没有统一设臵空调外机位臵的,统一安装在窗台外墙或阳台侧立面距窗台10厘米以下的中央位臵。 2.6主要道路、重点地区临街建筑物门窗安装的护栏,一律为内镶式护栏;无外跨式护栏、遮阳罩、卷帘门窗。 新建居住楼设臵护栏的,在同一居住小区、同一栋楼房采用相同的颜色和式样。 2.7具有历史价值的名人故居、历史遗迹、标志性建筑以及文物保护区和各种风貌建筑保护区内,保持原有建筑风格,无擅自拆改或搭建。 2.8建筑物、构筑物外墙体完好无损,无外墙皮脱落。玻璃幕、铝塑板等新型材料的墙体无明显污迹和灰尘。 2.9阳台、露台、平台、外走廊无搭建的挂台、雨棚。临街阳台、露台、平台、外走廊无堆物或吊挂物品。 2.10主要道路两侧的临街建筑物、构筑物定期整修、粉饰;各种管线入地埋设或隐蔽设臵。 2.11无擅自拆墙改门和改变原建筑物、构筑物外墙结构和色调;无擅自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四周及顶部搭建的建筑物、构筑物。 3.0环境秩序 3.1道路、公共场地无擅自搭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无违章棚亭,无擅自堆放物品。 3.2有关部门准予临时占路堆放的物料,堆放整齐,散体物料有防污染措施;临时搭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造型及色调不影响市容观瞻。 3.3有关部门准予占用道路设臵的阅报栏、广告栏、报刊亭、电话亭等设施,一律采用新型材料,外观设计新颖。 3.4报刊亭、售货亭外无摆放商品,无经营活动。

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刘景福

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刘景福 内容摘要:本文重点讨论了了什么是新媒体;当下的新媒体环境发展现状; 什么是城市形象,什么是城市形象传播;传统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途径和方式的先进性;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效果较传统媒体大大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会朝着智能化、互动性、碎片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城市形象;传播;受众

1绪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形象的传播都是由传统媒体主导的。广播、电视、报纸承担了大量的城市形象传播任务,成为城市和地区形象传播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城市形象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对城市信息的的报道,受众对被报道城市形象有了或多或少,或清晰或朦胧的了解。然而,由于传统媒体受众面窄,时效性差,广播、电视信息不易保存等与生俱来的缺点,城市形象在传统媒体下的传播受到很大的束缚,城市形象一直未能全面及时地传播给受众。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型社交媒体应运而生。在信息相互交叉的网络世界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被发挥到了极致。在互联网这个大网中,所有人几乎都无法置身事外,而作为人最为集中的城市,更是成为这大网中重要的结点。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便无时无刻不在你我的网络中传播,而传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传播的效果也较传统媒体大大增强。 2新媒体及其发展现状 新媒体是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在我国经历了二十年左右的发展,已具有了相当大的用户基础。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也随之进入了空前的发展状态。新媒体无处不在,关系着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2.1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在传播形式与速度上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在传播内容上具有海量性与共享性,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媒体融合性。 2.2新媒体发展现状 近年以来,中国的新媒体发展进一步呈现移动化、融合化、社会化加速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新媒体的发展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移动互联传播成为主要的传播形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微博、微信、美拍等社交媒体大行其道,占据了新媒体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成为主要的传播形式,自媒体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第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加速融合。在新媒体日渐兴盛的形势下,传统媒体纷纷推出了新媒体战略,创新传播模式,拓展传播空间,而新媒体也依靠其技术优势整合传统媒体资源,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传媒升级。 第三,新媒体的社会化属性增强。功能不断拓展的新媒体正在快速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延伸。政务微博等新兴模式正成为政府加强与群众沟通的新路径,成为政府传播信息的新方式。 到2014年,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接近60%,移动互联网网民超过5.5亿人。中国4G互联网基站超过50万个,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用户超过5000万人。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

53 融合与发展·研究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 摘 要: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新闻信息,通过新闻了解时下发展的具体变化,时事、新闻等动态信息的变化,能够让人们对自己关注的民生、政治、经济等问题实现最基本的信息更新。新媒体的发展可以更全面、更快速地给人们提供新闻信息,既拓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又实现了多元新闻发展的可能。但是,现阶段部分新媒体常常出现失真问题,甚至造成社会上的信息误导。为了将真实的新闻内容传递给受众,一定要对新媒体发展进行正确引导。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真实性显得愈发重要,这是以新闻真实性为核心的处理模式,按照社会需求实现合理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实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09-053-02DOI:10.19483/https://www.sodocs.net/doc/0e7760826.html,ki.11-4653/n.2018.09.021 文/赵克家 随着互联网市场的发展,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获得了新的空间,这对于优化新闻事业来说极具动力。不同类型的人群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其多元化特点日益明显,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最基本的真实性,保证各类新闻都能够完成最基本的信息传递目标。新闻报道的核心灵魂就是真实性,是保证新闻信息具有基本价值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新闻信息是否存在阅读价值的重要标杆。随着中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开始萌发,为了吸引到最大范围内的受众群体,很多新媒体在新闻题目上做出花样,这种情况很有可能造成虚假新闻的产生,让人们对社会新闻造成误解。这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不仅会误导受众,更有可能造成社会舆论环境的偏差,让人们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对此,有关部门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应对新闻行业中出现的失真现象。 1.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缺乏真实性的原因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基本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更是必须坚守的原则。为了保持新闻真实性,首先需要将事件按照步骤进行完整表达,不需要加入报道者的个人看法,只要清晰、准确地将新闻事件说明,就是一次合格的新闻报道。经过新媒体的冲击之后,现阶段中国社会新闻报道的失真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新闻工作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经过对现阶段出现失真现象的新闻报道的分析,这种失真主要原因就是新闻工作者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对新闻内容凭着臆想进行描写。或者是部分工作者对新闻内容有一定了解,但是并未掌握其中深层次的内涵,写出的报道也仅仅是为了应付工作。这就造成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偏差,无法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闻播报出来。 1.2新闻工作者失实报道 部分虚假新闻是报道者明明知道真实情况,却因为受到某些外力因素,不得不曲解某些内容,其中的虚假成分因为加入一定的主观臆断成分,猜测对现有事实加以延伸或扩展,而让新闻事件的报道出现明显的、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这是由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较差等客观原因而造成的事实偏颇、报道不全面。这样的新闻稿件一经发表,虽然不一定能够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但是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这种不按照基本原则报道的材料,是导致新闻真实性明显受到质疑的重要原因。 1.3新闻工作者工作态度不端正 最基本的新闻报道除了坚持真实性原则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将完整的事件信息清楚地表述出来。部分新闻报道失真的原因,是因为新闻工作者报道过程中,缺乏基本的端正态度,对某些需要进一步调查和深入分析的新闻并没有花费时间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新闻真实性的缺乏不仅导致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不信任,更给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新媒体时代下实现新闻真实性的措施 现代新闻报道失真问题日益突出,不同的类型和模式都有可能出现某个环节的真实性缺乏问题,不管是主观上的故意背离,还是客观上的信息不完整导致的失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