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98120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98120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98120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98120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

一、典型例题

1.(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求写出该诗的写作特色,我们应从全诗出发,考虑描写、抒情、修辞等表现手法。作者首句写凄凉的静夜景色,次句写扑朔迷离的春夜景色,第三句写世事变迁,感慨人生,末句写酒兴已阑,黯然思家。四句分叙了四个不同的意境,都是梦中光景,都透露出作者客居他乡、仕途失意的无奈之情。从修辞上分析,该诗前后两联字字相对,对仗工巧,天衣无缝。

答案:①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2.(2010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①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①争:怎。

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赏析对比衬托手法的诗句,注意衬托包括反衬。前三句,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织,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新欢不抵旧愁多”,“旧愁”与“新欢”构成对比。此外,“新欢”反衬“新愁”,凸显两人的感情。

答案: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③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来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3.(2010年高考天津卷)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

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峡口送友人》借暮春时节,飞花飘荡,表达了主人公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与思归之情;雍诗表达情感较为复杂,既有惜别的忧伤、思乡的伤感,也有对友人得以还乡的喜悦。所写景物为清新的早春,为乐景。

答案:(示例1)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示例2)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二、考查类别及解答方法

(一)、修辞手法的考查

经常考查的修辞有比喻、夸张、拟人、对比、借代、双关、对偶等。

(2010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烟尘”并非自然界中的烟尘,而是有特定含义的“战争”,这也与后文相应。“请缨”可联想到高中课本中的“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滕王阁序》),可知该词还有其暗含的意思。

【答案】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技巧拨点

答题步骤

1.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解释这种修辞格在诗中是怎样运用的。

3.指出运用此种修辞的艺术效果。

(二)、表现手法的考查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有些和抒情手法相融合,如用典、衬托、对比、托物言志等。另外抑扬结合、象征也是常用的表现手法。

1.抑扬结合:“抑”就是贬抑,对事物进行否定、贬低;“扬”就是褒扬,对事物进行肯定、赞赏。抑扬运用时,只强调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起衬托作用。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欲扬先抑,一种是欲抑先扬。

2.象征: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者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作者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

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①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①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咏物之作,意在借物以寓情,托物以言志,此诗并非泛泛的咏蝶之作,而是寄寓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史载刘孝绰自幼聪颖,然恃才傲物,一生仕途坎坷。此诗前六句描摹素蝶形象,末二句以素蝶口吻表白情感,透露出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答案】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技巧拨点

答题步骤

1.明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诗(词、曲)中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托物言志要阐明“物……志”所指的内容,象征要指明象征意义)

3.阐明这种表现手法的效果。

(三)、描写手法的考查

诗歌中主要考查侧面描写中的动静结合、渲染、烘托、白描、虚实相生等。1.动静结合:对景物进行动景和静景的描写,有以静衬动、以动写静等手法。2.渲染: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3.烘托:“烘云托月”,借助描绘别的事物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表达不同的情感。

4.白描:绘画中的一种创作手法。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和细致的修饰,直接描画鲜明生动的形象。

5.虚实相生:实写就是正面描写,写现实中的真实景物;虚写就是侧面描写,写想象中的景象,写所感。

(2010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②寻得雁分付③。又还是、秋将暮。【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③分付:交付。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上下两片的前两句均为眼前景(事),为实写;后两句均为想象中的景

(事),为虚写。

【答案】①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

②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

技巧点拨

答题步骤

1.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2.结合诗句分析描写了什么内容,是怎样描写的。

3.说明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四)、抒情方式的考查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1.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直接表达对人物或事物的爱憎情感。

2.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来寄寓、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正常情况下“景”和“情”产生的美感是一致的,美景抒乐情,恶景抒哀情,但诗歌鉴赏中还经常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其目的是让“哀情”更悲。

3.情景交融:把作者的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景中有情,情中带景,情景融为一体。

4.托物言志:借助自然界中的某一物象所具有的特征,来表现作者的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象带有人物化的色彩。

5.用典抒情:剪接典型故事,借助典故来抒发情感,来讽喻时政。

6.借古喻今:借助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来隐喻、规劝当朝。“借古”是手段,“喻今”是目的

(2010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诗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凤凰”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阮籍以隐约曲折的诗风著称,此诗犹以“凤凰”象征诗人自己,借写“凤凰”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伤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生命孤独感。【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技巧点拨

答题步骤

1.指出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

2.怎样运用的这种手法。

3.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表情达意中的妙用。

(五)、行文结构的考查

行文结构方面的技巧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

1.卒章显志:在文章的结尾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志向、文章的主旨。2.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9-594):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干第一问实际要求考生思考“天寒”“地暗”的自然环境与“旗彩坏”“鼓声低”的戍卒生活之间的关系。“天寒”“地暗”已明写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后面分别接上“旗彩坏”“鼓声低”,给人的感觉就是“因为天寒”,所以使得彩旗褪色;“因为(乌云使得)地暗,所以使得鼓声变低了”,这样就借自然景物写出人的心理感受。第二问可根据第一问的答案和“寒”“别路”等词语判断出来。

【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技巧点拨

答题步骤

1.点出行文技巧的名称。

2.阐述“志”的内涵或“景”和“情”的关联。

3.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功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套路

这首诗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中考复习-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考点28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常常涉及的内容。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考查考生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的能力。 综观近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可知,中考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考查形式。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仅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2.考查内容。主要有:(1)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辨析;(2)考查辨析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3)考查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考查结构上的谋篇布局。 考生在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视整首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其次,从诗歌的结构入手,理清诗歌的思路,辨析其表现手法;最后,纵览全篇,多角度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 1.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蚕妇吟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请结合全诗简析诗人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通过蚕妇夜以继日的劳作和歌女通宵达旦为官人表演的对比,表达了对为官者荒淫无耻生活的批判,对百姓艰难度日的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理解诗句的意思,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了“蚕妇”和“玉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借富贵人家的女人歌舞彻夜不归,来反衬蚕妇生活之辛苦,表达了诗人对为官者荒淫无耻生活的批判,对百姓艰难度日的同情。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城① 陆游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②似旧时。 【注】①楚城,楚国的故城,指秭(zǐ)归。“荒城”指秭归城。②滩(tān)声:江水拍击河滩的声音。这首诗的衬托手法运用很突出,请举一例进行赏析。 【答案】例一:“江上荒城猿鸟悲”,作者不说人“悲”,而说“猿鸟悲”,用了侧面烘托法。“猿鸟”尚且为“楚城”之“荒”而感到悲哀,则凭吊者之悲哀更可想见。 例二:“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时间已过了一千五百年,除了江上的“滩声”仍像一千五百年前那样,人间万事都不似旧时。以“滩声”的“似旧”反衬人间万事的非旧,诗人抚今思昔、吊古伤今的无限情意,许多不便说、说不尽处,都蕴蓄于这声慨叹之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手法的赏析。一“荒”、一“悲”,用拟人与侧面烘托的写法,奠定了全诗悲凉苍老的感情基调。三、四两句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亘古不变的“滩声”来反衬“常如暴风雨至”的人间万事,或以“滩声”的“似旧”来反衬人间万事的非旧。作者抚今思昔、吊古伤今,为楚王城的荒败和屈原的不幸遭遇而悲伤,更为自己和所有与屈原有一样的遭遇的爱国志士而怨愤。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画线的一联写得生动传神,请加以赏析。 【答案】晴本无雨,夏夜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与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句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解答此题时,先确定这个诗句运用了什么方法,然后根据方法分析效果,最后写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即可。答题时要明确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体现在何处。因为晴天无雨,夏夜无霜,所以可知“晴天雨”和“夏夜霜”当为比喻;“雨”是因“风吹古木”而生,“霜”是因“月照平沙”而有。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酬李端校书见赠 司空曙 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 青镜流年看发变,白云芳草与心违。 乍逢酒客春游①惯,久别林僧夜坐稀。

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归纳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艺术技巧这些概念小异,可以归结为都是手法的运用。而表现手法又可以细分为:描写手法、描写角度、修辞手法和抒情手法四类。只要我们掌握了每一个分类中的具体手法,构建起表现手法的知识体系,考点自然就明了,考试中的表现手法题型就迎刃而解。 一.描写手法 1.白描: 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用在文学创作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方法。 例:(散文)“房间的光线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因此大家就把这个楼叫做‘八角楼’。”作者用朴素的语言,不作任何形容,简明地写房间简陋的设,重点介绍了“八角楼”名称的由来。 (诗歌)“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2.渲染: 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例:(诗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里“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心情的焦急。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3、烘托: 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属于侧面描写。 例:(诗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备频繁问计,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孔明的才智。 4.虚实结合: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 例:(诗歌)“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未来一天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今晚巴山夜雨的情景。 虚写分为两类:联想和想象。确实存在是事物是联想,由此及彼。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思维再创造是想象,虚构的虚幻的神仙世界和梦境都是想象。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虞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专题

古诗鉴赏三: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诗歌鉴赏命题涉及最多的的内容,也是整个诗歌鉴赏中的难点。对诗歌技巧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常常体现为准确判断诗歌运用的艺术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其中表现手法广义上也和表达技巧相似,所以中学阶段我们不作区分。 一、抒情手法 二、描写手法

三、修辞手法 四、构思技巧 提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明手法(准确指出使用了什么手法) 2、阐运用(结合诗句说明诗人如何运用这种手法) 3、谈作用/析效果/表感情(这种手法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题示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②,若个③书生万户侯? 【注】①钩:一种弯刀,属于武器。②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24人画像以示表彰。③若个:哪个。 这两首诗所用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马诗》借物抒情,(第一步)写出一匹骏马渴望驰骋疆场,(第二步)通过慨叹马的命运写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得重用的感慨,显得婉曲而耐人寻味。(第三步); 《南园》直抒胸臆,(第一步)连用两个反问句,(第二步)表达了自己急切的杀敌报国的愿望和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第三步) 课堂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诗中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 答: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作者: ————————————————————————————————日期: ?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念奴娇 黄庭坚①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③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落,为谁偏照醽醁④?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⑤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⑥。 [注释]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②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 ③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④醽醁(línglù):酒名。⑤老子:作者自指。⑥霜竹:指笛子。 (1)本词上阙先描写断虹高挂,秋空明净,山染新绿,后想象嫦娥驾月,这是采用了____表现手法。(2分) (2)《宋史》记载“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这首词正是他豪迈乐观精神的生动写照。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的。(5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4分) (2)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解析版)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 技巧等) ★★考点解读★★ 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技巧点拨★★ ?常见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 (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 (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 ?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经典例题★★ 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9.“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解析】9.本题考査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的把握能力,内容涉及对诗歌的表达技技巧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思考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歌前六句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已经明确了手法是对比手法,只需要找出对比手法,并且分析对比手法怎样勾勒精卫形象即可。诗歌中“山石细”和“海波平”两词形成对比,嘴里衔着山上的细石,决心把滔滔的海浪填平,从中表现“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的意志;“抱寸诚” 的决心“衔细石”的举动与“海波平”的宏图大愿形成巨大反差,在对比中充分表现精卫的心诚志坚。 二、【2019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答案】20.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解析】20.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明确人物描写手法——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然后结合相关诗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诗歌前两联属于环境描写,首联描写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98120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 一、典型例题 1.(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求写出该诗的写作特色,我们应从全诗出发,考虑描写、抒情、修辞等表现手法。作者首句写凄凉的静夜景色,次句写扑朔迷离的春夜景色,第三句写世事变迁,感慨人生,末句写酒兴已阑,黯然思家。四句分叙了四个不同的意境,都是梦中光景,都透露出作者客居他乡、仕途失意的无奈之情。从修辞上分析,该诗前后两联字字相对,对仗工巧,天衣无缝。 答案:①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2.(2010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①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①争:怎。 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赏析对比衬托手法的诗句,注意衬托包括反衬。前三句,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织,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新欢不抵旧愁多”,“旧愁”与“新欢”构成对比。此外,“新欢”反衬“新愁”,凸显两人的感情。 答案: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③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来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3.(2010年高考天津卷)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学案 一、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构建知识术语: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修辞方法、结构技巧、其他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2)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抒怀怀古伤今 用典抒情 (3)写景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衬托渲染 运用修辞联想想象移步换景 绘形绘声绘色 高低远近俯仰 动静明暗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工笔细描粗笔勾勒 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4)修辞手法 比喻: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比拟:拟人,赋予人的情感(使……人格化)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苏轼《新城道中》 双关:趣味含蓄委婉意味隽永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夸张:浪漫,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排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互文:言简意赅趣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反问:强调突出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设问:强调突出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反复:强调突出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叠词:营造氛围音韵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5)结构手法:照应(首尾照应照应诗题等)重章叠句总分(总领总结分写) 线索过渡铺垫伏笔 以景起句以景结句起句设问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议论收尾问句收束 (6)其他表现手法: 比兴、用典、对比 衬托:(正衬:哀景衬哀情、乐景衬乐情);(反衬: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声衬寂、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 联想和想象 / 曲写(对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 渲染/烘托细节描写 象征/托物言志 情与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景中含情以景结情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完整版)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一、知识整合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排比、反复、双关、设问、反问、用典、通感等 2.表现手法:用典、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烘托、比兴等 直接抒情 抒情方式 景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乐景哀情等)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3.表达方式 借古讽今 正侧、虚实、动静、点面、明暗 描写方式 视听嗅触各种感官、形声色态、远近高低俯仰 烘托、渲染、细节描写、白描 4.构思立意: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抑扬、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托物言等 二、考点突破 1.常见命题 诗中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请赏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某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请从某手法的角度赏析某联。 2.答题步骤及要点 ①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②阐运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该手法。) ③析效果。(意境、情感、旨趣) 3.答题示例 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解析】 “驼褐”,是一种用兽毛(不一定是驼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湿透;诗人穿上此衣,其上路之早可见。而“露侵驼褐”,以至于感到“晓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阑干”,纵横貌。古人往往用“阑干”形容星斗,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①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明手法)。 ②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阐运用)。 ③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析效果)。 三、实践演练 练习1(2016·山东卷): 水仙子?舟中 [元]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6分) 表达技巧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知识点整理 一、表达方式 描写记叙议论抒情说明 二、表达技巧 1、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以悲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怀古伤己 2、描写手法 正侧结合视听嗅结合虚实结合远近(俯仰)结合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 3、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对比用典设问反问双关对偶4、表现手法 烘托反衬象征联想想象抑扬铺垫照应过度以小见大 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关于表达技巧部分设问的答题步骤 1、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2、翻译相关语句(分析该手法是怎样运用的) 3、作用: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抒情达意:抒发了……

2010——20XX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一、山水田园诗 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山河 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情逸致,表达自己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的高洁品质 二、边塞征战诗 1、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报效国家的激情 2、战争的惨烈,边地生活的艰辛,将士连年征战的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对百姓的同情 4、对战争的厌恶 5、抨击主降派,对当朝统治者无能的讽刺 6、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讽刺 7、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山河、惊异于塞外绝域的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三、咏史怀古诗 1、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 向怀古伤己 2、悲叹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怀古伤己 3、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借古讽今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借古讽今 四、别离贬谪诗 1、依依不舍的留恋 2、情深意长的勉励 3、坦陈心志的告白 4、别后情景的想象 5、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五、思想怀远诗 1、羁旅愁思 2、思念亲友 3、征人思乡、游子思归 4、思妇怀远、闺中怀人 六、咏物诗 1、对该事物的赞美或者批判 2、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书写自己的政治仕途及高洁的个人情操;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七、闺怨爱情诗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的爱情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寂,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3、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 4、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注:在闺怨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比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运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主要有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远、近、高、低按顺序,绘声绘色、声色并茂。通过听觉、视觉、嗅觉等多种渠道多角度描摹。 ①、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再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 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 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 状物时,不 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 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 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铺 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 孤 寂,并在“山” “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 “万”,对突出人物坚忍 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③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 使人一目了然;也 可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 物的特 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 使 被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者对雪景的描写可谓一绝,用的就是 正面描写与 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正是寒冬天气,彤云密布, 朔风渐起,却早纷扬 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看那雪,到晚却下得紧了” ,这是从正面入手,直接突出雪大风猛;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那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在 属于面的

古典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描写手法教案

古典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描写手法教案 教学目标:鉴赏古典诗词的描写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与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例题了解古典诗词的描写手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例析与训练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新课 情景设入法:播放林海的《琵琶语》 同学们听了这首曲子的感觉是 ――①蕴含着一种凄清哀婉的情绪②缠绵悱恻,欲说还休③淡淡忧伤,如歌如泣 此乃天籁之音!看着如此唯美的画面,听着此曲,大家想到了什么? ——琵琶女,《琵琶行》 《琵琶行》中作者描写了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分别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展现琵琶女技艺之高超? ——侧面烘托与正面描写相结合。 第一次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 第二次是: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正面描写技艺高超)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侧面烘托琴技) 第三次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琴技) 在这里作者用侧面烘托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手法来展现琵琶女技艺之高超。 其实在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中,包括多种描写技巧,今天我们针对高考,一起来学习几种主要的描写技巧。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描写手法 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1.阅读长诗《陌上桑》的开头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段描写突出了罗敷的美丽动人,诗歌是怎样体现的?运用了什么手法? 【诗歌分析】《陌上桑》是汉代乐府诗中一首著名的叙事诗,它描写了一个名为罗敷的女子巧妙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全诗集中笔墨,塑造了一个美丽、机智、坚贞的农家女子的形象。《陌上桑》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影响着后来的诗歌创作,也是其他艺术形式学习的榜样。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美丽动人。极力描写罗敷的衣着打扮,属正面描写;极力描写行人的痴态,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

(完整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 1、熟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基本题型和特点。 2、熟知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3、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构思等相关概念。 2、熟练掌握解题思路,用“自我诊疗法”有效提高答题技巧。 3、规范答题思维,掌握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解读考情,典例解析,随堂诊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贯彻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 2、讲练结合法:例题解析,随堂巩固练习,随讲随练,随错随改,及时巩固教学成果。 (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

8题(6分)得分情况:全市均分为3.08分,此题得0分的比例为1.72%,1分的为2.90%,2分的为21.86 %,3分的为39.80 %,满分的仅占0.89%。三分及以下的占了66.28%! 三、知识回顾 1、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2、知识框架 四、真题体验 1、考向一——表达方式 (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达技巧。(3分) (1)【审清题干】(解读核心信息) 题干信息我的解读 分析颔联明确答题区域,紧扣颔联分析说明 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明确答题方向(表达技巧),“哪些”说明至 少应该有两种 分值3分一种修辞手法1.5分,且要明确答出是何种 修辞手法并结合诗句分析 (2)【审读文本】(确定答题要点) 落日鸟边下:落日西坠,鸟儿在晚霞中飞去,“日落”“鸟飞”皆是动景。 秋原人外闲:远离喧嚣人群,秋天的原野显得格外闲静空阔,是静景。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 学习目标 1 回顾诗歌的表技技巧 2 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 3 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4 学习解答表达技巧类的诗歌鉴赏题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 ? 1 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 ? 2 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 3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 ? 4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修辞手法 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还有双关、互文、通感、顶针等。 2、技法解密: A.明辨修辞手法: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 B.洞悉表达效果 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

古代诗歌鉴赏学习知识重点梳理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考纲要求: 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复习要点 1.了解古典诗歌中的形象的类型; 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中形象的方法。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 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或者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 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 漂亮活泼、伶俐俏皮;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 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 公形象; 《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 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 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 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全面)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注意】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目标不在于辨识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而主要在于分析、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作用和效果。 第一节表达方式 一、抒情方式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 (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①触景生情(景→情):作者心中虽有某种情感,但却是隐含的,不显露的,而由于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使之得以激发,引发作者将其表达出来。此类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 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的《别董大》)【析】诗的头两句写景,写天气的骤变:“千里黄云”,北风狂舞,大雪纷纷,象征 董大处境的恶劣。后两句是诗人安慰董大的话,意思是说不要为前途发愁,天下认识您的人多得很呢!安慰之语看似平常,其实表达了诗人与董大的深厚情谊。 ②寓情于景(有景无情):只写景不抒情,凭借景物、人、事传情达意。此类诗看似句句写景,却是句句抒情,情蕴涵于景,情景融为一体。 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析】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

也全是写情。一、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的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三、四两句,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 ③情景交融: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 例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析】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 ①以乐景写乐情:黄四娘家花满面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②以哀景写哀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③以乐景衬哀情 例1:“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唐谢 浑《谢亭送别》)【析】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④以哀景写乐情 例1:“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3、借事抒情(用现实之事或历史典故) (1)因事缘情(用现实之事):例:“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唐代张籍《秋思》)【析】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 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

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 设题方式: 1、诗词中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2、赏析诗词中表达技巧的作用。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结构服务的。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 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 表达技巧的种类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 及结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掌握常见表达技巧 第一类: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 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 抒情方式 一)掌握常见表达技巧 第一类:表达方式诗歌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抒情。 描写手法: 人物描写手法: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等。 景物描写手法:渲染、烘托、衬托(正衬、反衬)、白描、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视角变化、色彩渲染、意象叠加 1、渲染、烘托、衬托(正衬、反衬) ①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渲染气氛。 ②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景、人、事,来烘托另一事物的特点或人物的心绪情感。也就是不 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被烘托之物不写) 古代诗歌中,渲染和烘托往往成对出现。既渲染气氛,又烘托人物。 ③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 表现手法。(两物皆写,以次衬主) 正衬:用相同或相美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 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

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之表达技巧(一) 【学习目标】 1.准确判定古诗常用的表达技巧,并作分析。 2.掌握鉴赏表达技巧题的审题与答题规范要领。 考点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样题 1.(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2.(2008·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撚:持取,捻弄。 “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3.(2007·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①对比手法。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象征手法。“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命题探讨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山东卷中十分重要的考点,地位仅次于思想感情的把握。其命题特点表现在: ①考点不变,但每年的考查角度、方式都有微妙变化。这也是山东卷命题的总体特点。 ②从某句(或整体)使用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这些题干用语上看,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及结构技巧四个角度中重点考查“表现手法”这一点,且“表现手法”较为常见。 ③设题点面结合。既有对某一两句表现手法的考查,又有对诗歌整体表现手法的考查。 ④鉴赏步骤判断和分析相结合。有时只写对表现手法的判定,有时把手法的判定与手法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