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4我国构建新型公共政策执行模式的路径选择_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

14我国构建新型公共政策执行模式的路径选择_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

作者简介:谭英俊(1980—),男,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刘玲凤(1982—),女,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硕士研究生。

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下,我国传统公共政策执行模式面临很多新问题、新挑战。而治理理论的兴起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与研究视角,这对构建一种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治理理论的内涵透视

根据《高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治理”主要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整治调理;二是整修改造。而英语中的治理一词(governance)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可见,治理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其涵义也有所区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和经济学家赋予治理以新的含义。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罗西瑙将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

效发挥作用。[1](p5)

根据研究治理理论的权威格里?斯托克的观

点,当前学术界对治理理论的理解主要有五种观点,分别是:(1)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

(2)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3)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4)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

(5)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不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2]而根据全球治理

委员会对治理的理解,我们可以对治理作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3](p23)它有四个特征:(1)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2)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3)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

(4)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理论追求的完美目标是实现公共管理的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性、回应性与有效性,即社会的善治,从而达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治理理论: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创新的新视角可以说,治理理论的兴起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创新提供了新视角,为我国构建新型的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传统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局限于科层制与政治行政两分法的理论范畴,面临着新形势的巨大考验与挑战。治理理论打破了原来传统上的公共与私人、国家与市场、市场与计划、政府与社会等两分法思维方式,为我们研究公共政策执行模式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为我们创新公共政策执行模式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将作为民间参与网络和互惠信任关系的“社会资本”引进治理分析,着眼于政府与公民的合作网络。这将对传

谭英俊1,刘玲凤2

(1.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2.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治理理论是当前公共管理的前沿理论,代表着未来的公共管理发展趋势。治理理论的兴起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我国构建新型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治理;公共政策;执行模式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8)03-0033-03

我国构建新型公共政策执行模式的路径选择

———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

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33

?

统政策执行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其次,它提供了比其他分析方法更全面的方法体系,在治理理论中,包含了当前正在兴起的制度分析、经济分析和文化分析等方面内容,理论上也涵盖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市民社会理论和政府发展理论等。这为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创新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治理理论体现了政治发展的方向:它特别强调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强调公民自治和非政府的公共权威,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的民主要求。这将为传统的政策执行由封闭到开放、由过度集权到适度分权的转换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第四,治理理论是一种治理改革,不涉及国家根本的政治模式,这样就容易选准改革的突破点,抓住可行的切入点,从而对于现实的政策执行模式改革更具有推进作用。

三、当代中国新形势孕育着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创新

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既对传统的公共政策执行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也为创新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创造了条件。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具备一定的现实条件。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创新。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它实质上是把社会权力尤其是经济权力分散于社会各独立行为主体的一种经济形态。而从社会与政治层面上说,它体现了一种行使的民主机制和运行中的竞争机制。而传统的公共政策执行模式,不论在政府内部,还是在政府外部都缺乏竞争,由一个机构或一个部门独揽某项公共政策的执行权力。由于公共政策执行没有竞争,容易造成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责任心降低。引发执行人员在政策执行中不计成本的行为,从而降低公共政策的执行效率,增加政策执行的成本。其次,社会利益多元化催生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我国社会出现了以下几个新特点:社会利益观念纷纭、社会利益主体分化、社会利益需求多样以及社会利益分配不均。每个利益主体都有追求最大利益的原始冲动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经济和政治需求。众多利益主体的出现打破了公共政策执行由政府一家独揽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利益主体为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寻求公平竞争的机会,要求享有公共管理的权力,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希望在公共政策执行中体现他们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这种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的增强,致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冲突显现,从而大大增加了政策执行的难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成为目前政策执行中的痼疾,政策执行阻滞现象屡见不鲜。传统的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即通过政府内严格的等级结构形式推行政策的做法已很难奏效,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创新公共政策执行模式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

四、基于治理理论视野下的构建新型公共政策执行模式的路径选择

治理理论作为一种公共管理的新理念、新方式和新方法,是在对政府、市民社会与市场的反思及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中产生的。治理理论不单单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与合作,更重要的是寻求政府、社会与市场三者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寻求的是一种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达到“善治”的社会目的。因此,治理理论对当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基于治理理论视角,我国要构建新型的公共政策执行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路径着手:

路径选择一:扩大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治理理论认为,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的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状管理系统,政府应与第三部门、私营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公民相互合作,建立伙伴关系采取集体行动来管理公共事务。遵循这种理念,我们创新公共政策执行模式首要的就是扩大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范围,使公共政策执行的同体化与异体化同步发展。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一部分由政府执行机构和人员承担,即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同体化。另一部分可以面向社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用出租、承包、委托、签订合同等形式由非政府公共组织或其他组织执行,即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异体化。这就意味着,原来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权力越来越多地转移给公民社会,在公共政策执行领域引入了竞争机制,从而改变了传统公共政策执行中由于政府外部缺乏竞争而由政府的一个机构或一个部门独揽某项公共政策执行权力的局面,相应地也可以降低政策执行成本、提高政策执行效率,而且可以加强政策制定系统与政策制定系统以外的公民社会的沟通与互动,减少公共政策执行的阻力。非政府组织由原来的公共政策执行目标群体转为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后,一方面,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公共政策的执行,例如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等方面的政策执行既可以由他们来独立承担也可以通过和政府合作的方式共同承担,此时政府更重要的是行使监督政策执行的职责;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必须由政府执行的公共政策还能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政府政策执行力的提升。

路径选择二:下放公共政策执行权力。

治理理论倡导分权管理、参与管理的理念,要授予下级机关或部属一定的权力以发挥因地制宜的管理作用,并通过集体的参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提高组织的生产力和工作效率。因此,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适当下放政策执行权力,重视吸收基层执行人员参与政策制定,使政府的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充分地结合。传统的决策与执行模式是一种严格的等级组织结构,上级控制下级,下级向上级负责。最接近服务对象的基层执行者没有决策权,只能机械地执行上级的指令,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严格分开,导致整个执行模式的僵化和保守。由于基层执行者远离决策中心,反馈的路径远,时滞性强,所获取的执行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大,决策中心难以根据执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极大降低了公共政策的执行能力。所以应赋予执行机构一定的政策制定权或自由裁量权,积极吸收基层执

?34?

行人员参与政策制定,允许他们根据执行环境的变化适当变通决策内容,做到政策执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效结合。

路径选择三:改革公共政策执行组织。

治理理论强调管理的效率性,其基本要义就是要求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程序科学,管理活动灵活。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在公共政策执行机构的设置上,实现从常设制到常设制与临时制相结合的组织形态。传统政策执行模式的弊端之一是条块分割,每一部门都视某一特定的公共管理领域为自己的永久领地,不允许其他部门插足。由于条块分割,一些综合性、跨部门管理的问题往往成为管理的盲区,要么没有主管去管;要么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部门都成立执行机构参与管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政府增加了大量新的临时性的工作任务,要求政府迅速作出回应;另一方面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严格界限,使政府面临的许多问题日益成为几个部门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几个部门联合起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传统的单纯靠常设制执行机构分散执行公共政策的做法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在政府内部建构一套新的组织结构。传统的常设制执行机构一部分取消,一部分保留,一部分转型。保留的常设制执行机构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特有的公共管理职能;转型的常设制执行机构主要向综合执法部门转变,以弥补在公共管理方面由于条块分割而造成的管理空缺。与此同时,成立一些临时机构来执行临时性的公共管理事务,增强政府执行机构的灵活性,提高政府的回应力,这些临时执行机构在完成使命后应立即撤销。通过理顺政府内部政策执行机构之间的关系来解决执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路径选择四:创新公共政策执行方式。

治理与统治的区别就在于治理也强调权威,但治理的权威并非只来自于政府,还来自于其他社会机构。治理不是凭借政府权力发号施令、自上而下单向度地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而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管理公共事务。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机制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这为我们创新公共政策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传统的公共政策执行方式以命令执行为主,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种“顾客”观念,把政府视为公共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把公民视为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作为消费者的公民有权对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提出意见,有权选择公共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这就促使政府转变管理观念,由对上负责转为对下负责,采用一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执行方式。因此,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创新应创新公共政策的执行方式,从命令执行为主转换到命令执行与承诺执行、委托执行、合同执行、参与执行相结合的新型执行模式。同时应根据公共政策的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的执行方法,由不同的执行主体介入,实行分门别类的管理。政府公共政策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二是公共产品方面的政策,如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水、电、气、暖等的供应;三是特殊管理方面的政策,如国防、外交等。公共政策的内容不一样,可以采用不同的执行方法。对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的政策,政府可以面向社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业务出租、承包、签订合同的方式将这些决策执行交给非政府公共组织承担,政府主要行使监督执行的职责。对于特殊管理方面的政策属于政府特有的管理职能,应该由政府部门负责执行,但应在政府内部形成竞争机制,采取灵活的执行方式。不论是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执行,还是公共产品方面的政策执行,或是特殊管理方面的政策执行,都需要公民的参与、支持与配合,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是检验公共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标准。

路径选择五:强化公共政策执行监督。

治理理论特别凸显责任的重要性。它认为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公共管理领域,它特别地指与某一特定职务或机构相连的职责及相应的义务。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地履行应当履行的职能或义务就是失职或者说缺乏责任性。因此,要确保公共政策执行机构或人员的责任性就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监督形式,完善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模式。首先要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其次要强化政策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就监督制度而言,应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功能、内外沟通、上下结合的立体的缜密的监督网络。就责任追究制度而言,公共政策执行者享有公共权力就必须承担公共责任,包括政治责任(向人民、执政党和政府负责)、法律责任(向有关法律负责,违法必究)、道义责任(向道德规范和受害公众负责)。因此,要控制政策执行方向,规范政策执行行为,就必须建立政策执行者责任制,使政策理解偏差、观测不力、执行失误,甚至违背政策、对抗政策,以致于酿成严重后果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执行者身上,以使政策执行的责任明确,增强执行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意识。当前我们应重点建立健全首长责任制、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以及引咎辞职制等制度。尤其是引咎辞职制,要把这种制度规范化、权威化和习惯化,通过职务的惩戒对执行者造成巨大的威慑和压力,使政策执行者直接对执行结果负责,以促进其忠实而又创造性地执行政策。

参考文献:

[1][美]罗西瑙.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M].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

[2][英]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1999,(2).

[3]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C].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张豫

?35?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学派概述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线索 现代公共选择理论(social choice或者collective choice)发端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Arrom)的经典著作《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 alue, K.A.Arrow,1951)。阿罗证明,简单加法不足以在个人偏好中间排出一个一致的共同次序。假如大家没有对自己的偏好进行分门别类地设定共同的标准,又假如有两个以上的投票人和两个以上的选择,则人们就不可能制定出达到一致的集体选择的投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一项合理的共同的决定只能来自一个可以胜任的公共权力。这时,政府就不单是负责代表个人潜在的共同偏好的估价人了,因为所谓共同偏好是非常含糊不清的,有时又极不协调一致,所以,政府在集中和协调它们时拥有很大的主动行动余地。 以上就是称为“阿罗悖论”的思想。这个结果证明:真正的民主政体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阿罗不可能定律之所以被引入公共财政学,就是由于它促使人们对于国家干预的合理性进行思考:国家干预是否可能产生更有效或更好的结果?而所谓“更有效”和“更好”,究竟指什么?后一个问题属于对国家干预的规范的考察,前一个问题属于对国家干预的实证的考察。因此,后人在两条不同的路线上继续阿罗纳工作,其中一条路线偏重于逻辑的、数字的分析,属于规范的、形式的研究,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森(Sen);另一条路线侧重于对国家干预的实证的、行为的分析,这就是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所做的工作。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主要有两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政治市场”学说,把国家的预算决策过程看成是类似市场的由公共品的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这个学说的中心是对投票制度的分析,其中特别是对“中间投票人”等定理作了论述。“中间投票人”定理的发现者邓肯·布莱克(D.Black)在1948年指出,多数选举制度最终会使人们选择的政策成为符合“中间”选民偏好的政策。该定理表明,对社会来说,该选举制度远远不是最合适的解决办法。从理论上讲,可行的选举中最好的选举法是一致通过法(Lidahl均衡就贯穿了该法),而由于寻求一致,会要求人们付出极高的“交易费”,所以该法是很难实行的。1962年出版的布坎南与塔洛克(G.Tullock)合著的《一致的计算》(《Calculation of Consents》)就是论证这一论点的。公共选择学派的另一个研究成果是对财政制度中官僚主义行为的分析。塔洛克发现,资本主义企业和行政部门的区别不在于个人在其中的表现不一样,而在于规定他们追求个人目标时的自治程度的行为法则和制度约束在私人企业中要比在政府部门中严格得多。由此产生了一种反常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私人企业中的个人活动最有可能符合公共利益,而在行政机构中,人们却最有可能恣意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管这些个人利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公共选择理论所关心的主题始终是:在国家或社会中的个别成员的偏好与政府作出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在个人与政府机构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上,存在着许多种可能性:(1)习惯或宗教法典,即依靠共同接受的习惯或宗教法典作出有关共同事务的决定,我们可以在原始部落中发现这种集体选择的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三版)课后“案例与思考”讲解

绪论 案例一政府——?掌舵?还是?划桨" 1.如何界定政府的掌舵职能? 答:按照现代社会、现代市场对政府的要求,政府主要应该起到一个?掌舵?的作用。 (1)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指出:?‘政府’这个词的词根来自希腊文,意思是‘操舵’。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直接提供服务就是划桨,可政府并不擅长于划桨。?换言之,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政府要像?舵手?一样,把握全局,协调、整合各方力量,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 (2)具体而言界定政府的掌舵职能,就是要确定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角色。政府在生产角色、提供角色、安排角色之间的比重要进行合理改变,即生产角色比重的降低及提供、安排角色比重的提高。 ①政府应放弃不必要的生产职能。政府角色合理定位的关键在于降低政府生产角色的比重,为市场和社会的生产及市场和社会提供空间。帮助政府放弃生产职能有三种途径,即委托授权、政府撤资以及政府淡出。此外,可以在基础设施领域实行民营化。 ②规范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政府对公平秩序的维持以法律和规则体系为载体,为各种力量提供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市场和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政府顺利实现各种制度安排的基础。 ③政府管理能力的提高。?掌舵?作用的最主要体现就是管理能力。政府在放弃部分生产职能后,必须能够承担更多的管理和控制责任。为了承担这些责任,政府要能够管理合同、有效促进竞争、进行合理规制、增强风险共担意识、进行有效金融支持。 2、政企分开涉及哪些重要因素? 答:政企分开的含义包括:一是要把政府的行政职能和所有权职能分开;二是政府所有权职能中,要把资产的管理职能和资产的运营职能分开;三是资产运营职能中,要把资本金的经营和财产的经营分开。其涉及的重要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点: (1)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明确企业的所有权,建立严格的现代企业制度,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 (2)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将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实行最彻底的分离,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应逐步从竞争性生产和经济领域退出,国有企业甩掉不必要的社会职能包袱,通过产权处臵的方法,通过职能分离,压缩国有企业的规模。 (3)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通过贸易自由化,放松准入,停止补贴和转移支付等方法促使企业更具竞争性,区分开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时的职能与作为一般监管者的职能。以资本为纽带建立起出资关系,实现国有资产由行政管理向产权管理转变的条件,建立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配套的企业制度和外部环境。 (4)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特别是通过投资改革,使其向更商业化的信贷靠近,限制软贷款的获得等方法,使其有压力和活力。 (5)改善激励机制。这要求改变国有企业管理者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赋予企业经营者以更大的自由权,另一方面引入新的监督机制,如稽查制度、业绩评议、管理合同等。 3、你如何理解D市政府职能的转变? 答:由计划经济体制转轨到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的各级政府都需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政府职能的转变。 (1)政府职能转变或者说政府角色定位一直是政府管理中的一个难点,D市政府结合本市的具体情况,抓住职能转变的关键和核心,通过界定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与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配套的企业制度和外部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有效的措施实现了政企分开,理顺了体制,建立起了良好的政企关系。 (2)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政府职能转变一定要抓住关键,尊重科学发展规律。要通过一系列配套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措施实现政府职能的良好转变,从而赢得地区的良好发展,也为政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只有在变化的行政环境中积极主动作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才能建立一个积极负责、有作为的政府形象。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

1、什么是解制型政府? 答:解制型政府模式认为,传统公共行政下的官僚体系过分强调层级节制,过度依赖非人格化的规章制度,造成公共管理者缺乏足够的自由空间以有效地开展工作。解制型政府模式强调所谓的“规制缓和”,就是通过解除公共部门过多的束缚公共管理者开展工作以及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规章制度,改变官僚体制下官员严格按章办事、循规蹈矩、因循守旧、机械呆板的传统工作方式,相信并依靠公务员的责任心和能力来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提高办事效率,扩大社会的产出效益。解制将有助于废除内部人事控制的许多机制,发挥管理者的创造能力。 2、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是什么?它主要包括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电子化政府(e-gocernment),作为一个术语,可以指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以更方便的、顾客导向的和成本效益更佳的全新方式传递公共服务。广义的定义指政府对于任何信息和通讯技术(ICT)的采用。这些技术包括电视会议系统、按键式数字输入、光盘驱动器、私有局域网和其他的技术如交互式电视、移动电话上网和个人数字互助手,它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信息——这是第一阶段,也是大部分政府在2002年以前所发展到的最高阶段。互动——这个阶段的网站成了双向交流的工具,但是,这种方式的反馈信息是有限的。处理——在这个阶段,发生了正式的可以计量的价值交换,尽管还需要一些离线渠道才能完成以前那些任务,这个层次还是可以把它们变成一种基于网络的自助服务。交易——这个阶段,人们可以通过一种通道享受一系列的政府服务。 3、你认为应该如何努力才能提高政府绩效管理的水平? 答:一是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就是导向,科学的指标能引导各级政府将工作的重点和注意力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反之,如果指标设计失当,就会造成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政绩,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有科学的评估方式,一套指标体系不会自动的发生效力,而是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来考评。从目前来看,要特别重视改变过去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封闭式的评估模式。让人民群众充分参与绩效评估体系。 1、建立电子化政府的前提为()A:信息收集 1、电子化政府可以大大提升信息收信和处理的()B:全面性、时效性和可靠性 2、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 3、在政府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中,行政审批属于()D:管制工具 1、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答: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全球化的兴起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宏观国际背景。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政府能力则是一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一个主导性因素。换言之,全球化对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政府部门甚至地区和地区政府部门,都必须具有追踪、理解和处理国际问题的能力,政府必须更加灵活、高效地运作,以增强政府的权变管理能力,提高政府对公民的回应能力。这些都要求变革政府的管理方式。(2)当代政府的财政、管理和信任危机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直接动因。这方面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收入与公共支出矛盾加剧,政府行为目标与公共价值之间的偏离,政府机构存在高成本、低效率的内生障碍,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导致管理危机,政府合法性和公信力的下降等原因。(3)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技术革命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信息技术与生产能力的发展使得社会事务日益复杂化,具有更大的动态性和时效性。政府面临着职能的重新调整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基础,又使政府原有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演变、使政府放松规章制度成为可能。新的技术环境要向各国政府突出改革其政府管理模式的要求,又为改革本身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4)对传统官僚管制困境的反思,随着

专论之2:创新模式和创新路径的选择

创新模式和创新路径的选择 2014年05月19日 09:50 来源:中国汽车报作者:李显君 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 为何中国历经半个多世纪还没有实现创新的突破 中国汽车产业自创立以来走的基本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这是后发国家在成熟产业上实现追赶的基本创新模式和路径,当年的日本和韩国汽车产业亦如此。但是为什么日、韩经历不到30年就成功了,而中国历经半个多世纪还没有实现创新的突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创新差异?除了政府创新政策不同和我们在消化吸收环节投入较小外,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六个原因: 一是在技术引进方式上,我国汽车企业主要引进成套技术,而日、韩当年引进的是部件技术。成套技术,进行简单培训就可以投入使用;但部件技术需要引进企业重新研究部件功能及联结机制,这一过程正是技术学习和培养技术能力的重要环节。2000年以前,我国传统的大型汽车企业大多引进成套技术,并没有努力花时间对引进技术进行解构和分析,从而导致中国汽车企业缺乏匹配关键技术的过程,而这恰恰是技术学习和模仿不可或缺的过程。中国汽车产业引进费用与消化吸收投入的比率非常低,仅为1:0.07,而韩国和日本汽车产

业发展初期这一比率为1:8。因此,大规模特别是无节制地引进成套技术,是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缺乏核心技术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面合资引入成套技术,是我国传统国有汽车集团的典型行为,这致使其在轿车研发体系和创新能力上迟迟难以突破。而新兴企业,例如奇瑞就不是靠引进成套技术起步发展的,第一辆旗云轿车综合了所购买的四个公司的五种技术。国外著名跨国汽车公司的能力演化也遵循这一逻辑。丰田公司从分解摩托车发动机开始了它的汽车创新历程;现代汽车从分解和再装配福特小旅行车起步。韩国著名学者金麟洙在系统研究现代汽车的技术学习过程后指出:“尽管缺乏技术能力,但现代集团仍然从一开始就决定不引进成套技术,而是从多国、多个公司获得技术并进行整合,以保障发展的独立性。” 二是中国汽车企业过于浮躁,没有静下心来完成模仿任务,韩、日汽车企业则充分完成了模仿。技术追赶理论认为,后发国家企业的创新路径是从模仿到创新,在创新之前必须完成模仿过程,模仿又分为复制性模仿和创造性模仿前后两个阶段。韩国现代从1967年成立之初就开始模仿福特公司的小型旅行车,经过27年时间完成了从复制性模仿到创造性模仿的过程,最后实现了创新突破。丰田公司经过28年的模仿才走向创新:从1937年到1955年小皇冠的开发成功,完成了复制性模仿;到1965年卡罗拉轿车的问世,完成了创造性模仿,从而进入了自主创新阶段;1989年凌志轿车的推出,标志着自主创新进入高级阶段。我国大型汽车集团,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资金投入上,用于模仿的比例非常低。2011年,某大型汽车集团从事模仿的研发人员才9人。我认为,中国汽车产业不进行认真、深度、系统的模仿,特别是没有创造性模仿的过程,实现自主创新的突破只能是个梦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模仿不等于抄袭,不是侵犯知识产权的活动。因此,在模仿过程中开发和推出的产品一定要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法。

现代化的模式和中国路径的选择

目录 总序 序 导言 一、现代化:全球性运动与中国的探索(一)作为一种全球性运动的现代化 (二)现代化的理论视野 (三)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透视 二、改革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潮 (一)冲破藩篱: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改革开放潮头的涌动 (三)回潮还是前行:回头路是走不通的 三、中国现代化的新蓝图 (一)伟大的征程:现代化建设构想的提出(二)新的坐标:从“两个文明”到“三个文明”(三)“四位一体”:中国现代化的大格局 四、市场化取向改革的经济成就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 (二)市场化取向经济改革的历史轨迹(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探索 (四)走通“科学发展”之路 五、政治发展的制度化神髓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保障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化取向 (三)中国政治发展的独特逻辑 (四)民主政治:执政党的关键抉择

六、文化自觉:现代化的时代呼唤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意蕴 (二)文化现代化:世俗化及其边界 (三)多元力量交互作用下的文化发展 (四)铸造软实力:中华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七、社会空间的成长 (一)市场化改革与多元化社会的发育 (二)社会空间的多维面向 (三)“和谐社会”:社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四)社会空间转型的现代化逻辑 八、国际战略的大智慧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 (二)韬光养晦:对外政策的大战略 (三)和平发展的中华复兴之路 九、渐进主义的改革之路 (一)中国改革的成功之谜 (二)渐进主义的政策理念 (三)休克疗法与渐进改革:道路与选择 十、新地平线: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一)通往现代化之路:世界的经验与模式(二)无形的力量:现代化的模式塑造 (三)呼唤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后记 ·收起全部<<

第三章 西方财政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西方财政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各个时期财政学理论主要学派的观点等内容。 本章重点和难点:各个时期财政学理论的主要主张。 第一节宏观财政理论综述 第二节公共选择理论 第一节宏观财政理论综述 (一)古典宏观财政理论 (二)凯恩斯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三)理性预期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四)供给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一)古典宏观财政理论 1.重商主义财政理论 2.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3.新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1.重商主义财政理论 重商主义财政理论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上。重商主义主张限制金银币出口,实行高额关税,贸易壁垒,限制竞争,利用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的。 2.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主张“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反对一切干预的自由主义思想。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仅充当“守夜人、夜警察”的角色,“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古典经济学派在宏观财政政策上主张财政收支平衡,反对赤字。 1.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财政学说 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产生了财政学。亚当.斯密——“财政学之父”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提高税收、反对举借公债。 2.大卫.李嘉图对斯密财政学说的补充 李嘉图认为,任何赋税都来源于利润、地租或其他形式收入,主张实行负担最轻的税收。他所提出的税收理论被后人称为赋税转嫁论,给后来财政理论中的税种设置、收入分配理论研究提供了研究模式。此外,他反对财政补贴。 配第、穆勒、萨伊等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都反对国家干预。认为“廉价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国家的财政支出不具生产性,应尽量减少,提倡减税、反对发行公债、反对实行财政补贴。 3.新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二十世纪初期,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传统庸俗经济学又被称为(第一代)“新古典经济学派” (Neoclassical Economics)。他们认为供给可以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有自然趋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倾向,因此宏观经济不需要政府干预。(二)凯恩斯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凯恩斯反对古典经济理论充分就业假定,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使得消费的增加

模式与路径区别

目录 词语释义 设计模式简介 框架 原则 要素 模式 商业模式简介 历史 管理模式简介 亲情化管理模式 友情化管理模式 温情化管理模式 随机化管理模式 制度化管理模式 词语释义 设计模式简介 框架 原则 要素 模式 商业模式简介 历史 管理模式简介 亲情化管理模式 友情化管理模式 温情化管理模式 随机化管理模式 制度化管理模式 展开编辑本段词语释义 词目:模式拼音:mó shì基本解释[pattern;design;mode] 事物的标准样式发展模式详细解释事物的标准样式。《魏书·源子恭传》:“故尚书令、任城王臣澄按故司空臣冲所造明堂样,并连表诏答、两京模式,奏求营起。”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闻先生之艺久矣,愿见笔法,以为模式。”清薛福成《代李伯相重锲洨滨遗书序》:“王君、夏君表章前哲,以为邦人士模式,可谓能勤其职矣。”编辑本段设计模式 简介 模式一词的指涉范围甚广,它标志了物件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而这些物件并不必然是图像、图案,也可以是数字、抽象的关系、甚至思维的方式。模式强调的是形式上的规律,而非实质上的规律。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简单地说,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似解决问题的经验的总结。只要是一再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设计模式 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确定思维方式。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当经过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

华。简单地说,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是解决问题形成经验的高度归纳总结。只要是一再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模式,即pattern。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即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Alexander给出的经典定义是: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在重复相同的工作。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领域有建筑模式,软件设计领域也有设计模式。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模式是一种参照性指导方略。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高效完成任务,有助于按照既定思路快速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框架 一、设计模式和框架现在,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现在一般划分为三大类:应用程序工具箱和框架(Framework),我们平时开发的具体软件都是应用程序;Java的API属于工具箱;而框架是构成一类特定软件可复用设计的一组相互协作的类。EJB (EnterpriseJavaBeans)是Java应用于企业计算的框架. 框架通常定义了应用体系的整体结构类和对象的关系等等设计参数,以便于具体应用实现者能集中精力于应用本身的特定细节。框架主要记录软件应用中共同的设计决策,框架强调设计复用,因此框架设计中必然要使用设计模式. 模式 另外,设计模式有助于对框架结构的理解,成熟的框架通常使用了多种设计模式,如果你熟悉这些设计模式,毫无疑问,你将迅速掌握框架的结构,我们一般开发者如果突然接触EJBJ2EE等框架,会觉得特别难学,难掌握,那么转而先掌握设计模式,无疑是给了你剖析EJB或J2EE系统的一把利器。 原则 1、"开-闭"原则 2、里氏代换原则 3、合成复用原则 4 依赖倒转原则5 接口隔离原则 6 抽象类7 迪米特法则 要素 设计模式使人们可以更加简单方便地复用成功的设计和体系结构。将已证实的技术表述成设计模式也会使新系统开发者更加容易理解其设计思路。模式名称(pattern name)一个助记名,它用一两个词来描述模式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效果。命名一个新的模式增加了我们的设计词汇。设计模式允许我们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进行设计。基于一个模式词汇表,我们自己以及同事之间就可以讨论模式并在编写文档时使用它们。模式名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便于我们与其他人交流设计思想及设计结果。找到恰当的模式名也是我们设计模式编目工作的难点之一。问题(problem) 描述了应该在何时使用模式。它解释了设计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前因后果,它可能描述了特定的设计问题,如怎样用对象表示算法等。也可能描述了导致不灵活设计的类或对象结构。有时候,问题部分会包括使用模式必须满足的一系列先决条件。解决方案(solution) 描述了设计的组成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职责和协作方式。因为模式就像一个模板,可应用于多种不同场合,所以解决方案并不描述一个特定而具体的设计或实现,而是提供设计问题的抽象描述和怎样用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元素组合(类或对象组合)来解决这个问题。效果(consequences) 描述了模式应用的效果及使用模式应权衡的问题。尽管我们描述设计决策时,并不总提到模式效果,但它们对于评价设计选择和理解使用模式的代价及好处具有重要意义。软件效果大多关注对时间和空间的衡量,它们也表述了语言和实现问题。因为复用是面向对象设计的要素之一,所以模式效果包括它对系统的灵活性、扩充性或可移植性的影响,显式地列出这些效果对理解和评价这些模式很有帮助。 模式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路径选择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路径选择 刘庆斌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中央历来都非常重视。如何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民增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一个功能完备、高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资金供应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户难以获得贷款、民间借贷活跃、农户小额信贷不能完全适应农户的需求以及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等方面 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农村商业银行运行模式和改革路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瓶颈制约: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困境 (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传统客户的流失。在许多地区,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受到其他金融企业的挑战,生存空间在骤然缩减。有许多由农村商业银行扶持成长的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后,受规模限制,农商行仅凭借自己的实力已经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因此尽管这些企业仍然与农村商业银行保持着一定的业务联系,但是更多地求助于国有商业银行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很多地方的农商行因此失去了跟随发展的机会。 (二)政策负担与权利缺损。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承担着国家支农、扶农的义务,但国家至今并没有按照有关农业的优惠政策和支农份额的多少制订出相关扶持政策,农村商业银行更是失去了农村信用社加快消化历史包袱的政策优惠。在监管政策上,农村商业银行又因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准备金率、资本充足、各项准备

等计提必须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标准执行,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两者监管指标之间,始终依照从紧、从高的标准进行考核评价。在跨区机构设置上,农村商业银行只能在县域以下,而对于县级以上的城市,则基本将原先的农村金融机构排除在外。这种政策安排,使得像原本有很强生机活力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空间严重受阻,使得其作为合作金融机构或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应该享受的权利两头落空。 (三)法人治理结构虚化。尽管农村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按要求建立了一整套的现代银行治理体系,但是在现实运作中并未完全落到实处。例如,按照现代企业的经营原则,银行的管理者应当由股东任命,然而目前农商行高管的任命权有相当部分掌握在省联社手中。董事长候选人产生方式按《公司法》规定由董事会提名,但省联社拥有提名权;董事长和行长可以由省联社提名,而且即使按章程由董事会选举或任命,也需报省联社核准同意。这种安排与真正的现代银行法人治理体系还有一定距离,它这不仅导致了农商行经营自主权的缺损,也不利于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和银行的长远发展。 (四)缺乏针对性的监管安排。在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管方面,目前更多地是依据一般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对于农商行的特殊性考虑不足。例如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主要以传统信贷业务为盈利途径,盈余公积的增长始终没有信贷规模的增长来得快,而目前监管当局为推进巴塞尔协议Ⅱ监管指标,明确要求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保持10%以上,这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在支持“三农”发展中受到的资本监管约束越来越严重。 二、期待“给力”:农村商业银行未来改革的路径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选择题 (一)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1、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D.配置失衡)。 2、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B.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 3、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切入点应为(C.转变政府职能)。 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A.经济社会职能)。 5、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 (二)据报道,10年前,某市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组建起一个精干高效的政府机构,政府仅设有政府办、经济局等14个单位(经济局对应上级34个单位和兄弟县市的22个单位);党委仅设党务工作部和市委办。这种改革,使得某市成为当时全国地方机构改革的5种模式之一。如今,10年过去了,当年的这个“小政府典范”却重新走上了机构膨胀的老路。10年中,该市精简的人员、机构逐渐反弹,机构由14个增至25个,党政工作人员由600人增至1300多人,再次出现“官”多“兵”少的现象,仅市委常委就达15人,正副市长9人。 1、该市机构改革失败的原因为(D.行政权力的自我扩张性)。 2、我国机构改革的主流理念为(C.小政府、大社会)。 3、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为(D.发展生产力)。 4、与传统行政相比较,当代公共管理更注重(C.结果和产出)。 5、行政职能与行政活动的载体为(D.行政组织)。 (三)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英国保守党政府推行了西欧最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开始这种以注重商业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商业管理技术在英国公共部门的引入始于1979年,并以雷纳(Rayner)评审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出身于私人部门的雷纳在内阁中主持一个项目小组,负责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进行调查评估;1983年“财政管理创议”启动,建立起一个自动化的信息系统来支持财政管理改革。1987年著名的《下一步》报告(全名是《改变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动方案》),提倡采用更多的商业管理手段来改善执行机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1、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B.公共行政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 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主要为(D.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 3、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最明显的动因是(D.财政和经济的需要)。

博弈论案例分析

(1)失火了,你往哪个门跑 失火了,你往哪个门跑——这就是博弈论 一天晚上,你参加一个派对,屋里有很多人,你玩得很开心。这时候,屋里突然失火,火势很大,无法扑灭。此时你想逃生。你的面前有两个门,左门和右门,你必须在它们之间选择。但问题是,其他人也要争抢这两个门出逃。如果你选择的门是很多人选择的,那么你将因人多拥挤、冲不出去而烧死;相反,如果你选择的是较少人选择的,那么你将逃生。这里我们不考虑道德因素,你将如何选择?这就是博弈论! 你的选择必须考虑其他人的选择,而其他人的选择也考虑你的选择。你的结果——博弈论称之为支付,不仅取决于你的行动选择——博弈论称之为策略选择,同时取决于他人的策略选择。你和这群人构成一个博弈(game)。 上述博弈是一个叫张翼成的中国人在1997年提出的一个博弈论模型,被称之为少数者博弈或少数派博弈(Minority Game)。当然,原来的博弈形式不是这么简单,这里我把它简化了,我们在第三部分论述归纳推理时还要谈这个博弈模型。现在很多学者在研究这个问题。 生活中博弈的案例很多,你会见到很多例子。只要涉及到人群的互动,就有博弈。 什么叫博弈?博弈的英文为game,我们一般将它翻译成“游戏”。而在西方,game的意义不同于汉语中的游戏。在英语中,game即是

人们遵循一定规则下的活动,进行活动的人的目的是使自己“赢”。奥林匹克运动会叫Olympic Games。在英文中,game有竞赛的意思,进行game的人是很认真的,不同于汉语中游戏的概念。在汉语中,游戏有儿戏的味道。因此将关于game的理论,即game theory翻译成博弈论或者对策论,是恰当的。本书下面统称game theory为博弈论。 博弈论的出现只有50多年的历史。博弈论的开创者为诺意曼与摩根斯坦,他们1944年出版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诺意曼是着名的数学家,他同时对计算机的发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去世时博弈论还未对经济学产生广泛影响,否则经济学的诺贝尔奖肯定有他的名字,因为诺贝尔奖有规定,只颁发给在世的学者。谈到博弈论,不能忽略博弈论天才纳什(John Nash)。纳什的开创性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点》(1950)、《非合作博弈》(1951)等等,给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个较完善的学科。 博弈论对于社会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正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中的一种核心工具,以至于我们可称博弈论是“社会科学的数学”,或者说是关于社会的数学。从理论上讲,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行动者(agents)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论,而实际上它正深入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等,被各门社会科学所应用。甚至有学者声称要用博弈论重新改写经济学。1994年经济学诺贝尔奖颁发给三位博弈论专家:纳什、塞尔屯、哈桑尼(),而像198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公共选择学派的领导者布坎南,199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理性主义学派的领袖卢

政府经济学课件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公共学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的起源与发展,理解政府规模自我膨胀的原因,寻租活动的成本与收益,能运用公共选择学派的相关理论,分析现阶段我国公共决策的状况。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案例) 教学重点与难点:寻租理论官僚理论政府规模自我膨胀的原因 所需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案例引入: 案例一: 目前,山东潍坊市婚纱摄影协会联通该市16家婚纱摄影公司向市民们发放婚纱摄影消费券。此次发放消费券的金额达50万元,吸引了许多即将结婚的年轻人 案例二: 3月9日上午,杭州世纪联华庆春店一开门,收银台就排起长队,很多顾客都拿着消费券翘首以待。年初以来,杭州市发放了两亿多消费券,持券购物成该市一道风景线。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长蔡奇表示,消费券产生的放大效应约为1-5倍,效果很好,接下来杭州还会发放6亿元消费券。 评论:消费券的限时消费特征,能将人们潜在的消费欲望在短期内“变现”,是促进消费最直接的方式。成都向37.91万低保对象等每人发放100元消费券,转化为真实消费的比率接近10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左军认为,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可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进而形成就业、増税收良性循环。

案例三: 采访中心记者表示,大多数人认为发放消费券只能是一种政府送温暖行为,促销费仅凭消费券很难实现,中国天涯网调查显示券能代替工资吗?能天天发吗?能覆盖所有消费领域吗?不可能!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副院长陈佳贵表示,真正拉动居民消费区需求,重点还应放在建立完善城乡特别是农村的社保制度。 案例四: 继杭州、南京等地先后发放各种消费券后,很多企业也推出“消费券”:北京、天津老百姓大药房3月上旬向市民发放三类不同面值的消费券,顾客消费满一定金额即可享受优惠;武汉某报业集团也向订阅2009年报纸的读者发放每份5230元的购房券 评论:无论是“健康券”还是“购房券”,细一看,都仅仅是作为消费中一定比例来使用,同真正的消费券不一样。消费券必须可以单独使用才能真正让利于民,否则,无论冠以何种名目,都不过是变相促销,领取、使用都有诸多限制,最多只能算是优惠券。 不可否认,优惠券也能让群众得到好处,激发消费热情,但这不能算消费券,如果商品价格本来就虚高,优惠券只能让消费者承受更多负担,不利于市场有序运行。 (思考:企业发放的消费券与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有何异同?)案例五: 消费券究竟该向特定群体发放还是面向全体公民?全国政协委员李德水认为,消费券就是要发给真正有需要的低收入阶层群众,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不必锦上添花 但是如果只向部分群体发放消费券,对其他纳税人是否意味着不公平?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消费券的发放一定要注重公平性,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不过如何界定“真正需要”的群体还需斟酌。 案例六: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三、投票机制和中位选民 *四、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 *五、公共选择中的官僚集团 *六、政治经济周期 *七、当代中国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詹姆斯.M.布坎南(James M.buchanan)认为,公共选择是一种对政治的看法,它把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扩大应用于集体的或非市场的决策过程。 *戈登·图洛克(Gordon Tullock)认为,公共选择基本上是运用经济学工具来研究政治学传统问题的一门学科。 *丹尼斯.C.缪勒(Dennis C.Mueller)认为,公共选择可以被理解为,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学。 *公共选择(Public Chioce)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程序投票等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理性决策。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其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 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公共选择的研究对象: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 *公共选择的研究工具: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分析方法,尤其是价格理论,它把政治舞台理解为市场,把选民、官僚和政治家视为政治市场中的博弈者,把选票看成是货币。 *公共选择的研究重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局限以及政府失灵问题,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找使政府最有效率工作的规则制约体系。 *公共选择的主要贡献:证明了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公共选择的目的:保证政府按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愿 来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公共选择的方法:投票及其他民主形式和程序。 *公共选择的机制:各参与主体通过交易来谋求自我利 益最大化的实现。 *公共选择的过程: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转化的过程。 *公共选择的因素:中位选民、利益集团、官僚集团、 政治经济周期等。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 1.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 *18、19世纪,一些数学家,如孔多塞(Condorcet)、拉普拉斯(Laplace)、卡罗尔(Carroll)等对投票过程发生了兴趣,发现了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的投票过程中的某些问题,不过他们的研究成果逐渐被淡忘了。 *20世纪50年代,威克塞尔(K.Wicksell)、林达尔(Lindal)、唐斯(Anthony Downs)、伯格森(Anram Bergson)、阿罗(K.Arrow)、布莱克(Duncan Black)和布坎南对前人的研究予以重新发现,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首推布坎南。 *1957年,布坎南和沃伦·纳特(W.Nutter)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创办了“托马斯·杰斐逊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哲学研究中心”,其目标是促进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秩序,这标志着公共选择理论的正式发端。 1.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公共选择理论相关案例

第三章公共选择理论相关案例 江苏试点人事改革国内首位“公推公选” 县长产生 华夏经纬网2003年12月8日讯:据中新网报道,今年10月中旬,江苏省在徐州沛县和常州金坛两地,“公推公选”县(市)长推荐人。这种“公推公选”县(市)级行政一把手的方式,在全国尚属首次,连月来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经过一番公开角逐,国内首位“公推公选”候任县长于11月下旬在徐州沛县产生。 两轮民主推荐 10月21日上午9点多,刚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孟铁林就拿着准备好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2寸彩照赶往徐州市中山饭店报名,这是徐州市开展“公推公选沛县县长”的第一天。从这天起,这位39岁的徐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开始公开角逐沛县县长。 在规定的两天时限内,来中山饭店报名的徐州市干部共有70人。一位报名者告诉记者,由于江苏省委组织部和徐州市委为

报名者设定了门槛,“要不然报名的人会更多”。 这70名干部具有这样的共同点:学历高———大学本科以上;年纪轻———45岁以下;经验足———市级机关、市辖各县(市)区及市委管理领导班子的企事业单位的正副职,副职一般都任职2年以上,部分还有一定的县、乡工作经历。 据了解,过了第一道门槛的70位干部,在报名后的一周内,又面对了两次考验——两轮民主推荐。 10月24日上午,徐州市辖县(市)区四套班子成员,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公司、直属单位正、副县处职领导,即754名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全部被召集起来,每人在一张民主推荐表上,划上6个人的名字。经过计票,得票最多的前12位得以过关。 3天后,这12位胜出者,又被刷下去一半。这次的评判者为,徐州市在职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约30人。至此,被认为是“公推公选”工作的上半场“公推”宣告结束。 “‘公推’就是‘层层缩小包围圈’!”

第二讲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一、定义 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1.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以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 2.丹尼斯·缪勒(Dennis C·Mueller)的定义常被西方学者引用:“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公共选择的主题与政治科学的主题是一样的: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学,官员政治等等。”3.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在他们合著的流行教科书《经济学》中的定义是:“这一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决策方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公共选择理论考察了不同选举机制运作的方式,指出了没有一种理想的机制能够将所有的个人偏好综合为社会选择;研究了当国家干预不能提高经济效率或收入分配不公平时所产生的政府失灵;还研究了国会议员的短视,缺乏严格预算,为竞选提供资金所导致的政府失灵等问题。” 通过这些定义,我们不难对公共选择理论及其研究的主题有一个概要的了解。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要素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有两个基本特点:自利和理性。财政选择理论认为,虽然理性原则并不总是意味着利己主义或一味追求个人主义,但个人即使在公共选择活动中也主要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只是可能比在私人市场活动中要弱一些,而决不是像传统理论中认为的那样,只存在公共利益而不存在个人利益,因此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中将利己主义因素放在主要地位。 2、交易的政治市场 除了经济人假设,公共选择理论的另一个基本要素是关于交易的政治市场的看法。布坎南接受哈耶克的观点,认为经济学是关于交易的学科,主要研究交易的过程及交易过程中次序的产生,研究独立的个体在自由交易中自发产生的秩序。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易。经济学是关于契约的学科。政治领域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交易,政治是个体、团体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政治过程与市场过程一样,基础是交易行为,是利益的互换。 3、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公共选择理论的第三个基本出发点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从个体的角度来理解,个人是分析的基础。社会被看作一种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总量效果,国家被当作个人得以通过它寻求自身利益的一种机构。集体行动是一些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共同行动,并承诺遵守相应的规则的活动,集体行动不过是个体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 三、基本思路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政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前一类行为是经济决策,后一类行为是政治决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主要是做出这两类决策。该理论进一步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

河湖运营管理模式选择和路径安排

河湖运营管理: 模式选择与路径安排 程卫国 (北京中水万源科技有限公司,10071)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在全面分析我国10个市大型河湖运营管理和对外开放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部分省市座谈会调研内容和江苏省实地调研资料,以河湖运营管理为主线,分析河湖生态带现行的不同管理模式,提出模式、选择建议和路径设计对策。目的是在我国河湖运营管理改革实践中,深入剖析河湖运营与公益双重属性之间的关系,引导河湖运营根据所处内环境选择适合的运营管理模式。结论: 各国河湖管理模式及特征为我国河湖运营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经验; 从是否具备事业单位属性,可将我国河湖管理模式分为: 事业单位型、国有企业型、公私合营和民营四类; 由于多数河湖管理模式属性不清,存在事业属性河湖体制依赖严重,企业属性河湖市场营销手段不足,乡镇河湖缺乏政府扶持等问题; 河湖管理模式选择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公益服务,拓展公共服务内涵,确保国有资产增值,打造河湖价值链,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以及不同河湖应分类改革; 同时,应积极构建河湖运营管理的体制保障路径、政策引导路径和组织协调路径。 关键词: 河湖生态带; 运营管理; 模式选择; 路径安排; 管理模式; 市场营销; 公共服务 我国河湖有着各式各样的运营管理模式。正是河湖既有经营又有公益的双重属性,使我国河湖改革方向出现分化: 强调经营职能的政

府大胆进行“事转企”和公私合营的改革,以企业化模式运营河湖; 强调公益活动的政府则坚持事业单位管理。由于我国在河湖经验管理模式方面没有成熟的经验,因而各有各的特色,也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按照权变理论,河湖管理模式应根据河湖所处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来决定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因此,河湖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客观资源状况等密切相关,不存在绝对最优的模式,只存在最适当的模式。同时,作为政府,更应发挥职责,给予河湖相关运营政策的扶持与引导。 一、研究方法 在充分吸收国内外有关河湖运营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河湖运营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过程中遵循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本文搜集、整理大量与河湖运营管理有关的期刊、文献、法规及工作总结、会议资料等,采用了大量河湖生态带提供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形成对河湖运营管理模式的深入认识。其中以篇名含“河湖运营管理模式”或“河湖运营管理模式”检索,在中国维普查询近十五年期刊文献47篇,本研究引用了其中9 篇文章。 分析归纳法: 主要对河湖运营管理现状及各地实际管理经验进行系统归纳和分析,重点分析河湖运营模式的现状、特征、面临挑战等; 在资料搜集的基础上,运用分析归纳法对河湖运营模式进行分类剖析。 实地调研法: 在全面分析我国 10个市大型河湖运营管理和对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