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学案

2016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学案

2016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学案
2016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学案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一,高考考纲

1.生产的微观主体一一企业2,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3,公司的类型4,公司的组织形式

5,◆◆◆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6,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2.劳动者7,劳动与就业8,◆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9,◆维护劳动者权益

二,知识细节

1,简述企业的含义和地位

2,我国法定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3,企业经营的目的及其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说明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的意义

5,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6,罗列四种就业观念

三,巩固提升

1.(2013·厦门模拟)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公布的最后一批中国名牌产品于2012年9月有效期满。届时,企业将不得再继续使用中国名牌产品标志。有专家指出,“名牌”是“民牌”,是由消费者的口碑评出来的。这表明()

A.企业产品要成为名牌,关键靠政府的评比

B.企业产品要成为品牌,关键看消费者喜不喜欢替企业做宣传

C.企业产品要成为名牌,关键靠大量广告以提高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

D.企业产品要成为名牌,关键以自己的产品、服务质量及诚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2.(2013·南京市、盐城市一模)消费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但对某一类产品的消费增加幅度一般低于收入增加幅度,且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对此,企业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升级换代②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开发新兴潜在市场

③规范行业竞争行为,树立良好企业形象④大力推进企业兼并,实施市场多元战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2013·南京市、盐城市一模)“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还有相当数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就业。对此,劳动者应()

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②规范劳资关系,解决劳动合同纠纷

③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开展自主创业④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2013·汕头模拟)2012年9月,胡先生用自己一部分闲置资金购买了某公司的5 000股的股份,他在该公司拥有的权利有()

①参加公司的股东大会②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拥有投票表决权③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④获得股息或分享红利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2013·济南质量调研)“微博营销”是一种新兴营销方式,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它以微博为营销平台,向听众(粉丝)传播企业和产品信息。这启示企业应()

①以盈利为直接目的②关注市场,了解用户需求,准确定位

③诚信经营,注重信誉④把微博营销作为公司销售的唯一渠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2013·吉林期末)苹果品牌以其时尚、创新、精致,吸引着全球无数粉丝。苹果公司的成功说明()

①建立品牌声誉是公司经营的首要目标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提高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③企业的成功经营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④公司的成功经营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2013·宁波一模)2012年8月28日,宁波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全国首例特大地沟油案案件。上市公司河南焦作健康元采购1.45亿元地沟油用于生产抗生素的中间体7-ACA,这批产品已广泛流向医药市场。健康元违反商业道德,缺乏企业良知,可恶、可恨,健康元钱赚到了,口碑丢了。材料表明()

A.营利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

B.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唯一决定因素

C.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D.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就一定会兴旺

8.(2013·滨海新区五校联考)某公司成立之初注册资金只有500万元。经过几年发展,该公司发展成为拥有20多个子公司,市值过百亿的上市公司。下列属于该公司特点的是()①公司有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②公司的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③公司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④公司财务须向社会公开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四,高考演练

1,(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4)2012年1月,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S公司宣布,将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P公司100%股权,P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在全球混凝土泵车市场占有率曾高达40%左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司出现严重经营困难。S 公司并购P公司的积极作用在于()

①形成行业垄断格局②开拓国际市场

③加速资本周转④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3·天津卷·2题)在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下,全球许多名骚一时的大企业陷入困境;曾作为无线通信代名词的摩托罗拉被他人掌控;家电行业先驱索尼,松下和夏普巨霸亏损;原来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平台塞班系统,如今只剩下2.6%的市场份额。这些案例表明()

A.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储备,是企业长盛不衰的重要保障

B.缺乏国家必要的技术规划,是企业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

C.缺乏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是企业竞争失利的根本原因

D.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2013·新课标全国II·13题).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传统手机制造商外,许多网络公司也纷纷斥资研发智能手机,并将内置其网络产品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在下列选项中,能够解释“网络公司造手机”原因的是( )

A.生产智能手机的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

B.网络公司的业务创新速度不断加快

C.传统手机制造商生产智能手机能力不足

D.网络公司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竞争力

4.[2014·海南卷] 某银行将信用卡业务放入“手机银行”,通过手机上的银行客户端向客户提供各项银行业务和个性化的定制信息服务(如金融产品推荐)。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②扩展银行的业务范围③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④提高银行的服务品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可带动家电业,形成建筑业—房地产业—家电业协同发展。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

①钢铁产业②信息产业③保险业④汽车产业

A.①—②—③B.①—④—③

C.②—③—④D.④—③—①

6,[2014·全国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国铁路总公司于2013年3月挂牌成立,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经营铁路客货运输业务,承担专运、

特运任务,负责铁路建设,承担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接铁道部的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注册资金为10 360亿元,是中央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剥离铁道部的经营职能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意义。

[答案] 巩固练习:1—5:DABCB 6—8:CCB

高考演练:1—5:DDDDB

1,有利于政企分开,建立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2,有利于按照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经营、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等知识。解答本题,要重视材料中“公司”“国有”“承担企业职责”等词语,由此考虑企业经营、所有制结构、市场经济等知识。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六课练习题

第六课练习题 1.李某把30000元现金存入国内某商业银行,存期为一年,到期时李某获得540元的税后利息。李某获得的利息收入的来源是 A.银行发放贷款收取的利息 B.国家对储户的奖励 C.银行利润 D.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2.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就是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商业银行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根据各自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的判断自主调节利率,其本质是资金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利率市场化将产生的积极影响在于 ①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提升银行盈利水平②利率风险加大,银行同业竞争加剧 ③倒逼金融体系改革,完善中国市场经济④促使银行转变经营服务,激发金融创新 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3.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同期上涨2.0%。当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5%。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储蓄存款存在一定的风险 ②存款利率随CPI的增长而增长 ③储蓄存款不具有投资的功能 ④当前居民存款的实际收益为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存款准备金率是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杠杆。从2015年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般来说,这一举措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A.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银行贷款额度减少→货币投放减少→缓解通货膨胀 B.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银行基准利率降低→居民存款减少→消费需求提升 C.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银行贷款额度增加→促进企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 D.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企业贷款成本减少→企业效益提高→出口创汇增加 5.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是指银行利率的市场化。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相较于存贷款利率的调整空间来说,下一步更有可能调整的还是存款利率上浮空间。这是因为 A.利率市场化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但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 B.当前商业银行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吸收存款越多利润越高 C.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存款就没有商业银行 D.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6.银监会发布的2015年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银行业利润增长有所趋缓,商业银行2015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5926亿元,同比增长2.43%。这15926亿元 ①来源于银行存贷款的利息差 ②指的是银行存贷款的利息差 ③不包括银行的业务运营成本 ④是银行支付贷款利息的结余

(完整版)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本单元教学计划 引言 走进经济生活,无论是谁,都离不开生活消费。在市场经济中,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大多要用货币从市场购买。我们的学习,就从这里开始。货币和各种信用工具在经济活动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价格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可循?如何选择质优价廉的商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需求?我们怎样看待多种多样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这些都是本单元所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形成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理性地面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彰显时代风采而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还可以为科学地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作知识上的准备。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引言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吃、穿、用所需要的物品,大多要用货币去购买;享受市场提供的服务也要支付货币;等等。货币到底是什么?货币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我们应当如何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它呢? 教学内容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教材分析 本课从商品入手,让学生全面掌握有关货币的知识。具体包括:货币的产生及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与货币发行相关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人们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等一系列知识。 第1页

教学课型及课时安排 新课2课时;复习课1课时;练习课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货币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价格的含义、两种结算方式、信用卡的优点、两种支票的用途;懂得外汇的含义;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汇率的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经济生活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支票的实践能力;联系人民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等角度,说明应当如何对待金钱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制意识;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 货币的本质;信用卡;外汇;汇率;正确对待货币。 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法:对商品、货币、纸币、外汇等概念,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等知识直接采用讲授法;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产生及其影响,汇率变动的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等知识直接采用讨论法对货币的产生及纸币的产生等知识直接采用情境设疑法。 学生的学法:1、探究法,即教师设置探究活动并设问,让学生深入思考,在探究中形成认识; 2、讨论法,即结合重点、难点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在观点碰撞中掌握真理; 3、自学法,即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阅读教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的任务说明 完成《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教学 本科时教学的具体内容 回顾生活,情境导入 说明:可利用课文P4中的虚框内容和提问,也可利用学生课桌上的课本学习用具。教师通过提问而引入新课程内容。略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题板书) 一、货币的本质(板书) 1、商品的含义及其两个基本属性(板书) 探究活动一: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如学生身边的课桌、书籍、学习用品等等。 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商品的含义,懂得“商品的两必备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的道理。 第2页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导学案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设计:金晓林时间:2014.10.21 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学习目标 1.世界观的含义、方法论的含义、哲学的含义 2.理顺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的关系 3.理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熟悉课本,填写知识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和。 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的、的世界观加以、 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决定, 体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关于的学说,是的世界观,是对、和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的本质和的规律。 2.是哲学的基础,的进步推动着的发展。 3.为具体科学提供和的指导。 重难点讲析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联系:两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和任务不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或人与世界的关系,揭示的是最一般最普遍规律;具体科学是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某一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这些领域的特殊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议(小组互助学习) 易错易混知识点拨(判断正误且简要说明理由)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就是哲学。() 2.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4.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5.哲学观是人们在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7.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8.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展与评 课堂检测 1.哲学产生于( ) A.主观想像B.实践活动C.独立思考 D.外部世界 D.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奥运会正在寻找新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宪章》称,奥运会是一种“生活的哲学”。这说明( ) A.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B.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D.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 3.下面两幅漫画告诉我们( )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设计: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无答案)

一轮复习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导学案 学号:姓名:小组: 三、【学习攻略】

四、【重难探究】 1.关于储蓄存款应注意的问题 (1)比较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2)

(3) 利率涨幅高于物价涨幅时,存款储蓄才有实际收益。反之,存款收益缩水,甚至实际.利率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2、(1)利率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调节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手段。(逆方向调节) (2)当物价持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时,一般上调利率。上调存款利率,居民储蓄 增多,上调贷款利率,贷款数量减少,从而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抑制总需求和物价增长。 (3)当物价持续低迷,出现通货紧缩时,一般下调利率。下调存款利率,存款减少, 居民投资、消费增加。下调贷款利率,贷款增加,从而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收益为负。 五、【拓展阅读】 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这部分存款叫作

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叫作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能够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货币的投放量,维护物价稳定。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六、【当堂检测】 1、假设某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同期上涨4.5%,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25%。不考虑其它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储蓄存款存在一定的风险②存款利息受CPI涨幅影响 ③储蓄存款不具有投资的功能④当前居民存款的实际收益是负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面对盈利增速放缓带来的经营压力,多家商业银行开始不断创新金融业务和品种,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个人住房和汽车消费贷款、银行高校合作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贷款等。这些做法 ①是商业银行主动适应市场提高竞争力的表现②改变了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和利润主要来源③能够确保商业银行稳定地实现主要经营目标④更好发挥商业银行促进生产方便生活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大创新力度,丰富债券品种,进一步发展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项目收益债等,支持重点领域投资项目通过债券市场筹措资金。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丰富企业债券品种是企业融资的最佳方式②我国通过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③投融资体制改革丰富了居民的投资方式 ④发展直接融资能够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保费在税前列支,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实质是国家给予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个人的税收优惠,达到降税养老的目的。该险种的推出有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是 ①商业养老保险销量提高→财政养老负担减轻→养老保障体系更完善 ②政府税收减少→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社会保障支出减少 ③保险公司产品丰富→保费增加→保险公司利润最大化 ④个人当期税负降低→商业养老保险销量提高→个人养老品质提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七、【网络构建】

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练习试题-解析版

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检测题解析版 1、“最终,我们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无论我们的所有权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巴菲特这话指出了股票价格() A.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B.受所获股票数量的影响 C.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D.受股票所有权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或红利收入,它于企业利润,公司有盈利才能分配股息或红,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赔本;投资股票的另一部分收入于股票价格上升带的差价,股票价格受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题材料中“我们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说明了股票价格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故不能入选;所获股票数量以及股票所有权与股票价格并无直接关系,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2、目前,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已达6.8万亿元左右,保险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在经济生活中的基本功能是() A.获得投资回报 B.分散风险,补偿损失 C.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 D.提供防灾防损的预防性服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发生某些意外,会使我们遭受重大损失。而购买保险,正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通过购买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下降。这不仅体现出保险的保障功能,而且显示出保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特征。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投资保险的目的是规避风险,而不是为了获得投资回报,故A项不能入选;C项是储蓄存款的功能,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D项属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考点:本题考查居民投资理财的相关知识。 3、近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以绿色信贷为抓手,创新信贷产品,调整信贷结构,积极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体现我国商业银行的作用是() A.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效益 B.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 C.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必要依据 D.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资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近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以绿色信贷为抓手,创新信贷产品,调整信贷结构,积极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体现了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由此可见,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C、D三项均是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作用的正确表述,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商业银行作用的相关知识。 4、受国际金价下跌影响,国内掀起了黄金投资热潮。下列不属于投资黄金的理由的是() A.黄金可以执行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B.投资黄金可以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 C.黄金作为货币具有易于分割的特点 D.投资黄金可以抵御通胀带的纸币贬值 【答案】C 【解析】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河北安平中学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教材分析:第一框题我们已经了解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相关知识,第二框在第一框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什么是社会公平,如何实现收取分配公平的问题,在注重公平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效率,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节课应结合时政热点和国家政策,如国家股权激励机制,促进公平与提高效率的具体措施对知识点深入分析。 二、教学重点: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当前我国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政策措施,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三、教学难点:理解公平及收取分配公平的含义,理解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四、知识点讲解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基本内容:收入分配公平 含义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必要性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意义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②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③有利于促进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建设现代经济体系。④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措施①从根本上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④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2]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效率公平 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 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 社会财富的增加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 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 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

经济生活第七课复习学案

第一周第一课时 教师寄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考纲要求】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点)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难点)【复习提问】 1.现行分配制度是什么?其客观必然性? 2.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地位 3. 按要素分配的意义。 4. 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及意义。 5. 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6.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新教材修改部分】 1.按要素分配 含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管理、技术、信息、土地。 原因: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2.分配公平 措施:(1)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 (2)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3)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考点过关】 考点一:按劳分配 1. 60多年来,我国分配制度经历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

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D.由我国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决定的 3. 下面是小吴一家人所获得收入,其中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形式的有 ①小吴的爷爷通过自己炒股所得收入 ②小吴爸爸承包20亩地,在专家指导下科学种植所得收入 ③小吴的妈妈在外资企业工作所得工资④小吴在国有企业工作所得工资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考点二:按要素分配 5. 2018年3月,根据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方案,某物质科学研究院将技术股的30%奖励给科研团队。企业参与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将科研人才与企业发展“绑在一起”,有利于( ) ①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②防止出现收入差距 ③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张先生是某国有企业的职工,每月获得5300元工资,通过科技创新,获得了公司奖励3万元,并且通过科技入股的形式参与了某私营企业的生产,一年可获得收入4万元。下列对张先生的收入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 ①5300元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参与分配②3万元属于按要素参与分配 ③4万元属于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④鼓励科技要素参与分配可以促进科技创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三: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7.2018年,我国多地提出,要深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这一要求有利于( ) ①完善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和谐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居民收入④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4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设计

第4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设计★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主体地位。 2、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我们会看到有国家投资的企业,有某个集体出资兴建的,也有公民个人出资开办的,还有国外企业出资或与我们合资合作兴建的。这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从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2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41125个,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22.65%,工业增加值、总资产、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占48.5%、60.9%、43.7%,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的比重为41.2%、57.6%。 材料二:2002年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所占比重,化工69.3%、石油92.1%、电力90.6%、汽车72%、铁路83.1%、冶金64.4%、船舶与航空航天84.5%。 材料三:据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不足1/4,增长到2002年的1/3。近十几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不到1%提高到20%以上。 材料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发展。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说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2、公有制为主体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有哪些成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生活与哲学》教学案: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考纲要求】 【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一.基础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实践是认识的最终和归宿。 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理是的有条件的。 3.认识过程具有和,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真理,在实践中和发展真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人造或人为世界”的事实说明 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3.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物质的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4.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这表明了 A.对待事物要亲眼去见识 B.对待事物耳闻就行 C.要认识事物的规律 D.实践的重要性 6.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7.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这说明了: A.真理是普遍的 B.真理是主观的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是绝对的 8.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中关于消费理论的知识点 【教学依据】 理论依据:高考考频考点 现实依据:物价上涨导致人民消费压力增大 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 2、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能力目标] 1、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变化的依据,理解社会保障机制健全的重 要性,理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背景意义。 3、熟悉高考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发挥德育的教育的作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更好的认识社会,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意义,这样的政策对于人民的投资理财有一定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态度,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面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作为消费者应该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教学重、难点] 难点与重点:消费与宏观调控相关方式的关系,消费与收入以及未来收入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消费的关系 [教学方式] 教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授法 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讨论法 [教学构思] 围绕“消费”这个话题展开,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十课的内容,牵扯的知识点非常广,希望通过这种串联法,将相关的知识点有机的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更好的学会融会贯通。计划通过三个部分来进行 即:经济现象分析----经济措施理解-----经济意义 一、经济现象分析 课堂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一个话题:消费!请大家回忆一下,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答:居民收入和物价总水平 1、复习收入与消费的理论知识 进一步追问:具体来说收入理论是如何描述的? 学生甲答: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越大。 学生乙补充:居民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未来收入不乐观,人们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以备不时之需,反之亦然。 学生丙:还有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也有影响。 教师总结、过渡:关于收入的理论知识同学们掌握的不错,收入与我们的消费密切相关,除此之外,物价的变动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 2、复习物价与消费的理论知识 材料一: 由这个图表同学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从2010年到现在CPI指数不断攀升,生活中大家感受最明显的是那种商品的价格变化? 学生答:猪肉价格涨得最厉害! 追问:CPI上涨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为什么呢? 学生答:好贵啊,吃不起肉啦,因为收入没有增加! 3、知识梳理: 由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经济生活第六课

《经济生活》复习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考点1: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的含义: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作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注意:①储蓄是谁存款——个人 ②储蓄机构:商业银行(主要)、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 (2)储蓄存款的收益——利息 ①含义: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 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②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3)利率(利息率) ①含义:一定期限内利息和本金的比率。 ②表示方式: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③利率的作用 对企业影响 对居民影响 注意:利率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经济手段——货币政策)④利率的实施和变动 储蓄存款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储蓄机构必须挂牌公告,不得擅自改动。 (4)储蓄的投资特点: 灵活方便、比较安全、风险低但收益也低。 思考:居民储蓄存款是安全性大,无风险的投资方式吗? 巩固练习: 有人认为,国家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有利于搞活企业,但会减少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①贷款利率下调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从而增强其活力。 ②存款利率下调并不一定使存款者收益减少。利率下调时,当利率水平仍等于或高于同期物价涨幅时,存款者的实际收益可能不变或增加;当利率水平低于同期物价涨幅时,存款者的实际收益才会减少。 ③该观点不科学。 高考回望和巩固练习(见课件) 考点2:我国的商业银行 (1)含义: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出示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的图标,让学生辨认。(见课件) (2)类型:

(完整版)经济生活第七课专项训练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经济生活第七课 一、选择题 1.某市村民老王算了一笔账:自家有40亩地,以前以种玉米为主,遇到顶好的年景,纯收入也就3万多元;2014年,以土地入股一家农业合作社后,自己除了不用再费劲种地、可以坐享股金外,还能分红4万多元。下列对此经济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老王入股前后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②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转移③农业合作社模式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规模经营水平④农业合作社模式能促进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当前,我国积极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允许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在履行好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这一做法 A.有助于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B.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C.通过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促进财富创造D.体现通过再分配为提高效率创造动力 3.某地农村新集体经济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各类生产要素产权归属问题。村集体经济经历了办农业、办企业、办物业、搞资本运作四个阶段,形成了资产租赁型、企业股份型、农业开发型、联合发展型等四种发展模式,建立起农村各方利益主体认可的分配机制,从共建到共享,实现了强村富民。这表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 ①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多种实现方式,为农村集体经济释放活力 ②变革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性质,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③实现各类生产要素有效利用,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④在农村集体经济中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4.(题文)2017年9月,国务院出台改革举措,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引进S层次或紧缺人才。这一举措 A.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B.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C.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D 改变了我国高校性质5.2017年8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实施范围、放宽实施条件,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相关所得税政策。上述举措 ①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坚持和完善②旨在增加科技人才的财产性收入 ③体现了对劳动、知识和创造的尊重④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案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 价值》教学案 一、08江苏考纲: 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了解价值观的含义 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 理解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运用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知识结构: 三、考点解读

1、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即一事物所具有的。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 ①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和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关系:两者是与的关系。 ②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事物既包括,也包括。 2、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⑴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即通过自己的活动 。(社会价值) ②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 ,得到了,从而实现了。(自我价值) ⑵人的价值评价 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最根本的是对。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 3、了解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 (思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还是社会存在,它与社会存在有什么关系? 4、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⑴价值观是一种,是在一定的产生的,并随的变化而变化。 ⑵价值观对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 ①价值观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A、价值观影响着人们。 B、价值观影响着人们。 (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②价值观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人生的,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 (思考)当前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是不是要求我们不讲个人利益? 5、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⑴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①价值判断的含义:价值判断是指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②价值选择的含义:价值选择是指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 ③二者关系: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坚持真理,,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6、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 ⑴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切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

经济生活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及答案

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 一、考纲考点 1.生产决定分配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 5.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二、课时知识建构 三、考点解读 考点1、2按劳分配 1.现行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和要求 (1)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经济中,在对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客观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 ②意义:有利于促进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的社会地位。学习小贴士 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津贴、奖金都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 注: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 考点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考点梳理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劳动,其劳动成果扣除后直接,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学习小贴士

个体劳动所得的分配范围是个体经济,分配对象是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个体劳动者的特点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1)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3)原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题眼突破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比较 学习小贴士 (1).区分劳动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 ①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而言的。因此,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 ②但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如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提醒】非劳动收入一定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另外,按劳分配一定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 (2).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2.关于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方式 对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形式应全面了解,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还有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 (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取收入,属按技术要素投入所得的收入。 (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和外商,其所得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唯物论部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和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案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理知识体系 明高考趋向 考查 内容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近五年的 高频考点,全国卷曾对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有过关注。 材料设置 多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贴近生活的实例或自然科学成就、诗词古语等为背景考查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理解。 题型设计 全国卷对本课的考查以选择题居多,以体现类设问为主。 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 1.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几种说法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原理内容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原 因 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从产生过程看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基本构成要素上看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依赖于物质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2.把握——物质概念 (1)物质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2)理论意义

1.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认识、改造自然需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顺应自然规律,认为人征服自然的观点是对自然界客观性的否定。 2.并非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物质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现象都是物质现象。 3.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不意味着物质是不可认识的,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说明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考点二运动与规律 1.理解——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关系理解侧重点错误倾向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 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强调物质离不开 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 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即载体和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强调运动离不开 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 唯心主义 (1)区别 运动静止 含义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 和过程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有两种情形: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 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②物体相对于某 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 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特点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错误倾向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 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知识纵贯]认识相对静止 范围表现 唯物论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 发展观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矛盾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辩证否定观是事物的肯定方面处在矛盾的主要方面

九年级政治第七课学案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结合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引导同学们体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进而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帮助同学们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建立的依据,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重难点: 1、重点: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2、难点: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多媒体辅助 四、课前预习: 1、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2、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4、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和决定的。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1、感受身边的变化 【活动一】提杨家的帐本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帐本存在哪些差别?它说明了什么? 答:(1)、改革开发强后我国人民币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2)、差别在于:A、家庭消费指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B、是指出的数额大小明显发生了变化。(3)、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转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体现在:①祖国发生巨大变化②日常生活发生变化 (2)、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P88-89 【活动二】绘制图表: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2、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 【活动三】上海宝钢工程——“关键少数”即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作用? 答:A、将更有利于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B、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C、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有越性。 (1)、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它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2)、国有经济 ①、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②、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为什么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