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可喜试验,未竟全功

可喜试验,未竟全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28504544.html,

可喜试验,未竟全功

作者:秋盈

来源:《上海艺术评论》2018年第03期

旧剧新编,主要是为了探索粤剧作为一种地方戏曲的创作过程,表演技巧和舞台调度上的创新只属次要。能够采用较宏观的视角,“在探索戏曲的现代制作方式上”踏出第一步,仍是值得鼓励的。

旧剧新编,是中国戏曲常见的创作策略。既要受制于旧作的框架,甚至老观众的期望;又要注入新构思,以吸引较少或从未欣赏戏曲的观众,可谓吃力不讨好。改编时所费的心力,相信不比创作全新剧目为少。纵然如此,旧剧新编的戏曲作品,仍是屡见不鲜。身为观众的我,自然要问:旧剧新编目的何在?意义是什么?

粤剧《百花亭赠剑》是香港著名编剧家唐涤生(1917-1959)为“丽声剧团”编写的作品,

由名伶何非凡(1919-1980)、吴君丽(1930-)、梁醒波(1908-1981)、靓次伯(1905-1992)、麦炳荣(1915-1984)及凤凰女(1925-1992)担纲,1958年10月首演,距今已近60年。此剧改编自明代无名氏的《百花记》,据唐先生自述,他并未得睹原著全貌,而是从偶然购得的两本手抄—《设计》及《赠剑》(即两段折录)当中获取灵感,添枝补叶,另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今年香港艺术节邀请香港戏剧界的殿堂级人物毛俊辉,改编及执导已故著名粤剧编剧家唐涤生于1958年首演的《百花亭赠剑》。坦白说,进场前不是没有犹豫的,因为在唐先生的作品中,《百花亭赠剑》称不上第一流的佳构;相比其他脍炙人口的经典如《帝女花》《紫钗记》等,重演次数也较少—而某种程度上,重演次数的多寡,也反映了剧团与观众对剧目评价的高低。因此踏进剧院前,心里一直嘀咕着:为什么是这一出?改编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看戏前,我刻意避开了诸多访问和宣传文章,尝试以自己最直接的观察和感受,来体会毛俊辉改编此剧的目的和要表达的主题。看完了戏,细读场刊,才知道自己一直期待的剧本改编与诠释,并非他最用力的部分。按照“导演的话”所言,他是以“寻找戏曲与现代剧场的结合”为重心,“有意通过排演《百花亭赠剑》去审视整个粤剧的创作过程。从剧本改编,到表演手法、音乐处理、制作设计等,以至排练的方式和机制都尝试作一番探讨。看看现代剧场的创作模式是否对传统粤剧有值得借镜的地方。”

毛俊辉提出要“审视整个粤剧的创作过程”,可谓极具远见。多年来意识到问题所在的有识之士不算少,但愿意身体力行,以宏观角度探讨改革方向的,却是寥寥可数。近年一些所谓创新的试验,其实没有超越固有的思维和习惯,老观众看来无疑是有点新意,但面对戏曲不感兴趣或抱持成见的观众,却始终难以破冰。毛俊辉能够针对“年轻观众或不是看惯大戏(按:粤语俗称粤剧为“大戏”)的人”的审美习惯和要求放手一搏,不论演出效果如何,他的见识、胸襟和魄力,仍是令人敬佩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