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第1课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是1840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6—1842.8)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A 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B鸦片输入中国的危害(即禁烟的原因):

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官吏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削弱。因此,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

C 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经过: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纪念虎门销烟,联合国确定6月3日为“国际禁烟日”,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二、《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背景(原因):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失败: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爆发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3)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2、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使中国丧失领土和关税两大主权)

三、鸦片战争影响(危害):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影响(详解)】: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

②中国主权遭到破坏,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政治方面);

③成为外国倾销工业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材料产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上);

④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社会矛盾);

⑤中国开始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任务)。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它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的意图,并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商定税款。

【活动与探究】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清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②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③英国国力强盛,武器先进。(其中“清朝政治腐败”是主要原因,也可以说为:腐朽的封建制度阻挡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进攻)(说明了:落后必然挨打。要毋忘国耻,立志进取)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目的):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过程: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俄美是帮凶。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其中,“夏宫”指的是圆明园;“两个强盗”指的是英法联军。“抢劫”和“付诸一炬”指的是:火烧圆明园。

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时间不平等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中俄《爱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

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

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1864年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

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在浙江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是美国人华尔,1864年7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你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答:①失败的主观方面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它们没有先进的阶级来领导,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战略上也犯了错误。

②失败的客观方面有(也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中外反动势力互相勾结,联合起来一起绞杀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没有过的新情况。

第3课收复新疆

1、左宗棠收复新疆

背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侵占新疆南部和北部的一些地区。

经过: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分三路进军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收复乌鲁木齐及其附近的地方,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通向南疆的门户。1878年,清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维护了国家统一。

为收复伊犁,清政府派人赴俄国交涉,同时,左宗棠做好武力收复伊犁的准备。1881年,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2、新疆行省的设立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任命刘锦棠为新疆第一任巡抚。

【思考回顾】: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后历代中央政府从没有放弃对新疆的管理。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背景(原因):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强盛;日本制定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计划。

经过(几大战役):黄海战役(此战役中民族英雄邓世昌为国捐躯);辽东战役(此战役后,日军在旅顺疯狂屠杀当地居民,现在旅顺的“万忠墓”就与此有关);威海卫战役(此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马关条约》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战败。

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内容及其影响

内容(掌握)危害影响(掌握)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既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也使中国京

津地区和东南地区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

地化程度。此后,帝国主

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了。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增辟通商口岸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日本蓄谋已久;清朝武器装备落后。

《马关条约》与其他条约的不同之处: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便于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1900年6月,英、俄、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口经天津向北京进犯。1901年9月,李鸿章与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2、《辛丑条约》

(1)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

(2)主要内容:

①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帝活动;

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3)影响(危害):(非常重要,熟练准确记忆)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辛丑条约》与其他条约最突出的不同点:列强获得了直接干涉中国内政的特权。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概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不断探索的历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都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当然也没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也说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7课洋务运动

性质:洋务派为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口号:前期(60年代)是“自强”;后期(70—90年代)是“求富”。

主要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前期19世纪60、70年代)。(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

②创办民用工业(后期19世纪70至90年代)。(主要有: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洋务派兴办的第一民用工业;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③筹划海防(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④创办新式学堂(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洋务派创办的第所新式学堂)

** 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创办军事工业。

失败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失败的根本原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评价:(1)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而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2)但洋务运动①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以上①②③的内容亦是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第8课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2.戊戌变法(1898年)

时间: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历时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

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失败原因:①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②顽固派势力强大。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影响(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第9课辛亥革命

1、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辛亥革命的领导政党)成立时间、地点: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性质: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注意区分: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革命团体)

成立意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2、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孙中山在《民报》(同盟会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3、武昌起义

①发动起义主力是革命党人;②简单经过: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之后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

4、中华民国的成立及辛亥革命的评价

①历史条件:第一,武昌起义,各省独立清王朝统治崩溃,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二,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为民国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为民国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②简单经过:1912年1月1号(即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③性质: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潮,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

战果。)

④辛亥革命的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年2月,清宣统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1912年3月,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⑤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此也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

(辛亥革命的性质: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成功: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中华民国成立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失败:①辛亥革命的胜利革命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也行不通。** 孙中山的伟大功绩:领导辛亥革命,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孙中山具有的精神品质: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为祖国的进步事业奋斗终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自己的救国主张。

第10课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开始: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

口号(或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2、“新世纪的曙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产生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到一个新的时期。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评价)?

答: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新文化运动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详解新文化运动影响】(注重理解,有助于明确新文化运动的地位作用)

(1)积极影响:

①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②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③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指明了新途径;

⑤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2)消极影响: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比较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派别不同点相同点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他们兴办近

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进行洋务运动。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希望改变中

国的落后状况。

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

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政党,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激进民主派提倡民主和科学,学习西方进步思想,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对封建文化进行批判,发起新文化运动。

启示:(1)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呈现出明显的层层深入的逻辑发展特征。技术——制度——文化

(2)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对四次近代化探索联系和区别的理解:

1、联系:都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中国近代化的努力。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而新文化运动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以后又一个层次的学习,即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区别: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反对封建主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但戊戌变法采用的是改良的方式要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辛亥革命是采用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探索的经历: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成功不是只有将来才有,而是从决定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积累而成!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今天拼搏努力,他日谁与争锋。

在你不害怕的时候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的时候不去斗牛,这没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的时候还去斗牛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但无行动决无快乐。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之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之路。

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只要我努力过,尽力过,哪怕我失败了,我也能拍着胸膛说:"我问心无愧。"

用今天的泪播种,收获明天的微笑。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弱者只有千难万难,而勇者则能披荆斩棘;愚者只有声声哀叹,智者却有千路万路。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凑合凑合,自己负责。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我中考,我自信!我尽力我无悔!

听从命运安排的是凡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才是强者;没有主见的是盲从,三思而行的是智者。

相信自己能突破重围。

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安乐给人予舒适,却又给人予早逝;劳作给人予磨砺,却能给人予长久。

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样!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相信自己我能行!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爱拼才会赢努力拼搏,青春无悔!

脚踏实地地学习。

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走出来的美丽。

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记住!只有一个时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现在。

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昆仑纵有千丈雪,我亦誓把昆仑截。

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没有热忱,世间将不会进步。

彩虹总在风雨后,阳光总在乌云后,成功总在失败后。

如果我们都去做我们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

外在压力增强时,就要增强内在的动力。

如果有山的话,就有条越过它的路。

临中考,有何惧,看我今朝奋力拼搏志!让雄心与智慧在六月闪光!

成功绝不喜欢会见懒汉,而是唤醒懒汉。

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是跟自己学习经验。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向理想出发!别忘了那个约定!自信努力坚持坚强!

拼搏今朝,收获六月!

成功就是屡遭挫折而热情不减!

我相信我和我的学习能力!

生活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好好使用我们的大脑,相信奇迹就会来临!

我们没有退缩的选择,只有前进的使命。

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在世界的历史中,每一位伟大而高贵的时刻都是某种热情的胜利。

困难,激发前进的力量;挫折,磨练奋斗的勇气;失败,指明成功的方向。

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什么都可以丢,但不能丢脸;什么都可以再来,唯独生命不能再来;什么都可以抛去,唯有信仰不能抛去;什么都可以接受,唯独屈辱不能接受。

今朝勤学苦,明朝跃龙门。

成功是别人失败时还在坚持。

踏平坎坷成大道,推倒障碍成浮桥,熬过黑暗是黎明。

每天早上醒来后,你荷包里的最大资产是24个小时。--你生命宇宙中尚未制造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第1课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是1840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6—1842.8)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A 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B鸦片输入中国的危害(即禁烟的原因): 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官吏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削弱。因此,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 C 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经过: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纪念虎门销烟,联合国确定6月3日为“国际禁烟日”,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二、《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背景(原因):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失败: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爆发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3)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2、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使中国丧失领土和关税两大主权) 三、鸦片战争影响(危害):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影响(详解)】: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 ②中国主权遭到破坏,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政治方面); ③成为外国倾销工业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材料产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上); ④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社会矛盾); ⑤中国开始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任务)。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它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的意图,并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商定税款。 【活动与探究】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清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②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③英国国力强盛,武器先进。(其中“清朝政治腐败”是主要原因,也可以说为:腐朽的封建制度阻挡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进攻)(说明了:落后必然挨打。要毋忘国耻,立志进取)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得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1、题型全面,符合学生。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得也比较合理 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 4、试题灵活,侧重双基。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上。 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二、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25道,总共50分,大部分学生能得到30分,有个别学生成绩不好,得10-20分。选择题中出错率较高的是3、8、13题,原因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导致失分。 (二)材料解析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好的,学生失分较少,知识掌握的准确到位。(三)问答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不理想的,学生失分较多,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到位。 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以及历史考试的各项技能和综合能力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①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这在选择与非选择试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分析原因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认真,表述不清晰。卷面当中对题意理解不深、文字表达思维混乱不切要点、张冠李戴答非所问以及考虑问题不全面等造成丢分的现象很是普遍。如此这些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③学生答题机械不灵活。从部分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很弱,一些同学对于老师给出答案的能一字不差的作答,否则就答非所问,不切题意。这就表明学生如何抓住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应试能力亟待加以提高。 ④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欠缺。学生在如何评价历史问题上缺乏辩证的逻辑思维,只片面地抓住一个方面不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也与任课教师平时教学缺乏唯物史观思想渗透有着一定的关系。 三、教学改进措施: 1、落实好基础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太忠镇中学评卷组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二、试卷成绩情况本次考试,八年级总体考试成绩来看,最高分72,最低分4分,平均分31.9分。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2)能正确地运用解

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错别字多。(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冠戴的现象很普遍。(3)读图、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如第15题,把A和B的地点写颠倒。(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如:综合探究题中的用史实证明观点,很多同学答题出现偏差,史实混淆。(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八年级的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doc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做好每一份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能够让你发现自己所欠缺的八年级历史的知识点。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 分.以下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1.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胡适──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4.七七事变后,日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为国捐躯的将领是 A.吉星文、金振中 B.吉星文、佟麟阁 C.金振中、赵登禹 D.佟麟阁、赵登禹 5.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是一场全民性的抗战,其中反映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A.抗日义勇军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6.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哪一次战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敌入侵时,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7.四位同学在登录了"血铸中华,民族魂"网站后,分别在留言栏写下如下内容,其中不符合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是 A.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B. 仇恨可以忘记,悲伤不能忘怀 C.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D. 让所有日本人血债血偿 8."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切悬盼之至。蒋中正,八月十四日。"其中的"先生"是指 A.蒋介石 B.毛泽东 C.周恩来 D.王若飞 10."红色旅游团"的团员要到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革命圣地"的城市去。你知道他们要去哪里吗? A.西安 B.延安 C.北平 D.重庆 11.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作出的贡献是和平解放 A.锦州 B.沈阳 C.北平 D.南京 12.解放战争时期下列历史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质量检测 班别:姓名: 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真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3、《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有识之士议论纷纷,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失去台湾,东南沿海不会太平了 B.2亿两白银的赔款,老百姓负担又重了 C.日本在中国设厂,经济掠夺加剧了 D.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了 4、抗击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述事件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④ D.①②③④ 5、将孙中山革命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建立兴中会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兼任黄埔军校总理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6、张华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③《末代皇帝》④《火烧圆明园》⑤《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④⑤③ D.③④⑤①② 7、一位老者收藏有四张1905年北京东交民巷的照片,其中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各国大使在举行宴会 C.有许多西式建筑 D.外国军队在进行操练 8、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2007年10月2日,世界特奥运动会在上海开幕,在我们学习的近代史中,发生在上海的事件() ①《南京条约》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②洋务运动中,江南制造总局建在上海③1912年孙中山在上海就任大总统④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④ D.①③④ 10、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②邓世昌为国捐躯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 ③④ D.①②④ 11、在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40分) 1.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从右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2.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五四运动 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4.新疆是中国西部一片广袤的国土,在19世纪中期差一点从中国分裂出去,是谁力挽狂澜,收复新疆,保证了祖国领士完整() 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孙中山 5.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北洋舰队在什么战役中全军覆没?() A.黄海海战B.平壤战役C.丰岛海战D.威海卫战役 6.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7.在民族灾难中成立的兴中会和强学会,一个以革命为宗旨,一个以改良为归依;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一个向皇帝上书请愿。下面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主张推翻清政府B.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C.都密切联系了群众D.都传播了进步思想 8.近代以来,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新旧冲突日益加剧,新旧的不同,其要点并不在枪炮工艺或政法制度等,而在于思想。下列人物的思想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胡适 9.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约180条。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多达100万人被突然中止生计,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这段话反映了戊戌变法过程中() A.光绪皇帝软弱无能B.资产阶级妥协让步 C.改革措施操之过急D.顽固势力发动政变 10.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口号和标语。下列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主共和 ②民主科学 ③自强求富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11.“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是哪一派别的观点?()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12.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

八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武昌首义 D.义和团运动 2.“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 ) A.鸦片输入的危害 B.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C.中国边疆的危机 D.中日《马关条约》的后果3.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活动进行报复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镇压义和团运动 4.)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 5.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6.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史实推论 A 公车上书打破了清朝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B 百日维新挽救了民族危亡C 《定国是诏》颁布标志着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8.如图为《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导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护国运动的开展和胜利 B.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坚决斗争 C.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 D.袁世凯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 10.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侵略与反抗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近代化探索D.伟大的抗日战争 11.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

八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崔美华 一、试卷结构: 八年级历史上册试卷共三大题,由以下两种题型构成。第一题选择题,共计50分,第二题非选择题题,共计50分。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易适中。 二、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不审题,题目中要求选错误的,可学生一眼看过去只选了一个正确的。 2、错别字较多,对一些常见常用的地名、人名写错,知识系统性差,缺乏必要的梳理; 3、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差。随着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取自于课外的史料也不断增多,阅读理解史料是解题的关键。但在本次考试的材料分析题中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4、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还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对热点不够关心。部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与把握存在欠缺导致出现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现象。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能力不强,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5、学习方法简单滞后,以死记硬背为主,忽略学习过程。 三、对今后工作提出努力方向: 1、强化基础,努力创新,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性把握,注重在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 2、强化训练,要明确答题的一般步骤,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审题. 3、注重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 4、加强对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 5、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向工整、规范答题要分,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 6、反复复习、当堂训练、当堂记忆,体现有效教学。 四、教学建议: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题

2018年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50分 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应该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运动 3.“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该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A.邱少云B.雷锋C.罗盛教D.黄继光 4.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 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D.镇压反革命5.下面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产出第一辆汽车②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④大庆油田建成⑤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6.“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话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7. 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8.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9.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法 ③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事件是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完成 D.西藏和平解放 1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两 弹元勋”的是() A.杨振宁 B.李世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 12.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 A.彭德怀 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 13.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黄继光②邱少云③焦裕禄④雷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4.201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下列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5.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是在 A.新中国成立时B.抗美援朝时 C.土地改革完成后D.西藏和平解放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上半期,大部分的中国官员仍然陶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而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当时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是() 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国D.荷兰 2.观察下表,分析表中税率的变化与《南京条约》哪一内容直接相关()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旧税率(%)新税率(%) 棉花24.19 5.56 棉纱13.38 5.56 斜纹布14.92 5.56 A.中英协定关税B.割让香港岛 C.赔款2100万元D.开放五口通商 3.把图一金碧辉煌的殿宇变为图二残垣断壁的废墟的是() A.英俄联军B.英法联军C.美英联军D.八国联军4.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5.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姐妹俩参加的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B.抗击英法联军 C.义和团运动D.太平天国起义 6.1863年,李鸿章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吾深以中国军器远逊于外洋为耻,且戒谕将士虚心忍辱,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为此,李鸿章后来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B.开平煤矿 C.湖北织布局D.轮船招商局 7.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XX中学2020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命题人:XXX 考试范围:八年级上册1—11课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八()班姓名:考号:总分: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将正确选择填入答题框) 1、《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甲午战争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强迫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C.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3、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他们是( )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务派 D维新派 4、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 A.师夷长技、自强 B.民主、科学、新青年 C.民族、民权、民生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5、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尊奉孙中山为国父。这是因为孙中山( ) A.领导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B.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C.领导新文化运动,促成了思想解放潮流 D.领导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6、“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该场景描述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7、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8、“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员行之。”该规定出自( ) A.《定国是诏》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民报》 D.《同盟会宣言 9、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10、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A.虎门销烟危害其利益 B.“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C.占领中国首都 D.柳条湖事件 11、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全盛时期曾经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但在哪一事件后由盛转衰() A.定都天京 B.金田起义 C.天京事变 D.北伐西征 12、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13、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该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日本D.沙俄 15、2018年,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进行海试,海防力量空前增强。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俄国B.日本C.德国D.美国 17、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镶有十块浮雕,其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 C.虎门销烟D.威海卫战役 18、“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与该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9、袁世凯暗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后,孙中山发动了() A.护国运动B.二次革命 C.护法运动D.辛亥革命 20、“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继续革命

八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静宇 一、试卷结构: 八年级历史上册试卷共二大题,由以下两种题型构成。第一题选择题,共计45分,第二题非选择题题,共计55分。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易适中。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校八年级(2)班参加考试人数38人,在较规范的按照标准答案阅卷的情况下,平均分49.9分。最高分88分,最低分17分。及格人数9人,不及格人数29人。 三、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不审题,题目中要求选错误的,可学生一眼看过去只选了一个正确的。 2、错别字较多,对一些常见常用的地名、人名写错,知识系统性差,缺乏必要的梳理; 3、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差。随着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取自于课外的史料也不断增多,阅读理解史料是解题的关键。但在本次考试的材料分析题中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4、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还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对热点不够关心。部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与把握存在欠缺导致出现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现象。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能力不强,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5、学习方法简单滞后,以死记硬背为主,忽略学习过程。 四、对今后工作提出努力方向: 1、强化基础,努力创新,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性把握,注重在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 2、强化训练,要明确答题的一般步骤,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审题. 3、注重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 4、加强对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 5、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向工整、规范答题要分,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 6、反复复习、当堂训练、当堂记忆,体现有效教学。 五、教学建议: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 历史试卷 班级:坐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估计,到1838年,中国4亿人口中超过1%的人有了鸦片烟瘾,并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生产下降、失业蔓延、官场腐败等.为此,清政府()A.决心禁绝鸦片贸易B.驱逐全部外商出境 C.放任鸦片自由贸易D.鼓励国人种植鸦片 2.1840和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如图这幅漫画反映的不平等条约()

A.是在上海签订的 B.发生在虎门销烟期间 C.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近些年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曾被称之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是() A.英俄侵略军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D.日本侵略军 5.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 6.“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第一功臣”的依据是() A.出使俄国,收回伊犁B.虎门战役,壮烈牺牲 C.查毁鸦片,虎门销烟D.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7.要再现邓世昌率领中国海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历史素材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八上历史期中检测题(RJ) (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号 答 案 1.英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其根本原因是( ) A.虎门销烟对英国打击最为沉重 B.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C.有印度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 D.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是世界殖民霸主 2.(2014·江苏镇江)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 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B.香港岛 C.台湾D.辽东半岛 3.“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取得约定关税主权B.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得中国大量赔款D.割得中国大片领土 4.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代替“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 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5.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都( )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6.“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 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出自 哪一个政治派别( ) A.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 C.顽固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7.(2014·四川达州)《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 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下列城市按被迫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杭州 ②广州 ③天津 ④南京 A.④②③①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②④③① 3.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子、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状况表明()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惠及乡村 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4.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 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 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5.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到《中华民国约法》,最本质的变化是 A.改民主共和为君主立宪 B.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C.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D.改“民主”为“专制” 6.下图所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在推动中国近代进程中的共同之处在于()

A.从技术层面推动中国近代化B.从政治制度层面推动中国近代化 C.从革命层面推动中国近代化D.从思想文化层面推动中国近代化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种民族感情的集中体现是: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8.近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9.清政府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革命,始于() A.三元里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10.下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时间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 A.A B.B C.C D.D 11.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与判断题共2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帝国主义的炮卢惊醍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你知道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3、“人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关天培抗英 D、左宗棠收复新疆 4、“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宝山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四行仓库战役 5、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会向游人介绍的历史情形有 ①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②左宗棠率领湘军奋勇抗战 ③邓世吕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为国捐躯④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⑤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你见过扯线木偶吗?小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右图反映的就是近代 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 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为“自强”“求富”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比用工业,开始中国近代化起步进 程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8、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一次轰动全国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虎门销烟 C、兴办民用工业 D、创办海军 9、“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的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人学堂 C、福州船政学堂 D、黄埔军校 10、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B、三民主义 C、马列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1、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12、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 A、武装起义 B、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改良变法运动 D、空前的思想火解放运动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 沈玉飞 本次历史试卷题目偏难,但仍然紧扣课本、题型多样、新颖,并且能与当今社会联系起来。既考察了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又很注重灵活运用,不过学生成绩不太理想。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在材料分析题中部分学生失分比较大,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 二、审题不清,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能力不强,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三、在讲解过程中有些不到位的地方,以致学生在做此题的时候根本不知如何去做。 四、凭印象答题。学生一般情况下会选择自己记得多的印象深刻的东西,所以凭印象就做错了。 综上所述,本试卷失分严重,平均分只有四十多分。许多原因在于我讲解的时候,有一些考点把握还不到位,还又要没有很好的监督学生进行识记,加上学生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以致一些非常简单的题目也出现失分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我准备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 一、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对常考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重点排查、抓好落实工作。

二、抓纪律,纪律不好,会影响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质量,期中考试后,我会加强纪律监管力度,向课堂要质量。 三、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审题。 四、加强对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 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向工整、规范答题要分,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 六、反复复习、当堂训练、当堂记忆,体现有效教学。 七、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门课程。学生普遍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成为影响历史成绩的一大因素 总之,经过期中考试我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着提高成绩的目的,从各个角度对学生加强管理、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