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院、系:年级:专业:

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答:对。(2分)

生产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离不开人的精神因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运动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成为后人进行实践的既定前提。因此,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2分)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错。(2分)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从辩证矛盾的含义可以看出,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2分)

3.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对。(2分)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也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据。(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无运动的物质。(2分)任何运动都有它的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没有的。(2分)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物质从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引起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唯心主义则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2分)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

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前者承认世界万物的相互联系,而后者则孤立地看待世界万物;(2分)前者承认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后者则以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万物;(2分)前者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甚至把它看成是万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后者则看不到事物的内在矛盾性,以致把事物的发展归结为外部推动力的作用。(2分)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1分)

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1分)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1分)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1分)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分)

然而,必须指出,不论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表现的如何明显,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它的独立性只是相对的,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才是根本的。(1分)

4、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历史主体认识、改造历史客体的最基本的物质活动,实践既是一种体现着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过程”,实践是精神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的相统一的过程。(3分)

实践的基本特有客观性、自主性、目的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3分)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及其产生后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矛盾运动过程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6分)(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既有先进生产力,又存在发展水平较低的生产力,而且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必须占主导地位。所以,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应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4分)

(3)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分)

2.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态度。

答:(1)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第一,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

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3分)第二,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转化。任何真理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它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2分)(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真理,也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它们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过实践反复证实的真理,因而它具有绝对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它们并没有穷尽一切真理,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它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它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4分)

(3)掌握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的正确态度。(3分)

2020年1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C.客观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 2.“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普遍性B.物质性 C.规律性D.连续性 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D.时间的相对性 6.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世界是由两个本原构成的B.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 C.世界是由某种客观精神创造的D.世界是本来就有的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B.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 C.形而上学运动观D.庸俗唯物主义运动观 8.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其中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个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1

9.“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唯条件论观点B.外因论观点 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 10.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A.同一性B.绝对性 C.特殊性D.客观性 11.古语说:“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 惕,防微杜渐,避免出现类似蚁穴溃堤的现象。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B.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2.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可知论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 15.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B.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C.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D.真理具有绝对性、不变性,谬误具有相对性、可变性 16.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B.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D.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1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思想文化B.人口因素 2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电路原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 《电路原理》模 拟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 2.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3.所有答案请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电路和及其对应的欧姆定律表达式分别如图1-1、图1- 2、图1-3所示,其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b )。 (a )图1-1 (b )图1-2 (c )图1-3 图 1图 2 图 3图1-1 图1-2 图1-3 2、在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U =4V ,电流I =-2A ,则电阻值R 为( b )。 (a )-2Ω (b )2Ω (c )-8Ω 3、在图1-5所示电路中,U S ,I S 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b )。 (a )电压源发出功率 (b )电流源发出功率 (c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 4、图1-6所示电路中的等效电阻R AB 为( b )。 (a )4Ω (b )5Ω (c )6Ω R U I S 图1-4 图1-5 图1-6 5、在计算非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叠加定理( a )。 (a )不可以用 (b )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 6、理想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c )。 (a )只具有虚短路性质 (b )只具有虚断路性质 (c )同时具有虚短路和虚断路性质 7、用△–Y 等效变换法,求图1-7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为( b )。 (a )6Ω (b )7Ω (c )9Ω 8、图1-8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R 均为8Ω,则等效电阻R AB 为( a )。 (a )3Ω (b )4Ω (c )6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2、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应动作时。 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 整定,其灵敏性通常用 来表示。 4、距离保护是反应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的—种保护。 5、偏移圆阻抗继电器、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中,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大,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6、线路纵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电流的和 的原理实现的,因此它不反应。 7、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外,还有大量的 分量,其中以为主。 8、目前我国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纵差动保护的误动,即, 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 )。 (A)单相接地 (B)两相短路 (C)三相短路 Ksen2、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要求( )。

K,1K,1K,1sensensen(A) (B) (C)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 (A)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B)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 (C)解决选择性 4、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 ) (A)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定时限过电 流保护 5、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 ( )既能测量故障点的远近,又能 判别故障方向 (A)全阻抗继电器; (B)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偏移 圆阻抗继电器 Z,,:,860set6、有一整定阻抗为的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当测量阻抗 Z,,:,430m时,该继电器处于 ( )状态。 (A)动作 (B)不动作 (C)临界动作 7、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II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 )。 (A)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B)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大值 (C)小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8、从减小系统振荡的影响出发,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应采用( )。 (A)全阻抗继电器; (B)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偏移圆阻 抗继电器 9、被保护线路区内短路并伴随通道破坏时,对于相差高频保护( )

电路原理图设计说明

电路原理图设计 原理图设计是电路设计的基础,只有在设计好原理图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和电路仿真等。本章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电路原理图、编辑修改原理图。通过本章 的学习,掌握原理图设计的过程和技巧。 3.1 电路原理图设计流程 原理图的设计流程如图3-1 所示 . 。 图3-1 原理图设计流程 原理图具体设计步骤: (1 )新建原理图文件。在进人SCH 设计系统之前,首先要构思好原理图,即必须知道所设计的项目需要哪些电路来完成,然后用Protel DXP 来画出电路原理图。

(2 )设置工作环境。根据实际电路的复杂程度来设置图纸的大小。在电路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图纸的大小都可以不断地调整,设置合适的图纸大小是完成原理图设计的第一步。 (3 )放置元件。从元件库中选取元件,布置到图纸的合适位置,并对元件的名称、封装进行定义和设定,根据元件之间的走线等联系对元件在工作平面上的位置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得原理图美观而且易懂。 (4 )原理图的布线。根据实际电路的需要,利用SCH 提供的各种工具、指令进行布线,将工作平面上的器件用具有电气意义的导线、符号连接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电路原理图。 (5 )建立网络表。完成上面的步骤以后,可以看到一张完整的电路原理图了,但是要完成电路板的设计,就需要生成一个网络表文件。网络表是电路板和电路原理图之间的重要纽带。 (6 )原理图的电气检查。当完成原理图布线后,需要设置项目选项来编译当前项目,利用Protel DXP 提供的错误检查报告修改原理图。 (7 )编译和调整。如果原理图已通过电气检查,那么原理图的设计就完成了。这是对于一般电路设计而言,尤其是较大的项目,通常需要对电路的多次修改才能够通过电气检查。 (8 )存盘和报表输出:Protel DXP 提供了利用各种报表工具生成的报表(如网络表、元件清单等),同时可以对设计好的原理图和各种报表进行存盘和输出打印,为印刷板电路的设计做好准备。 3.2 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下面就以图3 -2 所示的简单555 定时器电路图为例,介绍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2009-06-20 14:21:09|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指_______ A、世界的本原性 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C、世界的物质性 D、世界的精神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_______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_______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_______ A、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B、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5、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_______ 1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6、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_______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低级到高级转化 D、由坏向好的方面转化 7、“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_______ A、人的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8、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____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本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9、社会运动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10、社会形态是 A、存在与意识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选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现代交换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免费)

《现代交换原理》期末考试试题(B卷) 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设S接线器有4条输入复用线和4条输出复用线,复用线的复用度为512。则该S接线器 的控制存贮器有 4 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有512 个。 2.T接线器采用输出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25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的时隙45,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25 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45号单元的内容是25 。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 3.7号信令系统硬件包括信令数据链路接口、交换网络、信令终端电路和完成7号信令系统第3、4级及高层功能的软件所在的宿主处理机。 4.电话机发出的DTMF 可以通过程控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从而实现某些业务所要求的二次拨号。 5.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DC1 和DC2 两级组成。6.程控交换机的运行软件是指存放在交换机处理机系统中,对交换机的各种业务进行处理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7.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交换模块通信模块、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8.在程控交换机中主要的中断类型有故障中断、时钟中断、I/0中断三种。 9.按照程控软件中数据存在的时间特性,可分成___暂时性数据_________和半固定性数据,后者又包括___局数据_____和_用户数据________两大类。 10.通过多个T单元的复接,可以扩展T接线器的容量。利用16 个256×256的T 接线器可以得到一个1024×1024的T接线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

括号内。(10分,每小题1分) 1. 局间中继采用PCM传输时,采用数字型线路信令。每个话路的线路信令每秒传送( D )次。 A 8000 B 4000 C 125 D 500 2. 我国的国内7号信令网,信令点的编码计划是(D )位二进制数。 A.12 B.14 C.36 D.24 3 TUP和ISUP应配置于(D ) A.独立型HSTP B.独立型STP C.网管中心D汇接局 4. 在程控交换机中,NO.7信令的第三级功能由(D )完成。 A.固件B.硬件C.硬件和软件D.软件 5 (D )不能通过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正确传送。 A.话音B.信号音C.DTMF信令D.振铃信号 6. 与数据驱动程序的规范相对应的数据结构如下图所示,当ABC=111时执行程序( D ) A. R1 B. R2 C. R3 D. R4 7. 采用比特型时间表调度时,用来确定时钟级程序入口地址的表格是(D ) A.时间计数器B.时间表 C.屏蔽表D.转移表 8. 在( D )时要分析的数据来源是主叫用户的用户数据

EDA简单电路原理图设计

实验四简单电路原理图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Protel 99 SE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 2.掌握原理图编辑器中对图纸的设置,对电路图的大小、网格、光标、对象系统字体的设置方法。 3.掌握绘制原理图的基本方法,能绘制比较简单的电路原理图。 二、实验仪器: PC机一台,Protel 99 SE软件 三、实验内容: 1.在原理图文件中,练习打开及关闭以下工具栏: 主工具栏:【View】|【Toolbars】|【Main Tools】 布线工具栏:【View】|【Toolbars】|【Wiring Tools】 绘图工具栏:【View】|【Toolbars】|【Drawing Tools】 电源及接地工具栏:【View】|【Toolbars】|【Power Objects】 常用器件工具栏:【View】|【Toolbars】|【Digital Objects】2.利用菜单命令和键盘功能键放大及缩小原理图。 3.绘制出下图所示的电路图: 图电路原理样图 4. 绘制如图所示带有总线的电路原理图。

表 1 带有总线的电路图元件明细表 Lib Ref Designator Part Type Footprint Cap C9 Crystal XTAL 74LS04 U9 74LS04 DIP14 RES2 R3 470K RES2 R4 470K 4040 U12 4040 DIP16 SW DIP-8 SW1 SW DIP-8 DIP16 U9 在 Protel DOS Schematic 中的 Protel DOS Schematic U12 在 Protel DOS Schematic 中的 Protel DOS Schematic 其余元件在 Miscellaneous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辩的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 A.掌握基本理论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 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7.时间和空间(C )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D )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硬件-原理图布线图-设计审核表

硬件设计检查列表——Check List 产品名称开发代号 PCB P/N PCB 版本 PCBA P/N PCBA 版本 产品功能简述: 原理图设计部分(参考《电路原理图设计规范》) 1.电路图图幅选择是否合理。(单页,多页)是?否?免? 2.电路图标题栏、文件名是否规范。是?否?免? 3.元件大小、编号、封装是否有规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免? 4.元器件标注(名称,标称值,单位,型号,精度等)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免? 5.元器件摆放和布局是否合理、清晰。是?否?免? 6.器件间连线是否正确,规范。是?否?免? 7.电气连线交叉点放置是否合理。是?否?免? 8.重要的电气节点是否明确标示。是?否?免? 9.重要网络号是否标准清晰。是?否?免? 10.是否对特殊部分添加注释。是?否?免? 11.零件选型是否符合要求(零件封装,可购买性,电压电流是否满足等)。是?否?免? 12.是否设计测试点,Jump点。是?否?免? 13.是否符合ESD保护设计要求。是?否?免? 14.是否符合EMI/EMC设计要求。是?否?免? 15.是否有过流、过压保护设计。是?否?免? 16.元器件选项是否能满足功能设计的功耗,电压,电流的要求。是?否?免? 17.时钟晶振电容是否匹配,晶振选项是否正确(有源、无源)。是?否?免? 18.I/O口开关量输入输出是否需要隔离。是?否?免? 19.上拉、下拉电阻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免? 20.是否进行过DRC检查。是?否?免? 21.是否存在方框图。是?否?免? 22.是否标注模块名称。是?否?免? 23.原理图层级结构是否合理、清晰。是?否?免? 24.标注部分字体、大小是否合理。是?否?免? 25.零件选型的可采购性。是?否?免? 26.零件选型的可生产性。是?否?免?Designed by:Checked by:Approved by: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解放思想体现着()。 A.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C.唯心主义与认识论的统一 D.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统一 2、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 3、白天和黑夜之间的先后相继现象是()。 A.必然联系 B.偶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间接联系 4、经济基础是指()。 A.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了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了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5、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A.间接经验 B.社会实践 C.人的意识 D.客观事物 6、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 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 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7、真理就是()。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8、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 A.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C.它们的实现都是元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 D.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过程 9、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 A.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B.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10、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规定实践的科学含义()。 A.把实践归结为纯主观的、纯精神的活动 B.把实践看成个人的生活实践或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C.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D.把实践看成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的活动 11、所谓系统是指()。 A.组成事物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B.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 C.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 D.事物之间的复杂性和可变性 12、人的价值的最显著特点在于()。 A.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是主体的二重性 B.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 C.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主体 D.只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 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余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电路原理图设计步骤

电路原理图设计步骤 1.新建一张图纸,进行系统参数和图纸参数设置; 2.调用所需的元件库; 3.放置元件,设置元件属性; 4.电气连线; 5.放置文字注释; 6.电气规则检查; 7.产生网络表及元件清单; 8.图纸输出. 模块子电路图设计步骤 1.创建主图。新建一张图纸,改名,文件名后缀为“prj”。 2.绘制主图。图中以子图符号表示子图内容,设置子图符号属性。 3.在主图上从子图符号生成子图图纸。每个子图符号对应一张子图图纸。 4.绘制子图。 5.子图也可以包含下一级子图。各级子图的文件名后缀均是“sch”。 6.设置各张图纸的图号。 元件符号设计步骤 1.新建一个元件库,改名,设置参数; 2.新建一个库元件,改名; 3.绘制元件外形轮廓; 4.放置管脚,编辑管脚属性; 5.添加同元件的其他部件; 6.也可以复制其他元件的符号,经编辑修改形成新的元件; 7.设置元件属性; 8.元件规则检查; 9.产生元件报告及库报告; 元件封装设计步骤 1.新建一个元件封装库,改名; 2.设置库编辑器的参数; 3.新建一个库元件,改名; 4.第一种方法,对相似元件的封装,可利用现有的元件封装,经修改编辑形成; 5.第二种方法,对形状规则的元件封装,可利用元件封装设计向导自动形成; 6.第三种方法,手工设计元件封装: ①根据实物测量或厂家资料确定外形尺寸; ②在丝印层绘制元件的外形轮廓; ③在导电层放置焊盘; ④指定元件封装的参考点 PCB布局原则 1.元件放置在PCB的元件面,尽量不放在焊接面; 2.元件分布均匀,间隔一致,排列整齐,不允许重叠,便于装拆; 3.属同一电路功能块的元件尽量放在一起;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 A.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B ) A.马克思思格斯创立时期的经典理论 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发展 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 A.马克思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 C )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电路分析基础_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试卷编号 命题人:审批人:试卷分类(A卷或B卷)A 大学试卷 学期:2006至2007学年度第1学期 课程:电路分析基础 I专业:信息学院05级 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十 十总分 一二 得分 一、得分 (本小题 5 分 )求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R2 R1a b R ab=R2 二、得分 (本小题 6 分 )图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t 0 时开关打开,求则i 0。 5i t 0 4A51F05.H3 i(0+)=20/13=1.54A

三、得分 (本大题6分)求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a +1 15V2 -1 1A2 2 b u ab=10v, R0=3Ω 四、得分 (本小题 5 分)图示电路中,电流I=0,求U S。 I 3 2A3 U S Us=6v 五、得分 (本小题 5 分)已知某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d 2 u8 d u12 u 10 d t 2 d t 则该电路的固有频率(特征根 )为 ____-2________ 和___-6______ 。该电路处于 ___过 _____阻尼工作状态。

六、得分 (本小题 5 分 )电路如图示 ,求 a、 b 点对地的电压U a、U b及电流 I 。 1 1a1 I b 3V212V U a=U b=2v, I=0A. 七、得分 (本大题10分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I1、 I2、 I3。 4I1I 25 I 3 12V234V I1=4A, I 2=6A,I3=I1-I2=-2A 八、得分 (本小题 10 分 )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 U。 4 4U 14 U 1U 224 V U=4.8V

电路原理期末考试题27720

电路原理—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图示电路中电流 s i等于() 1) 1.5 A 2) -1.5A 3) 3A 4) -3A 2.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1)2A 2)-2A 3)3A 4)-3A 3.图示直流稳态电路中电压U等于() 1)12V 2)-12V 3)10V S i Ω 2 A i1 = 16 Ω 6Ω 2 Ω 2 V 12 Ω 3 Ω 2

4) -10V 4. 图示电路中电压U 等于( ) 1) 2V 2) -2V 3) 6V 4) -6V 5. 图示电路中5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 等于( ) 1) 15W 2) -15W 3) 30W 4) -30W 6. 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L R 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 1) 2W 2) 4W 3) 8W 4) 16W V 6A 3+- V 55.0 2L

7. 图示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等于( ) 1) 3Ω 2) 4Ω 3) 6Ω 4) 12Ω 8. 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ab R 等于( ) 1) 2Ω 2) 3Ω 3) 4Ω 4) 6Ω 9. 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容的稳态电压()∞c u 等于( ) 1) -2V 2) 2V 3) -5V 4) 8V S 2.0 S a b Ω 3Ω :a b

10. 图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的时间常数等于( ) 1) 0.5s 2) 1s 3) 2s 4) 4s 11. 图示电路在开关闭合后电流()t i 等于( ) 1) 3t e 5.0- A 2) 3(t e 31--) A 3) 3(t e 21--) A 4) 3(t e 5.01--) A 12. 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流()t i 等于( ) 1) 2)1.532cos( +t A 2) 2)1.532cos( -t A 3) 2)9.362cos( +t A 4) 2)9.362cos( -t A 13. 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流()t i R 的有效值等于( U V t t u S )2cos(10)( =L i ?H 2H 26

马哲考试试卷 试题 大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大题

马克思哲学考试大题(2010年7月14日星期三)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一方面,物质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不同表现,因而物质世界呈现出多样性。另一方面,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中又有统一性,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系统等都是相互联系的 2.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质一观点的意义 坚持这一基本观点,就要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然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官同客观相符合,认识与实际相一致;既然物质世界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动着和发展着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一切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实现主观同客观、认识与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然物质世界的运动不是杂乱五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认识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使实践活动符合客观规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 3. 内外因原理及其关系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但在一定情况下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4.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失败。 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区别 a.共同点: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 b.在认识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有着原则的区别: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个根本缺陷是离开人类社会实践来观察和理解认识问题,第二个根本缺陷是缺乏辩证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总之,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由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能动革命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应,使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6.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7. 上层建筑必须符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集中表现为二者的相互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而且规定者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服务方向上看,上层建筑既要千方百计地维护新的经济基础。第二,从服务方式上看,上层建筑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实现对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三,从服务效果上看,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当上层建筑为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阻碍、破坏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是由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 8. 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9. 简述物质的定义及其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她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他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他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他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10. 意识的本质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1. 简述两种发展观及其对立的表现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不同世界观。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第三,承认内部矛盾和否认内部矛盾的对立。 12. 量变与质变及其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的变化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二者是对立统一的。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 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总之,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 13. 辩证否定的性质和特点,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具有的重要意义 a.首先,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其次,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它是发展的环节。其二,它是联系的环节。再次,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b.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既不要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要简单的否定一切,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传统文化,要批判的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要以博大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大胆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成果。与此同时,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记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而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立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 1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关系 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包括三种形式:感觉、直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包括三种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意义: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15.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第二,每一个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复习题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哲学思想更加深刻、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通过接触实际,评论现实问题,哲学思想有了很大进展,对现实社会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表现如下: (一)马克思看到了物质利益的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法的态度不同(利益决定人的言行带有某种必然性、规律性) 马克思指出这一点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讨论中,在林木占有者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在林木占有者看来,某项法律对他们有利就是好的,而如果某项法律对违反林木管理条例者损害较少,那么这项法律就是多余的、有害的。林木占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抹杀拣枯树枝、违反林木条例和盗窃林木三者的本质区别,对三者一律当作盗窃林木来惩罚。可是他们却把用斧头还是用锯子砍伐树木区分开来,要求对“用锯子代替斧头者,一律加重处罚。”当问题涉及到林木占有者之间的关系时,他们主张把大小林木占有者的利益一样看待和保护,平等就为公理。当涉及林木占有者和森林条例违反者之间的关系时,他们就要求国家只是维护林木占有者的权利,否认国家也应当保护森林条例违反者的权利,不平等就被看成是公理。 根据以上事实马克思得出结论说:“利益是没有记忆的,因为它只考虑自己。它所念念不忘的只是一件东西,即它最关系的东西——自己。矛盾毫不使他惶惑不安,因为它不会和自身发生矛盾。它是经常随即应变的说唱者,因为它没有现成的一套,而只会应景编词。”马克思甚至认为利益决定人们的言行带有某种必然性、规律性。他说:“在西伯利亚也象在法国一样,林木仍然是林木,在堪察加也象在莱茵省一样,林木占有者仍然是林木占有者。因此,林木和林木占有者如果要颁布法律的话,那么这些法律之间的差别将只是它们颁布的地方和书写的文字不同而已。”他还指出,利益比法的原则更有力量,在利益和法的原则的斗争中,利益战胜了法的原则。 (二)马克思看到了等级差别的存在,不同的等级对事物的态度不同,有不同的等级精神。 马克思说,在关于出版自由的论战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个别人之间的论证,而是等级之间的论战。由于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等级精神,所以各个等级都是从其特殊的等级精神出发去对待出版自由的。诸侯和贵族反对出版自由,是由他们同出版自由的真正的而不是想象的关系所决定的,诸侯反对自由出版物是因为它有人民性,体现了人民精神,他们要求出版物表达自己的观点;贵族反对出版自由是因为他们要把私人特权、违背人民和政府的个体自由妄称为普遍权利。城市等级把出版自由看成是行业自由,是把自由描绘成他们更亲近更了解的模样。贫民要求出版自由是为了社会了解他们的贫困并消除贫困。 (三)马克思看到了现存的国家和法是维护有产阶级利益的。 他指出:“各种最自由的立法在处理私权方面,这限于把已有的权利固定起来,并把它们提升为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而在没有这些权利的地方,它们也不去制定这些权利……这些立法对于那些既有权利而又受习惯保护的人是处理得当的,但是对于那些没有权利只受习惯保护的人却处理不当。”后者正是贫苦人民。这是指明了法律是有产者既得利益的体现,是对劳动人民权利的剥夺。他还说:“我们的全部叙述指出,省议会是怎样把行政当局、行政机构、被告的生命、国家的思想、罪行和惩罚降低到私人利益的物质手段的水平。”这里尖锐地揭示了当时德国的国家政权的反动性质。 (四)马克思看到了社会关系对人的独立性、客观性、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指出:“造成出版方面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的,不是个别官员而是制度,不能把它们归咎于个别人。”他说:“也许为了造成一

电路原理期末考试

电路原理期末考试復習(一) 13-1 说明题图13-1所示各非正弦周期波形包含哪些分量(正弦分量、余弦分量、奇次分量、偶次分量、直流分量)。 解:(a ))()(t f t f --=,)2()(T t f t f +-=,因此波形包含正弦奇次分量; (b ))()(t f t f -=,)2()(T t f t f +-=,因此波形包含余弦奇次分量; (c ))2()(T t f t f +-=,因此波形包含正弦奇次、余弦奇次分量; (d ))()(t f t f -=,且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不为0,因此波形包含直流分量和余弦分量; (e )周期为T /2,)()(t f t f -=,且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不为0,因此波形包含直流分量和余弦分量; (f )将时间轴向上平移至消去直流分量后,得到的函数为奇函数,因此原波形包含直流 分量和正弦分量。 13-17 题图13-17中,虚线框内为一滤波电路,输入电压t U t U u ωω3sin sin m3m1+=。若 L 1=0.12H ,ω=314rad ?s -1。要使输出电压t U u ωsin m12=(即输出电压中没有三次谐波,而基 波全部通过),则C 1与C 2的值应取多少? (a) (b) (c) (d) (e) (f) 题图13-1 - u 2

解:)rad/s 314(V 3sin sin 311=+=ωωωt U t U u m m 若u 2中不含三次谐波,需L 1、C 1对三次谐波电压产生并联谐振,即 μF 39.991131 2 11 1== = L C C L ωω 若使u 1中基波全部加到R 2上,需L 1//C 1与C 2对基波电压发生串联谐振,即 μF 1.751 1111 1 1 1 21 1 112 =-=-??? ? ??= C L L C C L C C L C ωωωωωωωω 6-5题图6-5所示电路在t =0时开关动作。画出0+ 等效电路图,并求出图中所标电压、电流0+ 时的值。 解:(a )0+ 等效电路为: (b )0+ 等效电路为: S C C C S C C I r r r r u r u i r I u u 121212 )0()0()0()0()0(+-=???? ??+-===+++ -+V 80)0()3010()0(V 20)0(10)0(A 230 20205)0()0(=+-==-=-=+?- ==++++-+L L L R L L i u i u i i u C (0+) C L (0+) (c) (d) 2 u C C (a) i L (b) 题图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