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3C认证管理制度

3C认证管理制度

3C认证管理制度
3C认证管理制度

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

3C认证管理制度

(2007A版定稿)

编制:品管部

审批:

生效时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管理职责 (2)

第三章 3C认证的实施经办 (3)

第四章 3C认证的日常管理 (4)

第五章附则 (5)

3C认证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产品3C认证是有关产品安全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它不但是产品市场销售所必须的通行证,而且是产品品质和公司实力的标志,与公司形象及客户、消费者对公司的

信心密切相关。

第二条为加强本公司产品3C认证工作的管理,规范产品3C认证的经办程序和获证后的应用,以便把产品3C认证中所取得的信息和特殊要求,应用到产品的开发、生产等

方面,提升公司产品品质,确保产品3C认证在促进产品销售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三条品管部负责3C认证工作的日常管理

(一) 负责产品3C认证的具体经办,包括申报、测试和取证等过程的实施;

(二) 负责向公司各部门提供有关3C认证法规、政策咨询,把最新的政策、通知等及时

向有关部门通报;

(三)负责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认证法规和认证产品知识的培训;

(四) 负责“3C”标志使用规范的备案和实施;

(五) 负责认证执行情况和“3C”标志使用情况的检查;

(六) 负责认证事务的日常管理和证书、获证产品有效性维护;

(七) 负责认证变更的实施和备案;

负责认证过程中不合格项目、整改项等信息的反馈。

第四条其它部门责任

(一)开发部负责3C认证的立项申请,样机制作、样机整改和资料准备等;

(二)开发部负责“3C”标志使用方案的确认;

(三)生产部对产品生产与认证要求的一致性负责;

(四)采购部负责相关零部件3C证书的管理;

第五条立项审批

(一)开发部根据新产品开发计划,填写《产品认证立项审批表》,经主管副总审批后,

由品管部按程序办理;

(二)所附《产品认证立项审批表》内容,要求注明产品名称、型号、功率、容量和需

要证书日期,并简要描述产品特点;同时,根据本部门产品策划的要求,尽可能把

较多型号放在同一表中进行申报;

(三)全新产品获证周期为10个工作周,扩展产品获证周期为7周;注:获证周期是指

从提供合格样机到取得证书的时间。

(四)认证内容、获证周期若有特殊要求的,需在审批表备注栏注明;

第六条认证实施

(一)品管部根据《产品认证立项审批表》的要求,按认证程序开展工作,在样机制作、

整改和资料准备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给予积极配合;

(二)若因其它因素造成认证内容或认证周期需进行变更,品管部要及时通知立项申请

部门,并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

第七条获证后信息反馈

认证完成取得证书后,品管部要及时把证书复印件、“关键零部件清单”和《认证

产品信息反馈表》提供给相关部门;

(一)在《认证产品信息反馈表》中所包含的内容,是针对认证过程中的产品不合格项的

整改、产品和证书需着重注意的事项等,它仅对认证时所提供的样机负责,供有关

部门在产品开发、生产时参考;

(二)认证过程中若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因其它特殊情况《认证产品信息反馈

表》可不予提供。

第八条“3C”标志使用情况备案

(一)在取得证书产品开始生产时,要对获证产品“3C”的标志使用情况向国家有关机

构进行备案,方案以单张证书所包含的产品型号为单元,包括“3C”标志的使用方

式、大小、颜色和位置;

(二)“3C”标志使用方案由开发部确认,品管部根据其方案具体经办备案事宜,备案完

成后的资料要分发给各相关部门,作为铭牌、包装等设计印刷的标准;

第九条已获证书的监督维护

(一)对公司已获得的3C证书,在产品销售、市场推广和宣传时,要严格按证书内容进

行,不得任意涂改或增删证书内容;

(二)证书年检和公司的复查由品管部和认证机构协调进行,相关部门要予以配合。

第十条获证产品的一致性保持

(一)获证产品在设计、生产中,要按照认证的要求进行,尤其是“关键零部件清单”、

《认证产品信息反馈表》的内容,不得随意更改,以保持获证产品的一致性;(二)获证产品“3C”认证标志的使用,要严格按备案要求的格式印刷和使用,不允许

随意更改。

第十一条认证变更

(一)因特殊原因需更改3C证书的,如功率、容量等内容的更改,由提出部门填写《获

证产品变更申请表》,注明更改内容,经主管副总批准后,由品管部经办执行;(二)“关键零部件清单”中的关键零部件需要更改的,如增加供应商、变更供应商等,

由采购部填写《获证产品变更申请表》,同时提供新零部件的相关认证证书,由品

管部经办执行;若更改关键零部件的同时,又要更改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参数,则变

更要求和第十一条(1)的要求相同;

(三)获证产品凡重大结构或性能的更改,对产品安全有直接影响的,由开发部填写《获

证产品变更申请表》,并提供详细资料,由品管部向认证机构备案或判断是否进行

证更改的备案;

(四)获证产品已备案的“3C”认证标志使用方式需要更改的,由开发部提供更改方案,

同时填写《获证产品变更申请表》,经主管副总批准后,由品管部经办执行。

第十二条认证信息管理和培训

(一)除认证完成时向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之外,品管部还要及时把有关3C认证的政策、

法规等内容向公司各部门发布,配合公司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有关知

识的培训;

(二)品管部根据已获证书情况,每两个月编制《认证证书状况汇总表》(见附表4),发

放至相关部门或将汇总表放在公司内部网站公共平台上,以供各部门查询;

第十三条认证执行检查

品管部定期对产品认证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认证要求的提出限期整改;多次

违反规定因此造成公司经济损失或损害公司声誉的,视情节严重程度和造成损失大

小,按公司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本制度所针对的是国家强制要求的3C认证,对国家非强制认证要求的,如节能等自愿认证,也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品管部负责制订、修改并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

附表一《产品认证立项审批表》

附表二《认证产品信息反馈表》

附表三《获证产品变更申请表》

附表四《认证证书状况汇总表》

保安员服装标志和装备使用管理制度56384

保安员服装、标志及装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保安员服装、标志 1、保安员服装由全国保安服务行业协会推荐式样,由保安服务从 业单位在推荐范围内选用。 保安服务标志式样由全国保安服务行业协会确定。 保安从业单位不得私自更改服装和保安服务标志。 2、保安员上岗应当随身携带保安员证、穿着保安服务、佩戴保安 服务标志。 提供随身护卫、安全检查、安全技术防范和安全风险评估服务的保安员上岗服务可以穿着便服,但应随身携带保安员证、佩戴保安服务标志。 3、保安员除值勤时穿着保安服务外,其它时间不得穿着保安员服 装。 4、保安员辞职或者被辞退、开除的,保安从业单位应当收回保安 员服装。 保安员服装丢失、破损,保安从业单位应及时补齐、换发和更新。 保安从业单位应妥善处理收回的保安员服装。 5、保安员应当爱护和妥善保管保安员服装和保安服务标志,穿着 保安员服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1)不同制式的保安员服装不得混穿。 (2)按照规定佩戴帽徽、肩章、领花、袖章等标志,不同制式标志不得混戴,不得佩戴、系挂与保安员身份或者值勤无关的标志、物品。 (3)值勤时需佩戴专用武装带的,应按规范佩戴。

二、保安员装备 1、保安安装备是指保安从业单位按照公安部规定的标准,为保安 员配备执勤时所需的交通、通信、防卫、防护等装备器材。 2、保安从业单位应对保安员的装备执行集中保管,并有专人负责 定期保养维护,建立领用登记制度。 非执勤时间不得使用保安装备。 3、保安员在执勤期间应注意自我防护,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 使用橡胶保安棍等防护装备。 (1)、协助捕捉现形嫌疑人遭到抗拒的。 (2)、协助处理打、砸、抢、聚众骚乱或结伙打架斗殴的 (3)、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遇到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情况紧急的。 (4)、遇到违法犯罪嫌疑袭击,需保护自身安全的。 使用防护装备实施正当防卫,不得超过正当防卫的限度。 4、保安员执勤时不得将橡胶保安棍随意转借他人,不得随意玩耍或挥舞橡胶保安棍,非紧急情况或人身安全未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不得使用橡胶保安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生产类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生产类人员职业资格认证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目的 为适应企业发展,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建立符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特点的评鉴管理体系,培育高素质的生产技术人员队伍,制定《内部职业资格认证生产技术类人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xx集团生产类的所有正式员工。 第三条权责 第四条评定原则 (一)公平原则。对所有申请人员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私。(二)公开原则。对考评过程中的一切信息均应公开,并及时告知申请人。 (三)实事求是原则。对员工的工作实践及工作业绩应该实事求是,客观看待,不应夸大或贬低。 (四)逐级申请原则。评定中不鼓励越级申请;建议由低到高,逐级申请评级。 (五)创新能力和业绩优先原则。对于在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生产技

术人员,经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同意,可越级评定其技术职等。第五条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 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的专门操作机构,其组成人员主要有: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业务单位负责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本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日常运作及委员会成员的召集。 第六条评定频度 1.集团内职业资格认证频度为每年一次,每年3月份提出评定申请,经资格审查后,4月份组织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进行考评,其他时间原则上不再进行内部职业资格认证。 2.人力资源部负责职业资格评审,并根据本办法召集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成员组织职业资格认证实施。 第七条评定级别以及薪酬福利

1.生产技术人员的薪酬福利由其评定的职等确定,参考上表; 2.以上所产生技能津贴纳入制造费用项目。 第八条评定程序 (一)申请 职业资格认证可有两种申请方式,分别为个人申请和单位申请。 (二)评定办法 1.职等分类 2.评定方式

体系认证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体系认证管理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610-84 体系认证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1条目的 为规范公司体系管理工作,依据《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等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对公司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做出以下要求。 第 2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项体系认证管理工作。 第 3条体系管理重点覆盖部门职责范围 3.1企管部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监督检查、持续改进的主管部门。 3.2安全生产管理部是能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监督检查、持续改进的主管部门。

3.3企管部/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管理性文件的管理和控制。管理性文件包括:综合手册、程序文件、体系管理涉及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3.4企管部负责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记录表格的种类、格式等进行汇总,规定各记录表格的保存期限,对各职能部门的记录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5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对与能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记录表格的种类、格式等进行汇总,规定各记录表格的保存期限,对各职能部门的记录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6企管部/安全生产管理部依据程序文件中《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要求,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会议内容的输入,对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整改措施计划”的实施情况组织内审员进行跟踪和验证。 3.7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监测以及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评审。

质量记录管理制度

质量记录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加强质量记录的管理,确保质量记录的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1.2适用本组织全部质量活动记录的控制与管理。 2、职责 2.1办公室负责公司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 2.2各职能部门,车间负责本部门的记录控制管理。 2.3质检部配合各部门,车间对质量记录的适用性,可行性评估工作。 3、质量记录的分类 ①进货检验和试验记录 ②过程检验和试验记录 ③成品检验和试验记录 ④入库,包装和发运交付记录 ⑤设计,生产型鉴定的检验和试验记录,周期检验和试验记录 ⑥检验和试验报告,质量分析报告,关键点控制图表,质量会议记录等 4、记录的标识,编目 记录应有明确的识别标识,为便于查阅,记录应进行编目,编目应按本部门记录的先后顺序进行,不得混编或重编。 5、记录的格式 对于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有记录表单格式要求的,应按规定表单格式形成文件,对于无规定要求的,使用部门可自行规定表单格式形成记录,

但记录的内容必须满足部门质量活动要求。 6、记录的填写,收集与存档 6.1记录的填写字迹应清晰可辨,记录不允许涂改,记录中有笔误需纠正的,应用双横杠划去原记录,并在原记录旁注明正确的记录,然后责任人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日期,记录的填写人在签名栏上必须签上全名,绝不允许有简易签名或拒 签现象。 6.2收集到的记录填写内容如不完整,责任部门应要求责任人及时补填。 6.3各部门在质量活动中,应做好各种记录的收集,应指定专人定期(每日/每月/每季)进行记录收集整理。 6.4收集到的记录应按类别及记录产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整理成册后在封面按规定条款作好编目标记。 6.5各部门的记录应定期(每月/每季)交办公室作统一存档管理。 6.6办公室应按部门,车间对记录进行分类存放和保管,存放地地点要干燥通风,应防止潮湿而致使存放记录产生霉变。 7、记录的保存年限 7.1根据记类的性质,类别制定相应的保存年限。API 16C保存年限为5年;7K保存年限为10年;其他文件记录保存年限为5年。7.2顾客有需求的,按合同规定的期限进行保存。 7.3对超过规定保存期的记录报总经理批准后,定期进行销毁。 8、记录的作用

产品标识标签管理制度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1.目的 对公司的产品以及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从原辅料的接收、工序生产、成品入库以及出厂)保持适当标识,并规定相应检验状态的标识种类和管理办法,以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实现追溯,确保合格品才能进入下一工序或出厂。 2.范围 适用于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全过程标识的控制和可追溯性管理。 3 .职责 3.1仓管部:负责所属区或内物料(包括原辅料、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及控制,并正确使用和保管好各种物品的标识。 3.2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标识与维持,若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追溯时,参与追溯工作的进行和评审。 3.3品管部:负责组织对物料进行质量状态标识,监督检查各执行部门的实施情况,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管理。 4 .定义 5.程序 5.1原料标识 原料、添加剂预混料、编织袋和标签等原辅料必须分区堆放,上锁存放,防止流失。原辅料进库后由仓管员编写《原料标识卡》,并挂上相应的堆头上,注明名称、供应商、数量、规格、进料日期等,质检员根据检验结果,在《原料标识卡》填上质量状况和使用要求。有毒有害物资必须与形成饲料的物料隔离堆放,并设有明显的安全警告性标识。 5.2.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标识 5.2.1生产过程中需使用的原辅料,必须先经仓管员同意,查清楚相应的标识卡,确定是合格的原辅料后才能领用,根据领料情况填写《原料出库单》和《原料耗用日报表》以便追溯,注意必须填写清楚供应商、检验编号和数量等可追溯信息。 5.2.2在生产过程中,若完成上一工序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下一工序的物料,须挂上标识牌,并在标识牌上注明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和下一工序,确保信息传达准确无误。 5.2.3各种返工料必须按分类要求进行归类堆放和使用。 5.2.4 从车间拉出来的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必须堆放在指定位置,并在叉料方向的两侧标明品种或编号、产生原因、数量、日期和班次等内容,以防误用。 5.3 成品标识

关于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和岗位技能认证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和岗位技能认 证工作的通知 各市分公司、省公司各直属单位、各省专业公司:为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和岗位技能认证对全业务经营发展的支撑作用,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现将职业技能鉴定和岗位技能认证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及时增加认证范围 继续开展通信业务营销员、通信营业员、客服代表,线务员、宽带终端安装维护员,交换、传输、电源、IP、无线网络优化、基站维护等各类机务人员,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和岗位技能认证。在此基础上,新增企业信息化类信息应用开发与维护、信息数据管理、信息业务支撑[计费结算])等四级岗位技能认证。集团公司岗位技能认证新增项目,根据集团统一安排另行通知。 企业信息化类信息应用开发与维护岗位认证对象为从事应用开发的需求分析与管理、开发商管理、应用系统的开发、测试、实施推广与维护等工作的人员;信息数据管理岗位认证对象为从事数据管理的需求分析、数据架构设计、数据标准与程序、数据存储与备份、数据安全、批量

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工作的人员;信息业务支撑(计费结算)岗位认证对象为从事计费、结算系统的规划、工程建设、专业管理、系统运营等重要环节的工作人员。 二、加大高等级的技能认证力度今年加强高技能人才 队伍建设工作是集团公司和省公司关 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高技能人才队伍分为销售技能型、服务技能型和维护技能型三类,分为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三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是通过岗位技能认证(职业技能鉴定)、劳动技能竞赛、技术比武、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等多种选拔评价手段,培养一批技能高,解决一线实际问题能力突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能够满足全业务运营和转型业务发展的一线销售、服务和维护工作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因此,各单位在岗位技能认证工作上要加大高等级的认证力度,创造条件,鼓励员工参加高等级的认证培训和认证考 核,逐步增大高等级证书的持证率。 三、加强外包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外包从业人 员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外包业务的服务质 量。根据行业管理部门要求,各单位要指导外包公司加强其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制定有效管理措施。要将外包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纳入统一管理范围,督促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

编号:SM-ZD-13416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 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保证认证质量,促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保护环境,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相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相关的活动,是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咨询、认可、培训、注册等工作。 第四条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遵循自愿原则,任何组织都可提出申请。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五条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导委员会)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部际协调机构,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工作进行统一

管理。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指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指导委员会下设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和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ISO14000系列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以下简称环认委)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及认可后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环注委)负责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的注册及对培训机构的认可。 第八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依据有关管理规定,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咨询机构的备案管理。 第三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要求 第九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须经环认委认可;从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或咨询工作的人员及相关培训课程须经环注委注册;环境管理体系咨

质量文件记录管理制度

分发号: D0

1 前言 本规定为规范记录管理而编制《记录文件管理制度》。 本规定由质量部提出,质量部归口。 为便于理解,将历次修订记录保留如下。 本规定由质量部起草,主要起草人:**** 自本文件下发之日起实施。 2 目的 为规范原始记录管理,加强对各类记录的有效控制,进一步规范记录的填写,体现记录的原始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特制定本制度。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公司生产管理有关的所有记录。 4 职权和职责 1. 生产部、质量部及相关部门的点检作业区、质检作业区负责各自的记录填写、贮存和保管。 D1

2.管理部负责记录需要委托印刷等日常管理。 5 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 1.原始记录是公司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要使公司原始记录的设计、印刷更加规范。 2.记录作为基础性和依据性文件,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和结果。 3.对记录的每一项要进行评审和取舍,选择那些必要的原始数据作为记录项。 4.在确定记录的格式和内容的同时,应考虑使用者的填写方便。 5.应尽量采用国际、国内或行业标准,参考先进公司的成功经验以使记录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6.在建立管理体系和修订过程中,应当对现行的记录进行清理,废除多余的记录,修改不适用的记录,同时应按要求统一编号。 7.对于同一种活动的记录格式应当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更,以免造成混乱。 8. 记录的建立、更改、委托印刷 8.1记录的建立、更改由主管部门或使用部门提出,委托印刷由使用部门提出。记录的建立、更改、印刷量须经主管部门对记录的内容、使用量等方面审核后执行。 8.2生产部负责对生产现场相关记录表格的统一编号后再委托印刷。 D2

安全标识管理制度实用版

YF-ED-J102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安全标识管理制度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安全标识管理制度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目的与范围 为认真执行安全标志标准,加强标志的使 用、维护和管理,发挥安全标志的警示作用, 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施工现 场、生产、生活、办公场所的安全标志的管 理。 二、定义 安全标识是向工作人员警示工作场所或周 围环境的危险状况,指导人们采取合理行为标 志的。安全标志能够提醒工作人员预防危险, 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当危险发生时,能够指示

人们尽快逃离,或者指示人们采取正确、有效、得力的措施,对危害加以遏制。安全标志不仅类型要与所警示的内容相吻合,而且设置位置要正确合理,否则就难以真正充分发挥其警示作用。 三、职责 1、安保部门负责对安全标志的采购、发放、入库、使用、管理 2、各部门负责所在区内安全标识的维护和保养 四、工作要求 1、安全标志牌应设置在醒目和施工现场危险部位与安全警示相对应的地方,使施工人员及相关人员注意并了解其内容。遇有触电危险场所,应使用绝缘材料的标志牌。

生产部员工技能评定管理制度

文件修订记录 文件版本日期 修订 页次 描述2012-3-6 全部新制定 1.目的: (3) 2.范围: (3) 3.职责: (3)

3.1岗位技能认证接口人 (3) 3.2生产部 (3) 3.3人力资源部 (3) 3.4相关部门 (3) 4.员工技能管理组织结构 (3) 5.名词解释 (3) 5.1员工岗位技能 (3) 6.岗位技能的级别: (3) 7.工作程序: (4) 7.1岗位技能认证方式: (4) 7.2技能认证标准 (5) 8.员工上岗资质认证流程: (6) 9.相关文件 (9) 10.相关记录: (9)

1.目的: 为了更好的规范一线员工遵守公司的工艺质量要求,引导和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岗位技能,从而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 2.范围: 2.1.1本文件适用范围:SST生产部一线员工岗位技能评价 3.职责: 3.1岗位技能认证接口人 根据生产车间或者公司的要求,受理认证申请,组织开展员工岗位技能鉴定; 定期参加生产部组织的岗位技能认证问题分析会; 负责向运营副总汇报岗位技能认证进度、成果等相关情况。 3.2生产部 负责触发岗位技能认证申请; 负责组织理论考试; 负责实际技能现场鉴定; 负责向鉴定小组提供产量考核、质量考核、工艺纪律考核、设备纪律考核基础数据; 负责鉴定结果的分析和改善。 负责鉴定结果的分级、上报和存档工作; 负责将员工的技能等级张榜公布。 3.3人力资源部 负责认证后的技能卡方法工作; 负责对认证优秀员工的激励工作, 个人薪资调整或晋升时,以此方案为依据之一,向S、A级员工倾斜考虑。 3.4相关部门 技术部负责认证理论考卷的拟定; 负责认证结果审议。 设备部负责设备主操技能评定。 4.员工技能管理组织结构 岗位技能鉴定小组总体负责人为运营副总;生产执行负责人为生产管理科主管。 生产部、人力资源部、设备部、技术部和质量部分别设有固定岗位技能鉴定接口人。 具备岗位技能鉴定的人员为相关部门主管以上人员或经过岗位技能认证具备培训能力的员工。 5.名词解释 5.1员工岗位技能 是指按照公司的工艺质量要求,评价其是否符合岗位要求的一种能力,岗位技能包含理论知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共2类能力。 6.岗位技能的级别: 岗位技能共分为六级:

GSP认证管理制度

北京格瑞纳健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文件 目的:规范公司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工作的管理。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药品 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药品批发企业GS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 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GSP认证工作的发起、认证前准备、认证过程及通过认证后由认证到实施过渡四个工作流程的管理。内容: 1.GSP认证工作的发起。分为两类:初次认证和重新认证。 1.1初次认证是指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在经营活 动开始之前,依法申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经营企业药品 经营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对药品经营企业实施《药品经营 质量管理规范》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依法获得认证证书的 过程。 初次认证的发起,应由总经理提出认证要求,由总经理办公室 会同质量管理部门初步确定认证期限、认证范围,最后通过人 事行政部发放通知,通知物流部、销售部、总经办、质量管理 部、工程部、人事行政部,通知内容应包含认证动员、认证期 限、认证范围等。

1.2重新认证是指已获得《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 的企业,在证书到期前3个月内,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 的认证程序,对申请企业进行检查和复审,并换发证书的过程。 重新认证的发起,应由质量管理部门提出认证要求,总经理批 准后,由总经理办公室会同质量管理部门确定认证期限及认证 范围,最后通过人事行政部发放通知,通知物流部、销售部、 总经办、质量管理部、工程部、人事行政部,通知内容应包含 认证动员、认证期限、认证范围等。 2.认证前的准备 2.1组织准备:建立GSP认证领导小组,以领导、指挥、协调 认证工作。组长由企业法人或者企业法人授权的总工程师担 任,成员包括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技术骨干。领导小组下分设: 人员培训、硬件、软件系统工作小组。 在组织准备过程中,质量管理部应核查企业“机构与人员”准 备是否符合现行GSP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向人事行政部申 请聘用有资质的人员,并准备好《药品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 图》,该图应包括各组织部门的功能与相互关系,部门负责人。 2.2人员准备 质量管理部、人事行政部应确保各职能部门(人员管理部门、 设备管理部门、经营流程管理部门)有一名懂业务又具有表达 能力的技术负责人能实事求是的回答GSP认证检查员的问题。 质量管理部应准备好《药品批发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文化程度 登记表》、《药品批发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文化程度登记表》、 《高、中、初级技术人员的比例情况表》。 2.3培训准备 在申报认证前,质量管理部、人事行政部要组织GSP认证的技

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

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1、总则 1.1为了规范公司各类文件的类别、编号规定、格式;编写、审批和发布、发放规则;评审、修订、作废管理,以提高文件编写质量,加强文件的系统性、协调性、合规性、适用性、唯一性;为保证记录收集及时、传递有序、标识清晰、保管齐全完整、归档及时、销毁受控等。特制定本 文件。 1.2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内部文件、外来文件和记录的管理。 1.3本文件相关部门的职责: (a)行政部负责确定公司文件的相关管理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编号、登记及分发。 (b)行政部负责外来文件的收发和公司的档案管理。 (c)各部门负责编制及审核主管工作所需的文件。 1.4公文的管理执行公司《公文管理办法》。 2、文件分类 2.1本公司将内部制定的文件分为如下类别: (1)管理手册:向公司内、外部提供关于公司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的文件; (2)管理制度类文件:通过公司通知类公文形式发布,适用于公司各部门,或适用于一个 部门但较重要的管理类文件。包括: (a)管理制度:规定如何一致地完成主要管理过程的信息的文件,主要用于职能部门管 理主要管理过程。 (b)方案、办法、细则等:规定如何一致地完成主要管理过程中相对独立活动的信息的 文件,主要用于职能部门管理各项相对独立活动。 (c)预案:规定各种紧急情况的应急方法的文件。 (3)作业类文件:阐明作业标准、作业步骤、作业检查要求的文件,如作业规程、安全操 作规程。 (4) 记录:规定填写内容的格式文件,一般随管理制度类及作业类文件同时发布。 3、文件编制总要求

3.1 各类文件所规定的条款应明确而无歧义,并且在其范围所规定的界限内按需要力求完整、 清楚、准确、相互协调,能被未参加文件编制的相关人员所理解。 3.2 各类文件充分考虑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 性,并考虑最新管理水平,能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3.3在各层级文件内,文件的结构、文体和术语应保持一致,同类文件的结构及其章、条的编号应尽可能相同,类似的条款应使用类似的措辞来表达,相同的条款应使用相同的措辞来表达。 3.4在各层级文件内,某一给定概念应使用相同的术语。对于已定义的概念应避免使用同义 词,每个选用的术语应尽可能只有唯一的含义。 3.5文件的内容应便于实施,并易被其他文件引用。 3.6为了保证文件的及时发布,在制定文件时,应遵守文件制定程序。在起草文件前,应确 定预计的结构和内在关系,尤其应考虑内容的划分。 4、文件内容及格式要求 4.1公司根据各项管理工作的需要,明确各类文件应描述的基本内容要求。按照相关要求,根据 公司实际,规定各类文件格式,以保证公司文件的规范有序。 4.2公司管理手册应描述公司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方针、目标等基本信息;公司各项主要工作 的责任部门、职能定位及管理要求。 4.3管理制度类文件应描述公司层面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及方法,应使用的相关记录等。 4.4作业类文件应描述相关作业要求、步骤等。 4.5记录是反映管理活动实施过程和主要内容。配套纸质记录表格的格式见附录5。如使用信 息系统上的电子记录,按照信息系统上确定的格式执行,在相应的文件中给予说明。 5、文件编制、评审 5.1 各部门根据管理需要按照第3章、第4章的要求编制相关管理类文件。 a)公司安全管理手册由质安部组织编制; b)管理制度类文件或作业文件由各相关主办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5.2 行政部组织各相关主办部门评审文件。 c)各文件编制主办部门组织本部门内部评审所负责文件的可操作性; d)各文件编制主办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评审所负责文件的接口合理性;

LOGO使用管理办法(1)

山东省民间融资机构LOGO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山东省民间融资机构规范健康发展,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树立良好行业形象,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机构的意见》、《山东省民间融资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民间融资机构,是指按《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机构的意见》(鲁政办发〔2013〕33号)设立的民间资本管理机构和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 第三条山东省民间融资机构协会(以下简称“省协会”)为山东省民间融资机构商标(LOGO)(以下简称“行业标志”)的注册所有人,享有对注册商标的专有使用权、管理权、收益权、处分权、续展权和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 第四条行业标志为注册普通商标,注册使用范围为所有商品和服务项目,省协会有权依法许可省协会会员或其他

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使用该商标,许可使用范围以双方签订的许可合同为准。 第五条省协会负责行业标志使用申请的审查、《山东省民间融资机构行业标志许可合同》(以下简称“《许可合同》”)的签订和行业标志使用情况管理工作。 省协会驻各设区市办事处(以下简称“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民间融资机构行业标志使用申请的初审、行业标志使用情况跟踪检查;负责本地区违规、非法使用行业标志的查处工作。 第二章行业标志的使用和管理 第六条申请行业标志使用的民间融资机构(以下简称“申请机构”)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经省金融办审核同意并进行统一编号; 2、经当地有权部门批准; 3、完成工商注册,取得法人登记证书; 4、取得省协会会员资格; 第七条民间融资机构的营业网点或分支机构使用行业标志应履行下列程序。 1、在县(市、区)内经营的,增加营业网点使用行业标志的,应在办事处备案。

体系认证管理制度

体系认证管理制度 第1条目的 为规范公司体系管理工作,依据《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等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对公司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做出以下要求。 第2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项体系认证管理工作。 第3条体系管理重点覆盖部门职责范围 3.1企管部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监督检查、持续改进的主管部门。 3.2安全生产管理部是能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监督检查、持续改进的主管部门。 3.3企管部/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管理性文件的管理和控制。管理性

文件包括:综合手册、程序文件、体系管理涉及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3.4企管部负责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记录表格的种类、格式等进行汇总,规定各记录表格的保存期限,对各职能部门的记录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5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对与能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记录表格的种类、格式等进行汇总,规定各记录表格的保存期限,对各职能部门的记录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6企管部/安全生产管理部依据程序文件中《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要求,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会议内容的输入,对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整改措施计划”的实施情况组织内审员进行跟踪和验证。 3.7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监测以及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评审。 3.8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收集、识别、传递和更新,负责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

药店质量记录管理制度

XX药店管理文件 1、目的:提供符合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依据,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真实性、规范性、可追溯性,有效控制质量记录。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企业质量体系记录的管理。 4、责任:质量管理人员、采购员、验收员、养护员、保管员、营业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 质量管理人员为质量记录的管理人员。 5.1.1 起草企业质量记录管理制度,汇编《质量记录清单》,并汇集记录的空白样本,报企业负责人确认。 5.1.2 负责组织质量记录的起草、审核和修订工作。 5.1.3 负责对各岗位质量记录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指导、评估。 5.1.4 负责对各岗位质量记录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5.2 各岗位负责保证企业质量记录的符合性、全面性、真实性。 5.2.1 各岗位负责企业所需质量记录的种类并设计其格式。 5.2.2 负责编制企业质量记录清单,清单内容包括名称、编号、保存期、存放地点等,并汇集备案各记录的空白样本。 5.3 记录的设计、审核:

5.3.1 质量记录由使用人员设计,报质量管理人员。 5.3.2 质量管理人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核。 5.3.3 审核通过的记录样本由质量管理人员保存管理,并通知有关人员可以使用。 5.4 记录的形式: 5.4.1 记录一般采用表格的形式。 5.4.2 每种记录至少要有以下项目:名称、内容、页码、记录人(审核人等)、记录时间。 5.4.3 记录可采用纸张或磁盘等媒体形式。 5.5 记录的标识: 5.5.1 装订时,装订本的封面应标明质量记录的名称。 5.5.2 作废或留样的空白记录样本应在右上角有相应标识。 5.6 记录的填写: 5.6.1 质量记录的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不空格,不漏项)、字迹清晰,不能随意涂抹,没有发生的项目记“无”或画“/”,各相关负责人签名不允许空白,要签全名。 5.6.2 如果发生错误需更改,应用“-”划去原内容,写上更改后的内容,需在更改处由更改人签名(章),签名要签全名,更改原内容应清晰可辨;日期填写要清晰。 5.7 记录的储存、保护: 5.7.1 记录由质量管理人员统一保管,防止损坏、变质、发霉、遗失。 5.7.2 记录应按规定期限保存。

认证标志使用管理规定

技术研发部 认证标志使用 管理规定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1 目的 1.1 为规范公司取得的产品认证标志和体系认证标志的正确使用,确保所有认证标志的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 2.1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取得的所有产品认证标志和体系认证标志。 3 职责与权限 3.1 技术研发部负责编写及修改认证标志管理制度文件。企划部负责对公司所有外来认证标志的使用进行管控, 3.2 企划部、总经理工作部、质量管理部负责合理使用认证标志。 3.3 其他部门使用标志时必须到企划部报备后方可使用。 4 认证标示的使用 4.1 公司获得的认证标志 4.1.1 产品认证标志,即TUV认证标志、CQC认证标志、CE认证标志、CCC认证标志及后续UL认证等; 4.1.2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志。 4.2 认证标志的使用。 4.2.1 公司所取得的“CE”、“TUV”、“CQC”及“CCC”认证标志在公司的各种宣传品上、产品标签、包装箱、公司产品宣传册、公司网站等可以使用。 4.2.2 “CE”认证标志必须加施在产品标签或包装箱的显著位置。 4.2.3 “CCC”认证标志的使用必须遵守《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 4.3 认证标志尺寸要求 4.3.1 使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时,具体的规格、尺寸和形式按所需比例缩放,但必须保持标志的完整、清晰可见及不得变形。 4.3.2 使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时,各标示LOGO之间间距视标识尺寸而定。必须保持标志的完整、清晰可见及不得变形。 4.3.3 各种标志LOGO的颜色必须按照认证机构标准颜色执行,若需要复印标示LOGO时,则不具备完整法律效应,标示为复印件只能具备参考价值。 4.4 标志使用的监督 企划部对公司的认证标志进行专项管理,定期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员工岗位技能考核办法

员工岗位技能考核办法 一、目的 为提升在职员工个人综合操作水平,加强人员对品质、流程及机器的掌握程度;使在职员工得到完善的岗位技能培训。同时督促各部门基层管理人员加强对在职员工的培训落实状况,进一步完善培训考核机制;明确员工工作职责及要领,通过对线上员工的“应知应会”内容进行考核认证达到线上岗位操作要求,特制定“员工岗位技能考核”认证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仅适用于生产车间员工各个工种及岗位技能考核认证 三、考核权责部门 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岗位技能培训的统筹规划、每个月两次的签到表追踪及考核认证的督导。 各部门:部门经理负责督导,由各部门技术员针对应知应会的内容组织本部门员工进行岗位技能考核及认证。 质检:协同各部门技术员进行员工岗位技能考核及认证 三、“应知应会”内容

1.应知内容: 1)公司的厂规厂纪及规章制度 2)安全常识 3)5S的落实时性 4)品质标准的掌握 5)各工序操作基本流程及知识的了解 6)设备简易维护与保养 2.应会内容: 1)对本职工作岗位及流程应该必须熟悉操作的知识 2)各工序的操作技能 3)各工作岗位标准操作的使用 4)机器简易故障排除 5)自主检验的落实

四、考核等级划分: 1.由各部门依据工序的不同,设定各工序考核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 1)等级共分三级:A级、B级、C级 A级:善于技术类的指导及处理相关流程出现的问题 B级:熟练多岗位操作技能,并能协助配合本班组工作 C级:熟悉并了解基本的操作流程及知识 五、考核认证操作程序: 1.由各部门成立考核领导小组 1)考核组长:部门经理(监督考核) 2)考核组员:质检与技术员(实施考核) 2.考核小组对员工岗位技能考核认证过程期间,需要听取考核人的陈述及其它员工的意见的基础上,对照应知应会考核内容提出考核初定级别。 考核评估机制实施细则:

工艺验证管理规定

工艺验证管理规定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工艺验证管理办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工艺验证。 2工艺验证的目的 通过工艺验证的有效实施,考察某一工艺过程是否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预定规格及质量标准的产品。为工艺规程定稿提供依据。 3职责 技术部:负责工艺验证方案的起草,并下发相关单位。 生产部:负责工艺验证方案的计划下达。 生产车间:负责工艺验证方案的组织实施。 质保部:负责按计划完成工艺验证方案中相关检验任务,确保检验结论正确可靠。并总结验证结果,向技术部提交验证产品的检测报告。 工艺员:负责工艺验证现场指导,解决验证现场问题,校对和调整、固化工艺文件。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工艺验证方案及报告。 技术副总:负责批准工艺验证方案及报告。 4内容

4.1验证小组成员 工艺员、生产部相关人员、检验员、质量员、生产车间相关人员。 4.2验证步骤 4.2.1制订验证计划 4.2.1.1由工艺员首先起草该工艺的验证计划,然后将验证计划交给验证小组讨论和 审批后分发至各责任部门。 4.2.1.2验证计划包括: 简介:简要说明验证对象信息、验证目的和拟采用的验证方法。 验证小组成员。 验证工作日程安排表(包括各验证项目的实施部门、责任人、实施日期及完成日期)。 4.2.2验证准备: 4.2.2.1负责验证现场的工装管理员提前半个工作日通知做好准备工作。 4.2.2.2工艺员负责提供现场验证的工艺文件。 4.2.2.3检验员负责准备好现场验证检测器具和质量文件。 4.2.2.4相关车间负责按验证计划准备好相应的工装设备、生产材料,并指派好验

质量记录管理办法

第一条公司应建立标准质量体系,要求供方制订质量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归档、存贮、保管和处理程序,并贯彻执行。质量记录是获得必 要的产品质量及有效实施质量体系各要素的客观证据。 购买产品的质量与最终产品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供方和分供方 的质量记录应考虑制定一个保证产品质量的程序。 第二条产品质量记录 这些记录包括下列类型的文件: 1.产品规范。 2.主要设备的图纸,原材料构成说明书。 3.原材料实验报告。 4.产品制造各阶段的检验和实验报告。 5.产品允许偏差和获得认可的详细记录。 6.不合格材料及其处理的记录。 7.委托安装和保修期内服务的记录。 8.产品质量投诉和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第三条质量体系运行记录 这些记录将证实质量体系的正常运作,包括标准操作程序的有效运行。 1.质量审核报告和管理评审记录。 2.对供方及其定额的认可记录。 3.过程控制和纠正措施记录。 4.试验设备和仪器的标识记录。 5.人员资格和培训方面的记录。 第四条典型的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是实施质量体系各要素的原始证据。通常不被认为是质量成本。 以下是一生产企业应用质量记录的典

型例子。这一核查表可随着公司的规模、产品的类型、合同的要求和质量体系的改变而变化。 1管理职责 (1) 资源评估和为维护质量体系对人员要求的评价的详细记录。 (2)管理评审记录,包括评审结论,采取措施的记录。 (3)质量手册、质量计划和有关文件的发放记录。 (4)对已颁布的质量体系文件及其有效期的修订的记录。 2合同评审 (1)进行合同评审的备忘录。 (2)接受评审和评审结果的记录。 (3) 供方对需方的要求进行修改和需方接受修改的详细记录。 3设计控制 (1) 根据包括市场调查在内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设计验证的详细记 录。 (2) 在计算和分析基础上的设计输出,在生产线上对其验证的详细记 录。 (3)同意生产单位改变设计的详细记录。 4文件控制 (1) 编制有效文件(包括文件的正式前言)、批准的日期、标识符号的 数量的细节。 (2)批准文件修改的细节和执行日期的细节。 5采购 (1)采购制度包括参考规范、蓝图等的细节。 (2)供方选择和评价的细节;供方认可的核检表。 (3)采购产品的检验记录,接受和拒绝的数目记录。

标识标志管理制度

标识标志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规范安全生产的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安全警示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司员工权利,加强监督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范围 公司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3. 职责 (1)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危险源进行评估标示汇总。 (2)设备部负责对一些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进行安装 4. 内容 (1)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危害告知是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和防护措施如实告诉公司员工,告知的形式包括劳动合同、公告栏和培训;职业病危害警示是在工作场所设置可以使员工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线条、相关文字、信号、报警装置及通讯报警装置等。其中图形、线条和相关文字统称为警示标识。 (2)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公司员工,并按GBZ158-2003设置警示标识。 (3)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选用并设置相应的防护标识。

(4)在工作场所中公司员工应严格按照告知和警示提示进行防护。 (5)办公室、生产部及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有权对各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有权提出处理意见。 (6)告知 1)存在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噪音等职业病危害的车间部门必须将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等情况通过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公告等方式如实告知公司员工,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2)公司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在合同中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在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时,应当依照前条规定,向员工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3)定期对员工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规定方面的培训,主管部门应了解其设置和使用方法。 4)各车间部门要对公司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被告知的内容、识别警示标识的含意和应对措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标识内容列入 在岗职业卫生培训范围。 5)设置公告栏: A.在公司门口、作业场所醒目位臵设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