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写作训练应走进学生生活

写作训练应走进学生生活

写作训练应走进学生生活
写作训练应走进学生生活

写作训练应走进学生生活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5年第8期

王书月

从教近30年,我一直在想:写作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写作教学的价值体现在何处?近日研读《洪氏语文》中几则写作教学案例,猛然想起王栋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最有价值的

是对写作的爱,至少要能有对写作的敬重”,于我心有戚戚焉。

洪先生的这些教学案例之所以成为经典,我想一是都和学生当时的生活密切相关,二是他

好像没有过多地去空谈策略和技巧,而是润物无声地把“人”这个字在写作过程中渐渐“立”

起来,这正应是写作教学的起点,也直指写作教学的终极目的。

一,激发联想,恢复生活和知识的必然联系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说过一句话,“学校里教授的知识都是二手货,甚至是三手货。一切学

问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从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归纳出来的”。但是在目前社会,谁能质疑

这些二手货甚至若干手货的知识,或者质疑这些知识的运用效率?知识一旦成为死的东西,无

论检测它的技术或者考试制度多么高明,我认为,一切都会归于无用。

原因是什么?因为关键是这些知识怎么得到高人性化的运用。我们的教学过程基本不提人性,更谈不到人性化了。何谓“高人性化”?一句话,就是学会陪学生玩,会“玩”才是知识

人性化的最高境界,洪先生就是会陪学生“玩”的高手。

洪先生的高明之处在于恢复了知识和生活的“必然联系”。他在指导初一学生“人物速写”训练时并没有让学生直接写,而是在学习《一面》并提取出人物速写要领的基础上引写,这就

使得读和写产生了联系,有利于学生找到写的着力点。这么多年来我们谈写作,知识灌输得不少,但写作状况却不如人意。原因何在?在于我们切断了读写之间的联系。

洪先生的高明之处还在于珍惜身边的真实元素。写人物速写我们可以写生活中的各色人等,但洪先生“舍远求近”,让学生写自己的身边人。陪学生玩,就要蹲下身去,和学生处于同一

个视界,才能发现生活的真相。比如学生写自己的同学缺门牙这个细节,课堂里响起了窃窃的

笑声,如果老师批评一下,笑声没有了,生活的真实也就没有了,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就有可

能会陷入为文造情、胡思乱想的怪圈。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莎拉马戈说:“如果你能看,你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

观察。”这句话说到三个概念:“看”、“看见”、“观察”,初看差不多,实则区别很大,“看”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视觉表达,“看见”则已经进入社会学领域,是人已经用心灵去

感应外面的世界,而“观察”可以说才是文学、教育学应当涉及到的,看事物之间的联系,看

事物的细节如何衷达事物的本质等等,某种意义上讲,观察是阅读和写作都必然需要的一个环节,是实现读写共生的核心。回到上面提到的问题,其原因就在于一般人写的是他看到的,而

没有写出生活中与此联系的一切,因此才会让人感觉是虚假的。

在《你看他像谁——给本班一位同学画像》的课堂中,姚逊同学朗读刚刚写好的短文后,

洪先生没有停留在肯定他写得像不像,也没有被写缺门牙是否有损同学形象的争议打乱思维的

过程,而是请出“豹头环眼”的张飞,又请出“瘦得教人担心”的鲁迅,讨论人家为何这样写

之后,顺势话锋一转问:“姚逊笔下的人物,外形有哪些特征?”洪先生接着问出了那要紧的

一句:“写张飞的‘豹头环眼’,写鲁迅先生的‘瘦得教人担心’,写同学的‘缺颗门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