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语文碑志柳子厚墓志铭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高中语文碑志柳子厚墓志铭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高中语文碑志柳子厚墓志铭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高中语文碑志柳子厚墓志铭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高中语文碑志柳子厚墓志铭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

大家散文》

本课话题——直面人生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逆境,对人是一种考验。然而,对于逆境的态度决定了人生的成败。只要在逆境中能够直面人生,能够坚强,逆境也能够成就人才。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刘芳,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一名盲人女教师,人称“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从被医院确诊为患上“视网膜色素变性”后,刘芳逐渐由光明走向了黑暗。当还有微弱的光影感知时,她在教学中费尽心思创新教法,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但没有后退,反而成为年级中的佼佼者。失明后的刘芳没有消沉,勇敢面对现实,直面人生,在校园德育领域里为学生开辟了“心灵家园”,担当了迷失方向学生的引路人。近年来刘芳的“影响力”扩大到校园之外,她受邀到其他学校和单位做报告,写励志小说,她的奋斗故事让无数聆听者和读者潸然泪下。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2.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3.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培根4.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

——莎士比亚5.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道路。

——拜伦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讳.

宗元( ) 祖奭.( ) 韩瑗.

( ) 比.岁( ) 踔.

厉风发( ) 涯涘.( ) 相侔.

( ) 没.世( ) 逮.

其父时( ) 诩.( ) 陷阱.

( ) 涿.( ) 【答案】 huì shì yuàn bì chuō sì móu mò dài xǔ jǐnɡ zhuō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始?????长曰周六,始.四岁( )庭中始.

篱(《项脊轩志》)(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 )

(2)质?????其俗以男女质.钱( )则使归其质.(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

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援疑质.

理(《送东阳马生序》)( ) (3)以?????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其俗以.男女质钱( )无辞以.

白其大人( )而其人自视以.

为得计(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 )斧斤以.

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 【答案】 (1)副词,才/副词,起初/动词,开始/副词,曾经 (2)动词,抵押/名词,人质/同“锧”,承斧的砧板/副词,询问 (3)介词,因为/介词,用/连词,来,表目的/动词,认为/介词,在/连词,和“上”“下”“南”“北”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介词,按照

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例.出为刺史 ( )________

(2)遵从而家.焉( )________

(3)议论证据

..今古( )________

(4)率常屈.其座人( )________

(5)不自贵重.顾藉( )________

【答案】(1)名词作状语按惯例(2)名词作动词安家(3)名词作动词引用证据(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器重,重视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虽少年已自成人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成年人。

(2)无辞以白其大人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成年人。

(3)为词章泛滥

..停蓄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答案】(1)成才。(2)父母。(3)文笔汪洋恣肆。

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不自贵重顾藉。(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不行于时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例贬州司马。(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不为世用。(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死高宗朝。(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宾语前置句自己不看重和顾惜自己。

(2)状语后置句理想不能在当时施展。

(3)被动句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

(4)被动句、省略句(柳子厚)后来因为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正字。

(5)被动句材干不能为世间所用。

(6)省略句在高宗时被处死。

[常识·速览]

[探背景]

唐朝中期,社会危机四伏: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中央政权实力逐渐削弱;吐蕃(bō)、回纥威胁唐边境。贞元二十一年(805),唐顺宗李诵即位,力图改革朝政,提拔重用了一批拥护自己又具有革新思想的人,如王叔文、王伓(pī)等。当时柳宗元仅33岁,与王叔文交谊很深,政治见解又一致,被王叔文提拔为礼部员外郎,又团结了其他人,如:刘禹锡、韩秦、韩晔、陈练、凌准、程异、韦执谊等(加上柳宗元共八人)。

顺宗在即位前一年得了中风病,一直体弱多病,国家大事都交给王叔文、王伓、柳宗元等人管理。他们在贞元二十一年二月执政,积极推行政治革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引起了藩镇和宦官的联合反对。宦官以顺宗有病为名,要立他的儿子李纯为帝。贞元二十一年八月,李纯夺取了皇位,王叔文集团立即遭到了宦官的政治迫害。王叔文被杀;王伓被贬,不久病死。第二年剩下的八人都被贬为司马,这就是著名的“八司马事件”。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当了十年司马,多年的被贬生活使他接触了下层百姓的生活,开阔了视野。他刻苦钻研经史百家,研究古往今来的重大课题,取得了很大的文学成就,创作了许多好作品,如:《永州八记》《封建论》等。公元817年,他又被贬到柳州。公元819年唐宪宗大赦时,把柳宗元召回朝廷,但诏书下来时柳宗元已病死,年仅四十七岁。

韩愈、柳宗元虽政见不同,但韩愈对柳宗元的为人品行、文学成就非常欣赏,二人友情深厚。韩愈为柳宗元的去世连写了三篇纪念文章,即《柳子厚墓志铭》《柳州罗池庙碑》和《祭柳子厚文》。其中,以《柳子厚墓志铭》写得最好。

[巧识文]

墓志铭

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用以记载死者的世系、生平及其后代状况,并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文章通常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叙述死者的姓氏、爵位、世系和生平事迹;后一部分是铭文,缀以韵语,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颂赞。

这一篇墓志铭的铭文极短,是一种变革。按照惯例,墓志铭要为死者隐恶扬善。但是作者并未一味颂扬,而是采用史传写法,兼寓褒贬,虽然由于政治立场决定,他的褒贬并不一定符合历史事实。文章感情真挚,笔墨顺畅,而又顿挫有力,深刻蕴藉,不愧为古代墓志铭中的佳作。

[整体·感知]

本文以朋友之义为内容主线,叙述了柳宗元家世、自身才华、坎坷仕途、卓越政绩及文学成就,极力称颂柳宗元,处处表现出深厚的朋友之情。

[文脉·梳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答案】①出仕被贬②文学成就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开篇介绍柳宗元的家世,强调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介绍柳宗元家世时特别强调了祖父和父亲的气节,尤其是强调了其父柳镇的孝道和刚直。一方面说明柳宗元的好品德继承于祖先,另一方面也暗为柳宗元参与二王集团辩白。

二、阅读第2~6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2.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柳宗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角度人物特点

文学才华横溢,“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政务改变风俗,指导后生为文,“因其土俗,为设教禁”,“指画为文词者,悉有

法度可观”

人格勇于为人,愿与刘禹锡换贬地,体现其高尚的节义间”这一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刻苦学习,专心诵读,使身处逆境的柳宗元文笔汪洋恣肆,风格雄厚凝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久斥”和“穷极”。柳文的精裁密致、沉郁峭拔是在其困顿不幸的人生遭遇中刻苦自励的结果。

4.第5段,在赞美柳宗元的节义时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柳子厚的品行与那些见利忘义的小人所作所为作对比。(2)将那班小人平日里虚情假意的信誓旦旦与一旦临小利害而不复相顾的丑陋作对比。(3)将“禽兽夷狄所不忍为”与那些小人“自视以为得计”作对比。这样既突出了柳宗元的高洁品行,又鞭挞了庸俗的世态人情。

三、阅读第7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5.贯穿文章诸多材料的主线是什么?文章第7段是否为闲笔,为什么?铭文有什么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朋友之义为主线。第七段并非闲笔,它回应了前面议论友情的话,再比衬柳生前为人之正直,借以鞭挞世俗的丑恶风习,使文章更进一步,突出了文章主旨。

铭文语短情深,因为死者生前曾以无后为忧,而死后孩子又特别小;所以铭文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同样表现作者对柳的一往情深。

[话题·互动]

话题:韩愈对世俗友情的批判对现实生活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该如何看待友情?

学生甲:在你遭遇不幸的时候,友情就是你避风的港湾,它会帮助你走出不幸,给予你最贴心,最真切的关怀,使你不再悲伤,不再忧郁,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在你获得了荣誉,取得了成功的时候,友情就是使你继续前进的鞭策,让你不要骄傲,朝着更新的目标前进。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友情,是点缀青春的乐章,它是我们的人生中最美妙、最动听、最能打动人心弦的乐章,它每一个音符无时无刻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跳动着;友情,是我们生活中

的阳光,它使我们每个人的心都变得更加温暖,使人与人之间更近了。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夹叙夹议文增色

这篇墓志铭有重点地选取了柳宗元一生的典型事例来加以叙述,夹叙夹议的写法来表现柳宗元的才德,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成功地塑造。叙事简洁,议论精当,两者相得益彰地表现人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

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方法能够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而且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因而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2.写法指导

(1)如何处理记叙文中的“夹叙夹议”?

①记叙和议论的结合应是有机的。二者不能相互脱钩。记叙为主,议论为适当的提炼、概括和升华。议论要简洁明了,不宜过长,要做到议论是叙事的灵魂。

②合理安排议论的位置。议论用在全文或一个大层次的开头,起提示、概括文章内容、表明作者思想、立场而展开下文的作用。也可以用在文章结尾或一个大层次的结尾,用来深化主题,揭示自己的思想、看法。

(2)夹叙夹议的写作步骤:

第一步,写好“夹叙夹议”中的“叙”。一般说来,“夹叙夹议”中的“叙”常见的有三种情况:记叙性叙述、描写性叙述和议论性叙述。记叙性叙述带有很强的叙事性。描写性叙述有浓厚的描写色彩。议论性叙述往往由几个事例构成,常采用排比的句式,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表达出飞扬的激情和深邃的思想,极具感染力。这种“叙”难说是叙还是议,实际上是理性化的叙述,叙议一体,渗透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这三种叙述方法,记叙性叙述要把事件的过程写清楚,适合举一个事例时使用;描写性叙述要有对人物和情节的想象再造,适合对一个场景或情境的描述;议论性叙述要选择几个相关的事例,具有概括性,适合列举一组典型事例时使用。在训练中,可以针对所选事例和自己的写作习惯而采取恰当的叙述方法。

第二步,写好“夹叙夹议”中的“议”。“议”是“夹叙夹议”语段的核心、灵魂,是事例叙述的意义之所在。“议”,有四种常见的议论方式。

①分析性议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议论形式,是对叙述的事例加以分析,揭示事例的内涵,阐释事例的意义,透析事例的实质,使读者能够悟道明理。

②感悟性议论。这种议论在叙述事例之后生发开去,着重表达作者的感想和领悟。

③联想性议论。由事例引发联想,由此及彼,联想到过去、现实、未来,联想到包含着类似道理的事例,表达出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

④对比性议论。先是对所叙述的事例阐述、挖掘,然后再举出事例与之比较分析,找出二者的相同点或不同点,通过对比,孰优孰劣,褒贬分明。

3.迁移应用

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个夹叙夹议的片段。不少于3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位老禅师住在深山中,一日他踏着月光回家,到家时发现有个小偷正在光顾他家。老禅师初见时想将小偷抓住,但是佛法的教诲令他放弃了这个念头,他脱下长袍,静候门外。小偷出来之时,老禅师对小偷说:“你大老远来看我,可我实在穷,没什么好让你拿的,就把这件长袍送给你吧。”小偷惊慌地抓住长袍跑了。老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又看看头上的明月,叹了口气说:“但愿我能将这轮明月送给他。”第二天,当老禅师打开门时,发现长袍整整齐齐叠放在门口,老禅师庆幸自己选择了仁慈,说道:“我终于送了一轮明月给他。”

是的,他们两人都选择了明月,同时也得到了明月。老禅师选择的明月,叫宽容,于是他让一个心存恶念的人变得善良,在佛教看来,等于施了无量功德;小偷选择的明月,叫悔悟,由一个步入歪道的人重新变得正直,在佛教看来,等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生命中,太需要这种拥有明月光辉的心灵选择。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人穷极而文工

柳宗元一生所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散文和韩愈齐名,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韩愈称柳“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其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柳宗元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刻苦学习,专心诵读,使身处逆境的柳宗元文笔汪洋恣肆,风格雄厚凝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久斥”和“穷极”。柳文的精裁密致、沉郁峭拔是在其困顿不幸的人生遭遇中刻苦自励的结果。

“文章憎命达。”一个人在困境之中,会激发出内心的斗志,书写内心的怨愤,一些优秀的文章都是血泪之作。

【应用角度】“逆境与成才”“笑对苦难”“挫折是人生的大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直面人生”等。

2.精彩应用

人生,是一条曲折之路,旅途中充满着荆棘与泥泞,也许谁也不希望自己与挫折相遇,但殊不知,挫折亦是生命的馈赠。

瓦房之中,灯烛之下,一位中年官员掩卷深思,是你,柳宗元,你十四岁便登科及第,正是年少气盛的时候,心中怀着治国安天下的壮志,积极参加变法,却因变法失败被贬永州,后调任柳州刺史,可惜一个年轻人的光明前程就这样被毁了,一片门可罗雀情景,昔日门前车水马龙早已灰飞烟灭,嘲笑讽刺如潮水般涌来,冰冷了你的心。但你看到柳州世世代代守着那贫瘠土地的人民,便咬牙决定勇敢地面对挫折。从此,你便不再过问朝中的斗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你不怕环境艰险,不再消极等待,而是利用手中有限的权利,废除残酷的风习,破除迷信,发展教育。望着柳州安居乐业的子民,你一笑释然,你明白了挫折亦是生命的馈赠,因为挫折,滋养了一州土地,造福了一方百姓。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湘夫人》教案

《湘夫人》教案 教学设想 《湘夫人》瑰丽奇幻,幽深含蓄,婉转委曲,后代学者对其评价很高。为了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利用名人的评论提出问题,在第一课时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本课时准备由“《湘夫人》惊艳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在阅读中去发现,从不同层面感受诗歌的魅力,以期打开学生视野,加强阅读体验的交流,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读”贯穿始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诵读,涵咏诗句,体会《楚辞》语言的美。 能力目标: 1、以意逆志,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感受此诗表现的凄美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2、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情感价值 感受屈原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体会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1、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 其主旨。 教学难点 1、根据文中的感情线索,体会湘君情感变化,感受此诗表现的凄美意境。 2、理解屈赋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比兴特征。 教学过程预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赞美屈原的文字“金相玉式,艳溢缁毫”。意思是说——“如金似玉的好文章,它的艳丽文采至今还在纸上笔下蹦跳。”(幻灯展示)那么,通过阅读我们交流以下阅读体会,说说你感受到本诗的“惊艳”,表现在那里呢? 二、诵读涵咏 1.教师配乐诵读,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诵,感受诗歌丰富意蕴。 三、探究交流 1、诗歌语言的摇曳婉转之美。 2、人物情感的伤情之美。 3、意境的凄清优美。 4、作品中人物的纯净高尚之美。

高中语文碑志柳子厚墓志铭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高中语文碑志柳子厚墓志铭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 大家散文》 本课话题——直面人生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逆境,对人是一种考验。然而,对于逆境的态度决定了人生的成败。只要在逆境中能够直面人生,能够坚强,逆境也能够成就人才。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刘芳,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一名盲人女教师,人称“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从被医院确诊为患上“视网膜色素变性”后,刘芳逐渐由光明走向了黑暗。当还有微弱的光影感知时,她在教学中费尽心思创新教法,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但没有后退,反而成为年级中的佼佼者。失明后的刘芳没有消沉,勇敢面对现实,直面人生,在校园德育领域里为学生开辟了“心灵家园”,担当了迷失方向学生的引路人。近年来刘芳的“影响力”扩大到校园之外,她受邀到其他学校和单位做报告,写励志小说,她的奋斗故事让无数聆听者和读者潸然泪下。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2.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3.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培根4.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 ——莎士比亚5.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道路。 ——拜伦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讳. 宗元( ) 祖奭.( ) 韩瑗. ( ) 比.岁( ) 踔. 厉风发( ) 涯涘.( ) 相侔. ( ) 没.世( ) 逮. 其父时( ) 诩.( ) 陷阱. ( ) 涿.( ) 【答案】 huì shì yuàn bì chuō sì móu mò dài xǔ jǐnɡ zhuō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始?????长曰周六,始.四岁( )庭中始. 篱(《项脊轩志》)(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 ) (2)质?????其俗以男女质.钱( )则使归其质.(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 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援疑质. 理(《送东阳马生序》)( ) (3)以?????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其俗以.男女质钱( )无辞以. 白其大人( )而其人自视以. 为得计(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 )斧斤以. 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 【答案】 (1)副词,才/副词,起初/动词,开始/副词,曾经 (2)动词,抵押/名词,人质/同“锧”,承斧的砧板/副词,询问 (3)介词,因为/介词,用/连词,来,表目的/动词,认为/介词,在/连词,和“上”“下”“南”“北”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介词,按照 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例.出为刺史 ( )________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目录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 选修五个系列 一.诗歌与散文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二.小说与戏剧 4.《中国小说欣赏》 5.《外国小说欣赏》 6.《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7.《影视名作欣赏》 三.新闻与传记 8.《新闻阅读与实践》 9.《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四.语言文字应用 10.《语言文字应用》 11.《演讲与辩论》 12.《文章写作与修改》 五.文化论著研读 13.《先秦诸子选读》14.《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5.《外国文化著作选读》(暂缺) 16.《中国民俗文化》 选修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游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2017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十二专题

2017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十二专题 目录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 专题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专题 专题三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 专题四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 专题五创新求变的中唐诗专题 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专题 专题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专题 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专题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专题 专题十“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专题 专题十一“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专题 专题十二“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

2017高中语文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整合 古体诗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古体诗按形式分类如下表: 古体诗(古风)????? 四言诗:出现最早 如《诗经》 五言诗:成熟于汉代 如《古诗十九首》 七言诗:成熟于唐代 如白居易《长恨歌》 乐府诗:诗题有歌、行、引、歌行、吟、曲等名称 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一、理论讲解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其实,赏诗也不过“情、景二端”。从高考的角度讲,答诗歌鉴赏题,也不过“情、景二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最重要的特点。因此,分析、掌握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成为学习古典诗歌的关键。 一般说来,古典诗歌里情与景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 1.乐景衬乐情 以在写景绘色方面备受推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初秋时节,天色向晚,山雨初霁,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这里对清新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追求恬淡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清新美好的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写照。 2.哀景衬哀情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教案全集

粤教版选修2教案全集(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1 、《小石城山记》 【教学目标】 1 、感受小石城山的特点。 2 、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3 、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教学难点】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说到唐宋山水游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就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幻灯片一)…… 讲读课文 一、一读文章:品景 教师范读。 二、二读文章:品情 ⑴设问:请大家齐读课文,重点思考作者在第二段中以什么作为议论的话题? 学生读第二段。 明确:“造物者的有无”。 ⑵设问:此句中的“智者”与第二段中的“造物者”所指是否同一呢? 明确:第一段的“智者”和第二段的“造物者”所指应该一样,都指创造美景的神灵或上苍,还包括“神者”,这样可以避免行文的重复。可以看出,“类智者所施设也”一句在文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⑶设问:作者在本段中对造物者有无的怀疑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用课文的原字句回答。(幻灯片五) 小组讨论。 提问。明确: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久疑;二是诚有,三是果无乎。 三、三读文章:品境 ⑴设问:眼前的景物如何引发作者的联想?或者说景物的处境和柳宗元的身世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齐读一遍课文。 提问。明确:景美但无人问津,才高却被弃置(被放逐天涯)。 ⑵设问:可以看出正是内在品质和外在处境的相似,使柳宗元由景入情产生联想。现在回头再看,这些景物还是单纯的自然之景吗?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汇了自己的感情,我们甚至可以从景物中找出一种来作为柳宗元品格和处境的写照,这是哪一种景物呢? 明确:“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哪一句提示你?——“益奇而坚”,比起前两种景物而

柳子厚墓志铭教案教学提纲

《柳子厚墓志铭》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墓主一生主要经历和事迹,掌握墓志铭的一般格式。 2抓住叙述墓主事迹的精彩语段,了解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 3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4理解有识之士在封建社会的倾轧中生存的痛苦和愤慨。 教学重点: 1读懂文句,理解文章思路,掌握墓志铭的一般格式。 2认识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面对亲人、朋友的逝去,除了伤心、流泪,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呢?这是我想到了一个词“长歌当哭”,用歌咏诗文来表达对逝者的缅怀,这是祖 先留传给我们的一种祭奠亡灵的方式,《祭十二郎文》、《祭妹文》、《芙蓉女儿诔》 等等,在这些饱蘸伤痛与泪水的一篇篇祭文中,有这么一篇祭文被称作“古今墓志 第一”,这就是韩愈哀悼柳宗元的《柳子厚墓志铭》。 为什么韩愈的这篇祭文被称作“古今第一”,相信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研讨后,同学 们自然会得出满意的答案。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先翻开学案导学设计第21 页,完成7——9题(15分钟) 2、解题: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 便后人稽考。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 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这 一篇墓志铭的铭文极短,是一种变格。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人(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 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 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 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 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3、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 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4、写作背景: 此文是韩愈于元和十五年(820),在袁州任刺史时所作。柳宗元卒于元 和十四年,韩愈写过不少哀悼和纪念文字,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综括 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交友、文章,着重论述其治柳政绩和文学风义。韩愈和柳宗 元同是唐代古文运动中桴鼓相应的领袖。私交甚深,友情笃厚。韩愈赞扬宗元的政 治才能,称颂其勇于为人,急朋友之难的美德和刻苦自励的精神。对他长期迁谪的 坎坷遭遇,满掬同情之泪。然而对于宗元早年参加王叔文集团,企图改革政治的行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 目录(1-1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目录(1-16)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4.《中国民俗文化》 5、《影视名作欣赏》 6、《新闻阅读与实践》 7、《先秦诸子选读》 8、演讲与辩论 9、中国小说欣赏 10、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12、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13、语言文字应用 14、外国小说欣赏 15、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16. 文章写作与修改 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臵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游夜书怀/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苏教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选修高中语文《氓》教案

《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包含了那段时间的诗歌、内容、写法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每首诗的内容、中心、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通过三首诗了解“国风”的写作内容,体会民间的歌谣的特色。 4、了解卫、秦、邶三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体味独特的文化内容。 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请学生自己读课文,不要老师来示范,让他们自己亲自体验,老师不要代劳他们的工作。 2、明确字音和个别词语的意思并牢记。 3、请学生示范读课文,进一步明确字音和意思,请大家识记,当堂课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他和她是我们要结识的来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让我们走近他们! 一、新授: 1、请一位学生读文题。(2分钟)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①读对了字音,méng,及时表扬,大家齐读。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含义,明确这是“古今异义”,把“古今异义”四个字写在注释处。 第二种情况是读成了máng,请其他同学纠错,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含义,读音和意思古今都不同。) 2、自己对照课下注释的内容读课文。明确字音,读到顺畅为止。(15分钟) (一定要让学生独自的自己来读,有的学生读的快,有的学生会读的慢。照顾多数学生,甚至于照顾到最慢的那个学生的速度。) 3、请基础差一些的学生示范读课文(10分钟) (请大家仔细的听读,用笔画出有读音出入的词语,等同学读完之后,一起订正,不要打断学生的朗读的过程。培养学生彼此尊重的精神。) 5、请学生订正个别字音。(5分钟) 容易出现问题的字音是:(板书) 匪:fēi 愆:qiān 将:qiāng 载:zài 于:xū说:tuō徂:cú汤:shāng 裳:cháng 靡:mǐ隰:xí角:jiǎo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高中语文选修课的五个系列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高中语文选修课的五个系列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和超越,是xx年以来课程改革中力度最大、创新含量最多的系统工程,也是这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主旨和核心价值所在。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学生选择权的丧失、教学的必修化现象严重、教学评价不能落实等一系列问题,但全国各地的课改实验区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根据《中华人民 __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所选用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特点,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指导意见》,我们安徽省淮北市高中语文选修课进行了全市统一指导意见下各校自主同步 开设的课程实验。从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开始,全市普通高中学校依次开设了人教版的《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四个模块教学。本文将对我们在“统一选修”背景下进行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些做法和思考进行总结与回顾。 一、教学的整体规划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选修课的教学“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计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造成凌乱随意、

漫无计划的局面,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一味追求新奇深奥,脱离 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因此,我们认为,做好课程教学的规划,是上好选修课的关键所在,也是避免教学凌乱随意的重要前提。为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规划。 一是学校的规划。首先,以校本培训为平台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学习《中华人民 __课程标准》及其他有关新课程的理论书籍,熟悉有关选修模块的“课程目标”、“教学实施”、“评价建议”等关键内容。其次,做好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图书馆应装备足够的与模块有关的配套作品和相关的电影电视片以及 必要的工具书;认真调查分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资源的特点,积极规划开发已有的和潜在的资源,如,我们淮北市有隋唐大运河遗址,有文化名人桓谭、嵇康等,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语文资源;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争取社会各方面 的支持,与社区、高校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二是教师的规划。教师规划要从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宏观的规划,即在整体感知模块文本的基础上研究文本处理的思路,吃透文本 编制的意图,制定教学计划。教师既要知道选修模块与必修课程的区别,又要知道每个选修模块之间的不同,还要知道每个模块内部各专 题甚至各文本之间的区别。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有关资料,给学生开列一个推荐课外阅读的作品清单。第二,中观的规划,在宏观规划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游沙湖》教学设计

东坡专题——《游沙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理解文意。 2.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巅峰”。 3.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 1.学习苏轼文笔特色:重自然轻学问,涉笔成趣。 2.透过文章学习苏轼乐观从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颠峰”。 【教学难点】 了解黄州东坡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生预习】 1、了解苏东坡的黄州生活。 2、预习《游沙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与屈原比,他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 与陶潜比,他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 与韩柳比,他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

与李白比,他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 与杜甫比,他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他是谁呢?他就是旷世奇才苏东坡,今天我们借助《游沙湖》这篇文章来给苏东坡开一个小小的专题。 (出示:东坡专题)让我们首先走进东坡诗文。 二、东坡诗文 Ppt展示诗文,师生共同回顾,教师总结东坡的精神。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的旷达 2.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千古风流人物)——东坡的豪迈 3.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东坡的深情 4.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东坡的理趣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 ,凌万顷之茫然。(纵一苇之所如)——东坡的闲情 三、东坡奇才 接下来让我们感悟他“奇”在何处? 1.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宋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开创了湖州画派…… 2.他是美食家,发明家——东坡肉,东坡巾,东坡扇,东坡提壶……

语文选修《柳子厚墓志铭》word教案

柳子厚墓志铭 学习目标: 1、了解墓主一生主要经历和事迹,理解有识之士在封建社会的倾轧中生存的痛苦和愤慨。 2、认识文章既重叙事又重议论,两者相得益彰地表现人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知识补充: 【题解】此文是韩愈于元和十五年(820),在袁州任刺史时所作。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唐代古文运动中桴鼓相应的领袖。私交甚深,友情笃厚。柳宗元卒于元和十四年,韩愈写过不少哀悼和纪念文字,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综括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交友、文章,着重论述其治柳政绩和文学风义。韩愈赞扬宗元的政治才能,称颂其勇于为人,急朋友之难的美德和刻苦自励的精神。对他长期迁谪的坎坷遭遇,满掬同情之泪。然而对于宗元早年参加王叔文集团,企图改革政治的行为,却极为之讳,措词隐约,表现了作者的保守思想。文中,韩愈肯定了柳宗元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并揭示出柳文愤世嫉俗之情及其现实意义。 墓志铭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一般分为"志""铭"两部分。"志"用散文,记述死者姓氏、仕履及一生主要事迹;"铭"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赞颂和哀悼。起先,一般将墓志铭刻石,埋入墓中,后来则立石于墓前,成为墓碑。 3.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学习过程: 活动一:文本研读 一、疏通文句。 1、自读、掌握每段重点词句(提示如下): 第一段:皇考以事 第二段:逮有子证据率俊杰廉悍踔厉风发屈 第三段:用事者例出务记览泛滥停蓄 第四段:不足因其教禁质钱子本相侔令书其佣比一岁 第五段:亦在遣中白其大人拜疏以柳易播改刺连州士穷乃见节义亦可以少 愧矣。 第六段:勇于为人故坐废退贵重顾藉推挽穷裔自持 第七段:立然诺尽竟 第八段:嗣 2、朗读、翻译全文。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必修+选修

◆必修一 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沁园春?长沙 相信未来 六月,我们看海去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体悟人生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四季 ⊙设计未来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我的五样 ⊙光阴的故事 雨巷 断章 错误 获得教养的途径⊙求学之道 劝学 师说 ⊙经典的力量 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 ⊙漂泊的旅人 想北平 我心归去 肖邦故园 乡土情结 ⊙乡关何处 前方 今生今世的证据像山那样思考 ⊙谛听天籁 西地平线上 ⊙感悟自然 ⊙湖山沉思 ⊙大地的眼睛 江南的冬景 神的一滴 像山那样思考⊙与造物者游 赤壁赋 始得西山宴游记 学习的乐趣 青春颂 韵 献给成长 寻找精神家园 母语的精神 何以为家 永远的记忆 故乡诗情 俯仰天地间 与自然晤谈 中国古代历史小 说的高峰 打不败的失败者 ◆必修二 珍爱生命 ⊙强者之歌 假如给我三天光 明 ⊙精神支点 ⊙生命的礼 赞… 呱……呱…… ⊙向死而生 我与地坛 鸟啼 ⊙陨落与升华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说书人 和平的祈祷 ⊙遭遇战争 一个人的遭遇 (节选) 流浪人,你若到 斯巴…… ⊙永恒的瞬间 落日 图片两组 ⊙黑暗中的心迹 安妮日记(节选) ⊙历史画外音 历史的回声 ⊙后人之鉴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千古江山 念奴娇?赤壁怀 古 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 ⊙永志不忘 落日 消息二则 慢慢走,欣赏啊 ⊙一花一世界 荷塘月色 听听那冷雨 金岳霖先生 亡人逸事 ⊙永远新的旧故 事 林黛玉进贾府 祝福 边城 ⊙总借俊眼传出 来 教室就是出错的 地方 热爱生命 战争风云 和平,人民在期 待 兴亡的评说 意蕴隽永 心灵的远游 半瓣花上说人情 奇崛隽秀总相宜 谁解其中味 远去的风景与爱 情 ◆必修三 祖国土 ⊙江山多娇 祖国山川颂 长江三峡 ⊙颂歌的变奏 发现 北方 祖国呵,我亲爱 的祖国 祖国土 语言,存在的家 园 ⊙汉字的王国 语言的演变 汉字王国中的 “人” ⊙如琢如磨 咬文嚼字 简笔与繁笔 号角,为你长鸣 ⊙殉道者之歌 离骚(节选) 致西伯利亚的囚 徒 啊,船长,我的 船长哟! ⊙烈士的抉择 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 ⊙底层的光芒 品质 老王 文明的对话 ⊙审视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 传统 ⊙认识和沟通 中国与西方的文 化资源 ⊙拿来与接纳 ⊙碰撞与沟通 拿来主义 东方和西方的科 学 ⊙认知与交融 美美与共 麦当劳中的中国 文化表达

2019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语文

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周至一中李春利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这一阅读要求。 2、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分析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设想: 将诵读方法的指导和古代诗词意象的体悟、情感的把握结合起来。通过诵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古代诗词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首先让学生了解背景(知人论世)、熟悉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住诗词的感情基调、感情变化,对一些经典的诗句和重要的词语进行细致地揣摩(以意逆志、缘景明情),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诵读古诗词有一定规律,有一些技巧,比如划分音步、押住韵脚、突出平仄、讲究节拍、语势呼应等,通过诵读达到更深切地体会作品情感的目的(因声求气)。 本单元共涉及10首诗歌作品,涉及到诗、词、曲三种样式,因课时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重点讲解《将进酒》《李凭箜篌引》并指导学生设计诵读方案。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中国古代诗歌欣赏》的三个单元体现了古代诗歌鉴赏的三个层级 以意逆志——诗作主旨、创作本意 缘景明情——诗作的情感(意境) 因声求气——诗作神韵、气势、风格。“声”是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韵体现。二、诵读在学习中重要作用。 页 1 第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所以,诵读诗词,能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良好语感,进而“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诗中的情感。 2、有感情地全身心地投入诵读,可以受到诗歌音乐美的熏陶,获得一种审美愉悦。 三、明确“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含义。 “因声求气”是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是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一句话,借助诵读深切体会诗词的音韵、情感。 四、如何做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1)定准基调: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喜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娜塔莎》教案

娜塔莎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 2、运用文本细读,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人物对话,感受深陷爱情海泥沼的娜塔莎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在不断运动的故事背景中对小说圆形人物——娜塔莎人物形象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电影海报导入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

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三、检查预习:找学生概括节选的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舞会前的准备(侧重于对娜塔莎兴奋、激动和焦急心情的描述),第二部分舞会上的幸福(侧重对娜塔莎在盛大舞会上的心理和与安德来公爵相遇的情节的描述),第三部分为了爱的争吵(侧重对娜塔莎背叛安德来后的心理描述)。 四、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第一部分的教学任务。 1、请你用若干个词语准确表达娜塔莎此时的心态。 明确:热情、兴奋、快乐等。 2、能否用“焦急”来表达此时娜塔莎的心态?通过哪些言行表现了这种心态?为什么会有焦急的心态? 明确:能。如: ①“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索尼娅!”娜塔莎一边说,一边转过头去,用双手抓住头发,替她梳头的女仆来不及放手。 ②梳妆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娅面前,看了她一下,然后跑到母亲面前去了。她转动着母亲的头,用针别了帽子,刚刚吻到了她的白发,她又跑到替她在缩短裙子底边的女仆们面前去了。 ③“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娜塔莎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

最新整理高二语文课《柳子厚墓志铭》教学设计

最新整理高二语文课《柳子厚墓志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了解墓主一生主要经历和事迹,理解有识之士在封建社会的倾轧中生存的痛苦和愤慨。 2、认识文章既重叙事、又重议论,两者相得益彰地表现人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学习重点认识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 难点解决体会“士穷乃见节义”“文穷而后工”的哲理。。 学习内容与过程 NO.I 预习导读 一、导言 面对亲人、朋友的逝去,除了伤心、流泪,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寄托我们的哀思呢?也许你想到一个词“长歌当哭”,用歌咏诗文来表达对逝者的缅怀,这是祖先留传给我们多好的一种祭奠亡灵的方式啊!《祭十二郎文》、《祭妹文》、《芙蓉女儿诔》等等,在这些饱蘸伤痛与泪水的一篇篇祭文中,有这么一篇祭文被称作“古今墓志第一”,这就是韩愈哀悼柳宗元的《柳子厚墓志铭》。为什么韩愈的这篇祭文被称作“古今第一”,相信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研讨后,同学们自然会得出满意的答案。 二、简介 1、介绍柳宗元(根据课前搜集的知识讨论交流) 2、介绍碑文:碑文自古以来,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几种常用的碑文有: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一般分为“志”“铭”两部分。“志”用散文,记述死者姓氏、仕履及一生主要事迹;“铭”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赞颂和哀悼。起先,一般将墓志铭刻石,埋入墓中,后来则立石于墓前,成为墓碑。 3.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三、疏通文句 1、自读、掌握每段重点词句(提示如下): 第一段:皇考 ; 以 第二段:逮 ; 有子 ; 俊杰廉悍 ; 踔厉风发 ; 屈 第三段:用事者 ; 例出 ; 泛滥停蓄 第四段: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 ;教禁 ;顺赖 ;以男女质钱 ;子本相侔没 ;与设方计 ;令书其佣 ;比一岁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第五段:亦在遣中 ;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拜疏 ;士穷乃见节义 ;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 ;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第六段:勇于为人贵重顾藉 ;推挽 ;穷裔道不行于时也自持有出于人 ;自力以致必传于后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第七段:立然诺 ;尽 ;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诗文默写训练

《人教课标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1、(),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 2、上穷碧落下黄泉,()。 3、(),梨花一枝春带雨。 4、(),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以上出自白居易《长恨歌》) 5、帝子降兮北渚,()。(),洞庭波兮木叶下。 6、时不可兮骤得,()。(以上出自屈原《湘夫人》) 7、人生亦有命,()。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8、(),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9、(),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10、(),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11、( )?(),月满西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 12、春江潮水连海平,()。 13、()?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不知江月待何人,()。(以上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4、千岩万转路不定,()。云青青兮欲雨,()。 15、(),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须行即骑访名山。(),使我不得开心颜?(以上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6、黄尘清水三山下,()。遥望齐州九点烟,()。(李贺《梦天》) 17、(),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 18、(),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19、日出江花红胜火,()。 20、山寺月中寻桂子,()。(以上出自白居易《忆江南》) 21、(),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23、(),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 24、二十四桥仍在,(),()。念桥边红药,()?(姜夔《扬州慢》) 25、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2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7、(),千金散尽还复来。(以上出自李白《将进酒》) 28、(),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29、昆山玉碎凤凰叫,()。 30、女娲炼石补天处,()。(以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 31、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精选练习苏东坡传

[基础巩固层]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惝怳.(huànɡ)袅.袅(niǎo)荆棘.(jí) 札.记(zhá) 醇.甜(chún) 木讷.(nà) 家眷.(quàn) 唾.弃(tuò) 诙谐.(xi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怳huǎnɡ;讷nè;眷ju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的文人中,有那么一类人,他们狂放不羁 ....、随性而行,给世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 B.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中,可谓是俯拾即是 ....。有托月言志的,也有赏月写景的,有望月思乡的,也有对月恋情的,风格多样,情怀迵异。 C.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三访“特园”,与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 推心置 ...腹.,共谋国家和平统一。 D.苏东坡点头说:“这就是我之所短。也许我生来就太相信人,不管我是 跟谁说话,我都是喋喋不休 ....。” 【解析】A项,狂放不羁:放纵任性,不受约束。B项,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C项,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D项,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不符语境,应改为“畅所欲言”。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阅读提示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2015-07-07 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对这一年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本文整理了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阅读提示 精读提示 关于精读,叶圣陶在《谈阅读》中提出了“三想”的说法。一是“想”词与词的关系:“无论怎样读,起初该用理论的读法,把文句中一个一个词切断,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二是“想”段内句与句的关系:“读过一节停一节,回转去想一下,这一节说的是什么。”三是“想”段与段的关系:“读过两节三节,又把两节三节连起来回想一下。”这里所说的三想,把握起来就是由小而大的逐渐深入,力求“纤屑不遗”,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精读就是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读,把字、词、句的意思都弄明白,还要弄清文章的思路,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重点词语和句段,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中外传记作品的阅读,是对远去的巨人背影的凝望和深思,在他们生命经行的路径上,我们会领略他们的人生风光,同时深刻觉悟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给予我们的人生抉择一定也是一种丰碑式的启迪。经由身心浸润的阅读,奠基我们的生命底色,激发我们的生命潜能,昂扬我们的生命精神,在我们生命寻找和发现的路途,去追求,去创造,求真,尚美,向善,向上。 整个精读选文,大多截取了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某些片段,这些生命的碎片,却也折射了他们的生命精神和卓越追求。

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圣杜甫,丹心昭日月,无畏苦寒行,个人颠沛流离和时代的风云变幻交汇一起,推己及人,仁爱天下,把一颗悲悯的心焦灼在忧国忧民的执着情怀。 情至文生,绵密丰富。萧红笔下的鲁迅,在情真意切的回忆里,从切身的经历和感受中写来,给我们凸显了一个生活化、人性化的鲁迅,一个血肉丰满、鲜活生动的鲁迅,一个热情、幽默、深刻、睿智而又平和的鲁迅,一个人间的鲁迅。阅读时,我们要深刻品味那细腻的文笔,朴素优美的文字,更还要领受行文中真切深刻的感情。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更是毛泽东作为生命个体在风云际会时刻的自我历练和自我造就。1936年,中国的历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美国记者斯诺以其职业的敏锐和职业的操守,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毛泽东形象,个体生命的风采,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代伟人的风采,这也是自身人格魅力的光照日月,气壮山河。 “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宿命的狰狞面前,贝多芬不曾向命运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昂扬勃发了生命的潜在能源,他的系列作品,无不是生命的交响,“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惊天地,泣鬼神,无不召唤我们珍爱生命,善待自己,肉体可以腐烂,而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某种角度上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正也是《贝多芬传》的袅袅余音,或者说是《贝多芬传》的一个雄浑壮烈的协奏。对二十世纪以后的人类历史影响深远的三位人物是:达尔文,马克思,弗洛伊德,他们分别揭示了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以及人自身的一些深刻奥妙,开启了后人对于自然、人类社会、人本身的一些规律性的探究,开拓了这些领域研究的新的空间。 欧文·斯通的《达尔文传》选文,主要记述了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写作过程,让我们深刻觉悟了一位创世纪的科学家的求真精神。

《柳子厚墓志铭》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9小题。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间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 “是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 “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