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本心理需要:概念、结构及理论基础

基本心理需要:概念、结构及理论基础

基本心理需要:概念、结构及理论基础
基本心理需要:概念、结构及理论基础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7, 7(11), 1269-1276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2677/ap.2017.711158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Concept,

Structure and Theoretical Basis

Hui Ku, Huiying Shi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Oct. 26th, 2017; accepted: Nov. 15th, 2017; published: Nov. 21st, 2017

Abstract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have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in China and abroad.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covers different groups and different fields. However,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still insufficient. After systematical exploring and discussion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 the concept definition, the structu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meaning, internal structure confu-sion and single measurement.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puts forward the introspection and pros-pect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aticness, traceability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tructure, Theoretical Basis

基本心理需要:概念、结构及理论基础

库慧,史慧颖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7年10月26日;录用日期:2017年11月15日;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1日

摘要

基本心理需要在国内外的研究由来已久,目前基本心理需要的研究遍及不同人群不同领域。但是需要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在概念界定、需要结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几个方面系统地对国内外基本心理需要的观点和研究进行阐述之后,发现其中存在涵义不清、内部结构混乱以及测量单一等问题。因此从系统性、追踪性以及应用性等方面提出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库慧,史慧颖

关键词

基本心理需要,结构,理论基础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licenses/by/4.0/

1. 基本心理需要概念及辨析

1.1. 需要概念的界定

需要作为一个日常概念虽然广为人知,但其定义却并不统一。国外学者们各有看法,如Sullivan (1953)在人际理论里将需要定义为个体与有机体内外的物理化学环境之间的生物不平衡引起的张力;Rotter (1975)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中对需要进行了假设,认为需要是被人们认为是驱使自己朝向目标的行为或行为群,需要由需要势能、活动自由和需要值组成;Murray (1981)则认为需要是一种存在于大脑中的生物化学力量,它以将令人不满意的情境转化成令人更加满意的情境的方式来组织知觉、智力和行动,并将需要等同于驱力,认为一种需要或多或少可以被看作是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者某些时候是一种状态(叶奕乾,2005)。可见需要是内部产生的,指向一定行为的力量。

1.2. 需要概念的辨析

需要常以意向、愿望、动机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概念以需要为基础,与需要关系紧密,正确理清这些概念和需要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掌握需要的概念。常见的容易与需要发生混淆的有欲望、内部动机和目标等。欲望(desire)是指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必然为人所觉知,可能超出需要的度,欲望象征有机体缺少或者实际需要某些东西,欲望的结果可能是有害的,而需要则与人的成长健康联系在一起(Kasser & Ryan, 1996)。内部动机是人类积极主动寻求成长的本性,是人类学习和发展的基础(White,1959),而胜任(competence)及自主(autonomy)的需要激励内部动机行为的产生,即动机是需要的基础,推动人们去行为或指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阻碍人的自主需要会降低行为的内部动机(Kowal & Fortier, 2010)。Deci与Vansteenkiste (2004)将基本需要与内在化联系起来分析,认为外在刺激驱力可以通过加强对自主需要的支持度来提升内部动机,实现内部的整合。以及关于人生目标的阐释,目标设定过程的核心依据就是基本需要,且需要满足的程度影响着目标的制定(Deci & Ryan, 2000)。

1.3. 基本心理需要的界定

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根据需要的特征描述列出一个清单来,比如睡眠、性、进食等等的需要,这些生理的驱动彼此间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并且毫无疑问是先于其他需要存在的最有力的需要(Maslow, 1943)。在满足这些需要之后,才会考虑到爱、归属、安全等等需要。Len Doyal和Ian Gough (2008)在《人的需要理论》一书中对基本需要进行了论述,认为基本需要是在需要与想要之间存在普遍性和最高的标准判断,这种需要是所有人为了避免严重伤害都必须达到的目标,并且列举了健康和自主作为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对于基本心理需要的概念,却并未见到明确的界定。McClelland (1961)将需要划分为两大类,基本心理需要就是除却生存需要或者物质需要之外在精神上的需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金字塔中便是除去最

库慧,史慧颖

底层的所有层次的需要。除开和动物一样的生物需要之外,这些存在的特殊的人类需要出现于人类文化的演化过程中。基本心理需要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心理整合而言是必要的营养(Deci & Ryan, 1991)。2. 基本心理需要结构

2.1. 国外需要结构的划分

对于需要的结构,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马斯洛(1943)的需求层次理论将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还有早期曾提及的求知与审美的需要。Alderfer (1969)在马斯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E.R.G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包括存在、关系和成长需要。社会-文化理论的代表霍妮(1937)认为神经症的动力结构是基本焦虑,为消除基本焦虑个人产生了神经质需要,她提出十种神经症需要并归为三类:依从人,对爱与赞许的需要;支配人,对权力、成就威信等的需要;分离人,即对独立、自主和完善的需要。艾瑞克森(1968)则提出了八个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需要,如婴儿期对基本信任感的需求、青少年时期对同一性的需要等,主要有基本信任(希望)、自主(意志)、主动性(目的)、勤奋(能力)、同一性(忠诚)、亲密(爱)、繁殖(关心)以及自我完整(智慧)的八种需要。之后弗洛姆(1981)提出人类除了生理或者动物需要外,还受五种需要的驱使,即亲合、超越、寻根、同一性感以及定位的需要。随着动机研究的发展,Deci及Ryan提出影响颇大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通过对内外部动机的认识假定人有三种根本的心理需要,即胜任需要、关系需要及自主需要。

2.2. 国内需要结构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需要结构的研究则偏向于在通过调查研究进行分析,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和被认可的理论。如黄希庭等(1988)通过开放式问卷测量后自编的需要调查表,将大学生的需要分为6类18种,主要有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发展和贡献需要。景汇泉和孙宝志(2001)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参考马斯洛理论、ERG等理论编制问卷,提出了需要的TGO理论,包括成长、成才及服从三大类需要,并发现需求结构具有层次性和相对稳定性。

2.3. 需要结构内部辨析

需要划分的种类众多,甚至名称各有不同,有些需要之间存在重叠。Murray(1981)也认为需要与需要之间存在关联,需要可能融合也可能发生冲突。

以马斯洛和德西的理论为参照分析,首先,生存需要是生物或者物质需要,排除在心理需要之外,对此不予赘述。其次是安全需要,马斯洛认为在婴儿和孩子身上这种需要表现的最明显,是指一种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确定感、可预测、稳定的以及有秩序的要求,能使个体感到受保护和安心,感受到父母的有力保护和外界环境的安全。不安全分为几种,缺乏保护的心里不安全,对未知的恐惧,对危及生存的意外事件的不确定等等。心理安全感是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有预测和处理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控制感和确定感,这在某种程度上又表现出一种渴望支配的权力,这与弗洛姆等人提到的支配需要、权力需要存在一定的联系。

归属与爱的需要,主要是指对亲情、爱情以及友情的追求,这类需要在大部分学者的观点中均有表述,有的和此含义相同,如霍妮对“爱与赞许”的需要,艾瑞克森“亲密”的需要,弗洛姆“寻根”的需要,以及萨提亚冰山理论中“被认可、被接纳、被爱”需要等。有的则将其归纳到其他类别中,如德西的关系需要定义为来自重要他人的爱与关心,与他人连接的需要,包括归属需要。周冠生(1995)的关系需要包括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权力与优越的需要等等,两者之间的观点存在相同之处。

库慧,史慧颖

而黄希庭等(1988)将归属需要、友情需要以及求援需要都归结为交往需要。

马斯洛将尊重需要单独设为一个层次,认为尊重需要是普遍的一种希望自我尊重、以及尊重他人并且对自己有一个稳定的有根基的高自我评价的渴望。弗洛姆则将尊重视为爱的要素之一,黄希庭等(1988)认为尊重需要包括成就需要、自尊自立需要以及权力需要,即希望胜过他人,得到他人尊重、顺从服从,此含义与马斯洛的则略有不同。而成就需要对于德西而言,则是胜任需要的范围,胜任需要是指人希望有效适应环境(White, 1959),确实的掌握并且知道自己能够做到的效能感,而对于马斯洛而言成就需要却是属于自我实现需要的部分。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体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他适合或者应当成为的人。马斯洛将求知需要、审美需要以及其他能够促使潜能发挥的需要归入其中。而自主或者自由是满足这些基本心理需要的前提条件,只有能够自由决定要不要做、怎么去做以及自由的表达等等才可能实现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而在德西的理论中,自主需要是三种基本需要之一,是指一种自我意识的整合,自我意愿以及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追求自主选择。

综上所述,对于基本心理需要按照三类划分,一是从个体自我意志、兴趣等等出发的指向现在的需要,比如独立、自主、享受、自尊、同一性等等需要,二是从个体与周围世界、人物相处指向双方的需要,如爱与被爱、被认可、归属、权力、支配、尊重、友情等等需要,三是从个体适应环境角度指向未来的需要,如成就、发展、自我实现、成长成才、求知审美等等需要。大方向上可以从这三类进行考量,如果需要进一步对这些需要概念进行辨析,了解它们之间的交叉、独立或者包含、被包含的关系,则应当在具体情境中结合需要使用的年龄段特征和含义进行分析。

3. 基本心理需要的测量

国外对需要的测量主要有个人取向量表、主题统觉测验和基本心理需要量表。依据马斯洛的理论,Shostrom (1974)编制了个人取向量表(Personal Orientation Inventory, POI),采用强迫选择法对自我实现的人的价值观及行为进行全面的测量,具有较高的信效度。Murray (1981)将需要分为两个类别,心因性需要次于生物性需要,属于心理的方面,包括成就、亲和、求援、次序、支配、表现、攻击、自主等13种,并编制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使用投射技术分析图片解读人的故事以了解其需要。Deci等人依据自己提出的SDT理论编制了基本心理需要量表(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cale, BPNS),这是一系列的量表,测量个体的需要满足水平,包括工作领域和人际关系领域,原始量表有21个项目,测量个体自主、胜任及关系三方面的需要。

国内使用的较多的是黄希庭教授(1988)年编制的需要调查表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9)编制的大学生需要调查量表(UNI)。前者在大规模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对18种需要进行界定并通过重要性排序测量优势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后者是根据香港城市大学1997年编制的大专生需要调查问卷改编而成,共58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制,测量大学生的学习、个人及择业三大类需求。

4. 基本心理需要的理论基础

4.1. 西方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西方心理学领域关于基本心理需要的研究基本集中在人格心理学当中,个体心理需要一直是人格心理学中相当重要的议题。晏予(1990)对人格心理学当中的需求理论进行研究,总结归纳了三种理论基础,一是本能需求理论,包括弗洛伊德“无意识本能理论”以及荣格认为本能是心灵背后的推动力,是为个体心理发展提供的一种能量等等观点;二是社会-文化需求理论,以阿德勒为代表,他认为对人格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社会性需求即寻求优越、补偿自卑的需要。而霍妮则从坏境、文化的角度,认为

库慧,史慧颖

每个个体都有两种无意识的需求:安全和满足。埃里克森发展了个体人格发展的八阶段,即该阶段的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对立;三是生物-社会-文化需求理论,最早提出的是弗洛姆,他将生物学意义与社会学意义相结合,认为在满足生存需要后,还有五种社会需要。马斯洛则进行了完善,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完成了本能需求理论与社会文化需要理论的综合。莫瑞进一步弥补了马斯洛的缺陷,认为没有大脑就没有人格,强调了生理基础的重要性,并归纳了个体所具有的基本生物需求和非生物需求。

与此归纳一脉相承的是周冠生(1995)的观点,他认为需要理论研究的三座里程碑是弗洛伊德的生物欲望说、阿德勒的社会情感需要说及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说,这三种需要理论演进的历程是:生物的性本能需要——先天的社会情感需要——生物的社会性需要(“似本能”需要)。此外,还有观点认为需要的理论基础包括驱力降低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等等(沈静,2007)。

4.2. 我国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我国对于需要的论述在古代主要集中在理欲之辩上。有学者认为欲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需要这一概念,并且偏向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与罪恶、私欲等同齐观,大部分学者对欲的态度都是轻贬的(彭彦琴,杨鑫辉,1997)。一方面欲为人之天性,“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天使人有欲,人弗得不求”(《吕氏春秋》)。朱熹也承认“若是饥而饮食,渴而欲饮,则此欲岂能无”。另一方面则贬低对欲的需求,无论是儒家的修身养性,道家的清心寡欲还是佛家的四大皆空,都是要求人们抑制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

理从心理学意义上看,是指人合乎礼的诸种需要(汪风炎,2001)。理与欲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古代思想中就相当于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彭彦琴,杨鑫辉,1997),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是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之间的争辩,即理与欲都包含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只是欲中包含的需要既有合理也有不合的,而理中的需要都是合礼的(汪风炎,2001)。

理欲之辩,对此有着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部分学者持理欲对立观点,如朱熹,认为正当的“欲”即天理,不合乎礼的需要即为人欲,“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另一些则对理欲对立进行了批判,如陈亮、陈确等人,认为人欲中合乎礼的部分就是理,肯定了物欲的正当性,同时主张适度节制。清代著名学者戴震的“理义在事”、“理存乎欲”与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货殖列传序》)的观点相一致,精神需要是建立在物质需要的基础上的,物质需要的满足能更好的实现精神需要。同时,欲也是行为的动力,《吕氏春秋》有载:“人之欲多者,其可得用亦多;人之欲少者,其得用亦少;无欲者,不可得用也。”这就强调了欲的驱动力量。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对于需要有了更系统的认识,马克思认为需要即人类本性,人有劳动的需要、自然需要以及现实需要等等。尽管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出过需要的系统观,但是他的人性分析为我国心理系统研究打下基础。周冠生(1995)年就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系统理论研究需要问题,并提出需要的自我社会价值实现学说,从系统论的角度去考察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个体需要进行了并行性的、多层次的全面概括,可分为低层次的生物潜质的实现需要和高层次的社会价值实现需要即自然需要和现实需要,后者的实现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

5. 心理需要的研究方向

最常见的是关于基本心理需要的调查与结构研究。景汇泉和孙宝志(2001)通过对大学生的需要结构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调查研究,认为大学生的需要有3大类13种。沈静(2007)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自编

库慧,史慧颖

大学生需要问卷,得出大学生的自我成长需要、发展条件需要、心理健康需要和友爱交际需要排前四位,并探讨了性别、年龄、文理科、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和家庭月收入等的影响。还有对小学生中学生心理需要的状态调查、需要问卷编制(涂红涛,2007;万晶晶,张锦涛等,2010;Sheldon & Hilpert. 2012)等的研究。

其次是基本心理需要与幸福感等因素的相关研究。基本心理需要能显著预测个体的幸福感水平(Deci, & Ryan, 2000,2008),并且个体的自主需要和胜任需要的测量轨迹与幸福感指数显著相关,自主需要、胜任需要满足的日常变化可以预测日常变化的幸福感(Sheldon, Ryan, & Reis, 1996;Reis, Sheldon, Gable, Roscoe, & Ryan, 2000),还有研究更进一步发现自主与关系需要满足与瞬间幸福积极相关,而胜任需要满足却与瞬间幸福满足呈现负相关,因为胜任能力的提升行为至少需要以现在暂时的情感付出为代价(Howell, Chenot, Hill, & Ryan, 2011)。Tay和Diener (2011)研究跨文化幸福感,得出结论无论是在哪种领域、文化或者人生阶段,基本心理需要是少数能够稳定预测幸福感的指标之一。还有一些与其他的因素之间关系的探讨,如网络领域探讨网络成瘾、问题网络使用、手机依赖等与心理需求的关系(邓林园,方晓义等,2012;甘启颖,2015);学习领域探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学习倦怠、学业表现之间关系(Miserandino, 1996; Jang, Reeve, Ryan, & Kim, 2009;Jang, Kim, & Reeve, 2012);以及职工领域研究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员工幸福感、工作满意度、感知组织或者领导支持的关系等(Baard, Deci, & Ryan, 2004; Van den Broeck et al., 2010;Gillet, Fouquereau, Forest, Brunault, & Colombat, 2012)。

近年来以基本心理需要作为中介变量的研究增多,德西的自我决定理论及测量工具为众多领域研究提供了条件。如成瘾领域(喻承甫,张卫等,2012;易娟等,2016;李董平等,2016)、亲密关系领域(Wei, Shaffer, Young, & Zakalik, 2005;郭海英,朱婉灵等,2014)、学习工作领域(罗云,赵鸣,朱振宏,2014)、运动领域(Leversen, Birkeland, & Samdal, 2012)等。

6. 反思和展望

心理需要的研究更多的不是集中于需要本身,对于需要的结构与维度的研究也存在不足,并且各需要或者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明确,缺乏整合性的论述。要把握基本心理需要的结构,不仅需要对各维度本身进行界定,还需要把握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并且对基本心理需要的界定也不清晰,除Deci和Ryan (2000)对选择三种需要作为基本需要的原因做过阐释外,其他并未明确界定这些需要因何是基本心理需要,有些则只是对需要种类的不完全列举,这导致同一名称的需要在不同理论中表达的含义可能不同,而不同名称的需要可能含义相同(陈陈,2004)。缺乏统一的明晰的界定,导致这一领域研究的混乱。基本心理需要领域缺乏连续的、全面的以及发展的研究,研究时应当注意到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政策等等对于需要的影响。

对于基本心理需要的研究,首先应当从系统化、生态化的角度去全面把握需要的结构、层次以及发展,面对不同的群体或者领域,需明确基本心理需要的内涵和结构。其次要重视对于纵向数据的研究,加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理论深度验证,从普遍的共性角度去理解心理需要的属性,同时也要注意个体差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在研究需要满足程度作为中介的领域,则需要进一步细化深入,分析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时如何在多种因素间起到作用,了解基本的作用机制,并且明了在不同研究领域中基本心理需要存在的异同。最后,应当加强需要研究的应用性,无论从个性分析、行为表现或者咨询、干预角度,都可以以此为依据,加强对个体的了解,应用相应的理论知识于实践。

此外,研究的工具也大多采用量表或者自编问卷,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基本没有采用实验进行研究。

需要是人行为的动力,是人内部的一种平衡状态,具有内隐性和变化性,不可直接观察,只能通过外部行为进行推测和判断。但是需要的外部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不同的需要可能表现为相同的行为,相同

库慧,史慧颖

的需要也可能表现为不同的行为。基于需要本身的特性,精确的定量化的实验方法和其他测量存在难度,这也是影响需要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需要研究中,如何克服这些不足,取得需要研究的长足进展,也是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陈陈(2004). 近20年我国青少年需要研究综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报), (5), 74-79.

邓林园, 方晓义, 万晶晶, 张锦涛, 夏翠翠(2012). 大学生心理需求及其满足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心理科学, (1), 123-128. 甘启颖(2015).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效能与手机依赖关系剖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6), 61-64.

郭海英, 朱婉灵, 朱倩, 朱茂玲, 左培颖, 林丹华(2014). 亲子沟通与农村青少年幸福感的关系: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0(2), 129-136.

黄希庭, 张进辅, 张蜀林(1988). 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调查. 心理科学, (2), 9-14.

景汇泉, 孙宝志(2001). 大学生需求层次的二十年变化与分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3), 1-4.

李董平, 周月月, 赵力燕, 王艳辉, 孙文强(2016). 累积生态风险与青少年网络成瘾: 心理需要满足和积极结果预期的中介作用.心理学报, 48(12), 1519-1537.

罗云, 赵鸣, 朱振宏(2014). 初中生感知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倦怠的影响: 基本心理需要自主动机的中介作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 30(3), 312-321.

彭彦琴, 杨鑫辉(1997). 欲、理与欲、义与利——论中国古代需要心理学思想中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江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77-81.

沈静(2007).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研究. 硕士论文,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涂红涛(2007). 高中生心理需要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硕士论文,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万晶晶, 张锦涛, 刘勤学, 邓林园, 方学义(2010). 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 8(2), 118-125.

汪风炎(2001). 从心理学角度再析理学中的理辩欲.心理学探新, 21(2), 8-12.

晏予(1990). 人格心理学中的需求理论研究. 心理学探新, (1), 26-30.

叶奕乾(2005). 现代人格心理学(页233-247).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易娟, 杨强, 叶宝娟(2016). 压力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 基本心理需要和非适应性认知的链式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4), 644-647.

喻承甫, 张卫, 曾毅茵, 叶婷, 胡谏萍, 李丹黎(2012). 青少年感恩基本心理需要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8(1), 83-90.

周冠生(1995). 需要的系统观与自我社会价值实现说.心理学报, 27(3), 274-280.

Baard, P. B., Deci, E. L., & Ryan, R. M. (2004). Intrinsic Need Satisfaction: A Motivational Basis of Performance and Well-Being in Two Work Setting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4, 2045-2068.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111/j.1559-1816.2004.tb02690.x

Deci, E. L., & Ryan, R. M. (1991). 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 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38, 237-288.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 227-268.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207/S1*******PLI1104_01

Deci, E. L., & Ryan, R. M. (2008). Facilitating Optimal Moti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cross Life’s Domains. Canadian Psychology, 49, 14-23.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037/0708-5591.49.1.14

Deci, E. L., & Vansteenkiste, M. (2004).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Understanding Human Development in Positive Psychology. Ricerche di Psichologia, 27, 17-34.

Gillet, N., Fouquereau, E., Forest, J., Brunault, P., & Colombat, P. (2012).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Factors on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Well-Being.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7, 437-450.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007/s10869-011-9253-2

Howell, R. T., Chenot, D., Hill, G., & Howell, C. J. (2011). Momentary Happiness: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2, 1-15.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007/s10902-009-9166-1

库慧,史慧颖

Jang, H., Kim, E. J., & Reeve, J. (2012). Longitudinal Test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 Motivation Mediation Model in a Naturally Occurring Classroom Con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4, 1175-1188.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037/a0028089

Jang, H., Reeve, J., Ryan, R. M., & Kim, A. (2009). Ca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Explain What Underlies the Productive, Satisfy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Collectivistically Oriented Korean Stud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1, 644-661.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037/a0014241

Kasser, T., & Ryan. R. M. (1996). Further Examining the American Dream: Differential Correlate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Goa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 280-287.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177/0146167296223006

Kowal, J., & Fortier, M. S. (2010). Motivational Determinants of Flow: Contributions from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I39, 355-368.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080/00224549909598391

Len Doyal & Ian Gough. (2008). 汪淳波等译. 人的需要理论. 商务印书馆, 46-59.

Leversen, I., Birkeland, M. S., & Samdal, O. (2012).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in Leisure Activities and Ado-lescents’ Lif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1, 1588-1599.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007/s10964-012-9776-5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370-396.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037/h0054346

Miserandino, M. (1996). Children Who Do Well in Schoo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Autonomy in Above-Average Childre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8, 203-214.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037/0022-0663.88.2.203 Reis, H. T., Sheldon, K. M., Gable, S. L., Roscoe, J., & Ryan, R. M. (2000). Daily Well-Being: The Role of Autonomy, Competence, and Relatednes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 419-435.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177/0146167200266002

Sheldon, K. M., & Hilpert, J. C. (2012). The Balanced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Needs (BMPN) Scale: An Alternative Do-main General Measure of Need Satisfac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6, 439-451.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007/s11031-012-9279-4

Sheldon, K. M., Ryan, R., & Reis, H. T. (1996). What Makes for a Good Day? Competence and Autonomy in the Day and in the Pers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 1270-1279.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177/01461672962212007

Tay, L., & Diener, E. (2011). Needs and Subject Well-Being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 354-365.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037/a0023779

Van den Broeck, A., Vansteenkiste, M., De Witte, H., Soenens, B., & Lens, W. (2010). Capturing Autonomy, Competence, and Relatedness at Work: Construction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Work-Related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Scal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83, 981-1002.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348/096317909X481382

Wei, M., Shaffer, P. A., Young, S. K., & Zakalik, R. A. (2005). Adult Attachment, Shame, Depression, and Loneliness: The Mediation Role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2, 591-601.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037/0022-0167.52.4.591

White, R. W. (1959).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66, 297-333.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10.1037/h0040934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0-7273,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p@https://www.sodocs.net/doc/0d10763235.html,

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以下是关于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 "迟延满足"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 ·

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情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神奇的"莫扎特效应" 趣味心理实验 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大学生在听完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后马上进行空间推理的测验,结果发现大学生们的空间推理能力发生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作"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效应启发人们从多个角度思考促进脑功能发展的 ·

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

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 阳东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陈超勇 本人从事教学工作已多年了,但,自从今年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后,甚感一位教育工作者如果不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抹煞学生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本质特点,就不可能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本质特点进行教育,其教育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的一些特征进行粗浅的探索,使自己在工作中少走弯路,使教育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减少盲目性。 具体来说,心理咨询有那些基本要求呢?,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必须经过严格专业训练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从心理上为求询者提供帮助的活动。它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咨询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懂得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职业人员。因为心理咨询有其特定的目的和任务,特定的操作过程和手段,解决问题需要应用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职业行为,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般社会交往,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事的职业。它要求咨询员必需具备一定的特殊品质,如心理反应敏感、能认真倾听,富有爱心和合作、亲和能力,相信人具有成长的可能性,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稳定的情绪等等。 二、心理咨询要有一定的目标。

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是促使来询者行为的变化. 咨询者要通过咨询活动,使来询者从挫折中反省自我,总结经验教训,增强生活智慧,改进应付技能,提高做出决定的水平,改善人际关系,发展自身潜能,以更好地应付日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不快经历。因此,咨询要有一定的目标; 1促使行为发生变化 2.改进应付技能 3.提高决定水平 4.改善人际关系 5.发展潜能 三、咨询者与求询者之间必须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咨询关系。 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来询者才肯开怀坦述自己的问题,接受咨询者的帮助。所以在咨询过程中,咨询人员要努力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对来询者进行启发和帮助,使来询者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产生认识、情感和态度上的变化,从而找出其心理问题的根源,弄清心理问题的性质,使其找到摆脱心理困惑的对策与方法,从而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心理素质,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四、咨询必须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心理咨询的原则主要有保密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个别化原则,限定性原则,保护来访者原则等.其中保密性原则是咨询者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因为来询者的心理问题,一般都涉及到个人的隐私或起码是不

自体心理学理论。

自体心理学理论。 自体心理学的模式认为,人需要从环境中的他人那儿获得特殊的反应,才能发展和保持自尊和安宁感。过失与匮乏比冲突占据了更加中心的位置,有缺陷的心理结构被看做是对有缺陷的功能的反应,强调婴儿需求的满足基于压抑的欲望和内驱力。因此,心理咨询师的治疗目标更多的是去理解那些需要,以及在治疗中去面对这些需要,而较少地去挫败那些在治疗中最终会放弃的婴幼儿欲望。建造这种精神结构和修复自体的不足,被认为比消除冲突重要得多。早年养育的过失与匮乏会导致自恋的病态发展,其表现如下: 1)自体客体关系( self-object-relation)。这类当事人与客体显现一种特 殊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潜意识地将客体当做一个从属于自己的个体,当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严重的自我界限混乱或没有自我界限。 2)无所不能的自身(grand self),在心理发育的早期,孩子需要养育者同感的接纳和肯定他们带有幻想的雄心,并允许将养育者理想化。随着与养育者的互动,孩子学会分别哪些是幻想,哪些可成为真实,并发展出正常的自尊、雄心和自我理想。这个阶段正常发展,才能保障随后与他人的关系的正常发展,才有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反之,如果养育者不能同感地接纳,就会导致正常发展必需的早期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缺失导致的后果为此种需要代偿性地加强,表现为在随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过分理想化,以及自认为无所不能。 3)对赞美的无限需要。将他人过分理想化反映了早年的心理创伤,是由于当事人希望以此来代替自身缺失的那部分精神结构。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一个全能的神化的他人,并潜意识地将其当做自己的一部分。这类人,在他们随后的人际关系中出于对早年在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上不适当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反应。对心理咨询师来说,意识到自己的反移情模式是一项挑战也是有益处的。例如,在精神病院中,一位患者对她的心理咨询师作出了令人难忘的指责:“你是我遇见过的最冷酷、最像计算机的人。你像个机器人,我说话时你只是坐在那儿,像机器一样点头,我打赌要是我切开你的手臂,我看到的不是血管,而会是电线。”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格塞尔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格塞尔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格塞尔”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格塞尔 【生卒】:1880—1961【介绍】:一译“盖塞尔”。美国儿童心理学家。 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阿尔玛镇。 1903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 1906年于克拉克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受G.S.霍尔的影响,专心致力于儿童发展的研究。1908-1910年任教于洛杉矶州立师范学校,不久转任耶鲁大学教育学助教。 1915年于耶鲁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终生任职于耶鲁大学。 建立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并任首席主任、顾问等。 1915-1948年兼任耶鲁医学院儿童卫生学教授。1948-1950年任儿童视觉研究室特别研究员。 其研究建立在对儿童行为的大规模系统观察和测量的基础上,首次使用摄影观察技术和追踪研究(或纵向研究)方法,主张“成熟势力说”。

根据双生子学习爬梯的实验结果,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同环境有关的大脑皮层的成熟,儿童行为或心理模式按一定程序依次呈现,大脑皮层不成熟,学习便无从产生。 还认为儿童具有天生自我调节的能力,父母和教师不应迫使孩子嵌入某种预想的模式之中,应充分考虑儿童本身的倾向,尽可能提供儿童发现自我和发展个性的机会。 倡导推广儿童中心养育法。 1940年与同事制定《格塞尔发展量表》(亦称《耶鲁量表》),提出婴幼儿发展的各“关键年龄”及其发育商数,量表经两次修订,被译成多种文字(中国有修订本),被认为是评定婴幼儿心理能力发展的有效工具。 1954年提出关于儿童发展的几个原则:(1)发展方向原则。 发展不是随意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方向有秩序、有系统地进行的,如从头到脚,从中心向边缘,按顺序发展。 这种方向由遗传机制决定。 (2)相互交织原则。 即行为模式中的平衡现象是发展过程中互补结构发展的结果。 通过互补过程,相反的力量在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分别显示出各自的优势。

徐钧自体心理学内容分享

徐钧自体心理学内容分享 个体在早年关系中因为体验被覆盖所引起的压抑,在咨询关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重新被体验到。来访者作为主体体验到那些被遗失的体验。所以,精神分析的的确确是一种全身心的实践。精神分析一定是体验从潜意识到达意识,如果只是事件从潜意识到意识,没有任何治疗价值。科胡特强调用共情性方法理解来访者的主体感。治疗师把理解深度回馈给来访者的时候,来访者也能够理解。随着自由联想进展,对事件的感受会浮现到前意识里,治疗师会对前意识进行工作。前意识是稍加注意就能意识到的东西,这里是指稍加注意就能意识到的体验。咨询中最重要的是帮助描述原发的情感部分,但有的来访者连继发的感受都搞不清楚的。这种感受是不变的,但会被遗忘,相当于压抑,潜抑或分裂了。分享2:主体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主体的体验处在不停的流动当中。两个人都是主体,这两个人又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人的存在都和主体间性的互动有关。所有疗法都有主体间,主体间观点可以用于不同的疗法当中,主体间理论很接近人本主义的观点。主体间性的暴露比传统精神分析多,主体间性治疗师会与来访者分享自己感受,努力理解问题所隐含的真正意义上的问题,达到主体间性。主体间不强调知识水平,调用的是自动化的反应,就象骑自行车一

样。咨询师要有足够的开放和内外一致性,主体间治疗师强调治疗师和来访者同时保持开放。强调超越各个学派的元理论,强调一个人是带着其个人特点的,反对把一个人物化作为客体去描述。两个主体互相开放的互动,在互动中治疗师注重微观的部分。强调训练内功不是招式,和来访者互动当中句对句的能力。依据操作性的概念和来访者互动,感受性保持开放。出现阻抗时,不要和来访者对着干。对出现阻抗的,不要突破他的阻抗,而要顺着阻抗去理解,理解那是来访者的自我保护,科胡特的观点如此。个体是由许多体验组织起来,有不同的体验组织,与人互动的模型不可预料无法预测,在实际互动中模型自然显现出来,帮助他澄清这种模型,表达体验的方式,从潜意识到意识。治疗师在互动时就是一个小社会,来访者会受到治疗师风格的影响产生一系列变化。咨询师站在来访者角度,把来访者看成一个主体进行现象学式的回应,带着体会描述来访者的体会。咨询师先对来访者回应,再追踪来访者对咨询师的回应,因为不能确定真的听到来访者的话,而是需要依靠来访者的回应来确定。当来访者回应并不匹配的时候,治疗师就要做调整,考虑另外一个思路了。治疗师在感受一些时不能莽撞地马上说出来,首先去感受,回顾这些感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产生自由联想到融合,这个就是相遇。一下子就通了,症状产生戏剧性的转变,全身通电,是创伤被碰到后才出现的东

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的概念总结 一.各章标题 1.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2.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3.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经过头脑加工(综合和解释),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4.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①意识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包括外部事物和内部状态及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布局等;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 5.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6.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7.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他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8.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语言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特征。 9.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10.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11.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从事的活动的效率。 12.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4个特性。 13.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二.书中特别列为小标题的概念 1.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2.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3.无意识: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4.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5.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6.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7.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8.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发展心理学小案例及分析

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 [现象实例]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心理点评] 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待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这相同的客观现实,各人的态度不一样。有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兴兴地到山沟里去取干柴;有人虽然也去山沟,却嘟嘟嚷嚷不愿意;有的怕黑又怕冷,图方便就近取湿柴等等。可见每个孩子对待相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因而采取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在心理学中将他们这些态度和行为称为性格特征。用科学术语说,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心理特征。所谓对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人们追求什么,拒绝什么,表明人们活动的动机和方向。而行为方式即在其态度下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即指人们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事物,如何避免他所要拒绝的事物,并且这种态度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也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模式。以上述试验为例,说某个孩子是勇敢的,不仅是他的态度,而且有其在寒冷的黑夜里到山沟去取柴的行动,而这又是经常性的、稳定的。所以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其模式也各种各样。如何了解人们的性格特征,则可以从其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着手。 自信是成功的秘诀

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

2011年9月第5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Sep,2011 No.5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 郭本禹 摘要:新自体心理学重视诠释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其代表人物对诠释的内涵、功能、作用机制以及精确性等问题都提出了新的理解。新自体心理学家沃尔夫、斯托罗洛、布尔斯基和哈格兰德等人的诠释观继承并发展了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关于诠释的基本观点。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是科胡特自体心理学有关诠释观点的继承与发展,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为诠释的内涵、功能、作用机制和精确性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理解,其理论视野与深度远远超越了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自体心理学多元取向性、后现代性的理论特点,不仅丰富了新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为当代精神分析临床治疗实践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理论资源。 关键词:诠释;新自体心理学;科胡特;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5-0125-06收稿日期:2011-01-23 作者简介:郭本禹,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 新自体心理学指的是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去世后发展起来的自体心理学理论,是当代精神分析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旧自体心理学与传统精神分析学一样,都非常重视诠释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科胡特指出:“治愈的本质就在于以正确的诠释向被分析者提供对其需要或愿望的适度挫折,由此增长其心理结构。”在理解基础上,分析师还必须对患者的内心体验和移情反应进行解释,才能取得治疗的成功。“解释又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患者的心理反应尤其是移情体验做出动力学解释,第二步是对患者的自恋脆弱性和内心冲突做出发生学解释。”(Kohut,H.,1984)科胡特对诠释功能与步骤的论述成为新自体心理学家讨论这个问题的基础,他们从各自的理论立场与临床实践出发,对诠释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索。 一、沃尔夫:诠释的多重功能 恩斯特·沃尔夫(Ernst Wolf)是当代重要的新自体心理学家,他着重探讨了诠释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功能。沃尔夫对诠释进行了宽泛的界定,认为诠释是“分析师所有从总体上带来被分析者心理改变的有意识活动,这种改变可能是变得更好(即治疗性的),但是也可能是失败的或甚至是反治疗性的。”(Wolf,E.S.,1993)他所说的“活动”包括言语陈述以及任何其他由分析师有意识地指导的干预,甚至包括那些明显的对治疗行动的放任或疏忽,因为它们也是被分析者心理世界改变的原因。显然,所有诠释通过被患者经验为来自分析师的目标导向的干预而起作用。沃尔夫排除了那些由分析师偶然或无意中引起的患者的经验。 在沃尔夫看来,在所有精神分析治疗程序中,诠释始终是被讨论最多、有时也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分析师们对诠释具有强烈兴趣的原因在于,诠释不仅反映了分析师技术和方法的熟练程度,而且还反映了其理论追求、人格以及对被分析者的态度。诠释就像一扇面向分析过程核心的窗户,深刻揭示了分析师与被分析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分析师的诠释由多种因素的结合而形成,不过,这些因素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却并没有一致意见。大多数新自体心理学家与传统精神分析学家一样,认为分析师的理论取向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性,因为采取一种理论态度有助于确定治疗的科学性及其治疗功效。沃尔夫不同意这种看法, — 521 —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概念学习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概念学习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概念学习”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概念学习 亦称“概念获得”、“概念掌握”。 有机体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的过程。 在动物辨别学习情境中表现为动物对具有共同属性的多个刺激作出同一反应。 如测验大鼠形成大小概念,给大鼠呈现随便什么样的两个刺激物,大鼠选择大的(或小的)一个才能获得食物奖励。 在这个学习任务中,大鼠要辨认的不是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如具体的尺寸形状或颜色等),而是两个刺激物之间的大小关系,即哪个较大或较小。 大鼠完成这一个任务,必须要习得“大”或“小”的概念。 实验证明,大鼠经过多次的选择练习可做到。 但这种概念在大鼠的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尚未确知。 借助它可了解动物能否从经验中形成对某种刺激情境的抽象性质的概念。 在人类指个体发现和理解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以及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的过

程。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有意义学习类型。可分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 前者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经过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过程总结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后者则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将代表新事物的概念纳入到自己的概念体系,从而达到对新事物本质属性的理解。 为促进概念获得,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提供肯定实例,增强感性经验;(2)运用变式,概括共同特性;(3)提供反例进行比较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的比较;(4)恰当地使用概念有利于巩固新概念的获得;(5)使新、旧概念系统化有利于稳定的知识结构的形成。

发展心理学小案例及分析

发展心理学小案例及分析

————————————————————————————————作者: ————————————————————————————————日期:

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 [现象实例]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心理点评] 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待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这相同的客观现实,各人的态度不一样。有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兴兴地到山沟里去取干柴;有人虽然也去山沟,却嘟嘟嚷嚷不愿意;有的怕黑又怕冷,图方便就近取湿柴等等。可见每个孩子对待相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因而采取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在心理学中将他们这些态度和行为称为性格特征。用科学术语说,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心理特征。所谓对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人们追求什么,拒绝什么,表明人们活动的动机和方向。而行为方式即在其态度下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即指人们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事物,如何避免他所要拒绝的事物,并且这种态度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也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模式。以上述试验为例,说某个孩子是勇敢的,不仅是他的态度,而且有其在寒冷的黑夜里到山沟去取柴的行动,而这又是经常性的、稳定的。所以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其模式也各种各样。如何了解人们的性格特征,则可以从其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着手。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当犟儿子遇上倔爸爸 改掉一个不良习惯,远比养成一个好习惯困难得多。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家长需要适时的把握好爱的尺度,应该多从情感上靠近,心灵上沟通,方法上变通。 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养成往往很难再改变,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家长需注意方法的运用。只有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儿童心理学案例。 儿童心理学案例: 今年上一年级的小华不但做事拖拉、粗心,而且特别犟,不管怎么教导他就是屡教不改。更令人苦恼的是,犟儿子遇上了倔爸爸。小华的爸爸整天都紧盯着孩子的这些问题不放,不失时机地训斥。最近,家里的矛盾开始升级了,这父子俩都有点“掐”上了:儿子很反感爸爸说他,只要爸爸一开口,儿子索性就捂上耳朵,还说“不喜欢爸爸”。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比较典型的因教育方式不当而引起幼儿逆反情绪的案例。结果导致父子矛盾升级——孩子跟爸爸较上劲儿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人的个性是可以遗传的,在这对父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相似的个性特点。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主观能动性逐渐增强,对成人的一些要求有了自己的判断,他们不再是一味地顺从于他人,有点儿“我行我素”。家长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一味训斥,甚至打骂,就容易使孩子在个性发展上走向两个极端:或遇事唯唯诺诺,谨小慎微,胆小怯懦;或执拗任性,胆大妄为,目中无人。 教育孩子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儿童心理。在本案例中,孩子被爸爸无休止的、“马拉松”式的说教所包围,以至于产生逆反心理,抵触爸爸的教育。 面对孩子的逆反表现,这位爸爸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的孩子为什么烦我?我的教育方式妥当吗?我了解孩子多少?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孩子所乐意接受的呢?……想明白了这些问题,自然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应对措施:

自体心理学小字典

自体心理学小字典一一自体心理学的一些语言 在自体心理学的发展观点里,原始的、核心的自体在环境气氛里,透过自恋原欲的灌注,与镜映的和理想化的自体客体之互动,在恰好的挫折与满足的携手合作下朝统整的、成熟的自体发展。原始的自恋也得以转化为较高形式的自恋。 自体里的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的双亲影像这两极,加上孪生(也是另我)的第三极之自体客体需求,因着自体与自体客体之关系所得到的自体客体经验,进行转变内化作用。在此作用中,夸大自体相对于镜映的自体客体,理想化的双亲影像相对于理想化的自体客体,孪生自体相对于孪生的自体客体。自体与自体客体的关系可以是由原始的到成熟的全光谱范围。 长期缺乏良好自体客体经验,或阶段不恰当的自体客体回应,会产生自体方面的病理,如自恋暴怒、自体崩解、自体的解组等现象,及导致轻重不等的自体疾患。在镜映转移关系中的自恋能量流动时,因着母亲自恋地使用儿童之成就,将形成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被打通的垂直分裂(公开夸示婴儿化的夸大) ,其次是打通因母亲的拒绝儿童独立之自恋所形成的水平分裂(潜抑了的古老自恋之要求) 。 在分析情境或其它特定情况里,早先的古老自体客体可能透过自恋的转移关系而被活化。在治疗上,透过神入的工具,治疗师以自己提供异于个案过去的自体客体经验,或修补缺陷的自体,或强化代偿结构,使个案的自体更趋统整。 Alter ego 另我即孪生(twinship) 在此关系里,对方有如自己,双方都经验对方的感受有如自己的一般。科胡特在最后一本着作《分析的治愈之道?》(1984)里提出第三个自恋的(亦即自体客体)转移关系,也就是孪生。从科胡特最初将孪生转移关系包括在镜映转移关系之下来看,这是个改变。孪生自体客体关系的本质是在兴趣与才能上的相似性,那意思就好像是被某个像自己一样的他人所了解一般。科胡特所说的悲剧人(tragic man) (相对于弗罗伊德所描绘之精神官能症个案的罪疚人(guilty man))在过去曾处于无反应之环境的危险中,如今被提供了两个去了解其核心自体之残存潜力的机会。 第一个机会是核心雄心与抱负透过早期夸大表现癖幻想的巩固而被建立起来,这大部分是发生在生命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年间,并且需要母亲的镜映接纳,以坚固其充当雄心与抱负所不可或缺乏基础的健康表现癖。 第二个去了解核心自体潜力的机会是获致大部分特定的理想化目标,通常出现在生命的第四、第五和第六年中间。科胡特(1977)也提出一个张力弧的概念,以描述在自体之两极间的心里活动之持久不变的流动,也就是一个人对于朝向被其雄心与抱负所驱使且被其理想所引导之事物的基本追求。这是科胡特早在1966年时便提出的一个想法。 在转移关系的情境脉络里,个案早期的存在与行动因某个得以成为纯真喜悦之来源的那个人物之轮廓会逐渐显露出来;而这人充当静默的存在、充当儿童紧挨其身旁便觉得精神抖擞(小女孩在厨房里紧挨着其母亲或祖母做家事;小男孩在地下室紧挨着其父亲或祖父做工作)的另我或挛生之重要性也会逐渐变得明显。科胡特(1984)最后终于视孪生转移关系为一统整核心自体发展的第三个机会,而这发展大概是在镜映与理想化需求未被满足后,才自那些好的自体客体所分享来的技巧、才能与经验中兴起的。 Cohesive self 统整自体 是一个人对自己认同上之稳定且恰当地结构化了的感受。这让他对今日与昨日的自己感受为同一个人。既使在面对对于自尊的失望或威胁时亦然。 根据科胡特,自体发展定藉由巩固三个元素的方式:夸大一表现癖的自体(全能。有雄心与抱负的去挣扎获取权力和成功) 、理想化的父母影像(价值与目标) ,和一技巧与才能

发展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这种题型一般考核考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考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可能会涉及该门课程的多个章节,考生应该充分发挥联想的功能,抓住理论要点,结合案例做出深入分析。千万不要紧张,轻易认为超纲,因此影响自己的答题思路,或者干脆不答题了而失分。 总之,方法和技巧仅仅是技术问题。关键还是在于考生对本课程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全面掌握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这样才能考出好的成绩。 面对一个案例题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第一点,得好好的读几遍,一般的案例表述还是文字表述,阅读。就是要认真、仔细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案例材料,要认真阅读材料包括题目本身的材料信息。一般的考试我建议大家认真阅读三遍,要理解这个材料说的是什么事,心中要明白。我们的考试也好,还是我们教材示范也好,还是我们平时在网上提供的资料我们本着一个节约成本的原则,我们提供的材料是短小精悍的,不要怕费时间。另外,我们的问题和材料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材料里的事实和情节与我们的讨论的问题是有直接联系的,但是要练就这个思想的功夫还是要有一个过程。另外,我们文字教材里用的这些案例的材料我们在考试中会有选择的使用,所以大家不要有顾虑,只要你认真的学习了文字教材,考试中面对案例题目时你不会有陌生感,第二你原来就有所考虑,但是考试时你一定要与题目结合起来重新进行整体思考。用心思考问题的作用在于可以强化我们一种理性思维,另外通过答题来总结我们平时对于这些理性思考的一些想法,综合这些想法,最后还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第二点,阅读好材料过后,如何下笔呢?如果有前面认真阅读的基础,你的思想已经在你的脑海里产生了,这时最重要的一点下笔最关键的事情是审题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很重要,在下笔之前你心中知道这个回答主题是什么,说的是什么问题,应该有什么样的表述的观点,这是要结合你自己的经验,不要照搬书上的。按照自己想的东西写的主题就是你想要的东西,我主张直接表达主题。比如,题目中要求根据这则案例材料来分析某某教育思想或某个观点,这是现行考核案例分析的一个基本模式。我想,我们对于需要分析的教育思想或观点,不要死抠书上的表述方式,回忆老是去背是不好的学习方法,要尽可能地用自己的富有生活味的语言表述出来效果是最好的。接下来呢,应该回应案例材料所提供的情节或事实来加以评述,也就是说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思想来答题,还要回过来根据案例提供的内容,这一方面是自我论述,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考查你对于案例主要的题旨内容、关键的事实情况你掌握的情况。因为你还要针对这个加以评述,提出自己的看法就是要超越案例,要有自己的主张,这就是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如何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适当地深化讨论,形成完整的回答。 第三点,要特别提醒一下,案例分析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不要拘泥于标准答案。如果发现照抄“标准答案”之类的现象,是应当视为失败的回答,分数也是不会高的。真正好的分析,应当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范例,值得大家在总复习时候多加以总结。 一、儿童的案例 案例1:下面是三个婴儿的行为。玛丽在母亲离开丢下她一个人在房间里时,嚎啕大哭,一位陌生人前来安慰,她很不情愿与之接近。母亲归来立即靠近,寻求接触,甚至带着眼泪作出微笑,情绪迅速平复好转,并主动与母亲一起玩耍。 麦瑟林的表现则是另一番景象。母亲离开时似乎无动于衷,转过脸径自拿起玩具玩耍起来。陌生人走来也不回避,但一个人留在房间里时有些不安。母亲回来也没有显出高兴,甚至躲避与母亲接近,身体移开,目光转移,仍去自己玩耍,显得很冷淡 然而,汤姆表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情况,母亲离开时十分痛苦,第二次离开时尤甚。对陌生人的接近抗拒、退缩,母亲回来后理应受到安慰,但他却显得既要与母亲接近,又要拒

自体心理学以及自体感

自体心理学以及自体感 1.请问大家的生命中曾经和什么人在一起感觉很舒服?想一想对方为什么让你 觉得有舒服的感觉? 2.哪些事情可能伤害到了你的自尊感? 3.你如何评价自己的自体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的自体感更好? “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著名的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Winnicott),如此诗意地描述母婴关系互动中母亲的重要性。 母亲在亲子关系中,就如同一面镜子存在着。孩子在这面镜子中渐渐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并根据母亲的回应而渐渐形成自己的各种认同和适应,最后形成自我人格。因此,这面镜子在孩子自我的逐渐养成过程中,居于关键的位置。 “若一个人生命里要经验自己在时空中是一个完整而和谐的个体,可与其过去联系并有意义地朝向具有创造力及生产力的未来,则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里,他必须经验到其人性环境中有某些表征能对他产生愉悦的反应,对他提供理想化的力量及平静,能够喜欢他而默默地存在,且能正确地掌握它的内在生活而对其需求有同调的回应,并在需要支持的时候能适时给予。(科胡特,1984)”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了解到,科赫认为在人的生命中,来自于他人的理解和回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一个人心理能够健康存活的基本条件。科赫对此有个比喻:“心理氧气”,这就是来自同理自体客体之回应,少了它我们无法在心理上存活。而导致人性自体破坏的是暴露于冷漠、非人性的漠然,以及未能同理回应的世界。 罗杰斯说:“我发现当我能接纳地倾听自己,更加成为我自己的时候,我更有效地工作。” 一个经由同理尝试了解和参与我们精神生活的人性环境,这种环境提供我们心理存活和成长的最重要情绪经验的关注。——Kohut 这种人(分析师)奉献其生命来帮助他人,籍助于对他人的内在生命之同理浸泡所获得得洞识……分析师必须努力不要像个程序设计良好的电脑……分析师的回应需要其人格的深度层面之参与。——Kohut 共情:籍着模仿,经由认同,而通往神入的途径;那也就是我们要能够在面对另一个精神生活时,以接受任何可能性的态度的方法去了解这些机制。——Freud 分析师必须观察被分析者的行为,并对他的联想开放地倾听,我指的是他必须抗拒诱惑,不能将对病人的理解压缩成任何他所持理论的先入为主的概念的僵化模型中,那可能是克莱因派、兰克学派、荣格学派、阿德勒学派、经典精神分析(包括自我心理学),或甚至是自体心理学派的。他必须等待到能够更精确地了解病人需求的本质,才能经由比较正确的解释,向病人传达他的理解。——Kohut 心理治疗中重新启动的一个自我骄傲(grandiose) 的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中,母亲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自我心理学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自我心理学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自我心理学”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自我心理学 新精神分析分支学派。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新发展。 代表人物有A.弗洛伊德、哈特曼、费顿、埃里克森。 继承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划分,但认为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力量,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 强调人格结构中自我的功能,而不强调本我的作用。 将自我和自我的功能作为精神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认为自我自主地发挥作用,而不受潜意识冲动或性本能的影响。 这一派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将注意从本我和本能转向自我发动的过程,认为自我能够使人适应外界或对外界作出调整。 因此无须对本我的潜意识内容作长期分析,便可以完成深层心理的重要工作,达到治疗的目的。 他们已提出一些短程疗法,如危机干预法。 1939年,哈特曼《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学派的建立。

此后数十年间,有了新的发展。 其主要观点:(1)自我是个体的一种内部控制机构,能发展、组织个体的生活,保证个体生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整合与和谐,综合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个体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引导心理性欲朝合理的方向发展,具有自主性,决定个体的命运。 (2)自我有许多正面的特性,如信任、希望,独立性、意志,自主性、决心,勤奋、胜任,同一性、忠诚,亲密、爱,创造、关心,统整、智慧等。 凡具有这些特性的自我都是健康的自我,能成功地解决人生发展中每一阶段产生的问题。 (3)自我同一性包含四个不同的方面:即个体性(individuality),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感,不同的个体以不同的、独立的实体存在;整体性(wholeness)和整合性(synthesis),指潜在地追求一种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感,感受到一个人生命的连贯性,并朝有意义的方向前进;社会团结性(socialsolidarity),指具有团体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团结感,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若没有自我同一性感,就会导致角色混乱,即同一性危机。 (4)对“我”(I)、“自己”(self)和“自我”(ego)作出区 分:“我”是我感到的我的一切经验的觉知中心;“自己”是“我”的对象,是前意识的,可被体验或觉知为包括身体、人格和扮演的角色等各种“自己”,也可以是这些经验的复合物,如我认为我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自我”是把个人的各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答案

第二章 、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象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如果受到成人预 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 特征是什么? 答:)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①容易产生 强烈的情绪表现;②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正确做法: 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注意教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否则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容易 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要么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人格。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其独立性,并指导其学 会正确的方法。 () 、最近,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尽管母亲多方矫正,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请分析一下小 华出现口吃的原因,以及矫正儿童口吃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答:)、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 时过于急噪、激动和紧张。、岁的儿童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原因之二是出于模仿。 儿童期是好模仿期,对他人口吃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 )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是解除紧张。小华母亲采取取笑甚至打骂的方法是错误的。这不但不能矫正口吃,反而会加剧 儿童紧张心理,导致儿童不愿说话甚至形成孤僻等不良个性。 成人在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在和成人的对话中学会慢慢地说话,用手势 辅助语言来表达,问题就能够解决。() 第三章 运用幼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分析幼儿的心理现象,老师如何组织教学。(教材) 、无意注意为主:)——刺激物的特点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注意的选择性 )利用:①采用符合儿童注意特点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具、语言、活动方式);②内容安排符合儿童注意特点和兴趣 和需要。要多样化。③活动时间安排不宜过长。())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有意注意初步发展,依赖成人的组织和指导。(明确目的,语言组织和引导)把注意对象变成儿童活动的对象。组织游戏活动,增加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第四章 要求幼儿辨别三角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往往让幼儿边看边用手沿着三角形和正形的边缘摸它们的轮廓,同时每 次摸到拐角处的时候,要求说出角的数量,如一个角、二个角等,这样的活动安排,效果往往比较好.请分析这样做的理由 .答:这样做是合理的。视觉、听觉、动觉等相协同活动有助于儿童对物体的空间知觉.特别是在视觉、手的触觉、动觉 的协同活动中儿童对几何图形的知觉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多角度地认识物体。单一地用视觉或触觉会造成儿童知觉错误 率的提高。 (教材) 第五章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教师花大力气教幼儿记住某首儿歌,有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记牢,但他们偶尔听到的某个童谣,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只需一两次他们就对广告词熟记心中,结合幼儿记忆的这一现象,请你分析一下 影响幼儿无意识记忆的因素。 答:)在整个学前期,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影响幼儿无意识记忆的因素有: 客观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幼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 量以及活动的动机等。 )幼儿对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的广告词记忆效果较好是因为对广告词的记忆是一种无意记忆,电视画面具有具体生动、 形象的特点,给予幼儿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童谣、广告词的简明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很容易成 为儿童无意记忆的对象,而教师要求记忆的任务属于有意记忆。 第六章 案例分析(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共分) ()。某幼儿特别喜欢听古典音乐,他也很崇拜音乐家。有一天,他跟妈妈说:“今天,肖邦叔叔到我们幼儿园 来了,还给我们弹钢琴呢!”妈妈听了吓了一跳,以为孩子在说谎。 请根据幼儿想象的有关原理,对此例加以分析。() 答:)幼儿想像具有夸张性的特点,表现在:①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②混淆假想与真实。 )原因:①认知水平的限制;②情绪的影响;③幼儿想象表象能力的局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