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于小学语文的游戏化教学探究

蔡玲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要对象,而且是教学中的主体,只有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爱玩的天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内在诉求并不适应。通过游戏化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游戏化教学概念

游戏属于儿童的天性,儿童从出生开始就与各种游戏相互接触,通过游戏锻炼身体、学会规则、体验生活等。游戏能够让儿童感受到快乐,同时在快乐中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本领。游戏化教学指的是将游戏与教学相互结合,在教学中实现游戏活动与精神的运用。游戏化教学与儿童的个性特征相互契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游戏不仅包含游戏活动,而且包含游戏精神,两者之间的相互结合,让儿童在游戏中能够释放天性。游戏化教学能够让学生暂时脱离过于功利化的语文教学,充分体验到语文教学所能够带来的乐趣。游戏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游戏的教育功能,将游戏所具有的特性在教学中进行运用。

二、小学语文中游戏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游戏化教学中强调尊重学生,依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另一方面能够活跃语文教学的课堂气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完善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教育实际上就是教书育人。在教学的过程中,设定与教学相关的游戏或者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游戏化教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与小学生个性特点相符合

小学生具有天真、好动的个性,对游戏有着非常大的兴趣与热情。在小学语文中实施游戏化教学,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符合,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教

学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小学语文中游戏化教学开展的对策

(一)实现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着扮演者、主导者的角色。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之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采用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根本上实现传统观念的转变,从根本上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作用与意义,提高课堂教学中游戏形式与游戏内容的创新,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现游戏教学方式的丰富与完善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学生数量多、学习压力大的情况,很难花费太多的时间在一个学生身上。很多教师为了能够节约时间,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选择较为单一的方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实现游戏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加入更多合作、探究的成分,注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实现游戏形式的拓展,提高学生语文学生的效果。

(三)实现教师游戏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情况对游戏化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较高,游戏化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高。通过相关的调查可知,部分语文教师并没有对游戏化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导致游戏教学的开展并不完善,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要定期参加科研、培训等活动,提高自身游戏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科学性。

游戏化教学的宗旨就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活动与游戏精神,让儿童能够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习与掌握知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认识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真正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课题,已经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 导小组批准,正式列为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今天我们召开课题开题会,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从现在起,全面启动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课题的提出 自全国“九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 开展得轰轰烈烈,在各级科研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广大小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但是,也应该看到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德育工作还不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没有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年龄特点及品德形成规律的具体、连贯、层次化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多单项、直接、正面灌输或简单的照本宣科,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在一些学生仍然存在“是非观念模糊、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理想追求、自我中心严重、自控能力差、知行脱节”等问题。因此,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刻不容缓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开展德育实效性研究就是要探索提高德育效果的途径,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研究找到如何使学校的德育有效,如何让学生信服学校的德育。通过研究从理论上弄清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德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阐述学校、家庭、社会如何相互配合已取得德育的最大效果,探讨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科任教师之间如何相互配合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摸索学校有效开展德育的最佳方法。在实践上,一是通过研究探索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互相促进的学生德育工作网络机制,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形成合力,防止5+2=0现象的发生,建立起第一道防线。二是探索建立学校内部有效的德育网络机制,学校的各部门之间、班主任与各科教师之间要共同承担起育人的责任,要形成有机整体,协同作战,共同开展德育工作,建立起第二道防线。三是通过研究探索提高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面上的普遍教育和点上的个别辅导相结合,德育内容与学生心理接受性相结合,建立起第三道防线。 总之,通过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使学生形成主体性道德素质或自律素质,充分保证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三、研究的目标

如何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健全是当前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是一个人终生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心理资源。但是,当前大部分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德育工作都流于表面化,与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较大的差距,有的德育教育工作甚至违背心理发展规律,这就势必造成现在德育工作缺乏足够的实效性。所以,运用班级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开展班主任德育工作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其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逐步定型,许多看似思想品德的问题,其实是他们心理困惑的折射、反映,这就需要我们的班主任要用理性的眼光去发现、分析问题的症结,采用适当方法解决高中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将心理辅导和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使班主任工作更具有人性化。 师生之间的沟通本质上是一种平等的心理沟通,学生不仅仅是聆听者,因此,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诚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唯有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得以提高。 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用科学有效的心理衡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测试,是真正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途径。这在心理辅导的实践中已经得以充分证实。尤其是性格、气质以及能力倾向等对班主任工作影响较大的心理特征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汇总,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以便更快地了解学生,总体把握新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发展水平,并制定出相应的班级管理策略来主动应对,使班主任工作更有针对性。通过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后,对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是极其重要的。有时候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往往会在有些时候起不到教育的内化作用,甚至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心理创伤。所以心理测试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强有力的科学武器,也是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手段,

学校德育工作调研报告

学校德育工作调研报告 学校德育工作调研报告2007-02-10 16:48:17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我校德育工作,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学校安排专人对德育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发现了问题和不足,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学校十分重视德育工作,确立了以德立校,以德育育人的育人方针,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下大气力抓好德育工作,主要经验和做法可以概括为“四个到位”,“五种教育”,“六个结合”。 “四个到位”即

⒈领导到位。学校成立了在校委会领导下,校长为组长,政教主任、抓德育的校委会成员,团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了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教师、骨干教师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实行办主任、学部、学校“三级管理”负责制,定期分析研究德育工作,按时布置阶段性任务,并负责检查考核。 ⒉计划到位。学校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大纲要求和内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确定了德育工作活动系列,规定初一以养成教育和传统教育为主,确立“做合格中学生”、“做时代小主人”活动主题,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以校为家,“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初二以“五爱”教育为主,确立“迈好青春第一步”,“共青团在召唤”等主题,初三以理想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为主要内容,确立“做合格的毕业生”,“学校永在我心中”等主题,为学生毕业

后走向社会或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⒊活动到位。一是常规训练活动坚持不懈,如利用周一组织升国旗仪式,举行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利用团队活动,班会活动进行纪律教育、行为习惯教育;二是结合重大纪念活动和青少年自身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如“举行五四爱国演讲”,“祖国在我心中知识竞赛”,“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演讲比赛,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等。三是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等。 ⒋总结评比到位。学校制定了详细实用的德育量化评比则,对德育活动实行过程管理,对每一次活动有布置、有记录、有结果、有总结,防止走过场,做表面文章。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4300字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4300字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课题,已经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正式列为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今天我们召开课题开题会,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从现在起,全面启动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课题的提出 自全国“九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在各级科研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广大小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但是,也应该看到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德育工作还不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没有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年龄特点及品德形成规律的具体、连贯、层次化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多单项、直接、正面灌输或简单的照本宣科,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在一些学生仍然存在“是非观念模糊、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理想追求、自我中心严重、自控能力差、知行脱节”等问题。因此,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刻不容缓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开展德育实效性研究就是要探索提高德育效果的途径,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研究找到如何使学校的德育有效,如何让学生信服学校的德育。通过研究从理论上弄清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德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阐述学校、家庭、社会如何相互配合已取 得德育的最大效果,探讨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科任教师之间如何相互配合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摸索学校有效开展德育的最佳方法。在实践上,一是通过研究探索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互相促进的学生德育工作网络机制,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形成合力,防止5+2=0现象的发生,建立起第一道防线。二是探索建立学校内部有效的德育网络机制,学校的各部门之间、班主任与各科教师之间要共同承担起育人的责任,要形成有机整体,协同作战,共同开展德育工作,建立起第二道防线。三是通过研究探索提高德育的途径和方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04-02T08:45:56.981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3期作者:陈雪芹 [导读] 在当前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倡导新课程改革,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为同学们讲解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还要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以便于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质与学科素养。 江苏省南通市易家桥中学 226001 摘要:在当前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倡导新课程改革,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为同学们讲解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还要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以便于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质与学科素养。这要求学科教师需要转变授课理念,班主任也要积极开展德育工作,这样才能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困惑,并推动他们的未来发展。但如何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成为许多老师需要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升路径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不仅要学会适应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还要学会应对青春期的烦恼,这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既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开展德育工作帮助他们合理应对身心烦恼。结合当前现状来看,许多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也存在着需要强化的地方,本文将深入探索有关的提升路径,希望以此来促进同学们的良好发展。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德育观念过于传统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发展趋势,当前德育工作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改革,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再采用“训话”的模式,否则很容易打击同学们的积极性。但实践调查结果显示,许多中学班主任仍然遵循传统的德育观念,他们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与训话。而这种模式确实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初中阶段的同学们正处于青春期中,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同学们的个人素质,甚至有可能加剧他们的逆反心理。 (二)管理水平不高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同于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但他们也需要认真观察同学们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但是研究表明,当前许多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并不高。虽然他们能够有效处理班级内的各种问题,但这些老师也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内心疑惑,这样就使得德育工作缺少针对性,甚至可能使德育工作与时代发展趋势相脱节。 (三)科研力度有待加强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个人成绩,还要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提高每个同学的道德素质。而初中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可能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但他们却不想与老师、家长进行沟通。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同学们克服学习重点、难点,更需要认真观察他们的日常活动,并思考这些行为所反映出的问题。但从实践来看,班主任的管理重点大多都放在如何帮助同学们提高个人成绩上,许多教师不仅没有重视同学们的日常表现,更没有认真反思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管理理念 帮助班主任创新管理理念,不仅能够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因此,学校领导要帮助班主任创新管理理念,而老师自身也需要积极学习、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首先,学校领导需要认真调查每个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进程,这样才能发现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针对部分教师德育观念过于传统的问题,学校领导需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这样才能帮助教师认识到当前德育工作的内涵。学校领导还可以派遣教师外出观摩、学习,这样能够帮助这部分教师多了解其他学校的管理模式,并引导他们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其次,班主任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优秀教师的工作经验。班主任可以多与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以此来帮助自己提高管理质量。与此同时,班主任也需要结合当前时代发展趋势,认真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问题,并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真正转变德育观念。 (二)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学生是班级中的主体,班主任想要使德育工作发挥最大价值,就必须要认真了解班内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帮助同学们走出心理误区、有效应对青春期的烦恼。一方面,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初中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更希望得到父母与老师的尊重。因此班主任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就应该尝试着将自身放到与同学同等的

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与新的形势和新的教育对象相适应,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值得学校德育工作者探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加强德育领导,注重德育队伍建设 1.学校要对德育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并要求学校各部门工作依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制定详实可行的具体工作目标,形成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层次性,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2.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实现德育管理全员化师资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保障,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教师政治学习制度,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学校与教师签订《廉洁从教责任状》、《党员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等,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并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将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育人水平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求,安排有针对性的班主任培训活动,以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水平。同时,组织开展班主任读书活动,引导班主任深入研读《班主任的好帮手》《引领孩子成长的好助手》等书,召开读书交流会,引导教师学习知名教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通过读书使班主任队伍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校指导和引领班主任老师将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理论材料,提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理论水平,并组织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引导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二、立足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小学各科教材中,都不同程度地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为保证学科德育渗透有效开展,学校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及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使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规范化、系列化。 1.成立学科渗透领导小组,组织研究落实这项工作成立由德育副校长和教学副校长任组长的学科德育渗透领导小组,主管学科德育渗透工作,专门组织研究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方法、要求和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2.把学科德育渗透的教学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学科德育渗透领导小组对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

最新小学德育工作分工及职责

东双沟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分工及职责 一、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的成员、制度与职责 (一)德育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吕大洪 副组长:吕春晖吴静朱慧中 成员:全体班主任各任课教师 (二)制度 1、定期学习德育理论,增强工作的科学性。 2、每学期开学召开专题研究会,形成新学期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每学年召开一次德育研讨会,开拓新思路。 3、德育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协调合作,渠道畅通。 (三)职责 1、组织全校教职工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德育大纲和有关德育法规、文件,执行上级的有关指示。 2、确定全校德育目标,制定学校学年和学期德育计划,安排每月的中心内容和活动,形成本校逐月德育内容系列。 3、制定本校的有关规章制度。 4、领导、指导和支持学工处、少先队开展工作。 5、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6、确定大队辅导员、班主任人选。 7、研究处理学校德育的其他重大问题。 8、为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二、学工处的德育职责 学工处是学校德育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在校长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学校德育系列化方案的管理实施。 (一)学工处的主要任务: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落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学工处的主要职责: 1、确定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并负责检查落实、督导评估,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组织好升国旗、时事教育、宣传等德育日常性工作,组建德育档案。 2、根据《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制定校规、校纪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抓好各项常规的检查、反馈、落实,保证学校有良好的教学秩序。 3、组建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以班主任、队和教师为骨干力量,在校长负责的管理体制下开展工作。协助学校选用、管理和培训班主任,定期检查评估他们的工作,协助学校每年评选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 4、积极组织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环境育人和服务育人。 5、指导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参与听课评课,督促学科教学德育目标的落实。把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有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报告课题方案及对策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执笔人:亮王建良)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条件 1、背景 德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加强德育就必须改进德育。对于我们的德育成果,目前社会各界包括我们自己,还是不很满意。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都使得我们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的确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目前社会整体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并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明一点,就是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在校期间可能很好,但进入社会后还很难抵御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或者说抵御能力还不是很强,这是学校教育值得反思的问题。反思到最后,大概就归结到一个问题上,就是德育的实效性问题。 目前,德育工作中形式主义普遍存在,即德育片面注重和追求德育工作的表面形式,而不按德育的客观规律办事,不顾及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不注意德育实际效果。如:德育目标脱离实际,面面俱到不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德育方法空洞说教,不顾及教育对象实际;德育活动包办代替,无视学生的主体性。这些都影响着德育的实际效果。 2、条件 (1)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理论;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多学科整合的视角寻求道德教育研究之合理的方法论为基础的德育理论,是当代德育

教育理论取得又一个伟大成果,将会为将来的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2)具有丰富的经验作基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德育为首和德育就是质量的观念,探索德育合力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被评为“市德育示学校”、“省先进家长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具有良好科研环境。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又是一所新的农村实验小学,有较好的文化积淀和科研环境。“十五”期间,学校成功完成市级立项的心理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为本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题的核心概念 德育的概念表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德育的实效是指学校德育工作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实际成效与结果,它是学校德育管理的灵魂。实效性是相对于“形式”和“低效率”而言,也就是说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方法、途径和实实在在的教育容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发表时间:2018-11-26T16:04:12.46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作者:陈禧熙[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在成长中的特殊时期,学生逐渐摆脱了小学阶段的朦胧思想状态。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因此要给与小学阶段学生以必要的科学的、正确的品德思想教育,帮助其形成健康的思想体系。(深圳市华富小学 518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在成长中的特殊时期,学生逐渐摆脱了小学阶段的朦胧思想状态。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因此要给与小学阶段学生以必要的科学的、正确的品德思想教育,帮助其形成健康的思想体系。小学班主任作为对接学生工作的直接领导者,除日常课程教学以外,还应关注学生德育工作的进程。本文根据笔者在改进学生德育工作施行方法的实际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以供有关方面人士借鉴交流。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引言: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鉴于其家庭监护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低,认为学生年纪尚小还不至于考虑品德思想教育方面的问题便疏于阐述。加之家长精力有限,与孩子之间交流甚少,对孩子精神世界过少询问。殊不知学生的品德问题也许就萌芽于此成长阶段,对外界接触尚少,学生容易受到错误、负面的思想浸染。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其实贯穿于其在校期间的始终,小学由于其处于承接小学和开启高中的特殊阶段,正是不能放松的时候。笔者就小学班主任如何高效开展德育工作中明确工作责任、具体实施策略、坚持以人为本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明确工作责任主体 前文提及,班主任是连接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首先班主任应将开展德育工作的主体责任明确到教师与家长之间,虽不可将其理解为学生家长应该完成的任务,也要避免家长把学生丢在学校便不再过问的情况。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尤其作为班主任更加如此,不可推诿责任。班主任在与其他教师沟通阶段应该做到了解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号召各科任教教师配合工作,不要出现在应该开展德育课堂的时间被其他教师占过去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班主任也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的表率和告诫作用。学生的德育培养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之间的影响,教师要做的就是协调好前面两者之间的关系[1]。 二、具体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 (一)丰富德育工作开展形式 以往的德育工作十分死板,即教师口授学生的课堂形式。学生本身对这类思想性质的课堂没有很大的兴趣,如果方式陈旧便不能很好的传达思想。因此笔者在准备开展工作时,使用了更为先进的电子媒体设备进行辅助讲述。首先在开讲之前放送一段德育工作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潜移默化的了解到浅显易懂的品德道理。许多不合道德的事情不是学生有意为之,而是学生不了解那样是不正确的。比如,笔者在相关视频中有意引入了一个大学在校学生考试时作弊的案例,其沉痛的处理结果和后来落魄的生活轨迹给了学生深深的震撼。学生在看到违纪后果的严重性后,明显的在后来进行考试时的小动作少了很多。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外,班主任还可与教师一起商议开展德育趣味活动,活动的形式有趣味德育知识问答、我心中的德育观征文比赛等。笔者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还给学生放映了相关的德育电影,学生在步步紧凑的剧情中便在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德育观。相信有如此多的品德教育活动,学生也不会再感到枯燥乏味,在完成这些比赛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接受了品德教育。 (二)革新德育工作内容 身处时代的不同,品德教育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班主任自身应时刻关注社会动向,了解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缺乏的品质。从大概率事件中抽象出一般规律,这项工作教师不必自己完成,相关方面研究人员早已总结出来,教师做的是通过不同渠道去了解。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践行者,自身也要掌握好一定的德育知识。在时代背景下用新的大局观来审视品德教育的内涵概念,是教师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应该达到的要求。班主任要建立好自己的德育观念,在高要求学生完成德育工作的同时,自身也要身体力行。要把真正符合时代的德育内容灌输给学生,不能用原来陈旧的思想滥竽充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学生在学生时代除父母外交流的主要对象之一。教师用新思想新道德武装和鼓舞学生,学生才能在各种腐朽负面思想的洪流中站稳脚跟。 三、坚持以人为本 不可否认的是,学生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中心,一切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班主任在与各科教师交流的时候,即应该注意学生为主体的要点。教师被称为园丁,其作用即修剪旁逸斜出的树枝,但是向上窜的树枝也是要分情况讨论的。当教师发觉学生的思想或行为出现一点偏移的迹象时,第一时间做的不是严词相对,而是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发掘其背后真正的原因。笔者在与一个教唆他人读书无用的学生交流时便了解到由于其觉得读书十分辛苦,于是出现了厌学的想法。很多时候学生产生道德方面的原因与外界有关,要围绕学生主体营造一个德育优良的班级环境。鼓励学生努力践行学习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步伐,做到扬正气、促和谐。班主任和教师在日常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也要围绕学生渗透德育知识,同时与学生课下进行交流,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以一个朋友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学生才能敞开心扉一吐心中的想法,班主任是亦师亦友的角色。 四、总结 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填补学生精神层面的空白,小学这一特殊阶段更是如此。有了健康积极的德育观念,无论学生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社会都至少有立足之地。班主任肩上的责任不仅仅是教学指标任务,还要真正把心思放在把握学生的精神内核。因此要坚持以科学且人性的方法来进行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苗红.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24).

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我工委组成调研组在区人大常委会王华杰副主任带领下,于xx月初至xx月中旬,深入部分中小 学校,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察看,以及召开不同层面的 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期间,还 赴平湖市、长兴县、常州市武进区考察取经。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中小学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小学20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含民工 子女学校xx所),完中2所,高中xx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xxxx所。在校生26592名,其中在校小学生xx7779名,初中生 7xx2xx名,普高生xxxx89名。 全区共有在职教职工2xx名,专任教师2089名,拥有中学高级(包括小中高)职称xx7xx名、省特级教师xx名、省级“双名”培 养对象7名、市级工作室挂牌名师6名、区名校长名教师7xx名、 区级名师工作室导师xxxx名、区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296名。我区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获奖数居全市前列,每年都有省级以上奖项 xx00多项。 二、我区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区政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把握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育人规律,始终坚持中央及省委关于加强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育人工 作座谈会和德育工作大会精神,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 与协调,统筹宣传、教育、文化、文明、公安、民政、司法、团委、妇联等各部门力量,以联席会议等形式,及时研究分析中小学德育 工作面临的形势,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共同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的全面开展。 各中小学校都建立了以书记、校长负主责,以政教处、团委、团支部、少先队大队部为主管,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工作队伍。区 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把学校教学工作与育人 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同部署、同落实,确保了德育工作的有效 开展。 (二)主题教育不断深化 近年来,全区中小学校始终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时代主流宣传的热点,以“每年一主线,每月一主题,一 题一展示”等形式开展活动。通过“创文明校园做文明使者”、 “核心价值我践行”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倡导孝敬父母、尊重师长、诚实守信、帮助同学,让学生心中有爱、心中有责,懂得友善、学会尊重,珍爱生命、乐观生活。各学校结合校情、学情,卓 有成效地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增强了中小学德育 工作的时代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师德建设不断推进 三、当前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认为,目前我区中小学的常态化德育工作虽有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和改进的问题。 (一)重智轻德的片面认识依然存在 一是全社会对中小学德育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不足,“重学校、轻自教,重知识、轻德行”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部分 家长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认识上有误区,在应试教育普遍盛行的时下,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较为严重,只追求升入重点学校,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心得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心得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德育工作心得,供大家参考。 德育工作心得1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有成功与失败、有欢笑与泪水。这一年是我人生中最亮丽的一年,是几年教学中收获最多的一年,虽然这一年的工作还有缺憾、还有不足,但绝对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是我经验积累最多的一年。现就这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 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的工作任务是艰巨的,在实际工作中,那就得实干加巧干。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1、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上 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教学杂志进行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2、从教学经验上 由于自己教学经验有限,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3、做到“不耻下问”教学互长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

主动地帮助别人。”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

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

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①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校德育的管理。为了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和结果充分发挥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整体功能就必须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研究。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把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 1.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是我党的一贯主张。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是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 展。”②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指出:“毫无

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③还深刻、尖锐地指出了:“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纵观历史充分体现了我党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之情。对此我们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基地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使学生把思想政治觉悟与学术本领、红与专、德与才结合起来。 2.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党对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各种腐朽落后、丑恶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一定期限内将会继续散发着影响;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将会趁我国的改革开放之际加紧思想灌输同我们争夺青年一代以实现其在中国‘和平演变’的愿望。”④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使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甚至有少数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针对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复杂的环境和新的形势切实加强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目标要求

谈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谈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德 育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小学德育的时效性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 重要问题之一。小学德育工作者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改变落后观念,以创新、 科学的方法进行德育工作,促进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教学理念 小学生肩负着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使命,其思想素质的高下将直接 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发展事业。虽然经过多年的摸索,小学德育工 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本文主要探讨 了小学德育的现状以及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1.现状:(1)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普遍存在。因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很多教师和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导致德育很难落到实处的情况。(2)学生出现逆 反心理。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教师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总是持漫 不经心、无关紧要、应付差事的态度。此外,很多小学的德育忽视了学生主体作 用的发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内容,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也 是造成学生有严重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3)小学生双重人格情况严重。有些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优异、关心他人、团结同学、热爱劳动,能做到品学兼优;而在自己的家中,对家人大呼小叫,什么活都不帮父母干,自私、懒惰、任性。 2.小学德育实效性差的原因:(1)教师的德育观念落后。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很多小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评职称,为了选先进,将全部 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德育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无关紧要。 教师的这种观念和态度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2)德育内容与实际脱节。(3)德育方法过于单一。(4)缺乏完善的德育评 价体系。很多学校还没有设立完善的德育评价机制。德育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 致很多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不重视德育,这也是导致德育实效性较低的原因 之一。 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措施 1.改变传统德育观念。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的德 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学生优秀的品格、人格以及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对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工作以及社会发展起着保证和导向性作用。所以,小学 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更新德育理念,认真学习德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的主体位置,以促进小学德育的发展。 2.根据学生的成长目标,完善现代德育目标。小学德育必须摆脱理想主义的 目标,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作为追求的目标,切实落实学 生在学校德育中的核心地位。不仅如此,学校还要以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道德主 体为目标,在德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使学 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3.根据时代特点变革德育内容。要想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的内容至关重要。一方面,德育内容要紧紧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校还要把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德

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 黄利

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黄利 发表时间:2013-11-29T10:13:12.903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黄利[导读] 学校不仅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地方,还是学生们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等培养的殿堂。笪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东方红希望小学黄利 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学学生正处在人生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等建成的重要阶段,学校的德育教育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怎样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和实现德育的目的应作为重点内容来进行。 中小学德育意义不足加强 学校不仅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地方,还是学生们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等培养的殿堂。德育教育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学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人生价值等的认知方式主要来源于学校、来源于课堂,学生健全人格的建立离不开学校教师的引导。德育作为一项以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为目的的教学项目,在中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方向。因此,加强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十分重要。 1 德育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出发点的重要教学内容。中小学学生将来人格的形成需要学校德育教育作为基础,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的灌输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走向人生正轨。在当前社会,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既要包括科学知识的传输与积累又要包括道德思想的修养和培养,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需讲科学知识与思想道德相融合,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 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实施进程的推进,中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在随之改进,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 2.1 德育教育还没有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被广泛落实。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但是在现实教育教学中,尽管各级党政、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贯彻执行了党的教育方针,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德育教育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在一些教师的教学内容中,传输课本知识和提高考试成绩还是重中之重,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内容少之又少。特别是肩负德育教育重要责任的班主任,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往往只重视监督学生是否努力学习和学习成绩是否提高,对于德育教育则常被忽略或只是在学生打架、犯错时才进行,甚至有时只是一味责罚而缺少正确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灌输。可以说,在现实教学中学生所受到的德育教育机会为零,德育教育根本得不到落实更无需论德育效果。 2.2 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包括家庭和学校普遍认为成绩良好的学生就是优秀学生,学生的学习就是学习课本知识,学校的职责就是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高的人才。这样的认知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障碍,导致在一些学校中德育教育的进程为零或只为应付了事,所取得的效果极为不佳。虽然领导阶层和一些学校的教师们意识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不得不进行教学妥协,使之仍得不到良好的实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世界是美好纯净的,但一旦他们接触社会、走入社会,复杂纷繁的现实就会让他们产生疑惑,在缺少正确指引的情况下很容易步入歧途。德育教育的功能需要在这个时候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学校教学中知识的教授和德育教育应并列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3 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几点建议传统的教学观念显然已经不再适合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为了学生的人生发展应转变教学观念,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起以学生为本并重视学生道德培养的观念,大力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3.1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和需求,重视正确思想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的灌输。中小学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世界的纷纷杂杂对他们来说充满诱惑力,教师应积极针对学生遇到的各种状况和心理活动经常性地实施德育教育,在满足学生强烈好奇心的同时又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灌输给他们,及时引导学生走向健康、正确的人生之路。 3.2 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的发展。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教师的教学任务也不只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常常将自己放在教学主体位置,而常常忽略了教学是为了学生服务这一宗旨。学校的建立是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教学的开展是为了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但是学生的人生道路上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多的是与人相处、行为方式、目标方向的道德引导知识。只有意识到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才能更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 3.3 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其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应该提高班主任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并对其进行定期培训。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石,其班级的管理方式和本身的管理水平对教学、教育成果起到关键的作用。定期开展教师的德育培训,教师才能提高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并很好地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对中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基石,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等的形成。通过提高德育教育重视程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教师意识培训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朱剑.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几点做法[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2(5): 48-49 2 陈松洁.浅议中小学德育教育[J].教育艺术,2012(12):25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