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自考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简答和论述题附答案

自考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简答和论述题附答案

自考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简答和论述题附答案
自考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简答和论述题附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要回答集体劳动关系的含义及其法律基石。

集体劳动关系,是雇员组织(如工会)和雇主或者雇主组织(雇主协会)之间的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基石公民结社自由权利是建立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基础。

32.简要回答集体协议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1.时间效力集体协议生效和终止的时间,即该协议存在的期限。关于集体协议生效的时间有两种做法,一是由当事人约定。二是在当事人约定的基础上。2.空间效力空间效力,即集体协议适用的地域。在欧盟处理国际劳动关系的法律手段(社会政策与法律)有两类:一是合作性立法;二是指令性立法。3.人的效力人的效力,即集体协议适用于人的范围,涉及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雇员,涉及不同类型的协议,也涉及不同的行业

33.简要回答劳动合同履行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含义。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合同当事人实现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它发生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生产计划的实施和企业民主管理交织在一起。法律要求劳动合同的履行遵循下列原则:(1)亲自履行。(2)完全履行。

34.根据我国《劳动法》第42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形下延长工作时间不受《劳动法》第41条规定的限制?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共利益的,必须及时抢修的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5.根据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哪些情形下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2)离休、退休的J(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4)出境定居的;(5)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3(6)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人的规定比例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12分)

36.试述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渊源及其发生抵触时的适用规则。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渊源①包括如下层次:宪法、基本法、单行法、条例、行政规章、各类地方法(包括省和直辖市立法、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立法、少数民族地区立法等)、国际公约和协议、相关法律法规。(一)宪法中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原则具体内容如下:(1)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2)国家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3)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4)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民主管理,由依照法律规定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5)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8)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10)实行男女同工同酬。(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社会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二)基本法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是国家基本法,其细化了宪法提出的主要劳动法原则。(三)单行法单行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和《劳动法》就特定劳动领域和问题制定的法律,如《矿山安全法》。(四)行政条例条例是国务院根据国家法律制定的实施细则。(五)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根据国务院行政条例制定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六)地方法律法规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主体包括地方人大和政府,白治区人大和政府,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人大和政府;地方法律法规包括地方人大颁布的条例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办法。(七)国际公约和协议中国已经批准了23部国际劳工公约(八)相关法律法规有大量与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相关的法律法规。

36简述公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P31

养老保障、健康保障(含生育)/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住房保障、最低生活保3障和特殊群体优抚

37简述我国《劳动法》的特点?P95

1、它是一部综合性劳动法典。

2、它是一部过渡性劳动法典。

3、它是一部统一性劳动法典

38简述三方协商机制的特征?P186

1参与主题具有三方性;2三方主体各自独立,法律地位平等;3协商内容都是社会政策和劳动权益问题;4协商宗旨为促进三方合作,以协调劳动关系,发展国家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9简述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主要内容?P266

1.覆盖范围;2筹集资金和缴费办法;3.记账方法;4.待遇支付;5.基金管理;6.医药目录;7.定点和合同管理;8.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促进就业的基本原则在失业保险立法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P289

从20世纪末期开始,失业保险基金30%以上用于就业促进,包括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拨款建立各类专项促进就业基金。

32.劳动法有哪些特征?P44

劳动法不同于民法和其他法律的主要特征如下:(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和职工之间的社会关系。(2)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合法的、有偿的、具有职业性的劳动。

(3)协调劳动关系的法律工具具有不完善和潜在性特点,因此变更和解除环节相对活跃。

33.公正裁员的三个法律要素有哪些具体内容?P23

公正裁员由三个法律要素和诉讼保护构成。三个法律要素即正当理由、合法程序和合理补偿。(1)正当理由裁员。实施经济性裁员的正当理由包括两个方面:需要裁员的经济原因和具体理由;被裁员工的劳动能力和素质缺陷。(2)合法程序裁员。公正裁员应当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即提前通知与协商。(3)合理裁员补偿。被裁的员工有权得到适当经济补偿,即裁员补偿。

34.我国《集体合同规定》对集体协商代表的法律保护是如何规定的?P176

集体协商代表(以下统称协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并有权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人员。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1/3。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单位人员代理。用人单位协商代表与职工协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

35.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应具有哪些条件?P287

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满12个月;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36.论工资给付的原则。P204-205

薪酬给付是保障员工劳动报酬权利的第二个环节。工资给付必须坚持如下原则:(1)平等给付。(2)紧急支付。(3)当期工资支付保障。(4)直接支付。(5)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付。(6)延期支付。(7)特别支付。(8)税/费处理。延期支付的法律特征如下:(1)雇主在当期仅作出支付承诺,没有实际支付,对员工来说仅是一种既定受益权。(2)接受承诺的员工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员工首先得到的既定权益需要法律保护,一是对可约定条件加以限制;二是保证延期支付得以兑现。对国有企业的“下岗”人员提供三三制补贴是一种短期安排。

31.什么是职业伤害?它具有哪些特点?P293

指因职业原因导致的健康损失和经济损失,包括因突发性生产事故导致的工伤和因工作环境原因侵害个人健康的造成的职业病。特点:1 职业伤害是大工业的产物2,职业伤害包括个体伤害和集体伤害,日常伤害和意外伤害多种形式。3,职业伤害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健康。包括劳动能力和经济收入。

32.劳动关系有哪些特征?P49

劳动关系是一类特殊的社会关系,具有下列特征:(1)经济性,即以劳动力的让渡使用和经济补偿(就业)为目的。(2)平等性。(3)依附性。(4)合法性。(5)契约性。(6)有偿性。(7)职业性。(8)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交叉性。(9)对立统一性。

33.社会保障法有哪些基本原则?P59

(一)公民权利保障(二)国家责任和政府角色(三)社会伙伴参与(四)公平与效率结合(五)建立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六)国际协调发展

34.根据我国《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协商代表应履行哪些职责?P176

职责:参加集体协商,接受本方人员质询;及时向本方人员公布协商情况并征求意见;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代表本方参加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监督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35.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哪些情形下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P311

(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3)拒绝治疗的;(4)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36.论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法律效力。P212

(一)定义的基本原则工资集体协商坚持双方享有平等的建议权、否决权和陈述权的基本原则。(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工资集体协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工资协议的期限;(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5)工资支付办法;(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协商确定职工年度工资水平应符合国家有关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并综合参考下列因素:(1)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2)地区、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3)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4)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5)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6)国有资产保值增值;(7)上年度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8)其他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三)工资协议的法律效力依法订立的工资协议对企业和职工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工资协议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工资协议。

31.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概念及确认违约责任的条件是什么?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劳动合同规定义务时应当承担的责任。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确认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发生违约事实;(2)违约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过错和过失过错;(3)具有损害事实;(4)违约事实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32.简述集体协议与劳动合同的不同之处。

集体协议与劳动合同不同:(1)主体不同。集体协议的主体是工会(或职工代表)和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2)内容不同。集体协议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而劳动合同的内容多是关于劳动条件的规定。(3)效力不同。集体协议适用于全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集体协议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的内容有规范作用;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协议的约定。(4)产生的时间不同。集体协议产生于劳动关系运行过程,它不依单个劳动者参加劳动为前提;而劳动合同产生于当事人一方的劳动者参加劳动前,是以劳动者就业为前提,是劳动者个人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

33.中国三方协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方协商的基本原则政府、工会和企业组织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中应遵守以下原则:(1)合法原则。(2)平等原则。(3)合作原则。(4)利益兼顾原则。(5)维护稳定的原则。

34.女职工特殊保护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禁止女职工从事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工作;(2)女职工生理机能变化期的特殊保护;(3)对女职工特殊保护设施的规定。

36.试述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责任的概念、类型及构成要素。

法律责任是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即依据法律规定由违法行为人承担的法律后果。

类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构成要素:责任人——指因实施了潍坊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人

违法行为——责任人的违法行为包括侵权或违约,有两种行为状态即作为和不作为。

损害后果——是由于责任人的违法行为而导致的损害后果

因果关系——责任人的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必然联系

主观过错——责任是实施违法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无过错规定——无过错规定是一种特殊情况,针对损害后果由法律规定责任人和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与上述要素不关联。

31.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法定条款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期限(二)工作岗位、任务和考核(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四)劳动报酬(五)劳动纪律(六)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32.简述集体协议的定义和特征。

集体协议,又称团体协约等,指工会或雇员代表与雇主或雇主组织之间依法签订的以协调劳动关系和改善工作与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协议。集体协议是集体谈判/协商的有效结果,具有如下特征:(1)集体协议是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补充和延伸;(2)集体协议不同于个体劳动合同,它不产生具体的劳动关系。

33.简述三方协商机制的定义和特征。

三方协商即政府、雇主和雇员组织三方代表,根据一定议事规则和程序,通过特定形式进行对话和协商,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共同参与决定的制度,也称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该制度具有如下特征:(1)参与主体具有三方性;(2)三方主体各自独立,法律地位平等;(3)协商内容是社会政策和劳动权益问题;(4)协商宗旨为促进三方合作,以协调劳动关系,发展国家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4.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最低就业年龄规定2,未成年工禁忌从事的工作岗位3,未成年工体检制度4,使用未成年工登记制度

35.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对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有何限制?

确定了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1,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2,最该支付限额关注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

五、论述题(本大题12分)

36.试述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并举例说明。P66

1.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即特定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形式建立了劳动法律关系,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法律关系变更即改变原当事人之间既定的权利和义务内容,即在原法律关系主体不改变的条件下对劳动法律关系内容的修改和补充。劳动法律关系消灭是指现存劳动法律关系的解除和终止。劳动法律关系解除是提前终止劳动法律关系的行为,需要经双方协商同意,或在法定条件出现后由单方提出提前消灭该劳动法律关系。2.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依据一定的事实。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31.简述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构成。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由三部分构成:主体、内容和客体。1.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主体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主体包括:(1)保障人。(2)参保人。(3)受益人。(4)社会保障基金的受托人。

32.简述劳动安全与卫生法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劳动安全与卫生法即规范工作地安全与卫生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安全与卫生法包括如下内容:(1)劳动安全技术规程;(2)劳动卫生规程;(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33.简述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和形式。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2.订立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的形式包括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

34.简述集体协商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集体谈判/协商,即雇员组织和雇主以平等地位,就与雇员利益相关的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对话,以期达成协议的行为。(二)集体谈判/协商的内容集体谈判/协商的主要内容:(1)规定劳动条件;

(2)确立员工权益;(3)协调雇主或雇主组织同一个或数个雇员组织之间的关系。五、论述题(本大题12分)

36.论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P134

1.用人单位权利用人单位有权提出岗位要求和考核标准,规定适用期,制定薪酬计划,实施生产经营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向员工提供必要的信息,按照《公司法》规定建立员工董事制度等。1.用人单位义务(1)用人单位有提供工作岗位的义务,有按照薪酬计划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这是用人单位的基本义务,由劳动合同的性质所决定。劳动报酬的支付标准、支付办法和地点等皆在合同中规定,但不得违背国家有关最低工资的法律规定

(2)提供劳动保护的义务。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指挥、管理下进行劳动,用人单位就应该负责提供各种劳动条件和保护措施,包括提供生产和工作条件,提供劳动保护设备;提供保险福利带鱼;提供休假等

(3)保障权利义务。用人单位应该保障劳动者作为公民享有的各种权利,用人单位应该为其提供时间和物质的保证,最重要的是制度保障。

31.简述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类型。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包括如下类型:1.赔偿责任。2.行政责任。3.刑事责任,

32.根据《集体合同规定》,有哪些情形时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1)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2)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3)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的;(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33.劳动保护法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1)劳动保护法的主体是在工作地的劳动者;(2)劳动保护法的内容是工作地的安全设施、卫生规则和管理制度;(3)劳动保护法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以及良好的工作秩序

34.简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又称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由政府制定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居民基本生活标准。最低牛活保障标准的法律特征:(1)坚持“公民有权分享社会进步成果”和“与物价挂钩”的基本原则;(2)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作相应调整的变量;(3)由政府依法制定的,并具有法律效力。五、论述题(本大题12分)

35.论社会保障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并举例说明。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即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形式,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引起一个具有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变更即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内容改变,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主体不改变如转移个人账户。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消灭是指现存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解除和终止。如参保人因出国定居而与社会保障经办机构解除保障与被保障关系2.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依据一定的事实.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31.简要回答劳动关系的分类方法。2-50

答:(1)根据主体和内容进行分类,包括:狭义劳动关系、相对劳动关系和广义劳动关系;

(2)根据就业性质进行分类,包括:雇用劳动关系、聘用劳动关系、录用关系和任命关系;

(3)根据组织状态进行分类,包括:集体劳动关系、个体劳动关系;

(4)根据用人单位性质进行分类,包括:政府部门劳动关系、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劳动关系和营利组织劳动关系;

(5)根据用人单位注册地进行分类,包括:国内劳动关系、外资劳动关系和外国劳动关系;

(6)根据劳动关系合法与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进行分类,包括:正规劳动关系和非正规劳动关系。

32.简要回答特殊保护法的定义及主要特征。9-227

答:特殊保护法即对特殊劳动者群体实施保护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特殊保护法的主要特征:

(1)特殊保护适用于特殊群体,包括女职工和未成年职工;

(2)基于生理健康的需要,被保护劳动者的部分劳动权利受到限制。

33.根据《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协商会议应当遵循哪些原则?6-174

答:(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5)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34.简要回答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所确定的覆盖范围和资格要求。15-342

答:(1)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2)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不仅包括传统的“三无”对象,而且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只要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就有权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

(3)“三无”的城市居民,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

(4)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

五、论述题(本大题12分)

35.论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并各举一例说明。2-63

答:一、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

1、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即特定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形式建立了劳动法律关系.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劳动法律关系变更即改变原当事人之间既定的权利和义务内容,即在原法律关系主体不改变的条件下对劳动法律关系内容的修改和补充。

3、劳动法律关系消灭是指现存劳动法律关系的解除和终止。

二、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依据一定的事实。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1、法律行为是当事人有意识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申请领取养老金为合法行为;受益人死亡后他人冒领其养老金的为违法行为;

2、法律事件是在当事人意志之外发生的事情,如年老、患病和工伤。

31.根据《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协商双方代表应当如何产生?P176

集体协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并有权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人员。

集体协商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最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

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有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工会主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协商代表代理首席代表。工会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未建立工会的,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从协商代表中民主推举产生

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代为法定代表人担任或其数目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

32.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当参考哪些因素?P195

职工及其赡养人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定性、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与全日制就业人员之间的差异。

33.简要回答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生活保障措施。

养老保障、健康保障(含生育)/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住房保障、最低生活保3障和特殊群体优抚

34.简要回答我国住房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P326

住房改革的基本原则“合理开发和利用住房资源,适度满足居民需要”

主要内容:1、加快租金制度的改革,使住房消费支出约占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的15%左右。2、取消福利公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五、论述题(本大题12分)

35.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概念及其逻辑结构的构成要素。P72

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规则。

在任何一个法律规范中三者均缺一不可。

假设,即适用法律规范的条件和情况

处理,即行为规则本身,包括义务性行为规则。、授权性行为规则和禁止性行为规则。

制裁,指对违反法律规范行为的限制和惩罚,也称追究法律责任。

32.简要回答我国劳动法律制度有关集体协商代表法律保护的相关规定。

.参加集体协商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

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除出现法律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

33.简要回答工资集体协商的概念和法律效力。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法律行为。

法律效力:依法订立的工资协议对企业和职工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工资协议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工资协议。

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关于工资报酬的标准,不得低于工资协议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工资协议进行审查,对协议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4.简要回答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P62

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构成,、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即依法享有权利和具有承担义务能力的人,在具体情况下称当事人,主要指用人单位和职工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所涉及的对象,可以是现金、物和行为。

五、论述题(本大题12分)

35.试述现收现付式、积累式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不同特征。

现收现付式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特征:1、以两代人之间的赡养关系为制度和立法基础,不需要长期基金积累;2一般通过社会统筹账户运作,适合于公共部门管理;3支付原则为预先确定待遇和人人均等待遇;4需要合适的赡养率,遇到人口老年化时将可能出现财政赤字,需要财政支持、提高缴费率或者降低养老金支付水平。

积累式养老保险费的特征:1可以通过雇主单方或雇主雇员双方缴费积累养老基金,养老基金需要进行长期的市场化运作,并必须面对基金贬值和投资风险,管理要求和成本相对较高。很多国

家立法要求由信托机构托管养老保险基金(相关人)2为参保人建立个人账户,并长期进行详细记录;3缴费确定待遇或在退休时一次性支付养老金。

集体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答: (1)主体不同。集体协议的主体是工会(或职工代表)和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

(2)内容不同。集体协议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而劳动合同的内容多是关于劳动条件的规定。

(3)效力不同。集体协议适用于全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集体协议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的内容有规范作用;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协议的约定。

(4)产生的时间不同。集体协议产生于劳动关系运行过程,它不依单个劳动者参加劳动为前提;而劳动合同产生于当事人一方的劳动者参加劳动前,是以劳动者就业为前提,是劳动者个人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

劳动保护狭义定义指工作地的安全设施和卫生条件,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劳动保护法的主要特征。

答:劳动保护法即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保护法的主要特征:

(1)劳动保护法的主体是在工作地的劳动者;

(2)劳动保护法的内容是工作地的安全设施、卫生规则和管理制度;

(3)劳动保护法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以及良好的工作秩序

社会保障学习题自考

社会保障学-习题(自考)

————————————————————————————————作者:————————————————————————————————日期: ?

社会保障学同步练习

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 展 [考核要求] 本章的考核的重点是掌握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以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发展等问题。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 ) A、国民收入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B、国民收入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C、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D、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 A、20世纪50年代初期B、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70年代初期 D、20世纪80年代初期 3、属于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结合的保险是( ) A、失业和医疗保险 B、养老和医疗保险 C、养老和工伤保险D、养老和生育保险 4、属于完全统筹项目的保险是() A、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 B、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 C、医疗、养老和工伤保险 D、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5、中国政府在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时间是( ) A、1979年B、1985年 C、1993年 D、1998年 6、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最长可领取多少年的基本生活费() A、二年 B、三年 C、四年D、五年 7、世界上最早实行全民医疗保健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瑞典的基本社会保险项目采取了() A、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 B、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 C、现收现付、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D、积累、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

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属于失业保险对象的是( ) A.国家公务员 B.希腊船员 C.长期从事短工的人 D.有固定工作的人 2.社会保障发起于19世纪的( ) A.法国 B.瑞典大 C.英国 D.美国 3.社会保险的对象为( ) A.资本家 B.官僚阶层 C.雇工阶层 D.工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通过于( ) A.1996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7年

5.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的( ) A.最高纲领 B.特殊纲领 C.最低纲领 D.基本纲领 6.中国根据人口政策推出的奖励独生子女的措施,也带有( ) A.养老保险的性质 B.医疗保险的性质 C.失业保险的性质大的美女编辑们 D.生育保险的性质 7.普遍型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的理论依据为( ) A.俾斯麦 B.亚当·斯密 C.马克思 D.贝弗里奇 8.医疗保险的经费主要来源于( ) A.投资收益 B.捐款 C.被保险人和雇主 D.贷款 9.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为( ) A.对象社会性 B.待遇平等性 C.法律强制性

D.福利性 10.职工因工伤停工医疗期间,直到医疗终结为止,工资为原工资的( ) A.100% B.70% C.80% D.50% 11.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类型占绝大多数的为( ) A.一个政府机构统管 B.一个或若干个政府机构和一个或若干个非政府机构共同组织管理C.政府机构、地方当局和非政府组织分工管理 D.完全由非政府组织管理 12.被誉为“福利国家的橱窗”的为( ) A.美国 B.英国 C.瑞士 D.瑞典 13.社保基金投资的根本原则为( ) A.流动性大 B.收益性 C.安全性 D.多元性 14.总投保费率为( ) A.个人投保费率和用人单位投保费率之和 B.个人投保费率 C.用人单位投保费率

【重庆电大】社会保障学(本科)阶段二平时测验_0002

社会保障学(本科)阶段二平时测验_0002 重庆电大省开课课程代码:5128408 、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每题只有唯一正确选项) 1. 由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出现某些行业的劳动力供不应求,而另一些行业的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是() A. 周期性失业 B. 摩擦性失业 C. 季节性失业 D. 结构性失业 参考答案:B 2. 对参保人员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参保人员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的()出生时间为准。 A. 身份证 B. 户口 C. 职工档案中首次参加工作时记载的 D. 身份证和档案中最早的时间 参考答案:C 3. 由医疗社会保险机构根据医院或医生服务的被保险者人数,定期向医院或医生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这种支付方式是() A. 按服务项目收费 B. 按人头付费 C. 总额预算制 D. 定额付费 参考答案:B 4. 现行政策规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资金所占比例为缴费工资的()。 A. 9% B. 8% C. 11%

D. 10% 参考答案:B 5. 按照“保险”的原理,投保者按期定额缴纳保险费,在遇到大病、重病需支付较多医疗费时能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该合作医疗的类型属于() A. 福利型合作医疗 B. 风险型合作医疗 C. 福利-风险型合作医疗 D. 合作医疗健康保险 参考答案:B 6. 以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为就业形式是() A. 非正规就业 B. 长期就业 C. 正规就业 D. 短期就业 参考答案:A 7. 我国自1952年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实施的医疗社会保险是() A. 劳保医疗 B. 公费医疗 C. 合作医疗 D. 自费医疗 参考答案:B 8. 下列属于后付制的付费方式的是 A. 按服务项目付费 B. 按人头付费 C. 总额预算制 D. 按病种付费 参考答案:A 9. 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失业保险方面的法规是()

社会保障理论

社会保障理论

社会保障理论 第一讲社会保障 1概念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组织依法对各种原因其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所采取的各种具有经济福利的社会措施和制度的总和 2历史演进 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 A萌芽阶段:自然本性的流露 B慈善阶段:宗教信仰的体现 C济贫阶段: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 A起步阶段:社会救助的出现 B形成阶段:社会保障的产生 C成熟阶段:社会福利出台 D改革阶段:保障危机的出现 3社会保障目标: 总目标:推动社会进步,起到社会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保障社会安定,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增长 A经济目标:是为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有序的社会制度 B政治目标:是通过社会保障,保证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和实施,维持社会安定。巩固现有的社会制度 4 社会保障功能

A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1)基本特征:a依法实施b普遍保障c公平优先 d 基金主要由雇主和政府承担 e重在提高生活保障 2)缺点:a影响劳动者积极性b通货膨胀 c企业成本增加不利于市场国际竞争 d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不利于劳动力流动,最终影响经济发展 B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1)基本特征:a依法实施b基金由个人雇主和国家承担c 选择性保障 d待遇与缴费相联系 优点:强调权利义务即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强调效率及互助互济 缺点:人口老龄化,退休多工作少,没有资金准备则应付困难,国家收入投资少,消费增加 C国家性社会保障制度 特征:a宪法规定,国家统一管理b个人不缴任何费用,政府和企业承担c对象为全体公民d工会参与社会保障的决策和管理 D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1)含义是指国家立法强制规定雇主和雇员的一方或多方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学试卷和答案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保障学试卷 (课程代码074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5~10年,失业后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 A.6个月 B.12个月 C.14个月 D.18个月 2.医疗社会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从保障方式来说,二者之间是 A.互助关系 B.对立关系 C.互补关系 D.替代关系 3.社会医疗保险首先要考虑的是国民的最低或最基本的医疗需求,这体现了 A.强制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保障性原则 D.普遍性原则 4.现代社会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A.补偿不究过失原则 B.补偿追究过失原则 C.差别费率原则 D.完整补偿原则 5.颁布世界第一部《工伤灾害赔偿保险法》是在 A.1828年的英国 B.1884年的德国 C.1948年的英国 D.1948年的法国 6.在劳动危险损失前提下发挥作用的保障制度是 A.社会保障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救济 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实行 A.企业保险 B.社会保险 C.家庭保险 D.企业保险+社会保险 8.养老保险自动发生作用是在 A.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 B.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 C.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 D.发定范围内的老年人部分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 9.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推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的退休条件是 A.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B.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5年的 C. 男年满65周岁,女年满5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D.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10.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可称为第二层次的养老保险是 A.基本养老保险 B.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C.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D.社区性养老保险 11.日本雇佣保险制度规定,基本补助的给付期限是 A.参加保险时间在1年以下的,无论年龄大小,一律是60天

电大社会保障学复习试题

社会保障学复习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员工住房福利计划的形式多样,归纳起来,可以将这些计划概括为三 类,即现金补助、实物资助和( D )。 A.服务补助 B.个人储蓄计划 C.提供公司公寓、宿舍D.购房贷款 2.能体现国家、雇主、雇员在社会保险方面责任共担原则的基金模式是 (C )。 A.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 B.社会福利基金C.社会保险基金D.补充保障基金 3.下列有关政府公共预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没有保值增值压力 B.体现较高的福利水平和社会公平性 C.可以积累基金 D.政府责任大

4.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烈士的标准是( A )。 A.80个月工资 B.40个月工资C.20个月工资 D.12个月工资 5.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是指( B )。 A.基金款存入银行 B.基金通过商业运作所创造的收益等于或大于同期通货膨胀率 C.收益应当大于同期通货膨胀率D.管理好基金,不让流失 6.新型福利制度的主体是( D )。 A.职业福利 B.社区服务 C.老年人福利 D.社会化福 利 7.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福利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包括财政价格补贴、民政福利和企业或单位办福利

B.没有独立运作的福利团体C.包括城镇和农村居民D.就业关联制度8.下列有关新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以1989年国务院颁布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为重要标志 B.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制C.费用由单位和个人承担 D.统筹基金的起付线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 9.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标准制的计算办法为( A )。 A.RBRVS=(TW)(1+AST)(1+RPC) B.RBRVS=(TW)*(1+AST)+(1+RPC) C.RBRVS=(TW)*(1+RPC)+(1+AST)D.RBRVS=(TW)+(1+AST)+(1+RPC) 10.工伤保险管理部门每年对企业安全状况和工伤保险费用的支出情况进 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工伤保险费率。这种费率确定方法属于(C )。

社会保障理论

社会保障理论 第一讲社会保障 1概念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组织依法对各种原因其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所采取的各种具有经济福利的社会措施和制度的总和 2历史演进 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 A萌芽阶段:自然本性的流露 B慈善阶段:宗教信仰的体现 C济贫阶段: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 A起步阶段:社会救助的出现 B形成阶段:社会保障的产生 C成熟阶段:社会福利出台 D改革阶段:保障危机的出现 3社会保障目标: 总目标:推动社会进步,起到社会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保障社会安定,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增长A经济目标:是为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有序的社会制度 B政治目标:是通过社会保障,保证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和实施,维持社会安定。巩固现有的社会制度 4 社会保障功能 A稳定功能b调节功能c互助功能d促进功能 5社会保障特征 法律强制性对象社会性福利性特征待遇差别性 经济保障性机会公平性收支互济性刚性发展特征(刚性社会保障强制福利待遇收支公平) 6如何科学界定社会保障(概念实质主体对象标准立法) A概念的使用环境问题 B实质不是社会财富分配的问题 C主体是多元化 D实施立法依据是国家立法或行政规定 E对象是以社会劳动力为主兼具全体社会成员 F标准不宜定得过高 7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其未来发展趋势(选择,了解就行22页) 1)社会保障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2)坚持机会均等与效率优先相结合 3)实行社会化统一管理 4)实行多类型多渠道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讲社会保障模式 1几种社会保障模式(重) A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1)基本特征:a依法实施b普遍保障c公平优先 d 基金主要由雇主和政府承担 e重在提高生活保障 2)缺点:a影响劳动者积极性b通货膨胀 c企业成本增加不利于市场国际竞争

社会保障学 习题自考

社会保障学同步练习

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考核要求] 本章的考核的重点是掌握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以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发展等问题。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 A、国民收入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B、国民收入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C、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D、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 A、20世纪50年代初期 B、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70年代初期 D、20世纪80年代初期 3、属于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结合的保险是() A、失业和医疗保险 B、养老和医疗保险 C、养老和工伤保险 D、养老和生育保险 4、属于完全统筹项目的保险是() A、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 B、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 C、医疗、养老和工伤保险 D、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5、中国政府在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时间是() A、1979年 B、1985年 C、1993年 D、1998年 6、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最长可领取多少年的基本生活费()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7、世界上最早实行全民医疗保健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瑞典的基本社会保险项目采取了() A、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 B、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 C、现收现付、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 D、积累、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

社会保障学考试题

社会保障学试题 一、名词: 1、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社会保险:是以国家或社会为主体,在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劳动者遇到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事件时,运用法律手段,动员社会力量,给劳动者提供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以保证劳动者及其家庭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 3、社会救助: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援助,以维持其最低生存需要,维护其基本生存权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福利: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现金补贴和提供服务等方式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并且使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制度。 5、社会优抚:是国家发法定的形式,通过政府行为,对社会成员中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総的具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 6、养老保险:是依照国家法令规定,要求符合条件的公民必须参加,由国家、雇主和个人共同出资建立基金,对达到法定年龄并退出劳动领域的劳动者提供补偿以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7、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确立的,当法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患病时为其提供医疗费用帮助和医疗服务,保障其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险项目。 8、工伤保险:是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我物质补偿,以保证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这受工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9、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制度是指通过国家立法筹集建立失业保险基金,使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在法定期间内获得失业保险金,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10、生育保险:生育社会保险是指国家和企业为怀孕和分娩的妇女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以保证那些因生育而造成收入中断的妇女和家庭的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1、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倡导下,发动和组织基层社区成员在自愿、自治、自助、互助的基础上,为提高社区成员物质和精神水平而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项目。 1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城市贫困人口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济制度。 13、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依法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社会保障项目支出的专项资金。 14、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以定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常常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或社会保障支出与GDP的比值来反映。 15、社会保障管理:是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目标,通过一定的机构和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各种社会保障事物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过程。 16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和总和。它既包括国家立法机关的社会保障法律,也包括国家行政机关颁布的社会保障法规、命令和条例等。 一、简答: 1、为什么要以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社会保障理论 题库

简答题 1、现有的7种主要养老保障制度模式(P154) 1)德国模式。1889年德国建立了第一个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强制的公共退休金制度,是社会养老保险的经典模式。资金来源于雇主和雇员共同供款,在责任上采取的是既定给付,养老金收入通常是根据一个特定的公式计算出来的,支付的风险由制度承担;在财务上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度,工作人口的社会保险税用于支付退休金;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获准政府机构集中管理,投资方面有严格规定,通常只用于购买国债。这种制度具有很强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反映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态度。 2)加州模式,即美国各州公务员退休金计划模式。这种制度是公共退休金制度,在管理上是集中管理,在给付上是按公式计算的DB计划,与德国不同,在财务上是积累制度,基金是实行市场化运作;立法确保基金的独立性,由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确定基金的投资管理政策,政府实施谨慎性监督,有助于基金保值增值。 3)新加坡模式,即公积金制度(单独账户)。这种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强制个人账户积累制度。个人养老金完全来自其个人账户的积累,政府只提供最低收益率保证和税收优惠;个人账户资产完全属于个人,在其死亡后可由子女继承;政府掌握基金,制定严格投资政策,由特定机构进行集中管理投资,大部分投资于国债。 4)智利模式,即强制性个人储蓄养老制度。雇员工资的10%进入个人账户,雇员自由选择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政府实行严格监管制度。与新加坡模式的区别在于其个人自主选择投资的分散管理模式。 5.、6)混合模式。在所有制上是公共退休金制度和个人账户制度的混合;在财务上是现收现付制度和积累制度的混合;在责任上是既定给付和既定供款的混合。第五种模式,个人账户没有真实积累,是名义账户制度。代表国家有瑞典,意大利,波兰,拉脱维亚,蒙古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以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为代表的是一种混合模式。与名义账户不同的是个人账户实施的是基金积累制度,智力的一些邻国如阿根廷、墨西哥等国也采用了这一模式,在中国我们呈其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7)职业养老金计划。是第二支柱,是私人部门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强制性(澳大利亚和瑞士)和非强制性(美国)之分。美国制度既有既定供款计划(DC)和既定给付计划(DB)之分,前者以401(k)计划最著名。 2、最具影响力的变量:退休年龄及相关理论(P167) 1)退休年龄与制度收支平衡 2)退休年龄影响经济竞争能力 3)退休年龄影响消费和储蓄 4)退休年龄影响国民支出 3、贫困的测量(P237) 1)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的标准参数:0.2以下为高度平均,0.2~0.3为相对 平均,0.3~0.4为比较合理,0.4以上为差距偏大。 2)贫困线。最主要的贫困线标准:①相对贫困线②绝对贫困线——一个家庭的收入低 于中等收入家庭的50%~60% 3)贫困发生率 4)贫困缺口率 5)森贫困指数 6)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全年食品支出∕全年消费性支出。 划分贫富标准:E>0.60为贫困,0.50<E≤0.60为温饱,0.40<E≤0.50

广东自考07484社会保障学重点资料12月教案资料

广东自考07484社会保障学重点资料2016 年12月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课程代码:07484) 一、识记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2.标志着社会保障开始走上国家化、社会化的轨道是19世纪末在德国建立的现代社会保险方式的雏形。 3.西欧、北欧福利国家实施普遍福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 4.由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家、统筹单位、个人三者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社会保障费,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等体现了基金的共担性。 5.社会统筹模式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的优点是具有共济性,还能调动个人积极性。 6.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是《疾病保险法》。 7.全民福利型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以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报告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这种社会保险制度贯彻普遍性原则。 8.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给付条件都是复合型。 9.智利的养老保险基金由企业和国家负担改由个人全部负担。 10.《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金水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高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11.《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5~10年,失业后可领取最长期限为1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12.1978年在前苏联阿拉木图召开的有关初级医疗服务的国际会议呼吁改进医疗社会保险,以促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并在2000年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目标。 13.实行个人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以新加坡国家最为典型。

14.工伤保障制度的保障方式与工伤事故责任归属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中对工伤事故实行绝对责任或实行无过失补偿原则。 15.工伤的认定,主要是看负伤、残疾或死亡是否与工作相关,是否是因为工作或他人、社会的利益造成的。具体标准是由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 16.在我国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是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正式登记结婚,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女职工生育。 17.实行商品化的住房保障形式,住房商品化程度较高,私人拥有住房比例较大的国家是美国。 18.从住房保障水平层次来看,我国应建立以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 19.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 20.社会福利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税收。 21.国家和社会还通过各种优抚活动,在全社会宣传有贡献者的特殊功绩和高尚品德,体现 社会优抚是一种荣誉性的社会保障措施。 2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社会救助范畴。 23.由英国人朗特里(Rowntree)在1901年提出的,测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最古老、最易于为人所接受的方法是市场菜篮法。 24.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的标志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了财政供养。25.为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我国2010年实现基本覆 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2018社会保障学答案

【多选题】由于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模式和社会公共政策不同,世界不同国家对获得养老金的资格条件有不同的规定。所考虑的因素除了居住年限(居龄)外,还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工龄 B. 法定退休年龄 C. 婚姻状况 D. 缴费年限 【单项选择题】政府资助失业保险最早起源于() 选择一项: A. 美国 B. 比利时 C. 英国 D. 德国判断题】失业津贴水平一般低于最低社会保障金。 选择一项: 对 错 【单项选择题】我国医疗保险资金筹集的单位缴费部分一分为二,其中()左右划入统筹账户。 选择一项: A. 30% B. 70% C. 50% D. 60% 【单项选择题】世界上第一个强制型失业保险制度是()政府于1911年建立的。 选择一项: A. 瑞典 B. 德国 C. 美国

D. 英国 【判断题】失业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雇主和雇员。 选择一项: 对 错 【判断题】1986年以前,我国就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 选择一项: 对 错 【多选题】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组织体制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内部监管 B. 网络监管 C. 社会监管 D. 政府监管 【判断题】衡量失业津贴(失业保险金)水平的指标是“失业保险工资替代率”,即失业津贴相当于失业前本人工资的百分比。 选择一项: 对 错 【判断题】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取决于参保患者缴费的多少。 选择一项: 对 错 【判断题】为了避免“失业陷阱”,除了失业金水平限制外,还有失业保险支付期限的限制。选择一项: 对 错

【单项选择题】我国的第四次失业高峰期是() 选择一项: A. 1968—1975年 B. 1961—1962年 C. 1978—1980年 D. 1996—2005年 【单项选择题】由于市场关于劳动力供求信息不全或不及时,用人单位找不到本可能找到的人,劳动力找不到本应该找到的用人单位所造成的失业类型是() 选择一项: A. 摩擦性失业 B. 技术性失业 C. 结构性失业 D. 周期性失业

广东自考07484社会保障学重点资料12月教学内容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课程代码:07484) 一、识记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2.标志着社会保障开始走上国家化、社会化的轨道是19世纪末在德国建立的现代社会保险方式的雏形。 3.西欧、北欧福利国家实施普遍福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 4.由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家、统筹单位、个人三者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社会保障费,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等体现了基金的共担性。 5.社会统筹模式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的优点是具有共济性,还能调动个人积极性。 6.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是《疾病保险法》。 7.全民福利型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以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报告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这种社会保险制度贯彻普遍性原则。 8.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给付条件都是复合型。 9.智利的养老保险基金由企业和国家负担改由个人全部负担。 10.《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金水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高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11.《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5~10年,失业后可领取最长期限为1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12.1978年在前苏联阿拉木图召开的有关初级医疗服务的国际会议呼吁改进医疗社会保险,以促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并在2000年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目标。 13.实行个人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以新加坡国家最为典型。 14.工伤保障制度的保障方式与工伤事故责任归属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中对工伤事故实行绝对责任或实行无过失补偿原则。 15.工伤的认定,主要是看负伤、残疾或死亡是否与工作相关,是否是因为工作或他人、社会的利益造成的。具体标准是由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16.在我国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是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正式登记结婚,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女职工生育。

社会保障学考试问答题及答案(优.选)

社会保障学考试问答题及答案 1、社会保障的功能有哪些? 答:(1)保障基本生活,提高生活质量;(2)保证劳动力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3)维护社会稳定;(4)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2、简述1601年英国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的主要思想及历史意义。 答:(1)主要思想:政府和国家介入济贫救灾领域;让那些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如孤儿、无赡养老人和残疾人,得到救济或赡养;给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一份工作,让他们能够以此谋生。 (2)历史意义:它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保障形式的重大变化,使政府和国家介入济贫救灾领域,是一个制度化的机制,赋予国家救济贫民的责任。开创了国家立法救助的先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并且为欧美各国社会保障的立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通过立法来保证社会保障措施的实行,是社会保障历史进程中的一大飞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3、简述《贝弗里奇报告》的主要内容。 答:报告分析了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问题,对以往提供的各种福利进行了反思,并据此提出政府要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工作、通过社会保障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建议。报告设计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提出国家将为每个公民提供9种社会保险待遇,还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和康复服务,并根据本人经济状况提供国民救助。提出社会保障计划应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自愿保险。 并提出六条原则:基本生活资料标准补贴一致的原则;保险费标准一致原则;补助必须充分的原则;全面和普遍性的原则,即社会保障应覆盖全体居民并包括他们不同的保障需要;管理责任统一的原则;区别对待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 答: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生产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社会的体制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同时,失业,工伤、疾病和贫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 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救助型(非洲)、保险型(德国、西欧、美国、日本)、福 利型(英国、北欧包含瑞典及丹麦)、国家保障型(原苏联)、自助型(新加波、马 来西亚)五种模式。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内容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 1)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要求。、 2)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或暂时推动劳动能力从而中断收入后任能享有基本生活。 3)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爱尊敬的军人及其眷属以及因维护国家或社会利益,从事公务活动而致使生命或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员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 第二章社会保障理论 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主要流派:新老自由主义学派、民主社会主义学派、中间道理学派 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 一、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有:财政拔款、社会保险费(税)、基金运营收入、其他资金(募捐、发行福利彩票、服务收费)。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特征: 1)基金的共担性(由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家、统筹单位、个人三者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社会保障费,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 2)基金的共济性(社会保障制度所提供的物质帮助的对象是最广大的劳动者,包括企业事单位的职工、国家公务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农民等) 3)基金的公益性: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不以营业为目的,而是为了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福利,为的是社会安定与文明)。 4)基金的强制性:社会保障机构依法强制缴费义务主体参加社会保障,履行法定缴费义务,强化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者给予制裁,这是社会保障基金实现统筹共济目标的关键一环。 5)基金的保值性(社会保障由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投资收益使其价值量增多)。 6)基金的监督性(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 四、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形式表:

2012年7月自考《社会保障学》试题和答案07484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748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5--10年,失业后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 A.6个月B.12个月 C.14个月D.18个月 2、医疗社会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从保障方式来说,二者之间是 A.互助关系B.对立关系 C.互补关系D.替代关系 3、社会医疗保险首先要考虑的是国民的最低或最基本的医疗需求,这体现了 A.强制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 C.保障性原则D.普遍性原则 4、现代社会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A.补偿不究过失原则B.补偿追究过失原则 C.差别费率原则D.完整补偿原则 5、颁布世界第一部《工伤灾害赔偿保险法》是在 A.1828年的英国B.1884年的德国 C.1948年的英国D.1948年的法国 6、在劳动危险损失前提下发挥作用的保障制度是 A.社会保障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D.社会救济 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实行 A.企业保险B.社会保险 C.家庭保险D.企业保险+杜会保险 8、养老保险自动发生作用是在 A.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 B.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退出社会劳动生恬后 C.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 D.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部分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 9、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的退休条件是 A.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B.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5年的 C.男年满65周岁,女年满5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D.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10、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可称为第二层次的养老保险是 A.基本养老保险B.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C.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D.社区性养老保险 11、日本雇佣保险制度规定,基本补助的给付期限是 A.参加保险时问在1年以下的,无论年龄大小,一律是60天 B.参加保险时间在1年以下的,无论年龄大小,一律是90天

社会保障学试题 (1)

社会保障学试题 (1)

社会保障学 一、不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1.第一次提出“社会保障”这一术语的是(B ) A德国B美国C英国D法国 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是(ACD )。 A.公平性 B.福利性 C.储蓄性 D.多样性 3.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是( ABCD )。 A.经济因素 B.道德因素 C.社会因素 D.政治因素 4.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介入济贫事务,应当以1601年英国颁布( B )为标志。A.《伊丽莎白济贫法》 B.《济贫法》 C.《日志》 D.《基督慈善的典范》 5.19世纪80年代( A )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A.德 B.英 C.法 D.美 6.( B )是西方福利的代表,将社会保障概括为国民在失业、疾病、伤害、老年以及家庭收入锐减、生活贫困时予以生活保障。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7.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包括(ABC ) A、公平原则 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C、责任分担原则 D、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8.智利的社会保障改革后养老保险制度实行(C )模式 A、公营模式 B、公私兼营模式 C、私营模式 D、集体模式 9.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包括的业务内容看,社会保障体系包括(ABC)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慈善事业 10.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是( B )。 A.国家保障制B.国家——单位保障制 C.城镇单位保障制 D.农村集体保障制 11.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 A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2.社会保险在性质上是( D )。 A.权利型 B.义务型 C.权利义务择一型 D.权利义务结合型 13、我国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实施的医疗社会保险是( B ) A、劳保医疗 B、公费医疗 C、合作医疗 D、自费医疗 14、社会保障待遇给付最重要的部分是( A ) A、现金援助 B、实物援助 C、劳务服务 D、以工代赈 15、医疗保险中的待遇水平主要体现在(ABC ) A.起付线 B.封顶线 C.报销比例 D.患者自负 E.财政补贴 16、失业的类型有:( ABCDE )

社会保障学试题库带答案

《社会保障学》教学管考一体化试题库 2020年2月29日第一单元(1、2、3、4章,5章1、2节) 一、单选: 1.社会保障是在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 D )学科。 A.经济 B.基础 C.管理 D.社会 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是( C )。 A.公平性 B.福利性 C.储蓄性 D.多样性 3.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是( C )。 A.经济因素 B.道德因素 C.社会因素 D.政治因素 4.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介入济贫事务,应当以1601年英国颁布( A )为标志。 A.《伊丽莎白济贫法》 B.《济贫法修正案》 C.《日志》 D.《基督慈善的典范》 5.19世纪80年代,( A )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A.德 B.英 C.法 D.美 6.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是( B )。 A.国家保障制 B.国家——单位保障制 C.城镇单位保障制 D.农村集体保障制 7. 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 D )出版了《福利经济学》,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A.亚当·斯密 B.萨缪尔森 C.帕累托 D.庇古 8. ( C )构成了社会保障理论发展进程中最早的和最直接的渊源。 A.经济学 B.政治学 C.社会学 D.管理学 9. 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 B )的主要方式与途径,通过各项制度安排,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保障。 A.初次分配 B.再分配 C.第三次分配 D.第四次分配 10. 与社会保险相比较,以下属于商业保险特点的是( D )。 A.属于公共政策范畴 B.不以营利为目的 C.国家财政充当担保人的角色 D.经营目标是为投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 11.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 A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2. 军人保障的资金主要来源是( B )。 A.征收社会保险税 B.国家财政拨款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一)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一) 摘要:本文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与自由放任或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与福利、社会保障与福利改名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对建立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学说的启示。 一、导论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阶段,它经历了一个从否定社会救济到主张社会福利的思想发展过程,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英法古典经济学家否定社会救济制度的作用的社会保障思想、德国历史学派提倡国家福利的社会保障思想、福利经济学关于福利保障的思想。二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阶段,它标志着福利型社会保障思想的确立,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凯恩斯主义的福利保障理论、“福利国家”论者的社会保障理论。三是西万社会保障理论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它表现为当代西方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社会市场经济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其他经济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增长学派、未来学派等关于社会福利保障理论)、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福利经济理论。 英国社会学家贝弗里奇(WT.Beveridge)在1942年11月向英国政府提出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的报告中已说明:“社会保险应旨在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的收入”,“‘社会保障就是对收入达到最低标准的保障”,“国家所组织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的目的在于保证以劳动为条件获得维持生存的基本收入”,至于有些阶层要求保障超出最低生活标准的需要,那可以通过参加私人举办的自愿深险计划去解决。他认为,英国社会政策应以消灭贫困、疾病、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祸害为目标,主张通过建立一个社会性的国民保障制度,对每个公民提供七个方面的社会保障: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救济、妇女福利。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不限于社会的贫困阶层,应包括所有公民,并且不论贫富都按统一的付难交纳保险金;二是政府统一管理原则,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组织实施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三是全面保障原则或公民需要原则。社会保障计划包括三种保障方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可以说,贝弗里奇不仅在理论上确立了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能与原则,而且说明了社会保障在实际运行中的机制。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理论为西方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西方对会保障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笔者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问题。

07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doc

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学试题 (课程代码074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A】 A.20世纪50年代初期 B. 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70年代初期 D .20世纪80年代初期 2、西欧、北欧福利国家实施普遍福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是【A】 A.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 B.自由主义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C.中间道路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 D.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 3、社会保障机构依法强制缴费义务主体参加社会保障,履行法定缴费义务,强化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者给予制裁等,遗体现了【C】 A.基金的共济性 B.基金的公益性 C.基金的强制性 D.基金的共担性 4、社会统筹模式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的优点是【D】 A.具有很强的社会财富再分配功能 B.具有很强的社会财富初次分配功能 C.能够提高个人的积极性 D.具有共济性,还能调动个人积极性 5、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是【A】 A.《疾病保险法》 B.《劳工伤害保险法》 C.《残废和老年保险法》 D.《失业保险法》 6、全民福利型的社会保险制度贯彻【B】 A.选择性原则 B.普遍性原则 C.强制性原则 D.盈利性原则 7、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给付条件都属于【D】 A.单一型 B. 双项型 C. 结构型 D.复合型 8、多数国家对被保险人本人享受的养老金有【C】 A.最底限额 B. 最多限额 C.最高限额 D.最小限额 9、由于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瑞典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C】 A.建立之初的给付H年龄规定为60岁,提高到65岁 B.建立之初的给付年龄规定为60岁,提高到66岁 C.建立之初的给付年龄规定为60岁,提高到67岁 D.建立之初的给付年龄规定为60岁,提高到68岁 10、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是国务院于1986年颁布的【B】 A.《国营企业职工失业保险暂行规定》 B.《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 C.《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侧》 11、1978年在前苏联阿拉木图召开的有关初级医疗服务的国际会议提出,实现“人人享医疗保健“目标的年份是【C】 A.1998年 B.1999年 C.2000年 D.2001年 12、医疗社会保险属于【A】 A.短期的、经常性的保险 B.长期的、经常性的保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