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OECD 中国的医疗卫生:近期趋势与政策挑战

OECD 中国的医疗卫生:近期趋势与政策挑战

OECD 中国的医疗卫生:近期趋势与政策挑战
OECD 中国的医疗卫生:近期趋势与政策挑战

第七章

中国的医疗卫生:近期趋势与政策挑战

导言

由于认识到国民健康对长远经济发展与福祉的重要性,中国政府已推出一系列目标远大的改革行动,通过全面覆盖的医疗保险来改善人民健康。政府已采取措施对医保制度与补助水平实施了改革,以提高各地医保服务的获得。中国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提供人民负担能力之内的基本药物,并将供应商支付激励与医疗体系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之前的改革已经大幅降低传染病流行率,这些改革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本章将回顾中国近年的改革并展望未来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与许多经合组织国家和新兴国家一样,中国必须面对非传染性疾病增加的问题。慢性疾病负担持续增长,必须通过新的方法来处理高风险因素,并确保建立一套基本医疗体系,以更好地发现与治疗此等疾病。医疗保险已经出现了显著增长,但在协调各种不同的计划上,未来仍将面临挑战。

医院部门在发展中出现了众多的组织与融资问题。目前,医院极度仰赖药品出售所得收入,而现行按服务付费的制度导致了医院服务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最后,使人民能以可负担价格获得基本药物也是一大挑战。

过去10年间,中国医疗支出一直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增长。目前医疗支出总额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强,以中国国民收入而言已符合国际标准。现在大多数人口已纳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非公医疗支出(包括自付费用)所占份额已见下滑。然而,参加医疗保险的家庭在需要支付重大医疗支出时(重大医疗支出指自负费用占家庭非生存性收入40%或以上的医疗支出),却并非永远都能获得保障,且许多家庭因医疗保健支出而陷入贫困。

图7.1 2009年人均医疗支出总额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OECD(2011)。

在发展初期,中国便在改善人民健康方面取得可观进展,到1980年,中国的国民预期寿命已达67岁。自此之后,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但速度减缓,到2009年,国民预期寿命已达73岁以上。因此,尽管按照其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的预期寿命一度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但目前已回落到预期水平(如图7.2所示)。相对于经合组织中最贫穷的会员国以及一些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的发展步骤较缓。此外,尽管中国经济始终维持高速发展,且医疗保健支出不断增长,但中国的预期寿命并未向经合组织的主要国家一样出现趋同现象。

图7.2 预期寿命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世界发展指数。

中国预期寿命延长主要是因为传染病发病率骤降。千年发展目标计划也取得了快速进展,婴儿与儿童死亡率大幅降低。中国在降低产妇死亡率上的成功,尤其是在扩大产科急诊服务范围的工作经验,可资其他国家效法。然而,某些传染病的控制仍然是一个重大课题。中国已成为全球耐多药肺结核的多发地区之一,每年的新发病例高达10万起(OECD,2010a)。耐多药肺结核是一种由于不充分或不恰当的治疗而造成的人为现象,也是基层医疗不足,以及个人在药物或看病费上负担过重等其他医疗体系问题的一个标志。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卫生部的联合统计,2011年中国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78万人。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的艾滋病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但有迹象表明最近几年其增速可能已减缓。然而,为了有效遏制疫情,有必要加强防范工作,特别是针对高风险群体的防范工作。在这方面,经合组织成员国有良好经验可供中国学习。

非传染性疾病的挑战

随着传染性疾病式微,非传染性疾病逐渐成为主要的医疗挑战。与经合组织国家一样,受人口高龄化及预期寿命延长等因素影响,中国目前的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包括癌症、心脏病、中风、气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心理健康疾病。自1990年以来,癌症与心血管疾病(中风、心脏病、糖尿病)的死亡率大幅攀升。目前在中国每年1,030万的死亡人数中,非传染性疾病致死比例占超过80%。虽然疾病结构类型出现变化,部分是因为中国减少传染病的工作大获成功,但也反映了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因素的比例极高。

最大的风险因素在于吸烟。中国男性吸烟率属于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15岁以上人

(OECD,口中约有三分之一吸烟,2008年男性的吸烟率为57%(30岁至60岁的族群则为70%)

2010c)。这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定时炸弹,对未来将造成重大影响,导致极高的肺癌与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吸烟对健康的影响还夹杂了高盐分摄取率等饮食因素以及糖尿病比例升高造成的影响。中国人的盐分摄取量为每日人均12公克,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水平的两倍以上,部分地区更高达20公克(OECD,2010a)。这导致了高血压与中风率超高且持续攀升的现象。根据2006年的卫生部报告,中风死亡率在城市地区约为每10万人中111人死亡(卫生部,2006),而经合组织的平均死亡率则为每10万名女性中42人死亡,男性为54人(OECD,2010a)。

与经合组织国家一样,过去10年间中国的人口肥胖或超重比率持续上升。过去15年间,中国的人口超重比率翻了一番,而肥胖率则达到原来的三倍。目前,每三名男性与每四名女性当中有1人超重。肥胖案例增加对医疗体系具有重要影响,因为这会增加治疗肥胖与并发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成本。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据估计,若将生产损失加入医疗保健成本,肥胖占国内生产总值可达3.6%(OECD,2010b)。

中国的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比其它G20国家更高,结果也更为严重。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世界银行,2010a),未来10年间中国的非传染性疾病将翻一番(图7.3)。

图7.3 中国非传染性疾病病例预估数量

资料来源:联合国人口预测与世界银行(2010a)。

在中国许多非传染性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大部分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与肺病,均可通过在群众中实施良好的公共卫生干预,再加上基层医疗的筛查与治疗来予以预防。经合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合作,分析了各种可预防慢性疾病的干预手段,包括降低吸烟率、改善饮食与推广体育运动。这项研究的目的即为协助各国政府选定干预手段组合,最大程度地善用现有资源。

例如,因吸烟引发癌症及心血管疾病,并造成过早死亡的案例给社会造成的代价极高,已促使大部分经合组织国家引进各种干预手段来降低吸烟率。这些干预手段实施后,大部分经合组织国家的吸烟率均成功降低。因此,在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所述各种干预手段,来降低中国极高的吸烟率方面,中国可能还有可作为空间。这些干预手段包括:提高烟草产品赋税;强制执行工作场所禁烟;遵照《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规定的包装相关要求、烟草产品标识;结合宣传活动以提升公众对吸烟对健康风险之意识;

并对烟草制品实施全面管制。根据赛钦尼等人(2010)所发表论文,此类卫生预防服务包的成本约为每年每人0.14美元,远低于其它中等收入大国(图7.4)。

图7.4 应对慢性疾病重大风险因素的卫生预防服务包的年均成本

资料来源:Cecchini等(2010)。

大众媒体宣传活动、食品税与补贴、营养成分标识与营销限制等均属于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手段(世界卫生组织,2011)。经合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Cecchini等,2010)评估了采取上述四项干预手段且鼓励健康饮食与运动的卫生预防服务包可能带来的影响。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预期每年延长的总寿命将最多达97.5万年。图7.4显示,中国实施这一卫生预防服务包的年均成本为每人0.43美元,同样远低于除印度之外的其它中等收入大国。通过避免主要非传染性疾病医疗护理而节省的成本,这样的投资将在中期(例如30年)完全得到抵销(Cecchini等,2010)。

针对中等收入国家肥胖干预服务包的成本效益分析显示:

-- 采取多项干预并举的策略,所获得的健康改善的结果远优于实施单项干预。就中

国的情况而言,建议实施的卫生预防服务包约在30年可取得节省成本的效果。

-- 价格干预(例如对高脂肪食品征税)与法规规制(指食品标识规制),能在短期

内取得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

-- 基层医疗干预(例如由医师提供营养咨询),在人力限制较低的状况下非常有效。

-- 针对儿童的干预必须从长期来看才能看出健康改善成效——必须超过50年。规范儿童食品广告,比通过学校宣传健康知识更有效且效率更高。

-- 在应对慢性疾病的服务包中,可加入具有成本效益的肥胖干预措施,例如改善饮食与提倡运动等。

-- 私有部门也可能有助于解决某些风险因素,减轻公共预算负担,但其效果仍待验证。

-- 也就是说,预防慢性疾病的增加不能单靠医疗部门:要解决这些疾病的社会因素,政府必须通盘协调各领域的政策行动。

解决慢性疾病问题对医疗体系也有重大意义。现行的医疗体系倾向提供复杂的医院护理,结果造成慢性疾病的治疗时间过晚,进而引发原可预防的并发症,例如因未能治疗高血压而发生中风。相反,重点应放在通过基层医疗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之上,包括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筛查、有效治疗以及发展公共教育。不幸的是,医疗保险体系反而为改善医院的治疗条件提供了更多补贴,而未能确保通过基层医疗提供筛查服务与基本药物。

2011年,政府发布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并将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落实。参照许多经合组织国家使用的方法,该制度认为全科医生将在提供基层医疗护理上扮演关键角色,并成为医疗体系的守门员。这项新制度的基石之一是引进标准化的评估与培训制度,并要求全科医生接受五年的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三年的临床培训。同时还通过培训及专业评估,强调医师维持并提高医术的重要性。在这套体制下,病患将在某一城市或地区等特定地域范围内拥有自行选择全科医生的充分空间。为确保全国各地医师供给充足,政府还将向偏远地区的医疗人员提供津贴与其它财务激励。

心理健康也须要通过预防、协调行动与有效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而给予支持。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抑郁症与焦虑障碍病患的自杀率仍然偏高,女性与农民工尤为突出(Phillips,2002)。虽然在应对精神疾病增加这一问题上,经合组织国家已开始去机构化进程,但中国仍停留在兴建更多、更大的精神病院阶段。虽然所有的国家都需要精神病病床来安置具有社会危险性的病患,但大部分罹患精神疾病的人都不具危险性,且能在社会群体中接受治疗。经合组织中许多国家的趋势是减少精神病病床,并增加社会护理。此外,精神疾病最大的负担在于一些病情较轻的疾病,例如,通过基层医疗即可治疗的抑郁症与焦虑障碍。但在中国,这一情形却可能被忽视了。举例而言,抑郁症的治疗并不包含在基层医疗的基本药物目录中,尽管这种作法有很高的成本效益(经合组织,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2010b)。

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评估与监控非传染性疾病病患的护理质量。经合组织设立了医疗卫生质量指标计划,作为各国评价医疗绩效,尤其是非传染性疾病的医疗绩效之基准。此计划始于2001年,现已覆盖经合组织所有国家以下领域:健康促进、预防与基层医疗、心理健康护理、癌症医疗、病患安全以及病患体验。质量指标已获得经合组织各国国内专家与国际专家的认可。

图7.5 经合组织医疗卫生质量指标计划收集的质量指标实例:

2009年(或最近一年)15岁以上人口哮喘住院率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2011年健康数据。

中国应开始系统性地针对非传染性疾病收集医疗卫生质量指标,例如气喘(如图7.5所示)、心肌梗塞、中风、糖尿病与癌症。目前中国只有少数的癌症登记资料,覆盖范围仅占全国的一小部份。医院的死亡率或再入院率等相关信息也几乎为零,基层医疗数据也十分不充分。新型保险制度的发展,是开始收集医疗质量信息的大好机会。

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已扩大,但仍存在分割现象

如上所述,中国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一直保持快速扩大势头,且政府在整合不同计划方面也取得了进展。2008年,中国同时存在三项特征不同且具有地域差异的医疗保险计划,造成体系不统一,无法保证所有人均可获得基层医疗服务。2009年国务院所宣布的改革,明确了克服这些困难的重点工作。

这三项计划针对不同族群,由不同层级的政府所管理,且资格限制、资金筹措方法与福利覆盖范围各不相同。实施时间最长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计划覆盖人数超过2.3亿

人,城市地区所有雇员与退休人员均按规定强制参加,不过实际上远非所有雇主都为员工参保。它由市级政府管理,通过雇主与员工共同出资来提供经费(分别按薪酬的6%和2%出资)。另两项计划推行时间稍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计划针对非劳动人口的城镇居民,例如儿童、学生、老人与残障人士。它的参保人数约为1.95亿人。这项计划亦由市级政府管理,各城市在条件限制、资金筹措方法与福利组合等方面均有不同。这项计划属自愿参加性质,经费部分来源于政府补贴(Barber和Yao,2010)。保险范围的扩大主要来自逐步引进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它针对农村人口,2010年参保人数为8.36亿人,占目标人数的95%以上(国家统计局,2011)。2010年,这项计划由县级政府管理,属自愿参加性质,资金来源包括个人缴纳的固定保费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补贴。计划的筹资水平极低,政府平均每年向每位受益人补助的金额为16美元。作为上述医疗保险计划的补充,医疗救助项目(MFA)则旨在确保最贫困人口能获得医疗,防止其因为医疗问题而陷入进一步的贫困。2009年,医疗救助项目的覆盖人数略高于9,300万人。

这些计划的逐步实施,确保了基本保险覆盖人口的比重大幅增加,到2011年该比例已高达95%左右。相应地,医疗支出中的私人负担份额已从2001年的60%大幅下降至2011年的35%左右。高额家庭直接支付的原因之一是在医疗成本中,家庭需要承担较高比例,例如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住院病患医疗补助仅占总医疗成本的41%。政府正致力于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并限制病患的自负费用。更具体而言,政府有意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设立全国基本药物制度、通过基层医疗的“守门”作用减轻医院负担、改善基层医疗的疾病筛查与预防服务,并在公立医院进行改革实验以改善医院管理,从而实现在2020年前向全民提供安全、经济且有效的医疗护理之目标(Herd等,2010)。

然而,在协调旨在覆盖不同人群且保障水平不同的各种保险计划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尤其是,医保制度的分割对农民工的有效覆盖有很大影响。一般而言,农民工均属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范围,在该制度下,农民工通常要承担高额的自负费用,且必须向家乡的县级政府申请补助,不但补助金额很低,而且补助申请发放程序耗时很长(Qiu 等,2011)。医保金的支付方法也推动了医院部门的发展,详如下文所述。

须进一步改革公立医院体系

医院改革已被列入重要的政策议程,尤其是解决公立医院在管理与融资方面的突出问题。然而截至目前,工作取得的进展却有限。国民收入与期望的攀升,加上医疗成本的财务保障范围扩大,带动了医院部门的快速扩张,城市地区尤其如此(表7.1)。

表7.1 中国的医院与病床

医院数量病床数量

总数每千位居民1990143771868900 1.6

1995156632063300 1.7

(表7.1续)

2000163182166700 1.7

2005187032445000 1.9

2010209183387400 2.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1)。

然而,中国各地医院能力提高的情况并不一致,各省之间、城乡之间差异极大。北京人均拥有的医院数量(每百万居民约拥有27座)几乎是广西(每百万居民约拥有10座)的三倍。医院扩张的情况多集中在城市地区,尤其是能提供高科技服务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医院。虽然此外还存在许多规模较小的医院,但它们的病床住用率极低且占整体医院病床数的比重逐渐缩减。

医院病床数量仍维持在较低水准,每千位居民拥有的病床数仅为2.5张,而经合组织的平均数为4.9张。然而,由于慢性疾病增加,经合组织现已开始缩小医院部门规模;对于慢性疾病,如在医院对这些疾病进行集中的医疗护理而非在社区进行分散的护理,这种做法代价高昂且往往效率不佳。经合组织国家的医院病床数呈稳步下降趋势,而这些国家的经验显示,医院应重点发展新的整合式医疗模式,以预防并治疗那些对病床数的需求较少,但需要更有力的基层医疗的慢性疾病。

过去五年,医师的数量与技术水平均已提升。经过10年的发展停滞后,医师数量骤升20%以上。在医院中,至少医科大学以上文凭的医师比重在5年内上升了14个百分点,达到62%。然而在级别较低的机构,拥有此等资格的医师比重仍低于10%(卫生部,2011)。

目前,大部分医院均为公立医院,受到高度监管,医院服务的收费价格与医疗人员管理均有限制。但是,虽然从所有制层面来说仍然属公有性质,但大多数医院的资金仍然直接来自病患。据估计,政府资金仅占医院运营收入的10%-25%,其余部份主要通过向病患收取药品费用及高科技医疗程序费用取得。近年来,来自保险体系的收入一直呈上升趋势,因而形成了一个变革的契机。

医院的现行支付体系对服务提供具有扭曲效应。对医院价格的监管模式,反而鼓励医院过度提供高科技服务与药物治疗,因为这样能产生更多的收入(见下文)。政府已试图通过限制药物差价来处理这个问题,但至今为止,该限制措施仅限于在基层医疗级别适用。此外,这并未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政府未能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医院运营,造成医院必须通过向病患收费来补足差额。

有充分证据显示中国医院体系效率相对不足。最明显的例证是中国的住院日数与经合组织国家相比更长。中国急症病床平均住院日数为9.2天,远远超过经合组织6.5天的平均值(OECD,2011a)。

图7.6 2008年(或能够获得有效数据的最近年份)各国医院急症病患平均住院日数

资料来源:OECD成员国卫生数据(2010)与非成员国的国家卫生数据。

这意味从提高效率方面而言,降低平均住院日数可能产生相当可观的效益,因为能够接受医院医疗的病患数量将大幅提升。然而,正如上文所述,也有证据显示中国医院所提供服务的质量亟待改善。

对于主要位于农村地区的乡镇卫生院而言,效率问题尤其突出。这些卫生院病床住用率极低,因为多数病患选择跳过它们,而直接前往县级或城市医院。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乡镇医疗中心资金不足,提供的医疗质量低下。政策层面的问题在于,乡镇卫生院是应该持续作为医院体系的一部分,或是转型为流动诊所。在新的改革制度下,它们将接受政府补助,以提供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这种做法的方向相当正确。然而,中国必须做出决定,选择是否进一步改善城镇医疗中心,换言之,将乡村医疗转至县级医院,逐步让城镇医疗中心成为乡村基层医疗的枢纽。

医疗保险范围扩大是医院部门现代化的契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医院支付制度必须改变。在现行行政订价制度下,受监管的费用与医疗服务提供成本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至少,收费应予提高,以契合服务成本,而不应该偏重高科技服务。更重要的是,按服务收费原本就具有通胀倾向,这是多数经合组织国家选择放弃它的主要原因。很明显,多数经合组织国家已经开始采用以病例为基础的收费制度,这种收费制度采用诊断相关组,且通常会与总体预算相结合。尽管从有助于降低平均住院日数的意义上讲,以病例为基础的收费制度也适合目前的中国,但它却无法控制住院人数,而过去10年间,中国的住院人数却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要在医院建立混合式诊断相关组预算制度,必须对当前不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由于正在进行大规模改革,中国有机会重新思考扩大医院部门的作用,并考虑许多国家正在降低对医院护理的依赖这一事实。扩大基层医疗与社区护理,并同时减少对医院的

依赖,是许多经合组织国家的政策目标,见证了精神病治疗的去机构化历程与精神病患社区护理的发展。对于糖尿病或高血压等其他疾病而言,则应加强早期诊断与治疗,并加强公众宣传。医疗体系必须为病患提供支持,确保他们了解自己的慢性病状并遵循医师推荐的治疗方案。慢性病患者常常需要终生服药,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基层医疗与病患支持体系,而在中国,这一工作远未完成。此外,还需要向公众提供更多的关于中国医院绩效的信息,包括医疗质量和成本信息。对医疗质量指标进行更系统化的报告,可使中国受益。

最后,中国应更充分地考虑放宽对公立医院人员的管制,使医院能够适应快速变迁的环境,从而解决医院治理问题。慢性疾病增加将构成中国未来面临的关键挑战,医疗体系必须进行调整,其发展方向应为加强对基层医疗的依赖,并通过基层医疗配合专科医院医疗。国家药物制度现正实施中,以改善价格合理药物的获得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务院近期的一项优先改革方案,旨在向公众提供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并提倡合理用药(Barber和Huang,2010)。该制度的目标为:确保所有公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能免费或低价向病患提供“基本药物”;消除医疗卫生机构开具“大处方”的诱因;改善招标过程,以取得性价比更高的药品。

基本药物目录通过两个阶段确定。首先,在中央层级,由一个科学家和政府代表组成的委员会,针对预期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所有基本药物确定一份国家级目录。省级机关接着进行另一次遴选过程,(有限度地)修正并补充国家级目录,使之契合地方医疗需求与财务资源。医疗保险计划通过类似过程对其处方药物一览表进行界定。

为确保能取得平价、高质药品,必须进行省级集中采购。在这一框架下,省级机关已开始试行各种不同的招标程序,通过招标程序的评估应有助于找出取得平价、高质基本药物的最有效方法。集中采购也可望改善医疗卫生机构药物的供应状况。

为促进合理用药,政府已向医学界发出循证指南,也正努力消除不合理处方开具行为的财务诱因。如上文所述,长期以来,群众最常寻求基层医疗的社区医疗中心与医院一直通过工作人员向病患开具处方并出售药物而赚取利益。毋庸置疑,药物差价已成为医疗服务提供机构的营收大宗:例如,2007年,社区基层医疗中心的营收中有70%-80%来自药物差价(Wang等,2011)。这自然鼓励了医疗机构开具更多、更昂贵的药物处方。在新的制度下,地方政府已开始增加向医疗机构(主要是公立社区型医疗中心)提供的资金,以交换“零价差政策”的实施。

这些改革属于重大进展,有助于控制未来医疗成本。2008年,药品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2.1%,整体医疗支出的49%,以国际标准而言相当之高(Barber和Huang,2011;

OECD,2010a)。随着发病结构改变、人口老化、医疗保险范围扩大以及制药公司逐渐注意到中国这个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药品的预期消耗量只会增加。正因如此,采用健全制度以确保有效运用药物支出是当前的优先要务之一。

参考文献

Barber S. and B. Huang (2010), “Background Paper on the Essential Medicines System”, WHO China, Unpublished.

Barber S. and L. Yao (2010), “Health Insurance Systems in China: A Brie? ng Note”, Background paper No. 37,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Cecchini M, Sassi F, Lauer JA, et al. (2010), Tackling of unhealthy diets, physical inactivity, and obesity: health effects and cost-effectiveness. Lancet, Issue 376, 1775–84.

Herd R., Y.-W. Hu and V. Koen (2010), “Improving China’s Health Care System”, 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 571.

Ministry of Health (2006), Chinese Health Statistical Digest 2006, Ministry of Health, issue 45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inistry of Health (2011), Health Statistics 2011

NSB (2011),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1, China Statistics Press, Beijing.

OECD (2010a), Improving Value in Health Care: Measuring Quality, OECD, Paris.

OECD (2010b), Obesity and the Economics of Prevention: Fit not Fat, OECD, Paris

OECD (2010c), Health at a Glance: Asia/Paci? c, OECD, Paris

OECD (2011a), Health at a Glance 2011, OECD, Paris.

OECD (2012), Mental health Assessment Pro? le (MhAP) China, internal working document, OECD, Paris.

Phillips M. (2002), Suicide rates in China, 1995 – 99, The Lancet, V ol. 359, Issue 9309

Qiu P.Y., Yang Y., Zhang J.Y. and Ma X. (2011), Rural-to-urban migr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new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 coverage and utilization in China, BMC Public Health , V ol.11

Wang H., M.K. Gusmano and Q. Cao (2011), “An Evaluation of the Policy on Community Health Organizations in China: Will the Priority of New Healthcare Reform in China be a Success?”, Health Policy, No. 99, pp. 37–4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a), Multidrug and 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TB (M/XDR TB): 2010 Global Report on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b), Mental Health Gap (MhGAP) Intervention Guide for Mental, Neurological, and Substance Abuse Disorders in non-specialised health setting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 Discussion paper prepared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CDs: priorities for invest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occasion of the First Global Ministerial Conference on Healthy Lifestyles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held in Moscow, 28-29 April 2011

World Bank (2010a), Towards a Healthy and Harmonious Life in China: Stemming the Rising Tide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易经》及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班级: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班级代号:119441 姓名:赵林旺 学号:1109634006

泰卦 在《易经》的卦序中“泰”列第十一卦,是由“坤”卦演化而来。在“坤”宫第四卦为“泰”卦所在的位置,“泰”卦达到了阴爻与阳爻的平衡。泰卦上坤下乾,天下地上,乃天地交通、阴阳和畅之象,故名泰卦。泰大通也。内乾“健”而外坤“顺”,这其中以阳刚主导于内,则阴柔听命于外,这样的一种格局就很吉祥,而六爻上下交流自然感应所以亨通。泰卦以上下大通为象,阴居上而求乎下,阳居下而应乎上,上下相应相通。泰者,君子之道大行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故亨通无碍也。然泰久必否,此为天理之必然也,故处泰之道,当居安思危,常守正固,修人事以胜之,则可保其泰也。世之小人不可胜尽,必欲迫而逐之,使之穷而无归,其势必至于争,争则胜负之势未有决焉,故独安夫“泰”,使君子居中,常制其命;而小人在外,不为无措,后君子之患无由而起,此“泰”之所以为最安也。 卦意:第11卦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坤)相叠,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事业:坚持由小而大,循序渐进的原则,事业已达到顺利的境地,更应小心从事,居安思危,积极寻求、开拓新的事业,方可继续前进,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必遭失败。 经商:顺利。务必注意市场动向,开拓新的领域,展开新的竞争。为此,密切与他人的合作,争取各方面的帮助,但需谦虚谨慎,警惕巧言令色的小人。 求名:具有成功的条件,但一定得更加努力,刻苦追求,最忌聪明反被聪明误。外出:一帆风顺。 婚恋:美满姻缘。谈恋爱却不可不认真对待。 决策:吉祥如意。适应能力强,各项事业能成功。能谋善断,长于人际关系,能团结他人共创业绩,灵活机动,很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向新的领域迈进。但在人生途中必须兢兢业业,尤其不可麻痹大意,在择朋选友方面更应慎重,切防小人倒运。 “泰”的解释为互通,天地相交,万 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 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 变者泰(通)。“泰”,通畅、平安的意 思,这是泰卦总体形势的特征。 《序卦传》说:“履而泰,然后安,故 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泰卦紧接着履 卦发展而来。履卦的卦象上天下泽,乾阳 在上,兑阴在下,象征辨别上下之分的等 级秩序,所以说“履者礼也”,履卦的总 体形势就是遵守这种等级秩序的规定,循礼而行。泰卦的卦象与履卦恰恰相反,乾阳在下,坤阴在上,看来是颠倒了上下之分的等级秩序,违背了循礼而行的原则,但也正是由于这种表面形式上的颠倒违背,才使得总体形势通畅平安,形成“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和谐。所谓“履而泰,然后安”,“而”是连词,一方面表示由履而泰是一种前

形势和政策-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信现在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有一个不愿相信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大学生就业现状非常严峻。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残酷。大学生人数多,但是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中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8%,大大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水平,所以几年来中国大学生数量激增,失业率也上升。其次,虽然企业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很多公司不招收应届大学生,因为我们的经验少,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与企业要求的不对口。这些使我们就业更加困难。 就业困难,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对本专业没有兴趣或者不擅长半专业的学生,这是一次跨专业的绝佳机遇。因为毕业之后一旦涉足某一行业并工作几年,之后的就业方向就很难在发生改变,原因有两点:第一,没有人愿意让几年的学习、精力的付出和资本的投入付之东流,都希望自己获得的经验能是以后晋升的资本和筹码,隔行如隔山,一旦再跨专业,就要从头学起;第二,年龄越来越大,内心越来越希望稳定,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日安定下来,跨行就要顶着巨大的心里压力,那时的我们早就磨掉了刚毕业时的激情与冲劲,跨行艰难无比。所以说严峻的就业现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遇。挑战更不必说,如何在新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一步一步迈向理想的职业发展道路,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要想让自己在职场上有竞争力,关键还是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知识等等。首先,作为学生,至少要有自我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是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具备的,大学的学习生活相对开放,没有升学压力的束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那么我们有必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可行的学习计划,例如:在大一上半年我们可以设定阅读两本计算机的相关书籍、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一些书籍,了解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以我个人为例我在读大一时才刚刚开始接触电脑,那时梦想就是能买一台自己的电脑,可是作为农村的孩子,家里的经济条件是不能承受的,没办法就是整天泡在图书馆看一些自己迫切需要的书籍,这样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台电脑我们的学习效率会更高,当然不要被网络游戏所吸引。其实只要是需要的,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寻找机会而得到。其次是交流能力,这种能力其实我们都知道,但如何能锻炼?要提高这种能力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去做促销员、参加社团等集体活动,往往我们参加社团那些内向的、能力不足的学生就成为部分社团干部们锻炼的看客了。如果你的能力交流能力很差的话,先试着表达自己,将自己的意思能够很清楚简洁的表达给别人。在大学校园我们经常能见到一个现象:就是中午到食堂吃饭时,总会发现有一些同学打完饭后端着盘子找桌子,他们的标准会是,有自己不认识的同学不做、有异性同学的不做、有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的位置不做,找那些空的作为或者是有自己认识的人的作为,为什么?因为从内心来讲我们害怕交流,如果哪天吃饭时对面坐下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业 题目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班级金融0902 姓名叶宗新 学号 0206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1世纪后,中国创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奇迹。加入WTO,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连续十年百分之七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连串让人惊讶的成就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08年金融危机、南海纷争、汶川天灾……无一不给中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都在金融风暴的阴影下徘徊前行,有的已经看见曙光而有的却仍在黑暗里艰难摸索。中国率先从这场灾难中挺身而出,以一个巨人的姿态站在世界之巅。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高贵身份被世界所瞩目,也正面临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依据当前的世界形势,我国当前面临的机遇主要有: 一: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给我国带来新机遇。在今年两会召开之际,参会的代表和委员表示,一定意义上,“十二五”是中国的概念,也是全球的概念。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与世界经济共同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而两者的调整将处于同一链条,互为动力。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展模式深度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化解国内

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也将形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带来重大机遇。第一,危机使企业的创新需求更加旺盛。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的产品和技术将更受青睐。危机面前只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的,基本都无大的风险,企业业绩不降反升。困难和倒闭的是那些低端生产没有创新的企业。南京协和化学公司虽然经营建材原料,但其坚持新品开发,仍使主营业务增长50%%多。第二,危机使企业创新成本大大降低。无论是人员薪资、设备价格、制造费用等都会有明显下降,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加优质的创新资源。南通恒力集团为新上工业丝项目从国外引进设备,去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谈判附加条件苛刻,现在却迅速达成意向协议,且报价降了一半左右。第三,危机使创新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受危机影响,更多的跨国公司为集中资源、降低成本实行外包,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市场资源。同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人才、科研机构也将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国际间优质创新资源的互动明显增强。今年江苏举办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成效显著。 三: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扩大对外投资带来新机遇。首先,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优质企业和知名品牌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陷入困境,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破产和融资困难使得许多著名跨国公司不得不收缩海外投资,甚至被迫出售濒临破产的优质企业和知名品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识记和掌握抓住机遇的必要性和怎样正确面对机遇与挑战。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机遇与挑战,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国内国际形势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辩证的看待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增强信心,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 难点:怎样正确面对机遇与挑战 三、教学方法 情景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四、教学用具 一体机 五、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2018年7月7日,2018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在京开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在题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新周期和新机遇》的演讲中表示,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着四大发展机遇,都是基于我们内需的扩大,而不是基于出口规模的扩大。具体而言,有四个经济增长点:第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是服务业,第三是新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第四是通用航空业。现在中国的铁路、公路、航运网络的规模都已经超过了美国,但是在通用航空领域,我们和美国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差了2至3个数量级。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增长空间,通用航空业已经形成一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郑新立表示,以上四大增长空间全部启动,四个发动机同时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保持6.5%以上的增长速度没有问题。 师:看了以上材料后有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 师:今天的中国,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学习——《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1.新的发展契机:①今天的中国,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__发展契机__;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__中国智造__”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__外部环境__。 2.新风险新挑战:①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__下行压力__和不少困难; ②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__转型升级__;③复杂多变的__国际形势__,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④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__战略机遇期__。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当前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 ——挑战与机遇并存摘要: 经济发展与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扩大社会就业岗位的基础。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就业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而大学生就业更是就业问题的焦点。所以我们要学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关键字: 经济形势挑战机遇大学生就业 正文: 近几周来,我每天都会上网进行在线学习形势与政策的相关内容,并听了形势与政策的相关讲座,使我了解了当前中国以及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使我在繁重课业及压力下变得日益淡薄的爱国意识重新被激发起来,本不关心时事的我都由此培养了对政治的浓厚兴趣。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我对当前的形势也有了些微了解,其中最令我关心的要数当前国际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了。因为再过不了多久,我也将走进社会,加入上班族的行列中去,而当前国内就业困难带来的压力不容忽视。寻找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 近两年,大学生就业已逐渐成为世界性难题。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5亿年龄在12至24岁的青年,其中的13亿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数字比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多。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么多年轻人,既意味着将会拥有人数更多、技术水平更高的劳动力大军,也意味着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会有更多的人找不到好工作。与此同时,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不少企业的招聘计划被冻结或缩水,对原本就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2013届大学毕业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2009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在中国毕业生网发布的2008年和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根据2008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说,我们应该用“就业冬天”来描述2009及10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2011到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仍然有极大影响,但经济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仍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余万人,比2009年增加19万人。 二、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己经形成了用人单位的买方市场,加之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不断扩大,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越来越高。 1、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多。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作为“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利益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他们首要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应届毕业生需要经过一个熟练和培训过程,才能熟悉新的岗位,才能发挥其潜能和作用。所以,从短期来看,聘用无经验的新手不如聘用有经验的员工更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来说,工作经验最为缺乏。尽管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高校学习期间,

易经与中国文化

易经 幽幽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产生了无数璀璨的明珠。在中国的文学宝库中中,大浪淘沙,四书五经一直备受青睐,其中,四书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洗礼,四书五经与中华民族已经深深地联系在一起了,是我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蕴藏了无数的中华传统。 四书五经共同承载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但是每本书的地位却不一样,并不是等同的。在中华文明的所有经书之中,《易经》堪称群经之首。《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说《易经》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是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易经》回答了诸多哲学、天文、预测等方面问题,是真正的一分为二观点,比马克思学说早了几千年。它注重推理和条件约束,没有任何宗教色彩,通过象、数、理的推演,展示了独特的宇宙观,回答了物质、能量、信息、质量转换、辩证法则,即主次要矛盾、普遍和特殊,整体运动变化、人的意志等纯哲学命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重要意义,独树一帜。其辩证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先躯。《易经》预测所利用的偶合律,最早找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完美结合点,是探讨偶然和必然哲学范畴的先声;其二元世界统一论思想,揭示了我们目前所处的宇宙空间的真象,暗示了二元世界解决一切问题的不二法门。 易经八卦图是易经的基础,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悦也。”这八种性质又可以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特征来表示。即,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易经所推行的八卦阵,体现了一种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规律,透露出一种自强不息的状态。《周易》中流传很广的话中有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的意思是说,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着人类从大自然所学到的自我调节的各 参考文献: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论文

xx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应如何如应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外交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那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外交将经历何种机遇,同时又会面临怎么样的挑战呢? 由此看来,xx面临的机遇有以下几点: 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和平与发展”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国际体系的主导力量。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当代国际体系转型是正相关的历史进程这是以往后起大国所没有的历史条件。 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是国际体系的积极建设者,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在重大国际议题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上升,正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战略回旋空间大大拓宽。 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这不仅表现在“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日益显著的影响力而且出现了“钻石七国”迅速上升的势头,整个非洲经济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国孤军奋展发展所遇的阻力会减小。 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论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然而xx所遭受的挑战也是史无前例的。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进出口下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能否确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将决定中国能否抓住重要机遇,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也在明显增多。朝核、伊核等国际热点问题有升温趋势。中东、中亚地区动荡加剧海盗、恐怖主义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2010年以来安全形势相对于2009年总体来说较为稳定,但出现了一些更多的尖锐的问题,如朝韩问题、中日钓鱼岛争端等。 2009年形势呈现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东缓西急,北和南优的态势。 在东边,中美、中日关系出现了多年少有的佳绩,安全压力减轻。美国奥巴马政府任职以来,积极寻求发展、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积极推进亚洲外交,中日关系明显改善。鸠山访华期间,表示在历史问题上坚持“村山谈话”精神,与中国弥合分歧,构筑可信赖的日中关系,推动战略互惠关系发展。 与此同时,北方安全持续改善。中俄关系纵深发展,军事合作领域成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重要内容,“和平使命-2009”联合反恐演习,再次展示两国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坚定决心。中俄关系稳定发展,促进了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协作,巩固了中国北部边陲的稳定。 但是,中国西部安全趋紧,南部亦存在重大隐忧。阿富汗安全形势已成为影响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阿富汗战火还向巴基斯坦境内蔓延,阿巴边境成为美军及其联盟与塔利班、“基地”组织交战场所。阿安全形势逆转,诱发巴国内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活动反弹。恐怖分子活动猖獗,甚至重创巴陆军总部。巴国内持续动荡引发同印度关系紧张,两国口角不断。 中国南部,印度不断制造紧张气氛,数次向有争议的边界地区增兵,加强高技术装备部署,加速向该地区移民。尤其是印度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允许达赖喇嘛窜访达旺地区(我藏南地区),企图“以藏制华”。中缅边境亦不平静,缅甸政府军挥师北上,整编少数民族武装,突袭果敢地区,导致大量难民涌入云南。 在海上,中国与东南亚海上邻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摩擦显著增多。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的最后期限临近,一些国家“浑水摸鱼”,圈海划界,同中国争夺岛屿与海域归属权,中国海上领土和海洋权益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在东海方向,虽然中日关系整体改善,但两国海上权益的纷争依然。日本加强武力监控钓鱼岛,还力图拓展海洋战略纵深,准备在冲鸟礁(日方称冲之鸟岛)建造港湾设施,宣示“领土主权”。美国在南海周边地区投棋布子,同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举行联合军演。2009年,美国在南海权益争议问题上似乎更愿意从幕后走到台前,以军舰通过权与中国先后发生“无暇”号、“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事件。 2010年以来北面较为平和,西面基于09年没什么重大事件,然而在南面随着印度的崛起以及中印之间的一系列的历史遗留问题双方的争端在所难免,南面局势较为忧心,特别是美国的介入更是让局势边的难以揣测;东南方向与南亚各国的海域争端仍就是主旋律;东面,与日本的海域、领土争端问题变得愈发的严峻,还在于高层之间还在进一步的沟通,中韩的黄海划界问题以及朝韩局势也对我国的安全形势有着很大威胁;值得欣慰的是台海问题暂时比较稳定平缓。但这一切的背后都有着一个身影在后面,山姆大叔这个国际警察参合其中让一切变得更加的严峻。 整个中印边界全长1700余公里分西、中、东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地区。在西段,双方争议面积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控制在我们手中。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现控制在印度手中。在东段,双方争议面积约90000平方公里,即网上常说的藏南地区,现全部控制在印度人手里。在整个中印边境争端中,东西两段是争议重点,1962年的边境冲突也是在这两段打的。印度现有驻军约103.5万人的印度陆军将3个军用于警戒中国,番号为第4、33、15军。在“阿鲁纳恰尔邦(藏南地区)”、阿萨姆邦和锡金邦三个同中国接壤的地区,印度部

2020新版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教案

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 第1课时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够为国家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就而自豪;胸怀天下,培育开放的态度和全球意识,学会合作,懂得共赢;关心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能够多维度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所取得的各类成就;能够阐述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知道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难点:如何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次动用军事力量:2011年利比亚大撤侨 2011年利比亚大撤侨,中国在12天里用包括12架次军机在内的共138架次包机,包括1艘海军护卫舰在内的17艘次轮船舰艇,100多班次客车,撤出36580位公民并护送他们安全回家,这次撤侨也是中国第一次动用军事力量,还第一次为撤离公民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和11艘次外籍邮轮。不仅如此,中国近年撤侨行动还有2006年4月所罗门骚乱、2008年1月乍得战乱、2009年1月海地强震、2011年1月埃及抗议活动等。 想一想:利比亚撤侨反映了什么? 提示:利比亚撤侨彰显了中国力量,但也反映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国际上局部地区的持续动荡等因素使得中国的 海外投资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风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发展契机 (一)良好的积累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材料展示: 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 的奇迹。从1978年到2017年,GDP年均增长 9.5%,2018年GDP增长 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85元提高到59660元。40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41045亿美元。进出口额占国民生产 总值比重由9.7%上升到33.6%,其中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由 4.6%上升到18.5%。中国向世界证明,在历史长河中短短的40年里,一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国家可以蜕变成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思考:40年的改革创新,展现了怎样的一 个中国? 提示:今天的中国,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2.材料展示: 材料一:2001年,格力向日本企业购买技 术时遭到拒绝。从这一年开始,格力通过自主创新,花了两年时间,就把日本企业花了16年时间才研究出来的技术研制成功。2010年初,格力用“掌握核心科技”取代沿用了十几年的“好空调格力造”,宣告格力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2012年,格力使用的注塑机械手都是从日本进 口,一台注塑机械手要花25万元,出于生产线升级改造的需要,格力请求对方开放一个接口,日本企业提出每开放一个接口要加收2万元的接口费。几个月后,格力自主研制的注塑机械手 下线,日本的注塑机械手随即将售价从25万元降到了18万元。 思考: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并结合材 料,分析“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需要 哪些条件的支撑。 提示:资金、人才、技术、先进的管理、创 新等。

银行业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范文

银行业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其中包括开放银行业、允许外资银行在我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享有同等待遇等。同时,根据对等原则,我国在引进外国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可以走出去,向海外发展。因此,“入世”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冲击和竞争的压力,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提供了加快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机遇。 一、我国银行业的现状 从现状看,我国的银行体系由四部分构成:①国有商业银行;②其他商业银行;③城市商业银行;④中央银行。其中,其他商业银行是指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是指按国务院批准的计划由原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的为城市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在上述四类银行中,其他商业银行没有历史包袱或历史包袱较小;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在全部银行资产中所占比重很小很小可暂不讨论;中央银行则无论在现存状态下还是在完全开放情形下,所面临的只是监管内容和形式的转变,因此,我们要分析我国银行业,关键是分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因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全社会储蓄、存款和信贷资产总量中占有绝大比例。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盈利能力差。我国银行业的人均利润只有0.13万美元,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美国是我国的41倍,德国是我国的45倍,英国是我国的40倍,而日本因为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这点就不与其相提并论。 2、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尽管四大商业银行资本总额与总资产都相当可观,但人均资本只有2.28万美元,不足美国的12%,英国的15%,仅相当于德国的0.9%,日本的2.2%。所有者权益与贷款的比值,1997年末只有4.2%,在发行了特别国债补充了资本金后也不足6.9%。 3、资产质量差。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达25%,而这仅是保守的估计。而国外银行这一指标一般不足8%。因此,尽管四大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量在持续增长,但由于大量的不良资产,利润水平在逐步降低。 4、体制性弊病严重,人浮于事,结构设置重复,非生利资产比重过高。服务质量低下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资银行大量进入中国,现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机构规模会被迫压缩,银行就业人员的下岗现象也会普遍化。四大商业银行的平均员工人数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27倍,德国的9.5倍,英国的4.8倍。如此庞大的员工队伍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5、从近些年的情况看,我国银行业的金融透明度日益降低,而造假数字、虚报情况的现象在四大商业银行中尤为严重,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中,各种矛盾较容易掩盖,但在外资银行的业务份额达到一定比例其会计、报告、统计等制度就会向国际透明化,四大商业银行若再不提高透明度强化内部制约监管机制,就可能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导致我国银行业的全线崩溃。 二、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精编版

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逐渐融为一体,但是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责任也越来越重。这一切对于正在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带来了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我们要看清世界局势,跟随世界潮流,迎接一切挑战,同时更要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当今世界形势、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对措施 一、当今世界形势 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同时,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但利用机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如此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四)、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五)、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六)、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七)、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二、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自从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后,对中国面临的环境又多了一些了解,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老话,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当前的相对稳定的世界大环境下,虽然有很多的事在影响中国的发展,但是,宏观上来说,基本状况还是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今天的中国仍然是具有一定社会主义色彩的国家,这使得我们在当今由西方资本主义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教案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第一框内容。如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本单元教学中应把握的一条主线。而本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对我国现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着清醒、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初步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也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本课内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也比较关心时事政治,已掌握一定的国际形势知识。但由于学习压力逐渐增大,了解国际时事时间较少,而且不能正确地看待一些问题。所以,有必要结合最新的时政资料,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今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能力目标】明确中国仍处于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面对成绩,树立忧患意识,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难点】中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五、课时安排和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待创造。中国的未将会更加美好,但前面的道路依然漫长。走在发展的道路上,总会遇到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中国的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中国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世界的安宁与美好。 (二)新的发展契机 1.P40活动:你怎么看待人们到海外工作、学习?请简要说说原因。 (p41 N1)今天的中国,民富国强,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2.P41活动: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p41 N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得以延承的灵魂,是国人乃至世人思想的基因。从他产生的那天起,就在不知不觉简,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他就像一个风向标,已经像血液一样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所在。 易经之所以能位于五经之首,就在于他的博大精深。关于易经的由来,经历了上古伏羲氏、中古神农氏、下古轩辕黄帝三代,总结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太阳月亮,山水,男根女阴相对的万物空间。到了夏商周时代,经周文王姬昌不断总结演变,形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至此,易经世历三古,人更三圣,才有了从迷信到理性,从巫术到哲学的重大飞越,逐渐成为中国哲学的理论根基。 易经的思想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阴阳两爻为基本符号,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为基本图形,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并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因时因地或成阳刚,或成为阴柔,而这一阳刚阴柔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的法则,也就是天理和人道。易经天地人三才,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应遵循阳刚阴柔无穷变化的法则,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易,在变化中生成发展,在反复中保持和谐统一。这一刚健中正,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宇宙精神的所在,也是人生立身处世的原则。人若能以宇宙的自然法则来确立自己的行为规范,就会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而知变,应变,适便,自强不息,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易经更是现实人生的指南,趋吉避凶的宝典。但是现代社会易经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熟悉,里面有很多原因,但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因为易经有一套逻辑符号,术语卦名,如阴阳,九六互变,乘承比应错综复杂等,大多人们不了解所表达的是什么含意。二是因为一些江湖术士的故弄玄虚,将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翻来倒去,顺推逆数,歪曲了易经本意。 所谓易占,六爻八卦推算未来,是易学中充满魅力的领域,很多人习易动机就在于此,其实甲骨文当中的“学”字,就是小孩子双手玩六爻之象,说明了启蒙要从易经开始。其实六爻占卜,是学习易经最基本的一个游戏,不停的玩摆出不同的卦象,加深对卦象的印象。真正根据卦象推断未来,要根据卦象的变化和变化的象辞爻辞以及前因后果等等客观因素来判断,解卦者的学行修为相当重要。所以起卦容易,其实就是一个提高学易兴趣的游戏,但是断卦难,事实上,易经所有的预测,只是教人看清形势,看准未来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提供建言,至于能否做到,还在个人的修为。卦爻中充满了但书,必须把眼前做到了,才会有以后的结果,如果不愿或不敢面对现实,怎会有善终?三分看天意,七分靠打拼,事在人为,易经绝对不是宿命论。不过,既然还有三分天意,就表示人生奋斗必须要重视客观形势的存在及影响,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不得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道德经说,大道无亲,常与善人。说得就很透彻,人,只能在本份上尽力,成败利钝,不完全由我们决定,但是,解卦自然有神机妙算之处,但不宜执迷沉溺,失去做人的本分。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 和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从全球通胀升温不止到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世界经济出现二战以来首次负增长,贸易出现大幅度下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正日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正确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与力度,增强政策的弹性和灵活性,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正向全球一体化转型,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及其重要,了解了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就如同兵家在打仗中了解了敌方,可以主动快速地适应世界、发展自己。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是更好地发展自己国家经济的必要前提。 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明显分化。发达经济体复苏步调不一,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分化。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随着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增加,全球股市也出现分化。全球货币流动性向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集聚,增加了这些国家管理通胀的难度,不仅加大本币升值压力,而且增加了资产泡沫,使股市出现分化加大现象。 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由于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虽然部分地区存在动荡和不安定因素,但趋向缓和仍是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为更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也在迅猛发展。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忽略的。公司跨国化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各国各大公司再也不能满足只在自己国家发展,纷纷向国外扩张。成为世界经济体中新兴的主力军。 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其一,贸易保护主义与国际贸易格局有新变化。在经济危机下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正在抬头,让人不得放松警惕,也使得我国乃至国际贸易格局有新变化,我国对外贸易受到巨大挑战。 其二,我国产业结构受到了来自美欧国家的高端挤压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低端挤出。在金融危机之后,去杠杆化,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由此减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加大了我国出口压力。 其三,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突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

形势与政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摘要:当前,亚太地区形势相对稳定,热点地区降温,短期内不至于发生牵动全局的战乱,外敌大规模入侵我国的可能性基本排除,国内形势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周边安全环境获得改善,这是我们对目前周边态势的基本判断。但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固有矛盾没有解决,甚至有些问题和矛盾正向着对我极其不利的方向转化,影响和平、安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我国周边安全面临着不同对象、不同程度的多种威胁。 关键词:领土纠纷、军事威胁、祖国统一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主要是: (一)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长期的 美国从地理位臵上讲与我远隔万里,但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却近在眼前,美国的干预和影响渗透到了我国周边的大多数地区,中美关系时有变化,总是处在不断的摩擦和碰撞之中,近期的中美关系,处在由轰炸我驻南大使馆而引发激烈对抗后的平静期,但从长远看,中美之间的对抗将长期存在,美国对我国安全将构成长期、严重的威胁。从美国的国家性质、战略目标、特别是两极格局终结后的政策走向来看,无论是遏臸派还是接触派,其实质都是企图延缓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脚步。为此,美国对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处处臸造事端,甚至鼓动、唆使我周边国家与我对抗,从而成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对我潜在威胁最大的国家。 (二)日本将我国视为假想敌国,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 近百年来,在世界列强中,日本是加害中国最重的国家。目前,中日摩擦的焦点集中在四个问题上:台湾问题、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和日本扩军问题。近年来,日本对华政策中消极因素明显上升,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和政治野心的不断膨胀,日本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不断上升趋势。日本急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急于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提出修定联合国维和行动合作法,以解除日军参加维和部队的限臸。日本提出对周边爆发战争将进行积极对应,其所指就是我国。日本加快扩军步伐,防务开支高居世界第二位,已成为军事技术领先的潜在军事大国,对我国的潜在军事威胁逐步增大。日本与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前言: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什么是软实力 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时,通常将之分为有形力量与无形力量,或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相比之下,硬实力较易理解,而软实力就复杂一些。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 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其中,文化软实力,指一国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目前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孔子文化号召力,当然也包括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符号影响力。 目前,中国的软实力不是最强的,最强的时候在宋代。 综上所述,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它们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协调。硬实力是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