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物流装备设备概念

物流装备设备概念

物流装备设备概念
物流装备设备概念

物流装备

物流装备是指在整个物流领域内用于物流各个环节的设备和器材。物流装备,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大的物流所用的设备,如:

运输车辆、搬运车辆、传输设备、货架系统、高架立体仓库、管理控制软件等等都是物流装备。小的方面说,通常是说各仓库内部用的货架、叉车、自动回转库、自动升降库、立体仓库等。

主要包括:

一、运输装备

二、储存装备

三、装卸搬运装备

四、包装装备

五、流通加工装备

六、集装单元化装备

物流装备行业2009年分析与2010年展望

2009年物流业、制造业、仓储业的发展较其他行业恢复迅速,直接带动了叉车需求量在今年7月份以后的迅速上扬,表明了整个社会对投资发展信心的恢复,使叉车产量和新产品开发拥有了巨大的市场空档和需求的存积量空间。作为重要的物流装备,2009年年初不可思议地回落到6000台较低水平,8月份叉车就恢复到月产量13144万台左右,环比增长8%以上。中国目前的叉车细分类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但根据参考数据来看,市场发展呈现几个特点:

一是低中端叉车市场维持增长,首先得到恢复;二是中低端市场由于基数大,市场容量相对较高;三是高端叉车市场基数较小,销售保持小幅稳定速度。根据2009年开展的一项物流装备供需调查数据显示,企业拥有叉车设备的占81%,其中拥有内燃叉车的占45%,拥有电瓶叉车的企业占36%,拥有特种叉车的占16%。

可以看出物流装备的三大基础部件的地位是不可动摇,企业拥有托盘及单元化产品的占93%,企业拥有货架设施的占49%,叉车设备的占81%。根据此调查分析,未来1-2年企业将建或更新改造物流设施的比例达到76%。企业预计增添叉车类别的有68%,成为调查中预计购买比例最高的产品。其中回答预计采购电瓶叉车的占49%,内燃叉车的占34%,特种叉车的占39%,仓储叉车的占32%,轻小型搬运车辆的占21%。物流设备

物流机械设备是现代化企业的主要作业工具之一,是合理组织批量生产和机械化流水作业的基础。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物流设备又是组织物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体现着企业的物流能力大小。物流设备是物流系统中的物质基础,伴随着物流的发展与进步,物流设备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物流设备领域中许多新的设备不断涌现,如四向托盘、高架叉车、自动分拣机、自动引导搬运车(AGV)、集装箱等,极大的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了物流成本,在物流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极大的促进了物流的快速发展。

物流设备的种类

1、包装设备。

2、物流仓储设备

3、集装单元器具

4、装卸搬运设备

5、流通加工设备

6、运输设备

现代物流设备的特点

物流设备选择原则

1、适用性原则。

2、先进性原则。

3、最小成本原则。

4、可靠性和xx原则。

各种运输方式所涉及的物流设备(1)公路运输设备

(2)铁路运输设备

(3)水路运输设备

(4)其他运输设备

我国物流设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物流设备的界定及类型

2、我国物流设备发展现状

3、我国物流设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物流设备研发和配置

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趋势

1、大型化和高速化

2、实用化和轻型化

3、专用化和通用化

4、自动化和xx

5、成套化和系统化

6、“绿色化”

推进我国物流设备发展的应对措施

物流设备的选购方法

物流设备门类全,型号规格多,品种复杂。一般以设备所完成的物流作业为标准,把设备分为:

1、包装设备

包装设备是指完成全部或部分包装过程的机器设备。包装设备是使产品包装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根本保证。主要包括填充设备、罐装设备、封口设备、裹包设备、贴标设备、清洗设备、干燥设备、杀菌设备等。

2、物流仓储设备

物流仓储设备主要包括货架、堆垛机、室内搬运车、出入境输送设备、分拣设备、提升机、搬运机器人以及计算机管理和监控系统。这些设备可以组成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化的商业仓库,来堆放、存取和分拣承运物品。

3、集装单元器具

主要有集装箱、托盘、周转箱和其他集装单元器具。货物经过集装器具的集装或组合包装后,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随时都处于准备运行的状态,利于实现储存、装卸搬运、运输和包装的一体化,达到物流作业的机械化和标准化。

4、装卸搬运设备

指用来搬移、升降、装卸和短距离输送物料的设备,是物流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用途和结构特征来看,装卸搬运设备主要包括起重设备、连续运输设备、装卸搬运车辆、专用装卸搬运设备等。

5、流通加工设备

主要包括金属加工设备、搅拌混合设备、木材加工设备及其他流通加工设备。

6、运输设备

前面提到了运输的重要性。运输在物流中的独特地位对运输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运输设备具有高速化、智能化、通用化、大型化和安全可靠的

特性,以提高运输的作业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使运输设备达到最优化利用。根据运输方式不同,运输设备可分为载货汽车、铁道货车、货船、空运设备和管道设备等。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而言,一般只拥有一定数量的载货汽车,而其他的运输设备就直接利用社会的公用运输设备。

现代物流设备的特点

物流设备是物流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现代物流设备体现了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

我国近年来的物流设备现代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设备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结构越来越复杂,并且从研究、设计到生产直至报废的各环节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2、设备出现了“四化”趋势,即连续化、大型化、高速化、电子化,提高了生产率。

3、能源密集型的设备居多,能源消耗大;同时现代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是资金密集型的,因而提高管理的经济效益对物流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物流设备选择原则

选择物流设备,原则上要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作业上安全适用、无污染或污

染小。

1、适用性原则

这是针对物流设备是否具有运送货物的能力而言,包括适应性和实用性。物流企业在选择运输设备时,要充分考虑到物流作业的实际需要,所选设备要符合货物的特性和货运量的大小,能够在不同的作业条件下灵活方便地操作。实用性就涉及到恰当选择设备功能的问题。

物流设备并不是功能越多越好,因为在实际作业中,并不需要太多的功能,如果设备不能被充分利用,则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同样,功能太少也会导致物流企业的低效率。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设备功能。

2、先进性原则

这里的先进性主要是指设备技术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自动化程度、环境保护、操作条件等方面。但是先进性必须服务于适用性,尤其是要有实用性,来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最小成本原则

这主要指的是设备的使用费用低,整个寿命周期的成本低。有时候,先进性和低成本会发生冲突,这就需要物流企业在充分考虑适用性的基础上,进行权衡,做出合理选择。

4、可靠性和xx原则

这日益成为选择设备、衡量设备好坏的主要因素。可靠性是指设备按要求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设备功能在时间上的稳定性和保持性。但是可靠性不是越高越好,必须考虑到成本问题。安全性要求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及货物的安全,并且尽可能地不危害到环境(符合环保要求,噪音少,污染小)。

各种运输方式所涉及的物流设备

(一)公路运输设备

公路运输设备主要包括运输车辆。公路上所使用的运输车辆主要是汽车。汽车主要分为客车、载货汽车和专用运输车辆。在物流运输中,物流企业用到的主要是专用运输车辆和载货汽车。

1.专用运输车辆。这主要包括带有液压卸车机构的自卸车;带有进、卸粮口的散粮车;货箱封闭的标准挂车或货车,即箱式车;顶部敞开的敞车;平板车,即没有顶部和侧箱板的挂车;罐式挂车;冷藏车;能够增大车箱容积的高栏板车;设计独特具有特殊用途的特种车。

(1)自卸式货车。这种货车动力大,通过能力强,可以自动后翻或侧翻,物品可以凭借本身的重力自行卸下。一般用于矿山和建筑工地及煤和矿石的运输。物流公司通常不会使用这种货车。

(2)散粮车。散粮车的专用性很强,供承运粮食使用。

(3)箱式车。由于箱式车结构简单,运力利用率高,适应性强,所以是物流领域应用前景最广泛的货车。箱式车的主要特点是车箱是全封闭的,车门便于装卸作业,能够实现“门到门”运输。封闭式的车厢不仅可以使货物免受风吹日晒和雨淋,还可以防止货物的散失,减少货损,提高运输质量。小型箱车通常兼有滑动式侧门和后开车门,便于装卸物品,而且因为小巧灵便,能够穿越大街小巷,可以把物品直接送达收货人。小型箱式车适用于运送运距较短、批量较小、对作业时间要求高的物品。尤其是在运送各种家用电器、纺织品等轻工业产品时,小型箱式车是物流公司的理想选择。总的说来,箱式货车的载货容积大,货箱密封性能好。随着车厢自重的降低(箱体材料趋向于轻质合金化),箱式车在货运市场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4)敞车。因为顶部敞开,敞车可以装载高低不等的货物。

(5)平板车。这种车主要用于运输钢材和集装箱等货物。

(6)罐式货车。这种车具有密封性强的特点,适用于运输流体类物品(如石油)及易挥发、

xx等危险品。

(7)冷藏车。这种车主要用于运送需对温度进行控制的冷藏保鲜的易腐易变质的及鲜活物品。

(8)拦板式货车。这种车的特点是整车重心低,载重量适中。主要用于装载百货和杂品。

(9)集装箱牵引车和挂车。集装箱牵引车专门用于拖带集装箱挂车或半挂车,两者结合组成车组,是长距离运输集装箱的专用机械,主要用于港口码头、铁路货场与集装箱堆场之间的运输。集装箱挂车按拖挂方式不同,分为半挂车和全挂车两种,其中半挂车最为常用。

2.载货汽车。载货汽车按载货量分,有重型、轻型载货汽车;按汽车的大小分,有大型、中性、微型载货汽车。其中,进行室内的集货、配货可以用微型和轻型货车,长距离的干线运输可以用重型货车,短距离的室外运输可以用中型货车。

(二)铁路运输设备

铁路运输设备主要有车体、车轮和钢轨。但物流企业在进行选择时,主要是就车辆进行选择。

铁路车辆是运送客货的工具,在运行中需要连挂成列车由机车牵引前进。车辆按照运送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客车和货车。货车的种类很多,如有棚车、敞车、平车、罐车、保温车等。运输怕湿及贵重物品时,物流企业可以选择棚车。当货物是不怕湿的散装货或一般机械设备时,可以使用敞车。平车一般用于装运长大货物(木材)及集装箱。同货运汽车一样,罐车主要适用于装运液体、半液体和粉状物品。保温车主要是用来装运新鲜易腐货物及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某些医药。

(三)水路运输设备

物流企业在这方面的选择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即船舶和装运方式的选择。

1.船舶

船舶是航行或停泊在水域进行运输或其他作业的工具。物流企业使用的主要是货船。按照货船载运货物的不同,可以把货船分为以下几种:

(1)干散货船。即散装货船,用来装载无包装的大宗货物。因为所运载的物品无需成捆、成包、成箱包装,不怕挤压,便于装卸,所以散货船一般都是单甲板船。运输粮食、煤等一般用干散货船。

(2)杂货船。即普通货船,一般载重量不是很大,为了理货方便而设有两三层甲板,通常装有起货设备(如吊杆或液压旋转吊),许多万吨级的杂货船,常设有深舱。杂货船的运输速度不是很高。杂货船主要用于装载一般包装、袋装、

箱装及桶装的什杂货物。新型的杂货船一般为多用途船,既能运载普通什杂货物也能运载散货、大件货、冷藏货与集装箱。

(3)冷藏船。冷藏船是指冷藏并运输肉、鱼、蛋、鲜奶、水果、蔬菜等物品的船舶。多数的食品类物品在常温条件下长时间运输、保管,会发生腐烂变质。而冷藏船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货舱实际上是一个大型冷藏库,可提供货物久藏所需的温度。因为不同种类的货物所要求的温度不同,所以冷藏船又据此分为保温运输船(主要用于运输水果、蔬菜)和冷冻船(运输肉、鱼等冷冻性货物)。

(4)木材船。顾名思义,木材船是专门用来装载木材或原木的船舶。这种船的特点是舱口大,船舱和甲板上都可装载木材。

(5)原油船。专门载运原油的船舶。这种船舶的载重量很大。

(6)成品油船。专门运输汽油、柴油等石油制品的船舶,有很高的防火、防爆要求。

(7)集装箱船。是专门运载集装箱的船舶,又称箱装船或货箱船。集装箱船的全部或大部分船舱都用来装载集装箱。集装船货仓的尺寸都按载箱的要求规格化。集装箱船装卸效率高,有效地缩短了在港时间。这种船的航速一般较高。集装箱船又有部分集装、可变换集装和全集装箱船之分。

(8)滚装船。这种船主要用来装载运输汽车和集装箱,在船侧或船首、尾有开口斜坡与码头连接。它的优点主要是不依赖码头的装卸设备,装卸速度快,可加速船舶周转。

(9)液化气运输船。是专门运输液化气体的船舶。这些液化气体主要包括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氨水、乙烯和液氯。

(10)载驳船。这是一种专门载运货驳的母子船。采用这种船的运输业务流程是先把物品装上方形货驳,再把货驳装上载驳船,运送到目的港后,把货驳卸下,用拖船把货物分送各自目的地。这种船装卸效率高,适宜于海河联运。

(四)其他运输设备

这主要包括航空运输设备和管道运输设备。

1.航空运输设备。主要包括航空港和航空器。

(1)航空港。即航空站或机场,是航空运输的经停点,供飞机起飞、降落和停放等。

(2)航空器。对物流企业来说,航空器主要是指民用飞机中的货机或货客两用机。货机运量大,但经营成本高,只限于某些货源充足的航线使用,所以其运输成本也很高。目前的趋势是客货混合机发展很快,因为可以同时运送旅客和货物,并根据运输需要适时调整运输安排,灵活性高。

2.管道运输设备。物流企业在进行管道运输时,主要是对不同输送管道进行选择。运输管道按输送物品的不同分为:

原油管道(运送原油)、成品油管道(输送煤油、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和固体料浆管道(如输送煤炭料浆)。

我国物流设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物流设备的界定及类型

物流设备是完成物流各项活动的工具与手段,是组织物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离开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任何物流活动都将无法进行.运输、仓储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处理等都需要相应的物流设备。所谓物流设备是指进行各项物流活动所必需的成套建筑和器物,组织实物流通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站场、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等。物流设备的功能和类型是根据物流各项活动逐步形成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①按照设备所特有的功能可以分为运输设备、仓储保管设备、装卸搬运设备、流通加工设备、包装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等。

②按照设备在物流活动中的相当位置,可分为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固定设备如铁路、公路;桥隧、车站、港口、仓库等建筑物I活动设备如火车、汽车、轮船、移动式装卸搬运设备等。

③按照设备在物流活动中的服务范围,可分为企业(生产)物流设备和社会(供销)物流设备。企业物流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_部分,属于企业的自有设备,如企业的运输车辆、铁路专用线、装卸搬运机械、包装机械、仓储建筑等:

社会物流设备是为社会物流服务的,属于公用设备,如运输线路、桥隧、车站、港口等。

2、我国物流设备发展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物流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物流运输设备数量迅速增长,技术性能日趋现代化,集装箱运输得到了快速发展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先进的物流设备系统不断涌现,我国已具备开发研制大型装卸设备和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能力。总体而言,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物流设备总体数量迅速增加。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很快,受到各级政府的极大重视,在这种背景下,物流设备的总体数量迅速增加,如运输设备、仓储设备、配送设备、

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如叉车、起重机等)、物流信息设备等。

②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我们的物流设备基本上是以手工或半机械化为主,工作效率较低。但是,近年来,物流设备在其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上有了﹁定的提高,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③基本形成了物流设备生产、销售和消费系统。以前,经常发生有物流设备需求,但很难找到相应生产企业,或有物流设备生产却因销售系统不完善、需求不足,导致物流设备生产无法持续完成等。目前,物流设备的生产、销售、消费的系统已经基本形成,国内拥有一批物流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物流

设备销售的专业公司和一批物流设备的消费群体,使得物流设备能够在生产、销售、消费的系统中逐步得到改进和发展。

④物流设备在物流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目前,无论是在生产企业的生产、仓储,流通过程的运输、配送,物流中心的包装加工、搬运装卸,物流设备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⑤专业化的新型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随着物流各环节分工的不断细化,随着满足顾客需要为宗旨的物流服务需求增加,新型的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这些设备多是专门为某一物流环节的物流作业,某一专门商品、某一专门顾客提供的设备,其专业化程度很高。

3、我国物流设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物流的高速发展使先进的物流设备得到了应用,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并不能满足新世纪全新物流任务的要求,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入太少。长期以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发展比较缓慢。虽然近些年也新建了一些较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但从总体来看,中低端应用较多,20世纪50—60年代建造的仓库仍在使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等高端的仓储货架系统还不多见,使用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化仓库较少。

②我国尚处于物流设备发展的起步阶段,既缺少行业标准,又没有行业组织,致使各种物流设备标准不统一,相互衔接配套差。

③物流设备供应商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偏小,发展不规范。

④物流企业只重视单一设备的质量与选型,没有通盘考虑整个系统如何达到最优化。

⑤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将价格作为选择物流设备的首要因素,而忽视了对内在品质与安全指标的考察。

⑥部分物流企业对物流设备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系统规划、设计时带有盲目性,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或资源的浪费。

⑦物流设备的管理并没有被广泛纳入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设备使用率不高,设备闲置时间较长。

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设备作为其物质基础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大型化和高速化

大型化指设备的容量、规模、能力越来越大。大型化是实现物流规模效应的基本手段。

一是弥补自身速度很难提高的缺陷而逐渐大型化,包括海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油轮最大载重量达到

56.3万吨,集装箱船为6790TEU,在铁路货运中出现了装载716000吨矿石的列车,载重量超过5吨的载货汽车也已研制出来:

管道运输的大型化体现在大口径管道的建设,目前最大的口径为1220毫米。这些运输方式的大型化基本满足了基础性物流需求量大、连续、平稳的特点。二是航空货机的大型化。正在研制的货机最大可载300吨,一次可装载30个40英尺(

12.2米)的标准箱,比现在的货机运输能力(包括载重量和载箱量)高出50%~

100%。

高速化指设备的运转速度、运行速度、识别速度、运算速度大大加快。提高运输速度一直是各种运输方式努力的方向,主要体现在对“常速”极限的突破。正在发展的高速铁路有三种类型:

一是传统的高速铁路,以日本和法国的技术最具商业价值,目前营运的高速列车最大商业时速已达270~275km/h二是摆式列车,以瑞典为代表,商业时速已达200~250km/h,三是磁悬浮铁路,目前正处于商业实验阶段,1998年在日本实现了时速为539km/h的实验速度。德国、法国在高速铁路上开行的高速货运列车最高速度已达到200km/h。随着各项技术的逐步成熟和经济发展,普通铁路最终将会被高速铁路所取代。在公路运输中高速一般是指高速公路,目前各国都在努力建设高速公路网,作为公路运输的骨架。航空运输中,高速是指超音速,客运的超音速已由法国协和飞机所实现。货运方面双音速(亚音速和超音速)民用飞机正在研制中。无论如何,超音速化将是民用货机的发展方向。在水运中,水翼船的时速已达70km/h,气垫船时速最高,而飞翼船的时速则可达到170km/h。在管道运输中,高速体现在高压力,美国阿拉斯加原油管道的最大工作压力达到

8.2MPa。

2、实用化和轻型化

由于仓储物流设备是在通用的场合使用,工作并不很繁重,因此应好用,易维护、操作,具有耐久性、无故障性和良好的经济性,以及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这类设备批量较大、用途广,考虑综合效益,可降低外型高度,简化结构,降低造价,同时也可减少设备的运行成本。

3、专用化和通用化

随着物流的多样性;物流设备的品种越来越多且不断更新。物流活动的系统性、一致性,经济性、机动性,快速化,要求一些设备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又有一些设备向通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物流设备专门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流设备专门化,二是物流方式专门化。物流设备专门化是以物流工具为主体的物流对象专门化,如从客货混载到客货分载,出现了专门运输客货物的飞机、轮船、汽车以及专用车辆等设备和设施。

运输方式专门化中比较典型的是海运,几乎在世界范围内放弃了客运,主要从事货运,管道运输就是为输送特殊货物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专用运输方式。

通用化主要以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为代表。国外研制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辆与机车,可直接实现公路铁路运输方式的转换,公路运输用大型集装箱拖车可运载海运、空运、铁运的所有尺寸的集装箱,还有客货两用飞机,水空两用飞机及正在研究的载客管道运输等。通用化的运输工具为物流系统供应链保持高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通用化设备还可以实现物流作业的快速转换,可极大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4、自动化和xx

将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将先进的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光缆技术、液压技术、模糊控制技术隐蔽功用到机械的驱动和控制系统,实现物流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例如,大型高效起重机的新一代电气控制装置将发展为全自动数字化控制系统,可使起重机具有更高的柔性,以提高单机综合自动化水平,自动化仓库中的送取货小车、智能式搬运车AHV、公路运输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开发和应用已引起各国的广泛重视。此外,卫星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等多项高新技术结合起来的物流车辆管理技术正在逐渐被应用。

5、成套化和系统化

只有当组成物流系统的设备成套、匹配时,物流系统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在物流设备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把各种物流设备组成一个集成系统,通过中央控制室的控制,与物流系统协调配合,形成不同机种的最佳匹配和组合,将会取长补短,发挥最佳效

用。为此,成套化和系统化物流设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以后将重点发展的有工厂生产搬运自动化系统、货物配送集散系统、集装箱装卸搬运系统、货物自动分拣与搬运系统等。

6、“绿色化”

“绿色”就是要达到环保要求,这涉及到两个方面:

一是与牵引动力的发展以及制造、辅助材料等有关,二是与使用有关。对于牵引力的发展,一要提高牵引动力,二要有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排放,使

用清洁能源及新型动力。对于使用因素,包括对各物流的维护,合理调度,恰当使用等。

推进我国物流设备发展的应对措施

借鉴国外物流设备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加快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

1、加快物流设备标准化制定工作。物流设备标准化对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各种设备之间的相互衔接配套,有利于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从而缩短物流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物流服务质量,近而减少物流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

2、加大对物流设备的投资力度,注重多元化投资。对物流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注重发展技术含量高的物流设备,有意识的淘汰陈旧落后效率差、安全性能低的物流设备,配置先进物流机械设施,如运输系统中的新型机车、车辆、大型汽车、特种专用车辆,仓储系统中的自动化立体仓库、高层货架,搬运系统中的起重机、叉车、集装箱搬运设备、自动分拣和监测设备等。

3、规范物流设备供应商的经营行为,鼓励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设计能力,从而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好的物流设备。

4、引导物流企业在选择物流设备时,不仅注重设备的价格,还要注重设备的质量,安全性能以及对整个系统的作用,结合自身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流设备,使整个系统效益最优。

5、提高物流企业以及各级政府对物流设备在物流发展中的认识,使他们在进行物流设备系统规划。设计时能通盘考虑,避免使用不便和资源浪费。

6、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各级政府都要把物流设备管理纳入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设备是物流成本的一部分,应重视物流设备的管理和研究,提高物流设备的使用效率,尽量减少物流设备的闲置时间。同时应注重对物流设备安全性能的检测和维修,减缓设备磨损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防止设备非正常损坏,保障其正常运行。

物流设备当中的装卸搬运设备在仓储业务流程中的位置

仓储业务流程:

(接货)进货运输--装卸搬运--(保管)暂存--验收--入库--保管--定期盘点--(发货)出库--装卸搬运--发货运输

物流设备的选购方法

物流设备选购关键看“什么设备最适合我的作业需求?”所以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此外,要选择有实力的公司。

1、详细说明设备必须履行的功能服务于作业目标。

所选设备是做什么的?这个问题至关重要,这也是所有物流管理者在开始确定设备方案之前必须准确回答的问题。缺乏对设备作业需求的充分说明和设备应该具备的最佳能力的描述,将会导致所选设备不匹配的后果。为了更清楚地描述设备需求,建议采取作业分析工具。在作业结构化分析的基础上,相关作业和各作业模块之间的物流量将更容易描述和计算,也更方便把握各作业中的物流设备需求描述。

2、准备详细的设备方案来满足已确定的作业要求。

在设备规划过程中,其目的不是确定设备方案的详细规格,而是确定设备的一般分类。

例如货架设备,首先要制订的设备方案是以托盘货架,或者是悬臂式货架为分类依据;然后,在设备规划与选择过程中的第四和第五个步骤中,再制订更详细的规格形式,如镀锌还是表面喷塑工艺。有一点不得不提醒各位同仁,设备方案制订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平时必须注意关于各项物流设备知识的积累。对于比较复杂的系统需求,借助专业的物流规划顾问是世界范围内的通行做法。

3、定量(经济评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对于设备方案的经济评估,首先是成本计算。通常,成本分两类:

投资成本和年运行成本。最普遍的投资成本是设备的采购费用。年运行成本是使用设备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费用。

典型的年运行成本项目包含物流作业人员的工资、设备维护费用、税和保险费等。一旦设备方案的相应寿命周期成本计算完毕,就应该计算设备方案的现值。折旧、税赋计算和企业所得税是经济分析的重要方面。这里不再详细说明。定性因素确定后,需要将所有因素按重要程序赋予权数。然后,针对不同方案进行打分。

4、选择物流设备和供货商。

选定后,接下来的工作是说明所需设备的详细规格。通常这个阶段是重要工作是说明设备需求的详细规格,及接触供应商,详细咨询供应商资质及设备的说明。设备规划过程的最后步骤是准备设备/系统招标书。这方面的具体操作方法不再赘述。

物流基本概念名词

物流基本概念名词 ◆物流的概念 概念1:物流是指物资实体物理流动过程及其有关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物的搬运和运输,还包括与此相联系的包装、装卸、储存保管、配送和流通加工等。 概念2:物流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销售情报,库存控制,物料搬运,定货销售,零配件供应,工厂及仓库选址,物资采购,包装,退换货,废物利用及处置,运输及仓储等。 概念3:物流是指"包装、运输、输送、保管、装卸工作,主要以有形物资为中心,所以称之为物资流通。在物资流通过程中加进情报流通,于是称之为物流。 ◆流的概念 流:物流学中之"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 流通:物流的"流",经营被人误解为"流通"。"流"的要领和流通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其联系在于,流通过程中,物的物理性位移常伴随交换而发生,这种物的物理性位移是最终实现流通不可缺少的物的转移过程。物流中"流"的一个重点领域是流通领域,不少人甚至只研究流通领域,因而干脆将"流"与"流通"混淆起来。"流"和"流通"的区别,主要在两点:一是涵盖的领域不同,"流"不但涵盖流通领域也涵盖生产、生活等领域,凡是有物发生物理的领域,都是"流"的领域。流通中的"流"从范畴来看只是全部"流"的一个局部;另一个区别是"流通 "并不以其整体做为"流"的一部分,而是以其实物物理性运动的局部构成"流"的一部分。流通领域中商业活动中的交易、谈判、契约、分配、结算等所谓"商流"活动和贯穿于之间的信息流等等都不能纳入到物理性运动之中。 流程:物流中之"流"可以理解为生产的"流程"。生产领域中之物料是按工艺流程要求进行运动的,这个流程水平高低、合理与否对生产的成本和效益以及生产规模影响颇大,因而生产领域"流"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加工价值的活动。 ◆物的概念 物:物流中的"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物流中所指"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而这一位移的参照系是地球。因此,固定了的设施等,不是物流要研究的对象。 物资:我国专指生产资料,有时也泛指全部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其与物流中"物"区别于,"物资"中包含相当一部分不能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不属于物流学研究的范畴,例如建筑设施、土地等。另外,属于物流对象的各种生活资料,又不能包含在做为生产资料理解的"物资"概念之中。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 货物: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交通运输领域将其经营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一类是物,除人之外,"物"的这一类统称为货物。 商品:商品和物流学的"物"的概念是互相包含的。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也即商品中凡具有可运动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是物流研究的"物",有一部分商品则不属于此。因此物流学的"物" 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商品实体仅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物品: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行政、后勤、教育等领域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

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目录 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物流概述 一、物流的概念 早期的“物流”译自英文Physical Distribution(实体分配)“物的流通”,简称PD。简单地说,早期的物流概念就是指商品实体的储存与运输,即商品的空间位移。20世纪80年代物流的概念普遍用Logistics取代PD。“Logistics”的愿意为“后勤”,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在运输武器、弹药和粮食等给养时使用的一个名词。它是为维持战争需要的一种后勤保障系统。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将名称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为Nationa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从而标志现代物流观念的确立,以及对物流战略管理的统一化。 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物流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因而,在不同的角度对物流下了不同的定义。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需要的发展,对物流的概念和定义也更加完善。 日本学者林周二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包括物料的废弃与还原,联结供给主体与需要主体,克服空间与时间距离,并创造一部分形质效果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 德国学者R 尤尼曼对物流所下的定义是:“物流是研究对系统的物料流(material flow)及有关的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所进行的规划与管理的科学理论。”

物流网络设计

美国一流网络零售商配送中心的设计 一、 美国领先的网络零售商位于新泽西州埃迪逊市的新配送中心,采用了堪称业界最为高效的物料处理系统,其中包括节能型传送带、带有电子标签的分区传递拣选系统、上跃式分拣机以及产品全程追踪系统。 为了向美国东部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决定在新泽西州埃迪逊市建设一座配送中心,综合采用当时最新的自动化物料处理技术。该配送中心投入使用后,不但完全符合对海量商品、订单准确率和订单处理速度的要求,而且树立了网络零售配送的典范。 公司介绍 公司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加州工业城。目前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一流在线电子商务零售商,拥有870多万注册用户,其中包括专业人士、电脑组装爱好者、在线游戏发烧友、学生、中小型企业、经销商等,每天平均有近60万人次的网站访问量。作为排名美国访问量前400强的网站拥有一个巨大的和消费电子产品目录,可提供4万多种计算机软硬件、消费电子产品和通讯产品。登陆其网站后,消费者可以从业界最广泛的产品中精挑细选,可以比较多种最新高科技产品,查看详细的产品说明、产品图片、使用说明和客户评论,并与科技和游戏界的其他会员互动。 2007年名列美国零售联盟评选的全美最佳客户服务零售商十强。同年在评选的快速响应零售商排名中位居第二;在《互联网零售商杂志》评选的网络零售商500强中名列第十。 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特有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种无与伦比的购物体验。公司的经营原则包括:以一个极具用户友好性且致力于满足顾客需求的网站为依托,以4万多种独特的产品为后盾,提供业界最广泛的产品;快速、高效的订单处理,可在一个工作日内为98%的订单发货;无可比拟的客户服务。凭借这三大优势,超过800万的注册顾客将评为全球最佳在线零售商之一。 目前在美国拥有三个配送中心,分别位于加州工业城、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新泽西州埃迪逊市。在美国本土之外还拥有五个配送中心,分别位于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和成都。 新建配送中心的目的

物流的基本概念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教案首页 编号:YJQD-0507-07版本:B/O流水号: 编制:审核:批准: 课题:第四章物流基础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物流成本管理,掌握物流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物流成本管理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或教学设计: 第四章物流基础 一、物流基本概念 1、商物流的概念 2、物流的分类 3、第三方物流 4、企业物流 二、物流管理基础 1、物流管理的概念 2、物流服务管理 3、物流成本管理 4、物流信息管理

I、课前提问:电子商务营销的含义是什么?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的特点是什么? II、导入新课: 上次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网络营销的基础内容,本次可学习的是物流的基础内容。 III、教授新课: 一、物流基本概念 1、物流基本概念, 物流的概念,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 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在物流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例如,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如图4-2所示是玉米的物流过程,它涉及玉米的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配送,交货等一系列环节。家电物流过程包括家电零件,材料采购,集中加工,制造与装配,包装,搬运,装车。运输,配送中心入库,配送,交货等环节,液态牛奶物流过程包括牛奶生产基地取奶,原奶储存,运输,液态奶加工,包装,流通加工,装车,卸车,配送中心入库,配送,交货等环节。物流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1901年,格罗威尔在美国政府的《工业委员会关于农场产品配送的报告》中,第一次论述了对农产品配送成本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人们开始认识物流,1918年,英国联合利华公司的电话。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阿齐萧,在市场流通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以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销售过程的物流指的是时间和空间的转移,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是为了配合销售而进行的相关运输与仓储活动。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当时还称为实体配送的物流进行了定义,实体配送是指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这个概念是有关物流的最早定义,他将物流看成销售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认为其从属于销售强调了产品销售有关的书驻留没有包括输入物流环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大量生产和销售时期后勤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开始被引入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被人们称为,工业后勤和商业后勤,配送的概念也逐渐被物流取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由于人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物流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物流管理学是近二十年来在国外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是系统管理科学新的重要分支。物流,比较常用的是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国家工业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企业为追求利润,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这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逐渐意识到,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似乎已经到了尽头,产品质量的好坏,也仅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进入市场、参加竞争的敲门砖。这时,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转向过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而不被重视的、诸如材料管理和货物配送等物流活动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这些领域里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物流管理学因此应运而生,并且日臻完善,成为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物流一词的译法 首先产生的是「PD」概念。「PD」(Physical Di stribution),是指从生产厂家到用户的「货物配送」。五、六十年代,当西方管理科学的重心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到非生产领域时,「PD」的概念开始形成,并受到重视,当时被美国企业界称之为提高经济效益的「神童」。七、八十年代以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对现代工业发达国家来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经济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於社会物资供应系统的效率,而不是生产过程本身。而且,对於一个生产企业来说,要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竞争能力,不仅应搞好产品制成后在从生产者到用户的货物配送的管理(即PD),而且还应搞好产品生产前从供应商到生产制造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运输、仓储和库存等的材料管理( Material Management),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材料、零部件等的运输和库存的管理(Internal Inven tory Transfer)。由此,形成了一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Logistical Management。 「物流」一词的译法,今天,在亚洲主要城市或地区说的「物流」是指「Logistics」,原词直译为「后勤」。这个词起源於西方的早期战争时期,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使用,当时是指军队为维持战争的进行所需的人和物的支持保障系统。后来,这个词被英美学者借用在工商领域,是指一个企业对其原材料管理、货物运输和仓储、集散之间实施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但在翻译上,汉语「物流」一词,最初却是引自日本人对「PD」的翻译。六十年代,「PD」的概念从美国引入日本,日本人最初把它翻译成「物的流通」,后来由日本大阪大学学者平原直(Hirahara)改为「物流」。八十年代初,「物流」这个词从日本传入中国,首先在中国的物资经济领域采用。九十年代初,「Logistics」的概念直接从欧美传到中国,这时中国和香港均沿用「物流」的译法,虽然有人建议「Logistics」直译为「后勤」,以区别与PD的不同。但经过众多专家反覆研究,考虑到从PD到Logistics虽然有内函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但基本上是物流概念在外部延伸,因此沿用「物流」的译法不会产生实质上的歧义;而且,「物流」一词更形象和贴切地反映了当今它在工商领域所代表的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在从其生产地到消费地所进行的用户服务、需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 物流基本概念 1.物的概念 物:物流中的“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物流中所指“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而这一位移的参照系是地球。因此,固定了的设施等,不是物流要研究的对象。 物资:我国专指生产资料,有时也泛指全部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其与物流中“物”区别于,“物资”中包含相当一部分不能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不属于物流学研究的范畴,例如建筑设施、土地等。另外,属于物流对象的各种生活资料,又不能包含在做为生产资料理解的“物资”概念之中。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 货物: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交通运输领域将其经营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一类是物,除人之外,“物”的这一类统称为货物。 商品:商品和物流学的“物”的概念是互相包含的。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也即商品中凡具有可运动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是物流研究的“物”,有一部分商品则不属于此。因此物流学的“物” 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商品实体仅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物品: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行政、后勤、教育等领域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在办公生产领域则泛指与办公、生物”,就是通常所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在这些领域中,物流学中所批之“称之物品。 2.流的概念 流:物流学中之“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 流通:物流的“流”,经营被人误解为“流通”。“流”的要领和流通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其联系在于,流通过程中,物的物理性位移常伴随交换而发生,这种物的物理性位移是最终实现流通不可缺少的物的转移过程。物流中“流”的一个重点领域是流通领域,不少人甚至只研究流通领域,因而干脆将“流”与“流通”混淆起来。“流”和“流通”的区别,主要在两点:一是涵盖的领域不同,“流”不但涵盖流通领域也涵盖生产、生活等领域,凡是有物发生物理的领域,都是“流”的领域。流通中的“流”从范畴来看只是全部“流”的一个局部;另一个区别是“流通”并不以其整体做为“流”的一部分,而是以其实物物理性运动的局部构成“流”的一部分。流通领域中商业活动中的交易、谈判、契约、分配、结算等所谓“商流”活动和贯穿于之间的信息流等等都不能纳入到物理性运动之中。 流程:物流中之“流”可以理解为生产的“流程”。生产领域中之物料是按工艺流程要求进行运动的,这个流程水平高低、合理与否对生产的成本和效益以及生产规模影响颇大,因而生产领域“流”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加工价值的活动。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前言、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第一章物流基本概念 第二章物流基本活动 如果采用第二种分类方法,则物流可被划分为: 1) 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它是一个整体的物流系统。 2) 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内部范围内物品的流动活动。它又可以区分为五个具体的物流活动,即: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 3 供应链概念

供应链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经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我们可以简要地将供应链系统分成三个大的网络:供应网络、制造网络、分销网络。与这三个网络匹配存在有三种物流形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分销物流。 一个企业的供应链系统是否具有竞争力,不仅要看这个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而且还要看它和整个供应链上合作伙伴运作的协调水平。具体到物流管理而言,就是对供应链上的三个主要物流过程的运作要有很高的管理水平,才能使供应链系统真正具有竞争力。 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与运输费用。 以下为运输合理化的几项有效措施: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 如在铁路运输中,在机车能力充许情况下,多加挂车皮,在不增加机车情况下增加运输量。在公路运输中,实行汽车挂车运输,以增加运输能力等。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运输社会化的含义是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际专业分工,打破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这一措施的要点,是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或者经过论证,超出通常平均经济里程范围,也尽量利用公路。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此外,常见的合理化措施还有:配载运输,合装整车运输,流通加工等。 的物流活动。这些辅助性物流活动对于整个物流体系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概括地讲,辅助性物流活动主要有三个: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 第三章物流管理 1.物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目标 物流系统是处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由若干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部分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的有机整体,所以物流是一个系统。 物流系统由“物流作业系统”和支持物流信息流动的“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基础知识:物流网络设计

物流基础知识:物流网络设计 古典主义的经济学家往往忽视物流设施的地点位置和整个网络设计的重要性;当经济学家最初在讨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时,假定物流设施的地点位置和运输成本的差异是不存在的或者在竞争对手之间是相等的。然而,被直接用于进行物流作业的设施的数量、规模,以及地理关系等实际却影响着向顾客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成本。既然一个厂商的设施结构是被用来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材料的,那幺,网络设计便是物流管理部门的一个最基本的责任。典型的物流设施是制造工厂、仓库、码头之间的作业条件以及零售商店。确定每一种设施需要多少数量、其地理位置,以及各自承担的工作等,是网络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情况下,物流设施作业可以获得有关专业服务公司的外援。不管是谁承担实际的工作,都必须把所有的设施看作是厂商的物流网络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来进行管理。 物流网络的设计需要确定承担物流工作所需的各类设施的数量和地 点。它还必须确定每一种设施怎样进行存货作业和储备多少存货,以及安排在哪里对顾客订货进行交付。物流设施的网络形成了一种据以进行物流作业的结构,于是,这种网络中便融合进了信息和运输能力,还包括了与订货处理、维持存货以及材料搬运等有关的具体工作。 市场之间在地理上存在大量差异的事实是很容易说明的,因之一个网 络的设计必须考虑地理上的变化。在人口方面,美国最大的50 家大都市市场占所有产品销售量的55%以上,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营销的企业,必须将物流能力确立在为这些最基本的市场服务上;类似的地理上的差异存在于材料和零部件来源的地点。当一家厂商涉及全球物流时,有关网络设计的问题就会变得更为复杂。

物流基础知识:物流网络设计

古典主义的经济学家往往忽视物流设施的地点位置和整个网络设计的重要性;当经济学家最初在讨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时,假定物流设施的地点位置和运输 成本的差异是不存在的或者在竞争对手之间是相等的。然而,被直接用于进行 物流作业的设施的数量、规模,以及地理关系等实际却影响着向顾客提供服务 的能力和成本。既然一个厂商的设施结构是被用来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材料的, 那么,网络设计便是物流管理部门的一个最基本的责任。典型的物流设施是制 造工厂、仓库、码头之间的作业条件以及零售商店。确定每一种设施需要多少 数量、其地理位置,以及各自承担的工作等,是网络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 成部分。在具体的情况下,物流设施作业可以获得有关专业服务公司的外援。 不管是谁承担实际的工作,都必须把所有的设施看作是厂商的物流网络的一个 整体组成部分来进行管理。 物流网络的设计需要确定承担物流工作所需的各类设施的数量和地点。它还 必须确定每一种设施怎样进行存货作业和储备多少存货,以及安排在哪里对顾 客订货进行交付。物流设施的网络形成了一种据以进行物流作业的结构,于是,这种网络中便融合进了信息和运输能力,还包括了与订货处理、维持存货以及 材料搬运等有关的具体工作。 市场之间在地理上存在大量差异的事实是很容易说明的,因之一个网络的设 计必须考虑地理上的变化。在人口方面,美国最大的50家大都市市场占所有产品销售量的55%以上,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营销的企业,必须将物流能力 确立在为这些最基本的市场服务上;类似的地理上的差异存在于材料和零部件 来源的地点。当一家厂商涉及全球物流时,有关网络设计的问题就会变得更为 复杂。 因为在动态的、竞争性的环境中,产品的分类、顾客的供应量,以及制造需 求等都在不停地变化,所以对于不断地修正设施网络以适应供求基本结构变化 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物流效率直接依赖和受限于物流的网络结构。尽 管选择了具有地理优势的网络,能够向竞争优势迈出第一步,为此,人们可以 想象得到如何对所有的物流设施进行一次性的重新定位,可是,重新定位或重 新设计具体的设施仍有很大的余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应该对所有的设施重 新进行评估。所以网络设计的定位决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对此,整个 教材在适当地进行综合性的阐释时,将具体地对定位决策问题给予指导。

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现在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参考) 现代物流管理概念的四个方面: 1)物流管理是一个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的过程,突出过程意识。 2)物流管理的客体包括有形产品(商品),无形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 3)物流管理系统需要进行管理的两项主要活动是流动和信息。 4)客户向供货商进行的反向流动也是物流管理的一部分。 物流系统化、标准化、合理化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重要性:传统物流之所以发展成为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系统化” ;用系统思想所重新认识的物流总功能并不是原有那些功能的简单加和,而是系统化后产生的新的总功能,而正是这种新的总功能使物流合理化得以实现。 物流的系统化是其物流合理化的基础,而物流的合理化则是整个物流管理所追求的总目标;因为降低人工和材料作为第一利润源泉。但当人工和材料成本降低到一定幅度以后,这时候可能空间就不大了。这时候发现我要扩大市场销售,通过扩大市场销售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把这种途径就称为第二利润源泉。同样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这个市场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不能再扩大利润的时候,人们发现说我怎么样再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时候发现在我成本中占据相当高的比例的物流费用如果能有效的把它降低,就等于说提高了我的利润。所以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把服务物流称为第三利润源泉通过达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获得“第三利润” 是企业所有的物流活动的最终目标。 标准化就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物流标准化对物流成本、效益有着重大决定作用;它能加快流通速度,保证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从而较大地提高经济效益。

现代物流管理的原则 1.目标:设定的目标必须是定量的和可测评的 制定目标是确定我们预期愿望的一种方法。要优化某个事情或过程,就必须 确定怎样才能知道目标对象已经被优化了,使用定量的目标,就可以判断新的物流流程是否比以前的流程更好,企业管理层就可以知道优化的过程是否能够提供一个可接受的投资回报率。 2.模型:模型必须忠实地反映实际的物流过程 建立模型是把物流流程和信息流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真实地反映整个物流流动过程。 3.数据:数据必须准确、及时和全面 数据驱动了物流系统的优化过程。如果数据不准确,或有关数据不能够及时 地输入系统优化模型,则由此产生的物流方案就是值得怀疑的,对必须产生可操作的物流方案的物流优化过程来说,数据也必须全面和充分。4.集成:系统集成必须全面支持数据的自动传递。 因为对物流系统优化来说,要同时考虑大量的数据,所以,我们必须充分的 发挥ERP系统功能,让ERP系统充分的起到辅助管理的作用。5.表述:系统优化方案必须以一种便于执行、管理和控制的形式来表述。 由物流优化技术给出的解决方案,除非现场操作人员能够执行,管理人员能 够确认预期的投资回报已经实现,否则就是不成功的。现场操作要求指令简单明了,要容易理解和执行,管理人员则要求有关优化方案及其实施效果在时间和资产利用等方面的关键标杆信息更综合、更集中。6.过程:物流过程必须支持优化并具有持续的改进能力。 物流优化需要应对大量的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物流目标、规则和过程的改变是系统的常态,所以,不仅要求系统化的数据监测方法、模型结构和算法等能够适应变化,而且要求他们能够捕捉机遇并促使系统变革。如果不能在实际的物流运行过程中对物流优化技术实施监测、支持和持续的改进,就必然导致优化技术的潜力不能获得充分的发挥,或者只能使其成为"摆设" 。

物流网络规划资料整理最终版

第1章物流网络概述 1.网络的特征:P3 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层次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 分布性、异构性、自治性、协同性 2.物流网络: 在网络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适应物流系统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发展起来的,由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的总称。 3.物流网络的基本特征:P6 服务性 开放性 信息先导性 外部性和规模效应 整体性 服从性 4.物流网络的结构:P7

流动结构——具有七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径、流速、流效 功能结构——物流网络的基本功能: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 供应链物流结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流通物流、消费物流 治理结构【指资源配置的管控机制和方法】 多边治理(市场治理):交易各方通过合同确立交易关系,合同纠纷时引入第三方机制,即法律 三边治理:物流资源的需求方、供给方、第三方共同治理 双边治理:物流资源买卖双方共同治理 单边治理(垂直一体化):将外部治理变成内部治理,将企业外部供给变成企业内部供给 网络结构【指物流网络的空间结构】 增长极网络:星形、扇形 点轴网络:带型、环形 多中心多层次网络:网格型 产业结构:物流基础业、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系统业、第三方物流业、货

主物流业 5.微观物流网络:P12 1)制造企业——生产场所 包括:设施网络、供应网络、仓储网络、配送网络、装卸搬运网络 2)批发企业——存储场所 关键点:配送中心(选址) 3)零售企业——市场场所 关键点:终端设施网络(选址、布置要尽可能贴近和满足顾客)、仓储网 络(向零售商提供花样繁多的商品) 6.宏观物流网络:P13 1)物流园区物流网络 物流园区是一个大的物流节点 主要功能:集成、整合。提供一体化服务。 2)城市物流网络 主要功能:聚集、扩散、中介。 3)区域物流网络

物流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物流管理 英文名称:Logistics Management 课程编码:12401D 课程类别:职业能力课程 总学时:48学时 总学分:3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先修课程:物流基础、管理学 开课系部:经济管理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物流管理》是一门应用型学科,现代物流管理涉及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几乎涵盖了全部社会产品在社会与企业中的运动过程,是一个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的动态系 统。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物流学的发展、物流系统的分析、物流的基础环节,包括运输管 理、仓储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等基本知识。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 学生从实际出发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利润的观念;对现实物流企业运作的七大环节学会运用 现代管理理论和经济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掌握物流管理方法;初步具有物流配送与仓储管 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物流运作的操作能力和管理素质。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现代物流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物流基本概念,掌握物流与商流的关系;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现代物流及其特征;能够掌握物流的分类。 教学重点: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物流管理 教学难点:物流的分类及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 一、物流的概念 二、物流的分类 三、现代物流及其特征 第二节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物流管理 一、物流的演变过程 二、日本物流业的发展 三、商流和物流 四、物流管理 第三节物流学说及观点 一、第三利润源”说 二、物流冰山”说 三、效益背反”说 四、黑大陆”说 五、竞争战略学说

物流基本概念术语

物流基本概念术语 article 物品 ['ɑ:tik?l] logistics 物流 [l?'d??st?ks] logistics activity 物流活动 [?k't?v?t?] logistics operation 物流作业 [,?p?'rei??n] logistics modulus 物流模数 ['m?djul?s] logistics technology 物流技术 [tek'n?l?d?i] logistics cost 物流成本 [k?st] logistics management 物流管理 ['m?nid?m?nt] logistics center 物流中心 ['sent?] logistics network 物流网络 ['netw?:k] logistics information 物流信息 [,inf?'mei??n] logistics enterprise 物流企业

['ent?praiz] logistics documents 物流单证 ['d?kjum?nts] logistics alliance 物流联盟 [?'lai?ns] supply logistics 供应物流 [s?'plai] production logistics 生产物流 [pr?u'd?k??n] distribution logistics 销售物流 [,distri'bju:??n] returned logistics 回收物流 [ri't?:nd] waste material logistics 废弃物物流[weist] [m?'ti?ri?l]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绿色物流 [in,vai?r?n'ment?l] internal logistics 企业物流 [in't?:n?l] external logistics 社会物流 [ik'st?:n?l] military logistics 军事物流 ['milit?ri]

物流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物流的概念 现在愈来愈多的零售商采用连锁的方式经营管理门店,作为连锁经营的核心技术—物流也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零售市场中,顾客需求愈加突出个性化,导致从商品采购到商品销售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增加。为了增加利润,控制库存,商家们继价格竞争、品牌竞争之后,开展了以一体化为特征的物流竞争。如何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运用新技术将企业的物流能力开发为核心能力之一,已经成为企业家和理论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物流一词是在1979年才传入我国。但“DISTRIBUTION”最早出现在美国。1921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 in Market Distribution)一书中提出“物流是创造不同需求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这里,Market Distribution是指商流;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是指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1918年,英国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这一举动被以后的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 30年代初,在一部关于市场营销的基础教科书中,开始出现实物配送这一名词,它涉及到实物运输、储存等内容。该书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产品所有权转移的实物流通活动”。这里所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商流,实物流通是指物流。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上述历史被物流界较普遍地认为是物流的早期阶段。 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在使用物流这个术语以前,日本把与商品实体有关的各项业务,统称为“流通技术”。1956年日本派出“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包括早稻田大学教授宇野正雄等专家学者一行12人去美国考察,历时一个多月,弄清楚了日本以往叫做“流通技术”的内容,相当于美国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实物分配)的内容,从此便把流通技术按照美国的简称,叫做“P.D.”。由此,“P.D.”这个术语得到广泛使用。1964年,日本池田内阁“五年计划”制定小组的平原直谈到“P.D.”这一术语时说,“比起来,叫‘P.D.’,不如叫做‘物的流通’更好”。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 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编著的《物流手册》,对“物流”的表述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物流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在我国,孙中山就曾主张“货畅其流”,可以说是我国物流思想的起源”。而开始使用“物流”一词,则始于1979年。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术语。曾有人认为“物流”一词来自国外,准备把“物流中心”称为“储运中心”。其实,储存和运输虽是物流的主体,但物流有更广的外延。物流作为“实物流通”的简称,既科学合理,又确切易懂。

物流网站优秀设计

物流网站设计实训报告 姓名:** 学号:2009******25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班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11-12-23

一、项目目标 1.1 网站目标 网络凭借其卓越的互动性与便捷的交流手段正成为最有发展潜力与前途的新兴媒体,成为众商家倍为关注的宣传热点。许多行业的先锋企业都已经采用互联网技术,为客户、合作伙伴在网上提供信息服务,并且借助互联网,敏锐的捕捉商机。 2.1 网站设计风格 1.在设计上:精美与高效兼顾。在框架编排、色彩搭配以及动画的适当穿插都做到恰到好处,使整个网站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给浏览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和时代动感。 2.在网站功能上:充分体现网站的互动性,并且采用多种机制提醒网站管理人员,便于网管和相关人员及时响应。并且特别注重网站的安全和稳定,采用网络安全、系统登录安全、各分系统安全、分系统模块安全、会话期间安全等多种方式确保安全。采用先进的3层结构的编程方式使网站即使在极多访问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 3.在网站维护和后续扩展上:提供专门的网站维护后台,网站管理员可以很方便的借助这个平台维护整个网站。在规划网站之初,就会将功能模块框架搭建得很大而且易于扩展,以后增加新的功能和模块都会非常方便,降低二次开发成本。另外,对于以静态和展示的页面,考虑到页面的精美要求,手工维护。 二网站整体结构 2.1 网站栏目结构图 2.2 栏目说明 栏目规划充分考虑到展示企业形象、扩大知名度以及综合功能的需要。网站采用了多种动态模块,企业能够自主、独立的完成网站中多数内容的更新。 页面的设计将充分体现一流企业的形象,在框架编排、色彩搭配以及动画的适当穿插都做到恰到好处,使整个网站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和精神愉悦感。 2.21 首页 采用动态动态页面,主要显示最新动态信息(自动从新闻动态中提取)、服务项目(自动从物流服务中提取),重要客户(自动从典型客户中提取)等。网管在后台可以动态更新首页的内容。浏览者一进入首页就能够了解整个网站的最新更新和公司的最新活动,给浏览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浏览者经常访问网站。

物流管理的概念

1、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是指在社会大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的实体流动规律,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使物流功能达到最佳组合,在保证物流服务的前提下,实现的物流成本的最低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根本任务所在。 营销的四个变量:4P:产品、价格、地点、保销 营销组合考虑的主要因素:4C:顾客的需求与欲望,对顾客成本,便利性,营销沟通。 2、供应链管理是这样的一种方法,它能够优化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资源配置以便满足顾客需求为标志的商业需求的增长,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归功于企业管理组织的持续改善。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的服务水平和降低交易总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点。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纵横的一体化经营的集成管理模式,以流程为基础,以价值链优化为核心,强调供应边整体的集成和协调。通过信息共享,技术扩散,资源优化和有效的价值链激励机制等方法来实现经营一体化

供应链计划:SCP集成了企业所有的主要计划和决策业务,它包括;需求预测库存计划,资源配置,设备管理,优化路径和基于能力约束的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物料和能力计划,采购计划等。 ERP(资源管理计划);集成了企业所有业务流程中的执行职能,包括:订单管理,财务管理,库存,生产制造,采购等管理。 延迟策略:是指尽量延迟产品的生产和最终产品的组装时间,也就是指尽量延长某产品的一般性,推迟其个性实现的时间。 3、采购流程:采购需求计划—认证确定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物料的输入验收—采购工作评价。 一个完美的采购流程应满足所需物料在价格与质量、数量、区域之间的综合平衡,即所需物料价格在供应商中的合理性,物料质量在制造工艺的允许范围内,物料数量能保证制造的连续性,物料采购区域的经济性等要求。 采购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控制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 4、现代保管的基本任务:根据物品本身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合理规划并充分利用现有的仓库设施,

海尔集团物流网络设计

一:物流网络设计的分类 物流网络的设计从决策主体来看,可以分为三类: 1、从政府的角度 2、从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角度 3、从具体企业的角度 二:物流网络设计的决策框架 企业物流网络的设计决策分为如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供应链战略 物流网络设计的第一步目标是明确企业的供应链战略。供应链战略由公司竞争战略、全球化竞争和公司自身资源三个因素决定。 为了执行公司竞争战略,需要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生产经营、配送、服务、财务、信息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等职能的配合。供应链战略详细说明了生产经营、配送和服务职能特别应该做好的事情,确定原材料的获取与运输,产品的制造或服务的提供,以及产品配送和售后服务的方式和特点。库存、运输和生产设施的决策及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构成供应链战略的全部。 第二步:明确区域性设施的架构 物流网络设计的第二步目标是选择设施布局的区域,明确设施的潜在作用及其最大容量。第二步分析从每个区域的需求预测开始。这种预测必须包括对需求规模的估计,并确定各个区域之间顾客需求的相关性。相关性不强的需求对集中布局设施有利,而相关性很强的需求则适合较小的地区性设施布局。 第三步:选择合适的地点 第三步的目标是在将要布局设施的区域范围内选择一系列的地点。理想的地点数量比将要建立的设施数量多,以便第四步找出精确的区位。 第四步:选择具体布局区位 第四步的目标是选择精确的设施布局区位,并为每一设施配置容量。应从第三步找出的一系列理想的地点中选取,找出布局区位。网络设计是为了实现供应链利润最大化,并考虑每个市场的预期边际效益和需求以及不同的物流和设施成本。 海尔的物流网络是如何构建的 海尔物流成立于1999年,依托海尔集团的先进管理理念以及海尔集团的强大资源网络构建海尔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最有竞争力的综合物流集成服务,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海尔的物流网络包括内向物流,外向物流,物流服务以及增值服务。第一,内向物流,海尔市场链流程再造与创新过程中,JIT采购配送中心整合海尔集团的采购与配送业务,形成了极具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的JIT采购及配送体系,海尔物流JIT 配送管理体系:提高原材料配送的效率,“革传统仓库管理的命”,通过建立了两个现代智能化的立体仓库及自动化物流中心及利用ERP 物流信息管理手段对库存进行控制,实现JIT配送模式。 第二,外向物流,海尔物流使用SAP LES系统进行全球物流运作管理资源管理: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降低物流成本 订单管理、运输管理、仓库管理、 KPI分析、海尔物流使用HLES系统 第三,物流服务,海尔物流在一级配送网络、区域内分拨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间配送体系。各配送中心的网络,除了能满足区域内配送外,还建立了直接送达其他配送中心的区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教育目标 一、教学对象 《物流管理基础》的教学对象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现代物流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和拓展性很强的科学。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物流的基本理论、物流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理的基础,同时进一步结合物流科学的最新发展将物流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技术与现代物流理念、现代物流技术、现代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模式进行介绍与对接。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 问题。该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 三、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1、基础知识要求 具体掌握运输管理、装卸搬运、现代包装、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管理与作业、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基本知识。为学习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素质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第一章物流与物流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物流产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国内外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程。学会相关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流的概念及物流定义的特点,阐述商流和物流的联系和区别;阐述物流系统的概念、特点和物流系统包括的内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发展的现状。难点:物流的概念及物流定义,商流和物流的联系和区别,物流系统论。 第一节物流概述 一、物流的基本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