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真情实感”到“真知灼见”

从“真情实感”到“真知灼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e12523599.html,

从“真情实感”到“真知灼见”

作者:林乃荣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第04期

(晋江市第二中学福建晋江 362200)

摘要:列举高一学生记叙文案例,结合《课程标准》,落实如何从表达“真情实感”到阐述“真知灼见”。

关键词: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初高中;作文衔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181-01

一、高一作文写作现状

最近笔者批改高一学生写的记叙文,屡屡遇到这样的表述:

片段一:一阵冷风吹过,我竟感到一股凉意而被冷醒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但是又好像什么都发生了。顿时,我清醒了过来,就像一盆冰水泼在你的脑袋上。

片断二:在此后的生活中,我也渐渐明白,无论多大的困难,它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也许就是一道风景,我们也就是路过罢了,留意了它几眼,后面的路还很长,我们怎能轻言放弃,半途而废?这样衰弱的我们,更配不上二十一世纪的青年。

以上学生的习作片断,普遍存在的不足就是说空话、套话,远离“真情实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都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那么作为高一学生,如何在初中写作基础上有效做到表达自己的是真情实感呢?

二、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1、引导学生就地取材

每个人的生活体验都是丰富多彩的,都有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即使在极有规律的校园生活中,都会充满变化,甚至充满诗意,只要你心思敏锐,有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总是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生活,如观察操场边的凤凰树,让学生在回家途中观察路边修理自行车的残疾人,观察公交车站台上候车的每个乘客的神态、穿着、年龄、职业等。实践证明,只要学生能睁开“慧眼”,就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根源上预防写作时“无米下锅”的窘境,减少学生作文因胡乱编造而引发的情感失真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