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07翻译研究_目的论与规范论的结合

07翻译研究_目的论与规范论的结合

07翻译研究_目的论与规范论的结合
07翻译研究_目的论与规范论的结合

2007年11月第23卷 第6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

Nov.,2007

Vol.23 No.6翻译研究:目的论与规范论的结合

袁邦株 林长洋

(井岗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井岗山 343009)

提 要:翻译中目的论和规范论本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派,有各自的翻译研究范式。这两种理论具有结合起来的可行性和运行方式,并可运用于对翻译实践中的策略性叛逆的解释。

关键词:目的论;规范论;策略性叛逆;结合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7)06-0116-05

Tran sl a ti on Study:The Com b i n a ti on of Skopostheor i e and Nor m Theory

YUAN B ang2zhu L IN Chang2yang

Abstract:The skopostheorie and nor m theory are t w o schools f or translati on study with different research paradig m s.The combinati on of the t w o theories is eligible.I n the meanti m e,such a combinati on can be app lied t o the exp lanati on of strate2 gic disl oyalty in translati on p ractice.

Key words:skopostheorie;nor m theory;strategic disl oyalty;combinati on

引言

翻译目的论在发展了20多年后,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针对学者对目的论“目的决定手段”的批评声中,诺德(Christiane Nord)提出了“目的+忠诚”的模式。诺德是这样定义“忠诚”一词的:

Let me call‘l oyalty’this res ponsibility translat ors have t o ward their partners in translati onal interacti on。Loyalty co mm its the translat or bilaterally t o the s ource and the target sides。It must not be m ixed up with fidel2 ity or faithfulness,concep ts that usually refer t o a rela2 ti onshi p holding bet w een the s ource and the target texts。Loyalty is an inter pers onal categ ory referring t o a s ocial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peop le。(Nord,2001:125)在这里,“忠诚”已经不是一个根据具体情境而决定的变量,而是一个要求译者该如何如何的指令。虽然诺德声辩说“忠诚”并不等于忠实,但这一说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回到了规定性的路上去了。实际上,诺德提出的这个“忠诚”的要求,已经属于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因而应该是规范的一种。针对翻译中的目的可能被滥用的问题,翻译中存在的规范可以对其加以制约。因此,在翻译研究中可以将目的和规范结合起来研究,并且探讨其互动的方式。

国内有很多学者对功能主义目的论和翻译规范论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译介和阐发。最近如卞建华、崔永禄(2006a)回顾了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研究过程,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卞建华(2006b)也对诺德“忠诚原则”进行了解读。归纳了不同学者对其观点的不同看法,并提出了尽管“忠诚原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不能因此而放弃其合理性,它是对翻译目的论的重要补充,具有积极意义。

1.结合的可能性

1.1翻译规范论与目的论的共同点

翻译规范论属于描述学派的理论,而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的基础理论。两者虽然属于不同的学派,但是它们的出发点是相似的。

首先,两者研究的前提都是非强制性的、可以自由选择的和处于行为人意志控制之下的行为(non2 obligat ory and free2willed behavi or under contr ol of the agent)。就功能主义而言,其整个理论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即“存在意志自由,可以在两个以上的可能的行为方式上进行选择,而其中某种行为方式比另一个行为方式被认为更恰当”(Nord,2001:27)。可见,目的论从一开始就承认了翻译中存在的选择的自由。规范论属于描述学派,从根本上也认为翻译中的行为之所以令他们感兴趣就是因为与行为人有关。赫尔曼斯在谈论描述学派时指出:

译者的决策过程只在这一程度上和我们(的研究)相关:这一决策过程处于译者的控制之下。(Her mans,2004:73)

图里也没有例外,将其翻译规范论建立在翻译行为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这一前提上:

611

显然,规范只存在于允许各种不同的行为的情境中,而且其中进行的选择不是任意的。(T oury,2001: 55)

其次,两者都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尽管“目的”是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图里在其规范论中并没有否认翻译具有这种属性,而且还将之作为其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翻译理论探索》一书中,图里指出:

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换句话说,翻译中采取任何一个行动都在很大程度上受这一行动所服务的目的所调节。因而,要了解翻译的过程及其产品,应该首先确定翻译所要服务的目的。(T oury,1980: 82)

在规范论者接受翻译目的的同时,功能主义学者也朝着规范论迈出了一步。诺德在其《目的性行为—析功能主义理论》一书中就已经要求“我们应该更进一步研究常规在功能主义理论中的作用”①(Nord,2001:53)。

第三,两种理论都以目标文本和目标文化为导向。作为目的论的创始人,威密尔从一开始就强调“翻译/阐释/说话/写作应该这样进行:使你的文本/译作在目标情境中在要使用该译作的人手中完全按照所期望的方式发挥作用(Nord,2001:29)。同样,描述学派学者的立论基础就是“翻译研究应该以目标文化为导向”。其中,图里尤其坚信“翻译是‘目标’文化的事情”(T oury,2001:22)。图里在研究得过程中,注意到了目的论与规范论在这一点上的相似之处:

有趣的是,威密尔目的论的最初的理论框架与我开始转向以目标文化为导向(的研究)不谋而合(T oury,2001:25)

与“目标导向”紧密联系的另一个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描述性的。规范论是描述学派的理论,而描述学派认为“翻译研究是描述性的、以目标文化为导向的、强调功能的和系统的”(Her mans,2004:32)。自然,规范论属于描述研究的一种。而功能主义粗一看似乎有一定的规定性。因为这一理论主要产生于译者培训,所以它的主要的目标是指导培训出好的译者和生产出好的译作,在理论上也是告诉译者要如何如何。但是,这一理论在指导译者该怎样确定翻译目的、确定目标读者群、分析原作和采取翻译方法时,并没有规定译者应该如何翻译。相反,它建议译者在对具体的情境做详细的分析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决定。威密尔明确指出:

目的法则明确的是:应该有意识地和一贯地根据某些与目标文本有关的原则进行翻译。这一理论并没有说这些原则是什么:这些必须根据每一个具体情况分别加以决定(Nord,2001:30)。

由此可见,目的论指出的只是一些可能的翻译决策方法,并没有说译者和翻译“必须”怎么样。从这一角度看,这一理论本质上应该还是描述性的。

最后,这两者都视翻译为跨文化的活动(transla2 ti on as cr oss2cultural events)(Snell2Hornby,2001: 39),两者关注的都是语言之外的因素。这些语言外的因素各种各样,没有很明确的界限。不太可能将他们完全地区别开来,这两种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相互联系、相互重叠和相互影响的。

1.2规范与目的的相互联系

翻译中的规范与目的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清楚地切分开来。在翻译经常出现翻译策动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翻译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目的通常都从翻译中的规范或常规中派生出来,因为“有经验的译者可以从翻译情境本身引申出目的或常规的任务。”(Nord,2001:31)而这种“常规任务”建立在这样的通常的假设之上,即“在既定的时间下特定的文化群体中,某些类型的文本通常是翻译成特定的翻译作品的。”推而广之,译者必须考虑,“什么是对的或错的,合适的或不合适的,什么是允许的/禁止的/可容忍的/被推荐的”。而这些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规范。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常规目的”都指导着译者,以便使翻译活动符合占主导地位的规范和普遍期待的要求。当此类翻译实践数量增加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常规目的”或“一般目标”就成为一种先例要求后来者遵守。如此,“常规目的”强化了占主导地位的规范的效力,而同时自身也变得与规范相似。因此,“规范可以理解为效力更强的、具有规定性的社会常规”。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实情况中,翻译目的与规范之间的分界线很模糊:一个翻译制约因素可能是翻译目的,也可能是翻译中的规范,也可能同时存在目的和规范。有时,很难清楚地说出一个翻译决策是由于翻译目的还是翻译中的规范导致的结果(范祥涛,2002)。

两种理论都只从一个方面对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进行研究,因而都未能对这些因素做一个更全面的描述。这两个理论能否结合起来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功能学派和描述学派的学者们都注意到翻译中的这两种因素相互联系和影响,开始相互借鉴对方的视角进行了研究。图里本人也注意到这一趋势,他指出,“(两种)范式越来越接近和相似,而且之间的差别正在缩小”。

711

①诺德的“常规”与规范的概念是一致的(Her mans,2004:80)。

2.翻译中规范与目的的运行方式

翻译中的目的和规范错综复杂,难以加以非常精确的描述。不过,既然这些因素是经常(regularly)作用于翻译实践中,还是可能对其运行方式做一个一般性的思考,正如图里所指出:

既定的社会总是有各种相互冲突的规范,所有这些规范都与其他功能系统相互关联;不过,情境经常重复出现的话,可以建立一定的行为模式。(Gen2 tzler,2004:128)

图里的这段话包含着两个重要的论点,这对于翻译目的与翻译中的规范的相互作用方式非常重要:第一,规范是各种各样的。这一点也与目的论所声称“翻译中包含各种各样的翻译目的”一致(Nord,2001: 27);第二,翻译中的规范是(可能)相互冲突的。将图里的论断加以引申,翻译中的规范与翻译目的也可能相互冲突。下面笔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展开论述。

2.1翻译目的和规范的多样性

在翻译过程通常存在各种各样的目的。一个目的可能包含数个子目的,而这些子目的并不必然与其上位目的或其他子目的一致(Nord,2001:27)。不过,通常情况下,在翻译过程开始之前这些目的之间的矛盾已经得到解决: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另一些被认为不那么重要的目的可能被舍弃或者让步。例如,在翻译的策动者的目的(使译作卖得好,多赚钱)与译者的目的(使译作保持一定的原貌,有艺术价值)之间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译者要么可能拒绝翻译(这意味着翻译活动不发生,译者饿肚子),要么就屈服于策动者的目的之下。

在翻译研究的历史上,学者们列举了翻译活动中各种各样的规范。英国翻译家萨沃里(Theodore Hor2 ace Sav ory)在其《翻译的艺术》(1957)一书中概括了这些要求,并列举出了12条实际上是六组两两相斥的规范。这些规范看来相互矛盾,却在翻译实践中影响巨大。这12条规范是这样的:

(1)翻译必须译出原作的文字

(2)翻译必须译出原作的意思

(3)译作必须译得读起来像原作

(4)译作必须译得读起来像译作

(5)译作必须反映原作的风格

(6)译作必须反映译者的风格

(7)译作必须译得像原作同时代的作品一样

(8)译作应该译成与译者同时代的作品一样

(9)翻译可以对原作进行增减

(10)翻译不可以对原作进行增减

(11)诗必须译成散文

(12)诗必须译成诗

(Sch ffner&Kelly2Hol m es,1995:5;谢天振, 1999:93)

在这些相互矛盾和冲突的规范之间,以及在规范与目的之间,是什么决定译者的决策呢?译者的决策不是任意的。翻译是一个连串的决策过程(Her mans, 2004:23),任何一个翻译决策都会对翻译产品的最终形态产生影响,而且给译者本人带来一定的压力。译者试图做出某个决策的时候,意味着他要遵守某些规范,而违反另一些规范。而做出决定并不容易:违反任何规范都意味着付出一定的代价。那译者究竟根据什么来决定该遵守哪些规范而违反另一些规范呢?

2.2规范的效力

译者的决策首先必须考虑规范的效力。在既定的时期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规范,彼此间的效力是不同的—某些效力更强些,某些弱些。从理论上说,规范的效力与两个问题有关。第一个问题就是,该规范是否符合它所在的社会的需要,以及满足这一需要的程度;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该规范在该社会体系中的地位。第二个问题是该规范的技术支持如何,即该规范所提出的要求在既定的情况下是否能为大多数人所遵循,或者说它的管辖范围如何。后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得横穿马路”这一规范的例子来解释。在一段没有人行横道、没有天桥又没有隧道的闹市地段,这个规范常常会被人违反。因为在既有的情况下,人们很难付出很大的代价(绕很远的路)来遵守这一规范。一旦大部分违反这一规范,那么它的效力就非常有限。毕竟,不可能大规模地惩罚所有的行为人来维护其效力。

在实际情况中,规范的效力还取决于它们在其所在体系中的相对地位。每一个体系都有一些观念和价值被特别强调和珍视,因而捍卫这些观念和价值的规范也更为重要,违反这些规范也要受到更严厉的制裁。那么相对于其他规范,这些规范的效力就更高。各个规范根据它在这一体系中的重要性,体现出一定的相对效力。

规范的效力是不是恒定的,而是变动的。这是因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观念和价值受到重视。随着时间的变化,规范的效力也呈起伏升降的态势。因此,很难说出一个规范的效力如何;只能从更严格的意义上说,在特定的情境中(包括所在时间和所在的体系)该规范效力如何。

2.3规范与目的的互动

译者试图根据翻译目的做出“恰当”的决策,而这些目的所指引的方向与某些规范的指向相同而与另一些规范的指向相反。与这些规范的指向相反意味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作为理性人,译者既不愿意付出代价也不愿意放弃或偏离翻译目的。所以,在做

811

出决策前,他要先比较违反这些翻译中的规范的代价。是遵守此规范而违反彼规范,还是改变部分目的,遵守其他规范而舍弃此规范?一般来说,译者倾向于遵守效力比较强的规范(因为它的制裁更为严厉),并在平衡其他规范的基础上达到一个妥协,使译者能在付出代价最小的情况下达到最大目的,并据此做出翻译决策。不过,总是存在例外的。有时译者为了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可以不惜违反效力很强的规范。(清末的政治小说翻译就是为了达到翻译目的而置当时的意识形态规范而不顾的例子。)做出翻译决策的关键在于,付出的代价是否有利于翻译目的及其实现,违反规范是否得大于失,或者译者是否情愿付出这样的代价。正如西塞罗所言,目的就是“某些不利因素或者有利因素被忽略,以获得更大的有利因素,或避免更大的不利因素”(Nord,2001:27)。

3.规范与目的结合的应用—对策略性叛逆的解释

翻译中出现的因语言外的因素引起的偏差被称为叛逆。孙致礼将翻译中的叛逆分为五类,其中一类是为达到一定的文化需要或实现预期的目的而制造的叛逆,即策略性叛逆(孙致礼,2001)。策略性叛逆在翻译实践中大量出现,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因为各种翻译目的本身,而是因为在翻译中的忠实规范的效力不高。

忠实规范是在翻译中不可或缺的规范。这一规范敦促译者保证“在源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建立并保持一种恰当的关系或相关类似性”(Her mans, 2004:78)。忠实规范管辖着翻译的整个过程和全部的翻译产品,从这一点来看,它应该被划分为翻译规范。

忠实规范的效力如何?首先这取决于它的必要性和技术支持情况。一般来说,翻译中的忠实是需求旺盛而供应不足。翻译是让人们分享在探询探寻真理时所获得知识的一种工具,从理想的状态来说应该保证所传递的信息不能有丝毫偏离。因为,真理就是“被感知、被理解、被呈现的与在自然中的一致”。如果翻译偏离了真理,就失去了其意义。所以从必要性来看,忠实规范可以占据一个很高的位置。然而,由于语言的本性,翻译又不能达到这一要求。翻译首先是阐释,而没有人可以声称有确定的或终极的阐释,因为“对文本的不同解读常常共存,而不同的阐释产生不同的意义”(I.A.R ichards)。没有准确的翻译,因为没有准确的理解。此外,是否有确定的意义存在也受到了解构主义学者的怀疑(Davis,2004:10-15; Gentzler,2004:165-168)。即使有确定的意义并且有对意义准确的理解,语言之间的差别仍然让原文在符号转换之际发生损耗。

但是,忠实规范的效力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忠实规范通常会与社会规范、文学规范和其他翻译规范发生矛盾。因为,忠实翻译意味着引入原文所负载的信息、文化规则、思想观念以及语言文本形式。而这些外来要素总是被目标文化视作“他者”,因为它们与本土的观念规则等有别,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这些本土的观念规则。雨果谈到这一现象时就指出:当你把一部翻译献给一个国家的时候,这个国家总是把这个翻译当成对它的一种暴力行为。(Lefevere,2004a:14)

不幸的是,与其他规范相比,忠实规范似乎处于不利的地位。目标社会、文化中的规范从一开始就对翻译活动进行了干预。译者的思想已经被目标文化的社会和文学规范所影响。许钧教授曾经指出:“每一个有使命感的译者都会预先决定他的文化立场。”(许钧,2002)这种“使命感”其实就是目标文化的意识形态、社会和历史影响。威密尔对于这个问题看得更透彻。他说:

翻译意味着比较文化。译者根据他们自己对源文化的特定了解来阐释源文化的文化现象。(Nord, 2001:34)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忠实”规范从一开始已经受到了目标文化的干涉,译者在做翻译决策的时候,不自觉地已经深受影响。

而造成“忠实规范”效力有限的一个原因是,违反这一规范受到的“制裁”有限。违反不同的规范导致不同的代价。违反社会规范(尤其是意识形态)后果最严重,而违反忠实规范最轻。不遵从社会规范可能导致禁止作品出版或者从事相关活动,甚至付出人身自由的代价或承受精神压力。不遵守文学规范可能导致作品不被接受为该文学体系中的作品。而不忠实的翻译仅引发对译者的批评和对译者能力的怀疑,该文本仍有可能得到出版甚至受到欢迎。相比而言,代价小得多。勒菲弗尔认识到这一情况并指出:当语言方面的考虑与意识形态和/或诗学方面的考虑发生冲突的时候,后者总是胜出。(Lefevere, 2004b:39)

尽管如此,忠实规范仍是翻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规范,并且在翻译史上具有几乎永恒的(尽管有限的)效力。也就是说,由于具体的情境而产生的策略性叛逆在当时当景可能是合理的,但一旦情境发生改变,这些叛逆就会受到批判。一个策略性叛逆产生的客观因素越具体,这个叛逆的合理性就越限制在一定时空范围;一个翻译目的越具体,那么它的应用范围也就越有限。当翻译目的不再适合社会需要,当这些导致策略性叛逆的因素不再在新时期发挥作用,那么

911

这些叛逆就失去了合理性基础而容易被批判和攻击。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翻译史上有很多成功的策略性叛逆(如《天演论》)在后来却受到众多的批评。

4.结语

制约翻译的语言外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很难对其进行精确的描述。如果能将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对我们解释翻译活动中的一些问题有一定的帮助。我们仍须对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模式以及变化规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Davis,Kathleen.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M].Shang2

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 on Press,2004. [2]Gentzler,Ed win.Conte m 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 on Press,2004.

[3]Her mans,Theo.Translation In Syste m s:D escriptive and Sys2

te m-O 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2 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 on Press,2004.

[4]Lefevere,André.Translation,H istory and Culture:A Source

B ook[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 on

Press,2004a.

[5]Lefevere,André.Translation,Re w riting and the M anipula2

tion of L iterary Fam 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2 guages Educati on Press,2004b.

[6]Nord,Chri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2

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2 eign Languages Educati on Press,2001.

[7]Sch ffner,Christina and Kelly2Hol m es,Helen.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M].Clevedon,T or ont o and Ade2

laide:Multi-lingualMatters L td,1995.

[8]Snell2Hornby,Mary.Translation S tudies:An Integrated Ap2

proach[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2 ti on Press,2001.

[9]T oury,Gideon.D escriptive Translation S tudies and B eyond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 on Press,2001.

[10]T oury,Gideon.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M].

Tel Aviv:Porter I nstitute,1980.

[11]卞建华,崔永禄.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

研究(1987—2005)[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a,

(5):82-88.

[12]卞建华.对诺德“忠诚原则”的解读[J].中国科技翻译,

2006b,(3):33-37.

[13]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

2002,(6):56-68.

[14]孙致礼.翻译与叛逆[J].中国翻译,2001,(4):18-22.

[15]位方芳,借鉴与挪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63-67.

[16]吴南松.功能主义在文学批评中的适用及晚清小说批评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69-73.

[17]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8]许钧.论翻译之选择[J].外国语,2002,(1):62-69.

收稿日期:2007-10-05

作者简介:袁邦株,男,江西泰和人,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

林长洋,男,江西遂川人,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翻译和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校:陈 宁

021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翻译模板

模型预测油田水中溶解的碳酸钙含量: 压力和温度的影响 XXX 译 摘要:油田中水垢沉积会对储层造成伤害、堵塞地层孔道、表面以及注入设备。碳酸钙是水中最常见的结垢化合物之一,储层产生的盐水会使压力和温度降低,储层压力降低会使CaCO3的溶解度降低,进而提高体系中碳酸钙的饱和速率,而温度下降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因此温度和压力一起作用的结果可能增加或减小CaCO3溶解度,用体系温度的变化来指定其压力的变化。因此,在石油生产系统中精确的预测方法的应用备受关注。目前的研究重点是运用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预测模型来估计油田水中溶解碳酸钙浓度的大小。用超优化参数(r和C2)的遗传算法(GA)嵌入到LSSVM模型,这种方法可简单准确的预测油田卤水中溶解碳酸钙浓度的最小量。 1.引言 随着油田卤水压力和温度变化,气体可能会从储层到地表的运动,导致某些固体沉淀。为了保持注水井压力平衡并将油运移到生产井,有时需要将卤水注入到储层中,因此,过量的盐垢可以沉积在储层或井眼内。对于大部分油田结垢多会发生在此过程中。 碳酸钙沉积通常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沉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从水相逸出,导致油气层的压力下降,该过程会除去了水中的碳酸,直到方解石溶解完全。在恒定二氧化碳分压下,方解石的溶解性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1-4]。根据公式(1),碳酸钙沉积垢来自碳酸钙沉淀: Ca2+ + CO32-→ CaCO3↓ 下面的公式为碳酸的电离式[5–7]: CO2 + H2O → H2CO3 H2CO3→ H+ + HCO3- HCO3-→ H+ + CO32- 若要形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碳酸要电离,因为碳酸的第一电离常数远大于它的第二电离常数,从碳酸第一电离离子化的氢离子与水中自由的碳酸根离子结合。此外,碳酸钙沉淀的方程式可以说明[8–10]:

英语翻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英语翻译专业毕业论文 选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论文学翻译过程”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英语句子成分的省略及汉译” “文学翻译中隐喻的传译” 一、选题范围 1、翻译与文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宏观方面,一般从翻译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的生产、接受、翻译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所起的功能等角度讨论,可以从社会、文化、历史、交际的视角切入。阐述为什么有那样的译文如严复的翻译,林纾的翻译,傅东华翻译《漂》时为什么使用归化的手段,鲁迅翻译的策略,翻译材料的选择等等。微观方面,可以讨论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和内涵如何在翻译中表达,如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等。 2、翻译与语言学理论:可以从篇章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如喊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等),对比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交际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方面考虑选题。如功能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中讨论的衔接与连贯及其翻译,也可以讨论他们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差别入手,进一步讨论他们在翻译中的处理,主位、述位的推进极其在翻译中的体现。英语汉语对比及其翻译策略等等。 3、翻译与语文学。主要从艺术的角度讨论文学翻译中的问题。 4、应用翻译:主要从特殊用途英语如商务英语、科技英语、旅游英语等方面讨论在这些特殊领域中涉及的翻译问题如何处理。如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等。 5、译文对比:可以是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不同的译者在同以时期或不同时期进行的翻译做的对比,也可以是同一个译者对同一篇文章或书在不同时期的翻译的对比;可以是翻译技巧等微观层面的对比,也可以是宏观曾面的对比,以探索为什么在不同时期译者回采取不同的策略,有哪些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原因 6、翻译及评论:首先选择一篇长文,一般是文学作品且没有人翻译过,进行翻译,翻译完后,从上述五个方面选择一个理论视角对自己的翻译进行评论。 7、译者风格。 8、翻译与美学。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模板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社会保障对国家安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乡二元经济”现象日益凸现,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客观上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并且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农村独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尤其对农村养老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户籍制度上看,我国居民养老问题可分为城市居民养老和农村居民养老两部分。对于城市居民我国政府已有比较充足的政策与资金投人,使他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能得到较好地照顾,基本实现了社会化养老。而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却日益突出,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个紧迫而又棘手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关于农村养老,许多地区还没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已建立的地区也存在很多缺陷,运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体现出来。 (一)人口老龄化加快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中国农村进入老龄社会的步伐日渐加快。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5岁以上的人中农村为5938万,占老龄总人口的67.4%.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徘徊显得极其不协调。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太小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且大多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还很多,截止2000年底,全国7400多万农村居民参加了保险,占全部农村居民的11.18%,占成年农村居民的11.59%.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进城务工者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0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4亿人。而基本方案中没有体现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给予区别对待。进城务工的农民既没被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也没被纳入到城市养老保险体系中,处于法律保护的空白地带。所以很有必要考虑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

翻译目的论汇总

第五讲翻译目的论简介 即就是Skopos 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一、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1. 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的功能分类说(the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毕业论文英文文献翻译 之 中文翻译

译文 学院:土建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学号:064&&&&&&&姓名:&&&&&& 指导教师: &&&&&&教授

江苏科技大学 2010年 03 月 28 日 均布荷载作用下挡土墙上的土压力 G. I. Shvetsov UDC 624.131.531.2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确定了在只考虑填土自重的试验条件下,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压力。这篇文章是第一篇文章的延续,致力于探索填土在外界均布荷载作用下,在挡土墙上产生的荷载问题,当在使用到先前得到的岩土平衡微分方程时,我们仅仅只改变边界条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了与初始解决方案相同的原理。我们只提取那些与附加土压力有关的新成果,以及仅定义那些第一次出现的新符号。 在设计中,我们通常把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看作是呈三角形分布的,应力也被假设为是沿着墙体均匀连续分布的,但是实验结果并没有证实这一理论,试验表明表面

的附加应力随墙的高度变化并不均匀,而是从回填土顶部的最大值开始一直减小到其底部的最小值。因而,在M.C.瓦尔跟实验图的纵坐标的最大值超出理论计算值近两倍,最小值达到理论计算值的0.65倍,因为土压力的增加主要是在墙的上部,由此所得出的作用点比计算所得出的要高很多。 F.M.shikhiev 的理论里包含了关于挡土墙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二维应力折减问题,但是, 附加应力的分布对挡土墙受超荷载作用的效果问题的影响,并没有经过合适的理论研究。 虽然,不同研究人员所做的无数次试验已经确定,侧壁的扭曲效应更大,随着表面的粗糙程度而变大,随挡土墙的宽度和高度之比。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尽可能的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在边界条件0q 0,y x ==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确定试验中作用在有侧向限制的填土上没有超荷的垂直应力。如果一个外附加应力作用在楔块表面上的强度为x σ,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已知条件得出,当y=0时,x q = x σ,既可以得出方程 ()()1 1 1/2/k x x w w h y h A q f m h A λσξ+-=+ (1) 其中 ,荷载分配的不均匀系数A 1和土的深度有关: ()() 111/1/k k A y h y h -= --- (2) 方程一是通用的,因为对于任意一种荷载分布x σ它都可以计算出任意土层中某一点的应力,因此便足以表明应力在X 轴方向的分布规律。当0=x σ时,方程便简化成相应的没有附加应力的形式,并且,当0=w f 而且0>x σ时,它反映了在考虑了附加应力条件时的二维问题,即: 11k x x h y q A h γσ?? =+- ??? (3) 满布在滑动楔上的均布荷载对我们已经知道的设计系数k ,n,和ξw 的值并没有影响,所以,计算作用在挡土墙上的正应力,切应力和总应力的表达式如下: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翻译类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翻译 类论文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毕业论文(设计)Title:The Application of the Iconicity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题目:象似性在中国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孔令霞 学号 BC09150201 指导教师祁晓菲助教 年级 2009级英语本科(翻译方向)二班 专业英语 系别外国语言文学系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摘要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近些年不断受到质疑,来自语言象似性的研究是最大的挑战。语言象似性理论是针对语言任意性理论提出来的,并在不断发展。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本文以中国诗歌英译为例,探讨象似性在中国诗歌翻译中的应用,从以下几个部分阐述:(1)象似性的发展;(2)象似性的定义及分类;(3)中国诗歌翻译的标准;(4)象似性在中国诗歌翻译中的应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声音象似、顺序象似、数量象似、对称象似方面。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究,探讨了中国诗歌翻译中象似性原则的重大作用,在诗歌翻译过程中有助于得到“形神皆似”和“意美、音美、形美”的理想翻译效果。 关键词:象似性;诗歌;翻译

Abstract The arbitrariness theory of language signs proposed by Saussure is severely challenged by the study of language iconicity in recent years. The theory of iconicity is put forward in contrast to that of arbitrariness and has been developing gradually. Iconicity, which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research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fers to a natural resemblance or analogy between the form of a sign and the object or concept. 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conicity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The paper is better described from the following parts: (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conicity; (2)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iconicity; (3) The standards of the translation to Chinese poetry; (4)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conicity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mainly discuss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sound iconicity, order iconicity, quantity iconicity, and symmetrical iconicity. Through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above aspects, this paper could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conicity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It is conductive to reach the ideal effect of “the similarity of form and spirit” and “the three beauties”. Key words: the iconicity; poetry; translation

毕业论文(英文翻译)排版格式

英文翻译说明 1. 英文翻译文章输成word,5号新罗马(New Times Roman)字体,1.5倍行间距,将来方便打印和一起装订;英文中的图表要重新画,禁止截图。 2. 整篇论文1.5倍行间距,打印时,用B5纸,版面上空2.5cm,下空2cm,左空2.5cm,右空2cm(左装订)。 3. 论文翻译后的摘要用五号宋体,正文小四号宋体、英文和数字用新罗马(New Times Roman)12、参考文献的内容用五号字体。图和表头用五号字体加粗并居中,图和表中的内容用五号字体。论文翻译的作者用五号字体加粗。 论文大标题………小三号黑体、加黑、居中 第二层次的题序和标题………小四号黑体、加黑、居中 第三层次的题序和标题………小四号宋体、加黑、居中 正文……………………………小四号宋体、英文用新罗马12 页码……………………………小五号居中,页码两边不加修饰符 4. 论文中参考文献严格按照下述排版。 专著格式:序号.编著者.书名[M].出版地: 出版社, 年代, 起止页码 期刊论文格式:序号.作者.论文名称[J]. 期刊名称, 年度, 卷(期): 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学位论文名称[D]. 发表地: 学位授予单位, 年度 例子: (1).胡千庭, 邹银辉, 文光才等. 瓦斯含量法预测突出危险新技术[J]. 煤炭学报, 2007.32(3): 276-280. (2). 胡千庭. 煤与瓦斯突出的力学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D].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7. (3). 程伟.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治技术[M].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

翻译目的论简介

翻译目的论简介 即就是skopos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编辑本段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第二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第三阶段: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第四阶段: 克里斯汀娜·诺德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克里斯汀娜·诺德首次用英语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 2 页,不能加页) (一)理论价值 ( 1)自译活动是一个特殊而显著的翻译现象。由于学术体制与政策的原因,中外翻译史的研 究通常只关注单语作家和译他译者,而且自译本身的相关概念很难做出科学界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自译没有引起翻译理论界应有的重视。通过对自译理论基础、本质特性、运作机制、标准 策略等分析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自译活动,确立自译研究的学术地位,从而推进自译理论 与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 (2)研究文学自译现状,探究文学自译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廓清自译的概念和内涵。借助 对自译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并通过梳理自译理论,旨在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以及发现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启示,并希望能指导翻译实践,揭示文学自译在翻译研究 中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 (3)译者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决定着翻译的过程。自译作家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在其自译作品中 有着明显体现。自译作家的创作在语汇、句式、节奏等语言形式上对翻译有促进。其创作为翻译提 供了丰富的语汇,特别是在翻译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前的创作可以为其带来灵感。 (4)自译者的翻译与创作相互影响,相互调和。主要表现为译中有作、亦译亦作和作中有译 等三种情况。由于翻译与创作存有互动,所以译作与创作之间存在巨大相似性。 (二)实际应用价值 (1)研究自译者的自译行为及其自译作品,目的在于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并揭示其本质属性,不仅能丰富翻译研究内涵,还能揭示自译在翻译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 (2)本项目以文学自译研究为主题,并选取我国著名自译作家林语堂、白先勇、张爱玲、萧 乾等四位自译作家为例,通过考察其个人创作观与翻译观,对比分析其自译作品是如何在各自创作观 与翻译观的引导下得以实现的,试图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者是如何进行自译的?自译和译他究竟有何不同? 进而试图揭示同为“环境性转换语者”的自译家们的自译活动有何“共性”与“个性”。 这对推动文学自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翻译理论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3)在国内翻译领域中,对自译研究较少。通过本项目研究,可以启发更多学者从理论上对 自译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述评 在国外,自译活动历史悠久,国外学者主要在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关于自译定义。对自译下过定义的主要有 Grutman( 2004)、Popovic( 1976)、Whyte( 2002)等学者。其中 Grutman 的定义不仅“准确” ,还超出关于自译是否是真正翻译的讨论,深入到自译 更为广泛的层面。他不仅认为自译是“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者是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 ,指出了自译可指翻译过程也可是翻译结果,并暗示自译常常用于文学翻译,还将自译分为即时自译和延时自译两种状态,并强调自译文本的内部互文关系。更具参考价值。 ( 2)双语写作视域的自译理论。西方自译研究一个显著特点是立足双语写作视角,如Fitch (1988)、 Beaujour ( 1995)、 Beatson ( 1999)、 Scheiner ( 2000 )、 Liberman ( 2005)、 Trzeciak ( 2005)、 Hokenson & Munson ( 2007)等。最值一提,Hokenson & Munson ( 2007)将自译文本和 自译者同时并置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史中,从自译实践活动描述和自译理论分析两 个角度,详述了西方翻译史上自译现象:①首次清晰梳理了西方自译史并科学划分为中世纪与文艺 复兴时期( 1100-1600 )、近代时期(1600-1800 )和现当代时期(1800-2000 )等三个发展阶段。 ②对自译与双语写作进行平行研究,认为自译文本的关系可以视作在一个转化性语者的共同带中,以 文化间代表的方式展现了两个文本间的策略性关系。如果把自然双语者称为自然性双语习得者,那么 自译者则可称作策略性双语习得者。这一视角为双语和自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③从“作者中

大学毕业论文英文翻译及原文

大学毕业论文英文翻译 中文译文 计算机网络 每个一个世纪都有一种主导地位的技术。18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的是大型机械系统的时代;19世纪是蒸汽机的时代,而20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关键的技术是信息收集、处理和分发。在其他的发展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遍布全球的电话网络的建立起来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出现了,计算机工业诞生了,并且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成长;另外通信卫星也发射上天了。 技术的快速发展的一个直接结果是,这些领域正在快速地融合,信息收集、传输、存储和处理之间的差别正在迅速地消失。对于具有数百个办公室的大型组织来说,尽管这些办公室分布在广阔的地理区域中,但未来期望的情景是,工作人员只要单击一下按钮,就可以查看最远处分部的状态。随着信息收集、处理和分发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于更加复杂的信息处理技术的需求也增长得更快。 与其他的工业(比如汽车和航空运输业)相比,计算机工业还是非常年轻,尽管如此,计算机技术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惊人的进展。在计算机诞生之初的20年间,计算机系统是高度集中化的,通常位于一个很大的房间中。该房间通常配有玻璃墙,参观的人透过玻璃墙可以欣赏到里边伟大的电子奇迹。中等规模的公司或者大学可能会有一台或者两台计算机,而大型的研究机构最多也就几十台计算机。要在20年内生产出大量同样功能但是体积比邮票还小的计算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纯属科学幻想。 计算机和通信的结合对于计算机系统的组织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一台大型的计算机放在一个单独的房间中,然后用户带着他们的处理任务去房间里上机,这种"计算机中心"的概念现在已经完全过时了。由一台计算机来处理整个组织中所有的计算需求,这种老式的模型已经被新的模型所取代,在新的模型下,由大量独立的,但相互连接起来的计算机来共同完成计算任务。这些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s)。如何设计这些网络,并且将这些网络组织起来,这就是本书的主题。 在本书中,我们将使用术语"计算机网络"来表示通过同一种技术相互连接起来的一组自主计算机的集合。如果两台计算机能够交换信息,则称

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毕业论文任务书1

石河子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20095 年级 课题名称如何处理英翻汉中的省略 How to Deal with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毕业论文(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7月1日—2013年6月9日 指导教师冯春波职称副教授 学生姓名程子龙学号2009051431 任务下达日期2012年11月20 日 课题内容 1. 对中国和英语国家表达同一内容时的侧重进行简要分析。 2. 对英汉翻译中常见省略进行总结说明。 3. 对英翻汉中的省略进行逐条陈述说明。 课题任务的具体要求 1.语言要流利、地道、准确。 2.格式正确,符合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3.结构完整,符合要求。 4.论据充分准确,论证有力,论点清晰。 5.参考资料充分得当。 拟定的工作进度(以周为单位) 1.2012年7月1日-2012年8月26日(8周)完成初步的选题工作 2.2012年8月27日—2012年11月30日(14周)完成定题工作、任务书、选题指南3.2012年12月1日—2012年12月28日(4周)完成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4.2012年12月29日—2013年3月3日(9周)完成第一稿 5.2013年3月4日—2013年3月10日(1周)一稿修改 6.2013年3月11日—2013年4月7日(4周)完成第二稿 7.2013年4月8日—2013年4月14日(1周)二稿修改 8.2013年4月15日—2013年4月21日(1周)完成第三稿 9.2013年4月22日—2013年5月5日(2周)三稿修改 10. 11.2013年5月6日交定稿 12.2013年5月7日—2013年5月27日(3周)系内盲审 13. 14.2013年5月28日—2013年6月8日(2周)盲审后修改、打印答辩版 15.2013年6月9日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摘要:本文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进行阐述,目的在于说明,功能翻译理论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都纳入了研究的范畴,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动态的视野。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 一、引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主要是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了语码,翻译则成了语言操作。七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开始兴起,领军人物有K.赖斯、H.J.费米尔、C.诺德、J.H.曼塔利等。 何为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和美国学者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以功能方法来研究翻译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圣经翻译。当时不少译者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但那时“适当的翻译”强调“字对字”翻译和对原文的忠实,即使译文与想要达到的意图不一致。当时的圣经翻译者认为翻译应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对原文本的忠实再现,二是使译文适应于目标读者。马丁?路德主张在翻译圣经时在部分文章采取“字对字”翻译,其他部分文章应使译文与读者的需要和期望一致。同样,尤金?奈达区分了两种翻译中的对等: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奈达特别强调翻译目的、译者和接收者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含意。但奈达的翻译仍是关注原文,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不完全一致。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的提出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强调等值的翻译理 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功能派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 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 K.赖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人,她首次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将文本按不同功能分类,使译者对交际功能的语言标记和功能翻译的组成单位感觉更敏锐,帮助译者为特定的翻译目的将对等标准明确为恰当的形式。. 之后,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目的论”(Skopos theory),成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即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原文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为适应新交际环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理论中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是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交际功能。 J.H.曼塔利借鉴交际理论与行为理论中的概念,提出“翻译行为”(Translatio nal Action),把翻译看成目标驱动、结果导向的人们间的互动,关注翻译的过程,将翻译过程看作信息传送的过程。翻译行为及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 功能翻译理论不再在等值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直译与意译的无休止的争辩,而是从翻译的功能和目的出发,强调某一具体翻译目的要求相应的翻译策略、翻 译方法。即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不同的翻译方法;为达到某一翻译目的可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从而回避了诸如直译和意译的两难处境。 三、功能翻译理论观点

目的论与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目的论简介即就是skopos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手中,因此翻译实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 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 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 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 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 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 第三阶段: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 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基本规范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基本规范 一、要求 1、与毕业论文分开单独成文。 2、两篇文献。 二、基本格式 1、文献应以英、美等国家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主(Journals from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2、毕业论文翻译是相对独立的,其中应该包括题目、作者(可以不翻译)、译文的出处(杂志的名称)(5号宋体、写在文稿左上角)、关键词、摘要、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 3、文献翻译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完全一致。 4、文中所有的图表、致谢及参考文献均可以略去,但在文献翻译的末页标注:图表、致谢及参考文献已略去(见原文)。(空一行,字体同正文) 5、原文中出现的专用名词及人名、地名、参考文献可不翻译,并同原文一样在正文中标明出处。 二、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 (一)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的内容要求 外文翻译内容必须与所选课题相关,外文原文不少于6000个印刷符号。译文末尾要用外文注明外文原文出处。 原文出处:期刊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不超过3人,多者用等或et al表示).题(篇)名[J].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起止页次. 原文出处:图书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 原文出处:论文集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A].编著者.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 要求有外文原文复印件。 (二)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的撰写与装订的格式规范 第一部分:封面

1.封面格式:见“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封面”。普通A4纸打印即可。 第二部分:外文翻译主题 1.标题 一级标题,三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二级标题,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三级标题,小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2.正文 小四号字,宋体。 第三部分:版面要求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版芯要求: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 距:18mm 字符间距:标准 行距:1.25倍 页眉页角:页眉的奇数页书写—浙江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外文翻译。页眉的偶数页书写—外文翻译 题目。在每页底部居中加页码。(宋体、五号、居中) 装订顺序是:封皮、中文翻译、英文原文复印件。

毕业设计_英语专业论文外文翻译

1. Introduction Americ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that speak English. Because of the special North American culture, developing history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merican English has formed its certain unique forms and the meaning. Then it turned into American English that has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English which sometimes also called United English or U.S English is the form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hat used widely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economy, and its steady position and strong power in the world, American English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As in 2005, more than two-thirds of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use various forms of American English. The philologi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had divided the English of the United States into four major types: “America n creating”; “Old words given the new meaning”; “Words that eliminated by English”;“The phonetic foreign phrases and the languages that are not from the English immigrates”[1]. Compared to the other languages, American English is much simple on word spelling, usage and grammar, and it is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American English is so popular in the world.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With the main part, it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English, its peculiarities compared to that of British English, its causes and tendency. 2.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As we English learners, when we learning English in our junior or senior school, we already came across some words that have different spellings, different pronunciations or different expressions, which can be represented by following contrasted words: spellings in "color" vs. "colour"; pronunciations in "sec-re-ta-ry" vs. "sec-re-try";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模版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 外 文 题 目 Matlab Based Interactive Simulation Program for 2D Multisegment Mechanical Systems 译 文 题 目 二维多段机械系统基于Matlab 的 交互式仿真程序 系 部 化学工程系 专 业 班 级 化工60801 学 生 姓 名 李泽辉 指 导 教 师 张 铭 辅 导 教 师 张 铭 完 成 日 期 2012.4.15 顶层配置在管路等,要求设备,所有设要求,对调整使案,编是指机确保机组中资料试

外文翻译 二维多段机械系统基于Matlab 的交互式仿真程序 Henryk Josiński, Adam ?witoński, Karol J?drasiak 著;李泽辉 译 摘要:本文介绍了多段机械系统设计原则,代表的是一个模型的一部分的设计系统,然后扩展 形成的几个部分和模型算法的分类与整合的过程,以及简化步骤的过程叫多段系统。本文还介绍了设计过程的二维多段机械系统的数字模型,和使用Matlab 的软件包来实现仿真。本文还讨论测试运行了一个实验,以及几种算法的计算,实现了每个单一步骤的整合。 1 简介 科学家创造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来表示人类在运动中的各种形式。数学模型 使创建数字模型和进行计算机仿真成为可能。模型试验,可以使人们不必真正的实 验就可以虚拟的进行力和力矩的分解。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简单的多段运动模型,以增加模型的连续性和如何 避免不连续为原则。这是创建一个人类运动模型系统的冰山一角。其使用matlab 程 序包创建的数字模型,可以仿真人类运动。 文献中关于这一主题的内容很广泛。运动的模式和力矩的分解在这些文献中都 有涉猎。动态的平面人体运动模型,提出了解决了迭代矩阵的方法。还值得一提的 是这类项目的参考书目,布鲁贝克等人提出了一个模型——人腿模型,这个以人的 物理运动为基础的平面模型仿真了人腿——一个单一的扭簧和冲击碰撞模型。人腿 模型虽然简单,但是它展示人类的步态在水平地面上的运动特征。布鲁贝克等人还 介绍,在人腿模型的双足行走的基础上,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而言,符合人体步行的 特征。这个模型具有一个躯干,双腿膝盖和脚踝。它能够合理的表现出人多样的步 态风格。一个仿真人类运动的数学模型反应出了人的部分运动状态。 图1. 力的分解 2 力的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