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生怎样学好语文?

初中生怎样学好语文?

初中生怎样学好语文?

怎样学习语文?怎样才能学好语文?这是每一个以语文为交际工具和学习工具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个问题尤其重要;对于当今的中学生来说,解决这个问题不但很重要,而且很紧迫。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近百年来的现代语文教育,特别是近20年来的语文教学,从总体上看是失败的。许多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直至走上工作岗位,还没有真正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具体表现在:在严肃的场合与别人进行言语交际时语言罗嗦,词不达意;提笔写点东西,不会组织语言,准确性、连贯性都很差;文体感也没有,写出的文章“四不像”等等。

怎样学习语文,这是方法问题。掌握正确、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越早越好,最迟也要在刚上初中时就懂得和掌握。刚上初中的学生,年龄小,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告诉他们怎样学习语文,并要求他们照着去做。令人遗憾的是,许多语文老师没有尽到这个责任和义务(也许连他们自己也不明白呢),学生便只好在“黑暗中摸索”。结果呢?悟性好一点儿的,还学得差不多,大部分人却白白地浪费掉许多宝贵的光阴,失去了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机。如果有人初中毕业上了高中,还不会学习语文,那么他还会浪费掉更多的宝贵的光阴,失去更多的学习时机,就很危险了,他可能一辈子都掌握不了语文这个工具。今天我来给同学们作这个报告,按理说有些晚了;但古人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所以尽管晚了一点儿,只要大家照着我讲的去办,至少可以避免再浪费时间。下面我们就开始谈这个问题。

一个人要真正获得较强的语文能力,一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习得”,一个是“学得”。所谓“习得”,是指通过学习者自己读背、领悟、写作而获得。所谓“学得”,是指在语文课堂上经过语文老师指导学习而获得。在“习得”和“学得”两者之中,“习得”是主要的,是内因;“学得”是外因,它只对“习得”起推进作用。我们这样来理解两者的关系,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结合个体语文实践来看,也可以证明我们的理解是不错的。过去许多著名作家、文章高手,没有经过学校教育,没有专门的语文老师指导,只是靠自己不断地读背、领悟而吸收,又靠自己不断地练习写作,不是也成功了吗?可见“习得”的重要,这是大家必须明白的。如此说来,也许有人要问:既然这样,学校开设语文课干什么?要语文老师干什么?不开设语文课,你们语文老师不是就失业了吗?我说,不是这个道理。学校不是怕语文老师失业才开设语文课的,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语文才开设语文课、聘请语文老师的。语文能力的自然“习得”虽然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但它又是非系统的,良莠混杂的,

缓慢的;而在此基础上,如果经过语文老师专门指导,就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从而快速而有效地掌握语文这种工具,这便是外因“学得”的作用。语文学习中“习得”和“学得”的关系就是这样:“习得”是基础,是主体;“学得”是帮助,是推进器。

然而,现代语文教育恰恰在这一点上违背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学得”占据了统治地位,忽视“习得”甚至干脆放弃它。其典型表现是:从小学三年级起,语文课堂上就以老师讲解分析为主,很少让学生读背课文,校园里几乎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一篇课文学完了,许多学生连读都读不下去,只记得几条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就这些还不是自己思考领悟出来的,而是老师讲出来的。这种以“学得”冲淡乃至代替“习得”的做法造成的后果怎样呢?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了,写作能力也没有了,使整个语文教育归于失败。

由以上分析可见,学习语文尤其是要学好语文,就要遵循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违背了规律就必然会受到惩罚。下面我着重谈三点。

一、重视读背

为什么语文学习要重视读背呢?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所以,学习任何东西,首先总是要记住它。数理化学习是这样,语文学习尤其是这样。记不住,头脑里没有语言感性材料,就谈不上理解和运用。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背的重要。古代私塾教育非常重视读背,让学生“口而诵,心而惟”,在语言积累中牢牢把握住汉语言的特点,领悟其遣词造句的规则,可以说深得语言学习的真谛。那时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的儒生吗?幼童牙牙学语,并没有人对他进行什么语法分析,他们不是也学会了说话吗?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和现代著名作家鲁迅、巴金、冰心等人,也都反复强调过语言学习中记忆的重要性。如巴金在回忆他学习生涯和创作的关系时说,我过去有几百篇文章储存在脑子里,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仔细分析研究过,却使我懂得了语言是怎么一回事,文章是怎么一回事。通过读背,能习得语言规则,说话写文章便自然文从字顺;通过读背,能领悟文章的体式做法,写出的文章自然就合体合式;通过读背,语言积累丰富了,能启发思维和智慧,从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冰心老人说:积累语言,像银行的折子一样,储蓄得越多,支取才会越多。现在的许多中学生写作文感到语言贫乏,像挤牙膏皮一样挤不出来,就是读背的东西太少。这和几十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强调分析理解而不重视背诵记忆有很大关系。要知道,刚上初中的孩子,机械记忆力很强,趁这时多读一点好文章,会终身受用。如果一时不大理解,没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丰富和思想水平的提高,慢慢就会理解的。如果等到长

大以后再去背诵,那就失去了记忆的最佳时机。而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却总是说“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从不说“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实际上,理解和记忆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是一个学习过程的两个方面。记忆的同时也在理解,理解的同时也在记忆,只有经过这样多次反复,语言能力才能逐渐得到提高。

关于要重视读背的道理我们就讲这些,希望能引起同学们注意。这里再补充谈两点。第一点,读背之前要做必要的准备。可以从两方面准备:一是通过查字典弄清楚生字的读音,尤其要注意多音字。能快速地查出某个字,能根据字义快速地判断多音字在具体词语中的读音,是很重要的一项语文基本功。二是对较长的句子要研究分析,正确把握句中停顿,不要读破句。第二点,一般情况下,课文无论长短,都要求熟读。篇幅短小、文质兼美的精品文章要背诵,长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和段落也要能背诵。这是在积累精美语言,是提高自己言语水准的重要途径。此外,读时要用普通话,不要用土话方言,尽量读准字音;读时要有感情投入,进到文章的意境中去,不能像小和尚念经那样有口无心。

二、重视自悟

从本质上看,语言学习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去体味、涵咏,从而达到自悟,融会贯通;教师只能在精要处点拨一下,不可越俎代庖。鲁迅先生说,孩子学说话时什么也没有,“只是通过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讲的就是语言学习要靠自悟。而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体验感悟。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讲得有声有色;学生正襟危坐,听得津津有味。下了课,如果问那些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等是怎样从课文里得出的,学生大多茫然不知。任何能力都只能靠实践培养,而不能靠他人传授,语言的感悟能力自然也不例外。

对文章语言、内容、写法上的感悟有“自在”和“自为”之分。“自在”的感悟建立在读背的基础上。记住了,才能进一步理解感悟;没有记住,理解感悟就落空了。例如你接触到某一个陌生的词语,当时你虽然通过查词典理解了它的意思,却没有记住,那么这个词语还不属于你,临到要用它时你无从“提取”;如果你对这个词语当时不太理解,但却记住了,以后又在不同场合多次接触它,那么你就会逐渐理解而应用它了。句子的感悟也是一样的道理,文章读得多了,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既语感)就强,针对具体的某一句话,你不用作语法分析就能判断其正误。整篇文章的感悟也是如此,某一类的文章读得多了,你自然会悟出这类文章的大体“规矩”,知道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文体感自然就有了。“自在”的感悟纯粹是潜

移默化的,没有什么技巧,但却是最普遍的,经常的。我们在上面之所以特别强调读背,其主要原因就是它是“自在”感悟的基础。

"自为”的感悟是一种有意识的理解、体会、领悟和欣赏活动,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再由形式到内容的循环往复、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从内容方面说,要弄清写了什么人、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或观点,它包括理解语句、概括段意、归纳中心等环节。从形式方面说,要弄清文章是运用怎样的写作方法来表达内容的,它包括结构层次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择等环节。

先说理解语句。比如你碰到一个生词,去查词典感知它的意义;如果这个词是多义词,你还得结合词典中的释义和例句,准确判断这个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带着问题经常查词典是一种好习惯,它可以使你对词语意义的把握更准确,更全面,比“自在”的感悟要可靠得多。如果词典上所列的义项你觉得都不合适,哪一个用在句子中都不行,这时就要考虑这个词的语境义了。推测词语的语境义要仔细看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文,从词典上的某一义项出发,合理引申,结论才可能是正确的。比如《记念刘和珍君》有这样一段话:“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其中“云者”旧课本没有注释,新课本注释为:“助词,表示提顿,以引起下文。”但这个注释是错误的。因为它如果表示提示和停顿,就没有实在的意义,后面的两个“这样”就落不到实处,无可指代了——“学生,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不成话,根本无法理解。那么,“云者”究竟当如何解释呢?我们现在来研究一下。查词典,“云者”查不到,那我们分别查“云”和“者”,发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上说它们都可以作语气助词,我们就试着当语气助词来解释。先放到句子中,在把句子放到上下文中考虑:“学生云者”,作者“向来”有此看法,不仅“这样想”,而且“这样说”,现在却对它发生怀疑了;怀疑之后,便彻底改变态度,认为不应该那样看待学生,“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可见,“学生云者”表达了一种和“悲哀与尊敬”相反的看法,即轻视、瞧不起。那么,“云者”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语气词“而已”、“罢了”,有把对象往小夸张的意味。学生而已,言下之意非常明显:他们幼稚、单纯,阅历浅,人生体验不深,参不透现实人生,觉悟不高,如此等等。这样,文意就豁然贯通了,证明我们的这个推断是基本合理的。如果有人能想到鲁迅一贯严于解剖自己,或者查了吕叔湘的《文言虚字》,知道其中解释“云尔”有“而已”这一义项,就更可以坚信我们的推断是错不到哪里去的。

理解句子,尤其要把它放在上下文中仔细体会、揣摩,合理推断,才能准确把握句意,

仍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文章开头一部分有这样一段话:“这是我所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有人认为其中的“生活艰难”是指刘和珍而言,其实也是错的,应该指作者自己。文章还有这样一句话:“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有人认为这个句子是说段祺瑞执政府制造的“三•一八”惨案,比历史上的中外杀人者更残暴野蛮,其实也不对,因为把它放到上下文中文意不通。这个句子是说中外杀人者的残酷屠杀镇压在三个女子的伟大精神面前显得极为渺小,以至于被抹杀了,句意仍是赞扬中国的女性。由于时间关系,这两个问题不能详细讨论,有兴趣的同学下去可以研究一下。

理解句子还要注意到修辞。学修辞,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几种修辞格,也不能把重点放在修辞手法的辨析上,重要的是要理解修辞作用。不同的修辞格具有不同的修辞效果。如比喻可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夸张可以突出事物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偶句使文句整齐,散句使文意流动;排比使文章增加一泻千里的气势,反复使文章产生一唱三叹的节奏;巧用口语,文章自有活泼之趣,点缀写文言成分,文章会有古雅之风。学修辞,还应注重词语和句子的推敲、锤炼、选择。如“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多么准确、富有表现力!再如鲁迅写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为什么不说“内中一个空破碗”呢?原来这样写,“空”字处于定语的位置,不能突出强调祥林嫂连饭也没有讨着的可怜处境;现在把它后置,它就由原来的定语变成了谓语,很醒目,从而突出强调了它。

再说概括段意和归纳中心。概括段意,应理清段内层次,根据段落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段有点明段意的中心句,它一般在段首,有时在段中或段尾,只要把它摘出来就是段意。有的段没有中心句,那就要把段中的意思概括为简明的话。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有主次之分,那么概括就要选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如果几层意思是并列的,那就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几层意思是递进的,那就摘取最后归纳的意思。归纳中心,也要根据不同文章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议论文、说明文的标题,就是中心,或文中有表明论点或说明对象、范围的句子,它也就是中心。记叙文一般不直接写明中心,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分析概括,方法是把全文的段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指出作者的立场、观点、感情等。

最后说形式方面的结构层次和表达方式。结构层次的理解一般从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段落和层次三方面入手。文章开头往往揭示中心或确定基调,结尾则深化中心,或启发思考。过渡一般安排在文章各部分需要连接、各层意思需要转换的地方,或用过渡段,或用

过渡句,或用过渡词语。照应是对前文内容的关照和呼应,一般有照应句。段落层次的划分要着眼于全文,分析文章各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联系紧密、意思相近的段落划归为一个层次;还可有意识地去找过渡性话语,以帮助划分。表达方式的选择大体因文体而定。一般来说,记叙文主要用叙述和描写,间或有少量的议论和直接抒情;议论文主要用议论和叙述,不用描写和抒情;说明文主要用叙述和说明,一般不用描写、议论和抒情。

总之,长期坚持“自为”的感悟文章,即有意识地、自觉地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很快懂得如何写文章,写出的文章就不会走样。相反,如果一味指望老师分析讲解,自己光记住现成结论,那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作用的,既体会不到阅读的快乐,也丝毫不能提高语文能力。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忽视学生自觉感悟文章,而代之以老师的讲解灌输,这样做造成的严重后果,是有目共睹的。正是因鉴于此,新语文教学大纲特别强调学生学习语文要做到6个字,即“自主、探究、合作”。

三、重视写作

前面我们所讲的重视读背、重视自悟,只要切实做到了,并且坚持了三到五年,那么写文章的语言运用、体式结构等,可以说都不会有多大的问题,随意写去,文章都中规中矩。下面我主要谈写作上的另外两个问题。

一是要重视积累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饭要有米面,盖房子要有砖头水泥,写文章就要有材料。材料要靠积累,平时多读书报,注意搜集材料,写作时就不用发愁了。积累材料,尤其要强调一个“新”字。新材料可使文章增强时代感和针对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总是用一些老掉牙的材料,说到身残志坚就是保尔•柯察金、司马迁、张海迪,说到刻苦学习就是居里夫人、陈景润,那样的文章谁看了都不会喜欢。新材料从哪里来?从电视、报纸、互联网上来。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多留心大众传媒,做生活的有心人。材料搞到手以后,还要对它思考分析,看它说明了什么问题,蕴涵了什么道理。这样,写作时你就会把它用到合适的地方。这一步工作很重要,没有它,写作时你就想不到要用它;即使想到了,临时才思考分析,就会耽搁时间,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

二是要养成自己修改的习惯。一般情况下,人们写文章都是先在脑子里有个大体安排,如按照什么思路去写,材料如何组织等,不可能把每一个问题都想清楚了,把每一句话都想好了才动笔去写。所以文章草稿写成后,一定要认真多读几遍。通过读,你就会发现哪些意思没有讲到,应该补充进去;哪些意思重复了,应该把它删掉;哪些词语用得不准确,哪些说法不够妥当,应该改正过来;如果思路不太清楚,还要调整文章结构。同学们必须明白,

修改文章是写文章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好文章都是自己改出来的,不是别人改出来的。写文章,一定要树立“精品”意识,自己想方设法把文章改好,就像母亲希望她的孩子聪明、漂亮、健康一样。谁如果不去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他一辈子都不会写出一篇好文章。现在的许多中学生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动笔之前不认真构思,想一段写一段,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凑够七八百字就算完成任务了。这样的文章肯定不像文章的样子。建筑工盖房子要有图纸,就是小孩子做玩具也要想好做成什么样子,写文章怎么能不认真构思呢?就是这样不成样子的文章,写完后还懒得去看,作文本缴上去就万事大吉了,指望老师给他修改,岂不知老师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给每一位同学详批细改呢?退一万步说,即使老师不吃饭不休息,给每一位同学都详批细改了,也并不起多大作用,因为这里面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重视国学(文言文)

最后谈谈学习国学(文言文)的问题。文言文也好,现代文也罢,它们都是文章,所以学习方法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如都要重视读背,重视自悟。不同的是语体,一个是文言,一个是白话,所以学习文言文的主要任务是扫除语言障碍,首先你要搞清楚它每句话的意思。这涉及到要大量积累文言实词,弄清它在文中的意义;懂得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掌握一些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等。

1、学习文言实词,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古字通假。所谓“通假”,是指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其中的“畔”如果当田界的意义解释,显然不通,它就是通假字,通“叛”,意思是背叛。通假的规律是“同(近)音代替”,所以我们辨识它的方法是:当看到某字按字义来理解句子解释不通,就推测某一与这个字音同或音近的能解释得通的另一个字,原字就可能是这个字的通假字。这样推测之后,再查查工具书或其它文献证明一下,就可以确定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

(2)古义和今义。文言和白话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词义上,像“山”、“水”等基本词汇意义一般都保留了下来,古今相同,对我们学习文言文没有什么妨碍;像“崩(称天子死)”、“社稷(国家)”等一些白话已经不用的词汇,通过查字典就可以明白,问题也不大;至关重要、不能掉以轻心的是那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被忽略的词。如“得钱千五百,乃去”,其中“去”是离开某地的意思,不是现代义到某地去。“去”的这个意义至今还在成语中保留着,如“扬长而去”、“拂袖而去”。再如“劝学”

的“劝”,是鼓励、劝勉的意思,不是现代义规劝、劝说。“劝学”是勉励人们学习,不是劝止人们学习。同样,古代的“劝农”、“劝桑”也是鼓励农耕和蚕桑。像“去”、“劝”这种情况,反映出古今词义在意义上的差异。再比如“垂头而睡”的“睡”(打瞌睡),“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的“臭”(泛指一般气味儿),“汪然出涕”的“涕”(眼泪),则反映出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身分低微,出身鄙野),“谤讥于市朝”中的“谤讥”(公开批评,委婉讽刺),则反映出古今词义在感情色彩上的差异。

(3)同形异义。有些词语,古今文字相同,但意义不同。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的“无论”,意思是不必说,“无”和“论”是两个单音词,不能理解为现代的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再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中的“牺牲”,指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不能理解为现代义为正义事业而死。古今同形异义在文言文中数量不少,学习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以今释古。

(4)偏义词。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偏义词,也应该注意。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的“异同”,只有“异”义,没有“同”义。对这类偏义词,要结合句子来理解。偏义词其实现代汉语也有,如“窗户”偏指窗,“人物”偏指人,“忘记”偏指忘,“干净”偏指净。

(5)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变性活用。请看下面的例子:

A.左右欲刃相如。

B.尔欲吴王我乎?

C.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D.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以上各句都是名词的活用。A句“左右”、“刃”、“相如”乍一看都是名词,句子缺少谓语。这时,我们就要考虑中间的那个“刃”是否活用为动词,因为如果它是动词,那么前面的“左右”可以是主语,后面的“相如”可以是宾语,主、谓、宾恰好构成一个句子。根据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点,这个动词的意义同原来名词的意义相关,“刃”的名词意义是刀锋,作用是杀,所以这里的“刃”就是动词“杀”的意思。这样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弄清楚了,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秦王手下的人想杀了蔺相如。” B句中的“吴王”活用为使动词,“吴王我”意思是使我成为吴王。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它同宾语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客观上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辨识这种名词的活用,第一步跟A句一样,先判断它是否活用为动词,第二步再判断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与宾语有没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有则活用为一般动词,没有则考虑按活用为使动词理解能否解释得通,如果能通,就说明理解对了。

C句中的“宾客”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意思是把他的父亲看作宾客一样。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它同宾语也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主观上把宾语看承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辨识这种名词的活用,方法和B句一样。总之,判断一个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还是活用为使动词或意动词,首先看它与宾语有没有支配关系,有则是一般动词,没有则是使动词或意动词。其次,依靠上下文,从语义上分析,如果是“使宾语怎么样”,则为使动词;如果是“认为宾语怎么样”,则为意动词。D句中的“犬”是名词作状语,它用在动词“坐”之前,表示行为的状态,“犬坐”意思是像狗一样蹲着。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处所名词可以直接作状语,古代汉语则不受此限制,任何名词都可以作状语。动词的活用包括活用为名词(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活用为使动词(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用为为动词(如“公子患之”)、活用为对动词(如“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形容词的活用包括活用为名词(如“披坚执锐”)、活用为一般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活用为使动词(如“公子从车骑,虚左”)、活用为意动词(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希望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真正理解弄通。由于时间关系,这里不能详细说明。

2、学习文言虚词,要求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常见的文言虚词不到40个,数量很少。建议同学们以词为纲,系统整理,即把每一个虚词的各种用法都列出来,每种用法后面附上例句。抽空翻开看一看,记一记。比如:“狐谓狼曰:…羊肉其鲜美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饱其口福。?”这个句子中的四个“其”字,用法是不相同的。前一个是副词,相当于“大概”;第二个是连词,相当于“如果”;第三个是代词,相当于“其中的”;第四个也是代词,相当于“我们的”。当然,“其”还有其他用法,如作为副词,还表示命令祈使和反问,请同学们自己找出例句。

学习文言文还要了解常见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一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都有哪几种形式(宾语前置分动词的宾语前置和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两种,前者又分疑问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和用“之”、“是”把宾语提前三种情况;定语后置的形式有:中心词+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这些都要在学习时弄清楚,这里就不谈了。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固定格式,如“孰与”、“特……耳”、“得无……耶”等,也要记住如何翻译。如“孰与”是“与……孰”的紧缩,翻译为“(甲)和(乙)相比,谁(或哪个)怎么样”;“特……耳”翻译为“不过(或只是)……罢了(或而已)”。《晏子使楚》中这一句话:“今民在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使民善盗耶?”其中的“得无……耶”表委婉的推测语气,一般翻译为“恐怕……

吧”。这个格式我们在《促织》中学过(“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如果你当时记住了它,翻译这个句子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这个句子翻译为:“现在老百姓在齐国不偷窃,到了楚国却偷窃,恐怕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窃吧?”

总之,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一样,也要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除了读背而外,还要主动钻研,运用语法知识分析研究,不能光等着老师来讲,自己被动接受。现在同学们手中都有参考书。如何使用它,效果是不一样的,甚至大相径庭。会使用,就有益处;不会使用,反而有害。就拿学习文言文来说吧,如果你在钻研之后,想知道自己理解得对不对,这时翻开参考书对照一下,是可以的。发现对了,对你是鼓励;发现不对,想想为什么,找找原因。这样使用参考书,就有益处。如果你自己不动脑筋,一碰到疑难就看参考书的答案,这样你即使学了许多文言文,你的阅读能力还是不会提高,见到其他文言文还是不会理解。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头脑里只有参考书上的结论,没有自己学习思考的过程,而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许多高中毕业生高考时读不懂文言文,失分很多,原因就在这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