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核心题库之传播学基础概念题精编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核心题库之传播学基础概念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核心题库之传播学基础概念题精编

1.归纳

【答案】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2.内容分析

【答案】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特点:①客观性。②系统性。③定量性。④显性内容。

3.群体规范

【答案】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每个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已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标准。广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尚和信仰等,都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模式。群体规范在不同的群体中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利用正式群体中的压力和非正式群体中的内聚力可以产生相应的道德效应。

4.香农—韦弗模式

【答案】美国的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在1949年提出,这个模式是描写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变为可以发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送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一定衰减或失真。

5.“冷媒介”与“热媒介”

【答案】这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而“冷媒介”与此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一分类本身没有科学依据和统一的标准,重要的是它的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需要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6.文化传递功能

【答案】又称教师功能或遗产传递功能。指通过大众传播把已经建立的文化传统给年轻的一代从而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与知识培育社会成员共享统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文化传递功能包括两个层面内容。一是大众媒介是各类教育的补充和辅助甚至是直接独立地展开教育,这就是施拉姆所认为的大众媒介的教师作用。二是大众媒介的日常报道无形之中在传承文化,文化传承的内容包括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文学艺术等。

7.数字鸿沟

【答案】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又称信息鸿沟,它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数宇鸿沟是在1996年克林顿竞选总统时,由戈尔正式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而言,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国际鸿沟、种族鸿沟、语言鸿沟、性别鸿沟和代际鸿沟。数字鸿沟现象是传统的国际和国内不平等、社会分化在数字化新时代的延续。

8.概率抽样

【答案】概率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方式,它不加任何主观因素,组成总体的每个单位都有被抽中的概率,样本对总体有很强的代表性。

9.数字化

【答案】与模拟技术相对而言的数字化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数字化产品和未来的数字化时代。

10.媒介即人体的延伸

【答案】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11.群体感染

【答案】指的是在集合行为中,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速度蔓延开来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一种情绪或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12.主流化

【答案】格伯纳等人认为传播媒介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载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13.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答案】一面提示是指仅向对象提示己方或于己有利的观点和判断材料;两面提示是指在提示己方观点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方的观点。这两种做法各有利弊,一般在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明或宣传之际的酌情使用。

14.马尔库塞

【答案】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二次大战后,马尔库塞留在美国。到六七十年代西方青年学生选择运动风起云涌时,他被奉为新左派的思想导师、精神领袖。人们甚至将他同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为“三M”。法兰克福学派虽然形成于二战之前,但直到60年代中期之后,才由于马尔库塞的作用而出名,马尔库塞成为“法兰克福学派中最著名的”人物。

15.控制实验

【答案】控制实验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6.舆论领袖

【答案】舆论领袖(opinion leader)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论(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舆论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其特点是:(1)具有影响和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2)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3)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团体并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4)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这方面的信息。

17.信息主权

【答案】指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本国的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2)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3)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自主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18.拟态环境(李普曼《公众舆论》)

【答案】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

19.培养分析或数化分析

【答案】美国学者G?格伯纳等在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分析”理论,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的偏差。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们的现实观。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的“熔炉”,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中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传媒的一些倾向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培养分析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

20.“把关人”(守门人)

【答案】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其中,这种对信息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

21.上限效果

【答案】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观点是:人上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相关主题